一、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鸣[1](2020)在《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气道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捕获并压缩来流的重要气动部件,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和性能至关重要。三维内转式进气道以其压缩效率高、润湿面积小、以及易于实现从飞行器前体向圆形燃烧室过渡等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内转式进气道复杂的几何结构,会产生多种形式的曲面激波(如压缩面激波、唇口激波、分离激波、再附激波等),使其流动具有明显有别于传统二元进气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弯曲激波和激波/边界层干扰更是增加了三维复杂特征。因此,以往在二维流场中有关平面激波及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认识,难以直接应用于内转式进气道中。目前关于内转式进气道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是在基本特征认识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内转式进气道流场实验观测更是匮乏。为此,发展了针对内转式进气道进行流场观测的实验方法,借助数值模拟,对于实验中观察到的内转式进气道中的典型流场结构展开分析。进一步,针对进气道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弯曲激波与弯曲壁面的干扰问题进行解耦,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将入射激波简化为平面斜激波,以着重体现凹柱面的弯曲壁面在反射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提出了一种分段显示的内转式进气道内流场观测方法,可分段获取截断剖面处的内流场结构,通过多段组合进而融合出内流道整体空间结构信息。发展了适用于激波风洞的平面激光散射(PLS)技术,利用水蒸气在喷管中凝结产生的纳米级颗粒作为示踪粒子。相关的性能测试和分析表明,PLS方法在高超声速流动研究中是一种有效的流动显示方法,实现了对于三维内转式进气道流场的实验观测。此外,通过压敏漆(PSP)技术,实现对模型表面压力分布开展面测量,取得壁面流场分布信息,再结合纹影、PLS等不同方法的组合运用,可以从多方位获得流场信息,以有助于相关认识从片面走向全面。其次,在对内转式进气道流场的实验观测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获得了内转式进气道的弯曲壁面内流道复杂流场结构较为完整的刻画,内转式进气道唇口V形钝前缘处的复杂波系干扰,不仅造成当地的极高热力载荷,而且在内外两侧均形成反向流向涡对(CVP),其影响将延伸至较远的下游区域;此外,内流道中前体压缩面侧的较大范围低速区的形成不仅与长距离的前体压缩面边界层发展有关,同时也包含了唇口内侧激波与弯曲侧壁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侧壁边界层向底部聚集的作用。此外,采用无粘数值模拟,考察了斜激波在凹柱面上反射所产生的三维波系结构,结合局部二维化分析方法,对激波在凹柱面上的规则-马赫反射类型转变规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凹柱面侧壁主要呈现马赫反射的特征,而对称面附近区域则更易于出现规则反射,其间的过渡区域伴随有桥激波、剪切层等复杂结构。随着入射斜激波强度的增加,规则反射区逐步减小乃至消失,此时对称面处的反射类型将由规则反射转变成马赫反射,进而出现全马赫反射模式,对称面附近接近正激波压缩效果的马赫杆波后出现高压低速区,该区域不仅总压损失显着,而且流场不均匀性也很明显。因此,鉴于全马赫反射的诸多不利影响,建议在内流道设计和运行中应尽量避免。
耿璐[2](2017)在《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丝织品文物是中华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种类繁多、工艺精美,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现,具有极高的历史、科研、艺术价值。但出土丝织品文物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大多数腐蚀殆尽、不见踪迹,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多半糟朽不堪、触之即粉。丝织品文物的出土状况通常呈现出两个共性:严重糟朽、层间黏结。由于出土纺织品文物在埋藏过程中多数是折叠放置的,历经千百的埋藏之后,层与层之间发生黏结,折痕处断裂或极易断裂。为使埋藏地下的瑰宝重焕光彩,揭展无疑是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首要工作。因此,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出土纺织品黏结、糟朽的现状就是揭展工作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目前,针对丝织品文物揭展剂和揭展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通过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的作用力,完成出土丝织品的揭展工作。揭展剂的化学成分多数为表面活性剂、柔软剂、渗透剂等生化助剂,可有效的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强度。然而脆弱出土丝织品文物即使成功降低层间黏结力,因丝织品自身强度太差,揭展工作仍会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损毁。丝织品文物满足揭展的关键在于:丝织品本体强度足够克服丝织品层间黏结的强度。也就是说,解决揭展难题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种:增加丝织品本体强度、降低层间黏结强度。一般而言,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力和提升丝织品力学强度是难以调和的悖论,也是制约揭展技术发展的主要矛盾。若使用加固剂以提升丝织品强度,则会使其渗透至丝织品层间,从而增加黏结强度。若仅降低层间黏结,而忽略加强丝织品的强度,则无法满足揭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利用自分层技术对丝织品文物进行揭展,在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强度的同时,增强蚕丝纤维的力学强度。本研究选取多种文物保护常用材料,利用表面能理论对自分层材料混合液成膜后的分层情况进行理论预判。选择使用聚醋酸乙烯酯、硬脂酸钠作为自分层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验证分层效果,确认硬脂酸钠、聚醋酸乙烯酯混合乳液符合自分层揭展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将自分层揭展技术运用于模拟脆弱黏结丝织品的揭展中。通过剥离强度、抗拉强度表征揭展效果,对揭展剂浓度配比、作用时间设计正交试验。最终确认最优方案为硬脂酸钠浓度0.5%,聚醋酸乙烯酯浓度0.5%,作用时间为4h,揭展效果较好。使用聚焦离子束(FIB)加工技术对揭展剂膜进行刻蚀,获取了揭展剂膜不同深度的梯度空间样品,实现对样品做不同深度的立体分析。加工后样品分别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揭展剂膜进行观察,发现薄膜纵向出现明显分层现象。通过比较上下表面、不同深度的揭展剂膜原子力相图发现:揭展剂膜上表面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随着膜深度加深硬脂酸钠含量逐渐减少、聚醋酸乙烯酯含量逐渐增多,呈明显的梯度变化。利用对不同深度位置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揭展剂膜上表面、中间不同深度位置、下表面Na相对含量依次为5.05%、3. 03%、0.37%、0.42%,变化趋势明显。根据激光共聚焦拉曼定量分析聚醋酸乙烯酯在揭展剂膜的不同位置相对含量结果依次是:18. 7%、22%、、61.7%、69. 2%,浓度存在梯度变化。因此,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激光共聚焦拉曼的分析结果共同验证了自分层揭展剂组分的分层情况。将自分层揭展技术应用于模拟样品、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荆州夏家台楚墓、南陵铁拐宋墓出土丝织品残片的揭展工作。利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对各样品揭展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发现,样品在揭展前后无明显变化。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丝织品揭展前后微观形貌,则发现蚕丝表面形成了薄的包裹层。色差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样品、谢家桥样品、南陵样品、夏家台样品的色差平均值依次是0. 82、0.56、0.96、0.70,符合文物保护的色差变化范围。对各个样品进行硬挺度测试发现,模拟样品、古代样品揭展后的悬垂硬挺度、抗弯刚度均较揭展前有大幅下降,说明黏附在蚕丝表面的黏结物、污染物在揭展过程中被部分清洗。揭展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蚕丝的柔软度。模拟样品、古代样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揭展剂后,丝织品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速率受揭展剂成分影响发生了部分改变。对比模拟样品、古代样品动态热机械分析结果后发现,揭展后丝织品抗拉强度有明显升高,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明显。揭展属于整个丝织品文物保护工作中前序阶段,揭展剂必需具备良好的可再处理性才能符合现阶段文物保护的需要。因此,本研究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热重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对自分层揭展技术的可再处理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其清除效果良好,进一步验证了自分层揭展技术的实际可操作性。通过对模拟样品、古代丝织品文物残片的揭展,综合考量揭展剂分层效果、揭展效果、揭展剂去除效果等因素。本研究将自分层揭展技术应用于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安徽南陵铁拐宋墓、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的不同时期、不同糟朽状况的珍贵丝织品文物(计20件)进行了揭展、揭取,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丝织品文物的自分层揭展技术,改变了以往揭展技术以降低层间黏结强度为研究目的的单一途径。形成了以增加丝织品力学强度、降低丝织品黏结强度两者共同作用为目的的新研究视角,为丝织品文物揭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自分层揭展技术的研究,也为其他类型文物的保护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孟作环[3](2016)在《筋骨片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筋骨病”包括脊柱及四肢骨与关节退变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关注的“慢性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龄化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复杂疾病,危害大并且容易复发。因用以此症的西药不良反应较严重,手术易复发,而中药可用于长期正向调理、治疗,加上中医药文化对国人根深蒂固的影响,给适应此类症状的中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保体系的健全,预计未来此类中药的市场需求也会持续旺盛。本课题以筋骨片处方为研究对象,此方由杜仲、续断、伸筋草等十味中药组成。继承传统的《千金方》、《伤寒论》典着“祛风除寒、补肝肾、强筋骨外”,引入《脉络论》及现代各研究文献理论,增加了“续筋接骨、荣养脉络、消炎止痛”等功效。制备工艺研究: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筋骨片水提、醇提、干燥工艺的参数,即:(1)水提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醇提以川续断皂苷VI含量为考察指标。第一次均提取2小时,11倍量溶剂;第二、三次均提取1.5小时,9倍量溶剂;(2)对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干燥,最终选定浸膏相对密度为1.12±0.05(60℃),进风温度为182℃,出风温度为90℃;通过优选,验证确定了工艺参数。同时进行了三批中试研究,经检验该工艺条件合理可行、易于操作,对工业大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质量标准研究:本文对筋骨片进行了薄层鉴别、重金属和砷盐检查、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查了川续断皂苷VI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川续断皂苷VI进样量在360.8-3608.0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lny=1.6007lnx+2.8407,r2=0.9996。根据制定的质量标准,对中试样品进行了相关指标检测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在六个月内稳定性良好。UPLC/Q-TOF-MS/MS研究:建立了UPLC/Q-TOF MS/MS正负离子全扫描质量色谱图,参照对照品信息、分子离子精确质量、同位素拟合度的分析在数据库中检索匹配化合物确定分子式,从而对各色谱峰进行指认,并归属色谱峰来源。结果:从筋骨片色谱图中共鉴定了38个色谱峰,为比较全面地阐明筋骨片化学组成,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真伪鉴定奠定了一定基础。
张路[4](2013)在《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iguzinediol(缩写为LZDO),2,5-二羟甲基-3,6-二甲基吡嗪,是一种通过对川芎嗪进行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经实验研究发现,具有较好的正性肌力作用,能够治疗急性心衰等心血管疾病。课题组前期已经对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吸收较快,体内分布广泛,但是半衰期较短,代谢速率较快,且在大鼠体内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2,5-二苯甲酰氧甲基-3,6-二甲基吡嗪,是为了延缓Liguzinediol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而在Liguzinediol的结构基础上通过结构修饰得到的具有良好正性肌力作用的化合物,用以作为Liguzinediol的前药。本文分别以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LC-MS/MS的测定方法,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二者的药动学特性的比较来评价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的成药性。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Liguzinediol在雌雄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浓度建立了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探讨Liguzinediol在雌雄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提供可靠的方法。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咖啡因),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高速离心,上清液使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50 mm×2.0 mm,2.2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质谱采用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正离子检测,Liguzinediol和内标咖啡因的选择性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169.2→122.2和m/z 195.2→110.2, Liguzinediol与咖啡因能完全分离,内源性物质对其测定没有干扰。Liguzinediol的血药浓度在10.26~2052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提取回收率为75.60%-93.09%,日内精密度的RSD为1.214%~4.675%,日间精密度的RSD为2.195%-10.41%,最低检测限为0.02ng·mL-1。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专属性强,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2 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雌雄差异比较Sprague-Daswley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雌雄各3组,分别灌胃给药5.10,20 mg·kg-1的Liguzinediol后药时曲线经非房室模型拟合后,雌性大鼠的半衰期分别为1.55±0.223h、1.76±0.319h、1.82±0.227 h,雄性大鼠的半衰期分别为0.438±0.119 h、0.464±0.182h、0.384±0.185 h,雌性大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3042±2033、 29214±5666、60173±6228μg·L-1·h,雄性性大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313±452、7797±3167、10726±3960 μg·L-1·h。Sprague-Daswley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雌雄各3组,分别静脉注射给药5、10、20 mg·kg-1的Liguzinediol后药时曲线经非房室模型拟合后,雌性大鼠的半衰期分别为1.43±0.467 h、2.122±0.282 h、1.98±0.369 h,雄性大鼠的半衰期分别为0.374±0.200 h、0.420±0.178 h、0.447±0.131 h,雌性大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7484±2946、31434±3323、71644±8697μg-L-1·h,雄性大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436±964、6546±853、15946±2334μg·L-·h。3 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建立了LC-MS/MS的方法测定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并测定了大鼠体内九个脏器(心、肝、脾、肺、肾、胃、肌肉、小肠、脑)4个时间点(10min、1、 2、8h)的Liguzinediol含量,进行了组织器官的分布研究。在静脉注射Liguzinediol 10 mg·kg-1后,发现药物能分布到大部分组织中,其中心脏、肌肉中分布较多,小肠及肝脏中分布较少,其它脏器分布较为均匀。脑组织中也能测得药物浓度,说明Liguzinediol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但是在给药2h后,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明显降低,在8h后大部分组织中已经检测不到Liguzinediol,说明其在体内的分布较为迅速,且无蓄积。二、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的合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1 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的合成以Liguzinediol为原料,与苯甲酰氯在吡啶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加热回流反应,合成2,5-二苯甲酰氧甲基-3,6-二甲基吡嗪,结构经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确证。通过离体心脏灌流手术,验证其药理活性。2 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咖啡因),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高速离心,上清液使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50mm×2.0mm,2.2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质谱采用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正离子检测,Liguzinediol、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和内标咖啡因的选择性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169.2→122.2、m/z 377.0→255.0和m/z 195.2→110.2,三者能完全分离,内源性物质对其测定没有干扰。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的血药浓度在5~500 ng·mL-1及2.5~1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7.4%-95.0%和83.4%-91.2%,日内精密度的RSD分别为2.93%-5.64%和2.72%-8.09%,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6.10%-10.3%和5.38%-7.90%。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专属性强,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Sprague-Dawley(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雌雄各半,按25、50 mg·kg-1剂量灌胃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后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进行拟合计算,Liguzinediol的Tmax分别为2.333±1.443h和2.500±0.500h,Cmax分别为432.0±180.9ng·mL-1和914.3±391.1ng·mL-1,两种剂量的半衰期分别为2.385±0.282h和3.431±0.775h,清除速率(CL/F)为0.140±0.0562L·h-1·kg-1和0.119±0.0478L·h1·kg-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443±1763、7761±3000μg·L-1·h。3 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建立了LC-MS/MS的方法测定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并测定了大鼠体内九个脏器(心、肝、脾、肺、肾、胃、肌肉、小肠、脑)4个时间点(1、2、8、24h)的Liguzinediol含量,进行了组织器官的分布研究。在灌胃给药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25 mg·kg-1后,发现药物能分布到大部分组织中,但含量均较低,其中小肠和胃中的分布相对较多。在前期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的药动学研究基础上,比较了灌胃给药后,两者半衰期、达峰时间、清除速率、曲线下面积等方面的药动学参数以及组织分布情况,比较结果表明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作为前药,使Liguzinediol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以延长药效,但是在血药浓度水平和生物利用度方面较低。故而,单从药代动力学方面评价,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的成药性较差,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解决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的问题。
田丽娟[5](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刘丽飒[6](2005)在《熔锥耦合型球微腔器件的理论分析及其CO2激光加工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利用CO2激光作为热源加工制备熔锥光纤耦合型光学球微谐振腔器件。搭建球微腔及其耦合用熔锥光纤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完成了微米量级的球微腔的制备。理论上,讨论了熔锥光纤耦合型光学球微谐振腔器件对于熔锥锥腰直径和球微腔直径的要求。对熔锥光纤和微球之间的耦合性质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近年来球微腔特性的研究状况和球微腔耦合器的近期发展作了简要回顾。从通信波段应用的角度出发,选择了现今比较成熟的熔锥光纤耦合型球微腔光器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几种球微腔和熔锥光纤的制备方法进行比较后,选择了CO2激光作为热源进行加工制备。通过对球微腔的光场特性和熔锥光纤的传输特性各自独立的分析,给出球腔直径和熔锥光纤锥腰直径的选择依据。采取弱导近似的方法对不同半径的锥腰中归一化径向相位常数U和传播常数较精确数值计算,给出了熔锥光纤锥腰作为球腔激光输入输出耦合器件,对于不同直径球腔匹配时的锥腰直径。利用H. J. Shaw提出的单模光纤定向耦合器的分析方法,结合微球谐振腔的特点,对熔锥光纤与球微腔耦合系统进行近似的理论分析。采取这种近似方法对熔锥光纤与球微腔耦合系统处于强耦合、弱耦合和临界耦合的理论模拟和分析与业已报道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在结构和控制方法上对国外CO2激光熔拉锥系统进行了改进,简化了实验装置。选用了焦距更短的聚焦透镜。对光纤熔拉加工过程中热平衡时光功率条件进行了计算,利用理论计算的结果简化了装置的控制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最后将CO2激光熔拉锥系统进行扩展,使其同时具备加工在空气中热
许久辰[7](2005)在《外界因素对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在Small模拟胆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模拟胆汁相平衡的研究方法,采用饱和溶解度法绘制模拟胆汁相图。该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作为检测手段,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同时测定一个模拟胆汁样品中胆固醇、卵磷脂和胆酸盐的含量,确定模拟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溶解度曲线。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特点。 本论文采用饱和溶解度法绘制模拟胆汁相图,探讨了胆汁的相平衡与胆固醇结石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 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得的模拟胆汁相图与文献结论基本一致,说明该法具有可行性;(2) 模拟胆汁的相平衡性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金属离子以及游离脂肪酸等,探讨这些因素影响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原因对胆结石病的防治和研究有重要意义。
李华[8](2004)在《长春西汀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增加难溶性药物长春西汀的经皮渗透为主体思路,分别制备了压敏胶骨架型贴剂和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综合运用细胞生物学实验、物理促渗手段及乳猪体内药动学实验,对该药物经皮渗透的体内外动力学行为及经皮渗透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处方前研究中,测定了药物的溶解度、熔点及油水分配系数;根据药物在不同皮肤层/生理盐水中分配系数、经皮渗透系数及扩散系数等参数的测定结果,初步认为VIN主要的经皮渗透途径为细胞间的类脂通道,主要的渗透屏障为角质层;选择30%的乙醇-水作为接收介质;考察了不同促渗剂的促渗作用,通过对分配系数、渗透系数及类脂液晶模型的研究,确定促渗机理可能是类脂分子碳氢链形成的双分子层疏水区中的基团与促渗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加药物的经皮渗透。 在处方前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国产丙烯酸树脂Ⅳ号、Eudragit E100、Gelva 737、BIO—PSA4201为压敏胶,考察了不同类型压敏胶对贴剂粘性、药物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以DSC法测定了Gelva 737、E100、国产丙烯酸树脂Ⅳ号等压敏胶的溶解度指数,分别建立了溶解度指数与12h、24h药物经皮累积渗透量之间的相关性(r>0.9),并用此参数预测药物在压敏胶中的热力学活性及经皮渗透行为,最后选择Eudragit E100作为VIN透皮贴剂的压敏胶;考察了E100压敏胶中增塑剂和交联剂对贴剂快粘力和内聚力的相互影响,利用等高线图的交集确定了增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对于贴剂其它组成,分别进行单因素考察,研究了26种促渗剂对贴剂中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并研究了促渗剂结构与促渗能力之间的关系,最终选择亚油酸为VIN贴剂的促渗剂,并选择丙二醇与其联合应用;为了避免药物析晶,选择PVP为添加剂,考察了PVP对贴剂物理性状及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确定贴剂中PVP的含量为5%。 运用球面对称设计法,以增塑剂的用量、促渗剂的用量及丙二醇的用量为三因素,进行处方优化,采用Bootstrapt标准误差自助评估法及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模型,利用最速下降法得到优化迭代结果、各统计量的回归方程以及各统计参数,残差结果与矩阵散点图表明:二项式拟合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各因变量,结合SOLVER工具求解了在既定范围内的函数极大值及指定值对应的自变量取值,得到VIN透皮贴剂的优化处方。在优化的单层贴剂基础上,根据药物经皮渗透的理论模型,制备了双层复合贴剂,以解决单层贴剂后期释药不足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考察。 为了进一步增加透皮制剂中药物的渗透性,本文选择新型给药系统——微乳作为透皮给药制剂的载体,分别以油酸作为油相,Cremophor EL?与Labrasol?作为表面活性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论丈中丈摘要剂,肠即scuto1P⑧作为助表面活性剂,重蒸水作为水相,绘制伪三元相图,得到微乳各种组成的浓度范围,并考察了不同油相、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变化对药物溶解度及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添加剂对微乳相转化温度(PIT)的影响。 利用脉冲梯度自旋回波序列核磁共振口FG.NMR)技术表征了微乳的结构特征,测定了微乳中各种组成的自扩散系数,考察了具有相同载药量的不同微乳的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与自扩散系数的关系,分别建立了VIN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与药物、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蒸馏水的自扩散系数及微乳粘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均良好。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以Labrasof为表面活性剂的微乳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质,包括粘度、粒径分布、电导率及折光率等,考察了组分浓度不同时微乳体系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并利用电导法预测了微乳体系的双连续相组成,即渗滤闽值。 为了得到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的优化处方,选择单纯形网格法分别对以cpho产和Labrasul⑧为表面活性剂的微乳进行了处方优化,预测了各相比例与渗透速率之间的响应曲面,求得相应方程,并对不同微乳的透皮速率进行预测,结果实验值与预测值十分接近,利用SOLVER工具求解了在既定范围内的函数极大值及其对应的各微乳成分的组成。在优化微乳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促渗剂,从中选择了最优促渗剂NMP,确定了其使用浓度为5%。最后通过考察优化微乳的含量、粘度、电导率及折光率等理化性质,测定了其粒径分布与显微形态,表明所制备的微乳体系稳定性良好。 由于微乳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其皮肤毒理学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因此,结合细胞生物学理论,选择HaCaT细胞为研究模型,选择细胞毒性的三个体外指标:细胞的存活率、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行了MTT、LDH及IL一1a释放实验。MTT实验结果表明,微乳给药组与阳性组相比,平均刺激指数均远小于0.8,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由LDH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微乳处理后,正常细胞的数量、坏死细胞的份数及凋亡细胞的份数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1),表明ME作用细胞后,未造成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由IL一la释放实验可知,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量在46%以下时,实验微乳与阴性组无显着性差异,未引起皮肤的炎
中国遗传学会[9](2002)在《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报》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10](2002)在《第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表明
二、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激波反射 |
1.2.2 高超声速进气道中的流动特征 |
1.3 本文工作 |
第2章 实验及数值方法 |
2.1 实验设备与常规测量系统 |
2.1.1 激波风洞 |
2.1.2 纹影及压力测量系统 |
2.2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的显示 |
2.2.1 平面激光粒子散射(PLS)方法 |
2.2.2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设计及流场分段显示 |
2.2.3 局部激波干扰的表面压力分布与纹影组合显示方法 |
2.3 数值方法 |
2.3.1 FLUENT软件简介 |
2.3.2 验证算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内转式进气道流动显示与相关机理分析 |
3.1 前体压缩面流动显示 |
3.1.1 压缩面激波 |
3.1.2 唇口激波 |
3.2 内转式进气道及隔离段内流场 |
3.2.1 唇口附近流动 |
3.2.2 内收缩段流动 |
3.2.3 隔离段内流动 |
3.3 进气道抽吸和反压的影响 |
3.3.1 抽吸对进气道的影响 |
3.3.2 反压对抽吸的影响 |
3.3.3 隔离段中的激波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斜激波在凹柱面的反射 |
4.1 模型及研究方法 |
4.1.1 研究模型 |
4.1.2 激波在曲面反射的局部二维化分析理论 |
4.2 小角度斜激波在凹柱面的规则-马赫反射 |
4.2.1 入射激波强度的影响 |
4.2.2 典型斜激波在凹柱面上反射的二维化理论分析 |
4.2.3 斜激波在凹柱面反射后的流场结构 |
4.3 斜激波在凹柱面的全马赫反射 |
4.3.1 全马赫反射的波系结构 |
4.3.2 斜激波反射后流场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
(2)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丝织品研究现状 |
1.2.2 丝织品文物保护研究现状 |
1.2.3 自分层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自分层揭展技术的材料筛选与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2.3 自分层揭展技术表面能理论预测 |
2.3.1 表面能计算 |
2.4 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自分层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样品和试剂 |
3.2.2 样品处理与制备 |
3.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2 聚焦离子束(FIB)加工 |
3.3.3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3.5 激光共聚焦拉曼(Raman)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自分层揭展效果评估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样品和试剂 |
4.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外观形态及颜色变化分析 |
4.3.2 色差分析 |
4.3.3 硬挺度测试 |
4.3.4 热重分析 |
4.3.5 动态热机械分析 |
4.3.6 自分层揭展剂作用机理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可再处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样品和试剂 |
5.2.2 样品处理与制备 |
5.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形貌特征 |
5.3.2 等温滴定量热(ITC)分析 |
5.3.3 热重(TG)分析 |
5.3.4 动态热机械(DMA)分析 |
5.3.5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自分层揭展技术揭展黏结脆弱丝织品文物实际应用案例 |
6.1 引言 |
6.2 湖北省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出土汉代锦带绢带揭展实例 |
6.2.1 湖北省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发掘情况简介 |
6.2.2 揭展文物情况简介 |
6.2.3 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绳套(锦带、绢带)揭展预实验 |
6.2.4 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绳套揭展 |
6.3 安徽南陵县铁拐宋墓出土丝织品揭取案例 |
6.3.1 安徽省南陵县铁拐北宋墓发掘情况简介 |
6.3.2 揭展文物简介 |
6.3.3 南陵铁拐北宋墓丝织品文物揭展预实验 |
6.3.4 南陵铁拐北宋墓出土丝织品文物揭展 |
6.4 江西南昌市海昏侯汉墓出土丝织品揭取实例 |
6.4.1 江西南昌市海昏侯汉墓发掘简介 |
6.4.2 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丝织品简介 |
6.4.3 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丝织品揭取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或接收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 在读期间发表或接收的学术论文 |
2. 在读期间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及参与项目 |
(3)筋骨片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市场容量 |
1.3 国内外相关品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非生物性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
1.3.2 生物性DMARDs |
1.3.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1.3.4 骨科常用中成药市场竞争分析 |
1.4 慢性筋骨病用药研发情况分析 |
1.5 研究内容 |
1.5.1 处方来源及剂型选择依据 |
1.5.2 处方组成 |
1.5.3 功能主治 |
1.5.4 方解 |
1.5.5 处方中药物概况 |
1.5.6 工艺优选的试验研究 |
1.5.7 成型研究 |
1.5.8 中试试验 |
1.5.9 质量标准研究 |
1.6 结论 |
第2章 筋骨片生产工艺研究 |
2.1 制备工艺研究 |
2.1.1 工艺选择依据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药品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剂型选择依据 |
2.4 工艺优选的试验研究 |
2.4.1 正交试验设计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工艺稳定性研究 |
2.4.4 提取工艺第四次提取研究 |
2.4.5 粉碎药材考察 |
2.4.6 制剂工艺研究 |
2.5 工艺流程 |
2.6 三批中试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筋骨片质量标准研究 |
3.1 仪器与试药 |
3.1.1 仪器与设备 |
3.1.2 材料与药品 |
3.1.3 菌种 |
3.2 质量标准研究 |
3.2.1 鉴别 |
3.2.2 检查 |
3.2.3 含量测定 |
3.3 质量标准草案 |
3.3.1 处方 |
3.3.2 制法 |
3.3.3 性状 |
3.3.4 鉴别 |
3.3.5 检查 |
3.3.6 含量测定 |
3.3.7 功能主治 |
3.3.8 用法用量 |
3.3.9 规格 |
3.3.10 贮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筋骨片初步稳定性研究 |
4.1 仪器与试药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考察项目 |
4.1.4 检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筋骨片化学成分UPLC/Q-TOF-MS/MS研究 |
5.1 材料 |
5.1.1 仪器 |
5.1.2 试剂及样品 |
5.2 方法 |
5.2.1 LC检测条件 |
5.2.2 MS检测条件 |
5.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5.3 结果 |
5.3.1 LC-MS成分鉴定 |
5.3.2 筋骨片化学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第一节 Liguzinediol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
第二节 LC-MS/MS研究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LC-MS/MS测定组织样本中Liguzinediol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
第四节 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的合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验证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及Liguzinediol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
第三节 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四节 Liguzinediol苯甲酰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
参考文献 |
第五节 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的药动学特性比较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6)熔锥耦合型球微腔器件的理论分析及其CO2激光加工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球微腔特性的研究历史与近期发展 |
1.2 球微腔耦合体系的研究历史与近期发展 |
1.3 球微腔和熔锥光纤耦合器几种制备方法对比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熔锥耦合型球微腔器件的理论分析 |
2.1 球微腔的光场特性分析 |
2.1.1 球微腔的场解 |
2.1.2 球微腔的特征方程 |
2.1.3 球微腔的基本参数 |
2.2 熔锥光纤传播特性分析 |
2.2.1 锥腰传播常数的计算 |
2.2.2 与球腔传播常数的匹配关系 |
2.2.3 与球腔耦合间距的确定 |
2.3 熔锥光纤与球微腔耦合系统的分析 |
2.3.1 系统品质因子Q |
2.3.2 系统耦合分析 |
2.3.3 系统数值模拟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O_2激光熔融拉锥 |
3.1 系统的组成与控制方法 |
3.2 光纤熔锥成形过程分析 |
3.3. 加工过程中热与力平衡的建立 |
3.4 实验参数确定与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微球腔的制备 |
4.1 石英球微腔的制备 |
4.2 钕玻璃球微腔的制备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今后的研究工作展望 |
硕博期间发表论文 |
硕博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7)外界因素对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对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的理论认识 |
1.1.1 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
1.1.2 胆汁中促成核因子活性异常增强 |
1.1.3 胆囊功能缺陷 |
1.2 胆汁的性质与成分 |
1.3 模拟人体胆汁 |
1.3.1 模拟胆汁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
1.3.2 胆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方法 |
1.3.3 影响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因素 |
1.4 模拟人体胆汁中各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 |
1.4.1 模拟人体胆汁中卵磷脂含量分析方法简介 |
1.4.2 模拟人体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分析方法简介 |
1.4.3 模拟人体胆汁中胆盐含量分析方法简介 |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模拟人体胆汁的配制 |
2.3.2 模拟人体胆汁的光散射检测 |
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模拟人体胆汁中各组分含量 |
2.3.4 饱和溶解度法法绘制模拟胆汁相图 |
2.4 各种因素对模拟人体胆汁相平衡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模拟胆汁中的胶束、微乳液和泡囊 |
3.1.1 模拟胆汁中的微粒 |
3.1.2 模拟胆汁的光散射分析 |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模拟胆汁中各组分含量 |
3.2.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3.2.2 标准曲线 |
3.2.3 建立的梯度洗脱实验方法的精度 |
3.3 饱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 |
3.4 各种外界因素对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影响 |
3.4.1 温度对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影响 |
3.4.2 金属离子对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影响 |
3.4.3 油酸对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浓度卵磷脂标准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图 |
附录2 不同浓度胆固醇标准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图 |
附录3 不同浓度胆盐标准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长春西汀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表 |
药品、试剂与仪器 |
前言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工作 |
1 长春西汀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1.2 色谱条件 |
1.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1.4 分析方法的确证 |
2 长春西汀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
2.1 溶解度的测定 |
2.1.1 测定方法 |
2.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 DSC分析 |
2.3 油/水分配系数 |
2.3.1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3.2 用油水分配系数等预测药物的经皮渗透性 |
3 长春西汀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
3.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中接收液的选择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渗透促进剂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 |
3.2.1 氮酮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 |
3.2.2 挥发油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 |
3.3 长春西汀经皮途径的探讨及皮肤各层对经皮渗透的影响 |
3.3.1 实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渗透促进剂的促渗机理研究 |
3.4.1 利用扩散系数、分配系数、渗透系数进行研究 |
3.4.2 利用类脂液晶进行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长春西汀透皮吸收贴剂的研究 |
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贴剂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 |
1.2 贴剂含量测定方法 |
1.3 贴剂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
1.3.1 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3.2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 |
2 透皮贴剂粘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初粘力 |
2.2 内聚力 |
3 数据分析方法 |
4 长春西汀单层压敏胶贴剂的制备 |
4.1 制备工艺 |
4.2 单因素考察实验 |
4.2.1 压敏胶类型 |
4.2.2 增塑剂及交联剂对压敏胶粘性的影响 |
4.2.3 不同类型促渗剂对贴剂经皮渗透的影响 |
4.2.4 促渗剂与丙二醇(PG)的协同作用对贴剂经皮渗透的影响 |
4.2.5 药物含量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90)对贴剂经皮渗透的影响 |
4.3 球面对称设计优化处方 |
4.3.1 球面对称设计法的基本原理 |
4.3.2 球面对称设计法的实验方法与结果 |
4.3.3 讨论 |
5 长春西汀双层及三层压敏胶贴剂的研究 |
5.1 双层贴剂的制备方法 |
5.2 三层贴剂的制备方法 |
5.3 单层、双层与三层贴剂的经皮渗透性研究 |
5.4 双层透皮贴剂的质量考察 |
5.4.1 含量测定 |
5.4.2 粘性测定 |
5.4.3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
5.4.4 稳定性考察 |
5.4.5 刺激性实验 |
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春西汀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
1 微乳的形成机理及结构理论 |
1.1 微乳的形成机理 |
1.2 微乳的结构机理 |
1.2.1 双重膜理论 |
1.2.2 几何排列理论 |
1.2.3 R比理论 |
2 微乳的制备 |
2.1 处方设计原则 |
2.2 油相的初步选择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4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5 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 |
2.5.1 直接乳化法 |
2.5.2 可乳化油法 |
2.6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2.7 以Cremophor EL~(?)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 |
2.7.1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2.7.2 油相的选择 |
2.7.3 微乳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2.8 以Labrosol~(?)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 |
2.8.1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2.8.2 油相的确定 |
2.8.3 PFG-NMR技术在自扩散系数测定中的应用 |
2.8.4 微乳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2.9 添加剂对微乳的影响 |
3 微乳的理化性质考察 |
3.1 粘度的测定 |
3.1.1 测定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粒径的考察 |
3.2.1 测定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电导率的测定 |
3.3.1 实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折光率-变化趋势 |
3.4.1 实验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4 单纯形网格优化法优化处方 |
4.1 单纯形优化方法 |
4.2 以Labrasol为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的优化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以Cremophor EL为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的优化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5 促渗剂对微乳的影响 |
6 优化微乳的稳定性考察 |
6.1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物化性质 |
6.2.2 透明稳定区域 |
6.2.3 粒径 |
6.2.4 粒子形态 |
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aCaT细胞在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1 皮肤细胞培养在药物透皮吸收领域的应用 |
1.1 筛选治疗皮肤病的活性物质 |
1.2 利用黑色素细胞筛选美白产品 |
1.3 在皮肤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 在药物经皮渗透性研究中的应用 |
1.5 在药物经皮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
1.6 在转基因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 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 |
2.1 HaCaT细胞的来源 |
2.2 HaCaT细胞的研究应用领域 |
3 HaCaT细胞用于长春西汀微乳皮肤刺激性及毒性的研究 |
3.1 MTT法研究细胞的存活率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LDH法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化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IL-1α释放的测定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讨论 |
4 HaCaT细胞研究药物的经皮代谢行为 |
4.1 研究药物经皮代谢行为的意义 |
4.2 研究药物经皮代谢行为的方法 |
4.3 代谢物及内标的合成 |
4.3.1 长春西汀的代谢途径 |
4.3.2 阿朴长春胺酸的合成方法 |
4.3.3 阿朴长春胺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
4.4 分析方法的建立 |
4.4.1 质谱条件、质谱分析与色谱条件 |
4.4.2 长春西汀与AVA含量测定方法 |
4.4.3 药物的稳定性考察 |
4.5 长春西汀在HaCaT细胞中的代谢 |
4.5.1 实验方法 |
4.5.2 结果与讨论 |
4.6 长春西汀在HaCaT细胞匀浆中的代谢 |
4.6.1 实验方法 |
4.6.2 结果与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致孔和低频超声在长春西汀经皮渗透中的研究 |
1 电致孔在长春西汀经皮渗透中的应用 |
1.1 关于电致孔 |
1.2 电致孔的影响因素 |
1.3 电致孔对长春西汀经皮渗透的影响 |
1.3.1 实验仪器 |
1.3.2 实验方法 |
1.3.3 结果与讨论 |
1.4 电致孔产生的依据及促渗机理 |
1.4.1 较大的、可逆性的透皮流量的增加 |
1.4.2 电泳、电渗和扩散 |
1.4.3 转移数目及电阻分析 |
1.4.4 穿透通道的显微观察-脉冲电场诱致角质层通道的荧光显微观察 |
1.4.5 电致孔产生依据及促渗机理的总结 |
2 低频超声在长春西汀经皮渗透中的应用 |
2.1 关于低频超声的研究 |
2.1.1 研究综述 |
2.1.2 超声导入透皮给药的机制 |
2.2 低频超声的影响因素 |
2.3 超声导入对长春西汀经皮渗透的影响 |
2.3.1 实验仪器,同电致孔实验中所用的物理促渗仪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低频超声促渗的理论研究-超声促渗的定量模型 |
3 电致孔、低频超声及渗透促进剂在长春西汀经皮渗透中的联合应用 |
3.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春西汀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的乳猪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物与试剂 |
1.2 仪器 |
2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色谱条件 |
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2.4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实验 |
2.5 最低定量限 |
2.6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7 提取回收率 |
2.8 稳定性的考察 |
2.9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3 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结果 |
3.1 研究对象 |
3.2 随机原则 |
3.3 给药及采血方案 |
3.4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4.1 长春西汀静脉注射给药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4.2 长春西汀微乳透皮给药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5 乳猪静脉注射给药和微乳透皮给药后的药-时曲线比较 |
3.6 数据处理 |
3.6.1 隔室模型统计结果 |
3.6.2 非隔室模型统计结果 |
3.6.3 长春西汀微乳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
3.6.4 体内外相关性 |
3.6.5 比较隔室模型与非隔室模型的统计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GC-MS方法的应用 |
4.2 关于隔室模型的确定 |
4.3 关于不同受试体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
4.4 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比较 |
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报》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议概况 |
二、大会学术报告 |
1.开创新的学科研究领域 |
2.生物光子学的研究进展 |
3.激光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 |
4.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5.激光生物物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三、编委会议 |
四、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研究[D]. 李一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D]. 耿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3]筋骨片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 孟作环.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4)
- [4]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张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5]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6]熔锥耦合型球微腔器件的理论分析及其CO2激光加工制备[D]. 刘丽飒. 厦门大学, 2005(06)
- [7]外界因素对模拟胆汁相平衡的影响[D]. 许久辰.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8]长春西汀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 李华. 沈阳药科大学, 2004(03)
- [9]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报》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纪要[J]. 中国遗传学会. 激光生物学报, 2002(06)
- [10]第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纪要[J]. 第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光散射学报, 2002(01)
标签: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