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生产甘油的工艺技术

发酵生产甘油的工艺技术

一、发酵法生产甘油工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博,肖阳,黄鑫,李增贝[1](2021)在《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制备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发酵产物纯化、聚酯聚合及纺丝加工等多个专业领域。为能给纺织化纤领域研究者提供一个相对全面清晰的视野,以原料到产品的生产流程为主线,从生物基1,3-丙二醇的制备、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以及其纺丝加工3个方面,对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制备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技术领域未来发展的热点方向,包括生物基原料低成本纯化及含杂聚合、纤维高品质差别化开发、生物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以及产品环境足迹评价体系的建立。

张志鑫,王业红,张超锋,王峰[2](2021)在《丙烯酸催化合成新进展》文中提出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聚合物单体,需求量巨大。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煤基和生物质基丙烯酸合成路线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本文将综述这两条主要路线,具体包括以煤基化工原料CO、低碳醇(甲醇和乙醇)、甲醛、乙酸、乙烯等为原料的丙烯酸合成路线;以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甘油、3-羟基丙酸、乳酸、富马酸、黏糠酸等为原料的丙烯酸合成路线;并对这些路线进行了比较,为路线的选择提供参考。重点关注了这些过程中的催化问题:反应所需的活性位、副反应分析、催化剂的类型与特点以及催化性能与失活机理,为未来实用煤基和生物质基丙烯酸生产用高效稳定廉价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张克男[3](2020)在《丙酸发酵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微生物发酵生产丙酸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酵丙酸钙又称天然丙酸钙,属于天然高效、安全无毒、性能稳定、广谱的天然防腐剂,目前丙酸钙的发酵研究成为了食品添加剂和应用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食品添加剂丙酸钙的工业大规模发酵的技术需求,通过对发酵工艺优化和中试放大过程的研究,建立了一种过程可控,经济性能较好,可直接应用于天然丙酸钙和维生素B12联产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两种丙酸杆菌发酵性能的比较通过费氏丙酸杆菌和产酸丙酸杆菌的发酵结果,摇瓶发酵168 h,费氏丙酸杆菌和产酸丙酸杆菌的丙酸产量分别为36.78 g·L-1和37.41 g·L-1,7 L发酵罐发酵168 h,产量可分别提高到42.10 g·L-1和41.79 g·L-1。因此,两株丙酸杆菌的发酵水平相当,用费氏丙酸杆菌替代产酸丙酸杆菌发酵生产丙酸是完全可行的。2.直接发酵联产丙酸钙和B12发酵法生产食品添加剂丙酸盐的主要形式是丙酸钙,本实验采用氢氧化钙调节pH直接生产丙酸钙。结果表明,当摇瓶发酵144 h,丙酸的产量为38.81 g·L-1,维生素B12的产量为10.52 mg·L-1;7 L发酵罐发酵144 h,丙酸的产量为40.02g·L-1,维生素B12的产量为12.06 mg·L-1;150 L发酵罐中试发酵144 h,丙酸的产量为45.83 g·L-1,维生素B12的产量为12.57 mg·L-1。上述结果与采用氨水调节pH的发酵水平相当,因此,费氏丙酸杆菌发酵过程中采用氢氧化钙调节pH,不仅可以实现丙酸(钙)和维生素B12的联产,还可以减少氨水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3.碳源对费氏丙酸杆菌发酵的影响采用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发酵生产丙酸时,会伴随着乳酸的产生,含量高达39.63 g·L-1。为降低乳酸等杂酸产量,提高底物转化率,分析了葡萄糖、甘油作为唯一碳源以及二者混合碳源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优化了碳源比例及用量。150L发酵结果表明,当初始培养基中葡萄糖/甘油为1:1,补料碳源中葡萄糖/甘油为2:1时,丙酸和维生素B12的产量分别为57.95 g·L-1和17.53 mg·L-1,对应的产率分别为0.40 g·L-1·h-1和0.12 mg·L-1·h-1,而且未产生乳酸。因此,优化后的碳源可以有效控制发酵过程中杂酸的产生。4.费氏丙酸杆菌发酵中试工艺的建立采用上述优化的培养基和氢氧化钙调节pH的方式进行费氏丙酸杆菌发酵联产丙酸和B12,150 L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周期为144 h,丙酸和维生素B12的产量分别为66.64 g·L-1和16.91 mg·L-1,对应的产率为0.46 g·L-1·h-1和0.11 mg·L-1·h-1。在不影响维生素B12产量的前提下,丙酸产量提高了45.31%,底物转化率提高了71.87%,杂酸(乳酸、丁二酸、乙酸)降低了37.55%,将发酵液浓缩脱色烘干制成丙酸钙含量达到69.74%的丙酸钙粗制品。

闻东明[4](2020)在《Methylobacterium sp.MB200突变修复基因mutL及转录调控基因trmf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ethylobacterium sp.MB200是本实验室在前期实验研究中分离的一株兼性甲基营养菌,具有合成L-丝氨酸的能力。然而,其对甲醇的低耐受性限制了该菌的进一步应用,较高浓度的甲醇及其浓度的突然变化通常对这些细菌有一定的毒性作用,2.5%(v/v)甲醇可以完全抑制MB200的生长。甘氨酸是利用甲基营养菌进行工业生产L-丝氨酸的重要前体物,在L-丝氨酸生产工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甘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L-丝氨酸的产量。本文从甲基营养菌生长所需的底物(甲醇)和L-丝氨酸工业生产重要的前体物(甘氨酸)耐受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关基因的研究以期为更好地利用高甲醇或甘氨酸获得高L-丝氨酸产量奠定基础。实验利用自杀质粒pK18mob,构建质粒载体pK18mob-mutlps,三亲本接合的手段构建甲基营养菌M.sp.MB200突变修复基因mutL的插入突变株MB200m TB。以1.6%甲醇含量作为甲醇诱导的初始浓度,以0.2%为一个梯度,逐步增加诱导驯化环境中的甲醇浓度,在不断地驯化诱导下,平板筛选到10株可以在7%甲醇环境中生长的菌株。利用能够在甲基营养菌中进行基因表达的通用广宿主载体p CM80携带完整的mutL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CM80-mutL,对获得的耐高浓度甲醇的菌株进行突变修复基因mutL的回补,进行遗传稳定性恢复。共获得4株可稳定遗传的重组菌株,通过对菌株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其中3株菌较野生菌有了生长速度及菌体量的提升,不仅可以在7%甲醇条件下快速生长繁殖,且其菌体量较野生菌得到极大提升,甲醇耐受性提升近4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其L-丝氨酸产量相较于野生菌M.sp.MB200均得到提高,其中MB200m TB1的L-丝氨酸产量最高,为23.4 mg/m L,是野生菌的2.4倍;1株菌株较野生菌株只获得了高甲醇耐受性,生长速度、生长量及L-丝氨酸产量未有较大提升。据报道,将甘氨酸作为前体物进行添加的前体发酵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L-丝氨酸生产法。本实验室在前期的工作中通过转座子移码突变构建了一系列的突变菌株,其中的一株突变菌的突变基因编码Mar R家族的转录调控基因tmrf,其L-丝氨酸的产生量为野生菌的1.8倍。该基因可能影响作为前体物的甘氨酸进出细胞的量进而引起L-丝氨酸的产量变化。通过构建转录调控基因trmf的插入突变菌株MB200t TB,同时构建trmf基因的回补株MB200t HB和过表达株MB200trmf,在不同甘氨酸添加量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发现突变株MB200t TB在添加有甘氨酸的培养基中其生长量高于野生菌,而回补株MB200t HB生长量与野生菌持平,过表达菌株MB200trmf的生长量低于野生菌株。当培养基中甘氨酸添加量为5μM/m L时,除MB200t TB外其余菌株均出现菌株凝聚成团沉积在培养基底部地现象,并且停止生长。通过制备静息细胞体系,对发酵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株MB200t TB的L-丝氨酸产量为16.3 mg/m L,为野生菌的1.7倍。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甲基营养菌M.sp.MB200突变修复基因mutL的缺失突变株MB200m TB,通过甲醇诱导驯化筛选出4株可在甲醇含量为7%的培养基上进行稳定遗传生长的菌株,其中3株突变菌株较野生菌株在生长速度和菌体量方面均有所提高,剩余1株突变菌株较野生菌株只在甲醇耐受性方面有所提高,其余改变不大。同时,构建了M.sp.MB200 Mar R家族转录调节基因trmf的插入突变株MB200t TB、回补株MB200t HB和过表达株MB200trmf,比较各菌株的生长情况,发现随着trmf基因的失活,上述三个菌株在培养基中的生长量及生长速度都具有一定的提升,这表明该基因可能与甲基营养菌M.sp.MB200的甘氨酸反馈调节有一定的联系。

蒋欢[5](2020)在《Klebsiella pneumoniae 2e甘油脱水酶活因子的表达及其催化性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物柴油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低值副产物粗甘油的产量也迅速增加。大量粗甘油的产生与积累已经成为影响生物柴油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微生物发酵将粗甘油直接转化成高值化学品1,3-丙二醇(1,3-propanedio,简称1,3-PDO)是目前极具前景的粗甘油利用途径。甘油脱水酶是微生物合成1,3-PDO中的关键限速酶,该酶对于1,3-PDO的合成速率以及产率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研究甘油脱水酶对发酵产1,3-PDO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一株筛选出的粗甘油耐受型菌株Klebsiellapneumoniae 2e为研究对象,通过对Klebsiella pneumoniae 2e基因组分析,发现Klebsiella pneumoniae 2e基因组中含有两个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编码有关的基因,并进行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这两个基因组编码的很可能为新的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本文首先对这两个基因分别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克隆表达了这两个甘油脱水酶激活子基因,对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分子生物信息学对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orfW和orfY分别进行分析,orfW基因与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dhaB4的序列相似性高达65.47%,而orfY蛋白的结构域和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dhaG相同,并通过同源建模获得了这两个基因的三维结构信息以及进化树的构建,发现orfW基因在进化树地位上与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二醇脱水酶的再激活酶相近,orfY基因在进化树地位上与Klebsiella pneumoniae的甘油脱水酶的再激活酶地位相近,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具有甘油脱水酶再激活酶功能。2.以Klebsiellapneumoniae 2e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orfW和orfY,分别连接到表达载体pcold-TF上,得到重组质粒pcold-orfW 和 pcold-orfY,测序正确后,将质粒分别转化至 Escherchia.coli Rosseta(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得到可溶性蛋白并将其纯化,纯化后的蛋白经SDS-PAGE结果显示,在70kDa和67kDa处有特异性蛋白,结果与预期相符。在辅酶B12、ATP和Mg2+的存在下,以Klebsiella pneumoniae2e的甘油脱水酶为对象进行激活实验,结果证明,重组质粒pcold-orfW和pcold-orfW的表达产物具有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活性。3.在酶活性分析中,失活的甘油脱水酶分别被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orfW和orfY进行激活,激活程度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变大,orfW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37℃和8.0,orfY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30℃和9.0,orfW对失活的甘油脱水酶的激活作用大于orfY。将orfW和orfY共同激活失活的甘油脱水酶时,共同作用的结果低于orfW单独激活甘油脱水酶所生成的丙醛含量,但是酶活力大于orfY基因。结果表明,orfW和orfY都是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能对失活的甘油脱水酶进行激活。4.对Klebsiella pneumoniae 2e中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orfW、orfY、dhaF和dhaG在不同浓度粗甘油杂质中的转录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Klebsiella pneumoniae 2e中甘油脱水酶基本不受粗甘油杂质影响是因为四个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的共同作用。

吴思佳[6](2020)在《尿苷-胞苷激酶偶联聚磷酸激酶催化制备尿苷酸的研究》文中提出尿苷酸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药品以及药物前体应用于不同领域。尿苷-胞苷激酶(Uridine/cytidine kinase,UCK)作为生物体核苷酸代谢补偿途径中的重要催化剂,可以催化尿苷和胞苷磷酸化成为尿苷酸和胞苷酸。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能够催化γ-磷酸盐从ATP转移到无机多聚磷酸(PolyP)的可逆反应。本研究使用UCK偶联PPK催化制备尿苷酸,并系统的优化了催化反应条件,提出尿苷发酵结合酶催化制备尿苷酸以及原位纯化固定化酶的生产工艺。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为宿主菌,pET-28a质粒为表达载体,分别克隆表达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 K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sp.45385)、耐辐射奇异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和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8)的UCK,以及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 K12)、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脱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的PPK。探究了不同来源的UCK对磷酸供体的选择性,结果表明5种来源的UCK都可以使用GTP和CTP作为磷酸供体,但只有于耐辐射奇异球菌和嗜热栖热菌来源的UCK(UK4,UK5)可以以ATP作为磷酸供体。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UK5,并考察了不同来源的PPK与UK5偶联催化制备尿苷酸的效果,最终确定了以脱氮假单胞菌来源的PPK(PK3)作为ATP再生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优的双酶偶联催化反应条件,尿苷酸的产量达到190 mM,摩尔得率为95%。为了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使用实验室构建的E.coli UR6尿苷生产工程菌发酵生产尿苷,再以尿苷发酵液为底物催化制备尿苷酸。研究表明,以含菌体的尿苷发酵液为底物催化3 h尿苷酸产量为166 mM,摩尔得率为83%,继续延长催化时间,尿苷酸会被降解为尿苷。以不含菌体的尿苷发酵清液为底物催化3 h,尿苷酸产量达到186 mM,摩尔得率达到93%,并且产物稳定不易降解。为了增加酶的利用效率,使用金属螯合树脂D403吸附镍离子形成固定化载体,再与携带组氨酸标签的重组酶进行共价结合,制得固定化酶。使用固定化酶可实现5批次的高效连续催化反应,尿苷酸的平均产量为90 mM,平均摩尔得率为90%。

韩克星[7](2019)在《1,3-丙二醇生产工艺的对比及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工艺原理、发展趋势等,并对新生物转化法生产1,3-丙二醇的工艺过程、技术特点及先进性行了简要分析。

周雪莲[8](2019)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催化转化玉米秸秆水解液及调控》文中研究说明糖酸是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以农林剩余物经生物转化制备糖酸具有工艺过程简单、产品得率高和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前木质纤维素资源生物炼制的重要内容。同时,糠醛是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常见抑制物种类之一,糠醛的脱毒已经成为生物炼制抑制物脱毒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封闭式通氧加压催化体系(COS-SSTR),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 NL71)已被研究并应用于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木糖酸、二羟基丙酮、半乳糖酸钙等)的生产中。针对该菌株葡萄糖与木糖代谢不同步、2-酮基葡萄糖酸转化率低以及耐受抑制物的特点,系统研究了以玉米秸秆水解液为底物高效催化制取葡萄糖酸、木糖酸与2-酮基葡萄糖酸产品的调控催化技术与机理以及全细胞催化转化糠醛制取高附加值产品糠酸的生物转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拓展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在生物脱毒领域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稀硫酸预处理和纤维素酶水解工艺获得富含葡萄糖组分的玉米秸秆酶水解液与富含木糖的稀酸水解液。以玉米秸秆酶水解液替代山梨醇作为Gluconobacter oxydans NL71生长的碳源增殖细胞并联产葡萄糖酸,充分回收增殖细胞至稀酸水解液用于木糖酸的催化过程。采用分步细胞催化工艺,1 kg绝干玉米秸秆原料可以制得296.1 g葡萄糖酸和167.4 g木糖酸,糖酸产品总得率达到78.5%,在显着降低细胞增殖培养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高效催化转化玉米秸秆水解液制取糖酸的工艺技术。(2)为了简化分步细胞催化工艺,针对Gluconobacter oxydans NL71催化葡萄糖和木糖的动力学差异,首次研究并提出二价锌离子选择性调控的细胞催化制取糖酸技术,分别在模拟液培养基以及酶水解液培养基中实现葡萄糖酸与木糖酸的同步高效转化,并结合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初步验证锌离子选择性调控机制。最终在模拟液培养基中一步法同步催化得到93.9%转化率的葡萄糖酸和93.4%的木糖酸;在玉米秸秆酶水解液中,以10 OD为初始接种量,催化得到96.3%转化率的木糖酸,78.9%葡萄糖酸和8.1%的2-酮基葡萄糖酸。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受到二价锌离子选择性调控响应的8个关键脱氢酶基因,结合细胞周质脱氢酶体系、细胞催化脱氢反应动力学以及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多尺度综合解析认为:二价锌通过抑制负责催化葡萄糖酸转化至2-酮基葡萄糖酸的葡萄糖酸-2-脱氢酶基因(NL71GM001018)在转录过程中的表达从而抑制该酶的合成从而抑制2-酮基葡萄糖酸产物的形成,而负责催化木糖生成木糖酸的葡萄糖脱氢酶(NL71GM002051)活力保持。尽管葡萄糖脱氢酶催化葡萄糖和木糖至相应糖酸的速率仍然存在差异,但保留了葡萄糖酸产物,进而最终实现细胞同步制取葡萄糖酸和木糖酸的效果。(3)以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催化转化制取高附加值产品2-酮基葡萄糖酸为目标,针对产品转化率低的问题,研究并提出过氧化氢调控的细胞催化制取2-酮基葡萄糖酸技术,在模拟液培养基中与玉米秸秆酶水解液中实现2-酮基葡萄糖酸产物转化率的提高。并结合qRT-PCR技术初步验证过氧化氢与玉米秸秆稀酸预处理降解产物调控机制。在模拟液培养基中,利用过氧化氢的调控作用将2-酮基葡萄糖酸产物的转化率提高了1.5倍;在玉米秸秆酶水解液中,将2-酮基葡萄糖酸产物的转化率提高了1.6倍。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8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的差异,结合多尺度综合解析认为:过氧化氢的调控规律与二价锌离子调控规律相反,主要负责催化葡萄糖酸转化至2-酮基葡萄糖酸步骤的葡萄糖酸-2-脱氢酶(NL71GM001018)在转录阶段过表达,因而促进2-酮基葡萄糖酸的生产;在酶水解液体系中,8个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葡萄糖酸-2-脱氢酶基因上调至原始基因的9.7倍,从而促进了2-酮基葡萄糖酸的生产。(4)基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代谢转化糠醛等抑制物的能力,首次研究并建立了该菌株高效催化转化糠醛/糠醇制取糠酸的生物转化生产工艺,为糠酸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方法,并拓展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在生物脱毒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在模拟液培养基中,选取碳酸钙作中和剂,以维持最适宜的细胞催化环境;添加适量浓度的辅助碳源葡萄糖与生长因子酵母粉YE,促进细胞的生长,积累细胞数量;以10 g/L糠醛为最高初始底物浓度,避免底物抑制与毒性作用;采用补料分批方式,催化转化39 g/L糠醛最终得到43.9 g/L糠酸;利用封闭式通氧加压(COS-SSTR)技术,在24 h内催化转化得到38.2 g/L的糠酸。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锌离子、过氧化氢与酶水解液降解产物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催化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并建立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高效催化玉米秸秆水解液制取葡萄糖酸、木糖酸和2-酮基葡萄糖酸的调控方法与制备工艺,并结合qRT-PCR技术初步探索并验证了调控机制,为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方法参考与理论支撑;同时,建立了全细胞催化转化糠醛制取高附加值产品糠酸的生物转化生产工艺,实现了糠酸的高效生物转化,并进一步拓展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在生物脱毒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孙翔宇[9](2019)在《虾壳中蛋白质与甲壳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和捕捞技术的进步,虾、蟹等产量逐年增长,但其所产生的下脚料问题亟待解决。虾壳中含有脂肪、矿物质钙、蛋白质和甲壳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工业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虾壳中的甲壳素进行浸出,但成本高、污染大,急需一种高效、环保的浸出体系将虾壳中的成分加以分离且得到合理利用。本文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工艺流程对虾壳中的成分进行分离,有效地提高了虾壳的综合利用率。优化了索式提取法浸出虾壳中的脂肪工艺技术条件,选择出最佳浸出剂乙醇,在98 oC的条件下浸出12 h,所得脂肪产量为3.52%,其中油酸含量30.06%,EPA含量为8.43%,DHA含量为9.06%。优化了脂肪酸的甲酯化条件:虾油80mg,加入4 m L正己烷溶解样品,加入2 mol/L的KOH-CH3OH溶液800μL,快速振荡30 s后静置70 min,加入1 g的Na HSO4剧烈振荡,静置30 min。进行六组平行实验,虾油的产量平均为3.57%,相对标准偏差为5.024%,虾油中的EPA含量稳定在8%~9%、DHA含量稳定在9%~10%。提出了虾壳中的矿物质钙浸出与分离的新方法。选择出最佳脱钙条件:酸浓度2.0 mol/L、温度35 oC、料液比1:10、时间为40 min。并对酸的脱钙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一次浸出即可脱钙完全,脱钙率可达96%以上。对于脱钙浸出液,调节p H并浓缩,利用自然析出的方法制备成钙盐。研究了DESs分离虾壳中蛋白质的新体系及特征。通过紫外吸收法和考马斯亮蓝法选择出最佳浸出剂DESs3及浸出条件:浸出剂浓度7%,料液比3:25,温度50 oC,反应时间16 h。将整个工艺流程进行六组平行实验,脂肪平均产率为3.63%,相对标准偏差为7.52%;平均脱钙率97.68%,相对标准偏差为0.82%;平均脱蛋白量为162.12 mg,相对标准偏差为0.82%。对平行实验的产物蛋白质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确认了虾壳中浸出的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较为广泛,并对虾壳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观察形态,结果表明DESs3对甲壳素的制备效果较好。利用UV和FTIR分析手段探讨了蛋白质的浸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DESs3上的O进攻蛋白质上酰胺基团中的N原子,肽键断裂,形成小分子蛋白质,然后溶解。C-N键断裂,形成游离羧基和氨基,然后羧基电离失去氢离子形成COO-,氨基得到氢离子形成NH3+,最后得到分子内的氨基酸盐,在同一个蛋白分子内同时存在NH3+和COO-。同时对脱钙虾壳与多次脱蛋白虾壳红外分析与对比,脱钙后虾壳的红外谱图中存在蛋白质的特征峰,结果表明多次脱蛋白的虾壳与甲壳素的红外出峰位置大致相同,但纯度还相对较低,因此对于蛋白质的分离需要进行继续优化。

郑亚峰[10](2019)在《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生产1,3-丙二醇》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鲁棒性能够令其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和代谢。随着微生物组学及其技术的发展,菌群的结构及功能可以轻易获知,菌群发酵得以发展。然而,功能冗余、优势功能难以集成以及菌群稳定性等问题尚未解决,菌群的应用仍然具有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新的功能菌群的发现及其功能的开发;二、构建去冗余、功能集成的人工菌群用于1,3-丙二醇生产。首先,采取厌氧连续传代的策略,筛选得到一组发酵性能稳定且传代过程呈现“高梭菌低杆菌”构型的微生物菌群DUT08,Clostridium(85%-95%)、Escherichia(5%-15%)及少量的Klebsiella(0.007%-0.012%)。根据生长和代谢差异分离得到C.butyricum DUT1、K.pneumonia DUT2和E.coli DUT3三株核心功能菌。其次,探究了菌群和核心功能菌的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butyricum DUT1与E.coli DUT3存在互利共生关系;C.butyricum DUT1和K.pneumonia DUT2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同时存在偏利共生关系。另外,E.coli DUT3的存在能够弱化K.pneumonia DUT2对C.butyricum DUT1的竞争,强化两者之间的偏利共生关系。发现:(1)无N2通入时,K.pneumonia DUT2将取缔C.butyricum DUT1成为优势菌,主控代谢流。(2)提升N2通气量将有利于Clostridium的生长,菌群的发酵性能也会随之提高。当N2通气量为0.20 vvm时,DUT08的发酵性能最佳,1,3-丙二醇的生产能力达到61.49 g/L、0.55 g/g和2.46 g/(L·h)。(3)在上述关系协助下,即便短期(3 h)、低N2通量(0.02 vvm),菌群亦可实现厌氧发酵,1,3-丙二醇的生产能力达58.33 g/L、0.52 g/g和1.94 g/(L·h)。最后,根据自然菌群DUT08的结构及核心功能菌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由C.butyricum DUT1、K.pneumonia DUT2和E.coli DUT3组成的人工菌群。研究发现,在发酵初期限制C.butyricum DUT1生长和代谢的主要因素为溶氧和底物抑制,后期产物抑制则成为主要限制因素。K.pneumonia DUT2和E.coli DUT3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C.butyricum DUT1对氧的耐受力,还可为其解除底物和产物抑制。人工菌群Syn-CEK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批式流加发酵时,1,3-丙二醇产量达到81.39 g/L;即便在短期(3 h)、低N2通量(0.02 vvm)条件下,1,3-丙二醇产量也能达到77.68 g/L,相比于C.butyricum DUT1,Syn-CEK的生产能力提升了20%。综上,以上的研究结果为微生物转化粗甘油生产1,3-丙二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理论指导。

二、发酵法生产甘油工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酵法生产甘油工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1,3-丙二醇的制备工艺
    1.1 发酵技术
        1.1.1 发酵底物
        1.1.2 发酵副产物的控制
    1.2 产物纯化技术
        1.2.1 预处理
        1.2.2 粗分离
        1.2.3 精制
2 生物基PTT的合成工艺
    2.1 催化体系
    2.2 聚合工艺
3 生物基PTT纤维的制备工艺
    3.1 单组分纺丝
    3.2 复合纺丝
4 展望
    4.1 低成本纯化及含杂聚合技术
    4.2 高品质差别化生物基PTT纤维的开发
    4.3 生物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技术
    4.4 产品环境足迹评价技术

(2)丙烯酸催化合成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基丙烯酸合成路线及其催化剂
    1.1 甲醇-乙醇氧化缩合制丙烯醛
    1.2 甲醛-乙酸羟醛缩合制丙烯酸
    1.3 乙烯或环氧乙烷与CO羰基化制丙烯酸
    1.4 小结
2 生物质基丙烯酸合成路线及其催化剂
    2.1 甘油为原料催化转化制丙烯酸
        2.1.1 甘油经丙烯醛转化制丙烯酸
        2.1.2 甘油经丙烯醇制丙烯酸
        2.1.3 甘油经丙烯腈制丙烯酸
    2.2 3-羟基丙醛或3-羟基丙酸催化脱水制丙烯酸
    2.3 乳酸催化脱水制丙烯酸
    2.4 富马酸或黏糠酸与乙烯复分解制丙烯酸
        2.4.1 富马酸(反丁二烯二酸)与乙烯复分解
        2.4.2 黏糠酸(己二烯二酸)与乙烯复分解
    2.5 其他生物发酵法制丙烯酸
    2.6 小结
3 结语

(3)丙酸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丙酸的简介
        1.1.1 丙酸的理化性质
        1.1.2 丙酸的用途
        1.1.3 丙酸的生产方法
        1.1.4 丙酸的生产菌种及发酵机理
    1.2 维生素B_(12) 的简介
        1.2.1 维生素B_(12) 的理化性质
        1.2.2 维生素B_(12) 的应用
        1.2.3 维生素B_(12) 的生产方法
    1.3 发酵法生产丙酸的现状
        1.3.1 发酵法生产丙酸存在的问题
        1.3.2 影响发酵法生产丙酸产量的因素
        1.3.3 发酵中试放大的研究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两种丙酸杆菌发酵性能的比较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菌种
        2.2.2 培养基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设备
    2.3 分析方法
        2.3.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2.3.2 葡萄糖含量测定
        2.3.3 有机酸含量测定
    2.4 实验方法
        2.4.1 费氏丙酸杆菌的发酵
        2.4.2 产酸丙酸杆菌的发酵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有机酸标准曲线绘制
        2.5.2 不同丙酸杆菌产酸对比
        2.5.3 两菌种发酵生产丙酸性能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费氏丙酸杆菌发酵联产丙酸钙和B12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菌种
        3.2.2 培养基
        3.2.3 前体
        3.2.4 主要试剂
        3.2.5 主要设备
    3.3 分析方法
        3.3.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3.3.2 葡萄糖含量测定
        3.3.3 有机酸含量测定
        3.3.4 维生素B_(12) 含量测定
    3.4 实验方法
        3.4.1 培养方法
        3.4.2 菌体发酵培养
        3.4.3 发酵液的处理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有机酸标准曲线绘制
        3.5.2 B_(12) 标准曲线绘制
        3.5.3 采用氢氧化钙调节pH进行摇瓶发酵
        3.5.4 采用氢氧化钙调节pH进行7L发酵罐发酵
        3.5.5 采用氢氧化钙调节pH进行150 L发酵罐发酵
        3.5.6 不同发酵规模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源对费氏丙酸杆菌发酵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菌种
        4.2.2 培养基
        4.2.3 前体
        4.2.4 主要试剂
        4.2.5 主要设备
    4.3 分析方法
        4.3.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4.3.2 葡萄糖含量测定
        4.3.3 有机酸含量测定
        4.3.4 甘油含量测定
    4.4 实验方法
        4.4.1 培养方法
        4.4.2 菌体发酵培养
        4.4.3 发酵液的处理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有机酸标准曲线绘制
        4.5.2 甘油标准曲线绘制
        4.5.3 葡萄糖或甘油作为唯一碳源发酵
        4.5.4 不同碳源比例发酵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费氏丙酸杆菌发酵中试工艺的建立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菌种
        5.2.2 培养基
        5.2.3 主要试剂
        5.2.4 主要设备
    5.3 分析方法
        5.3.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5.3.2 葡萄糖含量测定
        5.3.3 有机酸含量测定
        5.3.4 甘油含量测定
    5.4 实验方法
        5.4.1 实验流程
        5.4.2 培养方法
        5.4.3 菌体发酵培养
        5.4.4 发酵液处理
    5.5 结果与讨论
        5.5.1 有机酸标准曲线绘制
        5.5.2 发酵数据
        5.5.3 产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Methylobacterium sp.MB200突变修复基因mutL及转录调控基因trmf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甲基营养菌
        1.1.1 甲基营养菌的定义
        1.1.2 甲基营养菌的分类
        1.1.3 甲基营养菌的应用
        1.1.4 甲基营养菌的研究进展
        1.1.5 甲基营养菌的主要代谢途径
    1.2 丝氨酸
        1.2.1 L-丝氨酸的理化性质
        1.2.2 L-丝氨酸的应用
        1.2.3 L-丝氨酸的生产方法
    1.3 甘氨酸为前体物发酵生产L-丝氨酸
        1.3.1 异养型菌株发酵生产L-丝氨酸
        1.3.2 甲基营养型菌株发酵生产L-丝氨酸
    1.4 甲醇
    1.5 Mutl基因
    1.6 MarR家族基因
    1.7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质粒及抗生素
        2.1.2 培养基
        2.1.3 菌株培养及保存
        2.1.6 缓冲液及溶液
    2.2 分子生物学操作
        2.2.1 基因组 DNA 提取
        2.2.2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4 聚合酶链式反应
        2.2.5 感受态细胞的制作
        2.2.6 DNA分子的酶切、纯化和连接
        2.2.7 质粒的转化与验证
    2.3 甲基营养菌MB200 突变修复基因mutL遗传操作
        2.3.1 Mut L基因突变株MB200m TB的构建
        2.3.2 菌株MB200mTB耐甲醇诱导驯化
        2.3.3 互补菌株MB200mHB的构建
        2.3.4 菌株MB200mHB的遗传稳定性
        2.3.5 重组菌株生长情况分析
        2.3.6 静息细胞反应体系
        2.3.7 L-丝氨酸定性定量分析
    2.4 甲基营养菌MB200 转录调控基因trmf遗传操作
        2.4.1 Trmf基因突变株MB200t TB的构建
        2.4.2 互补菌株MB200tHB的构建
        2.4.3 过表达菌株MB200trmf的构建
        2.4.4 菌株生长情况分析
        2.4.5 菌株发酵产L-丝氨酸情况分析
第三章 MB200 中突变修复基因mutL的初步研究
    3.1 突变修复基因mutL的克隆
        3.1.1 M.sp MB200 mutL基因的克隆
        3.1.2 扩增基因的验证
    3.2 MutL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3.2.1 MutL基因的克隆
        3.2.2 扩增基因的验证
        3.2.3 重组质粒p K18mob-mutlps的构建
        3.2.4 三亲本接合
        3.2.5 突变菌株的验证
    3.3 菌株MB200mTB耐甲醇诱导驯化
        3.3.1 甲基营养菌M.sp.MB200耐受甲醇的情况分析
        3.3.2 菌株MB200mTB耐甲醇诱导驯化
    3.4 互补菌株MB200mHB的构建
        3.4.1 质粒pCM80的提取
        3.4.2 表达载体pCM80-mutL的构建
        3.4.3 重组菌株MB200/p CM80-mutL的构建
    3.5 菌株MB200mHB的遗传稳定性
    3.6 重组菌株生长情况分析
        3.6.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3.6.2 利用不同氮源对菌株进行培养
    3.7 菌株发酵产L-丝氨酸情况分析
        3.7.1 DNS-氨基酸聚酰胺薄膜层析
        3.7.2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B200 中转录调控基因tmrf的初步研究
    4.1 Trmf基因突变株MB200t TB的构建
        4.1.1 MarR家族转录调控基因trmf和其片段trmfps的克隆
        4.1.2 扩增基因的验证
    4.2 Trmf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4.2.1 重组质粒pK18mob-trmfps的构建
        4.2.2 三亲本接合
        4.2.3 突变菌株的验证
    4.3 互补菌株MB200t HB和过表达菌株MB200trmf的构建
        4.3.1 表达载体pCM80-trmf的构建
        4.3.2 互补菌株MB200tHB的构建与验证
        4.3.3 过表达菌株MB200trmf的构建与验证
    4.4 菌株在甘氨酸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分析
    4.5 发酵产L-丝氨酸情况分析
        4.5.1 L-丝氨酸定性分析
        4.5.2 L-丝氨酸定量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总结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本实验所用菌株及质粒
    附录二 :Methylobacterium sp.MB200 mutl的基因序列
    附录三 :Methylobacterium sp.MB200 trmf的基因序列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Klebsiella pneumoniae 2e甘油脱水酶活因子的表达及其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生物柴油生产副产物-粗甘油
    1.2 1,3-PDO的研究概述
        1.2.1 PTT的研究进展
        1.2.2 1,3-PDO的主要生产菌株
        1.2.3 1,3-PDO的代谢途径
        1.2.4 dha操纵子
    1.3 甘油脱水酶
        1.3.1 甘油脱水酶的种类与结构
        1.3.2 甘油脱水酶的催化机理
    1.4 甘油脱水酶再激活因子
        1.4.1 甘油脱水酶激活酶主要编码基因
        1.4.2 甘油脱水酶的再激活机制
        1.4.3 甘油脱水酶的再激活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酶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orfW和orfY生物信息学分析
        2.3.2 Klebsiella pneumoniae 2e的培养
        2.3.3 甘油脱水酶的提取
        2.3.4 甘油脱水酶活性的测定
        2.3.5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纯化
    2.4 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酶活检测
    2.5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6 丙醛标准曲线的测定
    2.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8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9 重组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
        2.9.1 重组纯化的蛋白浓度测定
        2.9.2 时间对GDHt再激活酶活性的影响
        2.9.3 pH对GDHt再激活酶活性的影响
        2.9.4 温度对GDHt再激活酶活性的影响
        2.9.5 金属离子对GDHt再激活酶活性的影响
    2.10 GDHt再激活因子实时定量PCR(RT-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orfW与orfY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orfW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2 orfY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3.1.3 蛋白质的进化树构建
    3.2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纯化
        3.2.1 BCA蛋白质标准曲线
        3.2.2 丙醛标准曲线
    3.3 重组甘油脱水酶激活的理化性质
        3.3.1 orfW基因表达产物的酶功能测定
        3.3.2 orfY基因表达产物的酶功能测定
        3.3.3 orfW和orfY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测定
        3.3.4 pH对表达蛋白的影响
        3.3.5 温度对表达蛋白的影响
        3.3.6 不同金属离子对orfW和orfY对甘油脱水酶激活反应的影响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分析
4 讨论
    4.1 粗甘油对微生物代谢生成1,3-PDO的影响
    4.2 甘油脱水酶的再激活机制
    4.3 甘油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的表达
5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尿苷-胞苷激酶偶联聚磷酸激酶催化制备尿苷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尿苷酸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
    1.2 尿苷酸的用途
    1.3 尿苷酸生产技术
        1.3.1 核酸水解法
        1.3.2 化学合成法
        1.3.3 生物催化法
    1.4 尿苷-胞苷激酶
    1.5 ATP再生系统研究进展
        1.5.1 ATP再生系统
        1.5.2 聚磷酸激酶用于ATP再生
    1.6 原位纯化固定化酶技术
    1.7 论文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7.1 论文立题背景
        1.7.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质粒
        2.1.3 引物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溶液
        2.2.4 主要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目的基因的获取
        2.3.2 重组菌株的构建
        2.3.3 培养方法
        2.3.4 重组酶的纯化及固定化方法
        2.3.5 分析检测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来源尿苷-胞苷激酶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3.1.1 不同来源尿苷-胞苷激酶工程菌的构建
        3.1.2 重组尿苷-胞苷激酶表达与鉴定
        3.1.3 重组尿苷-胞苷激酶纯化与鉴定
        3.1.4 尿苷-胞苷激酶对磷酸供体的选择性
        3.1.5 UK5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双酶偶联反应体系的建立
        3.2.1 不同来源聚磷酸激酶工程菌的构建
        3.2.2 重组聚磷酸激酶表达与鉴定
        3.2.3 使用聚磷酸激酶用于ATP的再生
    3.3 双酶偶联反应条件的优化
        3.3.1 温度对双酶偶联反应的影响
        3.3.2 pH对双酶偶联反应的影响
        3.3.3 酶配比对双酶偶联反应的影响
        3.3.4 尿苷浓度对双酶偶联反应的影响
        3.3.5 Mg~(2+)浓度对双酶偶联反应的影响
        3.3.6 六偏磷酸钠浓度对双酶偶联反应的影响
        3.3.7 ATP浓度对双酶偶联反应的影响
    3.4 尿苷发酵结合酶催化制备尿苷酸
    3.5 原位纯化固定化酶用于多批次催化制备尿苷酸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7)1,3-丙二醇生产工艺的对比及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方法介绍
    1.1 丙烯醛法
    1.2 环氧乙烷法
        1.2.1 一步法
        1.2.2 二步法
    1.3 生物转化法
2 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
3 新生物转化法生产工艺概述
4 新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先进性

(8)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催化转化玉米秸秆水解液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木质纤维素
        1.2.1 木质纤维素结构与性质
        1.2.2 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
        1.2.3 农业秸秆综合利用
    1.3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1.3.1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基本特征
        1.3.2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多元醇脱氢酶
        1.3.3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葡萄糖氧化系统及应用
        1.3.4 糠酸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4 全细胞催化
        1.4.1 全细胞催化的优势
        1.4.2 “催化剂”的设计
        1.4.3 全细胞催化的调控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细胞分步催化联产葡萄糖酸和木糖酸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仪器
        2.1.2 原料和相关试剂
        2.1.3 菌种培养
        2.1.4 实验方法
        2.1.5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种子培养碳源的优化
        2.2.2 稀酸预处理降解产物及其抑制作用
        2.2.3 酶水解液分步催化制取糖酸
        2.2.4 酶水解液分步催化制取糖酸工艺的放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胞同步催化联产葡萄糖酸和木糖酸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原料和相关试剂
        3.1.3 菌种培养
        3.1.4 实验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金属离子调控同步催化制取糖酸
        3.2.2 Zn~(2+)选择性调控制取糖酸过程优化
        3.2.3 酶水解液Zn~(2+)选择性调控制取糖酸
        3.2.4 Zn~(2+)调控响应脱氢酶基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胞催化制取2-酮基葡萄糖酸的调控技术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
        4.1.2 原料和相关试剂
        4.1.3 菌种培养
        4.1.4 实验方法
        4.1.5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模拟液催化制取2-酮基葡萄糖酸
        4.2.2 酶水解液催化制取2-酮基葡萄糖酸
        4.2.3 过氧化氢调控响应脱氢酶基因
        4.2.4 酶水解液响应脱氢酶基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细胞催化糠醛/醇制取糠酸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仪器
        5.1.2 原料和相关试剂
        5.1.3 菌种培养
        5.1.4 实验方法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中和剂影响糠酸制取
        5.2.2 辅助因子影响糠酸制取
        5.2.3 底物浓度影响糠酸制取
        5.2.4 补料分批方式制取糠酸
        5.2.5 COS-SSTR体系高效制取糠酸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9)虾壳中蛋白质与甲壳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4 甲壳素的应用
        1.4.1 医药方面的应用
        1.4.2 食品工业的应用
        1.4.3 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流程
    2.4 分析方法
        2.4.1 虾壳中基本成分的分析
        2.4.2 GC-MS分析方法建立
        2.4.3 ICP-AES分析方法建立
        2.4.4 HPLC分析方法建立
        2.4.5 紫外分光光度法
        2.4.6 考马斯亮蓝分析方法建立
        2.4.7 SDS-PAGE分析方法建立
第3章 虾壳中脂肪的分离
    3.1 虾壳中脂肪的浸出工艺研究
    3.2 脂肪酸的GC-MS测定方法
        3.2.1 脂肪酸的甲酯化条件的优化
        3.2.2 脂肪酸的GC-MS分析条件
    3.3 浸出剂种类对浸出率的影响
    3.4 虾壳中脂肪浸出的平行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虾壳中钙的分离
    4.1 虾壳中钙的含量测定
        4.1.1 ICP方法测定虾壳中钙的含量
        4.1.2 EDTA滴定方法测定虾壳中钙的含量
        4.1.3 虾壳中钙的含量重现性实验
    4.2 浸出条件的研究
        4.2.1 酸度的影响研究
        4.2.2 温度的影响研究
        4.2.3 料液比的影响研究
        4.2.4 时间的影响研究
    4.3 酸脱钙循环实验
    4.4 钙盐的制备
        4.4.1 钙盐晶种的制备
        4.4.2 钙盐的制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虾壳中蛋白质的分离及甲壳素的制备
    5.1 脱钙虾壳水分及蛋白质的测定
        5.1.1 相对含水率的测定
        5.1.2 脱钙虾壳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2 浸出条件的选择及优化
        5.2.1 浸出剂种类及温度对蛋白浓度影响
        5.2.2 料液比对浸出液中蛋白浓度的影响
        5.2.3 时间对浸出液中蛋白浓度的影响
    5.3 浸出液及其蛋白含量保留时间研究
        5.3.1 浸出次数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5.3.2 浸出体系及背景因素保留时间影响
        5.3.3 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浸出液蛋白质含量
        5.3.4 羟脯氨酸与蛋白质保留时间的研究
    5.4 浸出条件的再现性实验
        5.4.1 浸出剂浓度对浸出液蛋白浓度影响
        5.4.2 浸出温度对浸出液蛋白浓度影响
        5.4.3 浸出时间对浸出液蛋白含量的影响
    5.5 全流程平行实验
        5.5.1 虾壳中脂肪分离的再现性研究
        5.5.2 虾壳中钙分离的再现性研究
        5.5.3 虾壳中蛋白质分离的再现性研究
        5.5.4 平行实验蛋白质的SDS-PAGE的分析
        5.5.5 虾壳结构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DESS3浸出蛋白质机理研究
    6.1 紫外光谱研究DESS3体系蛋白质浸出机理
    6.2 红外光谱研究DESS3体系蛋白质浸出机理
        6.2.1 蛋白质与DESs3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6.2.2 蛋白质与DESs3作用机理的再研究
    6.3 甲壳素的红外光谱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生产1,3-丙二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组学的发展
        1.1.1 从微生物到微生物组学
        1.1.2 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方法
    1.2 工业微生物组学的应用
        1.2.1 生物能源
        1.2.2 生物基化学品
        1.2.3 生物材料
    1.3 人工微生物组学的研究
        1.3.1 基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系统的细胞通讯
        1.3.2 基于功能互补的共生关系
        1.3.3 基于逻辑运算的菌群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1.3.4 人工微生物组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4 微生物菌群转化粗甘油生产 1,3-丙二醇
        1.4.1 生产 1,3-丙二醇的方法
        1.4.2 生产 1,3-丙二醇的原料和菌株
        1.4.3 生产 1,3-丙二醇的代谢途径及培养模式
        1.4.4 生产 1,3-丙二醇的发酵工艺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产 1,3-丙二醇的微生物菌群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来源
        2.2.2 培养基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方法
        2.3.2 微生物菌群的筛选
        2.3.3 微生物菌群的简化
        2.3.4 核心功能菌株的分离、纯化
        2.3.5 微生物菌群的结构鉴定与稳定性分析
        2.3.6 核心功能菌株的鉴定
        2.3.7 分析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微生物菌群的筛选
        2.4.2 微生物菌群DUT08的结构鉴定与稳定性分析
        2.4.3 微生物菌群DUT08的简化
        2.4.4 核心功能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5 小结
3 微生物菌群及核心功能菌发酵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种
        3.2.2 培养基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种子培养
        3.3.2 批式发酵
        3.3.3 分析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微生物菌群DUT08的底物耐受性
        3.4.2 通气量对DUT08发酵性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3.4.3 核心功能菌株发酵性能研究
        3.4.4 简化菌群发酵性能的研究
    3.5 小结
4 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的设计与构建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种、质粒及引物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2.4 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种子培养
        4.3.2 批式及批式流加发酵
        4.3.3 分析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微氧发酵性能的研究
        4.4.2 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批式发酵性能的研究
        4.4.3 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批式流加发酵性能的研究
        4.4.4 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菌群动态变化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发酵法生产甘油工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王少博,肖阳,黄鑫,李增贝. 纺织学报, 2021(04)
  • [2]丙烯酸催化合成新进展[J]. 张志鑫,王业红,张超锋,王峰. 化工进展, 2021(04)
  • [3]丙酸发酵工艺优化研究[D]. 张克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4]Methylobacterium sp.MB200突变修复基因mutL及转录调控基因trmf的初步研究[D]. 闻东明. 广西大学, 2020(02)
  • [5]Klebsiella pneumoniae 2e甘油脱水酶活因子的表达及其催化性质研究[D]. 蒋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尿苷-胞苷激酶偶联聚磷酸激酶催化制备尿苷酸的研究[D]. 吴思佳.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1,3-丙二醇生产工艺的对比及选择[J]. 韩克星. 化工设计通讯, 2019(08)
  • [8]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催化转化玉米秸秆水解液及调控[D]. 周雪莲.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9]虾壳中蛋白质与甲壳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 孙翔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生产1,3-丙二醇[D]. 郑亚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发酵生产甘油的工艺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