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教育实践教学工作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教育实践教学工作

一、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爱玲[1](2018)在《数学师范生专门的学科知识(SCK)及教师效能感之研究 ——以小学数学数与运算内容为例》文中提出教师素质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关注,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数学教师“没有得到充分的关于数学的教学准备”,研究证实了一个重要比例,职前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感念认识仍有不足。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KT)(Thames,Sleep,Bass,&Ball,2008)被认为由两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又是多维结构。第一个维度,学科知识(CK),代表教师需要的数学知识,它又由三个维度构成,包括常见的学科知识(CCK)、专门的学科知识(SCK)、横向数学知识(KMH)。MKT的第二个维度是学科教学知识(PCK),由学科和学生知识(KCS)、学科和教学知识(KCT)、课程知识(KC)组成。研究表明,数学教师效能感(MTE)是由两个维度组成。第一个维度,个人数学教师效能(PMTE),代表个人有效教数学的信念。数学教学结果期望(MTOE)是教师效能感的第二个维度,代表个人有效教学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变化的信念。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和教师效能感分别属于教学知识和教师信念两大领域,二者对教师专业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教学知识和教学信念两大领域的关系国外已有学者率先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学师范生,也附带了解初等教育系的师范生(理科方向)。探讨数学师范生的MKT中的一个维度——SCK增长和他们教师效能感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者设计了平行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SPSS20.0处理数据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合跟踪访谈,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数学师范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教学论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他们的CCK、SCK都得到了稳步增长,数学课程教学论的学习和教育实习能有效促进他们的CCK、SCK增长。(2)数学师范生的教师效能感在学习数学课程教学论的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而在教育实习中他们的教师效能感有了明显的下降。(3)数学师范生的教师效能感不能有效预测他们的SCK的增长。但从单个维度来说,数学师范生的PMTE能有效预测他们的SCK的增长,而他们的MTOE不能有效预测他们的SCK的增长。(4)参与研究的数学师范生的CCK与PMTE交互作用不能对他们的SCK变化产生影响,他们的CCK和MTOE交互作用也不能对他们的SCK增加产生影响,同样他们的CCK与MTE交互作用也不能显著预测他们的SCK增长。(5)从SCK和MTE的视角分析: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系和初等教育系的四个专业的师范生没有太明显的差异。研究者对本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讨论和反思,说明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1)探讨两大领域之间的关系教师效能感和教师的SCK分别属于教师信念和教学知识两大领域,对这两个领域关系的探讨在国内还不多见,特别是研究职前数学教师的教师效能感和SCK的关系在国内也没更多先例。(2)平行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中对师范生的CCK和SCK的测量分别设计了四套平行问卷,并对平行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分别用于数学师范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四次测试,算是一个创新点,问卷设计主要是利用了变式教学理论。

刘晓婷,姚芳[2](2012)在《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建立与发展(1954—1989)》文中提出作为中国中学数学教师的一个培养机构——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建立于建国初期,其建立和发展的历程见证了中国数学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以164卷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1954—1989年的原始档案资料为研究基础,同时查阅多卷研究文献作研究参考,并借助访谈的研究方法作为补充,对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师范教育教学体系诸方面的建立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内容包括1954至1989年间教师队伍的发展、招生情况、课程体系的建立发展、考试评价、教育实习以及科学研究六个方面的情况.

施娟[3](2012)在《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是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为师从教的实际能力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检验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的方法之一。开设实践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促使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其从事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实际能力。为此,高师院校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开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师范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教学技能的掌握。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师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后,主要从三个视角对实践课程设置和开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1.对高师院校专家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高师院校专家教师了解目前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以及开设情况,发现目前高师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内容比较丰富,大致包括模拟课堂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论文写作课程等,课时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大约占17%左右。但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的社会实践不够重视,同时也没有把教育研习和论文写作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方面也相对忽视。2.对大四实习生的调查本研究从课前准备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三个维度考查师范生教学技能掌握的情况,同时对师范生希望增设的实践课程以及心目中最实用的课程和对教育实习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质与量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师范生对教学媒体使用比较熟练,但在教学评价上做得不好,只有一半的实习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很满意,可以看出,高师院校给师范生开设的模拟课堂教学训练,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2)师范生希望增加的实践课程和认为最实用的课程都是一些应用性较强且与中学教学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即教育实践课程。对于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师范生来说,他们已经体会到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对高师院校实践课程开设时间以及教学情况不满意。(3)师范生认为自己在教育实习前两周的准备比较充分,对高师院校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评价很高,但希望自己在教育实习中能有更多的讲课和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建议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加强联系,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方便。3.对高中数学指导教师的调查本研究主要从课前准备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两个维度来调查中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这些技能掌握的评价,并调查了他们对高师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的看法、他们心中对师范生最有帮助的课程有哪些以及对合理设置和开设实践课程的想法,得到的结论是:(1)师范生对中学教材比较陌生,在对学生分析、教材处理、教学策略三方面存在很大欠缺。可能是因为高师院校指导老师在开设实践课程时对师范生的指导不到位,笔者建议可以聘请中学教师来担任师范生模拟课堂教学训练的指导老师;(2)师范生平时参与真实的教学情境太少,在教育实习时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机智,建议增加教育实习的次数;(3)中学教师认为对师范生最有帮助的课程和师范生认为最实用的课程大体一致,但中学教师指出师范生以及年轻教师在基础教育科研方而相对生疏,建议高师院校要重视对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高师院校实践课程设置比较全面,但开设效果不佳,建议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同时他们也比较乐意指导实习生,但希望高师院校指导老师也能够积极配合,促使教育实习有效实施。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本研究还进一步给出了实践课程设置和开设的建议,并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探讨。

袁江山[4](2013)在《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影响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新世纪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同时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从而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是我国教师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师范院校开始大规模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奔赴农村贫困地区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这一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将对我国师范生培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未来中国教师队伍的发展乃至中国教育的未来。学术界对顶实习的相关问题有所研究,但是还有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试图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北师范大学师范生顶岗实习进行个案研究,总结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顶岗实习这一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已经产生的有益以及因其中存在的问题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以期能够给大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方法。正文第一部分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分析了师范生专业素养的维度,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正文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介绍了我国师范生顶岗实习产生的缘起和发展概况。正文第三部分是以对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进行的个案研究为依据,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分析了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产生的有益影响。正文第四部分分析论述了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高等师范院校、实习所在中小学校和参加顶岗实习师范生本人,存在的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具有不利影响的那些问题。正文第五部分针对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尝试着提出了十条改革建议:政府高校学校协调联动,完善协调机制高效运转;建立长期稳定实习基地,加强同中小学伙伴关系;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多方筹措经费高效利用;高师院校精心组织规划,完善规章制度确保落实;高师院校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授课方式提升效果;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提升指导效果;构建网络交流共享平台,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重视实习期间心理辅导,疏导困惑障碍化解矛盾;重视实习总结加强交流,公正评定成绩树立榜样;师范学生加强自身锻炼,提升心理素质善于反思。

唐恒钧[5](2011)在《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关键地位,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教师教育问题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而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又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全新要求,这对于我国教师以及教师教育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教师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近些年,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职前教育的质量。比如,为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我国的教育实习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出现了中学不愿意接受师范生实习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于2000年明确提出“顶岗支教”的思路,通过顶岗将“教育实习”与“支援农村教育”结合在一起。这一举措于2002年开始在西南大学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也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重视与肯定。但另一方面,由于顶岗实习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因为其自身的复杂性,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特别是,目前还没有来自实践的有力证据表明,顶岗实习在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上的效果与独特性。而这一问题将不仅影响顶岗实习的实施,也将影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探究顶岗实习在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上的效果与问题,分析影响专业素质发展的因素,以及顶岗实习与其他实习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本课题以集中实习、混合编队实习为对照,对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素质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三个问题:(1)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的专业素质是否得到提升?提升效果如何?(2)在顶岗实习期间,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与其他实习模式相比,顶岗实习有何特殊性?(3)顶岗实习在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上还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S大学的教育实习组织模式,本研究的顶岗实习是指高校选派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模式。集中实习是指由同—专业的师范生组成实习小组,在本学院专业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开展实习工作的模式。混合编队实习是指由若干专业师范生组成实习小组,到一所中学实习,并委托该校全面管理、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模式。本研究中的师范生专业素质属于教师专业素质范畴,是指师范生为适应并顺利完成未来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具备的专业情意、专业观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方面心理品质的总和。师范生专业素质以二维结构形态存在,一是指情意、观念、知识和能力等要素;二是指教学、管理、科研等教育教学任务。其中情意具有不同任务间的一致性,而观念、知识及能力则综合地反映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中,体现为教学素质、管理素质与科研素质。师范生专业素质具有职业定向性、综合性、内隐性、未来性以及独特的侧重性等特征。本研究采用以质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范式,并行三角互证的研究策略,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作品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具体地,本研究首先采用极端个案抽样法,根据顶岗实习条件抽取条件较为理想的华老师和条件不太理想的王老师,另外还抽取了混合编队实习的刘老师作为对照。对三个个案的教育实习过程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观察与调研。其次,本研究还自编问卷,对数学、物理(含科学)、化学等专业已完成教育实习的师范生进行按比例分层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43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问卷信度系数(Crobach’sα)为0.931。综合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初步归纳出以下结论:(1)教育实习使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但顶岗实习效果最为明显。问卷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师范生专业素质最高,并与集中实习、混合编队实习师范生形成显著差异,而后两种实习模式的师范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个案研究则发现,顶岗实习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了过程性体验,教育教学方法经历了主动选择过程,并有充分的实践探索;而混合编队实习师范生则主要是在有限的实践中执行指导教师意图,尽管在使用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上也达到了熟练程度,但缺乏过程性体验与主动选择过程。(2)顶岗实习专业素质不同组成部分的提升效果各异。其中,教学素质提高程度最为明显,而管理素质、科研素质提高程度有限,甚至出现一些退化。具体地,在管理素质方面,由于缺乏教师指导,顶岗实习师范生在管理工作的探索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出现了并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另外,由于课时过多,也缺乏有效指导和科研经验,师范生的科研素质发展非常有限。此外,专业情意各组成部分的变化也各异。(3)实习自由度大、授新课数多以及实习出发点积极等是导致顶岗实习师范生专业素质提升明显的可能原因。首先,问卷调查显示,实习自由度越大,师范生在各维度及总体的得分越高,并达到显著差异。而在个案研究中发现,华老师和王老师以正式教师角色出现在实习学校,有独立执教的班级与科目,实习自由度大;而刘老师则以协助者与实习生的角色出现在实习学校,没有独立执教的班级与科目,实习自由度小。其次,顶岗实习较多地讲授新课机会尤其有利于师范生教学素质的提升,并形成了与混合编队实习不同的发展模式。具体地,刘老师是在接受指导和观摩中摩仿着开展教学工作,期间受到X老师的规范,这就使刘老师课堂教学的许多指标在3个案例中表现出一致性,因此她是在不断规范中提升专业素质。而华老师、王老师却经历“尝试—失败/成功—总结/反思—再尝试”的过程,因此在体验中获得专业素质,获得了进行教育教学尝试的方法。再次,师范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出发点主要是“支援农村教育”和“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使其在实习过程中更加投入与敬业,从而获得较高的专业素质。本研究中也发现,师范生顶岗实习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课时安排问题,有效指导问题,同伴互助问题,置换培训问题,制度建设问题等。本研究力图创新之处是:第一,在选题方面:从收集的文献来看,本文是国内研究师范生顶岗实习的第二篇博士论文,也是首篇从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角度研究顶岗实习问题。第二,在研究方法上,首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验证了顶岗实习在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上的作用与问题。第三,从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看,本文收集了关于师范生顶岗实习的丰富数据,并从专业素质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影响顶岗实习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因素。这些数据与结论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实施顶岗实习,也将有助于教师教育的改革。受研究时间、经费限制以及研究者能力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1)个案研究样本未能覆盖所有实习类型与专业;(2)研究者对个案数据仍存在污染;(3)调查问卷仍有待完善,调查样本覆盖面不够等。在以后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选取更多的个案进行探究,以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理解,同时需要继续完善问卷,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对顶岗实习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开展研究,同时对实施过程的优化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陆珺[6](2020)在《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是有“评”而无“价”;教师专业化要求职前教师的实践教学从关注技能转向关注素质;职前教师教育不能认识到教育实习能够且应该着意推进实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三重背景。据此,本研究旨在开发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工具,探索发展取向的教学工作实习评价方法。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是:如何评价实习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评价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如何用评价促进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这决定本研究以促进行动区、发展性评价和反思性实践作为理论基础。本研究将教师专业素养解构为专业知识、专业行为和一个由信念、态度构成的支持系统,并简化表达为“应知”、“会做”和“愿持”,因此所评价且期望以评价促进发展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是兼顾“应知”、“会做”和“愿持”的一个素养体系。在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指导下,本研究着眼于实习评价概念框架中的两个主要要素: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经历两者的开发、试用、修正三个研究阶段,最终“产出”自创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阶段,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和访谈、文献两种方法,构建一个涵盖听评课、备课、上课三个项目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框架,而后析出各项目的评价细目。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试用阶段,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和访谈、观察、实物分析三种方法,设计“结果反馈+提示”的干预措施,“九宫格”形式的阶段性评价报告和附带评价细目编码的全局性评价报告,以示例的形式阐述、分析试用结果,给出对三个研究问题的初步解答,并呈现一则完整的评价及干预案例。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修正阶段,本研究采用评价研究的方式和自我报告法、“独白式数据收集”两种方法,对访谈时间点、访谈提纲、“备课”评价细目和干预措施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发展和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流程,即为相应的评价方法。而使用的评价框架,修正后的评价细目和访谈计划,设置的备选结果,设计的阶段性、全局性评价报告形式,构成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发展和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工具。结合评价工具与方法,获得对三个研究问题的解答。最后,基于一轮完整的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者身为“局外人”的见闻,本研究为实习评价、实习指导和实习保障三个方面带来若干启示。

刘晓婷[7](2008)在《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数学师范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的经验和智慧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反思中国数学师范教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数学师范教育的历史,无疑对思考今天数学师范教育的发展,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所涉及的“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是数学师范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至80年代末发展历程的案例,其发展过程对于说明这一阶段数学师范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包括“绪论”、“系史档案资料分析”、“数学师范教育规律总结及思考”三部分,其中后两部分是本研究的主要部分。绪论部分提出了研究问题及研究的意义,并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文献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以164卷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1954——1989年的原始档案资料为研究基础,同时查阅多卷研究文献作研究参考,并借助访谈的研究方法作为有益补充,在忠实于文献及访谈内容的前提下,对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师范教育教学体系诸方面的建立发展过程进行较详细的个案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数学系发展基本概况”、“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数学教育实习”、“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开展”等情况。第三部分则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师范教育发展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包括两部分:其一,“数学系师范教育规律总结”;通过对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影响中国数学师范教育的因素,即政治背景、社会发展、数学发展和数学教育的发展。并且外在的政治背景,社会发展包括数学基础教育的需求以及遵循数学发展及数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是确保数学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其二,“思考”;在本研究结束部分,以原始档案资料为基础对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师范教育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上世纪5080年代的三个特征——继承性,移植性,发展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并对数学师范教育未来发展从历史角度提出了一些粗浅建议。通过研究认为,数学师范教育必须准确界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和教学方式,要将教师教育改革与社会的大环境,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课程知识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融师范性、学术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开放性的新型数学师范教育体系,在适应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柴俊[8](2008)在《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数学教师教育实行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数学教师教育50多年发展的经验总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考察,国际比较,特别是运用2003-2007届华东师大数学系的实施样例,以及四校大样本的实证调查,全面研究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力图为21世纪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多元化”与“多层次”观念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就业市场化的改革必然导致就业的多元化。中学数学教师来源不再局限于高师数学系,而高师数学系毕业生也可以离开教育单位,从事其他工作。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对数学教师的学科背景的要求有许多差别。同时,中学数学新课标的实施,校本课程的推广以及各类选修课的开设,需要数学教师群体中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有些教师强于数学理论,有些善于建模和应用,还有一些则专长数学教育的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扩招,入校学生数量猛增,导致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不断扩大。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要求分层次授课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选择。本文提到数学教师培养的“多元化”,是指在打好数学基础的前提下,通过为学生设置多个不同目标的系列课程(称“目标选修课”,有基础系列、应用系列、数学教育系列),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目标选择某个系列修读,适应社会发展和数学知识爆炸性增长对数学背景多元化的要求。“分层次”是指对于不同对象,基础课程按照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分不同层次实施教学(如华东师大数学系的理科基地班学生按较高要求教学,普通班学生以及地方高师学生按基本要求教学)。相对于过去的单一培养方案,“多元化”代表宽度,而“分层次”则表示课程的深度,即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对50年来我国师范教育历史的回顾,特别是华东师大数学系50年来不同时期4份培养方案的解读,看到了“多元化、分层次”培养形成的历史轨迹。20世纪下半叶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数学科学本身的进步引起数学知识的爆炸,数学课程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数学教育发展使得师范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提供多种系列的选择性课程成为一种自然的发展趋势。本文收集了美国“数学科学学校”、AP课程,以及俄罗斯“数学物理学校”等相关情况,并且于2003年直接考察美国Arcadia大学和Sworthmore学院,看到了国外在教育普及过程中,学校的水平和任务自然地发生多样化,数学教师教育也相应地出现了不同的模式。其中美国和俄罗斯重视优秀生的数学教育,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具有高度数学专业知识水平的数学教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它将关系到我国在国际间未来尖端人才创新竞争的成败。本文的核心部分是关于“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实证研究,借助案例和大样本调查,为今后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华东师大2003级(2007年毕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完整地实施了“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这届学生共招收137人,进入理科基地班42人。137人中选择数学教育系列+基础系列的71人,数学教育系列+应用系列的59名,基础系列7人。毕业时在有去向的123名学生中,54人进入普通中学,4人到高职和中职任教;到非教育单位工作的17人,包括IT企业、银行、保险、证券、咨询等;38人就读研究生,10人出国深造。所占比例分别为普通中学43.90%,职业学校3.25%,非教育单位13.82%,读研30.89%。在直接就业的学生中,到教育单位的比例高达72%,重点中学尤其欢迎具有较强数学背景(甚至数学专业硕士生)的学生担任教师。总之,就业是“多元化”的,而更重要的是“多元化、分层次”的培养方案给中学数学教师队伍带来了多元化的数学背景。基础、应用、数学教育三个不同目标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适应了中学和社会对高师数学系需求。关于“多元化、分层次”的设计,我们在2001-2003年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测试和调查,目的是为了回答“大学扩招”后数学基础课程是否能够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如何设置体现“多元化”思想的课程系列。参加的高师院校是华东师大,杭州师院,南通师院,四川师院,代表两个不同的层次;参加的学生人次(样本)为:华东师大517,杭州师院249,南通师院402,四川师院167。四次调查的内容分别是1.华东师大学生关于课程设置和分层次的问卷调查;2.两校《数学分析》课程第二学期末统一考试;3.四校2001级基础课较高理解水平测试;4.高考成绩与大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调查。问卷调查为“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及体现“多元化”的“目标选修课”提供了支持。测试结果表明,数学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大规模扩招后基本能够基本达到,在较高要求上面四个学校差距较大,华东师大明显好于另外三所学校。由此说明了基础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本文最后讨论了长期争论不休的“师范性”问题,对如何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同时也对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国内一些重要的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数学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评述。本文尚有以下的不足之处。一是在研究“多元化”问题时,缺乏对职业中学数学教师的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二是在分层次调查中没有收集和使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师教育(师专层次)的资料。希望将来能有机会继续研究,为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实践和理论。

庄瑜[9](2013)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师教育”研究热潮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各项措施。教师教育的改革推动着“教师角色”的变化。师范生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培养越来越专业化与多元化。教师教育的发展牵动着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关师范生培养的研究就大都集中在师范生培养的政策和模式、师范生课程设置和教育实习上。本研究则探讨师范生培养的另一途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从理论分析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外活动的涵义、特点、原则、目的和分类。通过客观的数据统计结果和丰富的师范毕业生访谈分析课外活动对师范生知识与专业能力养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课外活动在师范生培养上起的作用。再从“社会学习网络”角度探讨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新视野。最后依据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发现总结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意义、困境,并提出对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未来展望。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叙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目标与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对本研究作了文献综述。从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和不同学科下对教师教育的诠释,思考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上的定位。从师范生培养的内容、价值取向和培养途径,思考课外活动在师范生培养上的适合角色。从课外活动的历史发展、理论依据和影响研究,聚焦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研究现状,思考本研究的方向。第三章:从活动理论、发现学习理论、情境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角度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以四类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作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之后界定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涵义、特点、开展目的和基本原则,并结合实例,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外活动做了分类与描述。第四章:依托X大学“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2011)”课题组采集的来自全国27所高等师范院校13个专业的6624个在读师范生样本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课外活动开展、组织、参与和教师专业能力养成的情况,并与高等师范院校的类型、师范生的专业、性别、学业成绩、干部与否作交叉比较。并就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同课堂教学与教育实习作横向比较。第五章: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从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分类和中小学实际工作需要两个维度出发,与不同类型高等师范院校、不同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访谈,进一步探究课外活动对师范毕业生入职后的影响。第六章: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角度,通过“社会学习网络”的工具打开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新视野,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社会性网络服务工具、高校周边书店和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进行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设计,并分析它们对师范生培养所起的作用。第七章:依据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发现,总结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意义和困境,并结合案例提出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未来发展方向。

宋静磊[10](2010)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文中提出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顶岗实习已成为我国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主要的教育实习模式,并在近几年掀起一股改革的热潮。虽然在实践层面顶岗实习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关于顶岗实习的理论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尤其缺乏基于文献梳理的理论研究。在当前的形势下,对我国以往的顶岗实习实践探索进行全面回顾,展开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冷静思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论文运用文献法梳理了中西方教育实习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历程,着重探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实习改革。基于历史的考察,从培养未来教师的实践情怀、关注未来教师的实践知识、锻炼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方面归纳出教育实习的价值追求。论文回顾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根据其历史发展的线索,把顶岗实习的发展划分为尝试探索、逐步发展、大力推广三个阶段。论文呈现了顶岗实习的实施现状,总结出其实施特点,为下文的问题讨论奠定基础。论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把顶岗实习分为结合就业、基于置换培训和扶贫支教下的顶岗实习三类实践模式,重点选取了三组较为典型的师范院校,着重介绍了各自的具体做法及具有借鉴意义的独特之处。论文在具体介绍顶岗实习做法的基础上,总结了顶岗实习已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论文通过对现实的反思,着重讨论了顶岗实习的价值定位问题,提出了“实习应是有指导下的实习”的核心观点,指出顶岗实习应回归实习的本义;通过分析已有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分析了顶岗实习的可行性,得出其具有推广的价值但不具备全面普及的条件;最后得出顶岗实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从“应然”走向“实然”状态,需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即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加强顶岗实习的指导力度,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

二、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学师范生专门的学科知识(SCK)及教师效能感之研究 ——以小学数学数与运算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意义和现实问题
        1.1.2 国内高等师范数学教育现状
        1.1.3 发达国家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
    1.2 研究问题
        1.2.1 访谈数学教育专家
        1.2.2 拟定研究的问题
        1.2.3 研究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概念框架及术语释义
    1.5 研究的界定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6 论文内容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思想框架的形成
    2.1 数学教师教育项目与职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2 国内数学教学法研究的历史和发展
    2.3 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
        2.3.1 中美《课标》对小学数与运算的教学要求
        2.3.2 国内小学数学数与运算呈现方式
        2.3.3 变式教学理论和小学数与运算教学
    2.4 MKT和PMTE理论透视及相关研究
        2.4.1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
        2.4.2 教师效能感
        2.4.3 HPM与教师专业成长
    2.5 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现状
        2.5.1 国内研究动态
        2.5.2 国外研究情况
    2.6 研究的思想框架
        2.6.1 对本研究的定位
        2.6.2 形成思想框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参与人员
    3.2 研究过程
    3.3 测量和收集数据
        3.3.1 工具
        3.3.2 数据分析计划
    3.4 访谈
    3.5 研究的整体思路
第4章 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背景说明
    4.1 数学内容方法课程授课安排简介
    4.2 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学生作业摘录
        4.2.1 学生观课心得
        4.2.2 教学设计
        4.2.3 练习编制试卷
        4.2.4 习题作业讲解片断展示
    4.3 总结
第5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一)
    5.1 情况简介
    5.2 描述性分析
    5.3 假设检验
        5.3.1 分析问题1
        5.3.2 分析问题2
        5.3.3 分析问题3
        5.3.4 分析问题4
    5.4 分析拓展
    5.5 总结
第6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二)
    6.1 情况简介
    6.2 分析数据
        6.2.1 数学师范生的教师效能感变化之比较
        6.2.2 数学师范生的CCK变化之比较
        6.2.3 数学师范生的SCK变化之比较
    6.3 本章总结
第7章 跟踪调查访谈
    7.1 情况简介
    7.2 深入了解参与访谈的同学
        7.2.1 对ST1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2.2 对ST2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2.3 对ST3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2.4 对ST4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2.5 对ST5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2.6 对ST6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2.7 对ST7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2.8 对ST8的问卷测试与访谈
    7.3 本章总结
        7.3.1 对参与访谈者的印象
        7.3.2 影响参与访谈者认识发生变化的可能因素
        7.3.3 参与研究的数学师范生的思考和建议
        7.3.4 信息回顾和思考
第8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和讨论
        8.1.1 研究结论
        8.1.2 讨论
    8.2 研究的反思
        8.2.1 几个典型的问题
        8.2.2 东西方数学学与教思维差异
        8.2.3 因果和相关性辨析
        8.2.4 研究的局限性
    8.3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8.4 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4.1 建议
        8.4.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师生对话口述文字资料
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主持的课题及获奖情况
后记

(3)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的背景
    0.2 研究问题的确定
    0.3 研究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实践课程的界定
        1.1.2 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
    1.2 对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已有研究
    1.3 对教育类课程实施的已有研究
    1.4 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已有研究
        1.4.1 对师范生教育见习的已有研究
        1.4.2 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的已有研究
        1.4.3 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情况的已有研究
    1.5 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已有研究
    1.6 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步骤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文献研究法
        2.2.4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2.5 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
3 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开设情况
    3.1 视角一:对高师院校指导教师调查
        3.1.1 实践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
        3.1.2 数学师范生模拟课堂教学的开设
        3.1.3 数学师范生教育见习的开设
        3.1.4 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开设
        3.1.5 数学师范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
        3.1.6 数学师范生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
        3.1.7 小结
    3.2 视角二:对大四实习生的调查
        3.2.1 实习生对教学技能掌握的自我评价
        3.2.1.1 课前准备技能掌握情况
        3.2.1.2 课堂教学技能掌握情况
        3.2.1.3 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的掌握
        3.2.2 师范生已经学习的和希望能够学习的教学技能课程
        3.2.3 师范生心目中最实用的课程
        3.2.4 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看法
        3.2.5 小结
    3.3 视角三:对高中数学指导老师的调查
        3.3.1 高中教师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掌握的评价
        3.3.1.1 课前准备技能的掌握情况
        3.3.1.2 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
        3.3.2 中学教师对师范生实践课程设置和开设的评价
        3.3.3 中学教师眼中最适合数学师范生学习的课程
        3.3.4 中学教师对高师院校安排的教育实习的看法
        3.3.5 小结
4 实践课程有效设置和开设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影响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三) 研究的意义
    (四) 文献综述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师范生专业素养的维度分析
    (三) 理论基础分析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产生与发展
    (一)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产生的原因
    (二)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产生发展概况
三、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影响个案研究——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
    (一) 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精神发展的影响
    (二) 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知识发展的影响
    (三) 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影响
四、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不利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 地方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二) 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三) 高等师范院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四) 实习所在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五) 参加顶岗实习师范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五、完善顶岗实习的建议
    (一) 相关各方协调联动,完善协调机制并使之高效运转
    (二) 建立长期稳定实习基地,强化同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三) 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多方筹措经费并高效利用
    (四) 高师院校精心组织规划,完善规章制度并确保落实
    (五) 高师院校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授课方式以提升效果
    (六)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以提升指导效果
    (七) 构建网络交流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
    (八) 重视实习期间心理辅导,疏导困惑障碍以化解矛盾
    (九) 重视实习总结加强交流,公正评定成绩并树立榜样
    (十) 师范学生加强自身锻炼,提升心理素质并善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途径
        1.1.2 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1.1.3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环节
        1.1.4 顶岗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一种创新模式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1.3.1 核心概念
        1.3.2 研究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师范生教育实习相关研究
        2.1.1 教育实习内涵分析
        2.1.2 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实施现状
        2.1.3 国内外教育实习研究与探索
    2.2 我国顶岗实习相关研究
        2.2.1 师范生学生顶岗实习的历史发展
        2.2.2 师范生顶岗实习实施现状
        2.2.3 师范生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探索
    2.3 教师专业素质相关研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师范生专业素质的维度探析
        2.4.1 专业情意
        2.4.2 教学素质
        2.4.3 管理素质
        2.4.4 科研素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整体思路
        3.1.1 以质性研究为主的混合式研究范式
        3.1.2 并行三角互证的研究策略
    3.2 个案研究设计
        3.2.1 研究场景
        3.2.2 研究对象
        3.2.3 数据收集的方法
        3.2.4 数据分析的方法
    3.3 问卷调查设计
        3.3.1 总体与样本
        3.3.2 研究工具的编制与试验
        3.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3.4.1 研究的信度
        3.4.2 研究的效度
        3.4.3 研究的伦理
第4章 个案教师背景及其专业情意
    4.1 个案教师背景
        4.1.1 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
        4.1.2 自身的数学学习经历
        4.1.3 选择某种实习类型的原因
        4.1.4 实习概况
    4.2 个案教师的专业情意
        4.2.1 专业情操
        4.2.2 专业精神
        4.2.3 专业自我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教学素质(上)
    5.1 学科教育观念
        5.1.1 学科观、教育价值观与学习观
        5.1.2 "好课"与"好老师"的标准
    5.2 备课
        5.2.1 备课资源与方法
        5.2.2 教案的详细与完整程度
        5.2.3 备课的主要内容
        5.2.4 备课时的教材分析
        5.2.5 设计的教学方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教学素质(下)
    6.1 课堂教学
        6.1.1 华老师的课堂教学
        6.1.2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
        6.1.3 刘老师的课堂教学
        6.1.4 三位个案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其素质变化的比较
    6.2 教学反馈
        6.2.1 华老师的教学反馈
        6.2.2 王老师的教学反馈
        6.2.3 刘老师的教学反馈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管理素质和科研素质
    7.1 管理素质
        7.1.1 学生观
        7.1.2 管理学生的方式
        7.1.3 学生学习的产生与维持
    7.2 科研素质
        7.2.1 教师专业发展观念
        7.2.2 获取并应用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检测
    8.1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8.1.1 问卷的信度
        8.1.2 问卷效度
    8.2 调查结果
        8.2.1 总体分析
        8.2.2 不同实习类型的师范生专业素质比较
        8.2.3 选择实习类型的原因及其与专业素质的关系
        8.2.4 不同实习自由度的师范生专业素质比较
        8.2.5 听、授课数与专业素质的相关分析
        8.2.6 不同实习类型师范生的实习环境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9.1 研究结论
        9.1.1 顶岗实习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效果
        9.1.2 顶岗实习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影响因素
        9.1.3 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9.2 研究局限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2.1 研究局限
        9.2.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习前访谈提纲
    附录2 实习初访谈提纲
    附录3 实习中期访谈提纲
    附录4 实习末访谈提纲
    附录5 师范生实习调查问卷
后记

(6)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缘起
    1.1 课题从何而来——心迹
        1.1.1 从本能反应到有意关注
        1.1.2 从有意关注到深入思考
    1.2 课题为何而定——理据
        1.2.1 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
        1.2.2 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2.3 职前教师教育的焦点
    1.3 课题所欲为何——目的
        1.3.1 开发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工具
        1.3.2 探索发展取向的教学工作实习评价方法
2 研究规划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方法论
    2.2 研究问题
    2.3 理论基础
        2.3.1 促进行动区
        2.3.2 发展性评价
        2.3.3 反思性实践
    2.4 论文架构
3 文献述评与理论框架
    3.1 “教师专业素养”解构
    3.2 “实习教师”研究述评
        3.2.1 “应知”的发展
        3.2.2 “会做”的发展
        3.2.3 “愿持”的发展
        3.2.4 综合性的发展
        3.2.5 其他与实习教师相关的研究
        3.2.6 小结
    3.3 “实习评价”研究述评
        3.3.1 “实习评价要素”解析
        3.3.2 评价体系
        3.3.3 评价取向
        3.3.4 评价方法
        3.3.5 评价工具
        3.3.6 评价有效性
        3.3.7 小结
    3.4 理论框架
4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
    4.1 研究方式与方法
    4.2 研究效度与伦理
    4.3 确定评价项目
    4.4 构建评价框架
        4.4.1 对访谈文本数据的整理与编码
        4.4.2 “上课”与“备课”评价框架
        4.4.3 “听评课”文献研究与评价框架
        4.4.4 框架整合与设想
    4.5 析出评价细目
        4.5.1 “听评课”评价细目
        4.5.2 “备课”评价细目
        4.5.3 “上课”评价细目
5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试用
    5.1 研究方式与方法
    5.2 研究效度与伦理
    5.3 试用准备
        5.3.1 划分实习阶段
        5.3.2 拟定访谈提纲
        5.3.3 设计干预措施
    5.4 试用过程
        5.4.1 数据采集
        5.4.2 设置备选结果
        5.4.3 阶段性评价
        5.4.4 全局性评价
    5.5 试用结果
        5.5.1 专业素养的评价示例
        5.5.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示例
        5.5.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示例
    5.6 试用结果的案例注释
        5.6.1 专业素养的评价案例注释
        5.6.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案例注释
        5.6.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案例注释
6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修正
    6.1 研究方式与方法
    6.2 研究效度与伦理
    6.3 信息收集与梳理
        6.3.1 干预组成员的报告
        6.3.2 研究者的“独白”
    6.4 问题分析与决断
        6.4.1 关于访谈
        6.4.2 关于评价细目
        6.4.3 关于干预措施
    6.5 对三个研究问题的解答
        6.5.1 专业素养的评价
        6.5.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
        6.5.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
7 见闻与启示
    7.1 见闻
        7.1.1 干预组见闻
        7.1.2 非干预组见闻
    7.2 启示
        7.2.1 关于实习评价
        7.2.2 关于实习指导
        7.2.3 关于实习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1 对六位经验型实习指导教师实施访谈的提纲
附录2 第1轮评价的反馈
附录3 第2轮评价的反馈
附录4 六位实习数学教师的全局性评价报告
附录5 干预组成员的报告模板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绪论
    1.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2.1 文献综述
        2.2 研究方法
一、系史档案资料整理分析
    1.数学系发展基本概况
        1.1 创建发展背景及培养目标、任务
        1.2 学生及教师情况
    2.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2.1 课程设置概况
        2.2 教学计划分析
        2.3 教材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3.数学教育实习
        3.1 历史概述
        3.2 分类论述
    4.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开展
        4.1 教学研究
        4.2 科学研究
二、数学系师范教育规律总结及思考
    1.数学系师范教育规律总结
    2.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8)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由来
    二、论文研究概述
第1章 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研究的背景和相关文献
    1.1 高师院校数学系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的涵义、产生背景及其特征
        1.1.1 “多元化”培养目标的涵义
        1.1.2 数学教师培养“多元化”的特征
        1.1.3 “多元化、多层次”是一种国际趋势
    1.2 “多元化、分层次”的一个具体案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2003级培养方案
    1.3 数学教师“多元化、多层次”培养是历史的必然
    1.4 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有关文献调查
第2章 1949年以来我国数学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2.1 历史分期
    2.2 传统特征
    2.3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历年培养方案解读
第3章 “多元化”形成的数学背景和国际视野
    3.1 信息时代的数学进步促使数学教师培养走向“多元化”
    3.2 数学教育的发展对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的影响
        3.2.1 数学教育观的转变
        3.2.2 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有“多元化”的数学学科背景
    3.3 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的国际视野
        3.3.1 俄罗斯数学物理学校
        3.3.2 AP计划与美国数学教育的多元化
    本章附录 AP微积分教学大纲及试题介绍
第4章 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实证研究
    4.1 华东师大2003级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报告
    4.2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4.3 有关课程设置和数学基础课教学的四次调查
        4.3.1 调查之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
        4.3.2 调查之二:2001级“数学分析”第二学期末统一考试
        4.3.3 调查之三:四校基础课较高理解水平测试
        4.3.4 调查之四:高考成绩与大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调查
    4.4 分层次的“数学分析”教学大纲
        4.4.1 数学分析“分层次”教学大纲实施原则
        4.4.2 实施分层次大纲的几点建议
    本章附录一 “数学分析”分层次教学大纲
    本章附录二 2001级第二学期末《数学分析》统一考试题
    本章附录三 《数学分析》较高理解水平测试题
第5章 关于高师数学专业“师范性”的分析研究
    5.1 数学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
    5.2 数学分析课程与教材,ε-δ语言的使用
    5.3 高师数学系数学课程的设置分析
    5.4 影响数学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些因素
结束语 反思与展望──研究自己的传统
附录一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级培养方案
附录二 实数完备性问题与确界原理教案
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师范生培养”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课外活动”的研究
第三章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另一途径——课外活动
    第一节 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研究依据
    第二节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概念
    第三节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课外活动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的课外活动类型
第四章 课外活动对在校师范生影响的量化研究
    第一节 问卷设计及调查设计
    第二节 师范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
    第三节 师范生组织课外活动的情况
    第四节 参与或组织课外活动对师范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
    第五节 量化研究的发现
第五章 课外活动对师范毕业生影响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基于活动类型的课外活动影响
    第二节 基于中小学实际工作需要的课外活动影响
    第三节 质性研究的发现
第六章 师范生课外活动的新视角——社会学习网络的搭建
    第一节 社会学习网络的搭建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三节 课外活动中的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工具
    第四节 课外活动中的高校周边书店
    第五节 课外活动中的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意义
    第二节 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困境
    第三节 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的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实践探索总结
        (二) 理论问题探讨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 研究问题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方法
    四、论文思路
第一章 教育实习的历史变革及价值追求
    一、西方教育实习的历史演变
        (一) 艺徒模仿式
        (二) 理论——应用模式
        (三) 反思模式
    二、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
        (一) 教育实习的萌芽:古代"笃行"教育思想
        (二) 教育实习的形成:"实事授业"与"教习"
        (三) 教育实习的发展:"参观"、"见习"与"教学实习"
        (四) 教育实习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教育实习
    三、历史演变下的教育实习价值追求
        (一) 培养未来教师的实践情怀
        (二) 关注未来教师的实践知识
        (三) 锻炼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
第二章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产生与发展
    一、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产生背景
        (一) 职业教育中顶岗实习的产生
        (二)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推动
        (三) 传统教育实习的困境
    二、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发展历程
        (一) 尝试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2000年)
        (二) 逐步发展阶段(2001年—2006年)
        (三) 大力推广阶段(2007年—至今)
    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实施现状及特点
第三章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实践模式
    一、结合就业的顶岗实习
        (一) 三明师专:改革中求生存
        (二) 抚州师专:针对问题的实践探索
    二、基于置换培训的顶岗实习
        (一) 云南师大:"顶岗置换"实习
        (二) 信阳师院:"双向培训"
        (三) 晓庄学院:"顶岗实习,置换培训"
    三、扶贫支教下的顶岗实习
        (一) 忻州师范学院:十年磨一剑
        (二) 西南大学:逐步推进中的稳步发展
        (三) 河北师范大学:后起之秀
    四、顶岗实习的成效与问题
        (一) 顶岗实习已取得的成效
        (二) 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思考与建议
    一、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价值定位:是"支教"还是"实习"
        (一) 顶岗实习价值的理论追求
        (二) "双重目标"下价值的现实偏失
        (三) 顶岗实习本义的价值回归
    二、高师院校顶岗实习可行性分析:全面普及还是局部推广
        (一)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呼唤
        (二)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土壤
    三、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双赢"效果:从"应然"走向"实然"
        (一) 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前提
        (二) 有力的实习指导是关键
        (三)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
附录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实习模式改革概览
附录二:关于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中推进"更新工程"的建议
附录三:晓庄学院顶岗置换教师培训课程方案(小学数学)
附录四:澳大利亚大学指导教师访问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师范生专门的学科知识(SCK)及教师效能感之研究 ——以小学数学数与运算内容为例[D]. 王爱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建立与发展(1954—1989)[J]. 刘晓婷,姚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3]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调查研究[D]. 施娟. 扬州大学, 2012(07)
  • [4]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影响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D]. 袁江山. 西南大学, 2013(12)
  • [5]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 唐恒钧. 西南大学, 2011(09)
  • [6]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D]. 陆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研究[D]. 刘晓婷.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3)
  • [8]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D]. 柴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9]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外活动研究[D]. 庄瑜.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10]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D]. 宋静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教育实践教学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