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呼吸衰竭学习班十月四日开学(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贾韬[2](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马进疆[3](2019)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职务犯从自身深刻认识自己的犯罪根源,纠正以往习惯外归因,推卸责任的错误倾向。在职务犯的教育实践中,检验具有长远效果的人格矫治与人格塑造的新方法。弥补职务犯以往心理矫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深度不足、高度不够的问题。方法:首先对心性修养、内观、正念、禅修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语数据库对近20年文献检索整理。运用文化心理学、宗教心理学、解释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认知疗法所涉及理论与技术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研究者自我体验不同的内观方法,加深对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疗法的认识。在广东省某监狱运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进行心理矫治的社会实践研究。在心理矫治职务犯的过程发现问题,并随时对有代表性的职务犯进行质性访谈。结果:通过调查广东省某监狱,204名服刑职务犯平均年龄为54.0岁,其中83.8%在40岁到65岁之间。学历较高,74%的职务犯接受过高等教育,研究生比例竟然达到了12.7%。捕前绝大多数处于领导岗位。原判刑期较长,近70%超过了 5年。犯罪类型贪利类为绝大多数,贪利类为78.4%,若加上数罪并犯中核心罪名为贪利类的,那贪利类就达到90.2%。与全国常模组相比,职务犯组SCL-90总分(170.59±79.29)及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职务犯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普通人群要低很多,尤其是躯体化、抑郁与强迫状态;在人格方面,运用卡特尔16PF量表测量职务犯发现职务犯人格特质的各项因子分均比普通人群要低;运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Scale)测量职务犯的归因方式发现职务犯有明显的外归因倾向。将纳入社会实验的职务犯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经过对实验组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空白对照。实验后发现对照组(1.94±0.60)与实验组(1.56±0.54)相比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中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68)、后(1.56±0.54)相比实验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74)、后(1.94±0.60)相比对照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并未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16PF中的聪慧性、实验性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职务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可改善职务犯的某些职务犯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人格特征发生改变,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周朝晖[4](2019)在《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百多年前,在上海美租界乍浦路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这便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日后名闻遐迩的上海美专。多年以来,对于这所学校进行研究的学术专着和论文车载斗量,但是苦于文献方面的缺失,目前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这所学校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整体性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尤其是散失在民间的资料不断被发现、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能。《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一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的。任何学术研究的结论必须建立在翔实、充分的数据的支撑下。由于文献资料动态化的特点,以及相关领域整体性研究的缺位,上海美专在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虽已得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上的认同,然而建立在最新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有其必要性。在这几年来的专业理论学习中,一个关于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才率和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围绕这个问题寻求答案,须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成就等信息梳理入手,深入分析达到这一高“产值”的内在逻辑。本文正论部分可以概括为“一纵三横再收官”的结构。第一章对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进行了纵向的、学术史方面的梳理。根据美专四十年办学历史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几次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将西洋画教学史分为“探索期”“酝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第二、第三、第四三章,分别就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学术研究三个并列的板块,结合第一章的历史分野,依据大量重要历史文献,对美专在这些关键教学环节上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分析其举措的得失和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关键的第五章,经过前四章“一纵三横”的叙述和分析,对本文的核心问题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将一个具有四十年办学历史,影响巨大的学校,进行完整的数据整理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还存在着严重的文献佚失情况。故本文采取了将覆盖面和典型案例结合的方法,就“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两个层面,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总结。至于取得这些成果的内在原因,则是文章研究的难点和要点,经过前文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术研究等重要环节的梳理,一条隐藏于办学过程中的,体现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特点的逻辑链条已隐约可见,那便是以“宽容”“开放”和“创新”为其主要特色的“海派”办学风格所带来的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环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办学者通过“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有意营造的多种学术观点,多种艺术风格的碰撞和对抗,激活了学校思辨、创新的空气和土壤,并由此为西洋画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力。本章的最后还对西洋画教学及其所引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形式分析法为主。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文字和图像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和较高的需求。得益于导师数十年的积累,加上所在教学团队长期在本领域研究所形成的学术资源,使本人能够及时获得文献资料新发现的信息,让课题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史料支撑。文献的收集和使用,正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在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笔者有幸结识了上海美专的毕业生朱瑚教授,朱教授虽已年过九旬,但记忆力过人。他为本文做的口述历史,不仅提供了部分关键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本人对问题点的思考。文章最后对核心问题点所作出的结论,即海派宽容开放的思想,激活了创新的学术氛围,最终对学科发展形成了推力,是在前文所做的大量研究、推论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结果。
刘亚兰[5](2018)在《应野平山水画研究》文中提出山水画家应野平一生作品无数,除了诗、书皆擅之外,其山水画作品的研究价值也非常高。应野平所处的时代恰赶上山水画发展面临着改革。他的山水画是在吸取传统绘画技法和理论的精髓上,进行绘画题材的转变和写生运动的推进,从而使得其构图、透视、色彩、笔墨、画幅形制等更具中国现代山水画的语境。因此他的山水画作品热烈洋溢,既有泼墨酣畅淋漓之快感,又有烟雾氤氲之气韵,极具时代特色,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本文从作者、绘画风格、海上画坛等方面入手,对应野平的山水画作品进行全面考察,从而探讨出应野平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对当下的影响。
于冠超[6](2017)在《域外文化影响下的哈尔滨城市美术研究(1898-1945)》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国门大开的社会背景下,1898—1945年的哈尔滨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迅速完成了从小渔村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变,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城市发展历程中,域外文化的影响引导了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形成。本文以哈尔滨城市化进程中,美术文化空间的建构为视角,研究了这个新兴城市的商业美术、绘画创作、官方美展、美术教育以及报刊图像等视觉文化主体,探讨了不同美术领域中的美术组织、美术活动、理论传播、主要人物,甚至美术主导者所代表的政策利益集团的政治意图等内容。明确了域外美术在哈尔滨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哈尔滨地方史研究的有力补充。从美术史学科角度来说,本研究成为哈尔滨地方美术史研究的开篇,又由于这段历史在西画传入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其影响的广度、在西画创作上的高度,以及在美术教育中的先进程度等,近代哈尔滨城市美术成为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外美术交流史的典型范例。本文正文由7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历史线索——哈尔滨地区美术文化的背景与结构。对古代哈尔滨地区的美术文化源流进行了简要追溯;对近代哈尔滨地区复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文所论述的地理范围,及名称流变;分析了近代哈尔滨地区美术文化的背景与形成要素:铁路与移民。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洋化时尚——哈尔滨商业美术之流变。哈尔滨开埠通商后,商贸经济迅速发展,塑造了哈尔滨“洋化”的社会风气。外侨商业品牌移植至哈的过程,影响了哈埠民众的审美倾向和社会的流行认同。在复杂的商贸竞争中,外侨的商业美术始出现本土设计风格的转型,体现了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融合的必然趋向。本章梳理了外侨商业美术风格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明确了外侨成熟商业美术带给哈埠商业从经营理念到销售途径再到品牌设计与传播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为第三章,西画之风——俄侨西画在哈尔滨的流行与表现。本章分析了早期帝俄对华的殖民策略,由于俄侨修建铁路而带动的舞台美术、海报设计、服装设计等等,较多实用功能美术的发展,以及俄人文化时尚的流行。侧重论述了俄侨将油画、宗教壁画等西画形式直接传入哈尔滨,推动了哈尔滨西画的兴盛与传播,形成了哈尔滨地方题材的创作风格。明确了哈尔滨西画传入与中国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梳理了俄侨的私立美术学校与人才的培养,通过美术教育、教学和美术展览等活动,俄侨西画在哈尔滨的影响深入而宽泛。本章明确了从1898—1945年,俄侨的西化之风一直是建构哈尔滨美术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俄侨文化以全盘移植之势打造了哈尔滨的美术基础,对哈尔滨专业美术学校的建立,以及学校中的教学制度、方法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文化侵训——深化战争的侵略美术。论述了1932—1945年间,日伪文化统治下,哈尔滨城市美术发展的状况,探讨了日本侵略者将作为国家象征的视觉元素反复运用于国旗、勋章、钱币、邮票等权力系统的图像符号中,利用国家象征以视觉的方式有效流通起来。同时,通过各类美化侵略的宣传画,强调伪满洲国的王道政治和民族协合等建国理念,意图在官方普及和民众接受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化传统,在视觉控制过程中完成伪满洲国家的政治任务,对民众造成视觉影响。文中还以伪满洲国举办的官方美展为例,通过探讨日本侵华各时期的时局状况、文艺政策、审查制度与美术展览关系,对当时的作品题材、画种类别等分析和阐释,明确了日伪的官方美展会,以及鼓吹太平洋战争的战争绘画展览会是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文化侵略。此时,哈尔滨的美术,尤其是西画发展受日本西画影响较大。伪满洲国被同化于日本的殖民本质暴露无遗。第五部分为第五章,文化自觉——哈尔滨中国画家的美术表现。探讨了民族商业、大众画刊、中西画创作者所开展的美术活动。哈埠民族商业在发展中,对外侨商业美术的学习与吸收,逐渐形成地域风格;画报中,新型图像传播方式的兴起,使民众的视觉欣赏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哈尔滨本土的艺术家受到域外美术文化的强力影响,成为哈尔滨画坛的佼佼者;众多南来的中西画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类外来文化的影响,之后留寓于哈,主导了哈尔滨画坛。哈尔滨逐渐形成为受到域外文化影响、外来艺术家主导下新兴的城市美术文化融合的状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完成了近代城市的转化和文化共生的步伐。哈尔滨美术在域外文化强烈且多方面的影响下,美术观念向现代的转化显得更为自然,以更为柔和的姿态完成了中西融合的创造与发展。第六部分为第六章折中中西——哈尔滨西化的学校美术教育。以哈尔滨地区国人自治状态下,高等美术学校的建立为代表,梳理了哈尔滨专业性美术学校从无到有的过程。以东省特别区美术专修科的发展和演变为例,对这座西式高等美术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展开讨论。此时,哈尔滨地区的美术教育,迅速融入近代中国的美术教育的发展潮流中,迎来了初等、高等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俄侨对哈尔滨美术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使东省特别行政区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同时,也对哈尔滨地区的美术教育在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历程中重新定位,明确了东省特区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近代中国“五四”之后的艺术运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近代中国西方美术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重要组成,及中国近代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缩影。第七部分为本文结语。明确了近代哈尔滨城市生活风尚与城市文化的形成,受到不同域外美术文化影响;在各种文化共生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哈尔滨城市文化体现出极具吸纳性和多元化发展特征,哈尔滨城市美术的这些特征具有较为特殊的历史动因、时代契机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对哈尔滨的城市化进程影响巨大。另外,域外美术文化的影响成为哈尔滨民众公共文化观念的必要组成和审美观念形成的要素;哈尔滨美术的发展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美术公共空间的形成,塑造了哈尔滨城人的审美经验。哈尔滨早期城市美术在哈尔滨美术史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邵靖[7](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刘靖[8](2013)在《中央国术馆研究 ——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们这样或那样的根据何在?我们生命的必然性又来自哪里?所贵于历史智识者,不仅于鉴古而知今,乃将为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也(钱穆)。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就要回到历史当中去:我们进行文化的研究、生命的探求,自须根据历史。中央国术馆作为民国时期国术的官方组织机构,在武术现代化的路程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研究武术不可饶也绕不过去的必要一环。但对她的历史认知的探究却被严重忽略了:(1)缺乏对“国术”细节的历史考察(2)中央国术馆众说纷纭的历史认知(3)缺少整体性、发展性视角的研究,忽略了历史发生的具体情境等方面。从文化传承及复兴的意义上来说,亟需对中央国术馆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历史的存在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那么:在武举制被废除、以及深受“拳匪”影响的中国社会中,武术又何以登上官方舞台,中央国术馆成立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主客观因素有哪些?我们目前对她的理解大都停留于历史的片段,对于作为一个延续了二十余年的国术组织,她有哪些发展和变革,当时得历史情境是什么?她是如何进行组织内、外沟通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有哪些策略性论述和举措?在她所进行的国术活动中,有哪些我们不易察觉,但又影响着我们对其历史认知的重要细节?对于国术推展的面向,她又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注定是迷惘的民族。因为只有知道了从哪里来,才会知晓将往哪里去。对中央国术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我们对其历史认知,一定程度上还能发挥其“孕育”和“向导”之责,从而促进当代武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文化复兴。本文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口述历史、专家访谈等方法,置中央国术馆于更广阔以及更切实的历史情境之中,探析中央国术馆得以成立的社会文化及政治背景,把握中央国术馆其发展的立体性历史背景脉络;以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探究其符号、制度、沟通、运行及变迁、活动等的组织情况,揭示其历史发展中被忽略的起承转折,挖掘她在引领近代中国武术发展面向的可取之处。在尽可能的还原历史中去发现历史,以尽“鉴古而知今”,更“为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也。首先,本文对研究之缘起进行了阐述,面对目前中央国术馆相关议题的研究现状,勾勒出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继而又对开展本研究之方法性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从近代以来中国所处之环境尤其“日本的近代战争威胁”的背景出发,以“病夫”为线索,依照近代身体的“被关注--被改造--改造方式之论争”的思想脉络,在东西文化冲撞的语境中,论述了武术近代教育化、社团化的发展趋向,论及了民国早期最大的民间社团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之微妙关系。随后,又对中央国术馆有重要影响、直接作用的主观政治因素: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馆长张之江,发起人李烈钧、冯玉祥,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当权者蒋介石等人对中央国术馆成立及运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回答了“为什么”的历史基本问题。第三,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央国术馆的组织目标、组织符号、组织制度、组织运行、组织变迁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此部分不仅仅是对其组织情况的历史叙述,更注重从历史情境还原的视角的解读,以获得一个由点到面,由面到立体的发展性认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具整体性和生动性的中央国术馆,回答了“是什么”的历史问题。第四,由于中央国术馆组织活动的实践性和广博性,专门对其组织活动即“国术化”进行了阐述:包含了国术的传播、竞技化、科学化和国术馆系统化四部分内容。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进一步的揭示中央国术馆提供了可能。其中如国术传播中新方式的运用、国术国考之竞技化中对“直接比试”、“打”的坚持等都对当代武术之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认为:(1)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中央国术馆成立的必要条件。(2)中央国术馆是一个以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国术之技击为价值取向,借助国民政府行政权力,进行国术化的官方推广组织,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3)中央国术馆所主导的国术,是一个以技击格斗为核心,以套路为基础,动态的开放性的民族体育系统,是“武术”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各种拳术、器械、搏击、摔角、劈刺等其他项目。对“国术”概念的技术生产实现了中央国术馆存在和发展的合法化。(4)中央国术馆作为民国国术的官方推广组织,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国术推广的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国术的体系化发展。其中指导思想、中间媒介、活动实践等是国术一体化模式的三个环节,对国术技击的坚守和推展是模式的价值主轴线。(5)张之江馆长广泛的人脉资源是他在中央国术馆的权力保障,也是中央国术馆得以成立并顺利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央国术馆直接置于国民政府的权力框架之下,为中央国术馆的国术化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性支持。(6)中央国术馆的组织发展主要是在教育视域内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方文化、国术与体育融合的过程,但国术处于主导的地位。(7)中央国术馆非常重视国术化,但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国术馆系统的协调统一及国术科学化等问题,未有实质性的进展。(8)中央国术馆在国术教育、竞技等领域的实践开启了武术现代化之进程。中央国术馆带给了我们:紧扣时代脉搏因势利导武术之发展、审视传统武术在学校领域的开展、重视国术国考中“打练结合”之实践,反思东西方文化之当代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为当代武术之发展提供了借鉴。
张璐[9](2013)在《近世稳婆群体的形象建构与社会文化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通过搜集爬梳史料中零散的相关记载,来还原历史上一个甚少被关注的小人物的群体——稳婆的生活状貌,并藉由对诸多文本中有关的叙述来呈现稳婆的群体形象及其近代变迁,进而探究其丰富多样的个人形象和单一刻板的群体形象间的落差所体现的社会文化意涵。以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研究,相对更有利于把握该群体形象的文化建构过程。因此本文从比较宽泛的角度来定义近世,即起讫于宋,而下至于民初。本文在探讨稳婆形象时,对文本做了医学书籍和文学作品等其它文本的两类区分。稳婆因涉及妇女分娩领域,也成为医家颇为关注的对象。在医书之中,自宋代,医家已对稳婆的助产手法进行总结,表明在难产救助上医家对其之倚重。至明代,在医书中尚能见到技艺熟练之稳婆的存在。至清代,医家表现出对稳婆之言的不信任与强烈排斥,稳婆在医书中基本呈现忙冗慌张、混闹误事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之中,围绕生子事件,稳婆和其他三姑六婆往往成为妇女社交圈中的活跃角色。但是明清文学中人物类型化的倾向使得该群体的形象表现也趋于一致化。其中,滑稽的老妇角色以及杀婴等低劣小人形象最为常见。即使有年轻者,也常被塑造成美姿色却以堕胎为业、或品行不端的负面形象。在一些个人日记和记述中,我们也常见助人为乐、做事稳妥、甚至被称为“地狱菩萨”的人物。而近代的舆论宣传却在“卫生”等话语之下将稳婆认定成制造妇女悲惨境遇的刽子手。稳婆中多样化的个人形象与稳婆群体单一的卑污形象形成一种矛盾。这种矛盾的形成主要因为:在医学领域,传统医学接生医术的局限性使得稳婆成为产厄多发的替罪羔羊;在日常的道德教化中,稳婆游走和侵入家庭私人生活空间等特点,又使其成了妇德教育的反面教材;而近代新法接生的引入与推广这一产育“近代化”过程中,稳婆又在传统和现代双重力量的型塑下,成了与“科学”和“文明”无缘的“传统”和“落后”的代名词。由此可见,稳婆群体形象的形成与演变,很大程度上乃是社会文化观念的使然,展现了文化建构的力量。
尹传政[10](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徽省呼吸衰竭学习班十月四日开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呼吸衰竭学习班十月四日开学(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3)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心理学本土化与民族文化现代化问题 |
1.1.2 对特殊人群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
1.1.3 职务犯罪心理矫治的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对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研究 |
1.2.2 “内观”修炼方法的机理研究 |
1.2.3 “内观”在全球促进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
1.2.4 中国心学研究与应用 |
1.2.5 职务犯的心理矫治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工作假设 |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工具 |
第二章 职务犯犯罪心理、自我、社会认知分析 |
2.1 职务犯犯罪心理 |
2.2 职务犯的自我认知 |
2.3 职务犯的社会认知 |
第三章 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 |
3.1 节欲制情,以德养生 |
3.2 道法自然,畅神怡情 |
3.3 心主神明,五脏藏神 |
3.4 动静结合,以静为养 |
3.5 病不愈者,神不使也 |
3.6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3.7 身心同治,调神养形 |
3.8 调息静坐,养心修性 |
第四章 职务犯心理矫治的实施过程 |
4.1 技术路线图 |
4.2 阶段一前测过程 |
4.3 阶段二经典诵读 |
4.4 阶段三专题教育 |
4.5 阶段四内观练习 |
4.6 阶段五后测过程 |
4.7 个案访谈 |
4.8 实验过程中获得的部分资料 |
第五章 研究结果 |
5.1 职务犯人口学基本描述 |
5.2 职务犯SCL-90、16PF、I-E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
5.3 入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4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5 实验前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6 实验前后对照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7 典型个案 |
第六章 讨论分析 |
6.1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理由 |
6.2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6.3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人格特征的影响 |
6.4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归因方式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职务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建议 |
7.2.1 增加道德矫治,致良知的新目标 |
7.2.2 树立守敬忠信,勿忘初心的信念 |
7.2.3 运用内省慎独的道德自律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观使用材料 |
附录二 职务犯学习体会 |
附录三 访谈节选 |
附录四 自编练习手册 |
附录五 开展活动照片 |
附录六 心理测量量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历史分野 |
第一节 筚路蓝缕——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探索阶段” |
第二节 初露峥嵘——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酝酿阶段” |
第三节 艺术策源——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熟阶段” |
第二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课程体系 |
第一节 写生教学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特色课程在美专西洋画教学中的历史作用 |
第三节 美专西洋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涵分析 |
第三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教师团队 |
第一节 核心人物对于教学理念形成的引领地位 |
第二节 中坚力量的构成和教学核心作用 |
第三节 从教师团队结构的变化看教学理念的成熟 |
第四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学术研究 |
第一节 技法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艺术创作观念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学术研究对实践教学的反哺作用 |
第五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分析与反思 |
第一节 对成才率和创造力之形成的分析 |
第二节 对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相关人名录 |
附录二: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年表 |
附录三: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名师统计表 |
附录四:上海美专西洋画优秀学生统计表 |
附录五: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活动 |
附录六:上海美专师生入选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洋画作品统计 |
附录七:朱瑚教授口述历史(根据录音整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应野平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应野平生平 |
第一节 应野平生平 |
第二节 应野平绘画师承 |
第二章 应野平山水画特征 |
第一节 早期山水:出元入宋,古意盎然 |
第二节 中期山水:汲古弥新,与时俱进 |
第三节 晚期山水:从心所欲,任情肆意 |
第三章 应野平与海上画坛 |
第一节 应野平与海上名家 |
第二节 应野平山水画教学 |
第三节 应野平与海上绘画社团 |
第四章 应野平艺术成就及地位 |
第一节 应野平艺术成就 |
第二节 应野平绘画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域外文化影响下的哈尔滨城市美术研究(189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中外美术交流史的独特范例 |
(二)地方史研究的有力补充 |
(三)城市文化建设之根 |
二、国内外研究现态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选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角度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二)以空间社会学的建构观念为视角 |
(三)个性与共性的认知 |
(四)选题研究的资料使用 |
第一章 历史线索——哈尔滨美术文化的背景与结构 |
一、历史沉淀期哈尔滨美术文化概况 |
(一)1898 年之前哈尔滨地区的行政区划 |
(二)1898 年之前哈尔滨地区的美术传统 |
二、哈尔滨近代城市化进程 |
(一)近代哈尔滨的行政区划变迁 |
(二)哈尔滨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 |
三、侨居哈尔滨的外来移民 |
(一)哈尔滨外来人口的构成 |
(二)复杂人口与美术文化的多元 |
第二章 洋化时尚——哈尔滨外侨商业美术的发展 |
一、舞台美术的商业设计 |
(一)舞台布景的绘画风格 |
(二)其他美术设计 |
(三)洋化在美术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外侨商业品牌的视觉风尚 |
(一)全面移植的外侨商业品牌 |
(二)外来品牌设计的本土化探索 |
(三)视觉风尚形成原因简析 |
第三章 西画之风——俄侨西画在哈的流行与表现 |
一、俄侨西画的兴起与传播 |
(一)俄侨与油画的兴起 |
(二)教堂的兴建与宗教壁画 |
(三)西画对受众审美文化的影响 |
二、外侨的美术活动 |
(一)外侨的美术展览 |
(二)俄侨画家的水墨尝试 |
三、俄侨美术家与哈尔滨地方题材创作 |
(一)俄侨美术家 |
(二)俄侨美术家的哈尔滨地方题材美术创作 |
(三)特殊的油画传播者 |
四、俄侨的校外美术教育与影响 |
(一)荷花艺术学校 |
(二)俄侨的私人教学与人才培养 |
(三)俄侨美术教育活动的意义 |
第四章 文化侵训——日伪统治下的美术表现 |
一、权力系统中的视觉符号宣传 |
(一)日伪统治下的文艺导向 |
(二)国家权力的视觉象征系统 |
(三)美化侵略奴役的宣传画 |
二、代表“侵略业绩”的官方美展 |
(一)日本官方美展制度与风格的移植 |
(二)伪满洲国国展作品分析 |
(三)圣战美术作品展 |
三、哈尔滨地区美术家的美术活动 |
(一)哈尔滨地区日本画家的美术活动 |
(二)哈尔滨地区中国画家的美术活动 |
(三)哈尔滨地区其他侨民的美术活动 |
四、日本侵略对哈尔滨美术的影响 |
(一)域外影响主体与性质的改变 |
(二)对原有美术的摧残 |
第五章 文化自觉——哈尔滨中国画家的美术表现 |
一、民族商业品牌的借鉴与发展 |
(一)民族商业的视觉风尚 |
(二)“同记”的商业美术风格与影响 |
(三)域外美术影响下的中西兼容 |
二、哈埠国人的西画传播者 |
(一)西方绘画的本埠创作者 |
(二)在哈进行西画传播的南来画家 |
(三)哈埠西画与南来西画的关系 |
三、南来画家主导的哈埠中国画坛 |
(一)吴葆贞和北京派 |
(二)书法艺术的流行 |
(三)融合中西的哈埠中国画坛 |
四、以报刊图像作为载体的新知传播 |
(一)哈埠画报业的发展 |
(二)中外美术名作及理论的传播 |
(三)崇尚洋化的通俗美术 |
第六章 中西折中——哈尔滨西化的美术教育 |
一、哈尔滨美术教育的兴起 |
(一)发轫于俄侨的哈埠现代美术教育 |
(二)中国学校美术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哈尔滨学校美术教育 |
(三)外侨教育对哈尔滨人的影响 |
二、从无到有的哈埠高等美术学校 |
(一)东省特别区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 |
(二)公立高等美术专门学校 |
(三)美专的转型与停办 |
三、哈埠专业美术教育教学情况分析 |
(一)东特美专与东特区立师专的办学情况分析 |
(二)东特美专与东特区立师专的专业与课程情况分析 |
(三)东特师专走向西化的实践教学 |
结论 |
一、域外美术文化引导了哈尔滨城市生活风尚 |
二、域外文化塑造了哈尔滨城市美术空间与审美 |
三、哈尔滨早期城市美术是近代中国美术史发展的典型范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中央国术馆研究 ——组织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生命本质的必然性 |
1.1.2 与中央国术馆的缘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术”之研究 |
1.3.2 中央国术馆的历史叙述与评说 |
1.3.3 对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的研究 |
1.3.4 组织社会学发展慨况 |
1.3.5 总结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重、难点 |
1.8 研究假设及可能创新点 |
2 中央国术馆成立之背景分析 |
2.1 救亡图存身体当行——社会文化背景 |
2.1.1 日本的近代战争威胁 |
2.1.2 身体动员:“病夫”的再现与流行 |
2.1.3 尚武强种:病夫之改造 |
2.1.4 武术在身体改造运动中的论战 |
2.1.5 武术之开展 |
2.2 政局统一资源优势——中央国术馆成立的政治因素 |
2.2.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稳定的政治环境因素 |
2.2.2 人脉支持与行政拉拢:人的因素 |
2.3 小结 |
3 中央国术馆组织分析 |
3.1 从筹备到成立——归置于国民政府权利框架 |
3.1.1 发起经过 |
3.1.2 发起缘由 |
3.2 密切结合时代背景——组织目标体系化 |
3.2.1 强种救国 |
3.2.2 化除门派畛域 |
3.2.3 国术化 |
3.3 身份标识与组织认同——中央国术馆符号 |
3.3.1 旗帜 |
3.3.2 歌曲 |
3.3.3 口号 |
3.4 组织架构与行为规范——中央国术馆制度 |
3.4.1 一般制度 |
3.4.2 特殊制度 |
3.5 组织实际操作——中央国术馆运行 |
3.5.1 集权下的民主——组织领导管理 |
3.5.2 五千之入不敷出——资金募集及使用 |
3.5.3 稳定与流动并存——组织人事配备 |
3.5.4 凝聚、化解与协调——组织沟通 |
3.6 组织环境适应——中央国术馆变迁 |
3.6.1 消除门派畛域的实践——组织变革 |
3.6.2 国术与体育的融合——组织发展 |
3.6.3 战争环境下的流离失所——组织衰落 |
3.7 小结 |
4 国术化——中央国术馆实践活动 |
4.1 多元并举——国术传播 |
4.1.1 发行期刊 |
4.1.2 出版专着 |
4.1.3 表演交流 |
4.1.4 同禁烟运动联合宣传 |
4.1.5 成立剧社宣传 |
4.1.6 拍摄国术电影 |
4.2 渐臻完善——国术竞技化 |
4.2.1 实验性质——第一届国术国考 |
4.2.2 对打的坚守——第二届国术国考 |
4.3 有名无实——国术馆“系统”构建 |
4.4 口头和书面的阐释——国术科学化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近世稳婆群体的形象建构与社会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回顾 |
(一) 性别与医疗视野下的稳婆群体研究 |
(二) 有关产育的文化史研究 |
三 问题意识 |
四 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 |
第二章 近世稳婆的基本状貌 |
第一节 稳婆的称呼 |
第二节 稳婆的经济状况 |
第三节 稳婆的知识与技艺 |
一、技艺传承方式 |
二、接生技艺 |
第四节 稳婆的其他职能 |
第五节 余论:稳婆行业的特点 |
第三章 稳婆在传统医书中的形象 |
第一节 古代医家对难产的认识与治疗 |
一、对难产的认识 |
二、对难产的治疗 |
第二节 医书中的稳婆形象 |
一、坐婆有妙手 |
二、岂有稳婆之妙手 |
三、凶妇 |
第三节 通俗胎产医书的流行与稳婆形象的普及——以《达生编》为例 |
一、《达生编》的广泛流布 |
二、《达生编》广泛流布的原因 |
三、《达生编》作者考 |
第四节 余论:医家与稳婆的关系 |
第四章 稳婆在其它文本中的形象 |
第一节 良善之辈 |
一、妇女交往间的活跃角色 |
二、邻家老妇 |
第二节 富有喜剧色彩的滑稽人物 |
第三节 卑污的小人 |
一、杀婴、换子 |
二、堕胎 |
三、贪财 |
第四节 与稳婆伴随的魑魅色彩 |
第五节 余论:稳婆形象体现的社会观念 |
第五章 晚清以降稳婆境遇及形象的改变 |
第一节 晚清以降妇婴卫生行政的出现 |
一、“卫生”含义的扩展 |
二、妇婴卫生行政的出现 |
第二节 “卫生”话语下的稳婆境遇 |
一、舆论攻击的对象 |
二、政府取缔的对象 |
三、产家控诉的对象 |
第三节 传统稳婆形象在近代的延续与演变 |
一、龙钟婆娑——与“婆”字相连的传统形象 |
二、肮脏之手——“卫生”话语下的新形象 |
第四节 余论:传统稳婆形象对近代助产事业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10)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
第二节 助伤抚亡 |
一 抚恤体系建立 |
二 救助伤残 |
三 安抚亡灵 |
第三节 褒扬英烈 |
一 条例与政策 |
二 各种活动 |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
一 全民参与 |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
三 赴朝前线慰问 |
四 保障与实施 |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
三 国家补助办法 |
第二节 关爱伤亡 |
一 抚恤政策 |
二 伤残待遇 |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
第三节 铭记先烈 |
一 纪念活动 |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
三 追认授誉 |
第四节 社会动员 |
一 节日慰问 |
二 评选模范 |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
一 优待的实施 |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
一 节日动员 |
二 日常宣传 |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
二 优待金发放 |
三 定期定量补助 |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尊重生命 |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
第三节 褒扬立法 |
一 永久纪念 |
二 法规条例 |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
一 节日与日常 |
二 保障与规范 |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
一 伤残人的生活 |
二 死亡者的补偿 |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
一 内容与形式 |
二 褒扬金制度 |
第四节 双拥活动 |
一 与时俱进 |
二 双拥建设 |
结语 |
一 社会影响 |
二 基本经验 |
三 问题与解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安徽省呼吸衰竭学习班十月四日开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D]. 马进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D]. 周朝晖. 上海大学, 2019(02)
- [5]应野平山水画研究[D]. 刘亚兰. 上海大学, 2018(05)
- [6]域外文化影响下的哈尔滨城市美术研究(1898-1945)[D]. 于冠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8]中央国术馆研究 ——组织社会学的视角[D]. 刘靖.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5)
- [9]近世稳婆群体的形象建构与社会文化变迁[D]. 张璐. 南开大学, 2013(07)
- [10]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