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燕[1](2021)在《基于“肠-肾轴”理论观察尿毒康合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赫[2](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慢性肾脏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高继宁教授从事中医肾病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常用大黄、水蛭配伍治疗慢性肾脏病。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的复杂网络关系,预测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可能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研究其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及文献检索收集大黄、水蛭的活性化合物,将其导入PubChem数据库获得其标准化合物名称及SMILES格式,并通过SwissADME平台筛选满足口服生物利用度及类药性特征要求的有效活性化合物,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及TCMSP数据库获取有效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使用Uniprot数据库将上述作用靶点统一转换为基因名称,去重整理。随后,将TTD、DrugBank、DisGeNET、OMIM数据库收集到的与慢性肾脏病相关靶点蛋白相合并,得到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靶点蛋白。利用jvenn平台获取大黄、水蛭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潜在关键靶点。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STRING平台进一步明确关键靶点蛋白的互相之间作用关系。最后,将筛选出的关键靶点导入DAVIDv6.8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从而系统分析“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结果:1.“大黄-水蛭”药对的有效活性化合物及作用靶点:通过SwissADME平台共筛选得到符合口服生物利用度及类药性特征要求的有效活性化合物28个,包括了大黄26个,水蜂2个,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及TCMSP数据库共获得“大黄-水蛭”药对的675个有效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2.慢性肾脏病相关的疾病靶点蛋白:通过TTD、DrugBank、DisGeNET、OMIM数据库共筛选得到1329个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靶点蛋白。3.“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潜在关键靶点:通过jvenn平台获得67个“大黄-水蛭”药对与慢性肾脏病共有的靶点靶点,即为“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潜在关键靶点。4.“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构建:基于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该网络共含有98个节点和255条边,包含1个疾病节点,2个药物节点,28个活性化合物节点,67个靶点节点。对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化合物的介度中心性、紧密度中心性、度值中位数分别为0.00564757、0.38039216、5.5,共有10个活性化合物符合核心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条件,分别为泽兰黄醇、白皮杉醇、丹叶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10 β-羟基-6β-异丁酰喃佛术烷、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蒽酮、大黄酸、决明内酯。靶点的介度中心性、紧密度中心性、度值中位数分别为 0.00236264、0.43891403、2,位于其上的靶点有 PPARG、MMP3、MMP9、CYP2C19、EGFR、ALPL、ABCG2、ABCB1、ADHIC、MPO、LDHA、MMP2、HDAC8、ADAM17、ACE、RET、FLT1、AHR、EGLN1、TP53、APP、MAPT、ECE1、MME、CYP1A2、SHBG、SLC13A5、FADS1,而符合条件度值排名前五的分别为EGFR、MMP9、MMP2、LDHA、ABCB1。5.交集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通过STRING平台获得关键靶点蛋白的互相之间作用关系,利用Cytoscape3.7.2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介度中心性、紧密度中心性、度值中位数分别为0.00374192、0.7173913、40,则在该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靶点有 SIRT1、MMP2、CCL2、PDGFRB、IL1B、STAT3、TP53、REN、EGFR、FLT1、APP、PPARG、ACE、NOS3、CXCL8、PSEN1、CTNNB1、DPP4、MMP9、TLR4、SPP1、TNF、HIF1A、ITGB3、VEGFA、MMP3。由上述数据对比发现可知,EGFR、MMP9、MMP2于“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均处于核心地位,推测其为“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核心作用靶点。6.富集分析结果:通过David数据库获得271条生物过程条目、44条细胞组成条目、59条分子功能条目,主要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质膜、蛋白质结合等,绝大多数靶点富集集中在HIF-1信号通路、NOD样受体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56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初步探讨了“大黄-水蛭”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整体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抗癌、调节免疫等多种机制协同作用于慢性肾脏病的复杂网络过程。为“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巧花[3](2021)在《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桃核承气汤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桃核承气汤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模型大鼠的贫血指标、肾功能、病理形态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APC、β-catenin及TCF4的影响,探讨该方减轻肾纤维化,延缓CRF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桃核承气汤治疗CRF提供客观实验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分组与模型制备:将12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予普通饲料、超纯水喂养一周,使其适应性实验环境,先以随机的方式抽取5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各25只,其中空白组不行手术干预,假手术组仅行手术剥离双肾被膜;余下的75只大鼠依据文献方法行5/6肾切除术制备慢性肾衰竭模型,即先切除左侧2/3肾脏,一周后再切除右侧肾脏;术后3天予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确认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成模型组、尿毒清组以及桃核承气汤组各25只大鼠。(2)药物灌胃干预:在大鼠造模成功后第四周始,每天上午8时定时给药灌胃:除尿毒清组与桃核承气汤组大鼠分别予尿毒清颗粒溶液和桃核承气汤药液灌胃外,余下3组大鼠则予生理盐水灌胃;大鼠给药剂量为临床成人每公斤体重用药量的6倍计算,灌胃用量根据大鼠每周体重变化进行调整,每天灌胃前先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灌胃时间为56天。(3)标本检测:在第57天麻醉大鼠,取血液及残余肾组织标本后处死,血液标本用于检测大鼠RBC、HB、Scr、BUN;肾组织标本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左肾组织APC、β-catenin及TCF4的m RNA及蛋白含量表达情况;各组随机留取3只大鼠,在未取血的情况下,于肾脏皮质部分取1mm×1mm×1mm的组织若干块,迅速投入预冷的固定液中进行固定,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结果:(1)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血常规、肾功能、m RNA和蛋白表达含量及病理形态正常且无明显差别(P>0.05)。(2)桃核承气汤组大鼠的RBC、Hb水平相对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3)桃核承气汤组大鼠的Scr、BUN水平相对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且亦低于尿毒清组(P<0.05)。(4)桃核承气汤组大鼠相对于模型组和尿毒清组大鼠,APC的m RNA及蛋白表达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β-catenin、TCF4表达含量则显着降低(P<0.05)。(5)电镜观察显示: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球与肾小管细胞超微结构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在电镜下无法清晰辨认肾小球及肾小管超微结构;毛细血管内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系膜细胞增生明显,足突融合,足细胞变性;肾小管坏死,上皮细胞水肿明显,核膜多处破损;线粒体模糊、空泡样改变;刷状缘脱失。尿毒清组和桃核承气汤组大鼠病变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大鼠,且桃核承气汤组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组织完整性优于尿毒清组大鼠。结论:(1)桃核承气汤对CRF模型大鼠的贫血状态、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桃核承气汤可减轻CRF模型大鼠的肾纤维化程度,延缓CRF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传导,上调APC的表达,下调β-catenin、TCF4的表达有关。
张亮[4](2021)在《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中医象思维研究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Fas/Fas L介导的凋亡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抽取12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72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大鼠应用腺嘌呤(200mg/(kg·d))灌胃3周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饮组、尿毒清组、P13K抑制剂组(LY组)及肾衰饮+LY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Nacl溶液8ml/(kg·d)灌胃。肾衰饮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肾衰饮煎剂按生药量33.3g/(kg·d)灌胃。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颗粒以2.25g/(kg·d)浓度灌胃。LY组给予腹腔注射P13K抑制剂(LY294002)稀释液50mg/kg,周一次。肾衰饮+LY组在给予肾衰饮煎剂按生药量33.3g/(kg·d)灌胃基础上腹腔注射LY294002稀释液50mg/kg,周一次。以上各组大鼠均连续用药4周。各组分别留取大鼠血清及肾组织,检测各项指标。实验一: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肉眼观察肾脏外观形态,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实验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实验三: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四: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形态学及肾功能的影响1.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正常组:精神状态良好,毛色光泽,较少有脱毛现象,活动正常,反应灵活,每日进食量及饮水量均正常,垫料气味较淡,大鼠便质如常排便未见异常。模型组:体重明显下降,精神状态萎靡,毛色干枯晦暗,并出现脱毛现象,反应迟钝,活动减少,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垫料气味臭秽,稀便。尿毒清组:体重不同程度下降,精神状态萎靡,毛色干枯、脱落,精神中度萎靡,反应略有迟钝,活动减少,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垫料气味臭秽,稀便。肾衰饮组:体重不同程度下降,精神轻度萎靡,毛色干枯脱毛现象较轻,反应尚可,活动度尚可,进食量尚可,饮水量略增加,垫料气味臭秽,可见便质如常排便未见异常。1.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1.2.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外观形态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肾脏体积均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模型组改变最为明显,尿毒清组其次,最后为肾衰饮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表面均呈弥漫性细颗粒状改变,凹凸不平,被膜粘连,不易剥离,且外观颜色均明显发白,肉眼观察外观颜色发白程度:模型组>尿毒清组>肾衰饮组>正常组。沿肾门纵行剖开,除空白组外各组肾组织切面处均可见肾皮质不同程度变薄,且皮髓质界限欠清晰,其中模型组最明显,其他各组肉眼观察无明显区别。1.2.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体质量及肾指数的影响各组大鼠实验前及造模第1周体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第2周、第3周造模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第1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第2周和第3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与尿毒清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肾衰饮组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第4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肾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肾指数降低(尿毒清组P<0.01,肾衰饮组P<0.05),尿毒清组与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肾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1.2.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病理学的影响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正常组可见肾小球、肾小管、系膜结构正常,间质未见增宽,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肾小球囊腔变大,部分肾小管萎缩,小管的管壁薄厚不匀,肾小管上皮细胞弥漫空泡变性,成纤维细胞增多,系膜细胞增生明显,肾小球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尿毒清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减轻,系膜细胞轻度增生,部分区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肾衰饮组可见成纤维细胞减少,系膜细胞轻度增生,部分区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肾衰饮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及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均低于尿毒清组。1.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Scr、BUN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血清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TUNEL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正常,未见阳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且主要分布在髓质区;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尿毒清组比较,肾衰饮组大鼠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4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内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正常组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为阴性,模型组TLR4、MyD88、NF-κB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尿毒清颗粒和肾衰饮干预后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TLR4、MyD88、NF-κB蛋白的表达(P<0.01),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相比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6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各组大鼠肾脏组织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Akt/Akt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13K抑制剂组(LY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Akt/Akt比值显着降低(P<0.01);与LY组比较,肾衰饮+LY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Akt/Akt比值显着升高(P<0.01)。结论:1基于中医象思维,根据肾藏象的病理之象,提出脾肾虚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基础,是产生毒邪的根源;毒邪(湿毒、痰毒、瘀毒)是加重病情进展恶化及迁延不愈的重要外因,证属本虚标实。2拟“抗毒、解毒、排毒”三法于一方,肾衰饮健脾益肾扶正以抗毒;祛湿涤痰化瘀以解毒;通腑泄浊以排毒,攻补兼施。3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实验研究表明:(1)肾衰饮能够明显改善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及肾功能,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进一步抑制肾脏纤维化,达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目的;(2)肾衰饮能够降低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炎性损伤;(3)肾衰饮能够降低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对肾脏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4)肾衰饮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其下游的效应靶点Fas L来抑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
于珊珊[5](2021)在《虫草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RhoA/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RhoA/ROCK1通路对其下游因子ILK的调控,参与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物质COL-I、COL- Ⅲ等的调控,验证虫草益肾方对RhoA/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虫草益肾方防治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根据体重不同将100只雄性SD大鼠逐一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每组20只。造模选用左侧输尿管梗阻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术后次日开始灌胃给药。虫草益肾方组每日给与虫草益肾方水煎液6.57g/(kg·d)灌胃,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每日给与虫草益肾方水煎液13.14g/(kg·d)灌胃,盐酸咪哒普利组给与盐酸咪哒普利水溶液0.9g/(k 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至实验周期完成。实验期间定期记录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变化情况,分别于造模第7天、14天取材,留取大鼠血清用于检测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留取肾组织以HE染色、Masson染色法研究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PDGF-BB、ROCK1、ILK、COL-I、COL- Ⅲ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RhoA、ROCK1、ILK、E-cad、a-SMA蛋白表达情况,Realtime PCR等法检测RhoA、ROCK1、ILK、E-cad、a-SMA等基因表达情况。分别于造模第6天、13天,以随机方式从各组分别选取10只大鼠放入代谢笼中,留取24小时尿液,用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Q)检测,禁食不禁水。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不佳,皮毛暗淡,体重减轻,活动减少;虫草益肾方组、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大鼠反应能力、皮毛色泽、体重变化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模型制备后第7天、14天,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HE和Masson染色显示:虫草益肾方可改善UUO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程度,可减少UUO大鼠肾组织纤维化面积百分比,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第7天、14天与模型组比较,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百分比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虫草益肾方组与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比较,虫草益肾方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百分比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咪哒普利组与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比较,盐酸咪哒普利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百分比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实验第14天时,检测大鼠肾组织PDGF-B B、ILK、R OCK 1、COL-Ⅰ、C OL-Ⅲ蛋白表达情况,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比较,虫草益肾方组、盐酸咪哒普利组ILK、ROCK1、COL-Ⅰ、CO L-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GF-BB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Real-Time PCR显示:实验第14天,检测肾组织RhoAmRNA、R OCK1mRNA、ILKmRNA、E-cadherinmRNA、a-SMAmRNA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hoAmRNA、ROCK1mRNA、ILKmRNA、a-SM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E-c adhe rinmRNA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RhoA、ROCK1mRNA、ILKmRNA、a-SM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E-cadherinmRNA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比较,虫草益肾方组、盐酸咪哒普利组RhoAmRNA、ROCK1mRN A、ILKmRNA、a-SMA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第14天,检测大鼠肾组织RhoA、ROC K1、ILK、E-cadherin、a-SMA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OCK1、RhoA、IL K、a-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ROCK1、RhoA、ILK、a-SM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虫草益肾方高剂量组比较,盐酸咪哒普利组、虫草益肾方组ROCK1、RhoA、ILK、E-cadherin、a-SMA蛋白表达水平有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证实了虫草益肾方可改善UUO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生化指标。2.虫草益肾方能够延缓肾脏病理改变,保护肾功能。3.在肾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存在RhoAROCK1信号通路的激活,虫草益肾方可以抑制UUO模型大鼠肾组织PDGF-BB、ROCK1、RhoA等的表达,下调ILK的表达。4.虫草益肾方抑制肾组织IL K表达,从而干预ILK所介导的EM T,抑制E-cadherin、a-SMA、Ⅰ型和 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齐芮[6](2021)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让临床运用有据可循。方法:用计算机检索的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资源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日期为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1日;手工检索学位论文,《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等检索有关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如发生分歧由导师进行判断。并将筛选出的文章应用改良版的Jadad量表与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中的实验指标: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甲状旁腺素浓度、血钙磷乘积、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KT/V、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中,共观察患者1683名,其中服用尿毒清颗粒结合西医治疗的试验组842名,未使用尿毒清颗粒的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841名。其中有19篇研究对象为血透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腹膜透析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3-4期非血透患者,故先分为3个亚组进行试验数据的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透组:研究血透患者血钙浓度变化的有17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钙浓度的MD=0.22,95%CI(0.13,0.31),Z=4.81(P<0.00001),试验组在升高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钙浓度;研究对血磷浓度的影响有18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降低患者血磷浓度MD=-0.29,95%CI(-0.34,-0.23),Z=10.7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磷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磷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甲状旁腺素浓度变化的17篇,试验组降低血甲状旁腺素浓度SMD=-1.58,95%CI(-1.9,-1.27),Z=9.8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抑制血透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血透患者血钙磷乘积变化的有3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钙磷乘积的M D=-0.35,95%CI(-1.08,-0.37),Z=0.95(P=0.3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浓度变化的有8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肌酐浓度的[MD=-36.09,95%CI(-45.41,-26.76),Z=7.59(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尿素氮浓度变化的有7项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 D=-5.69,95%CI(-6.46,-4.92),Z=14.51(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尿素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尿素氮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有2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肌酐清除率MD=2.34,95%CI(1.1,3.58),Z=3.69(P=0.0002),试验组在提高血肌酐清除率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清除率;(2)腹膜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试验组对于提高血钙浓度[MD=0.30,95%CI(0.17,0.43),Z=4.26(P<0.0001)]、降低血磷浓度MD=-0.49,95%CI(-0.66,-0.33),Z=5.75(P<0.00001)、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MD=-2.63,95%CI(-4.2,-1.06),Z=3.29(P=0.001)]、提高白蛋白浓度[MD=6.06,95%CI(2.07,10.05),Z=2.98(P=0.003)],结果显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在对于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提高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甲状旁腺素、提高白蛋白上有明显疗效;(3)CKD3-4期非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其中试验组对于降低血磷浓度的[MD=-1.61,95%CI(-2.89,-0.33),Z=2.46(P=0.01<0.05)]、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D=-1.98,95%CI(-2.58,-1.38),Z=6.49(P<0.00001)、提高肾小球滤过率MD=3.47,95%CI(0.82,6.12),Z=2.57(P=0.01<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KD3-4期非透析组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尿素氮浓度、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适合临床应用;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存在偏倚风险。
易茗[7](2021)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健脾益肾活血降浊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探究使用中医药治疗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由2名互不交涉的研究人员,根据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按照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风险评估,最后通过Revman5.4软件对研究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7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纳入研究分析的共有1418例受试者,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分别进行分析。13篇文献描述了临床有效率,RR=1.31,95%CI=[1.22,1.41],Z=7.75,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纳入的文献中17篇报告了血肌酐,MD=-38.83,95%CI=[-50.61,-27.05],Z=6.46,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降低血肌酐上优于对照组。15篇报告了尿素氮,MD=-3.09,95%CI=[-4.02,-2.17],Z=6.5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7篇报告了内生肌酐清除率,MD=4.20,95%CI=[1.95,6.44],Z=3.66,P=0.00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7篇报告了血红蛋白MD=8.67,95%CI=[5.88,11.46],Z=6.09,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6篇文献描述了不良反应,RR=0.99,95%CI=[0.37,2.62],Z=0.03,P=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没有明显差异。临床有效率、血肌酐、尿素氮的漏斗图没有呈现出对称倒置漏斗的形状,显示纳入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的中药,在临床有效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红蛋白,改善内生肌酐清除率、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比单纯西药治疗更优。
麦文顶[8](2021)在《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组共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大鼠以外各组大鼠均采用5/6肾切除的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正常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10m L/kg·d)腹腔注射给药;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予以三七注射液1、2、3g/kg·d腹腔注射给药,贝那普利组予盐酸贝那普利5mg/kg·d药液灌胃,每天一次,共干预8周。6组大鼠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肾功能;采用ELISA检测硫酸吲哚酚(IS)和D-乳酸(D-LA)水平;采用鲎试验法定量检测内毒素;采用宏基因组测序菌群鉴定肠道内容物:应用Alpha多样性分析的4个指标:Ace、Chao1、Shannon、Simpson检测物种丰度及物种多样性;使用基于Beta多样性分析进行的主坐标分析法(PCo A)研究样本群落组成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在门、属水平上采用OTU分析进行物种注释及分类学分析。结果:(1)代谢毒素指标:模型组大鼠BUN、SCr和IS水平较正常组上升(P<0.01),而经三七注射液及盐酸贝那普利干预后,BUN、SCr和IS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高剂量治疗组及贝那普利组较模型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2)模型组内毒素和D-LA水平较正常组上调(P<0.01),而经三七注射液和盐酸盐酸贝那普利干预后,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其中中、高剂量治疗组及贝那普利组较模型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Ace、Chao1两个丰度指数分析显示:模型组Ace、Chao1丰度指数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七注射液及贝那普利治疗后各治疗组的Ace、Chao1指数有升高趋势,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模型组Shannon指数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注射液及贝那普利治疗后各治疗组的Shannon指数有升高趋势,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模型组Simpson指数上升,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注射液及贝那普利治疗后各治疗组的Simpson指数有下降趋势,但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o A分析结果提示各组组内相似性好,高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及低剂量治疗组有显着差异,中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及低剂量治疗组也有显着差异,差异小于模型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也有显着差异,但与低剂量治疗组差异不大。(5)各组样本菌群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最高,平均超过75%,其次为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各组菌群在门水平上无明显差异。(6)各组在属水平上,相对于模型组和低剂量治疗组,在贝那普利组,中、高剂量治疗组中,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丰度下降显着,乳杆菌属、毛螺菌属、瘤胃菌属、瘤胃球菌属等丰度显着上升。结论:三七注射液可以显着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对肠道粘膜屏障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改善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及多样性。
郭晓媛[9](2021)在《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滋肾丸(ZiShenWan,ZSW)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ZSW治疗DN的靶点及通路,为ZSW治疗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雄性6周龄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ZSW高剂量组、ZSW中剂量组、ZSW低剂量组(n=10);非糖尿病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10)。适应性喂养2周后,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灌胃(高剂量:6.0g/kg;中剂量:3.0g/kg;低剂量:1.5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灌胃(1.0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持续12周。每2周检测体重、尾静脉FBG;每4周检测尿液ACR、NAG酶、NGAL和CysC;给药12周后摘眼球取血,称量右肾脏重量,固定或冻存肾组织。血清检测HbA1c、BUN和CRE。肾组织经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病理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强度;TUNEL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的损伤水平;Western blot及RT-qPCR分别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以及焦亡相关炎症因子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2.细胞实验: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复苏、传代及培养。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筛选细胞培养条件及药物干预剂量,以高渗葡萄糖(45μmol/L)培养HK-2细胞48 h诱导焦亡及EMT,分为高糖组、ZSW低剂量组、ZWS中剂量组、ZSW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干预(高剂量:15μg/ml;中剂量:7.5μg/ml;低剂量:3.75μg/ml);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干预(0.1μmol/L)。另设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甘露醇组为高渗对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染色评估细胞核的损伤、LDH试验评估细胞膜的损伤、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焦亡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 及 RT-qPCR 分别检测细胞 NLRP3、ASC、Caspase-1、IL-1β、cleaved IL-1 β、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3.网络药理学: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ZSW的药物活性成分和DN的疾病靶点,获得ZSW治疗DN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ZSW治疗DN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ZSW治疗DN的关键靶点的PPI网络,筛选ZSW治疗DN的核心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和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1)药效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BG、HbAlc、BUN、血CRE及尿ACR、NAG酶、NGAL、CysC显着升高(P<0.01)。经ZSW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2)肾组织病理学:模型组肾小球出现体积增大、基底膜不均匀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出现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基底膜厚度、肾小管损伤指数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显着降低病理半定量评分(P<0.01)。(3)肾小管上皮细胞EM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强度、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强度、肾组织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显着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E-cadherin表达强度,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肾组织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4)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增多,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升高,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显着降低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降低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P<0.01)。(5)肾组织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显着降低NLRP3、ASC mRNA表达(P<0.01),高剂量ZSW显着降低Caspase-1 mRNA表达(P<0.01)。2.细胞实验:(1)EMT:高糖培养使HK-2细胞形态发生间质细胞样改变,迁移能力显着增强,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间质样改变,显着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显着降低α-SMA蛋白及mRNA表达,不同程度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2)焦亡:高糖培养使HK-2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加重,焦亡水平升高,IL-1β、IL-18释放增加,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明显减轻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显着降低焦亡水平,显着减少IL-1β、IL-18释放以及 IL-1β、cleaved IL-1β 和 IL-18 蛋白及 mRNA 表达(P<0.01)。(3)NLRP3炎症小体活化:高糖培养使HK-2细胞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 或 P<0.01)。3.网络药理学:经筛选获得ZSW的56个有效活性成分,与数据库中DN的疾病靶点映射获得166个ZSW治疗DN的靶点,与51个ZSW的有效活性成分共同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PPI网络筛选获得154个关键核心靶点,诸多靶点涉及炎症反应相关,主要富集在钙通道复合体、膜区、突触和细胞质等细胞组分;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神经递质结合等分子功能;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氧化还原、突触传递等生物学过程;包含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在内的炎症反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细胞增殖分化、内分泌抵抗、神经组织传导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1.ZSW有效降低db/db小鼠血糖,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及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小管上皮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2.ZSW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3.ZSW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DN,干预炎症反应是ZSW治疗DN的重要作用机制。
董娟[10](2021)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TGF-β1、Col 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失代偿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中TGF-β1、Col Ⅳ的影响,从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角度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1.随机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即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灌肠方进行结肠透析,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尿毒清颗粒进行结肠透析,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功(Scr、BU N、UA)、血脂(CHOL、TG)、电解质(Ca、P、K、CO2)、血常规(WBC、RBC、HB)、肝功(ALT、AST)、血清TGF-β1、Col Ⅳ等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3.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通过量化其中医证候积分来分析其疗效。结果:1.临床总疗效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0.56%,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实验室各指标的比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Scr、UA)、肾小球滤过率(GFR)、电解质(Ca、P)、血脂(CHOL、TG)、血常规(HB)等各指标,发现两组中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或P<0.01)。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WBC、RBC)、肝功(ALT、AST)、肾功(BUN)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发现两组中差异均不显着(P>0.05)。3.血清TGF-β1、Col Ⅳ的比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GF-β1、Col Ⅳ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中TGF-β1、Col Ⅳ水平较前改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着(P<0.05或P<0.01)。5.中医症状的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均较前改善,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能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清中TGF-β1、Col Ⅳ的浓度水平。提示中药结肠透析可通过降低患者的TGF-β1、Col Ⅳ,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病情、延缓CRF进展的目的。
二、中药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桃核承气汤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主要实验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造模 |
2.2 药物配制 |
2.3 灌胃给药 |
2.4 标本采集 |
2.5 观测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肾脏的肉眼观察 |
3.3 贫血指标、肾功能检测结果 |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
3.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6 左肾组织透射电镜观察(×10000)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CRF的认识 |
1.1 CRF发病原因及机制 |
1.2 肾纤维化的形成与慢性肾衰竭 |
1.3 慢性肾衰竭的西医防治措施 |
2 从中医角度探讨CRF |
2.1 关于CRF的中医病名探究 |
2.2 CRF病因病机 |
2.3 当代中医名家对CRF的辨治 |
2.4 逐瘀泄浊法论治CRF |
2.5 桃核承气汤治疗CRF分析 |
2.6 桃核承气汤临证加减 |
2.7 桃核承气汤前期研究成果总结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5/6 肾切除法建立CRF造模方法选择依据 |
2 假手术组和实验药物对照组设立的意义 |
3 Wnt信号通路与肾纤维化 |
4 桃核承气汤对CRF大鼠的干预作用 |
4.1 改善大鼠一般情况 |
4.2 改善大鼠贫血和肾功能 |
4.3 改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 |
4.4 影响大鼠肾组织APC、β-catenin、TCF4 的表达 |
5 本实验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抗炎、抗凋亡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肾衰饮对CRF大鼠抗炎机制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肾衰饮对CRF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 探讨肾衰饮调控CRF大鼠PI3K/Akt通路的作用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从炎症及细胞凋亡角度探讨CRF的发病机制及中药防治CRF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虫草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RhoA/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学研究 |
1.1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名研究 |
1.2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研究 |
1.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 |
2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慢性肾衰竭的流行病学研究 |
2.2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研究 |
2.3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进展研究 |
3 RhoA∕ROCK1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3.1 RhoA∕ROCK1信号通路的概述 |
3.2 RhoA∕ROCK1信号通路与多种肾脏疾病 |
3.3 RhoA∕ROCK1信号通路与肾间质纤维化 |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
1.1 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存活情况及分析 |
1.2 各组大鼠宏观表征变化情况 |
1.3 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
1.4 各组大鼠尿量变化情况 |
2 生化指标 |
2.1 各组大鼠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情况 |
2.2 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水平变化情况 |
2.3 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变化情况 |
3 各组大鼠肾脏脏器系数观察 |
4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 |
4.1 各组大鼠肾脏大体形态学观察 |
4.2 HE染色 |
4.3 Masson染色 |
4.4 各组大鼠Masson染色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统计结果 |
5 大鼠肾组织中PDGF-BB、ILK、ROCK1、COL-I、COL-Ⅲ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 |
5.1 免疫组织化学人工判定结果 |
5.2 免疫组 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PDGF-BB、ILK、ROC K1、COL - I、COL-III |
6 大鼠肾组织中RhoA、ROCK1、ILK、E-cadherin、a-SMA蛋白的WestnBlot检测 |
6.1 大鼠肾组织RhoA蛋白表达的WestenBlot检测 |
6.2 大鼠肾组织ROCK1蛋白表达的WestenBlot检测 |
6.3 大鼠肾组织ILK蛋白表达的WestenBlot检测 |
6.4 大鼠肾组织E-c adherin蛋白表达的WestenBl ot检测 |
6.5 大鼠肾组织a-SMA蛋白表达的WestenBlot检测 |
7 大鼠肾组织中RhoA、ROCK1、ILK、E-cadherin、a-SMAmRNA表达情况 |
7.1 大鼠肾组织RhoAmRNA表达情况 |
7.2 大鼠肾组织ROCK1mRNA表达情况 |
7.3 大鼠肾组织ILKmRNA表达情况 |
7.4 大鼠肾组织E-cadherinmRNA表达情况 |
7.5 大鼠肾组织a-SMAmRNA表达情况 |
讨论 |
1 实验设计 |
1.1 肾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1.2 对照药物的选择 |
1.3 选取指标的说明 |
1.4 检测方法的选择 |
1.5 检测时间点的选择 |
1.6 药物剂量的选择 |
2 虫草益肾方的组方研究 |
2.1 虫草益肾方前期研究进展 |
2.2 虫草益肾方组方分析 |
3 虫草益肾方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3.1 虫草益肾方对UUO模型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3.2 虫草益肾方对UUO模型肾脏病理组织学的改变 |
3.3 虫草益肾方对UUO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虫草益肾方对UUO大鼠RhoA∕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 虫草益肾方对UUO大鼠RhoA、ROCK1的影响 |
4.2 虫草益肾方对UUO大鼠PDGF-BB的影响 |
4.3 虫草益肾方对UUO大鼠ILK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研究指标 |
2.排除标准 |
3.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方式 |
3.1 检索范围 |
3.2 检索方式 |
4.文献资料的筛选和提取 |
5.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结果: |
1.文献筛选结果 |
2.纳入研究的特征 |
3.文献质量评价 |
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5 Meta分析结果 |
5.1 对于血透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2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3 对于CKD3-4 期非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4 不良反应 |
6.发表偏倚评价 |
讨论 |
1.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1.3 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探究 |
1.4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
2.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2.1、病名 |
2.2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究 |
2.3 中医各家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
3.尿毒清颗粒 |
3.1 尿毒清颗粒的药理研究 |
3.2 尿毒清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 |
4、对于本次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西医的研究 |
1.1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并发症的研究: |
1.2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 |
附录二: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中医的研究 |
2.1 病名渊源 |
2.2 中医对肾性骨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 |
2.3 中医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词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策略 |
1.1.2 数据库 |
1.1.3 检索词 |
1.1.4 检索时间 |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
1.3.1 文献筛选 |
1.3.2 提取数据 |
1.4 质量评价与风险评估 |
1.5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特征 |
2.2.1 一般特征 |
2.2.2 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
2.2.3 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及疗程 |
2.2.4 脱落及不良反应 |
2.3 文献风险评估、质量评价 |
2.4 结局指标 |
2.4.1 血肌酐 |
2.4.2 尿素氮 |
2.4.3 内生肌酐清除率 |
2.4.4 血红蛋白 |
2.4.5 临床有效率 |
2.4.6 不良反应 |
2.5 使用中药频次分析 |
3.病案分析 |
4.讨论 |
4.1 西医学对于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4.1.1 慢性肾衰竭概述 |
4.1.2 慢性肾衰竭诊疗研究进展 |
4.1.3 慢性肾衰竭预防 |
4.2 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CRF的依据 |
4.2.1 CRF的中医认识 |
4.2.2 现代各医家对CRF的病因病机认识 |
4.2.3 CRF脾肾亏虚与瘀浊证的病机分析 |
4.3 纳入文献的方药分析 |
4.4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
4.5 异质性来源的分析 |
4.6 本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7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Jadad评分量表细则 |
附录2 综述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CRF的概念与分期 |
1.1 CRF的概念 |
1.2 CRF的分期 |
1.3 CRF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肠-肾轴理论的研究 |
2.1 肠-肾轴理论的概述 |
2.2 肠-肾轴理论与肾脏病 |
3 现代医学对肠道菌群的研究 |
3.1 肠道菌群的种类及功能 |
3.2 GM对各种疾病的影响 |
4 CRF与肠道的关系 |
5 中医学论治 CRF |
5.1 古时医家论治 |
5.2 当代医家论治 |
5.3 中医药对 CRF 的治疗 |
5.3.1 中药内服 |
5.3.2 中医外治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造模 |
2.3 模型检测 |
2.4 药物干预 |
2.5 标本采集、处理 |
2.6 实验指标检测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成分 |
3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 |
4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中医病机与辨证 |
5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
6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现代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滋肾丸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滋肾丸的源流与命名 |
3 滋肾丸的方证与方义 |
4 滋肾丸的制方与化裁 |
5 滋肾丸的名家应用经验 |
6 滋肾丸的临床应用研究 |
7 滋肾丸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二 滋肾丸干预高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滋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TGF-β1、Col 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1.1 西医诊断标准 |
2.1.2 中医诊断标准 |
2.1.4 血清TGF-β1、Col Ⅳ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3.分组 |
4.治疗方法 |
4.1 常规治疗 |
4.2 分组治疗方案 |
5.观察指标 |
5.1 安全性检测指标 |
5.2 疗效性观测指标 |
6.疗效评定标准 |
7.统计学处理 |
临床资料 |
1.基本资料 |
2.分组 |
研究结果 |
1、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
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 |
2.1 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 |
2.2 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2.3 舌、脉象比较 |
3、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
3.1 两组TGF-β1、Col Ⅳ比较 |
3.2 两组肾功能及GFR比较 |
3.3 两组血常规比较 |
3.4 两组肝功能、血脂比较 |
3.5 两组电解质比较 |
4.其它安全指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
讨论 |
1.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的认识 |
2.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
3.慢性肾衰竭与TGF-β1、Col Ⅳ的关系 |
4.尿毒清颗粒作为对照组的合理性 |
5.中药组方分析 |
5.1 方剂来源 |
5.2 方剂组成及方义分析 |
5.3 单味药物研究 |
6.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
6.1 两组总体疗效分析 |
6.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6.3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中医症状的比较 |
6.4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的比较 |
6.5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肾功能及GFR水平的影响 |
6.6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血脂的影响 |
6.7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电解质的影响 |
6.8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血常规的影响 |
6.9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6.10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TGF-β1、Col Ⅳ的影响 |
7.对安全性指标的评估 |
8.课题研究特色 |
9.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 |
二.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 |
(一)辨证分型治疗 |
(二)辨证分期治疗 |
(三)专方专药治疗 |
(四)单味药及中成药治疗 |
(五)中药结肠透析治疗 |
(六)中医其他治疗 |
三.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的相关研究 |
四.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 |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四、中药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肠-肾轴”理论观察尿毒康合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郭文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水蛭药对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机制研究[D]. 黄赫.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桃核承气汤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D]. 王巧花.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D]. 张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5]虫草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RhoA/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D]. 于珊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D]. 齐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meta分析[D]. 易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8]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变化的研究[D]. 麦文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9]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郭晓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TGF-β1、Col Ⅳ的影响[D]. 董娟.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