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丘陵区农作物布局与耕作改革的农业气候分析

镇江丘陵区农作物布局与耕作改革的农业气候分析

一、镇江丘陵地区作物布局和耕作改制的农业气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灵[1](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研究指明

刘欢,熊伟,李迎春,杨笛[2](2017)在《气候变化对中国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轮作耕作方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理解,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促进轮作生产体系有效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本文梳理了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总结当前常用研究手段(作物模型、统计和试验方法)的优缺点,从作物生长发育、种植布局、种植效益、种植风险4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对现有的适应性措施以及今后研究重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全面深入评估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的影响,以及未来轮作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影响轮作系统。尽管因研究的时空尺度、方法及轮作模式的不同,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差异,但大部分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上,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使得研究区轮作系统种植界限发生明显北移,导致不同轮作系统的作物布局及种植面积发生改变。微观角度上,气温升高加快了轮作系统内部作物生育进程,导致作物产量下降,也为系统内品种更换提供了可能。热量资源的变化,还导致轮作系统内部所遭遇的气象灾害规律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低温灾害事件将减少,但是种植界限变动的敏感区内新的低温灾害事件以及极端高温事件则有增加的趋势,从而增加了轮作系统高产、稳产及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生产中,通过改变作物布局,选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以及优化管理措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和轮作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还需结合多种研究手段,开展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机理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广度、精度和准确度,以促进和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李阔,许吟隆[3](2017)在《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百年来,全球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着,目前适应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已有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适应气候变化实践非常丰富,但诸多研究者并未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对已有实践的适应气候变化内涵没有清晰地认识。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从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品种布局三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结合东北水稻玉米扩种、冬麦北移、华北"两晚"技术、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改制、南方冬季农业开发等典型适应气候变化案例,探讨复种指数、间作套种模式、作物配置、种植界限、种植比例、抗旱品种、抗病虫害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同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中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倡导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各要素对种植熟制的综合影响研究,深入开展农业精细区划与作物布局优化配置研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育种多目标优化决策研究。

唐惠燕[4](2014)在《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文中研究指明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兼具南北农业的种植特点,历史形成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差异明显的地区。1949年以来,江苏农业发展跨越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30年左右两个完全不同体制的时期,经济发展经历整体不太发达到部分地区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发展较慢这样区域不平衡的过程,时间跨度长,空间差异性大,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业也发生了显着变化。本文基于1949-2011共63年与江苏省农业种植相关的大量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可视化展示主要农作物不同时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和重心迁移的基础上,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演变特点和驱动因素,为江苏或其他地区农业宏观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新型信息工具GIS在农业历史领域的研究供实证。1、确定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建立基于GIS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以2011年江苏行政区划为依据,按照地级市和县域归属为基本单元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规范,形成1949-2011共63年13个地级市75个县域单元与农作物种植相关的数据集,基于GIS建立江苏省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经过规范的数据量达20万个。2、基于宏观层面的农业重大政策调整和微观层面的种植多样性指数变化,对江苏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历史分期。江苏在1949-2011年间,农业种植结构整体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棉花、油菜、大豆等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为辅。近30年,由于食物消费的改变,蔬菜、瓜果类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63年间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农业生产虽然基本满足了人类生活需要,但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多样性指数整体则呈下降趋势。3、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显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向区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5种作物GIS空间分布组图显示出63年间各种作物不一样的空间变化特征,显示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打破,区域化特色化种植模式逐渐形成。以水稻为例,水稻GIS组图显示江苏水稻种植呈现两个阶段性区域性转移,由以南方地区为主逐渐向全省性种植转移,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导致水稻种植向北方地区转移。主要农作物在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区域化特色化的种植特点。4、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空间重心的演变轨迹,显示出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在定量计算各个时段空间重心的基础上,根据精确的地理坐标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演变轨迹。以水稻为例,播种面积63年间空间重心的迁移轨迹为:镇江扬中市三茅镇扬子东路——扬州江都市十三圩——老圩—五圩——邓家庄——秦庄—横桥——高邮市萧家庄——郑家——陈西——黎家厦——宝应县周庄——任庄。所有作物均显示整体向北迁移的演变轨迹,表明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5、探讨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与人口、经济、政策、科技和环境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关性计量研究了农作物种植与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人口的高增长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驱动的最重要因素。对1949-2011年江苏粮食、油料等总产量与江苏总人口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总人口数与江苏粮食总产量、油料总产量呈0.01水平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0.875,显示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与人口的增长关系密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差异是形成各种作物空间重心区域性变迁的重要原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对农业在三产中的结构和地位会产生影响。对1952-2011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苏南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6,而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2,0.550。农业政策因素对江苏种植结构格局变化影响很大,显示出政策的强大调控力量,但对不同收入地区促进存在差异,体现在对苏北、低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苏南、相对高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另外耕地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农业总产的提高主要依靠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而环境因素和科技进步是影响作物单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压力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只有降低人口总量,减少对土地的需求,才能真正形成多样性的农业种植系统。实证研究表明:GIS空间分析工具,为拥有大量的、历时较长的、可靠的历史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的选择。

王楼楼[5](2013)在《江苏省籼稻改粳稻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分籼、粳两个亚种,籼稻主要分布于南方稻区,粳稻主要分布于北方稻区。自20世纪50年代,根据南方稻区生态条件,我国不断鼓励南方稻区籼稻改粳稻(简称“籼改粳”)。江苏省位于南方稻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大省。建国以来,江苏省水稻经历了多次“籼改粳”的探索与尝试,在南方稻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剖析了江苏省“籼改粳”的历史进程,’研究了近年来江苏省籼稻、粳稻的时空变化,比较了籼稻与粳稻的成本收益,基于农户行为分析的视角研究了江苏省“籼改粳”的动力与阻力,分析了江苏省“籼改粳”的必然性,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粳稻,60年代粳稻迅速发展,70年代粳稻改籼稻,80年代“调双扩优”,90年代调籼扩粳,本世纪初粳稻稳步推进。江苏省籼稻和粳稻的更换是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总量的需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而变化的。2、近20年来,江苏省籼稻经历了增长期、快速下降期、平稳发展期和缓慢下降期等四个阶段,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上不断向苏北与低岗丘陵地区集聚,存在显着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江苏省粳稻经历了缓慢下降期、上升期、下降期和恢复增长期等四个阶段,种植面积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空间分布重心由南向北转移,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整体存在着不显着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具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3、近10年来,江苏省粳稻生产的总产值、总成本、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均高于籼稻,粳稻在单产、收购价上均具有优势,导致其总产值高于籼稻。相比于籼稻,粳稻呈现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4、被调查农户认为粳稻在产量、抗倒性优于籼稻,在适口性、抗病性上差于籼稻,需水量高于籼稻。阻碍农户选择粳稻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经济、社会等,其中资源因素包括地貌特征、土壤、低洼田等,经济因素主要受部分地区粳稻的综合效益无比较优势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农民认知与种植习惯、传统的小农体系、健康舆论、灌溉安排、茬口安排、土地细碎化、推广配套体系不健全以及稻米市场系统等。促使农户选择粳稻的因素有政策、技术、种田大户等,其中技术因素包括胡桑田的改制、不同稻作方式的特点与效益,种田大户则从自身对粳稻的选择以及对普通农户的影响两方面推动粳稻发展,农户接触新技术的机会以及自身的学习意识也促进了粳稻发展。5、粳米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粳稻在产量、品质、抗逆性与经济效益上的优势以及粳稻的配套技术优势,使江苏省“籼改粳”具有必然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提出了江苏省籼稻优势种植区域“籼改粳”的发展原则,即优先推广适宜地区,逐步改造不适宜地区,保留少部分籼稻优势种植区域,在政策扶持、技术保障及大户带动下,有序地推进“籼改粳”进程。

胡清宇[6](2012)在《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势必会引起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候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加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当前气候变率较大的前提下,如何客观地评价气候变暖对江淮地区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气候资源的变化对作物种植系统造成的影响,为实施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和耕作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应性措施,以减轻气候变化可能对江淮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本文利用了我国江淮地区30个气象站点的1980~2009年逐日的温、水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插值分析技术,分析了1980~2009年江淮地区全年和作物生长季温度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主要农作物产量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稻麦、稻油、麦玉米种植模式的时空演变规律。利用江淮地区稻麦历史产量统计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初步明确了气候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淮主要作物应对气候变化的栽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近30年来江淮地区年平均温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059℃/a、0.057℃/a、0.066℃/a;小麦生长季均温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067℃/a、0.064℃/a、0.073℃/a;水稻生长季均温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045℃/a、0.043℃/a、0.054℃/a。从小麦、水稻生育期平均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增加可知,冬季增温显着高于夏季,夜间增温高于白天。空间分布上,近30年来江淮东南部地区的平均温度增幅较高,而西北部地区均温增加趋势中等,总体来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增温幅度逐渐较少。近30年江淮地区来平均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2.Omm/a。空间上江淮北部地区的降水增加较为明显,中部区域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南部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冬季降雨量的增速高于夏季。2.气候变化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本研究中江淮地区30年来小麦、水稻、油菜和玉米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并没有因为气候变暖而产量下降。各模式的周年产量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年际间波动较小。采用非线性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最高温度的升高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多是正向的,随着最高温度的上升产量也上升;而最低温度的升高对冬季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多是负向的,随着最低温度的上升产量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平均温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显地区性差异,江苏多为负影响,安徽多为正影响;降雨量对江淮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大。3.江淮地区安徽、江苏的复种指数的实际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江苏复种指数从1980年的192%,降低到2009年的160%;安徽复种指数则有所上升从1988年的186%,增加到2009年的217%。稻麦模式从空间分布,种植比例北部高于南部地区。近年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稻麦耕作模式的面积有所下降,这种变化可能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一定关系。稻油模式主要分布在江淮南部地区,安徽南部地区分布较大,年代间变化不大;随着年代增加,稻油模式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麦玉模式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西北部,其分布与降雨量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4.根据江淮地区气候变暖特点,提出从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界限和模式、适当调整播种期、正确选用作物品种,科学引种、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做好节水排灌和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来解决当前气候变暖对江淮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措施。

殷志华[7](2012)在《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湖地区稻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水稻是这一地区最主要的栽培作物。至明清时期,以稻作为核心的农业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在稻田水利、水稻品种资源、稻作生产技术、稻作经济、稻作文化等方面较前代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当时农田水利的建设,丰富了太湖地区人们衣食住行的内容,并且这一地区的稻作农业具有优良传统,是具有良性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农业是传统精耕细作农业的典范,对后世稻作农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其生态价值对当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是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太湖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布,气候适宜,水网密布,适宜水稻生长。由于微观环境的差异,太湖地区可划分成东部沿海沿江平原区、湖西平原区、苏锡平原区、阳澄淀泖湖荡平原区、杭嘉湖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六个主要农业区域。其中,东部沿海沿江平原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土壤沙质,土质疏松,对于棉花生长有利;湖西平原区适合中稻种植;阳澄淀泖湖荡平原区是重要的水稻产区;杭嘉湖平原区以水稻田为主,同时水旱田交叉,有利于全面安排粮桑的发展;太湖及湖滨丘陵区是重要的水果产区。人口和赋税是影响太湖地区稻作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明清时期太湖地区人口、赋税压力对稻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太湖地区发达的商品经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繁荣的文化也对稻作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明清以前太湖地区稻作在农田水利、稻作农具、肥料技术、品种选育、耕作技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为明清时期稻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稻田水利是稻作生产的保障。塘浦圩田、溇港圩田系统是太湖地区主要的水利系统。明清时期圩田系统变化主要体现在圩田的小圩化,在小圩化过程中,稻田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加快。稻田灌溉主要有蓄水灌溉,涉及潴水比例的问题;引水灌溉主要是引湖水以溉稻田。由于太湖地区不患水源不足而患涝渍危害,因此排水工程建设较多,修筑“径塍”和“戗岸”,仰盂圩分级分区排水措施、“提塘”、“挺塘”、“冬月竭池”等防涝排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稻田的可耕性。在实际排灌中,水车是重要的工具,“大棚车”、“官车法”、“踏塘车”等集体戽水法是主要排灌方式。水稻品种丰富,优质水稻品种多是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最显着特征。太湖地区水稻品种主要有粳、籼、糯三种,数量上粳多于糯,糯多于籼,其中又以晚粳、晚糯在太湖地区种植较为广泛。通过方志等资料的统计,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粳(籼)稻有351个,糯稻品种有180个,优质品种有72个。种植区域看,平原区稻种以“青”种、“黄”种为主,低洼地区以“红”种为主,相对干旱的地区种植耐旱品种的水稻。具体区域上看,本文根据苏州、吴长元、松江、上海、川沙、江阴、嘉兴、嘉善、平湖、归安、吴江、震泽等地方志,查看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品种箭子稻、香粳、红莲、紫芒稻、早白稻、晚白稻、闪西风、六十日、麦争场、金城稻、师姑粳、三穗千、芦黄糯、羊脂糯、赶陈糯、瞒官糯等的分布情况。太湖地区水稻品种在命名方式、生育期、株型、抗逆性、抗倒伏性等方面有特色,其品种资源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栽培经验丰富,主要体现在土地整理、育秧移栽等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点:一是重视深耕,耕耙耖整地技术进一步完善,在整地中广泛使用铁搭;二是提出秧田整治具体标准“土烂如面,水平于镜”,并根据早、中、晚稻之分因时因地浸种、催芽,均匀播种;三是移栽要注重秧龄和规范,适当密植;四是土地用养结合,粪肥合理循环。这一时期肥料种类多,有人畜粪便、绿肥、饼肥、河塘泥、草木灰等,积制方法多样,有踏粪法、窖粪法、蒸粪法、酿粪法、煨粪法、煮粪法等,肥料施用注重基肥的同时,追肥应“看苗施肥”;五是灌溉应因地、因时而异,并注重控制水温,灌溉工具有踏车、牛牵水车、风力水车、桔槔等;六是注重耘田的作用,三耘三耥成为普遍标准,耘田工具有耥耙、耘爪、薅马、荡[耥]胸、臂簏等;七是特别强调烤田,烤田应注重天时,适时合理烤田。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妇女普遍参与到水稻种植环节中如戽水、插秧,清以后,妇女逐渐退出大田劳作,这与明清时期发生的种植结构变迁相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经济作物的扩张和农作经营的多样化使得太湖地区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以水稻种植为核心的农业结构变迁。平原地区,在棉、桑、竹、靛蓝、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中,棉花、桑是种植结构变迁的主力。“棉争粮田”主要发生在松江、上海、嘉定和太仓等地,并形成太湖地区沿江沿海连片种植的集中棉区,并向苏州、常州所属的沿江地区及杭嘉湖平原扩散,挤占稻田和桑地。至清代,太湖地区棉区扩大为全国最为重要的江、浙沿海棉区。“桑争稻田”主要发生在湖州府、嘉兴府和苏州府的部分地区,从明末天启年间开始,由传统杭嘉湖蚕丝区向外扩展,这种扩展态势一直延续至清中期。从清晚期开始,太湖地区蚕桑又有一次更大的扩展,几乎覆盖到全区,太湖以东、北、西三面扩展最显着。经济作物的扩张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发展,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牧结合、稻田养鱼、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形成了良性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围绕着稻作生产、稻作经济,太湖地区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在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神灵信仰,有宗教神、自然神、地方神;在民间有专门主持稻作信仰仪式的巫,有一定的祭祀礼仪,不同祭祀仪式有着不同的祭祀歌曲和祭祀舞蹈。稻作文化还延伸至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服饰、交通运输、民居都体现着丰富的稻作文化。太湖地区每月都有不同的稻作食俗,有着独具水乡特色的稻作服饰、各式各样的农船、冬暖夏凉的稻草房。同时,随着商品化的发展,太湖地区许多地方形成了规模不等的米市;在米行间,存在着不同的米业信仰和复杂的经营习俗。民国以后,太湖地区稻作农业在以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冲击下,发生较大变化。过去丰富多样的水稻品种资源急剧减少,一些传统农具消失,传统的稻作生产技术如有机肥料的积制逐渐被无机化肥取代,传统稻作文化也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这种现象在近几十年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当代农业负面影响的加剧,人们开始反思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传统稻作文化遗产为代价的农业发展模式,注意传承和保护传统稻作文化,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张青瑶[8](2012)在《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是全球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是研究自然与人文过程的理想切入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的提出,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其中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晋北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东北部,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主要工作包括复原清代晋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过程和变化,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主题,本文在充分讨论区域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登记制度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展开讨论,从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角度展现土地利用的具体状态,并从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最后,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深入讨论。本文有步骤、有铺垫地对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及驱动因素问题进行讨论,更是以土地利用为平台展开的人地关系探讨。土地的自然属性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从自然环境的常态和自然灾害角度对区域自然环境进行宏观把握并分析区域特征,初步分析该环境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影响。清代晋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较今寒冷,降水山地多于平地,年季分配不均,境内水环境、土壤、植被等区域差异表现明显。自然灾害讨论中主要对旱灾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旱灾发生频次整体平稳中稍有下降;旱灾发生等级稍呈上升趋势,并将重建旱灾序列与现有雨季序列比对,结果呈现一致性,较好说明清代晋北气候特征及变化。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背景,本文对区域土地关系加以关注。研究发现:清代晋北官田、民田格局逐渐形成后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卫所屯田、赡军地、牧场地等官田民地化;不同区域内至清末出现土地买卖频繁的现象,但原因不同;认为清代(至少在清末)晋北存在永佃制,但分布具有区域性,并且存在不完全永佃和地域特色的永佃;认为土地分配与租佃形态存在区域差异,分成租制比较普遍,不能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租佃关系的形成;清政府对土地买卖、租佃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契税的征收,国家层面的管理需要和地方实情相结合,会受到地方整体环境的制约。晋北土地关系特征反映了晋北农业经济的落后,同时与区域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会对区域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土地登记制度及田赋税额确定内容的讨论,主要涉及明清山西土地清丈与土地登记制度的演变、税额确定以及田赋征收的区域自主性等问题。通过由明至清山西地区土地清丈、政府对于土地登记的管理以及地方社会的自主性等问题的讨论,对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提出若干看法,包括对于明代万历山西清丈的认识,对于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的认识,以及对于山西册载田赋数据的评价。其中比较核心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山西折亩广泛存在,清代继续延续这种习惯,并逐渐形成折亩基础上的级差赋税。田赋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目前只能对部分州县土地数字尝试修订。在此基础上,对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时空分布进行探讨,包括来自田赋数据的整体考察和来自部分县级数据修订的区域考察。整体讨论了县级册载田赋数据的数值与分布,数据显示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变化不大,土地垦殖在乾隆时期达到峰值,没有继续增长,稍有下降,整体波动不大。又在相关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部分州县耕地数据进行修订考察,结果显示修订后的明清数据与1953年数据较为符合,各县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各时期田赋税亩相比,要高于田赋税亩的可靠性。其后文章对时间断面下的土地垦殖率和人均耕地进行分析,总体显示本次修订是较为可信的。认为这种修订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不具有全面性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过程总体分为明末清初的土地抛荒期,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土地复垦期以及乾隆以后土地垦殖的下降期。清代晋北农作物种植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显着,作物种类较少,种植结构单一。黍、稷、粟、粱等传统作物普遍种植,麦类作物种植比例不高,很少种宿麦。莜麦、荞麦和胡麻是本区特色作物,种植广泛。稻类作物只在黄河、滹沱河、桑干河沿岸略有种植。随着马铃薯、玉米等美洲作物的传入,晋北的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尤其体现在马铃薯的引种及发展方面。晚清罂粟在晋北地区的广泛种植是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另一个突出表现,罂粟种植屡禁不止,利益的驱动、人为因素等是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文末对清代晋北作物种植制度进行总结。从民众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农业方面充分展现了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的普遍存在,乡民能够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清代晋北地区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管涔山、芦芽山、五台山等山区,晋西北山区农林转化比较突出,山区乡民已经认识到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带来的严重影响,采取了一些护林措施。牧业方面,晋北大朔地区、晋西北宁武、保德等地、五台山地区等都广泛分布草地资源,牧业发达,民众多以牧养为生,充分体现研究区域农牧交错的地域特征。清代晋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雁北、晋西北、五台山等地都广泛分布,与乡民生活息息相关。晋北土盐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土盐的生产及销售与区域土地利用问题关系密切。采集业等其他营生方式的选择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调整,环境压力下的人口外流、出口谋生行为也是本区土地利用状况的一种反映。文章最后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大类讨论了清代晋北土地利用的驱动因素问题。关于自然因素的讨论主要从自然常态因素和自然灾害两方面展开论述,人文因素主要从土地垦殖政策、卫所行政化、田赋制度、人口、战争、民族、宗教、风俗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中注意把握两个问题,一是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具有驱动力,二是如何驱动,驱动力程度如何。研究认为种种人文因素都要落脚于自然因素之上,与之发生综合,作用于土地利用,充分显示晋北地区自然因素的制约作用,这属于第一层面,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层面是制度政策方面的驱动,晋北地方土地利用对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显现出其应有的敏感性,第三个层面来自于人口、战争等方面的影响,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方面的驱动因素属于第四个层面。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复杂不仅来源于驱动因子的多样,还在于作用机制的复杂,往往并不是某种单一的驱动因子孤立地对土地利用发生作用。

李小勇[9](2011)在《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挖掘南方双季稻田的粮食生产潜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应对因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南方季节性干旱问题,促进南方稻区“粮-经-饲”结构协调发展,提高稻田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促进稻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和低碳发展,为稻田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传统双季稻种植模式(R-R)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和土壤-作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M-R)的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及氮素利用特征;土壤背景供氮对M-R模式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及不同施氮水平和耕作方式对M-R模式中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R模式的周年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优势显着,与传统R-R模式比较,产量和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20.0%和23.2%;土地资源利用率,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75%,14.7%,20.4%,12.1%和19.1%;周年总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16.7%和8.04%,体现了M-R模式高产高效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特点。2.M-R模式的N肥利用效率与R-R模式不同。与传统R-R模式比较,M-R模式的周年氮素收获指数提高3.01%~3.98%;氮肥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8%~12.6%和12.7%~20.6%,氮肥吸收利用率(RE)增加13.0%-20.3%,而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利用率(AE)和生理利用率(PE)偏低,但与R-R模式差异均不显着。3.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幅为2.13%~6.47%;增产原因主要是由于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PSⅡ的光化学量子产量(EQY)提高,热耗散(qN)降低,表现出光化学利用效率优势,最终使晚稻总干物质重增加了3.7%~6.8%。与常规翻耕栽培(CT)比较,免耕移栽(NT)使M-R模式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10.5%,增产效应显着的原因在于单位面积有效穗和颖花量增加(8.53%和6.77%);采用翻耕+秸秆碳(CTC)、翻耕+秸秆还田(CTS)处理可使M-R模式晚稻产量分别增加6.4%和3.3。4.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全量养分与R-R模式比较,差异不显着;但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CTC除外)有不同程度提高。正常翻耕条件下,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4.44%,且土壤pH值略有降低;采用免耕、秸秆还田和添加生物碳等措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0.8%,3.41%和44.4%。5.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施氮水平,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加2.41%~6.32%,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增加,生育后期(齐穗期后15天)LAI提高了1.34%~17.5%,叶片SPAD值提高0.75%~2.64%,剑叶净光合速率(Pn)提高7.77%~11.1%;同时提高PSⅡ的EQY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热耗散(qN),辐射利用率(RUE)提高,最终使总干物重增加(1.64%~4.22%)而增产。6.在低土壤背景氮下,与NoNo比较,M-R模式NoN处理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41.8%,增产原因在于施氮处理显着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在生育后期,LAI和叶片的SPAD显着提高了52.0%和13.0%;剑叶Pn明显提高13.2%、EQY、ETR和qP上相对优势较大,qN较低,RUE提高了4.49%;最终导致总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了21.2%;高土壤背景氮下,与NN比较,M-R模式NNM处理的晚稻产量提高了4.73%,增产原因在于单位面积颖花量和有效穗的增加。7.晚季不同土壤背景供氮下,采用同一施氮水平,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降幅分别为5.44%~15.1%和1.4%~10.3%;土壤pH值略升高;在低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4.65%,13.7%%和10.5%;在高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平均增加2.33%,速效钾平均降低了12.0%。在两季不施氮肥情况下,M-R模式的晚稻土壤碱解氮含量比R-R模式降低了9.30%,晚季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但会降低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在两季施氮情况下,土壤碱解氮则提高了2.5%,晚季增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但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钾的含量。8.整个生育期间,M-R模式晚季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表现出与R-R模式一致动态特征:土壤pH呈“先降后升,再略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略升高”的趋势;全量养分含量变化较小;在低土壤背景氮下,速效养分含量均呈“先持续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在高土壤背景氮下,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与低土壤背景氮的趋势一样,而碱解氮呈“先持续下降后升高,再略下降”趋势。

黄爱军[10](2011)在《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朗,成为备受世界重视和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气候变化势必会引起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候资源在数量、质量上的变化和时间、空间分布的改变,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波动性。因此,在当前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尚不能被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客观地评价我国重要农业高产地区——江淮地区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对该区种植制度和作物土地气候生产潜力造成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合理的农田种植制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于未来气候背景下该区域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的挖掘,实现稻麦持续增产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收集了我国江淮地区(江苏全省和安徽长江以北地区)32个气象站点的1960-2007年逐日的温、光、水等气象资料和22个作物物候观测点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发育期及稻麦历史产量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插值分析技术,重点分析了1960-2007年江淮地区全年和作物生长季温度、太阳辐射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稻麦对温度敏感时期的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稻麦各级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利用估算出的稻麦的气候生产潜力和实际稻麦产量值,通过GIS叠置分析技术,分析出不同地区稻麦的增产潜力。通过对江淮地区稻麦多年产量统计数据以及22个作物物候观测点有关稻麦生育特性数据分析,探讨了江淮地区稻麦气候适应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稻麦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栽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均显着上升,每10a递增速率分别为0.28℃,0.39℃和0.17℃,≥10℃的积温每10a分别递增79℃、57℃和31℃,冬春季的温度上升尤为突出。全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呈显着增加,且最低气温的增幅大于最高气温,夜间气温增幅大于白天气温。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平均气温、≥10℃积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增幅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相对1960s来说,2000s江淮北部地区的增温幅度更大,等温线向北移动了大约50-150km。2.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全年和小麦生长季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变化不明显,但水稻生长季降水日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降水强度呈显着上升趋势。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南多北少,近几十年来变化不大。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间分布基本同全年,但48年来南部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有所增加,而北部变化不大。水稻生长季降水量空间变异较大,降水日数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减少,2000s整个区域降水日数明显减少。3.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明显,每10a平均值分别减少81 h、121h和31h;太阳总辐射量显着下降,每10a平均值分别下降123 MJ m-2、44MJ m-2和91 MJ m-2。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量均为夏季减少幅度大于冬春季。全年、小麦生长季以及水稻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由北向南逐步递减,2000s减少最为明显。4.江淮地区冬小麦48年来的光合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表现为上升趋势,2000s与1960s相比,变化量分别为-1742 kg hm-2、678kghm-2和829kg hm-2。水稻48年来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均呈下降趋势,2000s与1960s相比分别下降了3 846 kg hm-2、3 310 kg hm-2和3 310kghm-2,光合生产潜力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光温生产力和气候生产力空间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江淮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光温生产力总体上温度较高的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气候生产潜力由南向北依次减少,2000s较1960s东南部增加明显。5.小麦实际生产中以江苏中部地区和安徽北部地区单产最高,达5400kg hm-2,最低值在安徽西南部,单产大部分在2500kghm-2以下。水稻由东往西产量逐渐降低,高产区主要在江苏东部地区,单产可达8800kghm-2以上,最低为安徽西南部,单产在6000 kg hm-2以下。小麦光温增产潜力由南向西北地区递减,增产潜力5 000 kg hm-2-7 500 kg hm-2之间,水稻增产潜力由南向北减少,增产范围为11 500 kg hm-2-13 000 kg hm-2,水稻更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6.稻麦历史产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并没有因为气候变暖而产量下降,稻麦生产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特性。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总生育期缩短,水稻相对变化不明显。冬小麦产量增加而水稻产量变化不大。江苏省小麦种植呈现北移现象,种植界限向北移50 km以上。理论上,本世纪以来,江苏中部到南部大部分地区均可以实行三熟制,安徽超过2/3的地区也可以实行三熟制,三熟制可向北推移100-200 km。7.根据江淮地区气候变暖及作物系统的响应特征,建议从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界限和模式、适当调整播种期、正确选用作物品种,科学引种、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做好节水排灌和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来解决气候变暖对稻麦两熟地区带来的影响。

二、镇江丘陵地区作物布局和耕作改制的农业气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江丘陵地区作物布局和耕作改制的农业气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气候变化对中国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轮作系统概况
2 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1 试验方法
    2.2 作物模型模拟方法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成果
    3.1 有关轮作系统内作物生长发育变化的研究
    3.2 有关种植界限及作物布局变化的研究
    3.3 有关轮作系统效益变化的研究
    3.4 有关轮作系统风险变化的研究
4 轮作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及效果研究
5 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5.1 加强研究方法的结合
    5.2 加强系统性研究
    5.3 加强机理性研究

(3)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应气候变化的种植结构调整层次
    1.1 种植制度调整
    1.2 作物布局调整
    1.3 品种布局调整
2 种植制度调整实践
    2.1 复种指数的调整
    2.2 间作套种模式的改变
    2.3 作物配置的变化
3 作物布局调整实践
    3.1 作物种植界限的变化
    3.2 区域内部作物种植比例的变化
    3.3 作物种植区域的大规模转移
4 品种布局调整实践
    4.1 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扩大
    4.2 耐旱节水作物品种种植比例不断提高
    4.3 越冬作物品种的冬性适度减弱
    4.4 灾后抢种救灾作物
    4.5 推广抗病虫害作物品种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5.1 过度适应
    5.2 盲目适应
    5.3 气候变化各要素(光、热、水等)对种植熟制的综合影响研究不足
    5.4复杂地形的农业精细区划与作物布局优化配置研究不足
    5.5适应气候变化的育种多目标优化决策研究不足
6 结语

(4)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历史学研究现状
        (二) 种植结构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创新点
        (三) 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区域选择、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域
        一、自然经济条件
        二、农业发展历史
        三、研究区域行政区划变迁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整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和规范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二、基于GIS的时空格局展示方法
        三、基于GIS的空间重心计算方法及变迁轨迹图制作方法
        四、相关性分析方法
        五、研究路径
第二章 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
    第一节 整体情况
    第二节 粮食作物
        一、水稻
        二、小麦
        三、大麦
        四、玉米
    第三节 油料作物
        一、大豆
        二、油菜
        三、花生
    第四节 纤维作物(棉花)
    第五节 园艺作物
    第六节 其他作物
第三章 江苏种植结构发展的历史分期
    第一节 基于农业宏观政策调整进行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基于多样性指数进行的历史分期
第四章 基于GIS江苏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变迁
    第一节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一、水稻
        二、小麦
    第二节 油料作物(油菜)
    第三节 纤维作物(棉花)
    第四节 园艺作物(蔬菜)
    第五节 主要农作物空间变迁的相互关系分析
第五章 江苏种植结构演变动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
    第二节 人口因素
    第三节 经济因素
    第四节 科技因素
    第五节 环境因素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历史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历史启示
    第三节 基于GIS的历史学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江苏省籼稻改粳稻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籼改粳”的研究进展
        2.1.1 籼稻与粳稻的区别
        2.1.2 “籼改粳”的背景
        2.1.3 “籼改粳”的制约因素
        2.1.4 不同区域“籼改粳”的探讨
    2.2 作物生产布局变化的研究进展
    2.3 水稻生产成本收益的研究进展
    2.4 农户品种选择行为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江苏省“籼改粳”的进程分析
    3.1 江苏省“籼改粳”的历史进程
    3.2 近20年江苏省籼、粳稻面积的时序变化
        3.2.1 数据的处理与说明
        3.2.2 苏省籼稻的时序变化特征
        3.2.3 苏省粳稻的时序变化特征
        3.2.4 苏省籼、粳稻时序变化演变特征
第四章 江苏省籼、粳稻种植的空间格局变化
    4.1 研究方法
    4.2 江苏省籼稻县域尺度的空间格局集聚分析
    4.3 苏省粳稻县域尺度的空间格局集聚分析
    4.4 江苏省籼、粳稻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
第五章 江苏省籼、粳稻生产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2.1 水稻生产的成本构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成本、收益的变化与比较
        5.3.2 总成本构成的变化与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农户选择籼、粳稻种植的行为分析
    6.1 调研点的选择以及基本情况介绍
    6.2 样本的综合性描述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6.2.2 样本农户的水稻生产情况
        6.2.3 农户对品种的综合评价
    6.3 影响农户“籼改粳”的因素分析
        6.3.1 阻碍农户选择粳稻的因素分析
        6.3.2 促使农户选择粳稻的因素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小结、讨论与建议
    7.1 研究小结
    7.2 讨论与建议
        7.2.1 关于江苏省进一步推进“籼改粳”的讨论
        7.2.2 对江苏省“籼改粳”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调查问卷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气候变化
        1.1.1 全球气候变化
        1.1.2 中国气候变化
    1.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1 气候变化与农作物产量
        1.2.2 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变化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思路及内容
        2.2.1 研究技术路线
        2.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3.1 资料来源
        2.3.2 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淮地区主要气候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3.1 温度的时空演变
        3.1.1 全年平均温度的时空演变
        3.1.2 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的时空演变
        3.1.3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时空演变
        3.1.4 积温的时空演变
    3.2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3.2.1 全年降水量的时空演变
        3.2.2 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时空演变
    3.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江淮地区主要作物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作物产量变化特征
        4.1.1 产量时间变化特征
        4.1.2 产量空间变化特征
    4.2 作物周年产量变化特征
        4.2.1 作物周年产量时间变化
        4.2.2 作物周年产量空间变化
    4.3 江淮地级市作物产量和气候因子面板数据分析
        4.3.1 作物单位产量和气候因子面板数据分析
        4.3.2 作物周年产量和气候因子面板数据分析
        4.3.3 气候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江淮地区种植制度的演变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处理
        5.1.2 耕地复种指数计算方法
    5.2 淮地区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
        5.2.1 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特征
        5.2.2 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特征
    5.3 淮地区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
        5.3.1 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
        5.3.2 复种指数的空间变化
    5.4 种植模式的面积变化特征
        5.4.1 种植模式的面积时间变化特征
        5.4.2 种植模式的面积空间变化特征
    5.5 淮地区各种植模式面积所占耕地面积比重的变化特征
        5.5.1 种植模式面积所占耕地面积比重的时间变化特征
        5.5.2 种植模式面积所占比重空间变化特征
    5.6 江淮复种植制度潜力分析
        5.6.1 作物所需热量条件分析
        5.6.2 复种模式所需热量条件分析
        5.6.3 江淮地区复种潜力分析
    5.7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江淮地区主要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6.1 耕作制度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6.1.1 优化作物布局,调整种植模式
        6.1.2 加强选育与引进新品种
        6.1.3 适时调整作物播种期
        6.1.4 优化土壤耕作及施肥措施
        6.1.5 提高极端气候的预测预报
        6.1.6 培养农民气候变化的意识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六、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发展环境与历史传统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特征与土壤类型
        二、农业气候条件
        三、水资源情况
        四、六大农业分区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
        一、人口数量变化
        二、赋税负担
        三、城镇工商业及文化状况
    第三节 稻作历史传统
        一、农田水利建设
        二、稻作生产工具
        三、稻作生产技术
        四、稻作耕作制度
第二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田水利
    第一节 农田水利概况
    第二节 圩田系统的变化
        一、塘浦圩田系统
        二、溇港圩田系统
        三、圩田系统的小圩化
    第三节 稻田灌溉排水
        一、蓄水灌溉与引水灌溉
        二、稻田排水工程建设
        三、稻田排灌管理
第三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品种资源
    第一节 主要水稻品种
        一、水稻品种的分类
        二、粳、籼稻品种
        三、糯稻品种
    第二节 优质水稻品种及其分布区域
        一、太湖地区优质水稻品种
        二、主要水稻品种分布情况
    第三节 水稻品种的地方性特色及其资源价值
        一、水稻品种地方性特色
        二、水稻品种资源的价值
第四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生产技术
    第一节 土地整理
        一、重视深耕
        二、整地工具
        三、耕耙耖技术体系
        四、铁搭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 育秧与移栽
        一、育秧技术
        二、移栽技术规范
        三、插秧密度
        四、直播改制
    第三节 施肥与灌溉
        一、肥料种类及其积制
        二、粪肥的施用
        三、灌溉工具
        四、灌溉技术
    第四节 耘耥与烤田
        一、耘田工具
        二、耘耥方法
        三、烤田经验
第五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农业结构变迁
    第一节 以水稻种植为核心的农业结构变迁
        一、农业结构变迁概况
        二、农业结构变迁表现
    第二节 各府州的稻作与蚕桑生产
        一、湖州府
        二、嘉兴府与杭州府
        三、苏州府与松江府
        四、常州府与太仓州
    第三节 松江府、太仓州的稻作与棉花生产
        一、松江府
        二、太仓州
    第四节 稻作与多种经营
        一、稻作与养猪业
        二、稻作与养牛业
        三、稻作与渔业(稻田养鱼)
        四、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
    第五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一、水稻产量与效益
        二、棉花、蚕桑经济效益高
第六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稻作与祭祀礼仪
        一、稻作生产的神灵信仰
        二、民间信仰仪式
    第二节 稻作与民间生活
        一、稻作与饮食
        二、稻作与服饰
        三、稻作与民居
        四、稻作与交通运输
    第三节 稻作与民间习俗
        一、稻作生产习俗
        二、稻生日与稻节日
        三、妇女参与稻作劳动
        四、稻作与米业习俗
第七章 太湖地区传统稻作农业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农业的特点
        一、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
        二、土地利用更加集约
        三、水稻品种丰富,优质品种成倍增长
        四、防灾抗灾措施增加
        五、水稻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六、稻作文化丰富多彩,生命力强
    第二节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农业的影响
        一、水稻品种的延续
        二、稻作技术的延续
        三、稻作文化的延续
    第三节 太湖地区传统稻作农业的转变
        一、民国以来稻作的革新
        二、现代化冲击下的传统稻作农业
        三、现代农业的反思及传统稻作农业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历史文献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旳论文目录

(8)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题解与主旨
    二、相关学术成果回顾
    三、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五、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主要贡献
    六、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区域自然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域分异与生态环境
        一、地形与地貌
        二、气候
        三、水环境
        四、土壤与植被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频发与多样
        一、各类主要自然灾害
        二、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区域土地关系
    第一节 国家层面土地所有权变动
        一、政区变动
        二、官田民地化
    第二节 土地私有下土地所有权变动
        一、土地卖绝
        二、土地典(押)
    第三节 土地租佃的区域差异
        一、关于永佃制的讨论
        二、租佃形态的区域差异
    第四节 国家对于土地产权变动和土地归辖的管理
        一、对土地产权变动的管理
        二、关于土地归辖的管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土地登记制度与田赋税额的确定
    第一节 明至清土地登记制度
        一、明代土地登记
        二、清初至清中期土地登记
        三、清末土地清丈与土地登记
    第二节 田赋税额的确定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地垦殖特征
    第一节 田赋所见耕地数值与分布
        一、耕地构成与类型
        二、耕地数值与分布
    第二节 县级土地数据重建与时空分异特征的个案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二、部分县级耕地覆盖变化序列重建
        三、时间断面下的垦殖率和人均耕地
        四、关于县级土地数据重建的思考
    第三节 小结:清代晋北地区的土地垦殖
        一、明末清初的土地抛荒
        二、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土地复垦
        三、乾隆以后土地垦殖的下降
第五章 农地利用状况: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和分布
    第一节 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一、黍、稷、粟、粱等作物
        二、麦类作物
        三、荞麦和豆类作物
        四、玉米和薯类作物
        五、稻类作物
    第二节 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一、油料作物
        二、棉、麻类作物
        三、其他经济作物
    第三节 小结:清代晋北作物种植制度
第六章 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一、忻、代二州
        二、雁北大同府地区
        三、晋北高原朔平府地区
        四、晋西北沿黄河区和西北山区
    第二节 林业和牧业
        一、森林分布与林业盛衰
        二、草地分布与牧业
    第三节 矿业分布与生产
        一、煤矿分布与煤炭生产
        二、铁、银、盐等其他矿产的分布与生产
    第四节 其他营生方式的选择
        一、其他因地制宜营生方式选择
        二、出口谋生营生方式的选择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常态制约
    第二节 自然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力下降
        二、土地承载力下降
    第三节 人文因素探讨
        一、土地垦殖政策
        二、卫所行政化
        三、田赋制度
        四、人口和战争
        五、民族和宗教
        六、民俗
    第四节 小结:组合作用下的驱动机制
结论
    一、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二、政策、行为、环境——关于研究内容的思考
    三、关于研究主题、研究过程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2.1 国外稻田种植模式发展和研究概况
        2.2 我国稻田种植模式发展概况
        2.3 南方双季稻区主要种植模式研究
        2.4 南方稻田水旱轮作研究概况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生产力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生产力特征
        2.2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物质生产特点
        2.3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资源利用效率特征
        2.4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光能利用率比较
        2.5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南方双季稻区发展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模式的可行性
        3.2 稻田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是资源高效生产种植模式
        3.3 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模式为稻田改制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途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氮肥吸收、转运及利用特征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周年氮素转运的影响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2.4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3.2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3.3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4 提高稻田生产系统周年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2.3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2.4 不同耕作方式对剑叶荧光参数特征的影响
        2.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对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结构影响
        3.2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4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施氮对晚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
        2.4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5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辐射特征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3.2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3.4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5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群体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土壤背景氮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背景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2 土壤背景氮对晚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影响
        2.3 土壤背景氮对晚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养分供应潜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
        3.2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1 全文结论
        1.1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生产力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1.2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氮肥吸收、转运及利用特征研究
        1.3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施氮对晚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1.5 土壤背景供氮对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2 主要创新点
缩写符号列表
致谢
作者简历

(10)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气候变化概述
        1.1.1 气温
        1.1.2 降水
        1.1.3 气候变化未来趋势
    1.2 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
        1.2.1 概述
        1.2.2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 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1.4 江淮地区稻麦的生产情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思路及内容
        2.2.1 研究技术路线
        2.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3.1 资料来源
        2.3.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江淮地区热量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3.1 年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3.1.1 温度
        3.1.2 积温
    3.2 年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3.2.1 温度
        3.2.2 积温
    3.3 冬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3.3.1 温度
        3.3.2 积温
    3.4 冬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3.4.1 温度
        3.4.2 积温
    3.5 冬小麦理论播种期空间演变特征
    3.6 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3.6.1 温度
        3.6.2 积温
    3.7 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3.7.1 温度
        3.7.2 ≥10℃积温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淮地区降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4.1 年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4.1.1 全年降水量
        4.1.2 降水强度
        4.1.3 干燥度
        4.1.4 连续5天降水量
    4.2 年降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4.2.1 降水量
        4.2.2 降水强度
    4.3 冬小麦生长季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4.3.1 降水量
        4.3.2 降水日数
        4.3.3 降水强度
        4.3.4 冬小麦小麦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3.5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连阴雨平均次数
    4.4 冬小麦生长季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4.4.1 降水量
        4.4.2 降水日数
        4.4.3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4.4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连阴雨次数
    4.5 水稻生长季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4.5.1 降水量
        4.5.2 降水日数
        4.5.3 降水强度
        4.5.4 水稻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6 水稻生长季降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4.6.1 降水量
        4.6.2 降水日数
        4.6.3 水稻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淮地区辐射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5.1 年辐射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5.1.1 日照时数
        5.1.2 太阳辐射
    5.2 年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5.2.1 日照时数
        5.2.2 太阳辐射
    5.3 冬小麦生长季光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5.3.1 日照时数
        5.3.2 太阳辐射
        5.3.3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4 冬小麦生长季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5.4.1 日照时数
        5.4.2 太阳辐射
        5.4.3 小麦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5 水稻生长季光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5.5.1 日照时数
        5.5.2 太阳辐射
        5.5.3 水稻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6 水稻生长季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5.6.1 日照时数
        5.6.2 太阳辐射
        5.6.3 水稻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冬小麦和水稻生产潜力演变特征
    6.1 作物生产潜力计算
        6.1.1 光合生产潜力
        6.1.2 光温生产潜力
        6.1.3 气候生产潜力
    6.2 江淮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
        6.2.1 冬小麦生产潜力时间演变特征
        6.2.2 江淮地区冬小麦不同年代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6.3 江淮地区水稻生产潜力
        6.3.1 水稻生产潜力时间演变特征
        6.3.2 江淮地区水稻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6.4 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水稻实际产量
    6.5 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水稻增产潜力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淮地区稻麦两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响应特征与应对策略
    7.1 区域及历史的实际响应
        7.1.1 作物产量演变特征
        7.1.2 稻麦种植适应性变化特征
        7.1.3 种植制度变化
        7.1.4 小结
    7.2 江淮地区稻麦持续增产的栽培应对策略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气候资源演变特征
        8.1.2 气候变化与稻麦生产
        8.1.3 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
    8.2 本文主要结论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镇江丘陵地区作物布局和耕作改制的农业气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气候变化对中国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 刘欢,熊伟,李迎春,杨笛. 中国农业气象, 2017(10)
  • [3]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J]. 李阔,许吟隆.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1)
  • [4]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 唐惠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5]江苏省籼稻改粳稻的发展研究[D]. 王楼楼. 扬州大学, 2013(04)
  • [6]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D]. 胡清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7]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史研究[D]. 殷志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D]. 张青瑶.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9]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D]. 李小勇.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6)
  • [10]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D]. 黄爱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镇江丘陵区农作物布局与耕作改革的农业气候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