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黄云明,吴桐[1](2021)在《马克思劳动哲学中的社会道德关系理论》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将自然和社会都纳入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去把握,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本质,社会道德关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结成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社会道德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社会的道德关系中,个人利益、他人利益、社会组织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矛盾的对抗性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物质生产劳动进步带来的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是社会道德关系矛盾解决的根本力量,伴随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的发展,社会道德关系中各种矛盾的统一性将取代对抗性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
闫远凤[2](2021)在《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研究及其现实价值》文中指出经济道德是学术界在对经济学和伦理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产生的概念。东西方因社会历史、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经济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马克思虽未直接研究经济道德问题,但在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野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经济道德内容,而且被提升到人类解放的高度。在资本主义经济现实中,由于经济行为优先追求效率而不是公平,因而造成很多社会矛盾与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经济行为除了追求效率外,还应该遵循社会主义经济道德,以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道德缺位和公平失序问题;特别是要从思想、经济、科学三方面分别摒弃资本主义自由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异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付长珍[3](2021)在《未完成的“谋划”——百年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现代性转型》文中研究指明在会通中西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一直是中国数代学人的内在冲动。从刘师培、蔡元培到当代中国学人,立时代潮头,发风气之先,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艰难学术探索,对中国现代伦理学建构具有奠基性意义。百年中国伦理话语经历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再到"改革话语"的历史转变,伦理学学说经历了从"新道德论"到"道德革命说"到"道德科学说"再到"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说"的理论转型。冯契的"智慧说"理论体系立足广义认识论,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李贞霏[4](2021)在《对等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互逆共生》文中认为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石,WTO缔约方依据该原则而非歧视、无条件、自动地享有另一方给予第三方的优惠待遇,无须提供同等利益交换。美国近年来则积极推行对等原则,并以达成区域及双边协定、采取单边措施作为践行对等原则的突破口,要求各国享有优惠待遇必须付出同等对价,向WTO提出了巨大挑战。但是,对等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之间的冲突是被过度放大的:对等原则不仅指美国片面强调的特定对等、完全对等、绝对对等,还包括与最惠国原则紧密共通的扩散对等。通过比较研究两项原则的真实含义、发展轨迹及实效优弊,中国可以全面认识二者互逆共生的实践关系,审慎接纳、有序践行特定对等,进而与各国一同坚守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巩固并扩大多边贸易体制来之不易的历史成果。
蔡昱[5](2021)在《从生存性恐惧看道德如何现实化》文中提出"思维与实践如何联接"是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分析揭示出了它在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上的问题,并且表明"超越生存性恐惧"是联接思维与实践,即使得道德得以现实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之问题式是"道德如何现实化",它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以其彻底的实践哲学超越了康德而使道德走出了纯粹的思维性,他着重讨论了与"道德现实化的外在条件"相关的问题。从生存性恐惧出发来继承与发展此问题式,将研究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领域,这是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有效路径。同时,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性恐惧出发的道德教育,才是摆脱了道德说教的道德教育。
薛燕妹[6](2021)在《道德社会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郝博成[7](2021)在《伦理、互惠、利他 ——新时代亲属法价值取向新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亲属法领域内,即使新法已经生效,但是研究立法价值仍然具有极高的现实必要性。亲属法的价值取向问题,本质上是定性问题。亲属法的价值取向,是探究亲属法的指引作用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全文124条法律条文进行价值判断,可以归纳出亲属法立法的三大价值取向:伦理价值、互惠价值、利他价值。伦理价值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产物。研究婚姻家庭生活中家庭伦理的内涵及外延,是研究伦理价值的首要任务。通过研究伦理价值的内涵,以及其对于当下社会的调整作用,可以论证伦理价值在亲属法律规范中仍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对于伦理价值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行证成,立法应当推定人们的道德自主性,以谦抑的姿态收获成效。只有这样,最后才能探究伦理价值对于家庭生活的干预进路。互惠价值是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在人们心中产生的个人主义于婚姻家庭中的体现。互惠价值在家庭领域内往往体现为:付出与收益公平、性别公平、家庭地位公平。互惠价值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然产物,强调利益的双向化。通过研究互惠价值在我国历年《婚姻法》及现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演进历程,尤其是财产制度的演进历程,可以更好地分析当下互惠价值对于家庭的实质干预作用现状。总体而言,互惠价值过犹不及,应当创设有利于婚姻家庭和谐的财产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家庭和睦与婚姻幸福。利他价值是在新法调整下,婚姻家庭领域内,能够缓和伦理价值与互惠价值的冲突所能够达成的最佳平衡点。将生物心理学的“利他”概念应用于婚姻家庭领域,具有可行性。具体而言,利他主义让行为人对于家庭成员的行为更多地从他人出发,而弱化强调自身利益。这有利于形成婚姻本质意义上应当达到的“夫妻命运共同体”、“家庭经济共同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当下婚姻异化的现象。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像今天这种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是未曾存在过的。这是一个讲究权利的时代,“权利”一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民的生活。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人与人的“权利界限”就逐渐清晰了。然而,“权利界限”逐渐清晰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目前来看,即使传统伦理的倡导性规定占比日渐增大,利他主义立法倾向日益凸显,但是我国的亲属法体系仍然重个体而轻家庭,重财产而轻感情,互惠价值占据支配地位。这为今后的立法提出了更大的期待,本文期望亲属法立法工作能够对于传统伦理价值及利他主义价值予以重视,逐渐深入。
毕然[8](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沈慧[9](2021)在《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慈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仁爱理念的表达,是由“小爱”走向“大爱”的新征程。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自“郭美美事件”到“卢美美事件”再到“宋河基金会”等,我国慈善事业以滑铁卢般的速度,从巅峰跌入低谷,尽管到目前为止其无序与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慈善活动作为自愿自觉,不求回报的道德行为,其本质是伦理的。但慈善事业之所以发展缓慢,究其根本是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传统慈善伦理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我们要大胆吸取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慈善伦理的优秀研究成果,使传统慈善伦理升华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现代慈善伦理。本文从慈善与慈善伦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慈善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以及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相关关系,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进一步论证了慈善伦理的进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本是维护社会正义,促进人的幸福与全面发展,但由于慈善活动中受主体道德觉悟低、法制保障不够健全、传统血缘关系思想禁锢等原因,造成了诚信的缺失、公平的短缺以及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不纯等问题,进而导致一些僭越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为了建立规范的慈善伦理道德,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首先,要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从传统“同心圆”式慈善升华为“陌生人伦理”基础上的慈善,具有“大爱无疆”的慈善理念;以诚实守信的初心,以公平公正的恒心对待所有慈善参与者,具有“尊重规则”的慈善理念;秉承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决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敢担责任”的慈善理念。其次,要构建慈善行为主体内在伦理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慈善不在为富人专属,激发普通群众的慈善热情;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施助者不以“高姿态”去看待受助者,受助者自身也应自立自强、心怀感恩;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在慈善活动中所有慈善参与者都应坦诚相待,以此提高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最后,实现多方途径共同监督治理。加强慈善伦理教育机制,树立从家庭到社会不间断的教育理念;依托新闻媒体宣传机制,对慈善榜样与慈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建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以《慈善法》为根本,明确政府监督职能,设立慈善组织准入机制,建立免税或低税的税收激励制度等;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将慈善事业置于阳光之下,慈善活动中所有资金的调用过程实时公开,行业内部亦进行相互监督;同时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与网络公示同步进行。
张文江[10](2021)在《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会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基层公安民警在服务人民和执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关系,如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基层公安民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就会引发舆论炒作,从而给公安机关抹黑,不仅造成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权益受损,而且还有损公安队伍形象,有损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基层公安民警素质不高,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服务不够文明、规范,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眼中的基层公安民警应当是提供服务时应当牢记初心使命,在工作中文明规范,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并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其次,人民群众在基层公安民警需要支持时,不支持公安工作,不信任基层公安民警,不能恰当监督公安工作,给基层公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基层公安民警眼中,人民群众应当信任基层公安民警,支持基层公安工作,正确监督基层公安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是打击和被打击的关系。首先,违法犯罪人员对待基层公安民警有恶意投诉,暴力抗法,聚众闹事等行为。基层公安民警眼中违法犯罪人员应当束手就擒,主动投案自首,到案后如实供述违法犯罪罪过,不恶意投诉基层公安民警,不暴力抗法,不聚众闹事。其次,在违法犯罪人员看来基层公安民警有的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文明,执法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所以基层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严格按照程序办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尊重保障违法犯罪人员人身权益,不断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善于做好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这对关系中包含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还包括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的关系。首先,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基层公安机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造成基层公安民警福利待遇与发达地域有差距;基层公安机关的对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较少,造成基层有的公安民警不能严格恪守伦理道德,执法权威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安民警权益受损。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把各项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强化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敦促基层公安民警严格践行伦理规范。其次,由于机制体制的因素,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基层公安领导对基层公安民警任用不公平,和基层公安民警交流少,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的关系,作为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要包容下属,要关心爱护下属,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应当尊重基层公安领导,忠诚履职,恪尽职守,圆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文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警察和警察伦理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深入探讨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知识;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即基层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和公安机关的伦理关系及彼此之间的道德要求、责任承担现状。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劳动哲学中的社会道德关系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劳动哲学中的社会道德关系本质论 |
(一)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社会道德关系的基础 |
(二)道德关系是基于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利益关系 |
(三)社会道德关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1.社会道德关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
2.社会道德关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二、马克思劳动哲学中的社会道德关系历史形态论 |
(一)人与人相依赖时期的道德关系 |
(二)基于对物的依赖的人的独立存在时期的道德关系 |
(三)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时期的道德关系 |
三、马克思的社会道德关系演化规律论 |
(一)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社会道德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
(二)人类社会道德关系历史演化的曲线 |
1.物质生活资料在人类道德关系演化中作用的变化过程。 |
2.人类社会道德关系演化总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
(2)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研究及其现实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道德之概念简析 |
二、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的建构及其现实性 |
(一)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从哲学研究中萌芽 |
(二)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得以丰富 |
(三)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升华 |
(四)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具有强大的现实性 |
三、以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
(一)警惕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想侵蚀,坚持用马克思经济道德的基本原则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二)摒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弊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道德的优越性 |
(三)管控现代科学技术因异化引发的道德失范效应,以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实践 |
(3)未完成的“谋划”——百年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现代性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初创(1949年前) |
1.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伦理学身份认同 |
2. 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学术面向 |
3.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伦理文化走向之争 |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1949年—1977年) |
三、多元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演进(1978年至今) |
1. 新时期伦理学的复苏与反思 |
2. 面向市场经济的伦理学形态 |
3. 面向实践的应用伦理学范式 |
四、未完成的中国现代伦理学 |
1. 伦理学的现代性转型仍在途中 |
2. 重思近代伦理学建构的遗产 |
3. 超越对伦理学的偏狭认识 |
4. 伦理学知识体系的会通与创新 |
(4)对等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互逆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对等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同根同源 |
2.1 两项原则内涵与分类对应相关 |
2.2 两项原则存在共同的经济动因与法律渊源 |
2.3 特定对等在早期双边贸易协定中的失败尝试 |
3 对等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波折共进 |
3.1 双边特定对等失利为多边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开路 |
3.2 对等原则在GATT多边机制中的条款体现 |
3.3 两项原则在GATT关税减让谈判中的配合实践 |
4 对等原则对最惠国待遇原则猛烈冲击 |
4.1 最惠国待遇下搭便车问题与特定对等回归 |
4.2 特定对等突破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国内法实践 |
4.3 特定对等突破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国际法实践 |
5 结论 |
(5)从生存性恐惧看道德如何现实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社会的伦理困境 |
二、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与“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 |
(一)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与道德冷漠症 |
(二)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与道德无力症 |
三、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 |
(一)没有扎根于生命的本真需要从而既片面又疏离于生命 |
(二)以没有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 |
1.人之弱点———生存性恐惧 |
2.从生存性恐惧看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
3.人的两重境况中的两种个体及其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
(三)没有充分的哲学心理学基础 |
四、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与道德教育的关键 |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 |
(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 |
(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视阈下的道德教育的关键 |
(7)伦理、互惠、利他 ——新时代亲属法价值取向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伦理:亲属法锚定之价值取向 |
(一)伦理价值的基本内涵 |
1.基本内涵 |
2.历史与发展 |
(二)新时代伦理价值的存在意义 |
1.伦理价值存在的必要性 |
2.伦理价值的正当性 |
(三)伦理价值对于家庭生活的干预 |
1.干预基础 |
2.干预进路 |
二、互惠:民商法律原则于亲属法归化 |
(一)互惠价值的基本内涵 |
1.基本内涵 |
2.具体体现 |
(二)互惠价值作用下的个体追求 |
1.明确确立共同共有制度 |
2.明确确立约定财产制度 |
(三)互惠价值干预家庭生活的作用及趋势 |
1.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新样态 |
2.创设有利于婚姻家庭和谐的财产制度 |
三、利他:亲属法律发展之必然选择 |
(一)利他价值的基本情况 |
1.基本内涵 |
2.发展历程 |
(二)利他主义视域下构建的夫妻命运共同体 |
1.以配偶权互帮互助 |
2.以扶养权相濡以沫 |
(三)利他主义引领下的家庭经济共同体 |
结语 |
附录:关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分析 |
(一)总体统计分析 |
(二)具体条文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我国慈善伦理概述 |
2.1 慈善的概念 |
2.1.1 我国主要慈善概念述评 |
2.1.2 当代我国语境下慈善的概念 |
2.2 慈善伦理的概念及其发展层次 |
2.2.1 慈善伦理的内涵 |
2.2.2 慈善中的道德关系 |
2.2.3 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 |
2.3 慈善伦理相关关系辨析 |
2.3.1 慈善伦理与社会伦理 |
2.3.2 慈善伦理与财富伦理 |
2.3.3 慈善与正义 |
2.3.4 慈善与公益 |
3 慈善伦理的原则及价值取向 |
3.1 慈善伦理的原则 |
3.1.1 自愿原则 |
3.1.2 无偿原则 |
3.1.3 利他原则 |
3.1.4 诚信原则 |
3.1.5 平等原则 |
3.2 慈善伦理的价值取向 |
3.2.1 有利于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
3.2.2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3.2.3 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4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慈善活动中诚信的缺失 |
4.1.2 慈善过程中公平的短缺 |
4.1.3 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的复杂 |
4.2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慈善主体道德觉悟低 |
4.2.2 法制保障不够健全 |
4.2.3 人情伦理淹没了慈善伦理 |
4.2.4 “富才行善”误导了慈善伦理的发展 |
5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规范建设的对策 |
5.1 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 |
5.1.1 “大爱无疆”的理念 |
5.1.2 “尊重规则”的理念 |
5.1.3 “敢担责任”的理念 |
5.2 培养慈善行为主体的内在伦理观 |
5.2.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财富观 |
5.2.2 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 |
5.2.3 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 |
5.3 建立和完善外部保障机制 |
5.3.1 加强我国慈善伦理教育机制 |
5.3.2 建立新闻媒体宣传机制 |
5.3.3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5.3.4 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 |
5.3.5 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概述 |
2.1 几个相关的概念 |
2.1.1 人民警察 |
2.1.2 基层公安民警 |
2.1.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 |
2.1.4 警察伦理 |
2.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特点 |
2.2.1 执法对象的危险性 |
2.2.2 执法条件的艰苦性 |
2.2.3 执法主体的易被腐蚀性 |
2.3 提高基层公安民警工作道德水平必要性 |
2.3.1 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 |
2.3.2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监督的有力抓手 |
2.3.3 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
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要求 |
3.1 新时代公安工作伦理总要求 |
3.1.1 对党忠诚 |
3.1.2 服务人民 |
3.1.3 执法公正 |
3.1.4 纪律严明 |
3.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原则 |
3.2.1 文明执法 |
3.2.2 公正执法 |
3.2.3 效率执法 |
3.2.4 及时纠错 |
3.3 公安民警的道德要求 |
3.3.1 严私德 |
3.3.2 守公德 |
3.3.3 明大德 |
3.4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道德现状 |
3.4.1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时表现的美德 |
3.4.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涉及到的伦理关系 |
3.4.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存在的道德问题 |
4 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
4.1 警民关系及其要求 |
4.1.1 警民关系 |
4.1.2 警民关系的特征 |
4.1.3 和谐警民关系的措施 |
4.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承担责任现状 |
4.2.1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承担 |
4.2.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缺失 |
4.2.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待 |
4.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态度 |
4.3.1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爱戴 |
4.3.2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
4.3.3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期望 |
5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 |
5.1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打击被打击关系 |
5.1.1 基层公安民警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关系的性质 |
5.1.2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
5.1.3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道德期望 |
5.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现状 |
5.2.1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正确执法 |
5.2.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的不良表现 |
5.2.3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望 |
5.3 基层公安民警要正确正理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关系 |
5.3.1 转变执法理念 |
5.3.2 提高自身执法素养 |
5.3.3 善于做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 |
6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关系 |
6.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 |
6.1.1 公安机关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 |
6.1.2 公安机关对基层公安民警责任的缺失 |
6.1.3 强化公安机关保障基层警察权益的措施 |
6.2 基层公安民警上下级之间的的领导被领导关系 |
6.2.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之间的相互道德期望 |
6.2.2 基层公安领导对下属的责任 |
6.2.3 基层公安部门上下级关系建设路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劳动哲学中的社会道德关系理论[J]. 黄云明,吴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马克思经济道德思想研究及其现实价值[J]. 闫远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未完成的“谋划”——百年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现代性转型[J]. 付长珍. 求是学刊, 2021(05)
- [4]对等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互逆共生[J]. 李贞霏. 科学决策, 2021(07)
- [5]从生存性恐惧看道德如何现实化[J]. 蔡昱. 道德与文明, 2021(04)
- [6]道德社会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薛燕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伦理、互惠、利他 ——新时代亲属法价值取向新论[D]. 郝博成.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D]. 沈慧.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10]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D]. 张文江.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