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国际时事回顾(1999年12月28日-2000年1月3日)(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吕春月[2](2020)在《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邮政检查制度起源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日本也于一战期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邮政检查。及至九一八事变,为统一东北舆论及阻断“不利”信息传播,日本关东军便如法炮制在东北各沦陷区实施邮政检查制度,并由关东宪兵队具体执行。关东宪兵队根据形势不断强化检查的力度、加大检查的范围,对东北在住所有人实施侵犯通信秘密的邮政检查活动,“有效”防止了伪满洲国实态的传播、日本侵略野心的传播,并在关东军的“消极”防谍、“积极”防谍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极大地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乃至在东北生活的其他国人的苦难。
胡亚冰[3](2020)在《《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中有大量世界各国时事报道,在这些时事报道中,“大美栏目”下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连续性较好,这些报道是传播美国信息,塑造美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时事报道一般语言简练、体裁短小,彼此间的连贯性较差,依靠单个报道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研究。通过量化的手段,将“美国报道”根据类别进行归纳,将归类后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美国政局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等情况的系统认识。“国内政治”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总统选举制的详细情况,这类报道还反映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剿抚政策。有关经济的报道展现出了美国财政由衰转盛的变化,以及美国出口贸易日益茂盛的景象。“科技”类报道为我们揭示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报道”内还有许多各国交往的新闻,占比重较多的是对华、对英以及对俄的报道。与中相关的新闻报道,对中美之间的华工问题、留学问题都有反映。结合国际背景,还能够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内容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报道中有关对英外交和对俄外交的新闻,反映出美国对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简言之,美国将英视为超越的榜样,将俄看作需要防范的对象,这种报道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态度。美国报道还致力于推翻中国原有自视甚高的认知,再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传输给受众。美国在报道中用中国社会的落后来衬托美国社会的进步,促使中国读者对自身国家状况进行审视。近代的中国社会正值巨大变革时期,美国民主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无一不引起中国的兴趣。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促使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逐渐萌芽,中国社会风俗日益变迁,工商业日渐发展。总之,本文以《万国公报》中“大美国事”栏目下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变迁,构建出一个传教士们想让当时中国人了解的一个美国形象。这一形象或许不够客观,却是读者了解美国、学习美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费丽芳[4](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张学霞[5](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指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姜怡文[6](2019)在《《大美晚报》视野下的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文中研究指明《大美晚报》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商人史带在上海发行的一份英文晚报,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大美晚报》对日本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战以及美国政府的行动给予了大量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选择1931年至1945年为时间段,以《大美晚报》15年近一千篇的日本侵华新闻报道和评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地分析和探讨美国媒体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报道,试图从大美对日方侵华、中方抵抗、美方抗战角色三个维度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其在长达十五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对各方的报道立场所历经的复杂的阶段性转变,来展现《大美晚报》如何通过其特有的报道方式看待日本侵华战争,将自身打造成美国利益扬声器的角色,并分析其报道背后的“美国本位”的政治诉求,并揭示这些报道背后是一个交织着美国对外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办刊的经济利益的复杂过程。并由此推论出,尽管大美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激发中国民众的抗战决心、传递美国价值观、再现历史的作用,但仍逃不出服务于利益的背后逻辑,存在局限性。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研究四个问题: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基本方法和本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大美晚报》的相关概况,对大美晚报的创刊背景、办报宗旨,发行人以及总编辑做了详细的叙述;从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从1931年--1945年《大美晚报》对日本侵华、中方抵抗、美国抗战角色的转变出发,对侵华报道历史文本进行了叙述和分析;第六章为结语,交代了《大美晚报》的“美国本位”的办报逻辑,揭示其背后受美国对外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办刊的经济利益的影响,指出其在促进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激发中国民众的抗战决心、传递美国价值观、再现历史等方面的作用。
孙兴武[7](2019)在《张梓生与《申报年鉴》》文中认为张梓生(1892—1967),又名森,字君朔、子乔、朔一,浙江绍兴人,民国时期编辑、记者、出版家。1892—1936年可视作其重要的人生阶段。在此期间,他结识鲁迅,时有来往,又赴上海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申报》馆并开始参与开明书店的经营管理,主编《申报年鉴》(1933—1936)和《申报·自由谈》,为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心力。1933—1936年的《申报年鉴》,是张梓生编辑生涯的重要“作品”。1932年,申报馆以《申报》创刊60周年为契机,于当年11月30日发布《今后本报努力的工作》,拟定12项“努力计划”,其中第11项郑重声明“《申报年鉴》正在编印中”。次年,首部《申报年鉴》问世。《申报年鉴》由多方合作编撰而成,既包括“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时事政治,也刊载国内经济、教育、交通等方面的数据统计以及他国概况。至1936年,申报馆共连续发行4次《申报年鉴》(张梓生均担任主编),总计1000多万字。目前,学术界对张梓生及《申报年鉴》的直接研究论着甚少,现有成果的关注点鲜有创新,研究方向尚未完全展开,研究年限过于集中,史料零散但总数可观,故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因此,本论文以张梓生与《申报年鉴》(1933—1936)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着重阐明研究现状与方法,为下文论述作铺垫。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勾勒张梓生从绍兴出生到入职上海申报馆的主要经历,也涉及张氏与鲁迅的交往和此时期发表的各类着述。第三部分论述《申报年鉴》的创刊背景、内容,分析历年大事日志词频和广告,并以“九一八”事变的记载为视角,将该年鉴与《中华年鉴》进行比较。第四部分从当时、当今两个角度,阐述张梓生主编的《申报年鉴》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语,简要评析张梓生在全面抗战前的经历及张氏与《申报年鉴》的相互关联。第六部分为附录,涵盖与本论文相关的统计以及笔者通过搜集整理材料编写的张梓生早年生平简表(1892—1936)。
马冬[8](2019)在《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文中认为《大公报》作为一份在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报纸,从创刊开始历经3个阶段,成为中国近代大众媒体的典型代表,其刊登的新闻、社论、短评、文章都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主要围绕1932年8月至1935年7月国民党直接统治华北地区时以《大公报》新闻、短评为主构成的公共舆论内容,辅之以《申报》和其它刊物的声音,结合此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为核心的垄断意识形态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和约束,主要研究二者之间形成的正向关连、悖论反衬及屈从权威、教育外延的关系。全文共32万余言,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计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历经孙中山建立政治基础、戴季陶重构哲学方向、蒋介石推进制度体系,基本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标志,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完成了核心思想的解读和确立,并实现了向统治阶级核心意识形态转变。与之同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作为政治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社会化也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政治日程,由于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通过校园教育普及,所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就开始了“党化新闻界”和“党化教育”的过程,分别采用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和教育熏陶的潜移默化式影响。二、《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即“以主义治国”,所以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孙中山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大公报》对孙中山的符号化、仪式化推崇和宣传就成为了其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第一个舆论焦点取向。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掌握了对孙中山思想的权威解读以及对国民政府党政权力的控制,所以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和权威拥护也是《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另一个舆论焦点取向。此时期《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和短评点评都表现了对国民党“制度时间”的重视、对孙中山符号化的承认、对蒋介石的拥戴。三、《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核心,作为对其支持和宣传的重要表现,对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新闻报道和媒体点评,成为了《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重要表现,尽管现实中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更多表现为“弱国无外交”和疲于奔命,在民权主义方面乏善可陈,在民生主义方面踯躅前行,《大公报》依然给予了积极配合和主动宣传。四、《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和束缚,作为大众媒体代表的《大公报》表现出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公共舆论的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直接控制,《大公报》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口吻间接表达公共舆论的立场和态度;面对新闻检查的直接压迫,她也可以给予直接的批评和当面的抨击;面对形势和时局的风云变幻,她也借助“短评”栏目迅速直接的摆明态度和立场。
白林[9](2019)在《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利用蒙古国对外关系中央档案馆、蒙古国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地方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资料,以1949年至196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重点探讨中国援建工人历年在蒙古工作和生活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力图借此反映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兄弟国家,中蒙在建交后双方外交及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叙述中国派遣援建工人赴蒙的历史过程。1949年中蒙建交后,只因首任中国驻蒙古大使吉雅泰误解周恩来的语意,与蒙方交涉在蒙华侨问题时主动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蒙的问题。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派兵参战等原因,中蒙双方派遣工人的交涉暂停。直到1955年,中蒙两国签订协定,中国派遣大批工人赴蒙参加生产建设。受中蒙关系变化的影响,1963年中国停止派遣援建工人,1964年中国在蒙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蒙古领导人既需要大批中国工人赴蒙援建,又对他们持有“猜忌”、“警惕”的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均表现在蒙方分配中国工人工作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例如,给中国工人过于分散分配工作;与苏联工人和蒙古工人比较起来看,中国工人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工人在中国政府的宣传和教育下,援建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中蒙双方如何处理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的演变过程。针对中国工人违法乱纪的行为与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政府主动要求之下,经中蒙双方协商决定,按照蒙古法律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蒙古司法机关和警察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偏袒或袒护本国人的现象。因此,在中方要求下,中蒙双方进行商讨并调整为共同协商解决司法问题。中蒙关系恶化后,蒙方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强行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第四章探讨中蒙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中国援建工人回国的过程。1955年中国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因各种原因及其3年工作期满等原因,部分中国工人提前陆续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由于蒙古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在1959年至1961年初期间,期满和提前回国的工人很少。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蒙关系恶化后,中国工人期满和提前回国人数剧增。特别是1962年访华期间,泽登巴尔与周恩来发生意识形态争论,加剧了中蒙两党和两国关系。蒙古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政策,1964年单方面宣布运送中国工人全部回国。第五章讨论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影响。1955年开始,蒙方引进大批中国工人,使其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针对蒙古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蒙双方签订经济援助协定,中国向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蒙古领导人不顾苏联反对,不仅学习中国“大跃进”运动,而且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人积极参加其中创造出了很多成果。直到1964年,中国工人全部回国而中国提供的援建项目被迫暂停。中国对蒙古派遣劳动力和提供经济援助的行为,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对蒙古援助行为不仅输出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它还具有排除或消减苏联在蒙古的影响力的这一政治任务。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在蒙古的政治影响,以此将来与苏联角逐蒙古问题。但是,中国派遣劳动力援蒙的行为,不仅影响中蒙双方领导人做出有关两国关系的决策,而且在1960年代初期促进了中蒙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
王咏梅[10](2018)在《胡政之编辑《国闻周报》的思想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闻周报》是民国时期着名新闻周刊。总编辑胡政之的编辑思想体现为:重视新闻报道,供史料之保存;保存中国民意,作迷途之指南;注重学术文章,兼顾文艺作品;配合运用图文,增加新闻照片;改良版面编辑,报告战时动态;满足读者兴趣,吸纳受众意见。在他的带领下,《国闻周报》成为发行量较大、影响深远的周刊。
二、一周国际时事回顾(1999年12月28日-2000年1月3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周国际时事回顾(1999年12月28日-2000年1月3日)(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中国研究现状 |
2.日本研究现状 |
3.总体评价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本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与实施机构 |
1.1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 |
1.1.1 世界邮政检查制度的肇始 |
1.1.2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 |
1.2 邮政检查活动的实施机构 |
1.2.1 执行者的变迁——从递信省到日本宪兵 |
1.2.2 东北沦陷时期实施邮政检查的组织机构 |
1.3 小结 |
第2章 东北沦陷时期实施邮政检查的几个阶段 |
2.1 东北沦陷初期的邮政检查 |
2.1.1 关东军对东北邮政大权的侵夺 |
2.1.2 邮政检查的实施 |
2.2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的邮政检查 |
2.2.1 关东宪兵队的邮政检查活动 |
2.2.2 秘密组织伪保安局的邮政检查活动 |
2.2.3 多元邮政检查机关的有机运营 |
2.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邮政检查 |
2.3.1 强化对外国邮件的统制 |
2.3.2 强化对军事邮件的统制 |
2.3.3 防卫状态下邮政检查的全面强化 |
2.3.4“合法化”的邮政检查活动 |
2.3.5 对英美战俘邮件实施检查 |
2.4 小结 |
第3章 为封锁消息而实施的邮政检查 |
3.1 通过邮政检查掩盖日本侵略野心 |
3.1.1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日本意欲侵略全中国的信息传播 |
3.1.2 通过邮政检查掩盖日本“移民”国策的侵略本质 |
3.2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有损关东军形象的信息传播 |
3.2.1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关东军战败的信息传播 |
3.2.2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关东军军纪涣散的消息传播 |
3.2.3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日本士兵厌战的消息传播 |
3.3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王道乐土”的实态 |
3.3.1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抨击“五族协和”的言论 |
3.3.2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民众生活困苦的实态 |
3.3.3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劳工的悲惨境遇 |
3.4 小结 |
第4章 为防谍而实施的邮政检查 |
4.1 通过处置日军及相关人员书信防止军事机密泄露 |
4.1.1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日军部队编成装备等信息泄露 |
4.1.2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日军军事部署的信息泄露 |
4.1.3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军事工程信息泄露 |
4.2 邮政检查在防范中国抗日情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
4.2.1 通过邮政检查探查抗日动向 |
4.2.2 将邮政检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破坏抗日组织 |
4.3 通过邮政检查探查苏联情报活动 |
4.3.1 通过邮政检查掌握“满”苏边境苏联基层情报人员动向 |
4.3.2 通过邮政检查搜查无线谍报网K2L |
4.3.3 通过邮政检查调查白俄动向 |
4.4 小结 |
第5章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评价及影响 |
5.1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评价 |
5.1.1 邮政检查制度的性质 |
5.1.2 邮政检查制度的实施特点 |
5.2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影响 |
5.2.1 钳制思想自由压制民族自决 |
5.2.2 削弱了通信作为沟通媒介的作用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万国公报》的“大美国事”栏目 |
第一节 《万国公报》的栏目 |
一、《万国公报》概览 |
二、《万国公报》的栏目构成 |
第二节 “大美国事”栏目变迁及类别 |
一、“大美国事”栏目变迁 |
二、“大美国事”栏目的报道类别 |
第三节 “美国报道”在各国报道中的位置 |
小结 |
第二章 “大美国事”的基本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报道”内容的类别分析 |
一、外交类报道 |
二、经济类报道 |
三、国内政治类报道 |
四、灾害类报道 |
第二节 “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与信息重点的变动 |
一、“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 |
二、“美国报道”信息重点的变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报道”中的政治经济报道 |
第一节 选举与总统制内容的报道 |
一、《万国公报》与总统选举 |
二、中国人对美国政体认识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政治局势变化 |
一、抚与剿: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变迁 |
二、开放或保守: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
第三节 美国经济问题的报道 |
一、美国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
二、通商贸易的报道 |
第四节 美国矿冶的发展 |
一、对美国矿冶发展基本状况的报道 |
二、对美国西部矿业开发影响的描述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报道中的科技生活报道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发展 |
一、交通设施的建设 |
二、生活设施的进步 |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 |
一、科学技术对科学考察的促进 |
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报道”中的国际交往报道 |
第一节 对华外交的报道 |
一、有关在美华工问题的报道 |
二、有关留美学生的报道 |
第二节 对英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美国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英国进行的外交 |
二、学习与超越:英美外交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对俄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火油贸易 |
二、俄土战争 |
三、日俄战争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报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对天朝上国的否定 |
第二节 新观念的输入:美国形象构造 |
一、文明形象的构建 |
二、大国形象的构建 |
三、对美国的再认识 |
小结 |
第七章 “美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演变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的影响 |
一、近代中美两国关系脉络 |
二、中美关系与“美国报道” |
第二节 中美关系变化前后“美国报道”的趋势对比 |
小结 |
第八章 “美国报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输员 |
一、时空观与义利观的转变 |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 |
三、西方医学来袭 |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俗变化的促进者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的启蒙人 |
一、变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助推剂 |
一、中国与博览会 |
二、工商业的发展 |
小结 |
结语:《万国公报》之“美国报道”的认识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大美晚报》视野下的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一)为何选择《大美晚报》作为研究对象? |
(二)为何选“1931——1945”抗日时期作为研究时限?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美国对华政策研究 |
(二)关于报刊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报道研究(1931-1945) |
(三)有关《大美晚报》的研究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美晚报》及其报人 |
一、《大美晚报》的创刊背景及宗旨 |
(一)《大美晚报》的创刊背景 |
(二)《大美晚报》的创刊及宗旨 |
二、“远东保险王”:报刊发行人史带 |
三、报刊总编辑高尔德 |
第三章 从监督到对抗:大美对日方侵华的态度转变 |
一、监督:远东局部地区的军事冲突 |
(一)表态:和平手段解决地区冲突 |
(二)处理:尽量让国联承担责任 |
(三)提议:市政会应给予日本平等席位 |
二、警告:“迈出对日制裁的一步” |
(一)禁运战争物资:防止日本南进企图 |
(二)批判贸易走私:维护美国商人利益 |
(三)重开滇缅公路:抗议英国妥协日本 |
三、对抗:声讨“违背世界民主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
(一)“野蛮的战斗者”:谴责日本的侵略罪行 |
(二)全面报道日本的国内外危机 |
(三)号召其他国家加入战争 |
第四章 从观望到支持:大美对中方抵抗的立场转变 |
一、观望:“中立主义”下的“他者” |
(一)远东局势:“最具和平前景的时期” |
(二)中国民众抵制日货:“令人尴尬的热情” |
(三)南京政府应尽量克制:“武装反抗实不可取” |
(四)废除治外法权:“为时尚早” |
(五)维护“美国在华代理人”:国民政府的政权建设 |
二、认可:正义的民族独立战争 |
(一)“稳定的中国有益于美国”:鼓动对华实施经济援助 |
(二)牵制日军的侵略气焰:赞赏国民党的战绩 |
(三)防止事态扩大:鼓励国共合作共同御敌 |
三、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抗战的中流砥柱 |
(一)赞赏中国的军事作战能力 |
(二)颂扬中国战争的世界意义 |
(三)“世界的巨人”:政治偶像的形象建构 |
(四)“崛起的世界大国”: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
第五章 从中立到介入:大美对美国抗战角色的认知变化 |
一、中立:中日战争的“观察者” |
(一)置身局外:与远东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
(二)援引条约:一战后世界秩序不容撼动 |
(三)道义声援:世界人民要求和平 |
二、呼吁:动员美国成为“参与者” |
(一)“美国人中立是过去的事情” |
(二)“亚洲不是日本的”:反对日本独占中国 |
(三)“解放人类的时刻到了”:呼吁美国积极行动 |
三、介入:作为盟友——“美国是世界的救世主” |
(一)“民主先驱”:全方位介绍美国民主 |
(二)世界伟大的兵工厂:美国军事力量建设 |
(三)国际主义盟友:形塑美国的国际主义精神 |
(四)“现代化的范本”:呼吁中国效仿美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张梓生与《申报年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张梓生早年经历(1892—1936) |
第一节 绍兴时期 |
一、近代绍兴概况 |
二、桑梓岁月 |
第二节 上海时期 |
一、初到申城 |
二、任职申报馆 |
第二章 《申报年鉴》内容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申报馆的演变(1872—1932) |
二、1930年代初期的上海出版业 |
第二节 内容编写与年鉴改编 |
一、多方合作编撰,内容总体准确 |
二、张梓生对《申报年鉴》的完善 |
第三章 《申报年鉴》特点 |
第一节 历年大事日志词频探析 |
一、史量才治下申报馆风格 |
二、“国内大事日志”和“世界大事日志”词频统计 |
三、“国内大事日志”和“世界大事日志”词频变动原因 |
第二节 历年广告探析 |
一、广告刊载概况 |
二、广告分析 |
第三节 《中华年鉴》与《申报年鉴》比较 |
一、《中华年鉴》简介 |
二、两者之对比——以对“九一八”事变的记载为例 |
第四章 《申报年鉴》影响 |
第一节 《申报年鉴》当时影响 |
一、对张梓生:融合工作与兴趣,巩固基础积累经验 |
二、对读者:普及日常知识,适应现代生活 |
三、对申报馆:丰富报馆出版物,扩大《申报》影响力 |
第二节 《申报年鉴》当代价值 |
一、蕴含众多史料,助推学术研究 |
二、体现编辑思想,有利当前修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申报年鉴》历年“国内/世界/国外大事日志”(样本部分)地名人名词频语温梯度 |
表2: 《申报年鉴》历年广告目录及数量统计 |
张梓生早年生平简表(1892—1936)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论题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
三、重要概念及研究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 |
第一节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历史回溯 |
一、孙中山建立“以党治国”的政治基础 |
二、戴季陶重构“以党治国”的哲学方向 |
三、蒋介石推进“以党治国”的制度体系 |
第二节 国民党“党化新闻界”有关法规的制定 |
一、确立蒋介石对于孙中山思想的垄断解释地位 |
二、执行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党治国”的宣传制度 |
三、严控“新闻纸” |
第三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渗透 |
一、课堂中的“党义”教育 |
二、校园中的“党化”控制 |
三、时间上的“党国”记忆 |
四、空间上的“总理”符号 |
小结 |
第二章 《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 |
第一节 以制度时间为核心的符号宣传 |
一、总理纪念周的舆论推广 |
二、革命纪念日的媒体教化 |
三、孙中山陵寝的精神崇拜 |
第二节 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向心宣传 |
一、对国民党其它重要人物和势力的轻视 |
二、对镇压共产党行动的支持 |
三、对“新生活运动”的拥护 |
小结 |
第三章 《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抗争宣传 |
一、对被动抵抗日本侵略的无奈宣传 |
二、与苏联关系曲折恢复的尴尬报道 |
三、借美国政治外交支持的自惭宣传 |
四、维护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重点报道 |
第二节 以民权主义为内涵的政治宣传 |
一、烘托推进民权的氛围 |
二、展现间接民权的完善 |
第三节 以民生主义为旨向的发展经济及社会文化宣传 |
一、主张改善生产环境 |
二、疾呼充实粮食生产 |
三、展示交通建设发展 |
四、列举文化建设措施 |
五、号召顺应服饰潮流 |
小结 |
第四章 《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 |
第一节 间接阐释公共舆论的立场 |
一、呼吁挽救民族危亡 |
二、要求实现国内统一 |
三、号召促进民生进步 |
第二节 直接反对“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 |
一、应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策略性 |
二、展现新闻纸遭受检查的普遍性 |
第三节 利用短评坚守“文人论政” |
一、涉及国计民生全方位的议题设置 |
二、代表公共舆论守门人的价值立场追求与原则 |
小结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史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交涉派遣经过 |
第一节 中蒙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
一、20世纪20年代中蒙两党关系 |
二、中共对蒙古独立态度之转变 |
三、中蒙两国建交与互派大使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问题的缘起 |
一、派遣援建工人的初步交涉 |
二、援建工人交涉中断的原因 |
三、重启派遣援建工人的交涉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的派遣过程 |
一、派遣和引进工人的前期工作 |
二、第一批援建工人赴蒙古 |
三、援建工人陆续来到蒙古 |
四、派遣援建工人逐渐减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
第一节 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和分配 |
一、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 |
二、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分配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状况 |
一、援建工人工作基本步入正轨 |
二、援建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
三、援建工人生产工作量的减少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生活状况 |
一、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的生活 |
二、蒙古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福利政策 |
三、中蒙关系恶化与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司法问题及其处理 |
第一节 早期援建工人的“违法乱纪”及处理 |
一、早期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及其原因 |
二、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方针 |
三、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的友谊及其冲突 |
第二节 中蒙关系恶化与司法纠纷的加剧 |
一、蒙古民众对援建工人的态度 |
二、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矛盾的加剧 |
三、援建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双方谈判 |
第三节 “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发酵及其解决 |
一、双方在援建工人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
二、“窦海玉、于深水事件”发生的经过 |
三、双方对“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交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的回国过程 |
第一节 蒙古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一、中苏分裂与蒙古“等距离”外交政策 |
二、蒙古公开攻击中共与泽登巴尔访华 |
三、蒙古外交政策变化及其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援建工人回国的决策及过程 |
一、援建工人提前回国及其原因 |
二、双方动员援建工人期满后继续留蒙 |
三、援建工人期满回国的谈判及工人回国 |
第三节 援建工人全部回国及其双方的争论 |
一、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交涉 |
二、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过程 |
三、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余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经济援助与中国援建工人的成效 |
第一节 蒙古第二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二五计划与经济援助的初步交涉 |
二、双方经济援助谈判及协定的签订 |
三、二五计划中援建工人的建设成就 |
第二节 蒙古三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的经济援助 |
二、蒙古政府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 |
三、全面开展“大跃进”与援建工人 |
第三节 蒙古第三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五计划的拟定与周恩来访问蒙古 |
二、对“大跃进”态度转变与苏联的经援 |
三、援建工人建设状况及其援建项目中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胡政之编辑《国闻周报》的思想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新闻报道, 供史料之保存 |
(一) 纂辑中外新闻, 记录当代历史 |
(二) 重视国际报道, 提供世界知识 |
(三) 重视独家采访, 亲自采写新闻 |
二、保存中国民意, 作迷途之指南 |
三、注重学术文章, 兼顾文艺作品 |
(一) 供给正确资料, 介绍进步学术 |
(二) 重视文艺作品, 扩大读者群体 |
四、配合运用图文, 增加新闻照片 |
五、改良版面编辑, 报告战时动态 |
(一) 改良版面编辑, 追求醒目美观 |
(二) 创办《战时特刊》, 报告战时动态 |
六、满足读者兴趣, 吸纳受众意见 |
(一) 满足读者兴趣, 增加栏目、图片 |
(二) 乐与读者交流, 吸纳受众意见 |
四、一周国际时事回顾(1999年12月28日-2000年1月3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D]. 吕春月.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胡亚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大美晚报》视野下的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D]. 姜怡文. 上海大学, 2019(04)
- [7]张梓生与《申报年鉴》[D]. 孙兴武. 扬州大学, 2019(02)
- [8]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D]. 马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9]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D]. 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10]胡政之编辑《国闻周报》的思想和实践[J]. 王咏梅. 兰州学刊,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