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制饰面混凝土幕墙板(论文文献综述)
齐朋[1](2021)在《节能理念下分析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分析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建筑物中的节能效果。仿真环境下分析某构型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不同外部温度条件下的降温能耗和取暖能耗,最终选择厚度105mm的1.2×2.4(m)新型节能墙体幕墙材料,进一步讨论其在实际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认为更大厚度幕墙板可以实现更大幅度的节能但其节能效率降低,应从空调系统升级等其他方面研究联合节能措施。
本刊编辑部[2](2020)在《2020第五届全国装饰混凝土大赛获奖项目系列展示之二 今年的大赛,他们点评了什么样的作品》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两年一度的全国装饰混凝土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在深化改革的十年里,各级政府和投资者为装饰混凝土生产企业和建筑设计界搭建两者间相互交叉碰撞的舞台,让更多装饰混凝土企业找到了展示才华的空间,一批优秀的装饰混凝土项目助力企业成长壮大。"筑砼杯"第五届全国装饰混凝土大赛参赛作品数量再创新高,最终评选出55个作品分获建筑类、景观类和家居/工艺品类、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制品的金、
刘聪[3](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李伟[4](2020)在《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建筑的物质性决定了空间与建造的必然关联。但在当下,一方面在高度信息化的图像时代,建筑学的设计潮流转向片面化的图像视觉刺激,忽视了对空间与建造的关注;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的装配建造,更多指向的是高效施工,装配建造与空间设计相整合的设计方法及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这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空间设计趋向于简单化、单一化,同时建筑师也错失了装配建造在形式与空间上所能带来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建筑学的视角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的整合展开研究,以期提出具体可行的整合设计策略。以此丰富设计与建造结合的研究内容;在空间操作研究中引入装配建造因素,同时为装配建造赋予建筑学的空间内涵;以期为基于装配建造的建筑空间设计提供策略参考。本论文是在建筑学视角下以“空间与建造”的关联性为切入点,主要从“抽象”与“具象”、“整体”与“局部”两个维度展开,研究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的整合设计策略问题,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阐述在建筑学视角下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进行整合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形成文章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是以“抽象”的空间操作和“具象”的装配建造为对象,分析各自的“局部”组成和“整体”关系进而提出整合策略;在空间层面,以西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传统为主线,梳理出四种经典空间操作模式并总结出构件、空间单元、网格三种操作要素;在建造层面,以建筑学的视角探究装配建造的要素层级,将装配建造的要素拆解为在模数控制下的构件、模块、系统、体系四个层级;基于前述分析对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的关联要素进行整合,提出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三种整合策略。第三部分是对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三种整合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每种策略从“抽象”空间操作与“具象”装配建造两个方面由“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最后再通过分析经典案例进一步验证整合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论文建立了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的要素关联性,总结了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组成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体系,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协同并行的整合未来进行展望。
卞子铭[5](2020)在《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专利作为一种承载科研技术信息的文献形式,通过分析运用可以使其成为衡量领域内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指标。装配式建筑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已日趋成熟。近年来,在政策的引领和建筑产业的导向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始发展,并逐渐成为行业内市场的热点领域,随之涌现出大量相关技术专利。配套的外围护系统作为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的核心,大量难点问题亟需解决,专利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对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和技术的分析应运而生。本文以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利分析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搜集,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对技术专利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通过专利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包含了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的申请趋势,技术构成和申请主体,以及当前研究的技术热点、难点、空白点和核心技术。最后结合专利信息对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汲取经验,针对专利空白点,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对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及技术的分析,得到当前我国技术发展的难点、热点、空白点和核心技术,为未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一种装配式建筑阻水结构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弥补了当前技术的空白点,为外墙连接处防水技术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对推进装配式建筑专利技术的研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陈宝琪[6](2020)在《T-TRC叠合薄板界面粘结与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幕墙作为现代建筑外立面墙体装饰材料,应当满足风压变形、耐高温、雨水渗漏、耐撞击等要求。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和金属幕墙虽然各具优点,但都存在使用的局限性。本文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力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木装饰板与TRC薄板叠合(Timber-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作为轻质薄壁外挂墙板的设想,以下简称T-TRC。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充分利用两种材料的特性,使木板受拉,混凝土受压。木板一方面作为一种可再生材料,具有天然的装饰效果,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同时另一方面替代部分混凝土,减轻了构件的自重,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在工厂上预先加工制作,其质量、精度容易得到保证,相比普通的石材幕墙更加的节能环保。因此,是具有较高市场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型叠合薄板。本文主要对叠合薄板进行了界面粘结性能试验、板型的设计、板的抗弯性能试验、韧性分析、节点构造设计来评估T-TRC叠合薄板作为外挂墙板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双面剪切模型,借鉴了前人木-混凝土推出件的试验设计方案,共设计出11组33个试件进行界面粘结性能试验。对试件结合面处分别进行了植钉、涂胶粘网、加入铁丝网、无处理等方式进行搭配,以探求不同组合形式下粘结性能的优劣。同时绘制出荷载-滑移曲线,研究分析组合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研究表明:植钉和粘网均能有效提高木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构件的延性随着螺钉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涂胶粘网可以提高初始刚度,但与此同时构件的延性会下降。(2)介绍了叠合薄板的制作方法。试验证明方法的可行性,构件的制作尺寸误差较小,对其质量具有良好的保证。(3)叠合薄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为方便现场施工拼装,设计出以300mm为模数叠合薄板。试验设计变量:不同板型(B1:300mm*900mm、B2:600mm*900mm、B3:600mm*600mm),混凝土厚度(18mm、23mm、28mm)。由于叠合薄板作为外挂墙板受到风荷载作用,所以需要考虑风压正负问题,故每种工况下做4块叠合薄板,2块木板一侧受拉、2块织物增强混凝土一侧受拉,共36块叠合薄板。研究了叠合薄板的荷载-位移、荷载-木板应变、承载力等特性、以及裂缝开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木板一侧受拉构件,叠合薄板跨中挠度值随着混凝土厚度的增大而降低,而受弯极限承载力随着混凝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一侧受拉构件叠合薄板跨中挠度值随着混凝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所有叠合薄板的位移延性系数相差不大(1.54~3.55)。极限荷载时,跨中挠度基本都达到15mm左右,仍然表现出很好的延性,构件破坏形式为延性破坏。对B2和B3板型进行风荷载验算,论证了其作为外挂墙板的可行性。(4)采用了欧洲喷射混凝土协会(EFNARC)对弯曲韧性的评价方法,研究不同工况下方板能量吸收等级来评价方板的弯曲性能。对T-TRC叠合薄板进行了应用设计,完成了对叠合薄板的节点构造设计,并叙述了采用该方式技术特点和施工流程。
景琬淇,汝军红,韩晨阳[7](2019)在《北疆地区模块化装配式光伏建筑单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立足于功能模块化建筑灵活集约的空间秩序与装配式建造绿色便捷的施工特点,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能源供给方式,以新疆北部地区为例,从建筑单元的模块化设计、模块的组合逻辑与适用性设计、模块的装配建造与细部设计、建筑单元的绿色节能设计4方面,进行"模块化装配式光伏建筑单元"系统性设计方案的探索,以期解决边远地区建筑在离网状态下的独立运行问题。
赵文占[8](2019)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外墙体系是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关键技术,已应用的装配式外墙构造形式多样,主要有3种类型: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条板加保温装饰一体板、PC大板外墙和龙骨分层组装外墙。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金属幕墙组合墙体,并与其他4种工程应用较多的装配式外墙体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装配性、保温性、防火性、防水性、安全性和使用体验6个方面分别阐述各自性能,提出装配式外墙技术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建议。
王冠军[9](2019)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外围护构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中。但我国目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设计与使用存在着诸如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连接构造的安全性和容错性、节能构造的高效环保等方面的问题,阻碍着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角度入手,提出一种新型“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连接构造和节能构造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对象、范围以及技术路线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梳理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发展史,分析其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矛盾,总结归纳平衡艺术性和技术性矛盾的设计策略,提出“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结合当前国内推广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局限性,总结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的四个原则。第三章基于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分析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构造与构件材料、工艺及连接部位的关系,归纳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常用的连接构造方式,结合实际案例研究连接构造方式的设计与应用,总结连接构造设计的五项原则。第四章列举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中常见的保温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研究新型环保材料木丝水泥板作为内保温材料的构造做法,阐述节能构造设计的五项原则。第五章在第二至四章的理论指导下,以笔者亲身参与的项目设计为例,系统地阐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及其连接构造、节能构造的建造设计方法,并对保温节能构造的总热阻、总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露点温度及内部冷凝等热工指标分别采用一维手算方法和PTemp软件二维稳态传热模拟方法进行计算,比对二者的计算结果,验证该节能构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分析发现节能构造设计存在的缺陷,并在以后的优化研究中加以改进。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全文共计85000余字,插图161幅。
曾东豪[10](2019)在《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预制混凝土外墙产生以来,在欧美国家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产业链和技术基础,有了很多采用预制混凝土外墙体系的精彩项目案例。在国内,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研究和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发展对于建筑业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根设计师的需要来做出自由的造型,自由的饰面,可以更好的激发建筑师的设计灵感和设计热情,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业主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其次,它可以有效地减小施工现场的工作量,减轻对工地周边的城市的环境和交通的压力,对城市具有很大的意义。在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立足建筑学专业,着重研究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细部设计。研究从预制混凝土的基础知识开始,主要介绍了他们的产生,种类,发展以及建筑应用。然后从受力、形式、单元、功能四个方面分析了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特征,选取了单元模块和模块联结两大细部研究视角。单元模块的研究主要是探讨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的发展,单元模块表面的颜色和肌理,单元模块的制造、运输和维护过程中的细部处理;模块联结的研究主要是探讨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性联结、形态性联结、功能性联结的细部,即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与支撑、接缝、门窗及女儿墙的细部处理。同时,在对预制混凝土外墙的技术措施和相关构造的叙述的基础上,进行实例研究,对细部设计与相关技术和构造之间的联系做了详细论述,并且提出了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的设计策略。在文章最后,笔者就自己亲身经历的项目作为基础对细部设计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对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的趋势做了展望。希望以此来对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更好的指导今后的设计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预制饰面混凝土幕墙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制饰面混凝土幕墙板(论文提纲范文)
(1)节能理念下分析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节能幕墙的基本技术构型 |
2 内部隔热材料及其对墙体隔热性能的影响 |
3 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场景 |
3.1 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对建筑框架结构的适应性 |
3.2 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与空调系统的节能配合策略 |
4 总结 |
(2)2020第五届全国装饰混凝土大赛获奖项目系列展示之二 今年的大赛,他们点评了什么样的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建筑类金奖 |
建筑类银奖 |
建筑类铜奖、优秀材料/工艺应用奖 |
UHPC类金、银、铜奖 |
建筑类|铜奖 |
北京首钢秀池水下展厅 |
建筑类|铜奖 |
上海平和国际双语青浦学校 |
建筑类|铜奖 |
鸡鸣岛游客中心1、2号楼 |
建筑类|铜奖 |
天津生态城图书馆档案馆 |
建筑类|铜奖 |
中科大厦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 |
建筑类|铜奖 |
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建筑产业化研发中心 |
建筑类|铜奖 |
九棵树文化艺术中心 |
建筑类|铜奖 |
浏阳市“三馆合建”外墙GRC清水混凝土挂板工程 |
建筑类|铜奖 |
北京王府井东安门82号院 |
建筑类|铜奖 |
昆明温德姆酒店 |
建筑类|铜奖 |
首都师范大学 |
建筑类|铜奖 |
吉林市人民艺术中心 |
建筑类|铜奖 |
湖南岳阳县第三中学风雨球场 |
建筑类|铜奖 |
合肥南站地下一层GRC清水混凝土挂板工程 |
建筑类|铜奖 |
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建筑GRC帷幕墙板全3D彩绘 |
建筑类|优秀材料/工艺应用奖 |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T2航站楼 |
(3)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 |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
2.2.1 外围护要素 |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
2.4 解决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
3.1.1 大空间概念 |
3.1.2 构件组合 |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
3.2.3 分级装配 |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空间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
4.1.1 混凝土工程 |
4.1.2 模板工程 |
4.1.3 钢筋工程 |
4.1.4 脚手架工程 |
4.2 层次分析法(AHP) |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一致性检验 |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建模原则 |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
6.1.1 遗传算法 |
6.1.2 蚁群算法 |
6.1.3 退火算法 |
6.1.4 粒子群算法 |
6.2 问题表述 |
6.3 解决方法 |
6.3.1 路线图 |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6.4 解决问题 |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
7.1 竖向转运 |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
7.3 解决方法 |
7.3.1 路线图 |
7.3.2 萤火虫算法 |
7.4 条件预设 |
7.5 解决问题 |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 |
(4)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图像时代的建筑学 |
1.1.2 装配建造与建筑设计的分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析 |
1.4.1 空间操作的相关研究 |
1.4.2 装配建造的相关研究 |
1.4.3 建造与设计整合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 |
2.1 概念辨析 |
2.1.1 空间与空间操作 |
2.1.2 建造与装配建造 |
2.2 空间操作的典型模式与要素 |
2.2.1 迪朗:“构图组织”的“要素”与“部件” |
2.2.2 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的自由杆件 |
2.2.3 凡·杜斯堡:“空间构成”的流动板块 |
2.2.4 海杜克:“九宫格”的“装配部件” |
2.2.5 小结 |
2.3 装配建造的要素层级与模数控制 |
2.3.1 构件与模块 |
2.3.2 系统与体系 |
2.3.3 模数的尺寸控制 |
2.3.4 小结 |
2.4 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整合策略的提出 |
2.4.1 构件的体系化 |
2.4.2 单元的模块化 |
2.4.3 网格的标准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件的体系化整合策略 |
3.1 构件的空间操作 |
3.1.1 杆件的空间调节 |
3.1.2 板块的空间划分 |
3.2 构件与装配建造 |
3.2.1 构件预制的新工艺 |
3.2.2 新工艺的构件制造 |
3.3 案例分析:香港汇丰银行 |
3.3.1 设计背景 |
3.3.2 空间操作分析 |
3.3.3 装配建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元的模块化整合策略 |
4.1 单元的空间操作 |
4.1.1 单元的基本属性 |
4.1.2 单元的操作方法 |
4.2 单元与装配建造 |
4.2.1 模块单元的设备集成 |
4.2.2 模块单元的结构支撑 |
4.3 案例分析:中银舱体大厦 |
4.3.1 设计背景 |
4.3.2 空间操作分析 |
4.3.3 装配建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格的标准化整合策略 |
5.1 网格的空间操作 |
5.1.1 网格的基本属性 |
5.1.2 网格的操作方法 |
5.2 网格与装配建造 |
5.2.1 网格消隐的构件划分 |
5.2.2 网格表现的构件赋形 |
5.3 案例分析:海蒂·韦伯中心 |
5.3.1 设计背景 |
5.3.2 空间操作分析 |
5.3.3 装配建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专利技术引领创新驱动 |
1.1.2 技术标准引领我国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
1.1.3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构成 |
2.1.2 外围护系统的定义及构成 |
2.2 专利数据检索及信息处理 |
2.2.1 专利信息来源及检索方式 |
2.2.2 专利信息处理——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支 |
2.3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总体布局 |
2.3.1 专利申请趋势 |
2.3.2 专利技术构成 |
2.3.3 专利申请主体分析 |
2.3.4 专利权人及其布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墙体专利技术研究 |
3.1 装配式建筑墙体系统技术概述 |
3.1.1 外围护系统集成设计内容与要求 |
3.1.2 不同结构体系的外围护墙体性能要求 |
3.1.3 装配式外围护墙体概览 |
3.1.4 装配式外围护墙体适用范围 |
3.2 墙体相关技术专利布局 |
3.2.1 专利申请趋势 |
3.2.2 专利技术构成 |
3.3 外墙保温系统专利技术分析 |
3.3.1 外墙外保温的问题及专利技术解决方案 |
3.3.2 “三明治”墙板技术专利分析 |
3.3.3 其他外墙保温系统专利技术 |
3.4 墙体构造及节点技术分析 |
3.4.1 混凝土结构墙体构造及节点设计技术分析 |
3.4.2 钢结构墙体构造设计及节点技术分析 |
3.4.3 木结构墙体的构造和连接设计技术分析 |
3.5 制作工艺及施工专利技术分析 |
3.5.1 预制构件的制作工艺分析 |
3.5.2 施工技术分析 |
3.5.3 相关专利技术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他专利技术研究 |
4.1 屋面、门窗及其他相关专利技术布局 |
4.1.1 屋面相关专利技术构成 |
4.1.2 门窗及其他相关专利技术构成 |
4.2 屋面性能相关专利技术分析 |
4.2.1 屋面保温节能技术分析 |
4.2.2 屋面防水技术分析 |
4.3 门窗的性能和安装构造专利技术分析 |
4.3.1 外窗保温节能技术分析 |
4.3.2 门窗安装构造技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空白点分析及专利申请 |
5.1 技术空白点及专利技术分析 |
5.1.1 技术空白点 |
5.1.2 专利技术分析 |
5.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 |
5.2.1 说明书摘要 |
5.2.2 权利要求书 |
5.2.3 专利说明书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汇总表 |
附录2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T-TRC叠合薄板界面粘结与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建筑表皮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常用的材料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材料的选择 |
1.3 叠合薄板与织物增强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叠合薄板的研究现状 |
1.3.2 TRC板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TRC推出件以及板构件的制作工艺 |
2.1 T-TRC叠合构件粘结性研究设计方案 |
2.2 材料的选购 |
2.2.1 木板的选购 |
2.2.2 混凝土材料选用 |
2.2.3 纤维编织网 |
2.2.4 环氧树脂 |
2.2.5 螺钉和铁丝网 |
2.3 推出件制作过程 |
2.4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
2.5 叠合薄板的设计理念与方案 |
2.5.1 设计理念 |
2.5.2 设计方案 |
2.6 叠合薄板的制作过程 |
2.7 叠合薄板的浇筑与养护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TRC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和内容 |
3.2 试验材性测试及试验设计 |
3.2.1 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材性测试 |
3.2.2 试验设计 |
3.3 试验装置布置与加载方案 |
3.4 推出试验现象描述 |
3.4.1 试验现象 |
3.5 试验数据 |
3.5.1 荷载-滑移曲线 |
3.6 结果分析 |
3.6.1 不同植钉布置面积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3.6.2 涂胶粘网(ARS组)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3.6.3 加入铁丝网(ARS-TS组)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3.6.4 延性分析 |
3.6.5 不同工况下界面粘结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TRC叠合单向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4.1 概况 |
4.2 整体叠合薄板的设计 |
4.2.1 单向板螺钉的布置图 |
4.3 加载方案与测试内容 |
4.3.1 加载方案 |
4.3.2 测试内容 |
4.4 试验现象与典型破坏形态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综合分析 |
4.5.2 荷载-挠度曲线 |
4.5.3 荷载-应变分析 |
4.5.4 承载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5 延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TRC叠合双向板抗弯性能研究 |
5.1 方板的设计 |
5.2 方板的制作 |
5.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5.4 对试件破坏过程中试验现象描述 |
5.5 荷载-挠度曲线 |
5.6 双向板的设计 |
5.6.1 双向板设计与制作 |
5.6.2 B2 组板的加载方案 |
5.7 B2 组试件试验现象描述 |
5.8 B2 组荷载-挠度曲线 |
5.9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9.1 试验结果 |
5.9.2 风荷载验算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板的韧性分析以及应用设计 |
6.1 引言 |
6.2 方板的韧性分析 |
6.3 T-TRC叠合薄板的应用设计 |
6.3.1 一种外挂墙板的设计 |
6.3.2 T-TRC叠合墙板被用作模块化建筑板材的设想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北疆地区模块化装配式光伏建筑单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单元的模块化设计 |
1.1 主要模块 |
1.2 辅助模块 |
2 模块的组合逻辑与适用性设计 |
2.1 游牧式临时居所 |
2.2 野外工作站 |
2.3 旅游集散客舍 |
3 模块的装配建造与细部设计 |
3.1 主体结构设计 |
3.2 外围护体设计 |
3.3 单元交接设计 |
4 建筑单元的绿色节能设计 |
4.1 CIGS光伏发电系统 |
4.2 空气间层动态调节系统 |
4.3 其他节能系统的协同设计 |
5 结语 |
图表来源 |
(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项目概况 |
2 几种外墙体系的应用性能分析 |
2.1 WQ1应用情况及性能 |
2.2 WQ2应用情况及性能 |
2.3 WQ3应用情况及性能 |
2.4 WQ4应用情况及性能 |
2.5 WQ5应用情况及性能 |
3 结论 |
(9)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概念辨析 |
1.1.2 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特点 |
1.1.3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 |
1.1.4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概况 |
1.1.5 建筑节能与构件连接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本文研究对象 |
1.2.2 本文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研究 |
1.3.2 装配式建筑连接构造的研究 |
1.3.3 装配式建筑外墙板节能构造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与典型案例研究 |
1.5.2 跨学科研究 |
1.5.3 总结归纳 |
1.5.4 图解与图示 |
1.5.5 建造实践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策略 |
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源起与发展 |
2.1.1 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探索期 |
2.1.2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期 |
2.1.3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碰撞期 |
2.1.4 数字化、信息化的变革期 |
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
2.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技术性 |
2.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艺术性 |
2.2.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 |
2.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解决策略 |
2.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构件自身性质的设计策略 |
2.3.2 外墙板构件组合设计策略 |
2.3.3 小结 |
2.4 当前国内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局限性 |
2.4.1 技术和人才培养问题 |
2.4.2 成本问题 |
2.4.3 政策法规问题 |
2.4.4 生产及管理问题 |
2.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设计原则 |
2.5.1 安全健康 |
2.5.2 长寿命可维修 |
2.5.3 节能环保 |
2.5.4 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平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构造 |
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研究的相关方面 |
3.1.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的部位 |
3.1.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建筑材料 |
3.1.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建造工艺 |
3.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构件的材料特性 |
3.2.1 混凝土 |
3.2.2 金属材料——钢材 |
3.3 基于外墙板材料特性的连接构造方式 |
3.3.1 螺栓连接 |
3.3.2 焊接连接 |
3.3.3 浇筑连接 |
3.3.4 粘结连接 |
3.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工程应用研究 |
3.4.1 外墙板与主体结构 |
3.4.2 外墙板之间 |
3.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设计与建造原则 |
3.5.1 安全合理,稳定可靠 |
3.5.2 因材施用,因地制宜 |
3.5.3 连接高效,通用可换 |
3.5.4 绿色建造,节能环保 |
3.5.5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节能构造 |
4.1 建筑节能概述 |
4.1.1 建筑节能的概念 |
4.1.2 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 |
4.1.3 节能构造的地域性 |
4.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研究 |
4.2.1 节能墙体分类及墙体结构 |
4.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形式分类 |
4.2.3 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 |
4.3 新型环保节能保温材料——木丝水泥板 |
4.3.1 木丝水泥板概述 |
4.3.2 木丝水泥预制保温墙板 |
4.3.3 木丝水泥板保温系统设计 |
4.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设计策略 |
4.4.1 外墙板保温构造的形式选择 |
4.4.2 外墙板保温构造的材料选择 |
4.4.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内保温构造实现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
4.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节能构造设计与建造原则 |
4.5.1 安全可靠 |
4.5.2 操作高效 |
4.5.3 因地制宜 |
4.5.4 绿色环保 |
4.5.5 保温装饰一体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建造设计实践——以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设计背景 |
5.1.2 项目简介 |
5.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与建造分析 |
5.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 |
5.2.2 预制管道板 |
5.2.3 外墙板独立接缝填充装饰一体化 |
5.2.4 预制金属材料装饰板 |
5.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分析 |
5.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与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 |
5.3.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相互之间的连接构造 |
5.3.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与金属装饰板的连接构造 |
5.3.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节能构造 |
5.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节能构造计算 |
5.4.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传热系数计算 |
5.4.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热惰性指标的计算 |
5.4.3 平壁内部温度的确定及露点温度计算 |
5.4.4 计算结果与问题分析 |
5.4.5 PTemp软件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归纳总结 |
优化研究与前景展望 |
外墙板构件库的建立与完善 |
完善建筑构件的设计、生产与建造体系 |
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实验测试与实际应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作者简介 |
附录一 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项目外墙板建造图 |
附录二 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项目建筑施工图 |
(10)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现状 |
1.2.1 关于细部设计的研究 |
1.2.2 关于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论文研究的方式方法及逻辑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课题研究框架 |
第2章 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概述 |
2.1 预制混凝土的技术特性 |
2.1.1 预制混凝土的定义 |
2.1.2 预制混凝土的类型 |
2.1.3 预制混凝土的工艺特性 |
2.1.4 预制混凝土的局限 |
2.2 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特征 |
2.2.1 单元特征 |
2.2.2 受力特征 |
2.2.3 形式特征 |
2.2.4 功能特征 |
2.2.5 本节小结 |
2.3 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的研究视角 |
2.3.1 细部与“单元模块” |
2.3.2 细部与“模块联结” |
2.3.3 本节小结 |
2.4 细部对于预制混凝土外墙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混凝土外墙建筑中“单元模块”的细部研究 |
3.1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的发展研究 |
3.1.1 早期现代主义对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的探索 |
3.1.2 当代建筑师对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的实践 |
3.1.3 本节小结 |
3.2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表面属性 |
3.2.1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表面的颜色 |
3.2.2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表面的纹理 |
3.3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的组合搭配 |
3.3.1 利用相同单元模块的规则排列 |
3.3.2 利用不同单元模块的组合搭配 |
3.3.3 利用单元模块的形式拓展 |
3.4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的生产施工技术问题 |
3.4.1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饰面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
3.4.2 预制混凝土外墙单元模块的饰面修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混凝土外墙建筑中“模块联结”的细部研究 |
4.1 预制混凝土外墙模块联结的发展研究 |
4.1.1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 |
4.1.2 镶嵌式装配外墙 |
4.1.3 结构式装配外墙 |
4.2 预制混凝土外墙结构性联结的细部设计 |
4.2.1 预制混凝土外墙支撑与连接的技术措施 |
4.2.2 预制混凝土外墙支撑与连接的设计策略 |
4.3 预制混凝土外墙形态性联结的细部设计 |
4.3.1 预制混凝土外墙接缝的功能 |
4.3.2 预制混凝土外墙接缝的技术措施 |
4.3.3 预制混凝土外墙接缝的设计策略 |
4.4 预制混凝土外墙功能性联结的细部设计 |
4.4.1 预制混凝土外墙门窗细部设计 |
4.4.2 预制混凝土外墙女儿墙的细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关项目实践及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趋势展望 |
5.1 成都建工产业化中心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预制混凝土外墙设计介绍 |
5.1.3 预制混凝土外墙生成过程 |
5.1.4 预制混凝土外墙模块联结细部设计 |
5.1.5 预制混凝土外墙设计施工总结 |
5.2 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细部设计趋势展望 |
5.2.1 数字技术表现 |
5.2.2 承载文化符号 |
5.2.3 生态可持续 |
5.2.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预制饰面混凝土幕墙板(论文参考文献)
- [1]节能理念下分析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齐朋.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1(04)
- [2]2020第五届全国装饰混凝土大赛获奖项目系列展示之二 今年的大赛,他们点评了什么样的作品[J]. 本刊编辑部. 混凝土世界, 2020(12)
- [3]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
- [4]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D]. 李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研究[D]. 卞子铭.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6]T-TRC叠合薄板界面粘结与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 陈宝琪.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北疆地区模块化装配式光伏建筑单元设计研究[J]. 景琬淇,汝军红,韩晨阳. 建筑学报, 2019(S2)
- [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的应用研究[J]. 赵文占. 钢结构(中英文), 2019(10)
- [9]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D]. 王冠军. 东南大学, 2019(05)
- [10]预制混凝土外墙细部设计研究[D]. 曾东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