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烷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克强[1](1993)在《硅烷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硅烷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硅烷折光指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196%.应用本文定量关系,不仅能够预测硅烷的折光指数,而且可以合理表征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王克强[2](1995)在《脂肪酮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借助于图论方法探讨了脂肪酮的折光指数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式。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能够合理在征脂肪酮的结构性能关系,而且能够预测其折光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折光指数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仅0.12%。
王克强[3](1995)在《脂肪醚折光指数变化规律的拓扑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用拓扑方法探讨了脂肪酸的折光指数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能够描述脂肪酸折光指数的变化规律,而且能够预测脂肪酸的折光指数,同时可以合理表征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沈禾雨[4](2020)在《伯胺取代二苯基乙烯衍生物阴离子聚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研究经多年发展,所得到的功能化结构愈加精细且多样。目前,对功能化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组成和拓扑结构等初级结构都己实现了可控设计,而合成序列结构可控和复杂拓扑结构可控的聚合物逐渐成为了研究重点。序列可控聚合物的合成更是被誉为高分子合成领域的“圣杯”之一。如今应用多种先进的聚合反应方法可以精准调控聚合物的序列结构。其中,活性阴离子聚合(LAP)是最先被报道的活性可控聚合,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二烯烃单体的微观结构都能够实现精确的调控。同时,1,1-二苯基乙烯(DPE)衍生物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的序列分布可控,可以实现功能化基团“定性、定量、定位”的精准引入。然而,由于阴离子聚合的聚合条件严苛,通过直接共聚合引入的基团种类有限。因此,需要使用高效偶联反应对聚合物进行后功能化修饰,进一步丰富链中功能化基团的种类。同时,精准引入的功能基团又能够为接枝反应提供支化位点,为进一步研究聚合物的序列结构和拓扑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优异的模板聚合物。基于上述论述和设计理念,本文围绕1-[4-[N,N-双(三甲基硅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SiMe3)2)单体,利用in situ IH NMR研究聚合物序列的测定方法和调控方法。引入多种高效点击和多组分反应进行聚合物修饰,研究聚合物序列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合成“拓扑异构聚合物”,研究聚合物序列分布和拓扑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DPE衍生物、苯乙烯(St)和丁二烯(Bd)的三元共聚合,合成丁苯树脂(SBC),研究聚合物组成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1-[4-[N,N-双(三甲基硅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SiMe3)2),并研究其与St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的共聚合特性,精准合成链中伯胺功能化的共聚物。当DPE-N(SiMe3)2/St投料比为4/1和10/1时,通过in situ 1H NMR测定聚合物序列结构为均匀四间隔和梯度十间隔。进行聚合动力学研究,计算苯乙烯竞聚率rst=1.04。引入第二种DPE衍生物——1-[4-(二甲基硅烷基)苯基]-1-[4’-(甲氧基)苯基]乙烯(DPE-SiH|OMe),进行三元共聚合。通过调节投料顺序合成二嵌段三元共聚物和一锅法三元共聚物。通过in situ 1H NMR测定一锅法三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为准交替序列结构,链中DPE衍生物组成比例DPE-SiH|OMe/DPE-N(SiMe3)2=6/4。进行聚合动力学计算,苯乙烯综合竞聚率r’St=0.79。(2)使用Ugi-4CR和环氧-伯胺开环反应对链中伯胺功能化共聚物进行高效的后功能化修饰,合成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和序列可控含氟聚合物。经表征计算得知,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结构明确,优化后的Ugi-4CR的反应效率可以达到99%,环氧-伯胺开环反应效率可达到95%以上。基于序列可控含氟聚合物,研究序列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发现氟侧链长度和氟基团序列结构对氟材料表面性能有一定影响。其中,长氟侧链能够降低表面能并抵抗表面重排,密集的序列分布能提高聚合物对侧链长度变化的敏感性并抵抗表面重排。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单链含氟聚合物氟侧链的富集状态,进而得到四种含氟聚合物表面模型:长而密、长而疏、短而密和短而疏。(3)探索精准合成分子量相近、拓扑结构不同且可控的“拓扑异构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确定Ugi-4CR与巯-炔点击联用合成单臂刷状、双臂刷状、单臂梳状和双臂梳状聚合物。其中Ugi-4CR反应效率在91%以上,巯-炔点击效率在97%以上。研究“拓扑异构聚合物”构-效关系时,发现四种拓扑异构聚合物间分子形状、分子尺寸和链段柔顺性均有差别。其中,单臂刷状聚合物呈现球形构象。均方回转半径主要受支化程度影响,流体力学半径主要受分子链长度影响。双臂接枝结构和密集的序列结构对聚合物主链的刚性有明显的提升。上述结果证明拓扑异构聚合物能够有效地揭示聚合物结构对性能的影响。(4)将DPE-N(SiMe3)2/St/Bd三元共聚合,合成伯胺功能化丁苯树脂(SBC),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微观结构皆可控。并利用活性阴离子聚合序列调控手段,研究SBC的组成分布,合成了无规结构SBC、嵌段结构SBC和嵌段梯度分布SBC,并给出了相关组成分布趋势。对相应SBC进行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测试,比较不同组成分布对SBC性能的影响。SBC的Tg受聚合物1,2结构、组成分布和链中DPE衍生物含量的影响。不同组成分布的SBC的力学行为可从脆性树脂、增韧树脂到热塑性弹性体大范围调节。SBC的光学性能受Bd相尺寸、折光指数和过渡段长度影响。
王克强[5](1995)在《脂肪醚密度与分子结构关系的拓扑化学研究》文中认为用拓扑方法探讨了脂肪醚的密度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密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应用本文定量关系,能够预测脂肪醚的密度.
王克强[6](1996)在《脂肪胺摩尔体积变化规律的拓扑化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用拓外方法探讨了脂肪胺的摩尔体积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能够描述脂肪胺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预测脂肪胺的摩尔体积,而且能够合理表征脂肪胺的结构性能关系.
黄玉强[7](2003)在《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及其填充LLDPE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高功能化研究是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理论与应用研究领域的热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传统改性方法比较,纳米无机粒子具有许多特异的性能和功能,因而为聚合物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纳米粒子表面性质、表面处理方法、填充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影响显着,故系统研究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填充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并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高功能化奠定基础。本论文采用超声波分散、硅烷偶联剂方法和偶联剂/分散剂复配方法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纳米SiO2用量、表面处理方法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静态力学、动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其动力学、分解性能及其动力学、光学性能(如红外吸收、可见光透过)以及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超声波分散、硅烷偶联剂湿法表面处理纳米SiO2的配方和工艺,对比了上述湿法处理与球磨机分散、硅烷偶联剂干法处理纳米SiO2的改性效果。同时,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分散剂复配进行纳米SiO2表面处理的方法与分散稳定机理。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时间存在一个最佳值。表面处理方法影响纳米SiO2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在相同纳米SiO2含量下,干法处理时,填料在基体中的平均粒径为97nm,一般湿法处理时,填料的分散粒径为90nm,硅烷偶联剂/分散剂复配处理所得填料在基体中分散效果最佳。笔者对第三种方法的分散稳定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界面特性对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显着增加;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增加,在填充量为3 phr 时出现最大值,超过3phr时,又逐渐减小;断裂伸长率开始变<WP=4>化不大,随后有一定降低。未表面处理纳米SiO2和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SiO2对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影响差别不大。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体系中加入大分子相容剂,可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作者根据Guth方程的形式,利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SiO2填充LLDPE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实验值,得出了适合本研究体系的复合材料模量与填料体积分数之间的半经验方程,该方程同样适合具有相似界面特性的未表面处理纳米SiO2填充LLDPE复合体系。系统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随着未表面处理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贮能模量E’、损耗模量E’’增大,α松弛峰向低温方向移动,β、γ松弛峰基本不变;在室温以下的低温区,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SiO2填充体系的贮能模量E’较未表面处理体系稍有降低,而室温以上的高温区则有所增加;上述表面处理体系中加入大分子相容剂,在室温以上的高温区,复合材料的E’显着增加,α松弛峰继续向低温偏移;采用不饱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SiO2填充体系的E’、E’’均高于饱和硅烷偶联剂处理体系。 以DSC方法研究了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性能及其动力学。表明不同含量纳米SiO2对LLDPE的降温结晶温度影响不大,异相成核作用不明显。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对熔体的降温结晶行为有一定影响,在相同的降温结晶速率下,加有大分子相容剂填充体系的降温结晶温度较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体系向高温偏移,表明纳米SiO2对基体具有一定的成核作用。利用Jeziorny方法进行试样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与基体相比,其他四种试样的t1/2和Zc变化不明显。较高SiO2含量以及加有大分子相容剂试样的Avrami指数明显减小,显示出填料的异相成核作用。采用TGA方法研究了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热及热氧降解及其动力学。表明在N2气氛中,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属于一阶失重过程;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在空气气氛中,复合材料的热氧降解属于三阶以上复杂的失重过程;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且提高幅度明显大于N2气氛。界面性质对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有一定影响。使用硅烷偶联<WP=5>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填充LLDPE,体系的热降解特性与未表面处理体系相似;使用大分子界面相容剂时,界面相互作用较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系统研究了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薄膜的红外吸收性能、可见光透过性能以及加工流变性能,为新型高保温、综合性能优异的农用大棚膜的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添加少量纳米SiO2即可显着提高复合材料薄膜对711μm红外线的吸收能力,保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红外吸收能力近乎呈线性增加,透过率略有降低,但雾度增加明显,透光质量提高。采用湿法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有利于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薄膜的光学性能优于干法处理结果。采用湿法、偶联剂/分散剂复配表面处理方法,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薄膜的光学性能更为优异。厚度对复合材料薄膜的红外吸收率、可见光透过率以及雾度的影响呈线性关系。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红外吸收率和雾度增加,可见光透过率降低。作者发现,纳米SiO2的加入反常地降低了LLDPE熔体的复数粘度,并且在实验配比范围内,复数粘度随着纳米SiO
董立军[8](2007)在《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新方法及其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蛋白质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其中人血清白蛋白(HSA)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运输蛋白。HSA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功能,能与许多内源和外源性物质如脂肪酸、氨基酸、荷尔蒙、阴阳离子和药物等结合,起到存储和转运作用。人免疫球蛋白(γ-G)作为淋巴细胞的细胞表面受体在许多细胞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HSA和γ-G已成为研究最广泛的目标蛋白。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新方法以及研究毒性物质、药物等小分子配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毒理学及药代动力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该领域已成为从事生命科学、化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本论文基于研究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新方法及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共振光散射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性光谱、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和动态激光散射技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将自行组装的全内反射及流动注射装置与荧光光谱仪联用,建立了测定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获得了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一致的结果。2、研究了偶氮胂-TB、钙试剂两种染料和中药活性组分大豆甙元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结合机理,根据Scatchard方程和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进而根据van’t Hoff方程求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讨论了上述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的主要作用力类型。3、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圆二色性光谱技术考察了蛋白质与有机小分子作用前后其二级结构的变化,并且采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技术研究了染料与人血清白蛋白的键合,提出了染料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获得与实验一致的结果。4、研究了人免疫球蛋白在油包水型微乳液中与药物大豆甙元的相互作用,并且与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荧光偏振技术和动态激光散射技术研究了微乳液水池大小对人免疫球蛋白和大豆甙元相互作用的影响。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性质;综述了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测定水/四氯化碳(H2O/CCl4)界面的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TIR-RLS)强度,建立了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新方法。在pH 4.10且有十六烷基溴化钠(CTAB)存在的条件下,偶氮胂-TB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体系的TIR-RLS信号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330nm处,增强的TIR-RLS强度与HSA浓度在0.5-42.3μg/m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3σ)为198ng╱mL。该方法已用于6个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其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2%,回收率在97-103%之间。第三章:基于在pH 4.1的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对甲基蓝(MB)的共振光散射(RLS)信号有强烈增强作用的现象,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333nm处增强的RLS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该体系中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37.3μg/mL和1.0-36.0μg/mL,检测限(3σ)分别为45ng/mL和80ng╱mL。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5个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为1%,回收率在98-102%之间,进样率为60h-1。第四章:基于在pH 4.1的酸性溶液中,蛋白质对酸性铬兰K(ACBK)的共振光散射(RLS)信号有强烈增强作用的现象,建立了测定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264 nm处增强的RLS强度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浓度在2.0-40.0μg/mL和4.0-33.8μg/m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3σ)分别为85ng╱mL和124 ng/mL。该方法己成功地用于6个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其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为2%,回收率在97-103%之间,进样率为60 h-1。第五章:利用共振光散射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性光谱法研究了染料偶氮胂-TB(ATB)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ATB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ATB与H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并定量分析了ATB与HSA的相互作用对HSA二级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常数及最大结合位点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热力学数据可知,ATB与HSA之间的结合是自发的、放热的过程,并且以疏水作用为主;ATB的结合能使HSA的α-螺旋结构减少,β结构增加。第六章:利用共振光散射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圆二色性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染料钙试剂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光谱数据表明,钙试剂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最大结合位点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热力学数据可知,钙试剂与HSA之间的结合是自发的、放热的过程,并且以疏水作用为主。对HSA二级结构的研究表明,钙试剂的结合能使HSA的α-螺旋及β-转角结构减少、β-折叠结构增加。分子模拟结果显示钙试剂结合在HSA的IIA子域内。第七章: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圆二色性光谱法和动态激光散射技术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在水/AOT/异辛烷的反相微乳介质中大豆甙元与人免疫球蛋白(γ-G)之间的相互作用。光谱数据表明,大豆甙元通过静态机理猝来γ-G的内在荧光,以单一结合部位与γ-G相互作用,其结合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豆甙元与γ-G在微乳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要比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强有力。由热力学数据可知,大豆甙元与γ-G之间的结合是自发的、放热的过程,并且以疏水作用为主。CD光谱表明,γ-G与大豆甙元的结合使其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王克强[9](1995)在《脂肪醚摩尔体积变化规律的拓扑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用拓扑方法探讨了脂肪醚的摩尔体积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能够描述脂肪醚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预测脂肪醚的摩尔体积,而且能够合理表征脂肪醚的结构性能关系.
陈云龙[10](2003)在《细茎石斛多糖的一级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文中研究表明石斛为传统名贵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已开始引人瞩目,多糖是石斛属植物中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本文以传统药用石斛中的细茎石斛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研究3种药用石斛化学成分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细茎石斛水溶性多糖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对其主要多糖成分的组成特性、一级结构以及部分药理作用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着重点在于细茎石斛多糖均一组分DMP1a-1的一级结构表征,尝试揭示石斛多糖的高级结构与其重要生物活性的关系,探索可借鉴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石斛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分布规律研究 细茎石斛、铁皮石斛的总多糖、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比较而言,细叶石斛除了含量较高的总多糖,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则很低,仅为前二者的25%~30%左右。细茎石斛含有很高的总生物碱,与铁皮石斛中的总生物碱含量相近,均比细叶石斛高。3种石斛植物不同部位中的生物碱含量均按茎上部、中部、下部的次序依次降低,而根部又有所升高。细茎石斛、细叶石斛均含有较高的钾、钙、镁、铁、锰、锶、钛、铜8种矿质元素,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规律和趋势也基本一致。 2 干燥工艺对石斛化学成分的影响 石斛不同的采后加工处理工艺对石斛的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采用自然晒干处理的细茎石斛,其多糖总量较杀青烘干处理的下降了11g·kg-1,即多糖损耗率为6.1%,且不同部位中的多糖含量呈现出平均分布的趋势。与多糖不同,不同干燥工艺处理的细茎石斛,其植株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保持不变,只不过在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发生了变化,达到了新的分布态势。从有效成分多糖的保持考虑,采后加工处理应以高温杀青低温烘干为宜。 3 细茎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分析 细茎石斛的水溶性多糖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粗多糖得率高且含蛋白杂质较少,用 DEAE一纤维素、Sephacryl、SePhadex G等系列凝胶渗透柱色谱分离纯化,首次从该药用石料植物中分离得到8种均一性多糖,其中主要多糖成分为 DWla-l、DMPZal和 DMP4ad三种。 DMP-l多糖的Mp、Mn、Mw分别为24370、26275、28000,MW/Mn比为106,为分子量分布比较均一的多糖,由葡萄糖、甘露糖按1:4.798的摩尔分子比例组成,紫外扫描分析结果表明,DW存在类似蛋白分子的紫外吸收峰,据其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推测,其分子结构中可能存在酯酸基取代结构,高碘酸氧化分析结果显示 Dop-l的糖链结构中存在 l—3、l一4(或1—2)、1—6糖奇键或非还原末端基,其…-。或l;-。:ll-3:31-。为23.59:8.75:1。 细茎石料多糖 DMPZal、DMP4a.1为含有蛋白的多糖复合物,其 Mw分别为6289、3049,其中DMPZa一主要由葡萄糖基构成,甘露糖基的含量较少,葡萄糖和甘露糖的组成分子摩尔数之比为 12.605:1,高碘酸氧化分析结果表明,DWZa.l中l—4,l,3及l—6糖着键的摩尔数比为2.780:l厂14:l。细茎石取多糖DMP4a-1则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其分子摩尔数之比为:2.873:2、850:l了62:l二79:1,高碘酸氧化分析表明其糖链结构中存在1—4,l~3及l~6糖昔键,且摩尔分数比为1.194:2.430:l。细茎石料多糖DMPZa-l、DMP4a-1的红外光谱不存在 1732 cm”‘处的酯键特征吸收峰,即两者的糖链分子结构中没有酯酸基取代结构。可见,细茎石料多糖 DMP-l、DMPZa-l和 DMP4a-1,无论在分子量分布大小、单糖组成、糖劳键类型,还是在糖环取代上都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 4细茎石解多糖DMPla4的一级结构表征 通过脱乙酸化、Smith降解反应、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对Dny a-1多糖的一级结构进行了表征。DMP多糖只存在毗哺糖环,主要的糖链重复结构单元为1,4一连接(取代)的p—Do哺甘露糖基和葡萄糖基,末端葡萄糖基的含量也较高,其次是1,4,6一连接(取代)的p—D一毗前甘露糖基以及末端甘露糖基,至于1,3一连接(取代)的p—D-g比前甘露糖以及1,4,6一连接(取代)的p—D一毗哺葡萄糖较少,根据甲基化分析结果,这些糖着键的分子摩尔数比分别为7.9:22:2.l:l刀:10:05:03,糖链末端及分支侧链上主要是葡萄糖基单元。乙酸基取代主 vn要是发生在糖链1,4一连接的p—D一毗前甘露糖基重复单元的C.3位上。细茎石崩多糖 DMP.1是以 p—l,4一毗哺甘露糖、葡葡萄为主要糖链重复结构单元的乙酚甘露葡萄财前聚糖。其结构如下: a orp-InGlcp Aco Acol 41 33 6一4)-b-nManp’(l—4)-p-WManH(1~4)-i-WGlcH(l—4)-D-D-ManH(二一*)-fi、DM。Jp一一l、4)-6-yM。p- (、4) 6、ThManH(、4)、6teManH(、4)-6-WManH 1—4)-p-WGICp--(l—4)-f于一rManH(l— 5细茎石料多糖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二、硅烷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烷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4)伯胺取代二苯基乙烯衍生物阴离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序列可控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模板聚合 |
1.1.2 固相聚合 |
1.1.3 活性链增长聚合 |
1.2 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多组分缩聚合成功能化聚合物 |
1.2.2 多组分后功能化合成功能化聚合物 |
1.2.3 基于多元功能化聚合物合成拓扑聚合物 |
1.3 基于DPE衍生物的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
1.3.1 基于DPE衍生物的序列可控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 |
1.3.2 基于DPE衍生物的多元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 |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思路 |
2 基于伯胺DPE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精制 |
2.2.2 DPE-N(SiMe_3)_2的合成 |
2.2.3 DPE-N(SiMe_3)_2与St的二元共聚合 |
2.2.4 DPE-N(SiMe_3)_2、DPE-SiH|OMe与St的三元共聚合 |
2.2.5 原位核磁(in situ ~1H NMR)监测共聚物序列结构 |
2.2.6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伯胺DPE衍生物合成 |
2.3.2 St与DPE-N(SiMe_3)_2共聚物的序列调控研究 |
2.3.3 St与DPE-N(SiMe_3)_2、DPE-SiH|OMe三元共聚合及序列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伯胺DPE的后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精制 |
3.2.2 Ugi-4CR合成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 |
3.2.3 环氧—伯胺开环反应合成序列可控含氟功能化聚合物 |
3.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Ugi-4CR合成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 |
3.3.2 环氧—伯胺开环反应合成序列可控含氟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伯胺DPE的拓扑异构聚合物合成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精制 |
4.2.2 链中序列可控炔基功能化聚合物合成 |
4.2.3 单端功能化聚苯乙烯侧链合成 |
4.2.4 拓扑聚合物的合成 |
4.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gi-4CR直接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2 Ugi-4CR和硅氢加成联用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3 Ugi-4CR和CuAAC加成联用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4 Ugi-4CR和巯-炔点击联用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5 拓扑异构聚合物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伯胺DPE的丁苯树脂合成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精制 |
5.2.2 伯胺DPE衍生物/St/Bd的三元共聚合 |
5.2.3 St/Bd二元共聚合的定时取样实验 |
5.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伯胺功能化SBC的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
5.3.2 伯胺功能化SBC的组成分布研究 |
5.3.3 伯胺功能化SBC的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t与DPE衍生物共聚合转化率曲线 |
附录B DPE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附录C St与DPE衍生物的三元共聚物DSC曲线 |
附录D 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表征 |
附录E 拓扑聚合物的表征 |
附录F SBC合成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及其填充LLDPE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及(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制备方法 |
1.1.1 纳米材料 |
1.1.2 复合材料与纳米复合材料 |
1.2 纳米SiO2的特点、表面改性方法与机理及聚合物基纳米SiO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2.1 纳米SiO2的特性、表面修饰及相关机理 |
1.2.1.1 纳米微粒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1.2.1.2 纳米SiO2的特性和应用 |
1.2.1.3 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方法与机理 |
1.2.1.3.1 表面改性方法 |
1.2.1.3.2 表面改性机理 |
1.2.2 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3 聚烯烃/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3.1 高性能聚烯烃/纳米SiO2复合材料 |
1.3.2 高功能聚烯烃/纳米SiO2复合材料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配方 |
2.2.4 纳米SiO2的偶联剂法表面处理及其与LLDPE的填充共混方法 |
2.2.5 试样制备及力学性能测定、分散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SiO2团聚体的破碎、分散过程分析 |
2.3.2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2.1 拉伸性能 |
2.3.2.2 冲击性能 |
2.3.3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2.3.3.1 LLDPE的动态力学谱图分析 |
2.3.3.2 纳米SiO2含量对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3 界面性质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热降解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配方 |
3.2.4 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及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
3.2.5 DSC及TGA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及其动力学分析 |
3.3.1.1 Jeziorny法 |
3.3.1.2 莫志深法 |
3.3.2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及其动力学研究 |
3.3.2.1 热降解与热氧降解 |
3.3.2.2 热分解动力学 |
3.4 结论 |
第四章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用配方 |
4.2.4 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及其填充共混方法 |
4.2.5 试样制备及光学、流变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薄膜的光学性能 |
4.3.1.1 红外吸收 |
4.3.1.2 可见光透过性和雾度 |
4.3.2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新方法及其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球状蛋白质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及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
1.1.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性质 |
1.1.1 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
1.1.2 蛋白质的结构 |
1.1.2.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1.1.2.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1.1.2.3 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
1.1.2.4 蛋白质的结构域 |
1.1.2.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
1.1.2.6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1.1.3 维系和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因素 |
1.1.4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性质 |
1.1.5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1.6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2.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方法 |
1.2.1 吸光光度法 |
1.2.2 荧光光谱法 |
1.2.3 共振光散射法 |
1.2.3.1 光散射现象及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基本理论 |
1.2.3.2 共振光散射法 |
1.2.3.3 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法 |
1.2.3.4 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法 |
1.3.蛋白质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1 紫外光谱法 |
1.3.2 荧光光谱法 |
1.3.2.1 荧光猝灭法 |
1.3.2.2 荧光增强法 |
1.3.2.3 荧光偏振 |
1.3.3 圆二色性光谱法 |
1.3.3.1 圆二色性的基本原理 |
1.3.3.2 蛋白质的圆二色性光谱及定量分析 |
1.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1.3.5 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技术 |
1.3.6 非水介质中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测定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含量的水/四氯化碳界面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 |
2.1.引言 |
2.2.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与光谱特征 |
2.3.2 实验条件优化 |
2.3.3 干扰物质的影响 |
2.3.4 工作曲线与样品分析 |
2.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测定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含量的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 |
3.1.引言 |
3.2.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流动注射(FI)系统 |
3.2.4 实验方法 |
3.3.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与光谱特征 |
3.3.2 流动注射流路的优化 |
3.3.3 实验条件及FI参数的优化 |
3.3.4 干扰物质的影响 |
3.3.5 工作曲线与样品分析 |
3.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以酸性铬蓝K为探针的测定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含量的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 |
4.1.引言 |
4.2.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流动注射(FI)系统 |
4.2.4 实验方法 |
4.3.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与光谱特征 |
4.3.2 流动注射流路的优化 |
4.3.3 实验条件及FI参数的优化 |
4.3.4 干扰物质的影响 |
4.3.5 工作曲线与样品分析 |
4.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偶氮胂-TB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5.1.引言 |
5.2.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共振光散射光谱测定及滴定实验 |
5.2.2.2 常数k_F的测定 |
5.2.2.3 常数k_B的测定 |
5.2.2.4 圆二色性光谱(CD)测定 |
5.2.2.5 红外光谱采集及谱图处理 |
5.3.结果与讨论 |
5.3.1 偶氮胂-TB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5.3.2 偶氮胂-TB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参数测定 |
5.3.3 偶氮胂-TB与人血清白蛋白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测定及结合模式研究 |
5.3.4 偶氮胂-TB对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5.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钙试剂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6.1.引言 |
6.2.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共振光散射光谱测定及滴定实验 |
6.2.2.2 圆二色性光谱(CD)测定 |
6.2.2.3 红外光谱采集及谱图处理 |
6.2.2.4 分子模拟 |
6.3.结果与讨论 |
6.3.1 钙试剂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6.3.2 钙试剂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参数测定 |
6.3.3 钙试剂与人血清白蛋白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测定及结合模式的研究 |
6.3.4 钙试剂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计算机分子模拟研究 |
6.3.5 判断钙试剂影响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定量依据 |
6.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大豆甙元与人免疫球蛋白在H_2O/AOT/异辛烷的微乳介质中的相互作用研究 |
7.1.引言 |
7.2.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试剂 |
7.2.2 实验方法 |
7.2.2.1 微乳溶液的制备 |
7.2.2.2 荧光光谱测定、滴定实验及荧光偏振测定 |
7.2.2.3 吸收光谱测定 |
7.2.2.4 圆二色性光谱(CD)测定 |
7.2.2.5 动态激光散射测定 |
7.3.结果与讨论 |
7.3.1 大豆甙元与人免疫球蛋白相互作用的微乳体系研究 |
7.3.2 大豆甙元对人免疫球蛋白(γ-G)的荧光淬灭作用 |
7.3.3 大豆甙元与人免疫球蛋白(γ-G)的结合参数测定 |
7.3.4 大豆甙元与人免疫球蛋白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测定及结合模式的研究 |
7.3.5 大豆甙元与人免疫球蛋白相互作用的CD谱图研究 |
7.4.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及待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细茎石斛多糖的一级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石斛及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
1.1 石斛的研究进展 |
1.2 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
2 课题构想 |
2.1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石斛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分布规律研究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石斛总多糖的测定 |
1.2.2 水溶性多糖的测定 |
1.2.3 总生物碱的测定 |
1.2.4 矿物元素分析 |
1.2.5 含氮量的测定 |
1.2.6 水分含量的测定 |
1.2.7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石斛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分布规律 |
2.1.1 总多糖、水溶性多糖和纤维素 |
2.1.2 生物碱和氮元素 |
2.1.3 矿物质元素 |
2.2 干燥工艺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细茎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细茎石斛多糖的分离纯化路线 |
1.2.2 多糖浸提条件的正交试验L_9(3~4) |
1.2.3 细茎石斛多糖的DEAE纤维素分级分离 |
1.2.4 细茎石斜多糖的凝胶渗透色谱纯化 |
1.2.5 多糖含量分析 |
1.2.6 蛋白质含量分析 |
1.2.7 多糖纯度及摩尔分子量测定 |
1.2.8 紫外光谱分析 |
1.2.9 单糖组成分析 |
1.2.10 红外光谱分析 |
1.2.11 高碘酸氧化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细茎石斛多糖提取条件的正交试验 |
2.2 多糖的DEAE纤维素柱色谱分离 |
2.3 多糖的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
2.4 细茎石斛主要多糖的初步鉴定 |
2.4.1 纯度和分子量 |
2.4.2 紫外光谱分析 |
2.4.3 单糖组成分析 |
2.4.4 红外光谱分析 |
2.4.5 高碘酸氧化反应 |
3 讨论 |
第四章 细茎石斛多糖DMP1a-1的一级结构表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多糖脱乙酰化 |
1.2.2 紫外光谱分析 |
1.2.3 红外光谱分析 |
1.2.4 多糖Smith降解反应 |
1.2.5 多糖甲基化分析 |
1.2.6 部分酸水解分析 |
1.2.7 多糖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外光谱分析 |
2.2 红外光谱分析 |
2.3 相邻单糖基连接方式的分析 |
2.3.1 Smith降解反应 |
2.3.2 甲基化分析 |
2.3.3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细茎石斛多糖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茎石斛多糖对盐酸肾上腺素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2.2 细茎石斛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
2.3 石斛多糖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2.4 细茎石斛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细茎石斛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和机制 |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动脉血管环的制备 |
1.3 细茎石斛对PE预收缩的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
1.4 细茎石斛对KCl预收缩的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
1.5 细茎石斛对CaCl_2量效曲线的影响 |
1.6 细茎石斛对PE在无Ca~(2+)液中的收缩幅度的影响 |
1.7 TEA对细茎石斛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茎石斛对PE和KCl预收缩主动脉的舒张作用 |
2.2 细茎石斛对CaCl_2量效曲线的影响 |
2.3 细茎石斛对PE在无Ca~(2+)液中的收缩幅度的影响 |
2.4 TEA对细茎石斛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硅烷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硅烷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J]. 王克强.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3(S4)
- [2]脂肪酮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理论探讨[J]. 王克强.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02)
- [3]脂肪醚折光指数变化规律的拓扑化学研究[J]. 王克强.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04)
- [4]伯胺取代二苯基乙烯衍生物阴离子聚合研究[D]. 沈禾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脂肪醚密度与分子结构关系的拓扑化学研究[J]. 王克强.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5(S1)
- [6]脂肪胺摩尔体积变化规律的拓扑化学研究[J]. 王克强. 江汉大学学报, 1996(03)
- [7]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及其填充LLDPE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黄玉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03(01)
- [8]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新方法及其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D]. 董立军. 兰州大学, 2007(04)
- [9]脂肪醚摩尔体积变化规律的拓扑化学研究[J]. 王克强. 平顶山师专学报, 1995(S1)
- [10]细茎石斛多糖的一级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D]. 陈云龙. 浙江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