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主义与文本主义:评罗蒂的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

透视主义与文本主义:评罗蒂的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

一、视角主义与文本主义——罗蒂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季婧[1](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指出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李璐[2](2019)在《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哈布·哈桑20世纪美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后现代主义理论最早的研究者。在学界,他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作出的贡献受到了一定关注。目前,关于其“超批评”观的研究,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哈桑看来,后现代的“超越”是很丰富的。“超批评”中的“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超越、高于”而是“在……旁的”。因此,“超批评”从后现代的批评立场来看,是一种在深度上追求平等,在广度上主张多元的具有“民主、多元开放”趋势的新的后现代文学批评。但“超批评”不完全等同于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它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交叉关系。其次,“超批评”进行的是一场高度严肃的实验工作,它通过批评对象、批评形式以及言说方式的多样化,在批评方法的开放性上实现了“超越”。再次,当文学批评面对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日益理论化、程式化的弊端时,“超批评”通过将“沉默”的隐喻与“新诺斯替主义”相结合,重新定义人类和文学的未来状态;并试图重新激活艺术与人心、现实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恢复多种艺术使命的召唤,使文学批评在重回现实视域的过程中实现“超越”。“超批评”观的提出,首先与文学艺术在全球化与地区化矛盾不断加强、“我们的时代”被“我”的时代所取代的后现代语境下的发展有关,在“不确定、信仰缺失、反传统、反权威”等后现代潮流的综合作用下,批评在艺术和知识界主张变调。而另一方面,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模式,由于对文本结构、形式的过度强调,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式微,这也为“超批评”的提出提供了绝好契机。除此之外,有着“埃及裔美国人”身份的哈桑,还受其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经历,以及古埃及独特文化记忆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下,哈桑始终坚守人文关怀的学术旨趣,在学术研究的不断更迭中,逐渐放弃了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论争,转向后现代的文学甚至文化批评实践,最终在“超批评”中为自己人文主义的理想找到了合适的出路。“超批评”观作为哈桑最核心的理论标签,虽正式提出较晚,却始终或隐或显地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哈桑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以一种看似理想化、空想化的方式为我们重新高悬了文学批评追求民主立场的理想。为哈桑后现代批评理论家地位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超批评”在批评史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强调批评要像创作一样,充分发挥“心灵”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类与文学的未来状态,最终将文学批评重新拉回现实视域。哈桑所构建的理论蓝图是美好的,为了使“超批评”观在批评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后现代批评家要在“颠覆与创造”中肩负起新的批评职责。“超批评”观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将为中国文学批评提供宝贵借鉴。

范小娟[3](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袁玥[4](2019)在《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斯坦利·费什(Stanley Fish,1936-),出生于美国罗德岛普罗维登斯,是当代读者反应批评的重要理论家。他所倡导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吸收了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部分主张,强调文本的意义在于文本字词在读者大脑中的反应。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当代西方文论经典理论之一。本论文的内容以研究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主,展现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费什理论的深层意蕴及对当代文学理论的深刻影响。本论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前言部分主要梳理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探讨论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则包括三章:第一章着重分析费什的读者中心文本意义观。从费什批判文本中心主义理论、提出文学的意义在于读者的体验两个角度阐释费什的理论观点,并以各种“句子”为例,揭示出阅读这一动态事件的发生过程才是文本意义的真正来源,进而论证费什的文本意义观。第二章讨论了费什的文本阅读观。从费什提出的以历时性阅读为基础的反应分析法入手,引申出“有知识的读者”(1)这一概念,这也是费什理想中的读者,一种学者化的读者,进而以费什对《失乐园》的文本分析为依据,阐释费什的文本阅读观。第三章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论述费什的后期阐释理论。费什高度注重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特征,把传统阐释理论中的确定性因素悬置起来,把阐释的重点放在读者的阅读经验上,使读者阐释这一创造性阅读活动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这一部分将包含费什的阐释概念、反本质主义的阐释策略、协同性原则下的阐释共同体等内容。结论部分主要对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做出整体的评价与分析。费什“文学在读者”的观点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维度,在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费什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其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也逐步在作者与读者的动态交流中自我超越。

李俐兴[5](2018)在《“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考察了“后理论”的缘起与“后理论”的主要成就。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并对核心概念“理论”、“后理论”作了界定。第二章先详细梳理了“理论”的兴起、主要流派及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理论”兴起于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是语言论转向的产物,旨在探索意义的生产和运作机制。基于语言论的立场,“理论”很快从文学领域扩展至整个人文学科,形成了语言论诗学、话语政治学、语言论人类学、语言论精神分析、语言论马克思主义和解构论等流派。“理论”改变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使文学理论从纯粹的文本研究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然后考察了“理论”是如何进入“后理论”阶段。在经历了鼎盛期之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理论”走向一个自我反思的阶段,其中“理论”终结论是“后理论”兴起的契机。作为对“理论”的回应和反思,“后理论”对待“理论”主要有三种态度:反对和抵制“理论”;支持和扞卫“理论”;改进和完善“理论”。其中改进“理论”的观点对于“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建设性和积极价值,也是本文重点阐释的内容。本文的后三章致力于介绍“后理论”在改进“理论”之后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第三章展现了“后人文主义”是如何扩展了“理论”的范围,打开了“理论”之后的新话题。后人文主义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试图消解人/非人这组二元对立,是解构主义在当代语境的继续。人与机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后人文的视角下所产生的话题,各种非人物体闯入了人类的意义世界,要求发明新的术语来描述当前这个去中心化的混杂世界。第四章分别从生命政治、性别政治和新左翼政治三个方面考察了“后理论”在政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生命政治从福柯一个尚未完成的计划成为了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并结合了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形成了众多研究路径。酷儿理论是继女性主义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性别理论,在吸收了福柯、德里达、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之后将性别与身份问题进一步细化和复杂化。以朗西埃、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新左翼政治不满后现代式消解主体的政治立场,如何重建革命的政治主体是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五章探讨了“后理论”中审美与文学的转向。“审美”的概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进入“理论”的场域中心。新审美主义试图平衡“审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将审美的形式要素与文化政治批评相结合。“理论”的文学转向突出了语言自身运作的效果和意义的生产,“理论”中具有文学性,文学也具有“理论”的功能。“理论”与文学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是“后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将“后理论”的主要成果以“后人文主义”、“政治的景观”和“审美与文学的转向”这三大问题域的形式概括出来,也意味着这些话题是尚无定论的,可以继续被讨论和发挥。“后理论”既继承了“理论”的遗产,又在对“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自身。

郝二涛[6](2018)在《中国理查德·罗蒂哲学、美学研究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文中提出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三十年间,罗蒂哲学思想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从无镜哲学思想研究、新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研究、后哲学文化思想研究、美学思想研究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罗蒂哲学思想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与总结。从总体上看,罗蒂哲学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无镜哲学思想研究、新实用主义哲学、后哲学文化思想研究,文学理论话语、美学话语及其比较研究较少,理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李志慧[7](2018)在《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知识问题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也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知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不可避免地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问题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新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理论界对时代课题作出哲学解答,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整个知识方法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本文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把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放到整个知识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研究梳理,从传统知识方法到现代知识方法再到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在研究梳理中,发现传统形而上学知识方法的困境,同一性问题的诘难,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哲学来解答,同一性问题如何解决,波普尔、维特根斯坦都试图对同一性问题作出反思和回应,后现代主义者们也通过语言游戏理论、解释学、考古学和系谱学以及知识结构等做出了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知识呈现人文关怀、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具体表现为由追求知识的客观必然性到知识的游戏性,由追求知识的整体性到意义的可解释性,由追求知识的绝对性到意义的多样性。但是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形而上学还是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他们都忽略了知识的基础,那就是实践,所以,无论是同一性还是不确定性,无论是解构还是建构,知识的发生、发展、受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离开了实践,知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将无从谈起。所以,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依然应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中以隐蔽的形式表现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交织与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现代的,也不是后现代的,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借助于实践哲学和辩证法才真正实现了对两者的超越与统一。哲学思维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的特点使得哲学给人们造成一种只是驰骋于精神王国的假象,实际上,哲学是非常现实的,哲学家们都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以他们的方式,回答着时代课题。当然,有人会说,百年前的马克思的理论何以审视后现代甚至审视人类的未来。马克思曾经指出,要在对旧世界的批判中发现新世界,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所以,虽然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批判着的精神没有过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个不断随时代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属于马克思个人,而属于不断发展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审视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对待后现代知识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去审视后现代知识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吴福平[8](2018)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由和自由意志,同时必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批判和反思可以为自由意志筑起一道“防火墙”,可以防止自由意志溢出现实世界或者是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之外,进而失去交往的合理性和行动的合理化。这也正是本研究以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作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让“自由”进入了有血有肉的人的历史的实践长河,也让我们认清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文化观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昭示的真、善、美的理想是真正的、内容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在此基础上,首先是致力于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其次,构建了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图,试图揭示文化原动力的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批判和反思在“超”(S)文化态”、“合”(I)文化态、“和”(H)文化态、“纯”(P)文化态等四种“文化形态”,以及在学习力、革新力、凝聚力、传播力等四种文化软实力中的传导机制和基本规律,揭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的传播路径和作用机理;其三,运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模型,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动力的分析,试图进一步奠定国家文化动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同时,对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多元文化动力、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意志精神文化动力、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动力以及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的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扬长避短,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成果,丰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当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和文化支持。

樊竞[9](2017)在《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教解经学→施莱尔马赫一般诠释学→狄尔泰体验诠释学→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这是史家描述的主流解释学的历史进程,且主要发生在德国。1960年代以后,诠释学逐渐国际化,并加速分化为不同向度的哲学格局。要理解现代以来纷繁复杂的诠释学发展情况,尼采是一个极佳的样本,他的诠释学思想荟萃了后世各种解释学思想的萌芽。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鼻祖,尼采被谈及最少的可能就是诠释学了。部分原因是因为诠释学有其主流谱系,学界对于种种新锐的哲学诠释学、解构论的诠释学和新实用主义诠释学还存在着争议,还有一定数量的学者认为这些解释学只是诠释学发展转向的一些现象,不足以成为一个诠释学的种类。这并当然决不意味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及其影响不成立,相反,尼采的诠释学思想随着诠释学的发展愈加鲜明了起来。目前,学界对于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关注还很不够,研究成果寥寥,亟需深入研究和开掘,以凸显尼采的诠释学之思及其思想之丰富的可能性。本文意在深入挖掘、彰显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将之放于整个西方诠释学发展史中,并结合尼采风格强烈的思想内容加以考察,给尼采诠释学思想一个客观如实的定位。此前尼采的诠释学研究总是围绕着哲学或生命这样比较笼统的中心,没有获得一个能够概括其基本思想特征的称谓。本文以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为据,概括其为“虚无主义诠释学”。“虚无主义”既是贯穿尼采终生思考的主题,也是其思想所采取的批判方式及最终归宿。基于此,本文分四章来论述尼采的“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第一章主要从形而上学的“上帝之死”揭示虚无主义与诠释学的关系,交待以“虚无主义”作为尼采诠释学思想之核心的合理性所在。尼采在思想史上留下的最深刻也是最具影响的命题就是“上帝死了”。“上帝死了”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华,就中可以窥测到尼采所发现的欧洲当时最深层的危机——虚无主义。尼采身为虚无主义的化身与虚无主义的终结者,在对欧洲虚无主义历史运动的真切体验中,将虚无主义这一现象诊断为“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他提出的解决路径是将虚无主义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然后以积极的虚无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消极颓败的倾向。这种“积极的虚无主义”“允许”了有利于生命的新的世界解释,告诫人们必须通过解释来创造世界,因此成为尼采的诠释学之光。第二章论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方法论基础。透视主义是尼采有诸神而没有上帝的“神正论”所凭依的强大武器,是其诠释学思想的标志。透视主义表现了尼采思想的强烈个性,容纳了“没有真理,只有解释”“没有事实,只有解释”以及价值重估等诠释学思想。通过对透视主义的分析,可以展现出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度关怀、对生存的深切反思。第三章系统整理了尼采的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使尼采的思想碎片在“积极的虚无主义”中得到重新聚合并获得新生。首先,“重估一切价值”为解释谋取权力开辟了道路,尼采围绕宗教、道德、哲学对传统中僵死异化的价值进行了拷问,通过衡量、评估并征服了那些旧有概念与价值从而实现了真正的批判。其次,“历史的用途”扩大了传统文本的范围,展示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在尼采思想中的不同寻常,使传统的作家创作文本拓展到社会、历史乃至生命,而文本内涵的扩大正是哲学诠释学得以产生的机杼之一。最后就尼采关于解释、说明、理解的区分、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以及“透视”“视角”“视界”“外观”“先见”“文本”这样的概念作展开论述,肯定其思想具备了诠释学思想所必备内容与要素。第四章论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影响,使尼采的诠释学思想作为工具的“有”之维到虚无主义作为生命境界的“无”之维得到清晰的展现。此处的“有”、“无”即功利性的“有用”与“无用”之大用。首先,说明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历程和思想特征;其次,肯定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对哲学史、诠释学史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展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内存进路:虚无主义(摧毁形而上学)→透视主义(颠覆认识论)→价值重估(判定价值)→多元解释(创造价值)→“人的自然化”(克服虚无主义),最终揭出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最终旨归就是将西方对虚无的探查从“存在之有”转换到“真正的无”。本文将在研究尼采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整理尼采在诠释学方面表达过的观点,挖掘其诠释学思想的内在统一性,来达成如下三层目的:(1)确定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存在以及其与虚无主义的缠绕;(2)明确尼采对诠释学思想发展的影响,确定其在诠释学史中的一席之地;(3)使尼采思想所蕴藏的人类精神所共通的对生命真相的深切思索,在诠释学这个向度上得到更圆融的展示。

黄家光[10](2016)在《论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从斯诺问题的视角看》文中研究指明斯诺问题,即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之争,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争论。对此问题有不同的、争锋相对的回答: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新康德主义-诠释学和后经验主义。后起的后经验主义进路试图揭示‘‘科学中的诠释学维度”,以之来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裂缝。我们在此问题域中讨论罗蒂的文学文化观。在第二章第一节,我们首先考察罗蒂的文学文化”概念在其文本是如何提出的,讨论其所针对的问题。我们认为,罗蒂的“文学文化”概念是对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说的批判和重构,表明了其对实证主义的批评。罗蒂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文学文化”一词,一种是作为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我们在文中称之为公民的文学),一种是作为一种乌托邦的文学文化(我们称之为象征的文学)。正是由于这种多义性,导致了一些学者对罗蒂的批评,而厘清这个概念,也就消解了这些批评。在第三、第四节中,我们考察“文学文化”概念的思想来源,特别是其与詹姆士、杜威的实用主义、尼采的浪漫主义、杜威式的历史主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文学文化的基础和方法。我们认为,文学文化的基础是偶然性,其基本方法包括重新描述、对话和教化。由此我们完成对了对罗蒂“文学文化”观的勾勒。在第四章里,我们考察罗蒂“文学文化”砚视域中的科学。在此,科学和文学的界限被消弭,科学成了一种特殊风格的文学,有其特定的领域和范围。但这导致人们对罗蒂思想的相对主义指责,我们认为,罗蒂在某种意义上(种族中心主义)的确是相对主义,但是相对主义并不应该直接被指责为错误。他的相对主义是有限制的相对主义,这个限制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介入的有效性。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极端形式的后经验主义进路,罗蒂的探索是有意义的尝试。

二、视角主义与文本主义——罗蒂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角主义与文本主义——罗蒂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生平经历
    二、思想流变
    三、研究综述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一)语言的偶然性
        (二)自我的偶然性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一)何谓想象力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0.1.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0.2 关键术语阐释
    0.3 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1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内涵构成
    1.1 从旁“超越”:批评立场的后现代性
        1.1.1 文学批评的民主立场
        1.1.2 文学批评的多元立场
    1.2 开放式“超越”:批评形态的多样性
        1.2.1 批评对象的开放
        1.2.2 批评形式的开放
        1.2.3 言说方式的开放
    1.3 回归式的“超越”:文学功用的再激活
        1.3.1 “沉默”中的回归
        1.3.2 “新诺斯替”中的回归
第2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产生缘由
    2.1 文学艺术发展的后现代趋势
        2.1.1 文学中的全球化与地方化矛盾
        2.1.2 “我”时代下的个性化表征
    2.2 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拨
        2.2.1 文学性追寻的误区
        2.2.2 阐释学方法的摈弃
        2.2.3 语言批评的局限
    2.3 哈桑后现代人文关怀的旨趣
        2.3.1 后现代异乡人的文化记忆
        2.3.2 文学知识生存的救赎
第3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价值
    3.1 重置文学批评的乌托邦理想
        3.1.1 “灵知”高悬理想
        3.1.2 理想重置文学
    3.2 将文学批评带入现实
        3.2.1 批评与创作的融合
        3.2.2 批评与人心的和解
        3.2.3 批评与社会的对接
    3.3 设定后现代批评家职责
        3.3.1 在联系中“颠覆”
        3.3.2 在解构中“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语境化的文本——斯坦利·费什的文本意义观
    第一节 从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
        一、新批评:关注文本
        二、读者反应批评:走向读者
    第二节 读者体验与文本意义
        一、文学在读者
        二、意义即事件
    第三节 句子的意义
        一、句子:文本的重要成分
        二、情势下的特定意义
第二章 在历时中阅读——斯坦利·费什的文本阅读观
    第一节 阅读过程的主体:读者
        一、实际的读者与理想的读者
        二、有知识的读者
    第二节 以历时性阅读为基础的反应分析法
        一、反应的逻辑与结构
        二、为读者的阅读经验减速
    第三节 费什对《失乐园》的批评实践
        一、《失乐园》中的修辞学陷阱
        二、《失乐园》中有益的诱惑
第三章 阐释的共同体——斯坦利·费什的后期阐释理论
    第一节 费什的阐释概念与策略
        一、费什阐释概念的发展
        二、制约文本意义的阐释策略
    第二节 共享策略的“阐释共同体”
        一、高度一致的阐释团体
        二、课堂中的阐释实践
    第三节 费什阐释理论的实用主义特征及其局限性
        一、阐释理论的实用主义特征
        二、阐释理论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及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简介
        1.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理论与“理论”
        1.2.2 “后理论”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后理论”的缘起:从“理论”到“后理论”
    2.1 “理论”的兴起及其后果
        2.1.1 “理论”的兴起
        2.1.1.1 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与语言论转向
        2.1.1.2 文学的“理论”
        2.1.1.3 从文学的“理论”到“理论”
        2.1.2 “理论”的主要流派
        2.1.2.1 语言论诗学
        2.1.2.2 话语政治学
        2.1.2.3 语言论人类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2.1.2.4 解构论
        2.1.3 “理论”的后果
        2.1.3.1 从一元性到多元性
        2.1.3.2 从学科性到跨学科性
        2.1.3.3 从文学到文学性
        2.1.3.4 从独立自足到社会政治批评
    2.2 “理论”的终结与“后理论”的缘起
        2.2.1 “理论”的终结
        2.2.2 “后理论”的缘起
        2.2.3 “后理论”对“理论”的态度
        2.2.3.1 反对和抵制“理论”
        2.2.3.2 扞卫和支持“理论”
        2.2.3.3 改善和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一:“后人文”的书写
    3.1 后人类研究
        3.1.1 我们如何变成后人类
        3.1.2 赛博格的隐喻
        3.1.3 后人类:游牧主体
    3.2 动物问题
        3.2.1 人类中心主义传统
        3.2.2 欧陆哲学中的动物问题
        3.2.3 美国的动物问题
    3.3 生态批评
        3.3.1 从人类纪到克苏鲁纪
        3.3.2 “自然”的重构
    3.4 物的转向:思辨实在论
    3.5 本章小结
4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二:政治的景观
    4.1 生命政治
        4.1.1 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
        4.1.2 当代生命的“政治”
        4.1.3 当代“生命”的政治
    4.2 酷儿与政治
        4.2.1 酷儿理论:从福柯到塞芝维克
        4.2.2 酷儿政治
    4.3 新左翼政治
        4.3.1 雅克·朗西埃:无分者之分
        4.3.2 阿兰·巴迪欧:事件与真理
        4.3.3 斯拉沃热·齐泽克:行动与主体
    4.4 本章小结
5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三:审美与文学的转向
    5.1 新审美主义
        5.1.1 激进审美:情感与民主
        5.1.2 歧感:政治与美学
    5.2 文学的转向
        5.2.1 从新批评到新形式主义
        5.2.2 文学的统治
        5.2.3 “理论”与文学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后理论”:终结还是延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7)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概念的界定与厘清
        1.4.1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
        1.4.2 认识、知识与知识方法
        1.4.3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对待后现代知识方法论
第二章 知识方法的发展脉络——从追求本质走向理性主义再到反本质
    2.1 前现代知识方法——追求本质的知识方法
        2.1.1 古希腊罗马知识方法——追求同一性的知识方法
        2.1.2 欧洲中世纪知识方法——为神学服务的知识方法
        2.1.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知识方法——自我发现的知识方法
        2.1.4 16——18世纪西欧知识方法——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知识方法
        2.1.5 德国古典哲学知识方法——批判的方法
    2.2 现代知识方法——非理性主义的方法
    2.3 后现代知识方法——反本质的方法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知识方法的诘难
    3.1 前现代知识方法的困境
        3.1.1 前现代知识追求本质方法的困境
        3.1.2 葛梯尔问题
    3.2 意识到同一性问题的怀疑
    3.3 同一性问题如何解决
        3.3.1 波普尔的思考
    3.4 现代性的诘难——维特根斯坦的反思
    3.5 同一性问题的十字路口:后现代的回答
        3.5.1 时代课题需要后现代解答
        3.5.2 后现代的解构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举要
    4.1 后现代主义语言游戏方法
    4.2 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方法
    4.3 后现代主义解构方法
    4.4 后现代主义考古学和系谱学方法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的特点
    5.1 后现代主义知识的不确定性
        5.1.1 后现代主义知识的游戏性
        5.1.2 后现代主义知识——意义的可解释性
        5.1.3 后现代主义知识追求意义的多样性
    5.2 后现代主义知识的人文关怀
        5.2.1 面向人文的入思
        5.2.2 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断裂与传承
    5.3 后现代知识方法的多样性
第六章 面向实践: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的悖论
    6.1 新的时代背景下实践依然是知识的基础
        6.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
        6.1.2 知识的发生、发展、受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
    6.2 现实关怀:解构之后的建构
        6.2.1 后现代解构之后,人的心中没有了“底”
        6.2.2 解构之后,重新建构
        6.2.3 后现代的二律背反
    6.3 后现代之后,知识方法何去何从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文化长征:一种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和文化动力的内涵
        1.2.1.1 文化的内涵
        1.2.1.2 文化动力的内涵
        1.2.2 文化动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1.2.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路径
        1.2.2.2 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路径
        1.2.3 文化动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1.2.3.1 经济学视角
        1.2.3.2 社会学视角
        1.2.3.3 政治学视角
        1.2.3.4 人类学视角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1.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研究
        1.3.1.2 文化动力的功能性研究
        1.3.1.3 文化动力的规律性研究
        1.3.1.4 多国视角下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研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4.1 研究的重点
        1.3.4.2 研究的难点
        1.3.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化动力研究:哲学基础与可能路径
    2.1 “'零'存在机制”及其存在论意义
        2.1.1 中西哲学中的“差别-联系”论
        2.1.2 “'零'存在机制”的哲学基础和数理内涵
    2.2 中西哲学中的“一”及“同一”
        2.2.1 从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学
        2.2.2 “同一”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四次飞跃
        2.2.3 “同一”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四度提升
    2.3 虚数I与-I及老子的“道”
        2.3.1 群论的哲学内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2.3.2 虚数i与-i及《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新解
    2.4 老子的“三”及“势成之”
        2.4.1 老子“三”的形式意义
        2.4.2 老子的“三”的内容意义
        2.4.3 老子的“三”和“势”
    2.5 基于“'零'进制”的“易图”推演
        2.5.1 “'零'进制”的基本内涵
        2.5.2 基于“'零'进制”的河图、洛书、五行及其生克解读
        2.5.3 基于“'零'进制”的周敦颐《太极图说》解读
    2.6 本章小结
3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学基础
        3.1.1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自由意志”
        3.1.2 黑格尔“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反思”
        3.1.3 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可批判性”
    3.2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及其意义阐释
        3.2.1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2.2 文化原动力模型意义阐释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暴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1 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4.1.1 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和文化动力分类
        4.1.2 文化实践性定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4.1.3 文化动力功能的“具体普遍形式”: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
        4.1.4 社会“异质性互动”与文化“公地悲剧”
    4.2 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路径及模型构建
        4.2.1 文化流变的四种形态
        4.2.2 基于两个对立价值维度的文化软实力新型分类
        4.2.3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理想国”与“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5.1 柏拉图“理想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5.1.1 “理想国”文化原动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担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5.1.2 理想国”文化软实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国”是否“理想”
        5.1.3 《理想国》“五种政制”文化形态分析:五种政制流变的内在必然性
    5.2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传机制分析
        5.2.1 老子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来治理“小国寡民”社会
        5.2.2 “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美国、德国、日本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6.1 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1.1 美国文化原动力的建构与解构
        6.1.2 “财富供养自由”:美国文化形态分析
        6.1.3 “使人成其为人”:美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2 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2.1 “理性”的建构与解构:德国文化原动力分析
        6.2.2 纳粹帝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德国文化形态分析
        6.2.3 “理性”何以铸造辉煌:德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3 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3.1 “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动力分析
        6.3.2 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日本文化形态分析
        6.3.3 “内外有别”的“大和式”思维:日本文化软实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7.1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分析
    7.2 新中国以来国家文化形态分析
        7.2.1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种典型的“纯”文化态
        7.2.2 邓小平时期:一种高活力、高风险的“超”文化态
        7.2.3 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成功进入了“合”文化态
        7.2.4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打造出和谐有序、稳中求进的“和”文化态
    7.3 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7.3.1 “内敛-认异”的学习力
        7.3.2 “外张-认异”的革新力
        7.3.3 “内敛-认同”的凝聚力
        7.3.4 “外张-认同”的传播力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上帝之死”与尼采诠释学之光
    第一节“上帝死了”——“欧洲虚无主义”
    第二节“虚无主义者”对“虚无主义”的诊断
    第三节“积极的虚无主义”——诠释学之光
第二章 超越传统认识论: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诞生
    第一节“透视主义”——尼采诠释学的认识论基础
    第二节“充足的神正论”——透视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世界的新解释”——透视主义的本体论意义
第三章 哲学与诠释学交融: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成形
    第一节“重估一切价值”——作为哲学诠释学基础的价值论
    第二节“历史的用途”——哲学诠释学形成的理论节点
    第三节“世界的价值在我们的解释”——哲学诠释学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 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影响:“有”“无”之间
    第一节 虚无主义诠释学的体系总览
    第二节 虚无主义诠释学的哲学史、诠释学史意义勘定
    第三节 虚无主义诠释学作为强力的工具与虚无的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10)论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从斯诺问题的视角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科学亦或文学?
    第一节 罗蒂与“后哲学文化”
    第二节 斯诺问题(文学与科学)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何谓文学文化?(上)
    第一节 对孔德人类理智发展阶段说的改造
    第二节 两种“文学文化’概念
    第三节 原型:“实用主义”作为走廊
    第四节 文学文化的其他思想资源
第三章 何谓文学文化?(下)
    第一节 文学文化之基石:偶然性
    第二节 文学文化的方法
第四章 文学文化视域中的科学
    第一节 对科学实在论的批判
    第二节 相对主义
    第三节 科学作为一种文学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视角主义与文本主义——罗蒂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D]. 李璐. 湘潭大学, 2019(02)
  •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4]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D]. 袁玥.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D]. 李俐兴. 浙江大学, 2018(01)
  • [6]中国理查德·罗蒂哲学、美学研究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时代[J]. 郝二涛. 东方丛刊, 2018(01)
  • [7]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D]. 李志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8]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吴福平. 浙江大学, 2018(12)
  • [9]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D]. 樊竞.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
  • [10]论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从斯诺问题的视角看[D]. 黄家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透视主义与文本主义:评罗蒂的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