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壤低丘陵泡桐-茶树复合系统的水分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彩霞,江新凤,李文金,李延升,黎小萍,贺望兴,王新民[1](2020)在《茶园间作绿肥生态控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现有茶园杂草防控方面存在费时、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为有效控制茶园杂草生长,改进和推广防草新技术提供依据。选用了紫云英、黑麦草、白三叶为绿肥材料,于丘陵红壤茶园套种绿肥的方式对田间杂草进行绿色生态防控。期间分别对套种绿肥茶树生长情况、杂草控制情况、茶园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结果表明:间作黑麦草株防效、高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种植绿肥能有效地控制茶园害虫的发生,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说明茶园中套种或间作适宜的绿肥,能有效地提高茶园生态生物多样性,减少茶园虫害、杂草的发生,从而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选择当地适宜的绿肥种植,能很好地控制茶园杂草的危害,改善茶园微生态环境,减少茶园虫害的发生,提高茶叶品质。
刘首文[2](2019)在《我国智慧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初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并且是发展中的大国,农业的发展形势严峻,出路在生态农业。本研究在我国生态农业及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智慧生态农业面临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坡地类型特征和植物生态习性研究较少;耕作粗放;部分智能设备落后;不合理的利用土地,导致土地生态退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继而研究提出我国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的途径与对策:1)夯实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耕地;园地地籍档案;加强对各种土地类型特征和植物生态习性的研究;在大面积土地农业开发时,应先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2)进行生态修复,消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障碍因素,包括水稻田、旱耕地、经济林地、速生用材林地、竹林地的生态修复在内。3)推动智慧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包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地域农业,促进智慧生态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济,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智能化农业机械和仪器仪表。展望未来,我国智慧生态农业和智慧生态经济前景广阔。
廖义善,唐常源,袁再健,卓慕宁,黄斌,聂小东,谢真越,李定强[3](2018)在《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及其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崩岗侵蚀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崩岗侵蚀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崩岗的组成要素。随后重点从崩岗侵蚀类型、崩岗空间分布特征、崩岗发育阶段及形态特征、崩岗侵蚀驱动因素、崩岗侵蚀防治措施等方面总结了崩岗侵蚀及防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探讨了当前崩岗研究的薄弱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崩岗水力重力侵蚀的耦合机理、崩岗发育与区域地貌发育的关系、崩岗产生及发育指标的建立、崩岗防治机理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霍高鹏[4](2017)在《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枣树作为一种传统的耐旱经济物种在黄土丘陵区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为当地生态恢复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但由于传统枣园为减少杂草等与枣树争水争肥现象多采用“清耕制”管理,从而造成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果园地力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果实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实践证明,农林复合经营对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黄土丘陵区地处半干旱地区,降雨资源有限,地下水埋深大,非饱和带土壤水常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补充,因此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下生物量的增加可能导致种间发生较为严重水分竞争,进而影响复合系统持续高效发展。研究植物土壤水分利用策略是目前判断农林复合系统是否发生水分竞争的重要方法。而氢氧稳定同位素(2H和18O)示踪技术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植物木质部水与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同位素组成,进而确定植物对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以此分析两种复合系统种间水分竞争情况。本研究将黄土丘陵区主要经济作物黄花菜和外来经济物种饲料油菜间作种植在枣树行间,通过将土壤分层:浅层(0-20 cm)、中层(20-60 cm)、深层(60-200 cm),并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IsoSource模型分析了枣树-黄花菜间作系统和枣树-饲料油菜间作系统在不同季节的土壤水分利用及种间水分竞争情况。得到结论如下:(1)研究区降雨分布不均,春季是枣树需水关键期但降雨稀少,需适当补水。夏季、秋季降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可以增加对地表径流的拦蓄,有利于枣园土壤水分恢复和补充。由δD和δ18O拟合出的土壤水线截距和斜率小于当地大气降水线,说明当地雨水蒸发强烈,植物木质部水稳定同位素围绕土壤水线分布,但少许处于土壤水线左侧,说明植物所需水分大部分来自土壤水的同时还有可能利用一部分较为贫化的其他水源,包括残留冠层的雨水、早晨的雾水(研究区晨雾现象较为严重)等。(2)该地区0-20 cm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剧烈,难以长期保持稳定,并不利于植物吸收利用,大雨在3-5天内可以入渗到土壤60 cm处的作物根系密集层,极易被吸收利用,6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逐月降低,且雨水很难入渗到该层,土壤水分很难得到及时有效补充。单从土壤水分补给来看,枣树和饲料油菜对水分使用形成时间错位,较枣树-黄花菜复合系统更加适合在当地种植。(3)枣树在较为干旱的5和7月主要利用中层和深层土壤水,在降雨充沛的8和9月主要使用中层土壤水,整个生育期对浅层土壤水的使用较少。黄花菜和饲料油菜在干旱时期主要吸收利用中层土壤水,其中黄花菜表层根系对有效降雨反应灵敏,进入雨季两者对浅层土壤水使用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是饲料油菜对大雨的使用比黄花菜保守。枣树与黄花菜、饲料油菜水分利用策略存在明显差异,但在较为干旱的5和7月对中层和深层土壤水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水分竞争。
凌强[5](2016)在《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枣树作为一种传统耐旱经济林物种,为当地生态恢复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但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资源稀缺,同时由于其复杂的地形条件(多为连绵的山丘),大部分农业和经济林发展都是雨养模式。天然降水是本地区植物唯一的水分来源,干旱缺水成为一个严重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因子。传统枣园管理方式是对整个枣园进行清耕管理,以减少杂草等与枣树苗的争水争肥,但长期的枣园清耕导致坡耕地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土壤疏松和养分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影响了枣园产量和果实品质。为改变传统耕作措施带来的土壤管理问题,需寻求一种更加合理的土壤管理模式,实现枣园的良性发展。林农(草)间作系统已在欧美、日本、非洲,东南亚等全球广泛应用,是近年来在果园土壤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将黄土丘陵区本地经济作物黄花菜和引入的经济作物饲料油菜间作种植在枣园行间,通过长期监测土壤水分,分析经济作物对枣园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共设置3各处理:枣-饲料油菜间作系统(JR)、枣-黄花菜间作系统(JH)和清耕枣园(CK)。其中饲料油菜为一年生作物,黄花菜为多年生作物。本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14平水年和2015干旱年饲料油菜和黄花菜处理下,枣树0-180 cm土层土壤水分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10.1%、6.2%和13%、12.1%,各处理枣树土壤水分大小差异主要来源于0-20 cm和20-60 cm两个土层。饲料油菜处理与黄花菜处理行间土壤水分别较对照行间减少9.4%、29%和9.9%、29.8%,土壤水分减少主要发生在60-120 cm和120-180 cm两个土层。两年内枣树不同生育阶段,饲料油菜和黄花菜主要是增加了0-20 cm和20-6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2)平水年季节性干旱期间,间作系统处理土壤水分始终要高于对照处理。两种间作系统提高了枣树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枣树渡过干旱期。各处理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是在0-60cm土层,而到干旱后期,黄花菜处理土壤水分消耗达到了80cm土层。干旱年全年降雨量偏少,各处理土壤水分消耗主要是0-80cm。(3)平水年饲料油菜和黄花菜处理枣树0-180 cm土层土壤水分效应为正值,饲料油菜行间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效应为正值,黄花菜行间0-60 cm土层土壤水分效应为正值。干旱年饲料油菜处理枣树0-180 cm土层土壤水分效应均为正值,黄花菜处理枣树6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效应为负值外,其他土层均为正值,饲料油菜行间0-60 cm土层土壤水分效应为正值,黄花菜行间处0-20 cm土层土壤水分效应为正值。两年内饲料油菜处理土壤水分竞争只发生在0-20 cm土层,黄花菜行间土壤水分竞争在不同土层均有发生,最高争水频率达到82.7%,60-120 cm为争水最严重土层。饲料油菜和黄花菜两种处理SMDR值两年内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饲料油菜处理各层SMDR值基本上为正值,黄花菜处理SMDR值基本为负值,说明黄花菜与枣树争水是经常发生的。(4)模型模拟枣树的模拟结果来看,各模型的评价参数均是比较低的,只有清耕枣树20cm土层模拟效果较好。通过模拟间作系统枣树的土壤水分过程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由于间作系统提高前期土壤水分含量,而导致间作系统枣树土壤水分高于对照枣树,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模拟精度还需提高。(5)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知,枣树-饲料油菜间作系统和枣树-黄花菜间作系统均能提高枣园可利用土壤水分。在平水年和干旱年,间作系统枣树土壤水分均要高于对照处理。其中效果最好的枣树-饲料油菜间作系统,且很少发生争水事件,因此在旱作清耕枣园行间种植饲料油菜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赵芳[6](2015)在《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在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中,林下植被恢复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赣南(江西省南部)自20世纪60至90年代初在10多个县(市)植被破坏程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飞播马尾松种子造林活动,但目前不少飞播林分仍然林下植被稀少,呈现出“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现象,恢复其林下植被是经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可为指导赣南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恢复以及进一步为揭示土壤严重退化区林下植被恢复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赣南马尾松飞播造林具代表性的兴国县为研究区,以飞播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并综合运用数量生态学和统计学等相关方法,分析了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影响效应,得出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飞播马尾松林共有林下植物52种,隶属于33科50属,其中灌木25种,草本24种,苔藓植物3种。50个属包括11个植物区系类型,其地理区系分布类型表现为热带分布占优势,温带分布类型相对丰富。林下灌木、草本的重要值分别以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最高,有“杜鹃—细毛鸭嘴草”、“杜鹃—铁芒萁”、“美丽胡枝子—细毛鸭嘴草”、“檵木—细毛鸭嘴草”、“算盘子—细毛鸭嘴草”、“轮叶蒲桃—淡竹叶”6种灌草群丛类型以及“细毛鸭嘴草”、“淡竹叶”、“铁芒萁”3种草丛群丛类型。总体上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的群丛结构较为简单。(2)林下灌木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1.04、0.72和0.50,草本分别为4、0.63、0.52和0.32,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整体不高。郁闭度、平均胸径、土壤全氮、脲酶、非毛管孔隙度和坡位6个影响因子对林下植被物种出现的混合影响效应达显着水平(P<0.05),其可解释林下植被物种出现37.2%的方差变异。林下植被物种较多的出现在平均胸径较大,郁闭度、土壤全氮含量较高以及中下坡的林分中,而铁芒萁、鹧鸪草(Eriachne pallescen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物种则更多的分布在平均胸径较小,郁闭度、土壤全氮含量较低以及上坡的环境中。灌木物种丰富度与平均胸径、郁闭度、坡位、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及脲酶呈显着相关性;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与平均胸径、郁闭度、坡位、土壤速效氮、有机质及脲酶呈显着相关性;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平均胸径、郁闭度及土壤全氮呈显着相关性;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平均胸径及土壤脲酶呈显着相关性。草本物种丰富度与平均胸径、郁闭度、坡位、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以及脲酶呈显着相关性;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与平均胸径、郁闭度、坡位、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以及脲酶呈显着的相关性;Pielou均匀度指数仅与郁闭度呈显着相关性。(3)通过分析影响因子对灌木类、芒萁类、禾本类以及苔藓类4个林下植被功能组盖度的影响效应后得出,选取的影响因子共解释飞播马尾松林4个林下植被功能组盖度信息的74.2%。其中,地形因子共解释了9.0%的变异(包含5.6%的单独解释率和3.4%的交互作用),林分因子共解释了55.0%的变异(包含29.1%的单独解释率和25.9%的交互作用),土壤因子共解释了38.9%的变异(包含12.1%的单独解释率和26.8%的交互作用)。在兴国县小海拔梯度环境下,生物因子即林分因子是影响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盖度的主要方面。各影响因子与4个林下植被功能组盖度的关系表现为:林分平均胸径和郁闭度对苔藓类、禾本类和灌木类盖度影响程度较大,且与其呈显着(P<0.05)正相关。在对芒萁类盖度影响程度较大的因子中,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与其呈显着正相关,平均胸径、郁闭度、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与其呈显着负相关,其他影响因子与4个林下植被功能组盖度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4个林下植被功能组盖度相互间的关系为:禾本类、苔藓类及灌木类盖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间呈显着正相关,而芒萁类盖度与这3类林下植被盖度均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4)林下灌木、草本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87 t/hm2和2.32 t/hm2,草本生物量高于灌木。影响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主导因子不完全一致,其中平均胸径、土壤全氮、郁闭度以及坡位对灌木生物量的影响程度较大,相对影响力分别为39.9%、35.5%、8.0%和3.8%,且与灌木生物量的相关性达显着水平(P<0.05);土壤含水量、全氮、郁闭度以及平均胸径对草本生物量的影响较大,相对影响力分别为61.8%、17.1%、5.4%和3.9%,其与草本生物量的相关性达显着水平。灌木、草本生物量与影响因子间的拟合函数曲线显示,灌木生物量发生较大变化的转折点分别在平均胸径为8.0 cm或土壤全氮含量为0.10 g/kg或郁闭度为0.6,且下坡对灌木生物量的影响最为明显,而草本生物量发生较大变化的转折点分别在土壤含水量为8.0%或土壤全氮含量为0.07 g/kg或郁闭度为0.5或平均胸径为8.0 cm。(5)将飞播马尾松林现有林下植被划分为灌木类、芒萁类和禾本类3种类型,其土壤种子库共有25种灌木和草本物种,其中灌木3种,草本22种,隶属于17科24属。土壤种子库的平均密度为11.5×102粒/m2,禾本类和灌木类显着(P<0.05)高于芒萁类,而禾本类与灌木类间则无显着(P>0.05)差异。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以禾本类最高,但3种类型间无显着差异,物种组成在不同类型间存在显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下土壤种子库中占优势地位的物种不一致造成的。土壤种子库和现存林下植被在物种组成上存在显着差异,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7,早熟禾(Poa annua)、细毛鸭嘴草(Ischaemum ciliare)、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五节芒和美丽胡枝子是造成两者差异的前5个物种,其贡献率分别为16.8%、11.0%、7.7%、7.3%和4.7%。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之间较低的相似性表明土壤种子库对于林下植被恢复的贡献有限。不同林下植被类型下,灌木类土壤种子库和现存林下植被之间的物种相似性最高,芒萁类最低。土壤性质对土壤种子密度有一定影响,土壤容重、速效氮、pH值以及脲酶活性4个指标与种子密度的相关性达显着水平。
李晗[7](2015)在《中国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栽培制度是森林培育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林木如何科学合理种植的根本所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杉木栽培制度才能使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当前的研究和实践层面来看,对杉木栽培制度的研究目前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提出构建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的课题旨在对杉木分布栽培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根据自然条件、生产力划分产区及不同立地条件划分的方法实现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的归纳和构建,从而对今后杉木及其它树种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研究特色和创新点及相关概念;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林木栽培制度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了解该领域过去的研究路线以及最新动态。对我国杉木栽培制度和农业耕作制度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通过这些文献综述积累本研究所需的理论、方法,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三章主要通过对林业经营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杉木生长、发展的社会背景的全面思考,提出本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第四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自然条件、生产力划分不同产区及各产区不同立地条件划分的研究视角构建了杉木栽培制度研究的理论体系,对以自然条件划分的八个产区进行探讨,按照树种的多种功能用途,如肥土树种、耐旱耐贫瘠树种、速生丰产树种、防大气污染树种、珍稀濒危树种、珍贵用材树种、观赏树种等分类罗列出各个产区可与杉木混交或轮栽的树种,以及可在杉木林混作间种的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中草药类、菌类及绿肥作物等,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根据立地条件的好、中、差将已列出的树种及林下经济种类按照适生林地条件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从而为杉木栽培制度的构建及将来的实际应用等方面提供了便捷和更多选择性;第五章主要根据一些杉木栽培制度的实例,阐述和分析强调了杉木栽培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为杉木栽培制度的建立提供更多可行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构建杉木栽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杉木产量、维护林地生态环境,杉木栽培制度的建立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实现杉木林速生丰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培育杉木林的过程中,要做到林地资源高效利用,长短期效益相结合,低投入高回报,林地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从而形成科学健全的杉木栽培制度。
刘俏[8](2014)在《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侵蚀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是实现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本研究选择浙江省永康市杨溪水源地经济林(柿子林)坡地为研究区,在所选研究区布设了7个径流小区,并分别设置了沉砂池收集含沙径流水样,定期(每月一次)采集试验径流小区中的含沙水样,对水样泥沙含量以及养分物质的浓度进行了室内测试分析和数据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文年内试验区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存在显着的时间差异特性,其流失量分布与年内降水呈显着的同步性。6月梅雨季节和8、9月台风季节是试验区发生水土和养分流失的高峰时期,年内径流含沙量受到这两个时期降水特性的影响,表现为台风季节>梅雨季节>其他时段。水文年内64.8%的土壤侵蚀和50%左右的养分流失发生在这两个时段,其中TN和TP流失量占一个水文年内的51.0%和46.4%。NO3--N和NH4+-N流失量也分别占到全年的49.7%和51.6%。K和TOC的流失量分别占全年的60.4%和65.7%。2、地形坡度不同的径流小区之间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特点差异性显着,其流失特点主要遵循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坡度规律。土壤侵蚀随着坡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而TP、TN、NH4+-N、NO3--N、K和TOC等养分的径流流失存在较明显的“临界坡度规律”,临界坡度存在于10.22°和18.55°之间。TN和NO3--N的径流流失量关系为:坡顶>凹坡>凸坡。NH4+-N和TP径流流失量关系为:凹坡>坡顶>凸坡。K和TOC的径流流失关系为:坡顶>凹坡>凸坡。TP、TN、NH4+-N、NO3--N、K和TOC年内的径流累积流失量均呈幂函数型增长。3、根据试验区林下除草与林下不除草径流小区的实地监测,结合室内模拟覆盖降雨试验结果,发现具有地被覆盖(林下不除草)的7号小区与没有地被覆盖(林下除草)的6号小区之间的土壤侵蚀存在较大差异,7号小区较6号小区年均减沙量达到了23.9%。尤其在台风季节林下覆盖的减沙效益最明显,其中9月份的减沙效果最好,达到了62.2%。室内模拟覆盖降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组合的水土保持效益关系为:上下层覆盖坡面>下层覆盖坡面>上层覆盖坡面>裸坡。4、通过对比试验区不同林下管理措施6号和7号径流小区的养分流失情况,发现保留林下草被覆盖的7号径流小区在保持经济林地土壤养分上比林下除草的6号径流小区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有草被覆盖的7号径流小区的径流TP、TN、NO3--N、NH4+-N、K和TOC的浓度均小于没有草被覆盖的6号径流小区,保留草被覆盖对经济林地减少养分的径流流失有明显效果。其中,保留地被覆盖的7号径流小区的TN、NH4+-N、NO3--N、TP、K和TOC径流浓度分别比除草的6号径流小区减少了9.0%,34.7%,25.5%,8.6%,19.2%和18.9%。5、根据试验结果,对试验区的水土和养分保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要降低经济林坡地的坡面坡度,如在大坡度的坡面上采用横坡种植、坡改梯、缩短坡长等工程措施。其次,针对经济林坡地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时空分布特性,重点在雨季前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在重点部位(坡度较大的凸坡和凹坡)布设植物篱和沉砂池等,翻耕、施肥和农药喷洒等农作措施应当尽量避免在雨季之前。最后,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采用留茬在地和保留地面草被覆盖的林下耕作措施,对于南方丘陵区经济林坡地会起到较好的水土和养分保持效果。
戈照平[9](2013)在《不同生态模式茶园小气候变化及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茶树(Camellia sinensis(L.)Kuntze)在植物分类上属山茶科山茶属,属亚热带常绿作物,中国是最早发现茶的用途并开始饮茶、种茶的国家,也是茶的发源地。野生种多伴生于亚热带的常绿阔叶雨林和季雨林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处于森林林冠层之下。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耐荫、喜温、好湿、喜酸的生态特性。在茶树栽培史上,特别是近现代为了片面追求产量,人为的将茶树从原生的生态环境中移出进行单作的纯茶园栽培推广。由于这种模式的生态系统过于简单,生态环境日渐恶劣,进而制约茶树的生长及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有必要进行茶园生态环境的研究以及依据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林复合栽培模式和茶叶品质形成之间关系等方面研究。目前这方面特别是皖南茶产区的研究尚不多,因此,本研究就皖南茶产区集中常见生态模式茶园的小气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茶叶品质形成影响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纯茶园、间作茶园、林篱茶园三种生态模式茶园进一步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果。1.三种生态模式茶园中光照强度在日间变化中纯茶园均显着高于间作和林篱模式。在空气温度日变化与垂直梯度变化中,温度高低依次为纯茶园>间作茶园>林篱茶园。在相对湿度日变化中,增湿保湿效应最明显的是林篱茶园,依次为林篱茶园>间作茶园>纯茶园。2.林篱和间作两种复合生态模式茶园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和减少土壤容重保持土壤疏松,对土壤肥力保持也有一定效果,土壤含水量水平依次为林篱茶园>间作茶园>纯茶园。3.通过对茶叶的一芽三叶百芽重、发芽密度以及感官评审和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的观察。虽然三种生态模式茶园的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发芽密度没有显着差异。但一芽三叶百芽重以及感官评审差异较显着,依次为林篱茶园>间作茶园>纯茶园,说明复合生态茶园模式能显着提高茶叶品质。4.通过对茶叶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酚氨比的计算对比,三个方面差异均显着。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依次为林篱茶园>间作茶园>纯茶园,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依次为纯茶园>间作茶园>林篱茶园,一般认为氨基酸含量高能显着提高茶叶的鲜爽度和香气,而合适的酚氨比是优质茶叶产生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制成优质白茶所必需的“高氨低酚”理化性质,上述研究和第三条相互应证说明复合生态茶园模式能显着提高茶叶品质。5.通过实验分析结合皖南茶产区茶叶生产现状。探讨了适合的茶园生态模式。为以后的茶园发展规划及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提供参考。
肖兴翠[10](2013)在《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自引种到我国已有80多年历史,是一种优良的脂材两用树种,因其适应性强、分布广,早期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好,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丘陵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本文以湖南省泪罗市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密度林分的林木生长量、生物量、根系状况、养分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就施肥、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状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为制定湘北区域湿地松人工林营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密度对除树高外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从8a生、林分蓄积从4a生开始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密度以高密度林分高径比大、冠高比小、树干相对饱满。到11a生时,低密度林分中≥14cm的中径阶木所占比例大,高密度林分中8-12cm的小径阶木所占比例大。综合成本效益分析,培育湿地松中大径材及脂材两用林宜选用1667、2000株.hm-2两种密度,培育中小径材宜选用2400株·hm-2作为初植密度。2.林分密度对单株、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均有极显着影响。9a生及11a生乔木层单株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明显减小,乔木层、凋落物生物量及林分总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地被物生物量总体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各组分中以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林分总量的81.6%-88.1%和83.0%-87.6%;乔木层各器官中均以树干生物量比例最大,分别占其总量的37.7%-43.7%和41.4%-45.8%;建立的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估测湿地松各器官生长量;不同密度林分平均生产力分别为8.9t·hm-2a-1和9.1t·hm-2a-1,以2400株.hm-2林分结构较为合理,适宜作为湘北湿地松纸浆材造林密度。3.林分密度对单株、林分根系生物量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9a及11a生单株根系生物量减小,林分根系生物量总体增大,其中根桩和大根合计分别占总根量的60.7%-70.9%和63.9%-75.2%;不同密度根系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11a生时有63.1%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0-40cm土层内,有81.4%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0cm范围内,因此对湿地松施肥的位置应该设在距树干50cm、深度20cm左右为宜,以确保肥料最大限度的被根系吸收。利用建立的湿地松单株各级根系生物量模型,可以估测单株各径级根系生物量及总根量,为根系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4.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单株及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均有显着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9a及11a生乔木层单株营养元素积累量减小,乔木层、凋落物营养元素积累量及林分总量总体增大;林分各组分以乔木层为主,分别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67.7%-79.2%和69.3%-76.5%,乔木层以林冠枝叶和干材营养元素积累为主,11a生时分别占其总量的44.1%-50.1%和39.1%-44.9%。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林分吸收量和存留量显着增大,归还量略微减小,周转期总体变长,养分循环速率略微减小,养分利用效率增大;综上分析,以1667、2000株.hm-2作为湿地松人工林适宜经营密度,对林地进行选择性除杂,并将凋落物及采伐时剩余的枝叶保留在林地,适当增施P、N、K肥,以维持湿地松人工林的地力。5.施肥对湿地松生长及土壤等均有明显影响。施肥3a后,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显着提高,以700g·株-1的施肥量各指标生长量最大。施肥2a后的土壤养分与施肥前相比,不同土层pH值及速效P均有所减小,有机质、速效K含量均有所增加,速效N含量大幅增加。施肥7个月后,豆马勃子实体个数在施肥量100-800g·株-1范围内总体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是对照的2.0-24.0倍,施肥量过多可能会抑制豆马勃菌的生长。综合分析,对湿地松中龄林追肥,以追施N、P、K配方肥700g·株-1最佳。6.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除冠幅外的各指标生长量均有不利影响,高强度修枝2a后,不同密度湿地松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量显着低于对照,冠幅生长量显着高于对照,中低强度和留桩的方式修枝对生长量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对高密度湿地松进行修枝对干形影响更大,中高强度及留桩方式修枝使高径比变大,冠高比变小,干形更为饱满。修枝3-4个月,流脂松节数量总体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低强度、留桩的方式修枝可以减少松节流脂。综合修枝2a的成本效益,对6a及7a生湿地松以不修枝为宜。综合以上研究结果,1667、2000株·hm-2两种密度投入产出较好,养分周转期较短,循环速率较高,可作为培育湿地松中大径材首选造林密度,而2400株.hm-2林分结构较好,生物量相对较高,可作为培育中小径材的初植密度。在培育过程中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选择性除杂,追施700g·株-1的P、N、K肥配方肥,注意将凋落物保留在林地,采伐时将枝叶保留在林地,有利于维持地力,提高湿地松林分生产力。
二、红壤低丘陵泡桐-茶树复合系统的水分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壤低丘陵泡桐-茶树复合系统的水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茶园间作绿肥生态控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调查内容、方法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绿肥处理对茶园主要杂草物种组成、种类和密度的影响 |
2.2 不同绿肥处理对茶园主要杂草的防控效果 |
2.3 不同绿肥处理对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我国智慧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一)我国古代的初级生态农业 |
(二)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 |
二、我国智慧生态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二)智慧生态农业面临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坡地类型特征和植物生态习性研究较少 |
2. 耕作粗放,部分智能设备落后 |
3. 不合理的利用土地,导致土地生态退化 |
4. 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
三、我国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
(一)夯实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 |
1. 建立和完善耕地、园地地籍档案 |
2. 加强对各种土地类型特征和植物生态习性的研究 |
(二)进行生态修复,消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障碍因素 |
1. 水稻田的生态修复 |
2. 旱耕地生态修复 |
3. 经济林地的生态修复 |
4. 速生用材林地生态修复 |
5. 竹林地生态修复 |
(三)推动智慧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
1.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地域农业,促进智慧生态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
2.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 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 |
4.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现代农业进程 |
5. 研制智能化农业机械和仪器仪表 |
四、展望 |
(3)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崩岗组成要素 |
2 崩岗侵蚀类型 |
3 崩岗空间分布特征 |
4 崩岗发育阶段及形态特征 |
5 崩岗侵蚀驱动因素 |
6 崩岗侵蚀防治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4)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
1.2.1 农林复合系统的定义和现状 |
1.2.2 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
1.3.2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简介 |
1.3.2.1 稳定同位素技术概况 |
1.3.2.2 同位素效应 |
1.3.2.3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水分来源原理 |
1.3.2.4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水分来源方法 |
1.3.3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植物水分来源中研究进展 |
1.3.4 农林复合系统水分利用策略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案 |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试验地选取与布设 |
2.3.2 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植物木质部水和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3.1 研究区降雨量及温度变化 |
3.2 植物木质部水及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分布规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及其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4.1 枣树-黄花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及其δ~(18O)垂直分布特征 |
4.2 枣树-饲料油菜复合系统不同季节土壤水分及其δ~(18)O垂直分布特征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 |
5.1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利用比例 |
5.2 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竞争情况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工程措施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6.1 结论 |
6.2 工程措施 |
6.3 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
1.2 农林复合土壤水分竞争研究进展 |
1.3 HYDRUS-1D模型在土壤水分模拟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3.1 枣农间作系统行间作物对枣园土壤水分调控效应 |
2.3.2 枣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和争水关系 |
2.3.4 基于HYDRUS-1D模型旱作枣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
2.4 研究方法 |
2.4.1 试验地选取与布设 |
2.4.2 试验指标监测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行间作物对枣园土壤水分调控效应 |
3.1 试验区2014和 2015年降雨量-温度变化 |
3.2 枣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3 枣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及其垂直特征 |
3.4 枣农间作系统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过程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枣农间作系统争水关系研究 |
4.1 枣农间作系统枣树和行间土壤水分效应 |
4.2 枣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竞争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YDRUS-1D模型旱作枣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
5.1 HYDRUS-1D模型基本介绍 |
5.2 模型主要模块及参数确定方法 |
5.2.1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
5.2.2 根系吸水模型 |
5.2.3 蒸腾蒸发模型 |
5.3 验证模型 |
5.4 模型的应用 |
5.4.1 清耕旱作枣园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动态特征模拟 |
5.4.2 枣农间作系统中枣树土壤水分特征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林下植被的界定及功能 |
1.4.2 林下植被的影响因子 |
1.4.3 土壤种子库相关研究 |
1.4.4 研究评述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 水土流失状况 |
2.2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目标 |
2.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2.4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
2.3.2 土壤样品及种子库样品取样 |
2.3.3 土壤指标测定 |
2.3.4 土壤种子库物种鉴定 |
2.3.5 影响因子选择处理 |
3 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群落特征 |
3.1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科属及分布区类型分析 |
3.2.2 林下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子分析 |
4.1 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
4.2.2 林下植被物种出现的影响因子分析 |
4.2.3 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子分析 |
4.3 讨论 |
4.3.1 林下植被物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子 |
4.3.2 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
4.4 小结 |
5 林下植被盖度的影响因子分析 |
5.1 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因子主成分分析 |
5.2.2 林下植被盖度与影响因子的排序分析 |
5.3 讨论 |
5.3.1 林下植被盖度的主要影响因子 |
5.3.2 林下植被盖度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 |
5.3.3 不同林下植被功能组盖度间的相互作用 |
5.4 小结 |
6 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
6.1 数据处理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灌草生物量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简单相关分析 |
6.2.2 灌草生物量与影响因子的增强回归树分析 |
6.3 讨论 |
6.3.1 林下植被生物量特征 |
6.3.2 林下植被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
6.4 小结 |
7 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关系 |
7.1 数据处理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特征 |
7.2.2 不同林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差异 |
7.2.3 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的关系分析 |
7.2.4 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分析 |
7.3 讨论 |
7.3.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
7.3.2 不同林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种子库差异 |
7.3.3 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的关系 |
7.3.4 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7.4 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林下植被恢复对策 |
8.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4 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杉木栽培制度 |
1.5.2 杉木不同产区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林木栽培制度的研究现状 |
2.2 我国杉木栽培制度研究现状 |
3 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 指导思想 |
3.1.1 “木材培育”论 |
3.1.2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 |
3.1.3 林业分工理论 |
3.1.4 “近自然林业”理论 |
3.1.5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3.1.6 杉木栽培制度构建指导思想 |
3.2 原则 |
3.2.1 高生产力的原则 |
3.2.2 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则 |
3.2.3 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
3.2.4 高效原则 |
3.2.5 市场需求原则 |
3.3 依据 |
3.3.1 地带性依据 |
3.3.2 长期与短期效益结合依据 |
3.3.3 地力长期维护依据 |
3.3.4 绿色成本换算依据 |
3.3.5 林地高效利用依据 |
4 杉木栽培制度构建方法 |
4.1 以自然条件划分的产区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1.1 杉木北带 |
4.1.1.1 秦巴山区 |
4.1.1.2 伏牛山南坡、桐柏山、大别山地区 |
4.1.2 杉木中带 |
4.1.2.1 滇南地区 |
4.1.2.2 湘西南地区及黔东南清水江流域 |
4.1.2.3 两湖沿江丘陵、台地滨湖亚区 |
4.1.2.4 赣浙闽中低山亚区 |
4.1.2.5 南岭山地亚区 |
4.1.3 杉木南带 |
4.2 以生产力划分的产区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2.1 中心产区 |
4.2.2 一般产区 |
4.2.3 边缘产区 |
4.3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1 秦巴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2 伏牛山南坡、桐柏山、大别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3 滇南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4 湘西南地区及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5 两湖沿江丘陵、台地滨湖亚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6 赣浙闽中低山亚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7 南岭山地亚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8 杉木南带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5 杉木栽培制度构建实例分析 |
5.1 福建泰宁城关林场杉木薏米复合经营模式分析 |
5.2 闽北山区杉木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侵蚀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经济林与坡林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研究现状 |
1.3 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危害性研究 |
1.4 经济林坡地水土保持与养分流失防治综合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区域概况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2.1 径流小区和沉砂池的布置 |
2.1.2.2 样品采集 |
2.1.2.3 样品监测 |
2.2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章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的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
3.1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侵蚀产沙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1 红壤丘陵区水文年内降水分布特征分析 |
3.1.2 水文年内试验区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
3.2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不同地形部位侵蚀产沙分布特征分析 |
3.3 不同林下管理措施对经济林坡地侵蚀产沙影响分析 |
3.3.1 地被覆盖对坡地水土保持的作用分析 |
3.3.2 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覆盖类型的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
3.3.2.1 室内模拟覆盖降雨试验设计 |
3.3.2.2 室内模拟覆盖降雨试验产流时间分析 |
3.3.2.3 室内模拟覆盖降雨试验各产流时段产流量分析 |
3.3.2.4 室内模拟覆盖降雨试验各产流时段产沙量分析 |
3.3.2.5 室内模拟覆盖降雨试验结果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的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
4.1 养分流失规律分析 |
4.1.1 经济林坡地的水文年养分流失的时间分布特性分析 |
4.1.1.1 水文年内氮素流失分析 |
4.1.1.2 水文年内TP、K和TOC流失分析 |
4.1.2 地形坡度变化对经济林坡地的养分流失影响分析 |
4.1.3 不同林下管理措施对经济林坡地的养分流失的影响分析 |
4.2 小结 |
第5章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水土与养分保持研究 |
5.1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布设研究 |
5.1.1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水保措施的空间布设 |
5.1.2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水保措施布设的时间研究 |
5.1.3 经济林坡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综合防治 |
5.2 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不足和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不同生态模式茶园小气候变化及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茶园栽培模式综述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资源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小气候观测 |
2.3.2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2.3.3 茶叶感官评审和生长指标测定 |
2.3.4 茶叶化学成分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小气候因子影响的研究 |
3.1.1 光照 |
3.1.2 温湿度 |
3.1.2.1 空气温度 |
3.1.2.2 空气湿度 |
3.2 不同生态模式对茶园土壤因子影响研究 |
3.2.1 土壤含水量 |
3.2.2 土壤容重 |
3.3 不同生态模式茶园对干茶感官评审和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1 三种生态模式茶园干茶感官评审 |
3.3.2 三种生态模式茶园的一芽三叶百芽重和发芽密度的测定 |
3.3.3 三种生态模式茶园的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的观察 |
3.4 不同生态模式茶园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不同生态模式茶园的小气候变化 |
4.2 三种生态模式茶园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变化 |
4.3 小气候的变化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 |
4.4 复合生态模式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进展 |
1.3.2 施肥效应研究进展 |
1.3.3 修枝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
2.2.2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干形的影响 |
2.2.3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物量的影响 |
2.3 小结 |
3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林分密度对单株根系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3.2.2 林分密度对林分根系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3.2.3 林分密度对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2.4 根系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
3.2.5 根系生物量与林木胸径、树高及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 |
3.3 小结 |
4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养分循环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密度林分各组分养分含量及富集特征 |
4.2.2 不同密度单株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
4.2.3 不同密度林分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分布 |
4.2.4 不同密度林分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
4.2.5 不同密度林分养分循环特征 |
4.3 小结 |
5 施肥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施肥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
5.2.2 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2.3 施肥对土共生菌的影响 |
3.2.4 施肥成本效益分析 |
5.3 小结 |
6 修枝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6.1.2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修枝前湿地松林分生长情况 |
6.2.2 修枝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
6.2.3 修枝对湿地松干形的影响 |
6.2.4 修枝对湿地松松节流脂的影响 |
6.2.5 修枝成本效益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红壤低丘陵泡桐-茶树复合系统的水分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园间作绿肥生态控草技术研究[J]. 刘彩霞,江新凤,李文金,李延升,黎小萍,贺望兴,王新民. 陕西农业科学, 2020(11)
- [2]我国智慧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初论[J]. 刘首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廖义善,唐常源,袁再健,卓慕宁,黄斌,聂小东,谢真越,李定强. 土壤学报, 2018(06)
- [4]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D]. 霍高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5]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研究[D]. 凌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6]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赵芳.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2)
- [7]中国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初步研究[D]. 李晗.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8]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侵蚀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研究[D]. 刘俏. 浙江大学, 2014(01)
- [9]不同生态模式茶园小气候变化及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D]. 戈照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1)
- [10]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D]. 肖兴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