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7—98年度留学考试及报名日期(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李琳[2](2021)在《X公司哈尔滨分校留学考试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嫣婕[3](2021)在《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文中指出
马婷婷[4](2021)在《《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11月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举行。会议中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等学校体制改革面临的迫切任务。为响应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用的文本是《大学IR标准指标集》。大学IR(Institutional Research)(制度研究)是指为了改善大学的经营、支援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所进行的收集、分析校内数据、制定改善措施、实行验证措施等广泛的活动。本书由玉川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由关东地区IR研究会的20名成员共同编着而成。本书详细介绍说明了139个大学IR的指标或指标群,通过对教学、财务、研究和经营的相关指标进行解说,并举例介绍了指标的应用和计算方法。本书对日本高校改革各项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译者希望通过对本书的翻译实践,能够对国内的大学各个方面的改革有所借鉴和参考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参考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对等来指导翻译实践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同时要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通顺,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相似。本次翻译实践,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加译、减译、意译、借译等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实现文本的动态对等的最优化。从理论、方法到具体实践,一步步体验翻译的过程,解决遇到的翻译问题。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首先介绍了文本的作者以及教学IR的内容,文本的特点。在简单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之后,以其相关理论及原则为基准,运用各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去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词汇、句子、篇章翻译的各种问题,并展开分析。翻译词汇部分非常考察译者的严谨性,要注意查阅好资料,以防出现中日表达不对应的情况。在句子翻译中,要注意句子逻辑关系、前后文的联系,注意中日文句子表达方式的不同。通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体会各种翻译方法在具体的事例中带来的不同翻译结果。用符合译文本身的语法构造,尽最大可能让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达到相似的理解。这对译者来说是翻译中最大的困难,也是最检验译者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的途径。
常君慧[5](2021)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招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科招生制度是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招生制度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途径。西南联合大学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培养了大批人才,有些学者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西南联合大学的本科招生制度可以作为当今大学的重要参考。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开始首次招生。直到1945年,西南联合大学才接受了最后一批学生,并完成了西南联合大学8年的招生任务。本文以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方法来研究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演变,分析其各个阶段招生制度的背景、考试内容、录取情况,结合当前招生改革,力图找到借鉴和启示。本文以西南联大招生制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西南联大成立以前,高校从清末到抗战前招生制度的形成以及演变过程,并概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招生制度的演变及特点。从时间阶段划分了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统一招生制度和多样化招生制度。分析了西南联大在统一招生制度下的背景、相关招生文件、招考机构、招考内容、录取的具体状况。还分析了在统一招生制度废除的背景下,西南联大采取了联合招生、自主招生、委托招生的多元化招生制度的招生考试与录取的具体状况。从而概括出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的总体特点及启示。总体而言,西南联大采取灵活的招生制度,从而为其招收到高质量学生。
单萧帆[6](2021)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伦巴第大区是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开展最早,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大区。本文以两所高中为例,展示其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现状、特色和问题,并给出对策。各章节要点如下:绪论部分对世界各国和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80%的研究成果为硕士论文,主要集中在亚太国家,得出了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研究薄弱的结论。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强调了大区教育厅对推动高中汉语教学发展的重要性;接着对4所高中进行剖析,总结出大区高中汉语教学各俱特色,发展态势向好的结论;最后对大区高中汉语师资状况进行了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的阐释,依据全国现有80名国家体制内高中汉语教师中伦巴第大区占16名的论据,强调了大区高中汉语教学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和综合实力。第二章对曼佐尼高中和蒂托高中就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归纳出两所高中的办学特色:曼佐尼高中是意大利第一所将汉语教学列入其课程教学体系和将汉语纳入到毕业考试科目的高中,2020年学习汉语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汉语教师共8名;汉语课程设置科学完善,以通用教材《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和本土教材《说汉语写汉字》系列教材为主;与米大孔院合作紧密,第二课程活动丰富。蒂托高中汉语课程始于2014年,汉语教学紧密围绕HSK,无固定本土汉语教师,母语教师全部由米大孔院中方教师轮流担任,汉语教学呈现出实用性、阶段性、辅助性特点。第三章对两所高中做了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同时在采访米大孔院中方院长、教学负责人、本土汉语教师的基础上,加以梳理、归纳、分析,总结出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尚未建立汉语教学评估管理机制,汉语教学各自为政;大学与高中汉语教学缺乏连续性;汉语教师就业情况仍需改善;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汉语教材尚存不足;线上汉语教学存在诸多挑战。第四章给出相应对策:有效把握新机遇,从教育主管部门、校方、教师三个层面加强汉语教学建设;依托孔院资源优势,在精准培训、教学资源供给和师资补充方面加强合作;不断更新优化现有教材,规划编写统编高中汉语教材;打破大学与高中汉语教学脱节瓶颈,多方位多举措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教师网络教学意识与能力,有效利用中文联盟等线上教学资源。
马东辉[7](2021)在《近代保定工业职业教育研究(1909-1949) ——以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时期,西方的教育理念传入中国,在部分开明官员的推动下,各种新式学堂纷纷创建,传统教育逐渐向近代教育转型,与此同时工业职业教育也得以兴起与发展。晚清时期,保定作为直隶省会,是推广新学的重要场域,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直隶省立补习学堂即为其一。民国初年,直隶省立补习学堂改名为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此为保定工业职业教育之肇端。其后,该校先后更名为河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河北省立第二职业学校、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民国时期,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以“工业救国”作为根本办学理念,确立了由校长全面负责的新式组织管理体制,得到了充分发展。学校在师资建设方面,规范教师聘任,教师来源多元化,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方面上,设立染织科、机械科、化学科等专业,教师授课多运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实习实践,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方面,严格招生,注重学生质量,学生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设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加强学业管理。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是保定乃至直隶工业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它严格办学、学以致用,为近代河北及全国培养了一批工作技术人才。总体而言,以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代表的保定工业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工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促进了近代河北教育的转型。深入研究以河北省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例的保定工业职业教育,不仅对探索近代保定地区职业教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侯涛[8](2021)在《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营销战略是市场营销的纲领,通过了解营销战略环境,明确市场定位,实施营销战略和目标。在新形势下,企业相关人员应该具有营销战略思维,转换营销模式,明确战略实施的原因,提升战略管理质量,优化战略模式,在营销活动中,提高企业的利润,发挥品牌效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国的教育培训机构得以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营销战略进行分析研究,以其定义和内涵为出发点,分析其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教育培训企业营销的实施提供新战略,完善培训行业营销的理论应用,发挥更好的作用。当前,教育红利市场中培训机构面临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从古至今国民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梳理了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线下教育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揭示了在国内外大型教育集团夹击下的中小培训机构竞争力弱和定位不准的难题。本文介绍营销概念和理论,比如PEST分析法、SWOT分析等,对于波特五力模型也做了相应的介绍,为战略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背景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CH教育集团营销环境中市场、竞争环境和SWOT的战略分析。文中聚焦CH教育集团营销问题,通过内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存在的问题,从产品、价格、渠道、宣传等方面详细剖析营销问题。探讨营销组合策略和STP营销战略设计,为企业实践提供全面的战略实施方案,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归纳了CH教育集团战略保障,加强营销目标管理和队伍建设,提升智能化程度,变革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意义,并指出文中的局限。
张玉娴[9](2021)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教育在世界各地愈加受欢迎,尤其是作为“国际教育领跑者”的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教育在全球不断扩展,但也在很多民族国家引发了质疑和争议,表现出一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持续张力。美国是全球IB学校最多的国家,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高校在IB的本土化进程中提供了什么样的政策支持?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化实施效果究竟如何?IB课程在美国遭受了什么样的争议,以及如何看待这种争议所体现出来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张力?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IB在美国的本土化进程进行了梳理,指出IB课程在美国经历了引进、增长、加速三个阶段,IB在美国快速扩展的同时也从精英走向了大众,而美国政府是主要的幕后推手。第二章还考察了IB在美国本土化的一个典型现象,即IB美洲区域办公室(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Americas,简称IBA)主动提出IB课程要与美国《州立共同核心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CSS)相匹配和融合。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于IB在美国本土化的三个重要行动者,包括联邦政府、州和高校,它们推行的政策为IB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在联邦层面,多个教育政策文件都将IB作为一种高学术标准予以支持,尤其是在财政拨款上;在州层面,各州政府对IB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差异,形式也非常多样,这也是IB在美国各州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在高校层面,IB在美国高校中的认可度非常高,并且提供了学分转换、奖学金等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学生选择IB。第五章和第六章关注的是IB在美国本土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实施效果。其中,第五章通过对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践报告的分析,从宏观上指出IB对美国教育带来了四个积极影响:包括提升学业成就、促进公平、推动公立学校走向国际化以及提升教师质量。第六章基于学区层面、高校层面和学校层面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从侧面佐证上述的实施效果。第七章和第八章关注的是IB在美国引起的争议,以及从IB自身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这种争议。尽管IB为美国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随着IB学校规模的迅速壮大,IB在美国社会各界也引发了各种争议。针对IB进行批判的主要是保守派,他们质疑IB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国际视野,担心影响本国公民的归属感。那么IB又是如何回应这种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张力呢?第八章从IBO自身的总体理念或使命、课程设计和运营策略三个维度对这一种张力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IBO正是在这样一种张力之下逐渐实现其“全球梦想”,把IB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K-12国际课程,并且致力于实现更大的良善与公平。基于以上分析,第九章做出了总结,IB为美国带来了更高的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国际化水平以及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IB造成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张力在全球具有普遍性。因此,中国应该以一种开放且谨慎的态度去对待IB之类的国际教育。最后,结合IB课程在我国的发展,提出针对我国国际教育治理的若干启示。
郭立[10](2021)在《抗战后期应征学生译员的身份塑造与消解(1941-1945)》文中研究指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在中美联合抗战的背景下孕育出一批为支援抗战的来华美军服务的特殊群体—翻译员,因其工作对英语水平的特殊要求,应征者多为专科及以上高校学生。到抗战结束,国民政府面向高校的译员征调前后共经历志愿服役、统一征调和公开招考三个阶段,共征调译员4000人左右,他们在征调历程中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角色转化和身份调试。为生产出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译员”身份,国民政府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利用行政权力设定了一套制度化的译员身份标准,并形成了以军事委员会外事局牵头,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和教育部共同协助的制度化的征调机制,负责面向各大高校征调译员。各大高校为贯彻政令,在西南联合大学的率先示范下,皆采用强制征调与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学生,强制的同时还通过各类精神动员唤醒学生报国之志,强化学生对译员身份的认知。学校将原本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拔出来后,再通过战地服务团统一组织的译员训练班进行技能和思想上的短期集中训练,最终培养出一批代表国家意志的,既承担联络盟军、抗战救国的政治使命,又负责中美友好文化交流的军事“译员”群体。作为被征调主体的学生们,在初闻征调消息时,对“译员”身份的认知是混合且多元的,多数人因对军队的恐惧和迷茫、英文水平的不自信以及政令的贯彻执行等陷入忧虑之中,担忧该身份已超出“学生”的承担范围。在国家意志的影响和各校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改观,经过心理挣扎后多数都自觉地接受了国家赋予的这一“光荣”身份,并不自觉地产生了试图通过“译员”这一身份摆脱当前各自生活困境的期待。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国家征调政策的制度性缺损,逐渐打破了他们对译员角色最初持有的想象与期待。在工作中无法获得中心地位的译员,遭遇了来自军衔的虚无、待遇的不稳定、人事安排的不合理、职责的模糊繁杂、与美军相处的弱势地位等困境,使他们不得不进行自我调试,寻找在角色预期与实践中的平衡状态。随着译员自主性的提高,调试中多数译员仍体现出了其较强的国家忠诚度,选择坚守使命。但战后复员过程中,政府效率迟滞低下,原本公开允诺的优待政策也在逐渐变质,直至破产,使得译员最终对政府的公信力逐渐绝望,黯然退场。译员从身份获取到身份体验,从身份体验到身份调试,再到身份退场的过程背后,不仅反应出了国家意志对个人的影响和个人对译员身份的认同变化,更折射出了特殊时期个人与国家之间从良好互动到逐渐背离的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征调政策的有效性。
二、97—98年度留学考试及报名日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7—98年度留学考试及报名日期(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実践の绍介 |
1.1 翻訳の背景と意义 |
1.2 起点テキストについて |
1.2.1 着者の绍介 |
1.2.2 起点テキストの绍介 |
1.2.3 起点テキストの特徴 |
第二章 ナイダの动的等価理论と翻訳方法 |
2.1 ナイダの动的等価理论の绍介 |
2.2 翻訳方法の绍介 |
第三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
3.1 语汇の翻訳 |
3.1.1 外来语の翻訳 |
3.1.2 职名の翻訳 |
3.1.3 ほかの语汇の翻訳 |
3.2 文の翻訳 |
3.2.1 受身文の翻訳 |
3.2.2 使役文の翻訳 |
3.2.3 长文の翻訳 |
3.3 文章の翻訳 |
第四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
4.1 翻訳実践についてのまとめ |
4.2 成果と不足点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録Ⅰ |
附録Ⅱ |
(5)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招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特点 |
(二)为当前的招生改革提供借鉴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高校招生研究 |
(二)西南联大的研究 |
(三)西南联大招生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招生 |
(二)招生制度 |
(三)高校招生制度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确立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近代招生制度的确立 |
一、清朝末期招生制度的萌芽期 |
二、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期 |
第二节 抗战前三校的招生制度 |
一、清华大学招生制度 |
二、北京大学招生制度 |
三、南开大学招生制度 |
四、三校招生制度特点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统一招生制度(1938 年-1940 年) |
第一节 统一招生制度的背景 |
一、为了战时的需要 |
二、单独招生的弊端 |
三、中学质量的提升 |
第二节 统一招生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统一招生的组织形式 |
二、统一招生考试 |
三、统一招生录取 |
第三节 统一招生制度下西南联大招生情况 |
一、西南联大录取学生概况 |
二、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考生 |
第四节 统一招生制度评价 |
一、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
二、减轻学生负担 |
三、加强考试公平 |
四、录取标准过宽 |
五、学校缺乏自主性 |
第三章 西南联大多样化招生制度(1941 年-1945 年) |
第一节 1941 年西南联大联合招生制度 |
一、1941 年国家招生政策及背景 |
二、西南联大联合招生考试 |
三、西南联大联合招生录取 |
四、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考生 |
第二节 1942 年——1944 年西南联大自主招生制度 |
一、1942 年-1944 年国家招生政策及背景 |
二、西南联大自主招生考试 |
三、西南联大自主招生录取 |
四、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学生 |
第三节 1945 年西南联大学多样化招生制度 |
一、1945 年国家招生政策及背景 |
二、西南联大联合招生考试 |
三、西南联大联合招生录取 |
四、西南联大委托招生 |
五、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学生 |
第四节 西南联大多样化招生评价 |
一、合理的招生方式 |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试卷 |
三、高标准的录取 |
四、政府的宏观控制 |
五、增加学生负担 |
第四章 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特点 |
一、全面组织招考系统,科学管理学生招录 |
二、考试科学严谨,保障考试顺利进行 |
三、考试为主、保送为补充 |
四、考生分类,多元录取 |
第二节 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启示 |
一、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 |
二、坚持以考为主的招生方式和融合多种方式 |
三、坚持考试科目文理融合发展 |
四、坚守招生标准,录取多种类型学生 |
五、合理组织招考体系,维护考试公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1.世界各国高中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2.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一、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概况 |
(一)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发展简史 |
1.第一阶段(2003--2009):汉语教学初始阶段 |
2.第二阶段(2009-2015):汉语教学持续发展阶段 |
3.第三阶段(2016 年至今):汉语教学蓬勃发展阶段 |
(二)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现状案例分析 |
1.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简况 |
2.典型高中汉语教学案例举要 |
(三)伦巴第大区高中本土汉语教师师资简况 |
1.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师培训简史 |
2.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师参加全国考试简况 |
3.伦巴第大区高中合同教师状况 |
二、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现状与分析 |
(一)伦巴第大区将汉语设置为必修课的高中汉语教学——以曼佐尼高中为例 |
1.汉语教学发展历程 |
2.汉语课程设置状况调查 |
3.汉语教材使用状况调查 |
4.考试制度与评价机制状况调查 |
5.汉语师资状况调查 |
6.促进汉语教学的举措 |
(二)伦巴第大区将汉语设置为选修课的高中汉语教学——以蒂托高中为例 |
1.汉语教学发展历程 |
2.汉语课程设置状况调查 |
3.汉语教材使用状况调查 |
4.考试制度与评价机制状况调查 |
5.汉语师资状况调查 |
6.促进汉语教学的举措 |
三、曼佐尼高中和蒂托高中汉语教学状况调查与分析 |
(一)两所高中汉语教学情况调查设计方式简述 |
1.问卷调查方式 |
2.教师访谈方式 |
(二)两所高中汉语教学情况统计与分析 |
1.学生学习情况 |
2.教材使用情况 |
3.教师情况 |
4.汉语课堂情况 |
5.教学方法 |
(三)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的问题与挑战 |
1.尚未建立汉语教学评估管理机制,汉语教学各自为政 |
2.大学与高中汉语教学缺乏连续性 |
3.汉语教师问题情况仍需改善 |
4.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汉语教材尚存不足 |
5.线上汉语教学存在诸多挑战 |
四、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的对策研究 |
(一)把握新机遇,从教育主管部门、校方、教师三个层面加强汉语教学建设 |
(二)依托孔院资源优势,在精准培训、教学资源供给和师资补充方面加强合作 |
1.对高中汉语教师做好精准培训工作 |
2.做好教学资源供给工作 |
3.适当补充高中汉语教师师资力量 |
(三)不断更新优化现有教材,规划编写统编高中汉语教材 |
(四)打破大学与高中汉语教学脱节瓶颈,多方位多举措培养专业人才 |
(五)提升教师网络教学意识与能力,有效利用中文联盟等线上教学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曼佐尼高中和蒂托高中汉语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B 教师访谈内容 |
致谢 |
(7)近代保定工业职业教育研究(1909-1949) ——以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2 研究现状 |
2.1 关于职业教育研究 |
2.2 关于近代工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
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3.1 研究方法 |
3.2 写作思路 |
4 创新点与难点 |
4.1 创新点 |
4.2 难点 |
第一章 近代保定工业职业教育的渊源及发展 |
1.1 近代工业职业教育的兴起 |
1.1.1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
1.1.2 工业职业教育的出现以及演变 |
1.2 晚清直隶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况 |
1.2.1 直隶地区 |
1.2.2 保定地区 |
1.3 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历史沿革 |
1.3.1 清末民初学校的创办与演变 |
1.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的发展 |
1.3.3 抗战时期学校停办及胜利后的复校历程 |
小结 |
第二章 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组织及资金管理 |
2.1 学校的行政组织管理系统 |
2.2 学校经费来源 |
小结 |
第三章 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师资与教学管理 |
3.1 师资管理 |
3.1.1 教师的聘任 |
3.1.2 教师的质量或来源 |
3.1.3 教师待遇 |
3.2 教学管理 |
3.2.1 学科划分与教学内容 |
3.2.2 教学特色 |
小结 |
第四章 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 |
4.1 招生管理 |
4.1.1 招录学生 |
4.1.2 学生入学 |
4.1.3 学生来源 |
4.2 生活及学业管理 |
4.2.1 日常管理 |
4.2.2 学生资助政策 |
4.2.3 学习与成绩管理 |
4.3 实习与毕业管理 |
4.3.1 实习设备 |
4.3.2 实习事宜 |
4.3.3 毕业事宜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保定工业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当代的启示 |
5.1 近代保定工业职业教育的贡献及不足 |
5.1.1 工业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 |
5.1.2 工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不足 |
5.2 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
5.2.1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
5.2.2 坚持政府与其他方式相结合的模式 |
5.2.3 转变思想、消除偏见 |
5.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市场营销 |
2.1.2 市场营销战略 |
2.2 相关理论 |
2.2.1 STP营销战略 |
2.2.2 4P营销理论 |
2.2.3 PEST分析法 |
2.2.4 SWOT分析 |
2.2.5 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环境分析 |
3.1 邯郸CH教育集团发展历程与营销现状 |
3.1.1 发展历程 |
3.1.2 营销现状 |
3.2 邯郸CH教育集团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2.5 竞争环境分析 |
3.3 教育集团内部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挑战 |
3.4 SWOT矩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问题 |
4.1 内部访谈 |
4.1.1 访谈部门确定 |
4.1.2 访谈对象选取 |
4.1.3 访谈提纲设计 |
4.1.4 访谈具体实施 |
4.2 营销问题 |
4.2.1 产品线单薄 |
4.2.2 价格制定不合理 |
4.2.3 落伍的营销手段和渠道 |
第5章 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战略制定 |
5.1 邯郸CH教育集团STP营销战略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策略 |
5.2.1 产品优化策略 |
5.2.2 价格优化策略 |
5.2.3 渠道优化策略 |
5.2.4 促销优化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邯郸CH教育集团战略实施保障 |
6.1 组织保障 |
6.2 人力保障 |
6.3 资金保障 |
6.4 技术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关于“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问题”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邯郸市培训市场的调查问卷 |
(9)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际文凭项目是什么 |
二、为什么要研究IB项目 |
三、为什么要研究IB项目在美国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国际文凭项目 |
二、全球化 |
三、本土化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IB项目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二、IB项目结构与特征的相关研究 |
三、IB项目的实施情况的相关研究 |
四、IB项目价值意义的相关研究 |
五、IB项目本土化的相关研究 |
六、综述小结 |
第五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发展 |
第一节 IB在美国的本土发展 |
一、引进阶段(1971-1979) |
二、增长阶段(1980-1989) |
三、加速阶段(1990 至今) |
第二节 IB与本土课程标准互融互补 |
一、总体目标的匹配 |
二、阅读标准 |
三、IB课程与共同核心标准的融合 |
四、IB课程对共同核心标准的弥补 |
第三章 IB在美国发展的联邦层面法律政策因素 |
第一节 提升教育质量:《中小学教育法》、TITLE I学校与IB |
第二节 问责文化的形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和IB |
第三节 提升竞争力的相关政策与IB |
第四节 国际教育战略作为IB课程发展的催化剂 |
第五节 对基础教育的新反思——ESSA法案与IB |
第四章 美国州和高校层面对IB的政策支持 |
第一节 州层面对IB的政策支持 |
一、政策支持的维度 |
二、支持政策的实践转化:以佛罗里达州为例 |
三、各州的政策创新与实践 |
第二节 高校对IB的政策推动作用 |
一、美国高校对IB的认可 |
二、高校出台优惠政策吸引IB学生 |
第五章 IB学校在美国的实施及其效果 |
第一节 IB能够提高学生学业表现 |
一、PYP学生的表现 |
二、MYP学生的表现 |
三、DP学生的表现 |
第二节 IB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
一、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IB项目的机会率 |
二、改善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表现 |
三、增加低收入DP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
第三节 IB项目对教师发挥的影响 |
一、对小学教师的影响 |
二、对中学教师的影响 |
第四节 IB项目能够帮助美国学校走向国际化 |
第六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学区层面的案例:芝加哥公立学校(学区) |
一、CPS引进IB项目之前的状况 |
二、CPS采取的措施 |
三、引入IB项目的效果 |
第二节 高校层面的案例:洛约拉大学中的IB教师培训项目 |
一、IB教师培训的三个阶段 |
二、IB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指标和技能指标 |
三、IB教师专业课程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案例 |
案例一:皮斯小学 |
案例二:科罗拉多学校 |
案例三:美国L国际学校 |
第七章 IB项目在美国受到争议 |
第一节 争议的进程 |
一、导火索:IB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 |
二、矛盾激化:联邦政府的支持 |
三、批判的高峰阶段:匹兹堡事件 |
第二节 争议的重点 |
一、“世界公民”和“美国公民”之争 |
二、侵犯地方教育权 |
三、质疑IB项目的效果并将其视为社会主义阴谋 |
第三节 来自不同阵营的声音 |
第八章 全球化与地方化张力下IB的回应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使命:IB的初创期(1962-1973) |
一、秘而不宣的“国际使命” |
二、全人教育与学术标准的平衡 |
三、精英主义或欧洲中心的现实 |
第二节 理想主义的衰退:发展与稳定期(1974-1989) |
一、国际使命的衰退 |
二、将全球议题和跨学科方法引入课程 |
三、不均衡的全球拓展 |
第三节 重申全球梦想:扩张与多元化时期(1990-2003) |
一、从国际理解到世界公民 |
二、开发PYP与 MYP |
三、转向行善与公平 |
第四节 迈向大众:品牌化时期 |
一、培养国际情怀与全球公民 |
二、打造K-12 的国际课程品牌 |
三、从精英走向大众 |
第五节 三重张力下的美国IB项目发展 |
第九章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辩证:IB项目发展的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IB项目为美国教育带来了好处 |
一、IB项目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国际化 |
二、IB项目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
三、IB项目能够为美国带来全球竞争力 |
第二节 IB项目的全球扩展就是其不断的全球本土化的过程 |
一、IB项目在英国 |
二、IB项目在澳大利亚 |
三、IB项目在日本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如何应对IB教育 |
一、可以大胆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 |
二、有必要对国际项目进行本土化改造 |
三、可以借鉴美国IB项目的本土化经验 |
四、用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教育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一)中文着作或译作 |
(二)中文期刊 |
(三)中文学位论文、网络文献及其他 |
二、英文文献 |
(一)英文着作及官方文件 |
(二)英文期刊 |
(三)英文学位论文、报告及网络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访谈记录 |
附录三:美国各州IB学校数量统计图 |
后记 |
(10)抗战后期应征学生译员的身份塑造与消解(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抗战后期译员从军活动的演变 |
第一节 志愿征募阶段(1941 年 10 月-1943 年 10 月) |
一、中美合作形势下对译员的需求 |
二、战地服务团组织的志愿征募 |
三、外事局组织的志愿征募 |
第二节 强制征调阶段(1943 年 10 月-1944 年 6 月) |
一、志愿征募译员不敷使用的困境 |
二、强制征调政策的出台 |
三、征调政策的弊端 |
第三节 公开招考阶段(1944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
第二章 译员身份的建构:征调体系的完善 |
第一节 政府对译员身份的认定 |
一、志愿征募阶段充任“通译” |
二、强制征调阶段的“翻译官”身份 |
第二节 译员的制度化产生机制与折冲 |
一、译员的制度化产生机制 |
二、译员生产中的矛盾与平衡—以西南联大为核心 |
第三节 对译员的身份塑造 |
一、学校的译员征调动员 |
二、政府相关机构对译员的精神塑造 |
第三章 译员的角色困境:遭遇与调试 |
第一节 学生对译员工作的忧虑与期待 |
一、学生对译员工作的忧虑 |
二、学生对译员工作的期待 |
第二节 译员工作中遭遇制度性困境 |
一、军衔设定的模糊 |
二、薪津体制的缺失 |
三、“国格”与“人格”之争 |
四、对译员存在价值的迷茫 |
第三节 译员的自我调适 |
第四章 译员角色的无奈退场:战后译员的复员 |
第一节 复学过程中的矛盾 |
第二节 复员后翻译官留学考试的破产 |
一、留学考选过程中的波折 |
二、留学梦彻底破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97—98年度留学考试及报名日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X公司哈尔滨分校留学考试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李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D]. 王嫣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4]《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D]. 马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招生制度研究[D]. 常君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高中汉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单萧帆.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近代保定工业职业教育研究(1909-1949) ——以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例[D]. 马东辉. 河北大学, 2021
- [8]邯郸CH教育集团营销战略研究[D]. 侯涛.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9]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D]. 张玉娴.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10]抗战后期应征学生译员的身份塑造与消解(1941-1945)[D]. 郭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