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止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

浅谈防止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

一、浅谈防止空气输入静脉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戴兵,曾力,张雷,朱有华[1](2020)在《器官移植相关的血液净化技术规范(2019版)》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相关血液净化的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肾内科专家从血管通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的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2](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马江[3](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鱼晓惠[4](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黄峰[5](2014)在《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模拟循环测试系统及生理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体外模拟循环测试系统以及生理控制开展了相关研究。从两者的共同点来说,体外模拟循环系统和生理控制关注的都是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性能,前者为左心室辅助装置提供性能测试的体外平台,后者则旨在让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性能更加优异。同时,体外模拟循环系统也是生理控制策略开发必不可少的体外验证平台。总的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紧密围绕左心室辅助装置“性能”这一关键点展开的。论文首先对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使用环境血液循环系统进行了基本生理学知识的梳理,详细地介绍了循环系统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功能,并基于此对血液循环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同时建立了循环系统主动脉压力反射调节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正常、心衰以及主动脉压力突变等生理情况的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在血液循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气动方式的成人体外模拟循环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首次在模拟系统中引入主动脉压力反射调节;同时针对小儿血液循环系统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简单经济的小儿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研制方法,通过反馈控制实现了模拟心室对前后负荷变化的生理敏感性,并进行了小儿左心室辅助装置的血流动力学测试实验。最后,设计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生理控制器,在维持主动脉平均压的同时增强微弱的脉压到正常生理范围。生理控制器在血液循环系统数学模型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模拟循环系统上进行了体外实验,分别验证了控制器对生理扰动的鲁棒性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血液循环系统数学建模。采用时变弹性模型建立了左、右心室以及心房的数学模型,使用集中参数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动脉、外周血管阻力以及静脉的弹性腔模型,利用流体和电学理论的相似性,分别用电容、电感和电阻代表顺应性、惯性和阻力,建立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同时,通过对传入神经通路、传出神经通路和效应器这三部分进行建模,完成了主动脉压力反射反馈调节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中对包含主动脉压力反射调节的血液循环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血液循环系统在正常和心衰生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结果,验证了主动脉压力反射反馈调节对于维持动脉血压的有效性。该血液循环系统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循环系统特征,为体外模拟循环系统建设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左心室辅助装置生理控制研究提供了数值模拟验证的平台。2.成人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研究。在深入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上,提取了循环系统体循环各部分的主要特征,采用相应的物理流体元件进行模拟,建立了脉动式的成人体外模拟循环系统试验台,完成了压力、流量等血流动力学参量的实时测量和显示,通过实验模拟了正常和心衰生理情况下血液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验证了模拟循环系统复制血液循环系统宏观血流动力学环境的能力。此外,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基于主动脉压力反射调节数学模型和实时测量的模拟系统主动脉压力波形,采用反馈和开环控制调节模拟系统中相应的物理阀门,完成了主动脉压力反射反馈调节功能在模拟循环系统中的引入,扩展了模拟系统在左心室辅助装置与血液循环系统交互研究中的能力。3.小儿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研究。针对小儿血液循环系统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简单快速经济地建造小儿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的方法,利用现成的低成本流体元件巧妙组合的方式模拟出心室的搏动功能,同时采用简单的反馈控制方法使模拟心室对前后负荷的敏感性更加符合生理情况,完成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程式,通过实验模拟了正常和心衰生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验证了小儿模拟系统能够提供与血液循环系统相似的生理环境。此外,通过自制小儿左心室辅助装置与小儿模拟循环系统的并联实验,完成了小儿左心室辅助装置辅助循环能力的测试,进一步证明了小儿体外模拟循环系统作为小儿左心室辅助装置测试平台的有效性。4.左心室辅助装置灌注优化生理控制器研究。针对连续流旋转血泵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辅助时主动脉脉压几乎消失的情况,采用了模糊逻辑控制方法,以维持主动脉平均压并同时增强微弱的脉压到正常生理范围为目标,设计了基于旋转血泵转速调制的生理控制器,并采用返流避免控制防止血泵中返流的出现。生理控制器以一个轴流血泵为对象,结合血液循环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维持主动脉平均压在100mmHg的同时增强主动脉脉压到生理范围的下限20mmHg。同时在多种生理参数扰动下生理控制器表现了很好的鲁棒性,能够承受包括外周阻力、主动脉顺应性和左心室搏动能力变化的扰动。最后,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生理控制器在实际中运用的可行性。

李为苏,李宁[6](2001)在《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文中研究表明

范颖[7](2019)在《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静脉输液,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的性质不同,匹配恰当的输液速度。若输液速度较快或者较慢,都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传统的输液方式普遍采用挂瓶利用液位差输送药液,并用肉眼观察,手动调节滚轮控制输液速度,这种方式往往只能根据经验调节输液速度,精度低,且工作量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医疗应用中多以进口输液泵为主,但进口输液泵价格高昂,无法惠及大众。而国内很多公司及科研单位也自主研发生产一些智能输液泵,价格虽然低廉但很多存在功能不够完善,控制精度较低等问题。医疗应用的范围有限,通过对市场和医院的调研,目前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控制精确,可靠性高的智能输液泵。本文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开环方式控制步进电机和指状蠕动泵的方式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高精度地输液控制。通对单片机,超声波检测,步进电机,泵装置的相关技术原理学习和了解,对精准型自动输液泵设计系统方案。设计选用指状蠕动泵并对其结构部分改进,由电机通过啮齿型带传动控制蠕动泵,结合单片机及控制电路设计了输液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功能。并采用拟合曲线方法对程序进行改进,提高了输液精度。为能够对多种性状的液体产生的气泡进行有效精准地检测,根据气泡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对检测原理进行理论研究和计算,设计了超声波气泡探测器,实现对气泡进行实时智能检测。在完成输液泵的研制后,经测试证明,输液泵可以通过按键设定参数准确地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输液速度精度误差<±5%,输液量精度误差<±5%,同时能对输液产生的气泡进行准确地检测,检测最小气泡直径为1.83mm,并在600ml/h的输液速度下能够稳定检测出体积为0.02ml(直径为2.84)的气泡。LCD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用户输入信息。当输液出现异常或输液完成时,会通过语音及灯光报警提示用户。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对输液泵所有性能的测试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输液泵能够根据用户要求精确地自动控制输液过程,保证了输液的精准性,可靠性,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刘东[8](2012)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几年,随着国内外血管外科专业的迅速发展和多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并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DVT的发生率高而且后期引发症状严重,甚至能够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由于DVT常发生在患者手术之后,而且具有不易诊断等特点,因此预防重于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采取物理方法、药物方法或两者联合的方法进行预防,但由于单纯的药物预防存在不少缺点,在此背景下,安全有效的机械性预防治疗措施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所设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就是机械性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装置。该治疗仪以S3C2440作为主控芯片,采用了7寸触摸显示屏,外围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显示模块、AD采集模块、电磁阀驱动模块等,并配以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电磁阀、气体软管、快速接头等气路连接器件。本系统最显着的特点在于集脉冲充气方式与慢充气方式于一体。脉冲充气方式,模仿人体的足底静脉泵机制,此方式是一种仿生性“生理足泵”,它通过脉冲气体在极短时间内对足底上的气囊快速充气、放气的方式挤压血液和淋巴,使静脉血回流速度大幅度增加,获得类似运动状态下的一种脉动性加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消除水肿;慢充气方式,即通过多腔体充气气囊有次序有节律地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形成对肢体组织的循环压力,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粘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预防深静脉血栓,消除水肿。本文首先分析了静脉血流的特点,对DVT形成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设计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理论依据。然后,本文依据治疗仪的设计要求给出了治疗仪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治疗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在硬件设计过程中本文完成了整个气路的设计和连接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制作;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本文编写了可视化的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控制界面。最后,本文对治疗仪样机进行了压力测试和使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达到了预期要求,对预防和治疗DVT是可行的。

杨得富[9](2020)在《微波热疗计划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传统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物理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然而很多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种种限制无法耐受传统的外科手术,同时对于部分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往往在放疗或者化疗中获益有限,并不能有效缓解不适症。因此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手段被逐渐应用到临床,其中微波热疗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式。但到目前为止,在进行微波热疗消融时主要凭借医生的临床经验设计治疗方案,其个人主观因素对整个治疗过程和最终效果影响较大,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在实行热疗消融术前,基于计算机技术将影像分析平台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相结合,构建微波热疗计划系统,实现对病人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辅助医生确定热疗天线的穿刺路径,同时基于数值仿真方法获得热疗区域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介入医生在热疗天线类型、热疗功率、治疗时间等参数进行辅助指导,这对提高微波热疗技术的精准性具有极大帮助。本课题主要针对实现微波热疗计划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肺部微波热疗过程中,由于肺的呼吸运动,导致很难精准预测和控制微波热疗消融区。因此研究了呼吸过程肺部物性参数变化对微波热疗区域温度分布及热损伤情况的影响。首先,基于描述肺部呼吸过程的4D-CT影像序列,根据多孔介质的理论,得出了呼吸过程中肺组织有效导热率的变化。然后基于肺部呼吸过程中变化的物性参数建立肺部微波热疗模型。(2)为了研究微波热疗技术在不同类型肿瘤中治疗效果,研究了单缝同轴微波热疗天线在脑白质肿瘤、脑灰质肿瘤、乳腺脂肪肿瘤、乳腺腺体肿瘤、肾脏肿瘤、肺部肿瘤(充气和未充气状态下)、肝脏肿瘤和肌肉瘤中的SAR值、消融区域温度分布及消融灶形态。同时也建立多种结构类型的介入式热疗天线消融模型,大量仿真结果为计划系统中构建治疗参数搜索数据库提供基础。(3)微波热疗计划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为了实现系统的功能,将微波热疗手术计划系统分三个模块设计。这三个模块分别是影像分析模块、热疗区域温度分布预测模块和治疗参数输出模块,可在主界面统一调用来实现相应功能,完成热疗穿刺路径规划与最佳治疗参数的预测。影像分析模块是基于对3DSlicer功能模块的扩展,实现肿瘤及周边结构组织快速自动化分割及三维重建。基于患者个体化三维解剖模型,辅助医师基于三维解剖模型直观的进行热疗天线穿刺路径规划,以确保避开周围危及器官、大血管等关键位置,提高热疗天线穿刺路径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热疗区域温度场预测模块是整个微波热疗计划系统的基础,实现热疗损伤区域的可视化。治疗参数自动输出模块是基于“搜索”匹配算法得到的,其原理是根据介入医生提出的理想治疗需求,在治疗结果数据库中快速搜索最佳适形匹配的热疗效果,进而逆向输出治疗参数辅助指导医生。最后对微波热疗计划系统预测的治疗效果与输出治疗参数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微波热疗计划系统对热疗消融区域的长轴和短轴参数预测与离体实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输出的治疗时间和治疗功率平均误差分别小于0.5min和6W。该系统可对医生制定微波热疗手术方案提供辅助指导。

马亮[10](2019)在《现代数据中心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某证券公司现代化数据中心(机房)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与实践。首先,针对某证券公司数据中心实际业务需求调研分析,借鉴历史经验从传统机房基础设施、现代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监控、资源虚拟化均衡利用和两地三中心与数据双活等方面进行了业务需求分析。然后,进行了数据中心常规基础设施设计。基于机房安全运行因素出发,从专业和工程技术的角度对机房供配电系统、UPS系统、空调制冷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四个最基础设施进行分析、研究与设计。完成了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研究与设计。它以保障数据中心机房安全为目的,通过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三方面的分析设计,提供物理防护手段,通过自动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操作,来减少来自内外部的安全威胁,并为数据中心安全运营提供数据依赖。完成了数据中心信息资源虚拟化研究与设计。主要分析研究了云计算基础——虚拟化技术的原理和实现过程。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业务连续性、绿色节能、节约成本和空间等优势。最后,给出了现代数据中心容灾和双活技术设计方案。论文重点提出并研究了现代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技术设计方案,从原理、技术和实现上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系统架构、数据复制和资源均衡利用几方面完成了系统设计。该设计方案在某证券公司现代化数据中心建设中得到具体实践运用。实际效果证明,该方案设计理念科学,体系完善,技术先进,高效实用。为现代化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参考作用。

二、浅谈防止空气输入静脉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防止空气输入静脉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器官移植相关的血液净化技术规范(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操作规范
    1.1 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时机
    1.2 建立动静脉内瘘的选择次序
    1.3 常见内瘘及吻合术式
        1.3.1 自体动静脉内瘘
        1.3.2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
        1.3.3 移植血管术式
    1.4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使用
        1.4.1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定义
        1.4.2 动静脉内瘘成熟判断
    1.5 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
        1.5.1 出血
        1.5.2 血栓形成
        1.5.3 感染
        1.5.4 窃血综合征
        1.5.5 血管狭窄
        1.5.6 血管瘤
        1.5.7 肿胀手
        1.5.8心力衰竭
    1.6 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1.7 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2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规范
    2.1 血液透析概述
    2.2 血液透析抗凝
        2.2.1 全身肝素化法
        2.2.2 小剂量肝素化法
        2.2.3 低分子肝素化法
        2.2.4 体外肝素化法
        2.2.5 枸橼酸钠
        2.2.6 阿加曲班
        2.2.7 无抗凝透析
    2.3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2.4 并发症及处理
        2.4.1 低血压
        2.4.1. 1 原因
        2.4.1. 2 处理
        2.4.1. 3 预防
        2.4.2 肌肉痉挛
        2.4.2. 1 原因
        2.4.2. 2 处理
        2.4.2. 3 预防
        2.4.3 恶心、呕吐
        2.4.4 头痛
        2.4.5 胸痛
        2.4.6 皮肤瘙痒
        2.4.7 发热
        2.4.8失衡综合征
        2.4.9 溶血
3 腹膜透析技术操作规范
    3.1 适应证
        3.1.2 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
        3.1.3 中毒性疾病
        3.1.4 其他
    3.2 禁忌证
        3.2.1 绝对禁忌证
        3.2.2 相对禁忌证
    3.3 腹膜透析模式
        3.3.1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3.3.2 自动化腹膜透析
    3.4 腹膜透析操作方法
4 血液滤过技术操作规范
    4.1 设备及材料
        4.1.1 血液滤过机
        4.1.2 血液滤过器
        4.1.3 置换液
        4.1.3. 1 置换液的组成
        4.1.3. 2 置换液的制备
    4.2 适应证
    4.3 禁忌证
    4.4 治疗方式和剂量
    4.5 抗凝方法
        4.5.1 普通肝素
        4.5.2 低分子肝素
        4.5.3 局部枸橼酸
        4.5.4 阿加曲班
        4.5.5 无抗凝血药
    4.6 操作方法
        4.6.1 操作流程
        4.6.2 操作步骤
    4.7 并发症及处理
        4.7.1 致热原反应和败血症
        4.7.2 氨基酸与蛋白质丢失
5 血浆置换技术操作规范
    5.1 适应证
    5.2 禁忌证
    5.3 操作流程
    5.4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6 免疫吸附技术操作规范
    6.1 免疫吸附装置
        6.1.1 动力系统
        6.1.2 血浆分离器
        6.1.3 吸附柱
    6.2 适应证
    6.3 操作步骤
    6.4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6.5 治疗频率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3)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0.2 相关研究动态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点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1.3.3 总结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2.2.1 企业层面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2.3.1 区域社会层面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3.1 单个企业层次
        3.1.1 鲁北化工厂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3.1.4 金宝公司
        3.1.5 金骄集团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3.3 区域社会层次
        3.3.1 贵阳市
        3.3.2 上海市
        3.3.3 辽宁省
        3.3.4 江苏省
    3.4 总结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4.1.1 高原山地地形
        4.1.2 气候高寒干旱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4.2.3 水资源短缺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4.4.1 历史沿革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5.2 生态因素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5.3 人口因素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5.4 经济因素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5.5 社会因素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5.6.1 规模约束
        5.6.2 认识约束
        5.6.3 机制约束
        5.6.4 技术约束
        5.6.5 制度约束
        5.6.6 政策约束
        5.6.7 人才约束
        5.6.8 结构约束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6.2.8 总结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5 补充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6.4.3 总结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7.3.1 正式制度
        7.3.2 非正式制度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9.2.3 总结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9.3.1 阿坝州简况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9.3.6 总结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9.4.1 发展基础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5)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模拟循环测试系统及生理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左心室辅助装置概述
        1.1.2 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测试系统
        1.1.3 左心室辅助装置生理控制
    1.2 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测试系统研宄现状
    1.3 左心室辅助装置生理控制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血液循环系统生理学基础
    2.1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2.2 心脏
        2.2.1 心脏的结构
        2.2.2 心泵功能
    2.3 血管网络
        2.3.1 主动脉和大动脉
        2.3.2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2.3.3 静脉
    2.4 血液
    2.5 血流动力学
        2.5.1 血流阻力
        2.5.2 血流量
        2.5.3 血压
    2.6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2.7 心力衰竭
    2.8 本章小结
3 血液循环系统数学模型
    3.1 心脏数学模型
        3.1.1 心室模型
        3.1.2 心房模型
        3.1.3 瓣膜模型
    3.2 血管网络模型
        3.2.1 主动脉
        3.2.2 体循环外周阻力
        3.2.3 体静脉
    3.3 主动脉压力反射调节模型
        3.3.1 传入神经通路
        3.3.2 传出神经通路
        3.3.3 效应器
    3.4 模型整合
    3.5 数值模拟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成人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研究
    4.1 体外模拟循环系统
        4.1.1 系统方案概览
        4.1.2 模拟左心室
        4.1.3 模拟主动脉
        4.1.4 模拟外周阻力
        4.1.5 模拟静脉和心房
        4.1.6 模拟心脏瓣膜
        4.1.7 工作流体
        4.1.8 仪表与监控
    4.2 主动脉压力反射调节实现
        4.2.1 实施方案
        4.2.2 压力反射调节模型
        4.2.3 外周阻力控制
        4.2.4 左心室特征弹性控制
        4.2.5 心动周期控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体外模拟循环系统
        4.3.2 主动脉压力反射调节
    4.4 本章小结
5 小儿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研究
    5.1 系统设计方案
        5.1.1 系统方案概览
        5.1.2 模拟左心室
        5.1.3 模拟血管
        5.1.4 仪表和控制
    5.2 模拟心室的负荷敏感性
    5.3 实验设置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正常生理情况的模拟
        5.4.2 心衰生理情况的模拟
        5.4.3 小儿左心室辅助装置辅助心衰的模拟
        5.4.4 模拟心室的负荷敏感性
        5.4.5 主动脉输入阻抗
    5.5 本章小结
6 左心室辅助装置生理控制器
    6.1 生理控制器设计
        6.1.1 控制策略
        6.1.2 模糊逻辑推理系统
        6.1.3 返流的避免
    6.2 控制器数值模拟验证
        6.2.1 血泵数学模型
        6.2.2 血泵与血液循环系统模型连接
        6.2.3 数值模拟条件设置
        6.2.4 数值模拟结果
    6.3 控制器体外实验验证
        6.3.1 初步体外实验
        6.3.2 体外模拟循环实验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宂成果及荣誉

(7)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医疗输液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医疗输液泵的现状
        1.2.2 医疗输液泵的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第2章 输液泵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介绍
        2.1.1 输液泵功能简介
        2.1.2 输液泵系统结构
    2.2 微控制器方案选择
    2.3 输液泵动力装置方案选择
        2.3.1 泵体装置方案选择
        2.3.2 驱动电机方案选择
    2.4 气泡检测方案选择与研究
        2.4.1 气泡检测方案选择
        2.4.2 .超声波气泡探测器方案实现
        2.4.3 超声波频率的选择
    2.5 系统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输液泵系统硬件设计
    3.1 电机的驱动设计电路
        3.1.1 驱动芯片选择
        3.1.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3.2 超声波气泡探测器硬件电路设计
        3.2.1 超声波信号发射电路
        3.2.2 超声波信号接收电路
    3.3 电源系统硬件设计
        3.3.1 AC-DC开关电源设计
        3.3.2 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设计
        3.3.3 电机驱动升压电源
        3.3.4 低压5V模拟电源设计
        3.3.5 低噪声3.3V数字电源设计
    3.4 报警系统硬件设计
        3.4.1 LED灯报警提示设计
        3.4.2 语音报警提示设计
    3.5 输入及显示硬件电路设计
        3.5.1 输入按键电路设计
        3.5.2 LCD显示硬件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液泵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4.1 输液泵驱动系统程序设计
        4.1.1 步进电动机工作方式设定
        4.1.2 输液速度的控制
        4.1.3 输液量的控制
    4.2 气泡检测程序设计
    4.3 输入接口程序设计
    4.4 LCD显示程序设计
    4.5 报警响应装置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输液泵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条件
    5.2 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测试过程
        5.2.1 输液速度测试
        5.2.2 输液量测试
        5.2.3 超声波气泡检测功能测试
        5.2.4 输液泵人机交互功能测试
    5.3 测试结论总结与分析
        5.3.1 实验结果总结
        5.3.2 输液泵的误差来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病理生理研究
    2.1 生理学基本概念
        2.1.1 容量血管
        2.1.2 静脉的可扩张性和塌陷
        2.1.3 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2.2 深静脉血栓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2.3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2.4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预防
    2.5 足底静脉丛理论和IPC疗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治疗仪系统的设计要求
    3.2 治疗仪系统的组成
        3.2.1 气路设计
        3.2.2 控制电路框图
    3.3 硬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1 处理器的选择与核心板
        3.3.2 电磁阀驱动电路
        3.3.3 气压采集电路和触摸屏接口
        3.3.4 液晶屏接口
        3.3.5 电源及其它外围电路
    3.4 治疗仪系统最终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WinCE6.0嵌入式操作系统
        4.1.1 嵌入式系统的选择
        4.1.2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4.1.3 WinCE6.0内核的定制编译
        4.1.4 WinCE6.0的启动
    4.2 应用软件的编写
        4.2.1 应用软件的框架设计
        4.2.2 脉冲压力模式程序编写
        4.2.3 慢压力波模式程序编写
        4.2.4 历史查询程序的编写
        4.2.5 驱动程序的编写
        4.2.6 程序优化及界面美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样机实验
    5.1 压力测试实验
    5.2 试用测试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样机实物图
    附录2 部分程序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微波热疗计划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微波热疗原理
    1.3 微波热疗计划系统及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医学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1.3.2 热疗区域温度场分布研究
        1.3.3 热疗消融计划系统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呼吸过程物性参数变化对微波热疗区域的影响
    2.1 引言
    2.2 基于4D-CT肺部呼吸过程建模
        2.2.1 肺部图像分割
        2.2.2 肺部不同呼吸时相模型三维重建
    2.3 肺部孔隙率计算
    2.4 肺部组织有效导热率研究
    2.5 肺部热疗仿真模拟研究
        2.5.1 肺部组织热疗模型的几何结构
        2.5.2 肺部组织热疗模型控制方程
        2.5.3 模型求解步骤
    2.6 结果及讨论
        2.6.1 热疗天线在不同参数模式下的治疗区域分布
        2.6.2 热疗天线周围组织的温度变化
        2.6.3 组织损伤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类型肿瘤微波热疗消融区域分布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微波热疗几何模型
        3.2.2 不同类型组织热疗模型控制方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缝同轴微波热疗天线在健康组织中治疗效果
        3.3.2 单缝同轴微波热疗天线在包含肿瘤的组织中消融结果
    3.4 不同类型介入式热疗天线的治疗效果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波热疗计划系统总体设计及实现
    4.1 引言
    4.2 微波热疗计划系统总体设计
        4.2.1 影像分析模块设计
        4.2.2 热疗区域温度预测模块设计
        4.2.3 治疗参数输出模块设计
    4.3 热疗计划系统的实现
        4.3.1 影像分析模块的实现
        4.3.2 热疗区域温度预测模块的实现
        4.3.3 治疗参数输出模块的实现
    4.4 热疗计划系统输出治疗参数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10)现代数据中心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发展历史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4 主要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组织结构
2 现代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2.1 现代数据中心常规基础设施需求
    2.2 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需求
    2.3 数据中心信息资源虚拟化需求
    2.4 数据安全性与灾备利用需求
    2.5 本章小结
3 现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计
    3.1 供配电系统
        3.1.1 基本设计原则和布置
        3.1.2 过电流保护
        3.1.3 UPS列头柜输出配电和机柜配电
    3.2 供电保障电源
        3.2.1 UPS应用原理
        3.2.2 数据中心交流UPS选择
        3.2.3 蓄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3.3 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
        3.3.1 数据中心环境要求
        3.3.2 数据中心空调环境特点
        3.3.3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
        3.3.4 数据中心通风系统
    3.4 数据中心网络综合布线
        3.4.1 网络拓扑结构
        3.4.2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
    3.5 本章小结
4 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研究与设计
    4.1 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架构分析
        4.1.1 前端采集层
        4.1.2 传输网络层
        4.1.3 设备管理层
        4.1.4 可视化展示层
        4.1.5 系统应用层
    4.2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系统
        4.2.1 数据中心防护等级划分
        4.2.2 视频安防监控
        4.2.3 出入口控制系统
        4.2.4 入侵报警系统
        4.2.5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
    4.3 本章小结
5 IT资源虚拟化技术研究与设计
    5.1 云计算及虚拟化概念
    5.2 资源虚拟化基本原理
    5.3 资源虚拟化分类
        5.3.1 完全虚拟化
        5.3.2 半虚拟化
        5.3.3 内存虚拟化
        5.3.4 应用程序虚拟化
    5.4 资源虚拟化基础结构分析
    5.5 虚拟化构建研究与应用
        5.5.1 虚拟化技术构建基础
        5.5.2 虚拟化搭建实际应用
    5.6 本章小结
6 数据中心容灾和双活技术设计
    6.1 两地三中心容灾技术分析与设计
        6.1.1 两地三中心架构分析
        6.1.2 数据中心复制技术分析
    6.2 双活数据中心研究与设计
        6.2.1 双活数据中心架构分析
        6.2.2 全局负载均衡技术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浅谈防止空气输入静脉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器官移植相关的血液净化技术规范(2019版)[J]. 戴兵,曾力,张雷,朱有华. 器官移植, 2020(02)
  •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3]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 [4]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模拟循环测试系统及生理控制研究[D]. 黄峰. 浙江大学, 2014(02)
  • [6]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 李为苏,李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11)
  • [7]精准型自动医疗输液泵的研制[D]. 范颖.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D]. 刘东. 山东大学, 2012(02)
  • [9]微波热疗计划系统研究[D]. 杨得富.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10]现代数据中心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D]. 马亮.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防止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