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银行发展改革若干问题的总体思考

关于农业银行发展改革若干问题的总体思考

一、关于农业银行发展与改革中若干问题的大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宋宏谋[1](2002)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都至关重要。实物资本短缺和贫困的恶性循环是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农村金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村经济恶性循环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运用农村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农村保险等手段支持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金融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农村金融体系,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农村金融体制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证分析表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储蓄存款、贷款等绝对量增长非常快,储蓄资金是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贷款总量,特别是在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占很大比重。中国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M2/农村GDP)有很大程度提高,但与中国FIR和中国M2/GDP相比,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仍然很低。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差距,东部农村存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很大比重,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农业和农村以及县域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要素日益稀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自身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从农民、农村、县域三个层面研究了金融渠道的农村资金净流出问题。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加剧了农村资金要素的稀缺程度。县域资金巨额外流间接造成农村资金的进一步外流,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金融风险问题,农村金融风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危害深重,严重影响着中国农村金融乃至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与安全运行,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风险的高发部位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民间非法金融活动。 农户融出资金的需求特别是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农产借款额度普遍较小,借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的比重很大;大多数地区农户生活性借款比重超过了生产性借款比重。各地普遍存在农产贷款难问题,其成因较为复杂。 受来自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双重缺损的制约,中国乡镇企业难以通过各种外部渠道获得低成本资金,尤其是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支持力度也因种种原因日趋减弱,资金要素日益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冲击较大,必须按照“调整”与“加强”两大思路,切实转变国内支持农业的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成为必然选择,政策性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基本符合们 协议要求的重要支持手段,必须按照“调整”与“加强”两大思路,相应地调整和加强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 要尽快建立一套稳定的机制和渠道,一方面使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民储蓄等农村资金能够用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不致流失,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金注入。要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人口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建立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特别是要加强县级人民银行的监管。要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等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机构免于不合理行政干预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法律约束,避免农村金融机构出现“离农”问题。

于丽春[2](2020)在《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文中研究指明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合作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而合作缺失,则会带来服务质效的下降。政府组织亦如此,即政府部门间合作与否会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其次,发展经济的压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满足公众需求;最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打破传统的“碎片化”运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政府逐步加强对政府部门间合作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大部制”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部制”改革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但没有形成顺畅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建立协调机制对高效推动特定跨部门事项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容易带来机构林立,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长效性、内生性不足等问题。并联审批是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一种促进审批效率提升的运行方式,外在形式上,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微观切口;内在本质上,并联审批通过流程优化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避免了组织机构变动和新的机构设置,有助于形成长效性、内生性的合作机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必要切口。所以,基于现实问题与实践考量,本研究聚焦并联审批这一运行方式,对其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分析。那么,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通过何种机制、何种路径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这构成了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首先,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与合作困境共存,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探索有助于破解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难题。在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场域内,政府部门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二是经济、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而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应对以上挑战的必然选择。合作需求是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逻辑起点,其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实现更高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形成合作需求的直接原因;第二,提升政府整体效能以获得更大效用,是形成合作需求的深层原因。虽然,政府部门间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基础和实践中的需求,但是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产生合作困境。主要体现在“权责壁垒”使政府部门间整体性价值缺失、增加沟通成本、阻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使审批流程破碎、审批标准不一,导致合作执行难。那么,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为何?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是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前者表现为,政府部门的“自利”导致部门间目标各异、政府部门的“利他”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后者表现为,分散化审批、流程破碎、信息不畅致使部门间行动不一致。但分化的组织结构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其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其次,并联审批作为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微观且必要的切口,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并联审批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其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各政府部门从简单的联合办公逐步转化为相互合作的过程。进一步地,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体现在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之中。第一,并联审批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政府自身改革因素,以及来自群众和企业的经济社会因素,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也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社会方面。政治方面,并联审批是产生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方式,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审批效能;经济社会方面,并联审批是相对于串联审批的一种高效运行的审批方式,强调各审批部门的共同推进;基于以上方面,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并联审批的执行过程,强调一个部门或者窗口向申请人收取申请材料,通过后台并联式运行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提出意见,对符合要求的申请送达审批结果。为达此要求,并联审批基于组织载体进行集中审批、以优化流程为运行前提、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支撑,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从最终效果来看,并联审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表现为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增进了公共价值。但是,政府组织结构的分化不可避免、政府部门间的利益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调和,这决定了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限度。最后,为了化解合作困境,实现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需要对政府部门间的目标和行动进行一致性协调。第一,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在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宏观背景下,跨部门行政审批中的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合作,并联审批在不改变原有制度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以审批事项为中心,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通过组织、流程和技术三个方面,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组织方面,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组织载体;流程方面,审批流程的整体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运行前提;技术方面,电子政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技术支撑;以此为基础,并联审批促进了传统上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职能驱动型”服务模式向以审批流程为核心的“流程驱动型”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通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并联审批促进了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最后一章,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对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第一,从合作需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引发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但是,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存在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即“权责壁垒”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导致合作执行难;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在于相关部门间的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分化的组织结构则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第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动产登记已经从简单的部门联合办公转化为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从其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来看,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形成、行动一致生成的优势;并且,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因分化的组织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维度;以及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具体包括组织载体、运行前提和技术支撑。综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包括生成机理和深层诱因两个层面;第二,并联审批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面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不同层面,其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第三,基于目标一致和行动一致构建的分析框架,能够对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解释,而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是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路径。

李彦博[3](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张令骞[4](2009)在《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与回归研究》文中认为政策性金融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成为各国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体制进行了较大变革,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与调整之中,政策性金融体系与业务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与变化的要求,部分传统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受到挑战,新的政策性金融领域有待逐步开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策性金融在2004年后开启了改革之旅,并成为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后的又一个热点话题。从改革的取向和进程来看,决策者没有把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选择了与之极不相称的改革路径——商业化。目前,国开行已经转型为商业银行,上市指日可待;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国开行的示范效应下,收缩政策性业务,扩大商业性业务,商业化之势似乎不可逆转。不论从中国政策性金融实践的自我审视来看,还是与国外政策性金融发展经验的比较来看,中国政策性金融已发生了明显的异化。本论文以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为切入点,首先对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实践进行了回顾、梳理与评价,指出中国政策性金融既存在因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产生的低效率,又存在因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产生的低效率;既有与商业性金融非协调合作的低效率,又有适应性差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并就政策性银行转型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使读者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其次,归纳了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种种表现,即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总量与结构方面,资源配置宏观与微观主体、宏观与微观目标方面,资金缺口与其财务自动补偿机制方面,政策性金融的宗旨任务与其综合实力方面,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与市场性方面,国家对政策性金融全力支持与适度监管方面,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政策性金融改革方向方面等均产生了背离甚至是严重背离。再次,从国家在政策性金融发展中的职责缺位与越位并存、市场化思维的引导与路径依赖、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弱化与扭曲、制度的嬗变与背离、认识的误区与误导、内部人控制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等六个方面对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对市场化运作、新开发性金融及其理论作了重点剖析,全面揭露了新开发性金融的本质及其存在的风险。第四,从政策性金融异化后其发展的方向不可控,政策性金融异化对金融发展的负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后果。第五,从10个方面探求了政策性金融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依据,对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在概念边界、业务范围和经营目标等方面作了的比较,说明了政策性金融是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的;并从中国的现实国情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中国应长期存在两个方面说明中国的政策性金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六,通过对国外政策性金融及其发展趋势的考察分析,总结出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七,从增强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自履约机制着手,提出了应加强政策性金融法制建设、变更政策性金融外部监督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动态调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等六个方面的建议。同时,设计了重构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框架,论证了中国政策性金融业务应由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承担,并对现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新建一批急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议,包括政策性区域性开发银行、中小企业银行、住房信贷银行、农业保险公司以及存款保险公司等。

刘伟[5](2011)在《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价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最敏感、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男女老少、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议论最多的话题。早在1980年,世界银行的布鲁斯教授就预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最终都会在价格问题上“卡壳”。价格问题解决了,改革就会继续前进;解决不了价格问题,改革就会停滞或倒退。其实,在任何社会中,无论其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范畴内处于什么地位,它的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价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和价格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开启了价格改革的航程。价格改革的方向、进程,从根本上取决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战略步骤。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波三折”而又“稳步推进”的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当属“惊险的一跃”,其改革成败与市场制度的建立“荣辱与共”。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倾向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中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范畴而横遭批判,物价和工资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价格体系严重违背价值规律。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后,价格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也随之启动。1984年之前,价格改革总体上仍局限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计划价格中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比价和差价进行适度调整,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即只有在供求状况有所缓解后,才对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较小的小商品价格放开。1979—1984年中国的价格改革,在取得了显着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为强化改革力度、深化改革层次和扩大改革领域提供了契机。在“放调结合,以放为主”的改革思路引导下,1985年1月,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这标志着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的正式实施。另外,中国理论界和中共中央高层的思想碰撞,对这一政策的确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价格“双轨制”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回避。因此,经济领域针对“双轨制”的利弊及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着“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计划内、外两种价格的高额差价催生出一个新的“倒爷”阶层,并由此加剧了“寻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混乱状况,政策制定者在1986年已开始考虑如何实现双轨价格尽早并轨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价格并轨思路主体的“价、税、财联动”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由于双轨制价格的实施造成了“官倒”盛行及严重的市场不公,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改革开始进入胶着阶段。于是,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影响下,强行并迅速并轨的思路逐渐占据上风。1988年,决策层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物价闯关”,以完成价格并轨。结果,这直接导致当年全国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加之群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随之而起。最终,尚不具备宽松环境和充分条件的激进“闯关”决策遭受重创。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决定把1989、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次年11月,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以及由于所谓“官倒”而造成的社会的巨大混乱,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价格改革逐渐向稳步推进道路的回归,“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取代了激进的“物价闯关”。治理整顿期间,双轨价格渐趋接近,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最终结束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格局,“双轨制”价格悄然并轨。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价格体制改革最终进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完善阶段。相反,前苏联东欧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因改革思路的偏差及其它原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改革陷入低谷。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可见,渐进式改革思路在中国的历史合理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对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困难重重,到90年代初又轻而易举自然过关的描述,既无法让人明白当代中国历史上价格改革为什么先难后易,也无法让人理解为什么这种如此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系又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之后,能源等基础品的价格问题时至今日仍在困扰着我们?因此,在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拂去时间的尘埃和人为的涂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从一个拉长的镜头从而更加立体和客观的角度,展示中国价格改革进程中的众多片段,对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展望今后的价格改革前景,显然并非简单的回顾之旅,而是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6](1998)在《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总论乡镇政权是国家最基层的权力机关,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加强乡镇政权行政管理研究,是充分发挥乡镇政权及村社组织职能,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汤艳文[7](2004)在《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都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进展速度,都令人始料不及。在肯定改革带来的经济上的“中国奇迹”的同时,我们有必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20年改革作出历史的考察与解读。显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理解离不开对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史的准确把握。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经历了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改革因为不同的政治任务而展现出不同的政治逻辑。有必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80年代即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作出仔细地梳理与考察。本研究选择以财政包干制下的地方政府作为切入口,对其政治后果也即特定时期改革战略的政治价值进行了考察。本研究中试图集中探讨的问题是,中国是以怎样的分权方式迅速实现了对资源的动员与积累的?这一分权式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政治价值是什么?本研究假定:一个陷入全面危机的社会如果要避免革命的发生,就必须迅速提升政府能力,获得整体性效能。这时,可能会面临两种选择:以集权或者分权的方式积累、动员资源。陷入危机中的集权意味着或者是军管的发生(这是现代政权常见的表现形式),或者是战争的发动。陷入危机中的分权意味着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是以国家能力的提升为条件的,意味着国家的分权战略是积累、动员资源、有效实施以赢得统治合法性为归宿的。进而,这时的分权又是有限的,可控的。就此问题与假定论文分五章展开了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第一章就财政包干制的缘起进行了结构与过程的历史追踪。考察发现,80年代发展起来的财政包干制缘起于此前一元的高度计划化、组织化的政治空间中,高度一元化的政治空间被分割成块状,地方政府复制了部分计划、组织化的经济管理权限。这种权力分割的结构特征为后来的改革成功提供了发展空间。资源动员是财政包干制启动的经济原因,激励地方政府成为改革的引擎与蓄水池是财政包干制启动的政治原因。财政包干制的形成以1985年为转折点。1985年后,已经有了显着提高的中央财政收入下滑,这是中央为全面发动改革让步的结果。到1988年,财政包干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分权化色彩,地方政府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行动自主权。分权化是与改革的全面深化联系在一起的。第二章对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引擎作用进行了历史的考证。作为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中国需要通过从整个体制的变革中获得发展能力,获得整体性政府效能作为改革的目标。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下,在扩展中形成的财政包干制成为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WP=7>研究发现,恰当的动员体制的更新;适度的空间让渡与整理;政治领导人的胆略与战略是国家成功调动地方政府加入改革洪流的积极性的奥秘所在。而地方政府自主性发展责任加重、市场空间与竞争性环境的出现、地方领导者的角色发挥则是激励地方政府成为催生新体制的引擎的动力。地方政府的作用使国家的体制创新能力大大提高。80年代中国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国家一元体制构建与地方政府多元体制探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章考察的是地方政府的蓄水池作用。由于改革中不断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当社会震荡或者社会运动被纳入到相应的改革战略中,“蓄水池”出现,改革者(国家)需要从中支付改革成本,希望由此调节改革风险,由此积累改革所需资源。由此,80年代改革逻辑之不同于90年代,在于其探索性、积累性、复原性和承接性。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蓄水池”表现在:国家以“让利”于社会以平衡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平息改革中不断出现的社会震荡与运动,国家又以“放权”于地方使地方政府有机会与空间创造新的空间、积累新的更多的资源,社会变革在“放权”与“让利”中发生。“放权让利”给予改革进程以缓冲的机会与时间,地方政府在国家的“放权让利”策略下以经济的发展,以细致的群众工作,以多样性的社会协调行为使改革在社会震荡中不断得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利用相关政策与机会发展出更大的国家权力可以活动的空间,这就是,地方政府通过发展经济为国家积累了资源,缓解了改革中的社会压力与震荡。地方政府的资源积累为国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而国家为地方政府的资源积累提供行动空间。国家通过财政包干制给予地方政府的收益激励机制,这使得地方政府有能力和空间完成从中央政府那里不断承接到的支出责任。地方政府的行动一方面推动了改革的全面展开,地方政府的上述行动也表现为另一种作用,这就是地方政府在发育、保护市场体系的成长时也会阻碍、影响市场空间的统一与扩展,第四章就此问题予以了考察。考察发现,地方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渐渐获得了较大的经济自主权,这是中央政府的让步与地方政府的努力争取有关,地方政府还以其自主性行动加速了市场体制改革方向的合法化过程。第五章作为一般性理论总结分为三个小问题展开,一是讨论国家在改革进程中的资源积累及其限度问题,研究认为,变革时代经济结构、新的经济要素的不断生成构成了国家资源汲取的结构性限度,同时,改革进程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也即政治机构结构的存在是国家资源汲取的第二个限度。但总体上,中央通过地方政府获得了对新生资源的掌握能力,80年代中央自有财

邓岩[8](2009)在《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协调,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领域对于经济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却出现了严重不足的状况。一方面,整个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正规金融机构单一化和垄断化的态势,非正规金融抑制严重;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多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本文遵循了理论基础→实践问题→实证研究→应用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将制度因素作为解释农村金融发展的内生与决定性变量,从农村金融制度供求角度对于转型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提出了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命题,接着对农村金融制度非均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农村金融制度非均衡的问题进行经济学解析;随后,运用比较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以山东省农信社为例,系统分析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状况;在通过对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寻找借鉴之处和对我国制度变迁的重要启示后,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非均衡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政策性建议。论文共设计了八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简要总结与归纳,第四、五和六章是论文重点调研的内容,首先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与非均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接着对农村金融制度供求非均衡问题运用制度经济学进行了原因探究,进而以山东省农信社为例,系统分析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状况;第七章阐述了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验借鉴与启示,第八章,根据以上调研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政策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1)通过理论基础分析,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建立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制度非均衡→制度创新→制度均衡;变迁的收益﹥成本是变迁的动因,产生制度变迁绩效;如果制度变迁会降低统治者可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统治者的生存,那么国家将仍然会维持某种无效率的不均衡,即“诺斯悖论”。从而为农村金融制度非均衡变迁以及制度绩效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三农”问题凸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扩大了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与此相适应,农村金融制度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也进行了不断地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却表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性,即农村金融制度的供求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适应性差、效率性低、完备性不足。通过研究认为制度供求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是:从宏观上看,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中政府作用的过度发挥和其所存在路径依赖特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国有金融机构存在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的矛盾,合作金融机构卖方垄断、产权缺陷、制度选择集合狭小,形成制度约束和制度冲突;民间金融制度由于政府特殊的制度偏好、意识形态刚性等原因阻碍其发展使得目前的金融制度体现出有效性制度供给不足和无效性制度供给过剩并存的严重不均衡状态。(3)通过比较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本文以山东省农信社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状况,结论是: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制度因素对农信社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农信社变迁的绩效主要来自政策性因素,由此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结论与前述的理论分析相一致。(4)通过对美国、法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寻找其制度共性与启示作用。即:金融制度的多样性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的支持而不是干预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有力支撑;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保障。(5)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我们认识到:要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要积极地推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首先应坚持内生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构建起多层次、竞争性、富于活力和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其次要合理定位政府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的职能,转变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方式;最后要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保险和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机制。

王顺华[9](2004)在《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控或干预经济的主要工具。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尽管自始至终存在着“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两种观点的持续争论和两种政策的交替使用,但进入20世纪后期,这两种相左的观点大有相互融合,在对立中走向折衷之势。各国政府在政策选择和操作中,都注意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中国经济是初步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是处在体制转型中的经济,也是走向开放的经济,因而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更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本文选择了一个重要时段(1988-2002年)作为背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这两大课题和调控过程作为内容,系统地考察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90年代前后期,我国实行了两次政策取向完全不同的宏观调控。这两次宏观调控的政策出台背景、政策实施内容、政策操作过程、政策执行效果和政策协调配合各有什么特点?两者如何衔接、如何转换?本文用两章(第2、3章)分别进行了详尽考察。以实现经济“软着陆”为主旨的1993-1996年的宏观调控,从整顿金融秩序入手,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主,配合以相应的财政政策,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和组织措施,终于成功地避免了以往调控后出现的经济大起大落现象,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目标。经济“软着陆”成功实现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趋势加剧,成为新阶段困扰经济运行的新的因素。为应对国内通货紧缩,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确立了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并果断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方向性的重大调整,即由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转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1998-2002年的宏观调控中,扩大内需的政策内容不断充实,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这两次成功的宏观调控,使我国既积累了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的经验,又创造了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这两方面的经验弥足珍贵。与两次宏观调控的过程相伴随,对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这些争论的深入展开,推动着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宏观调控实践的创新。本文结合考察进行了评述。 <WP=4>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是选择和实施财政、货币政策。这两大政策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各有什么样的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两者内部和两者之间如何达配组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应当如何进行政策选择?怎样搞好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协调?这是有效地选择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专辟一章(第4章),围绕紧缩与扩张的政策选择和协调这一主线,对上述问题加以综合考察和分析,得出了一般结论。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保持短期政策目标与中长期体制改革方向的一致性,改革开放的进程与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的进程基本同步。1992年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大步推进,加快了体制转轨和制度变迁的进程,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构微观基础;通过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构造调控平台;通过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调控手段;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拓展调控空间。所有这些,构成了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实施的体制环境,也成为本文第5章论述的主要内容。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积累的两方面的重要经验,对21世纪初期我国有效地选择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21新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中国面对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体制转轨的大背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大环境。面对这种发展的新态势,21世纪初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如何选择?本文第6章提出了建议。研究我国90年代来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结合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系统和归纳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采用这些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尽可能地贴近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现实,尽可能地刻画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轨迹,尽可能地反映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全貌,尽可能地体现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最新成果。

胡万庆[10](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核心指导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之下,新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新诞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同时,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理论铺垫。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起点,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源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深入挖掘这一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批判和澄清我国现阶段经济形态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五种经济成分的概括,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产生的历史前提,总体上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对于这五种经济成分在性质和发展方式上的认识,进而系统地揭示了五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趋势,并根据这五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中共领导人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总体上评价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本章主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首先,从实践的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之前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的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建构的过程,即其产生、发展及在全国确立的历史脉络。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国营经济的思想。本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建立、恢复、发展和巩固国营经济的思想。重点阐释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指引下,国营经济如何掌握了大的企业,掌控了社会经济的命脉,进而在国民经济的五种主要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的指导思想。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思想。本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领导人通过土地改革,把封建经济改造成为个体经济的思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如何发展个体经济的思想,阐述了中共领导人如何适当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各种形式的供销合作社进而通过合作社经济引领个体经济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本章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两面性的深刻认识。重点阐述了中共领导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揭示了中共领导人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即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引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最有效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本章阐述了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实现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共领导人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构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不同认识,指出中共领导人这些认识的分歧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属于合作过程中认识的差异,最终统一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之下。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本章重点挖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同时,阐述了这一思想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克服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的启示作用。

二、关于农业银行发展与改革中若干问题的大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业银行发展与改革中若干问题的大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中文)
内容提要(英文)
绪论
第一章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述评
    一、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二、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第二章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考察及其经验借鉴
    一、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总体情况
    二、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
    三、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
    一、 中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及正规金融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 中国农村存款增长情况
    二、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分析
    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四、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第五章 中国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外流问题分析
    一、 中国农村资金流向的总体考察
    二、 农民层面的资金净流出分析
    三、 农村层面的资金净流出分析
    四、 县域资金外流问题及其对农村经济的不良影响
第六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分析
    一、 金融风险基本理论简要回顾
    二、 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总体分析
    三、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及其成因总体分析
    四、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风险分析
    五、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风险分析
    六、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分析
第七章 中国农民(户)金融需求分析
    一、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二、 中国农户金融需求的总体考察
    三、 农户融出资金需求分析
    四、 农户融入资金需求分析
    五、 农户贷款难问题分析
第八章 中国乡镇企业金融需求分析
    一、 中国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特征分析
    二、 乡镇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
    三、 乡镇企业间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四、 乡镇企业直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第九章 WTO背景下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一、 履行WTO承诺需要我国政府转变支持农业的方式
    二、 加入WTO与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第十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制度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相关研究
        (二)并联审批相关研究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与可供拓展的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并联审批的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协同学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发生场域、需求与困境
        (一)合作的发生场域: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二)合作需求的形成
        (三)合作困境的外在表现
    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基于目标和行动的解释
        (一)目标不一致
        (二)行动不一致
    三、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分化的组织结构
        (一)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
        (二)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其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一)并联审批的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
        (二)并联审批的发展阶段(2001-2012)
        (三)并联审批的相对成熟阶段(2013年以来)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一)形成过程:有利于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执行过程:有利于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三、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性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联审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一)政治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社会维度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一)组织载体
        (二)运行前提
        (三)技术支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案例分析: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困境及生成逻辑
        (一)合作需求
        (二)合作困境
        (三)生成逻辑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三、并联审批促进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行动一致的生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不动产登记改革案例相关材料收集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
        四、新发展理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树立“新型”理念
        二、转变政府职能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三、壮大民营经济
        四、打造特色品牌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二、精准扶贫战略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一、人才强县战略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注重宣传推广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与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导论
    1.1 异化与回归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有关概念的界定
    2.3 其他有关说明
3 60 余年体制变迁何以走向异化
    3.1 1949 年以前的“政府金融”
    3.2 1949 年至1993 年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超政策性金融”
    3.3 1994 年以来机构分设之后的现行政策性金融
        3.3.1 现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产生及初步发展时期(1994-1998)
        3.3.2 现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分化及多元化发展时期(1998-2004)
        3.3.3 政策性银行改革与转型时期(2004 年至今)
        3.3.4 对现行政策性金融体制效率的评价
        3.3.5 关于中国政策性金融转型问题的讨论
    3.4 小结
4 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的表现
    4.1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总量、结构相背离
    4.2 资源配置的宏观与微观主体、宏观与微观目标相背离
    4.3 政策性金融的宗旨任务与其综合实力相背离
    4.4 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与市场性相背离
        4.4.1 业务范围由“有型”变为“无型”
        4.4.2 经营原则由不与商业性金融竞争变为大面积竞争
        4.4.3 经营手段由形式上的市场化运作变为实质上的市场化改造
        4.4.4 经营目标由保本微利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4.5 政策性金融的资金缺口与其财务自动补偿机制相背离
    4.6 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全力支持与适度监管相背离
    4.7 国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方向相背离
    4.8 小结
5 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的原因
    5.1 国家职责的缺位与越位
        5.1.1 国家职责的缺位
        5.1.2 国家职责的越位
    5.2 市场化思维的引导与路径依赖
        5.2.1 市场化运作是金融机构微观运营管理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5.2.2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悖论”
        5.2.3 中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对国有企业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路径依赖
    5.3 理论的弱化与扭曲
        5.3.1 现行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中理论渗透不足
        5.3.2 新开发性金融对政策性金融理论的不当替代
        5.3.3 新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比较
        5.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理论创新与社会责任
    5.4 制度的嬗变与背离
        5.4.1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嬗变
        5.4.2 政策性金融制度动态不一致性
    5.5 认识的误解与误导
        5.5.1 社会各界对政策性金融认识的几种误区
        5.5.2 短识主义对政策性金融的误导
    5.6 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博弈
        5.6.1 内部人控制
        5.6.2 利益集团的博弈
    5.7 小结
6 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后果
    6.1 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后发展的方向不可控
    6.2 对金融发展的负效应
    6.3 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6.4 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
    6.5 小结
7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理论依据及客观需求
    7.1 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7.1.1 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理论依据
        7.1.2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不同质性
    7.2 中国政策性金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7.2.1 中国的现实国情离不开政策性金融
        7.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策性金融
        7.2.3 中国政策性金融将长期存在
    7.3 小结
8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实践:考察分析及经验借鉴
    8.1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考察分析
        8.1.1 不同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现状
        8.1.2 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下政策性金融的特点
        8.1.3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
    8.2 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8.2.1 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
        8.2.2 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8.3 小结
9 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国家责任履行及体系构建
    9.1 增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自履约机制
        9.1.1 加强政策性金融法制建设
        9.1.2 建立政策性金融科学评价体系
        9.1.3 变更政策性金融外部监管体系
        9.1.4 完善政策性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
        9.1.5 动态调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9.2 重构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
        9.2.1 建立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9.2.2 中国政策性金融业务应由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承担
        9.2.3 现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
        9.2.4 新建一批亟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9.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出版的相关专着
        (二) 关于改革思路及重点的选择问题
        (三) 关于价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地位和作用
        (四) 关于价格“双轨制”的利弊分析和存废争论
        (五) 目前物价“闯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主要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意点和难点
        (一) 主要创意点
        (二) 写作难度及不足
第一章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由来
    第一节 1979—1984 年中国价格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计划体制下的价格状况
        二、“调放结合、以调为主”阶段的价格改革
    第二节 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的滥觞
        一、莫干山会议:价格双轨制“实至名归”的发端
        二、双轨制现象“有实无名”
        三、价格双轨思路与高层意图不谋而合
第二章 双轨制在与经济社会的“磨合”与“摩擦”中嬗变
    第一节 价格双轨制实施初期的正效应——基于广东的个案分析
        一、价格双轨制在推行初期正效应明显
        二、价格双轨制在广东价格改革实践的初期成效显着
    第二节 价税财联动方案
        一、联动方案的缘起及经过
        二、配套改革方案搁浅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三节 “官倒”与“寻租”:双轨制孽生的“怪胎”
        一、价格双轨制给企业乱涨价提供了口实
        二、倒买倒卖的投机行为泛滥
        三、对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冲击
第三章 “物价闯关”决策出台始末
    第一节 理论界关于价格改革战略的思想碰撞
        一、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谁先行?
        二、是否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宽松?
        三、“一步到位”取消价格双轨制的设想
    第二节 决策层对价格改革定调:“闯关”
        一、理顺物价关系“这项工作很艰巨”
        二、高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分歧
        三、“抓住价格改革这条主线可以推动整个经济改革”
    第三节 决策层为何选择激进的价格并轨方案
        一、全国物价形势严峻
        二、“双轨”流弊与“官倒”怪象
        三、补贴过多造成财政不堪重负
        四、长远发展战略的激励效应
        五、“与其扬汤止沸,何如斧底抽薪”
第四章 价格改革在“闯关”途中遭遇严重挫折
    第一节 抢购和挤兑风潮引致“闯关”夭折
        一、抢购商品和挤兑存款风潮乍起
        二、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的时机选择不当
        三、更大规模的抢购和挤兑风潮又起
    第二节 “闯关”导致社会恐慌的原因探析
        一、转轨时期的“改革焦虑症”难以避免
        二、中国的消费膨胀问题不断凸显
第五章 治理整顿:“闯关”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中止“物价闯关”
        一、“治理整顿”的决定正式出台
        二、最高决策层改革思路的相对统一
    第二节 双轨制“遗毒”激化社会矛盾
        一、价格“双轨制”引发文化市场的混乱
        二、“官倒”腐败触发社会危机
    第三节 双轨制价格在治理整顿中悄然并轨
        一、1980 年代末价格改革在曲折中前进
        二、市场化:1990 年代价格改革的主线
结语:“物价闯关”的理性反思
    一、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历史合理性
    二、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具体化
    三、宽松的宏观环境是搞好价格改革的必要条件
    四、把握承受能力和心理预期,提高决策科学化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
        1.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3.现行乡 (镇) 体制
        (二) 我国乡镇行政效能的现状分析
        1.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乡 (镇) 政府行政效能的制约因素
        (三)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1.大刀阔斧裁减冗员全面推行乡镇机关精兵简政
        2.实行乡镇党委政治领导下的党政分开。依法加强乡镇政府机构的职能
        (1) 从认识上明确乡镇党委对政府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2) 理顺党政关系的两种过渡模式。
        3.改革乡镇“条块分割体制实现乡镇政府的权力归位
    二、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推动农村两个根本转变
        (一) 我国乡镇行政职能的历史变迁
        1.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变
        2、农村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3.农民的分化呈现多元化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期稳定
        (二) 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客观必然
        1.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转变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3.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4.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1.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2.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四) 乡镇转变职能的基本内容
        1.实行政企分开
        2.经济调控。
        (1) 乡镇财政调控。
        (2) 乡镇金融调控。
        (3)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加强村级管理方式研究——从行政机构到自治组织
        (一) 我国村级管理现状及依据
        1、我国村级管理概况。
        (1) 村级自治形式。
        (2) 行政管理形式。
        (3) 混合管理形式。
        2.现实依据
        (1) 村级自治形式:
        (2) 行政管理形式。
        (3) 混合管理形式。
        (二) 目前村级组织的运行状况和改革设想
        1.目前的村级组织实质上仍是一级非完全性的行政机构
        2.乡村之间因为职责上的矛盾而产生了体制变形
        3.自治职责不明加剧了村级组织管理功能的弱化和农民的分散发展
        4.集体经济的薄弱和自治意识的淡薄制约着农村自治建设
        (三) 把村务公开作为推进村民自治的突破口
        1.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内容。
        2.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前提。
        3.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需要。
        4.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保障。
        (四) 强化村规民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四、加强乡镇行政管理素养, 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水平
        (一) 乡镇行政管理的思想基础建设
        1、加强乡镇公务行为自律机制建设
        (1) 思想道德建设
        (2) 行政道德建设
        (3) 行政道德修养
        (4) 行政科学素养
        (二)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与要求
        1.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2.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
        3.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4.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三) 探索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方法
    五、科学评价乡镇行政效能,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建立科学的行政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的指标体系
        2.评价标准的误区
        (二) 在评价乡镇行政效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近期与远期的一致性。
        2.注意局部与全局的统一性。
        3.正确看待组织与个人的工作成果与绩效。
        4.注意分析原因与结果。
        5.正确看待潜在绩效和显着绩效。
        6.上级评价与下级评价并重。
        (三)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持续发展
        1.全面搞好乡镇精神文明建设
        (1) 明确职责, 要把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2) 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重在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3) 以人为本, 发挥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推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从指导思想上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2) 理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3) 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
        (4) 按可持续发展思路整体开发、改善、保护整个国土资源
        (5) 加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10项建设
乡镇行政管理历史沿革和基本特点
    一、乡镇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
        (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乡制
        1、秦汉的“乡亭制”。
        2、魏晋南北朝之乡制。
        3、隋唐的乡里行政组织。
        4、
        5、明代的乡制, 明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朝代。
        6、清朝之乡制。
        (二)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镇行政制度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1、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议行合一”的乡苏维埃 (1927—1937)
        2.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1937—1945)
        3.解放战争时期的乡镇建制。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乡镇建制
        1.建国至人民公社化前的乡镇建制。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1958—1983) 。
        3.现行乡镇体制 (1983至今)
    二、乡镇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
        1.管理对象的直接性。
        2.管理渠道的终端性。
        3.管理内容的聚集性。
        4.管理方式的具体性。
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一、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的相关性
        (一) 制度变迁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二) 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关联
        三、政府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一) 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
        (二)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三) 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四)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一) 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1.保护产权。
        2.提供公共产品。
        3.保护资源与环境。
        4.稳定和管理市场。
        5.收入再分配。
        (二)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1.执行职能。
        2.建设职能。
        3.服务职能。
        4.协调职能。
        5.监督职能。
        6.治安职能。
    四、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对策研究
        (一)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理顺四种关系
        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2.理顺政企关系,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管理。
        3.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有效发挥乡镇政府职能。
        4.合理解决县乡关系, 健全和完善乡镇政府职能。
        (二)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解决两对矛盾
        1.职能扩张与财政制约的矛盾。
        2.职能转变与行政环境的矛盾。
乡镇行政决策执行与控制
    一、乡镇行政运行机制
        (一) 行政运行机制的含义
        (二) 行政运行机制的内容
        1.行政运行的权力调整机制。
        2.行政运行协调机制。
        3.行政运行激励机制。
        4.行政运行适应机制。
        5.行政运行的约束机制。
        (三) 乡镇行政运行机制要素简析
        1.乡镇行政运行主体要素。
        2.乡镇行政运行动力要素。
        3.行政运行控制要素。
        4.行政运行程序要素。
        5.行政运行保障要素。
    二、乡镇行政决策
        (一) 乡镇行政决策的范围
        (二) 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
        (三) 乡镇公共决策过程
        (四) 乡镇日常决策的主要方法
        (五) 乡镇决策的主要问题
        (六) 乡镇行政决策面临的矛盾
    三、乡镇行政执行
        (一)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二) 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三) 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四) 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四、乡镇行政控制
    五、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运行
        (一) 乡镇与县级条块关系
        (二) 乡镇党政关系
        (三) 乡镇政企关系
        (四) 乡镇行政管理与村级自治的关系
        (五) 解决县乡条块矛盾的设想
        (六)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依据
        1.一个理论依据。
        2.实践依据。

(7)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二、 分析框架
第一章 缘起与过程:财政包干制与分权改革
    第一节 结构:包干制兴起的背景
        一、 一元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
        二、 财政管理制度的演进
        三、 一元政治空间的病变
    第二节 过程:财政包干制的形成
        一、 1976年后的形势
        二、 财政包干制的形成
        三、 改革的分权特征
    小结
第二章 地方政府:体制变革的引擎
    第一节 财政包干制与体制变革的突破口
        一、 财政包干制作为体制变革的突破口
        二、 作为改革引擎的地方政府的作用
    第二节 改革的全面展开
    第三节 地方政府催生体制变革的条件(Dynamics)
        一、 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条件
        二、 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的动力
    小结
第三章 地方政府:改革中的蓄水池
    第一节 蓄水池与改革
        一、 改革与“蓄水池”
        二、 放权让利与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改革的风险支撑与成本分担
        一、 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支撑点
        二、 建设城市修葺财富补给站
    第三节 发展经济为国家积累资源
    小结
第四章 蕴育市场: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一节 地方自主权膨胀双重效应:破坏计划,寻求市场。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区域市场的培育与保护
        一、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培育
        二、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保护与阻碍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法化
    小结
第五章 资源与权力的积累:地方政府与中国社会平稳转型
    第一节 改革进程中的资源积累及其限度
    第二节 资源动员与有限可控分权
    第三节 空间转型:权力增生的基础
    小结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内容安排与主要的创新点
2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2.1 制度与制度经济学
    2.2 制度供求、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理论
    2.3 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与制度绩效
    2.4 理论分析框架的逻辑描述
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3.1 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分析
    3.2 转型期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分析
4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与非均衡分析
    4.1 农村金融制度需求分析
    4.2 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分析
    4.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的非均衡分析
5 农村金融制度非均衡的经济学解析
    5.1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非均衡变迁的特征描述
    5.2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分析
    5.3 租金偏好、效率偏好与国有农村金融机构的非均衡制度变迁
    5.4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供求非均衡:制度约束与制度冲突
    5.5 “二元金融”与中国民间金融制度供求非均衡
6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以农村信用社为例
    6.1 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
    6.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绩效的实证分析
    6.3 本章分析结论
7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7.1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类型
    7.2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7.3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共性经验
    7.4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8 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思路
    8.1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总体设想
    8.2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主要结论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stract
1 绪 论
    1.1 为什么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
    1.2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1.3 为什么要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1.4 怎样研究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1.5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和结构安排
    1.6 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2 抑制通货膨胀与实现经济“软着陆”--90 年代前期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2.1 “治理整顿”的主要政策措施和成效
    2.2 国民经济的再度起伏与新一轮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2.3 实现经济“软着陆”的主要标志及基本经验
    2.4 实现经济“软着陆”的评价、争论及产生的影响
3 治理通货紧缩与扩大国内需求--90 年代后期以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3.1 宏观经济变动与通货紧缩
    3.2 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及效果
    3.3 几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4 紧缩与扩张的政策选择及协调
    4.1 财政货币政策的功能及组合
    4.2 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及效应
    4.3 短期稳定与长期发展的政策协调
5 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实施的体制环境
    5.1 调整所有制结构:重构微观基础
    5.2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构建调控平台
    5.3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调控手段
    5.4 扩大对外开放:拓展调控空间
6 结束语 --21世纪初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6.1 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经验的启示
    6.2 21世纪初期面对的新的发展态势
    6.3 21世纪初期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概览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在全国的确立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在全国的开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认识前提
        (一)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问题的初步探索
        (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问题的进一步论述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国营经济思想
    一、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思想
        (一)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外国在华企业
        (二)对接管企业进行民主改革
        (三)对原根据地公营企业进行统一管理
    二、巩固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思想
        (一)打击投机资本和稳定物价金融
        (二)统一全国财政收支和物资调度
        (三)统一全国金融管理
    三、恢复和发展国营经济的思想
        (一)恢复生产和厉行节约
        (二)加强国营企业管理
        (三)搞好基本建设工作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思想
    一、实行土地改革、把封建经济改造为个体经济的思想
        (一)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的
        (二)关于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三)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思想
    二、发展个体经济的思想
        (一)促进个体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个体手工业的发展
        (三)发展农业生产互助
    三、适当发展合作社经济的思想
        (一)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发展手工业合作社
        (三)发展供销合作社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一、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一)保护私人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
        (二)正确处理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
        (三)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性
        (二)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三)打击私营工商业中的经济违法行为
    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一)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二)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
        (三)适当发展公私合营工商业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思想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
        (一)“三年准备,十年建设”
        (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中社会主义成分增长的估量
        (三)对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二、对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认识
        (一)农业互助合作过程中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
        (三)开始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一、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二)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完善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
        (一)指导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发展
        (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为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开展作了准备
    三、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二)澄清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形态的模糊认识
        (三)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关于农业银行发展与改革中若干问题的大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宋宏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2]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D]. 于丽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4]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与回归研究[D]. 张令骞. 辽宁大学, 2009(01)
  • [5]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D]. 刘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J].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 地方政府管理, 1998(S2)
  • [7]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D]. 汤艳文. 复旦大学, 2004(01)
  • [8]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 邓岩.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9]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D]. 王顺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D]. 胡万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关于农业银行发展改革若干问题的总体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