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拿大成立在线学习委员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微,蒋家琼[1](2022)在《加拿大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文中认为在线学习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均对此有着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生在线学习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安大略省中小学生在线学习的主要特征。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涉及多个主体,包括在线学习资源提供者、在线学习虚拟环境创设者、在线学习最终受益者以及在线学习监管者与支持者。各主体协同运行,促进了该省K-12在线学习的快速发展。该省也有着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基础保障、组织保障、过程保障和师资保障。通过借鉴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开展K-12在线学习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郑素钰[2](2021)在《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玩转越南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慕课在全球迅速升温,高等教育领域有关在线学习的改革也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线学习虽以开放、灵活的特点进入校园并崭露头角,但传统的线下教学仍更符合师生的思维惯性和思想预期。同时在线学习还存在着缺少师生互动、学习支持有限和学术诚信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有关其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讨论,一直存在。在线学习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现代化产物,终将成为常态化的教育模式,而其发展方向必然是与传统线下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因此,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很有必要。首批国家级一流在线课程中非通用语课程仅有7门。一流外语类在线课程数最多是中国大学MOOC,该平台非通用语课程仅占外语课程总数的9.09%。综合课程开设情况和研究现状来看,当前对非通用语学习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参与学堂在线《玩转越南语》课程的混合学习者和在线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调查法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访谈结果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探究不同学习方式下学习者认知、情感、技能三个方面学习效果的差异与联系,深挖差异背后的原因并将原因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提炼,进一步提出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与建议。研究发现,在线学习者在知识掌握层面仅能做到知识的浅层记忆,混合学习者能做到理解核心知识;认知态度方面,在线学习者态度积极,对课程期望较高,而混合学习者期望一般;在线学习者只能做到简单的行为投入,混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使用元认知技能;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内部动机,混合学习者大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属外部动机;在线学习者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而混合学习者能够将知识应用于问题解决。基于上述结果,研究将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学习者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归结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缺少在线交互,围绕这两点问题针对平台开发者、资源建设者和课程学习者提出了优化学习效果的建议。本研究首次将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学习效果的对比研究聚焦在非通用语学习上,希望能通过策略与建议帮助课程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为后期资源建设和平台功能开发提供参考。
叶丹楠[3](2021)在《疫情背景下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加拿大疫情期间的应急远程教育为例,从政策、技术等宏观因素及教师、学生、家庭等微观因素出发,对其疫情期间应急远程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详略得当的分析,特别对教师、学生及家庭等因素进行了重点阐释。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五个章节,从疫情前加拿大远程教育的发展概况、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已有准备、疫情期间实施应急远程教育时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进行描述与梳理,并借助广受认同的、经典的4R危机管理理论对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措施进行再次分析,从中试图归纳加拿大远程教育特点,并试图对“4R”理论提出切合应急远程教育特点的改进建议。最后,结合我国远程教育现状,总结相应建议。在绪论部分,首先阐明本研究的研究缘由、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其次,分别对远程教育、应急远程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最后,在研究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的应急教育、远程教育、应急远程教育以及“4R”危机管理理论分别进行了文献梳理,为本研究更系统、恰当地分析加拿大疫情期间应急远程教育状况做好理论指导。在第一章节,描述了疫情前加拿大远程教育系统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加拿大远程教育发展阶段及现状。第二章节,聚焦于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准备,包括:政策方面的准备、技术方面的准备、教师方面的准备、学生方面的准备。第三章节,总结加拿大疫情期间实施应急远程教育的挑战,包括:教师方面的挑战、学生方面的挑战、家庭方面的挑战。第四章节,分别对应上述三个方面的挑战,阐述相应的应对措施。在第五章节,本研究主要借助经典的“4R”危机管理理论对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远程教育实施现状,提出相应建议。具体包括:首先,充足的危机准备、出色的公平意识、注重合作的危机应对、系统的政策支持和持续的后续研究是加拿大实施应急远程教育的独特特点。其次,本研究基于“4R”危机管理四步骤,结合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实践,思考切合应急远程教育特点的危机管理四步骤。最后,通过总结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实践的经验,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提出我国在今后应急远程教育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包括:高准备的应急远程教育、学习者中心的应急远程教育、应急为先的应急远程教育、合作的应急远程教育。在后疫情时代,远程教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必然补充。加拿大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前期政策保障、基础设施、教师和学生准备、相关人员的培训课程等等的经验和研究,对建立我国的应急远程教育预警机制是有启发意义的。同时,加拿大紧急情况下处理教育公平和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践对我国也有启发意义。我国和加拿大一样都拥有广袤的疆域,都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即使在发达地区如上海也有收入较低的家庭受数字鸿沟影响。本论文阐述的加拿大在应急远程教育期间采取的一系列缓解数字鸿沟的措施,对我国类似问题的解决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陈慧[4](2021)在《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对于推动学校个性化发展,进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将起到关键作用。校长是学校管理和运行的核心,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是否充分,校长能否用好办学自主权,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健全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关于校长办学自主权研究的文献看,强调下放教育管理权限、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总体趋势,但就执行现状来看,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水平尚有待提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的与校长办学自主权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向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治理模式。本研究聚焦于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从国际比较和本土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实证比较研究,力图解决如下问题:(1)通过国际教育调查的数据分析,解析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结构;(2)重要国际教育调查中,不同国家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3)在国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更为细致的问卷、访谈,在解析本土实践中校长办学自主权现状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本土中小学校长对办学自主权的期望;(4)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校长办学自主权,以及提升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围绕上述问题,研究并置分析了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查评估项目TALIS、PISA和SABER中近年来关于办学自主权的调查,对其概念框架、主题指标、实施方法等进行阐述,通过对TALIS2018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所呈现的校长自主权有近乎一致的差异趋势,校长在课程、教材、人事、教师工资方面的自主权较低,在学生纪律政策、预算分配、招生、聘任等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SABER2014评估发现上海校长在学校预算、人事管理、学校与学生评估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在发挥学校理事会作用和学校问责方面自主权相对较低。鉴于大型国际教育调查虽涉及范围比较广,但是就办学自主权问题而言深入程度不够,且仅显示了各国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本研究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公办学校中小学校长进行更为细致的办学自主权现状与期望的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区分变量制作出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在问卷项目和问卷维度上的数据概览,为后续其他研究者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比较研究提供多指标分析参考。研究发现,上海校长在不同维度上办学自主权呈现高中低3个水平,在学校形象、发展规划、教学实施、教育科研方面自主权程度较高;在组织领导、学生德育、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自主权程度中等;在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方面自主权程度较低。上海校长对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自主权现实与期望的差值最大,落差处于高位水平;组织领导、教师发展、学生德育、课程建设、教育科研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中位水平;学校形象、发展规划和教学实施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低位水平。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对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策略以及政策建议:扩大校长人事和财物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对政府而言,应该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张又琳[5](2021)在《小学高年级家长参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线教育市场火热,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开始接受在线学习方式。传统教育中,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仅限于在家长会等开放日,在线教育为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更多方式,家长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地点、上课时间、上课内容等等,充分发挥家长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在日益倡导家校合作理念,共促学生成长的大背景下,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不仅有利于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同时,对家长自身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传统教育中,家长对于孩子的参与比较局限,在线教育环境下,可参与的范围更广,方式多样。为了解目前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现状和影响家长参与的因素,本研究通过访谈部分家长,结合调查家长和学生的在线学习基本情况,分析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时所担忧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长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选择以及学习场所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在线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模型,并从政府、学校、家长、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线学习。
仇淼[6](2021)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参加在线培训是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线培训模式是一个依托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将培训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成某种标准样式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在线培训不是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线下培训的内容照搬,而是根据参训人员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培训偏好展开的新兴培训方式。受制于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施趋于形式化和评价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其由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基于认识到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身需要、自主驱动、自我经验基础上的建构式学习,学习内容需与成人学习者工作、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关,因此,成人教育理论成为本研究分析的基本理论支撑。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索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过程、现实样态,形成的特点、普适性和可借鉴性,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历史溯源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形成了肯普非线性模式;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形成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形成了尼文混合模式。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不再以单一目标或内容框定某一固定培训模式,而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沉浸式”“全息化”的优势。第二章阐释了肯普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肯普模式发布初期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社会不断发展,肯普模式经过多次修改,逐步完善。e MSS项目作为肯普模式的案例代表,呈现出非线性的实施方式。该项目专为工作1-3年的新任教师设计,其在线学习环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参训教师可以按需选择任意学习空间。第三章阐释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史密斯-雷根模式作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大策略设计,从而达到学习者高效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的目的。美国人民大学教育硕士计划作为史密斯-雷根模式的实际运用案例,注重培训策略的设计,同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强调参训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运用。第四章阐释了尼文混合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带有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的尼文混合模式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作为尼文模式的现实案例,致力于为不同层级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初级准备和高级准备等课程,注重将教育技术融于教育者准备计划各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并强调用教育技术协助参训教师查询、学习、探索、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第五章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特点、普适性及可借鉴性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美国中小学在线培训模式目标的设计呈现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和预测参训教师需求的特征;第二,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设计始终秉承参训教师需要完整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理念;第三,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重视以情景任务为导向,建构在线实践共同体;第四,美国带有州独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及政府、在线培训平台等组织协同保障培训质量。此外,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重视教师的内生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差异性,并注重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融入在线培训项目和平台的设计中,这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第六章根据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构和运行的探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利用“全息化”技术全面、多维收集数据,设计符合教师需求的在线培训目标;二是关注教师个人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参训教师提供定制化在线培训内容;三是注重参训教师、培训教师以及在线培训平台间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四是重视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的质量,引入第三方和微认证评估机制,协同政府、教育机构、中小学等多方组织,建立在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宁玉文[7](2020)在《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MOOC作为新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成为推进“互联网+教育”战略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按年度分批建设和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课程常态化质量检查和评价的要求。在医学教育领域,为了适应我国开展新医科教育改革的需要,医学院校正在广泛地建设和引进医学MOOC,利用在线教学手段,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质量问题是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在国外MOOC质量评价标准无法适用于我国MOOC和我国尚未制定MOOC统一评价标准的现实背景下,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医学MOOC存在着评价导向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评价内容混乱、评价精准度不够四个关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医学MOOC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针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亟待通过研究医学MOOC质量要素,构建一套适合于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工具。研究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加强在线课程质量管理要求,本研究针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评价需要,围绕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时“评什么”和“如何评”两个关键问题,探索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和质量特征,构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导向和评价流程,为学校建设医学MOOC提供指导规范,为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课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工具和手段,为中国医学MOOC学习者选课与评课提供适用的评判依据。研究方法:按照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范式,遵循调查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建设质量要素,建立指标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了解国内外MOOC建设质量、MOOC评价和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医学MOOC评价三个主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医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评价手段缺失问题。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 4235名学习者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期望,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和CIPP理论,借鉴欧洲QRF质量框架和我国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两类评价主体,四类评价内容,五个评价环节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三是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在扎根理论和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调查了我国1118门医学MOOC的真实质量数据,提取了包括设计维度,授课维度和服务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要素模型。四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在欧洲QRF质量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吸收国家对课程建设要求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四种来源,面向4322名学习者、651名MOOC设计者,371名MOOC授课者和332名MOOC服务者,征集了 74209条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经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初选和优选,筛选出了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120项三级指标共计144个指标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五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编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31名国内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四轮咨询修改,并对专家权威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实施模型的修改意见收集和修订,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和建立重要性矩阵,明确了各指标项的权重。六是采用实证研究法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选择S省MOOC管理部门参评的16门医学MOOC和Z地区平台的65门医学MOOC,先后由16名专家和7354名医学MOOC学习者,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试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SMART指标有效性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一是设计了包括3个维度13个核心因素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提供了质量框架,二是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和109个指标项描述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三是形成了适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模型。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的成果:一构建了体现中国课程质量特色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国内外以往设计通用性MOOC评价指标体系的常规做法,在评价指标项的标度中融入了“金课”、“课程思政”和新医科教育三个方面的中国课程质量的最新要求。二提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从设计、授课和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医学MOOC的质量要素结构和质量特征,建立了面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两类评价主体(角色),四个评价环节,三类评价内容(数据)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解决了教育管理部门在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工作中“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三找到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7个关键指标。构建了体现我国医学MOOC质量特征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通过计算找到了设计能力、制作手段、授课能力、师生互动、学情分析、应答服务、安全服务是贡献率排名前7位的评价指标。研究结论: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量化评价是可行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结果认定,用户管理服务,学情分析服务,课程内容服务,应答服务,安全运维服务共计14个关键要素。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要以教育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从设计者、授课者与服务者视角设置评价指标,融入学科特色和地域政策相关要求,将教学设计能力,制作设备与工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作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谭雅[8](2020)在《《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慕课(MOOC)是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大多数时候免费提供给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类型也不尽相同。慕课(MOOC)通过自身的教学模式,传承发展传统教育理念。译者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摘取了2017年出版的“教育技术讲义”系列(LNET)《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的前两章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源语文本,希望为其他同类型的翻译提供参考。译者选取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作为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指导理论。纽马克认为,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作为科技论文集的前两章,源语文本行文严谨,文中存在大量的教育技术领域专业术语、缩略语、被动语态和长难句。翻译过程中,可通过紧贴翻译科技文献译文的准确性。一篇译作的紧贴程度可以从词汇、句法和文本三个角度加以概括。因此,译者分析了源语文本的词汇特点,语法特点和篇章特点,从词汇、句法和文本三个层面对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为了翻译实践顺利开展,译者在译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词典并形成了详细的术语表;译中,译者首先将翻译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以便译后案例分析,接着根据关联翻译法,提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最后,译者对所做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为日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第一章是关于翻译任务的概述;第二章分三个阶段描述了翻译过程;第三章介绍了彼得·纽马克提出“翻译关联法”的理论背景,以及具体描述了“翻译关联法”的含义;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即本报告的重点章节,译者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列举了共计25个例子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五章为翻译报告总结,译者根据所做的翻译实践,总结了本次翻译的主要发现、不足之处和新的研究方向。
张艳超[9](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柴玥[10](2019)在《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慕课借助互联网在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生产、传递与应用的革新,增强了知识的流动、分享与传播,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边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对于其知识传播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缺乏深刻认识,使得慕课在开发应用及效果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本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5W传播模式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效率与公平等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中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要素关系与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总结一般规律,指导我国慕课的本土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慕课、知识传播、传播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划分慕课知识传播要素,从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发展的角度,结合慕课发展的现实基础,构建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绘制传播模式图。研究指出,在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下,“学生中心”的模式特性使主体与客体关系发生多角色转化;“网络场景”的模式特性使传播渠道影响内容,形成多学科知识关联网络;“交互学习”的模式特性使慕课知识“狭义-广义”的两层传播效果通过效率与公平程度得以探测。我国慕课发展一方面受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一般规律的影响,一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在主体与客体方面,应深化混合教学改革,促进慕课教学主体对慕课的认知与应用;增强技术保障,改善教师开发及应用慕课的便利性;加快学分认证,提升客体学习投入度。在渠道与内容方面,应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实施系统化国际化战略;挖掘平台服务性功能;加快平台盈利模式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传播效果方面,应完善知识传播支持机制;加强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提升慕课学习的效率与公平。论文形成了如下创新点:首先,基于传播模式理论构建慕课分析框架,提出慕课形成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知识传播模式。其次,从整体评价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研究狭义-广义两层次知识传播效果的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慕课开放数据分析,指出在狭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学业成就潜力巨大,学业过程效率较高,但在广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还没有真正改善不同学习者群体的公平程度。
二、加拿大成立在线学习委员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拿大成立在线学习委员会(论文提纲范文)
(1)加拿大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发展历程 |
二、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的主要特征 |
1.从学校类型上分为公立在线学习项目和私立在线学习项目 |
2.从在线学习模式上分为异步学习和混合学习 |
3.从在线学习注册方式上分为本校注册和跨校注册 |
4.从在线学习的学生类型上分为主流学生和非主流学生 |
三、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运行机制 |
1.在线学习资源提供者:四大联盟和安大略教育资源库 |
2.在线学习虚拟环境创设者:省级学习管理系统、座位预订系统等在线平台 |
3.在线学习最终受益者:公私立中小学 |
4.在线学习的监管者与支持者:省教育部和地方校委会 |
四、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保障机制 |
1.政策保障:确定在线学习战略地位,统一在线课程标准 |
2.设施保障:加强在线学习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在线学习环境 |
3.组织保障:政府与学校权责分明,保障在线学习顺利实施 |
4.过程保障:线上与线下双师合作,创新在线学习指导方式 |
5.师资保障: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保证在线学习质量 |
五、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1.建立统一的在线课程标准,集中共享在线教育资源 |
2.多样化在线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同步和异步技术 |
3.线上与线下教师分工合作,关注和满足学生需求 |
(2)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玩转越南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在线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在线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在线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三、分析讨论 |
第二节 混合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混合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混合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三、分析讨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三、联通主义理论 |
四、混合学习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在线学习 |
二、混合学习 |
三、学习效果 |
第四章 课程与平台介绍 |
第一节 课程概况 |
一、课程的开设背景 |
二、课程的建设理念 |
三、课程的目标设置 |
四、课程的内容结构 |
第二节 平台概况 |
一、平台功能介绍 |
二、平台数据库分析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变量 |
一、自变量 |
二、因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四、研究的概念结构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一、问卷的编制 |
二、试测问卷的发放与修订 |
三、正式问卷的发放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
第一节 学习者认知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
一、知识掌握的对比分析 |
二、认知态度的对比分析 |
三、认知参与的对比分析 |
四、相关分析 |
第二节 学习者情感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
一、学习投入的对比分析 |
二、学习动机的对比分析 |
三、学习情感的对比分析 |
四、相关分析 |
第三节 学习者技能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
一、语言应用技能的对比分析 |
二、网络学习技能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
一、认知学习效果总结与原因分析 |
二、情感学习效果总结与原因分析 |
三、技能学习效果总结与原因分析 |
四、小结 |
第七章 优化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策略与建议 |
第一节 平台开发者 |
一、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推送服务 |
二、多种方式结合加强步调监控 |
三、加强交互考核设计 |
四、完善交互系统设计 |
第二节 资源建设者 |
一、建设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资源 |
二、提供学习进度安排建议 |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交互活动 |
四、激发论坛的活力 |
第三节 课程学习者 |
一、建立自主学习意识 |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三、关注并努力成为意见领袖 |
四、主动在交互中共享资源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越南语在线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 B 越南语在线学习效果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疫情背景下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新意与不足 |
三 概念界定 |
(一)远程教育 |
(二)应急远程教育 |
四 研究综述 |
(一)应急教育研究现状 |
(二)远程教育研究现状 |
(三)应急远程教育研究现状 |
(四)“4R”危机管理理论综述 |
第一章 疫情前加拿大远程教育系统的发展概况 |
一 加拿大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基于印刷媒体的函授教育阶段 |
(二)基于音视频媒体的广播电视教育阶段 |
(三)基于网络的在线教育阶段 |
(四)远程教育的新趋势——混合学习阶段 |
二 加拿大远程教育的现状 |
(一)远程教育普及率高 |
(二)各省远程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 |
(三)丰富多样的远程教育实践探索 |
第二章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准备 |
一 应急远程教育的政策准备 |
(一)附属于教育法案中的政策 |
(二)政策指南 |
(三)协议 |
(四)谅解备忘录 |
二 应急远程教育的技术准备 |
(一)实施远程教育的国家背景:国家ICT发展水平 |
(二)实施远程教育的系统内准备:远程教育学习管理平台 |
三 应急远程教育的教师准备 |
(一)教师ICT现状 |
(二)为教师提供的专业支持 |
四 应急远程教育的学生准备 |
(一)学生ICT现状 |
(二)学生拥有的与接受远程教育相关的设备现状 |
第三章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挑战 |
一 教师方面的挑战 |
(一)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使用数字工具 |
(二)很多教师不了解远程环境下的教学策略 |
二 学生方面的挑战 |
(一)学生难以适应远程教育 |
(二)弱势学生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 |
三 家庭方面的挑战 |
(一)家庭远程教育设施短缺 |
(二)家庭出现财务问题 |
第四章 加拿大对应急远程教育挑战的应对 |
一 教师挑战的应对 |
(一)系统层面的政策与资源保障 |
(二)为教师及其领导提供专业学习机会 |
(二)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 |
二 学生挑战的应对 |
(一)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 |
(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
(三)关注弱势学生特殊需要 |
三 家庭挑战的应对 |
(一)家庭实施远程教育的资源保障 |
(二)拨款补助学生和家庭 |
(三)提供其他形式的应急远程教育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一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实践特点 |
(一)充足的危机准备 |
(二)出色的公平意识 |
(三)合作的危机应对 |
(四)系统的政策支持 |
(五)持续的后续研究 |
二 危机管理理论视角的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分析 |
(一)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理论 |
(二)从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看“4R”危机管理理论 |
三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启示 |
(一)高准备的应急远程教育 |
(二)学习者中心的应急远程教育 |
(三)应急为先的应急远程教育 |
(四)合作的应急远程教育 |
(五)恢复导向的应急远程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说明 |
二、“Autonomy”的语义与译语 |
三、学校自主权、学校自治和办学自主权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教育分权改革的探讨 |
二、关注校本管理改革的探讨 |
三、关注学校效能提升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校长负责制的探讨 |
二、关注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
三、关注政府职能转变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章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和评估 |
第一节 TALIS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TALIS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二、TALIS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分析 |
三、TALIS2018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PISA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PISA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
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SABER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SABER评估的工具与方法 |
二、SABER-SAA在各国的评估实践案例 |
三、SABER对上海校长办学自主权的评估发现 |
第四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实证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一、问卷设计 |
第二节 样本分布与工具有效性分析 |
一、样本数据准备 |
二、样本属性分布 |
三、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三节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数据概览 |
一、校长办学自主权在性别上的数据概览 |
二、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年龄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三、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职位上的数据概览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副校长分管上的数据概览 |
五、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学历上的数据概览 |
六、校长办学自主权在任职总年限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七、校长自主权在学段类型上的数据概览 |
八、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行政区属性上的数据概览 |
第五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校长办学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差异比较 |
一、“学校形象”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二、“发展规划”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三、“组织领导”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四、“人事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五、“财物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六、“学生德育”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七、“课程建设”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八、“教学实施”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九、“教师发展”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十、“教育科研”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第二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性别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性别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性别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性别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性别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性别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性别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性别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性别差异 |
第三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年龄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年龄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年龄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年龄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年龄段差异 |
第四节 副校长自主权分管职能差异 |
一、在“学生德育”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二、在“课程建设”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三、在“教学实施”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第五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历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历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历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历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历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历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历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历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历差异 |
第六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第七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段类型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第八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扩大校长的人事和财务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 |
二、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 |
三、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 |
四、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布 |
五、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 |
第二节 思考和建议 |
一、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 |
二、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 |
三、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实证调查样本代表性存在不足 |
二、实证调查数据与国际数据的对接存在不足 |
三、访谈数据运用和学校案例分析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小学高年级家长参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家庭教育政策 |
2.在线学习挑战 |
(二)研究问题及内容 |
1.明确目的,挖掘表现形式 |
2.调查现状,了解存在问题 |
3.分析因素,探究影响效果 |
4.构建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探究社区理论 |
2.参与理论 |
3.重叠影响阈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解析 |
1.小学高年级 |
2.家长参与 |
3.在线学习 |
(三)文献综述 |
1.家长参与国外研究 |
2.家长参与国内研究 |
3.在线学习国外研究 |
4.在线学习国内研究 |
三、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
(一)访谈问卷设计与内容 |
1.访谈过程 |
2.资料编码 |
3.家长反馈问题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内容 |
1.问卷编制 |
2.问卷试测及修改意见 |
(三)调查过程 |
(四)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 |
1.基本情况分析 |
2.参与现状 |
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1.信效度检验 |
2.影响因素数据的共通性 |
3.主成分分析 |
4.影响因素因子命名 |
5.影响因素总结 |
(二)构建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1.构建结构模型 |
2.分析影响因素 |
五、激励策略 |
(一)政府劝导示范,发挥监管职能 |
1.颁布政策法规 |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3.拓宽宣传渠道 |
(二)学校创新运作模式,保障参与活动开展 |
1.提供技术和方法培训 |
2.改进协作方式 |
3.建立社区服务点,辅助家庭教育 |
(三)家长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在线学习 |
1.倡导家长转变身份 |
2.鼓励家长向榜样学习 |
3.督促家长更新教育理念 |
(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积极性 |
1.明确学习目标 |
2.提升学习动机 |
3.学习方式多样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家长问卷 |
附录二:学生问卷 |
附录三:家长访谈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凸显:在线培训是中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现实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三)理论困惑:针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研究不够突出 |
(四)他者参照: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具有较强借鉴性 |
二、概念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 |
(二)在线培训 |
(三)在线培训模式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成人教育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步骤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进程 |
一、萌芽期(20世纪40-60年代) |
(一)时代背景:“八年研究”对教师培训的转向 |
(二)培训目标:“得到一个教师”转向“得到一个合格的教师” |
(三)模式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视听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肯普的非线性模式主导 |
二、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提高 |
(二)培训目标: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 |
(三)模式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史密斯-雷根的线性模式主导 |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全球化背景下对教师多样化要求 |
(二)模式目标:教师个性化发展 |
(三)模式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尼文混合与肯普、史密斯-雷根模式并行 |
第二章 肯普的非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并行 |
(二)建构条件:循环设计法保障内容针对性 |
(三)建构形态:四要素、双椭圆结构、三目标、九环节 |
二、实践运作:eMSS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
(一)运作准备:项目设计呈周期性 |
(二)运作流程:双椭圆式运行结构 |
(三)成效影响:因材施训成效显现 |
第三章 史密斯-雷根的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
(二)建构条件:形成性评价从教师需求分析起贯穿始终 |
(三)建构形态:分析、策略、评价三大版块 |
二、实践运作:美国教育硕士计划(美国人民大学) |
(一)运作准备:详细设计三大类培训策略 |
(二)运作流程:注重以传递教学策略为培训内容及培训策略的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成效显现 |
第四章 尼文的混合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行 |
(二)建构条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保障教学每个阶段质量 |
(三)建构形态:前研究、设计(再设计)、终结性评价三大板块 |
二、实践运作: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 |
(一)运作准备:注重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与学习理论的融合 |
(二)运作流程:注重计算机设备提供支持并保障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育技术与培训融合的成效显现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特性分析 |
一、对模式的独特性分析 |
(一)目标:基于大数据技术 |
(二)内容:注重教师为中心 |
(三)实施:关注在线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
(四)保障:聚焦多维度 |
二、对模式的普适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的普适性分析:教育技术对教师内生需求的支持度 |
(二)外部保障的普适性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保障机构聚合互动 |
三、对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可借鉴分析:关注教师完整生命成长 |
(二)外部保障可借鉴分析:兼顾教育技术与资源的统筹和整合 |
第六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启示 |
一、目标:创新教师需求分析方法 |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多渠道集成数据 |
(二)“全息化”技术为教师精准画像 |
二、内容:回归教师专业成长本原 |
(一)促进教师个体生命发展 |
(二)体现教师实践性工作逻辑 |
三、实施: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载体 |
(一)优化参训教师与培训教师的交互方式 |
(二)建构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 |
四、保障:建立多维在线培训保障体系 |
(一)多元整合质量保障团体 |
(二)互联整合质量保障技术 |
结束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医学MOOC建设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1.2 质量问题成为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 |
1.3 我国医学MOOC质量评价缺乏适切性标准 |
1.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特征和评价办法有待探索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内容 |
4 主要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访谈法 |
4.3 扎根理论研究法 |
4.4 因子分析法 |
4.5 主成分分析法 |
4.6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4.7 AHP层次分析法 |
5 研究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2 实践意义 |
文献回顾 |
1 MOOC建设质量相关研究 |
1.1 MOOC建设质量文献检索情况 |
1.2 课程质量研究 |
1.3 MOOC的类型与建设模式 |
1.4 MOOC的质量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2 MOOC评价相关研究 |
2.1 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2.2 MOOC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2.3 MOOC评价指标研究 |
3 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MOOC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
3.1 医学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3.2 医学课程改革与MOOC建设研究 |
3.3 医学MOOC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
4 文献研究述评 |
4.1 MOOC质量评价研究的基本共识 |
4.2 医学MOOC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一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内涵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的构成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目的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现实依据研究 |
2.1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期望调查目的 |
2.2 医学MOOC学习者调查对象选取 |
2.3 实验与调查过程 |
2.4 调查结果分析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指导理论 |
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启示 |
3.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与启示 |
3.3 教育评价的形成性理论与启示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参考模型 |
4.1 QRF欧洲MOOC质量框架的核心思想 |
4.2 双视角课程评价模型 |
5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5.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主体 |
5.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对象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环节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四类量化数据集 |
6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
6.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方法 |
6.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原则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二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面临的问题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的目的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来源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研究方法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来源的确定 |
3 基于调查提取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 |
3.1 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调查目的 |
3.2 研究工具 |
3.3 医学MOOC样本的选取 |
3.4 医学MOOC的资源样本信息搜集过程 |
3.5 面向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6 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7 面向授课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8 授课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9 面向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10 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一级编码 |
3.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的编码处理 |
3.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汇总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
4.1 研究对象选取 |
4.2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目的 |
4.3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方法 |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筛选 |
5.1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信度检验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的确定 |
6 医学MOOC的特殊性分析 |
6.1 医学MOOC特殊性研究的对照样本选取 |
6.2 医学MOOC与其他学科门类MOOC的区别 |
6.3 医学MOOC与传统医学课程的区别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7.3 结论 |
第三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收集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的内涵与作用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
1.4 指标编制人员的选取 |
1.5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 |
1.6 面向医学MOOC设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7 面向医学MOOC授课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提取 |
1.8 面向医学MOOC服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9 基于医学MOOC相关者征集指标的汇总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2.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优选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编制 |
3.1 评价指标的编制人员 |
3.2 评价指标的结构划分 |
3.3 评价指标中的医学特色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2 讨论 |
4.3 结论 |
第四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
1. 咨询专家的选取 |
1.1 咨询专家的选择要求 |
1.2 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判定 |
2 专家咨询的过程与意见收集 |
2.1 专家咨询流程与积极性系数统计 |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系数计算 |
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的修订 |
3.1 专家对评价模型的修改建议 |
3.2 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建议 |
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备工作 |
4.1 权重确定的方法 |
4.2 权重确定的专家选择 |
4.3 指标项层次结构模型的设计 |
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
5.1 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
5.2 权重的计算方法 |
5.3 权重的计算过程 |
5.4 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
5.5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数计算规则 |
7 小结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五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
1 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原理与方法 |
2 面向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实验 |
2.1 教育管理部门实验对象的选取 |
2.2 MOOC质量评价专家选择 |
2.3 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
2.4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3 面向学习者的评价实验 |
3.1 学习者实验对象的选取 |
3.2 实验过程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题项分析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3.7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3.8 评价指标体系的用户满意度分析 |
3.9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饱和度分析 |
3.10 不同课程成绩分析 |
4 改进评价的建议 |
4.1 改进评价的意义分析 |
4.2 改进医学MOOC质量的建议 |
4.3 改进医学MOOC评价的建议 |
5 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存在的不足 |
5.3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主要研究工作 |
1.2 研究结论 |
1.3 成果创新点 |
1.4 研究不足 |
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About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1 Background |
1.1.2 Objectives |
1.1.3 Significance |
1.2 Text selection |
1.2.1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
1.2.2 About the authors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
2.1.2 Preparing translation tools |
2.1.3 Determining terminology |
2.2 While-translation |
2.2.1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
2.2.2 Determin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2.3 Post-translation |
2.3.1 Self-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
2.3.2 Feedback from reviewer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From Dualism to Eclecticism |
3.1.1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1.2 Deficiencies in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2 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Lexical level |
4.1.1 Technical Term |
4.1.2 Abbreviation |
4.1.3 Diction |
4.1.4 Nominalization |
4.2 Grammatical level |
4.2.1 Passive voice |
4.2.2 Division |
4.2.3 Omission |
4.2.4 Structural Adjustment |
4.3 Text relevance level |
4.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achievement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I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II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9)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慕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慕课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慕课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问题及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慕课 |
1.3.3 知识传播 |
1.3.4 传播模式 |
1.4 理论基础 |
1.4.1 5W传播模式理论 |
1.4.2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
1.4.3 教育效率与公平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2 技术路线 |
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构建 |
2.1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划分 |
2.1.1 5W模式下的知识传播基本要素 |
2.1.2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的三层次 |
2.2 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的变革 |
2.2.1 “教师中心线性传播”的传统知识传播模式 |
2.2.2 “师生互动资源开放”的远程知识传播模式 |
2.3 “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解析 |
2.3.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形成的现实基础 |
2.3.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阐释 |
2.3.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特点 |
2.4 小结 |
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
3.1 教师主体性的功能翻转 |
3.1.1 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
3.1.2 由教学向导学的功能拓展 |
3.1.3 主体隐性作用实现渠道 |
3.2 学习者客体中心性的确立 |
3.2.1 知识传播过程前期 |
3.2.2 知识传播过程中期 |
3.2.3 知识传播过程后期 |
3.3 主客体的交互作用 |
3.3.1 教师可成为媒介学习者 |
3.3.2 教师可成为知识学习者 |
3.3.3 学习者可成为局部教学主体 |
3.4 小结 |
4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渠道与内容分析 |
4.1 慕课知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 |
4.1.1 三大主流慕课平台的发展模式 |
4.1.2 新型慕课平台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
4.1.3 慕课学位教育推进举措 |
4.2 慕课知识传播内容的多学科关联 |
4.2.1 课程关联网络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4.2.2 课程关联网络中心节点 |
4.2.3 课程关联网络局部核心节点 |
4.2.4 课程关联网络的跨学科属性 |
4.3 渠道与内容的相互影响及其效果 |
4.3.1 互联网属性与知识单元化 |
4.3.2 用户服务与知识持续学习 |
4.3.3 产权政策与知识共享 |
4.4 小结 |
5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效果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1.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效果的两层次特性 |
5.1.2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慕课两层次效果分析 |
5.1.3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分析框架图 |
5.2 效率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狭义效果分析 |
5.2.1 慕课学业成就分析 |
5.2.2 慕课学业过程分析 |
5.3 公平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广义效果分析 |
5.3.1 慕课知识传播的机会公平分析 |
5.3.2 慕课知识传播的过程公平分析 |
5.3.3 慕课知识传播的结果公平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知识传播模式优化的慕课本土化发展对策 |
6.1 持续激发慕课主客体活力 |
6.1.1 慕课知识传播主客体现存问题 |
6.1.2 我国慕课主客体活力激发措施 |
6.2 强化慕课渠道内容联动 |
6.2.1 知识传播渠道与内容的现存问题 |
6.2.2 渠道与内容联动机制完善路径 |
6.3 提升慕课知识传播效果 |
6.3.1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现存问题 |
6.3.2 促进慕课学习效率与公平的建议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加拿大成立在线学习委员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拿大安大略省K-12在线学习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J]. 王思微,蒋家琼.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01)
- [2]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玩转越南语》为例[D]. 郑素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疫情背景下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研究[D]. 叶丹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D]. 陈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5]小学高年级家长参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设计[D]. 张又琳. 渤海大学, 2021(02)
- [6]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D]. 仇淼. 西南大学, 2021(01)
- [7]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宁玉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02)
- [8]《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谭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D]. 柴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