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70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源城[1](2020)在《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由于儿童骨盆骨膜厚、软骨多,具有更大的弹性及延展性,可吸收更大的暴力能量而不至于骨折。因此,儿童骨盆骨折发生率较低,其治疗方式也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儿童骨骼具有良好的重塑能力,绝大多数儿童骨盆骨折经保守治疗便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儿童骨盆骨折保守治疗将带来腰骶部疼痛、跛行、脊柱侧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因此有学者认为,对于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但目前为止,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价手术治疗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9例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采用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骨盆对角线差异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根据Cole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2、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的5例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采用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骨盆对角线差异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根据Cole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9例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60 min;平均术中出血261 ml。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满意7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达78%。骨盆对角线差异:术前7.1±5.6mm,术后3.9±1.3mm,末次随访4.0±1.4mm;骨盆畸形指数:术前0.050±0.037,术后0.032±0.013,末次随访0.029±0.010。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8%。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患儿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复位丢失,行走轻度跛行;1例患儿骨折复位丢失,骨盆畸形愈合;4例患儿因髂骨翼骨骺损伤致双侧髂骨翼发育不对称,但未影响行走。2、5例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91 min;平均术中出血680 ml。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例,复位满意4例,满意率达100%。骨盆对角线差异:术前12.2±3.6mm,术后4.0±1.3mm,末次随访4.2± 1.6mm;骨盆畸形指数:术前0.056±0.016,术后0.018±0.006,末次随访0.019±0.008。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0%。1例患儿末次随访时轻度跛行,余未出现腰骶部疼痛、脊柱侧凸及骨盆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干预,可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腹直肌外侧入路创伤小、显露范围大,可作为处理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一个选择,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谷遇伯[2](2020)在《LIPUS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微能量治疗外伤性ED的初步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和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low 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Li-ESWT)均属于微能量医学范畴。本研究探讨LIPUS对离体大鼠海绵体神经(cavernous nerve,CN)再生的影响,并观察Li-ESWT在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使用离体CN及盆大神经节(major pelvic ganglion,MPG)构建三维培养体系作为模型,以轴突生长长度和再生密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获取CN再生的最适LIPUS参数,并对比LIPUS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再生情况。分别使用LIPUS处理后的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和未经LIPUS处理的ADSCs提取外泌体,观察两组外泌体对CN再生的影响。使用Li-ESWT对外伤性ED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勃起功能进行对比。结果:CN损伤后,具有一定的轴突再生能力。使用强度为2.0 W/cm2的LIPUS直接作用于MPG,或在培养体系中加入浓度为1012/m L的ADSCs来源外泌体能够明显促进CN轴突的生长。ADSCs经LIPUS预处理后,所提取的外泌体中BDNF和SDF-α表达上调,对CN再生的促进作用增强。经Li-ESWT治疗,9例PFUI后ED患者IIEF-5评分提高2.56±2.13分;其中6例夜间勃起事件数增加,4例龟头敏感性升高。结论:LIPUS不仅能够直接刺激CN轴突的再生,也能够通过ADSCs来源外泌体发挥促进离体CN再生的作用。Li-ESWT作为另一种微能量形式,有望成为改善外伤性ED患者勃起功能的新方法。
刘金清[3](2020)在《3D个性化压垫对维持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稳定性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3D个性化压垫对维持Colles骨折患者复位后稳定性的疗效观察以及在患肢疼痛、肿胀评分和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住院部住院治疗的60例Colles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骨折后的手法复位治疗,分别予常规组使用小夹板棉花压垫固定,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3D打印压垫取代棉花压垫进行固定,对比两组患者复位前、复位后、复位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6周骨折复位后稳定性情况,查看腕关节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远端高度变化,VAS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以及腕关节评分等并记录分析。结果:1.入组研究的患者共计60例,研究组、常规组分别各30例,两研究组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以及患侧肢体方面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复位前以及复位后,研究组与常规组之间、组内之间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远端高度、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3.复位后,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开始逐渐丢失,桡骨远端高度开始逐渐缩短;但研究组患者在复位之后更换了压垫的治疗过程中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远端高度均大于常规组患者,研究组的在各项角度及高度的数据上丢失要小于常规组,其稳定性要明显好于常规组。通过影像学资料表明,复位前与复位后在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6周时间段,研究组与常规组在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远端高度,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为良好,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别较为明显,P<0.0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复位后相比,角度与高度丢失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对比两组患者复位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结束第1周和常规组相比,患肢的疼痛症状更轻,评分更低,P<0.05,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在复位后第2周、第4周和第6周两组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复位后第1周和第2周的肿胀评分和常规组患者相比,肿胀程度更低,P<0.05,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第4周和第6周,两组之间的肿胀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腕关节评分发现,研究组患者第6周拆除夹板后的腕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病率为3.3%,常规组中不良反应发病率为6.6%,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90.0%,P>0.05,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传统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压垫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能够使患肢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Colles骨折经过中医传统手法复位治疗后,在传统小夹板固定的基础上联合应用3D个性化压垫的固定方法临床效果要显着优于使用传统小夹板联合棉垫固定的固定方法,不仅能够同时有效提高手法复位后骨折断端间的稳定性,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因此不论对患者还是医疗机构,均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临床推广意义重大。
罗杨兴[4](2019)在《DSA技术在腹部及盆腔损伤诊治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影响DSA技术在多发伤腹部及盆腔区检查中检出率的因素分析,从而提高DSA阳性率,更准确判定DSA的适应症,为临床诊疗过程做出参考。方法:检索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多发伤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在介入科检查及治疗的患者,收集符合要求患者相关数据资料。数据以IBM SPSS 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变量采用率,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作为结果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的标准。结果:共检索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符合要求的DSA患者47人。经过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因素后发现年龄、性别、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介入时间、DSA前输FFP量、凝血功能、ISS评分、AIS评分与DSA阳性无显着相关性(P>0.05),而DSA前输CRBC量与DSA结果阳性有显着相关性(P<0.05)。解剖区域(腹膜间位和腹膜内位与腹膜后)与DSA结果阴阳性显着相关(P<0.05),非腹膜后出血(腹腔内及腹膜间位器官出血)的DSA结果阳性率为88.20%。骨盆骨折造成骨盆区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18.75%。结论:DSA前输CRBC量可作为多发伤中腹腔盆腔区DSA检测阳性的预判指标,可作为持续性出血存在可能的推断指标。腹腔内及腹膜间位出血较腹膜后出血的DSA检出率高。骨盆骨折所致的骨盆区出血检出率低。
张京京[5](2016)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讨论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的使用方法、适应症、手术时机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心胸外科治疗且符合条件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9例,将患者分为2组:手术治疗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3674岁,平均55.5±10.2岁。保守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3270岁,平均53.8±9.7岁。手术组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行内固定治疗。保守组采用镇痛、胸带外固定、预防感染等积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水平变化、肺通气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愈合优良率、胸管留置时间、胸引量、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的血气胸、骨折根数及连枷胸情况多于保守组(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第1、3、5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指标从胸管留置时间、胸引量、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手术组均低于保守组(P<0.05)。手术组术后包裹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肺不张、迟发性血气胸和骨折移位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保守组(P<0.05)。但住院费用上,手术组的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手术组的术后24h的Pa O2明显高于保守组,Pa CO2低于保守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FEV1所占百分比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VV优于保守组,P<0.05。手术组治疗后1月的FEV1所占百分比和MVV均优于保守组,P<0.05。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手术组达到优良者39例(100%)。保守组达到优良者13例(43.3%)。两组的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胸管留置时间和胸引量,患者能更早地自主下床活动,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合理选择手术时机的前提下,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材料和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魏人前,曹兴海,涂大华[6](2012)在《应用VSD协助治疗伴有会阴部损伤的开放性骨盆骨折》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伴有会阴部损伤的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16例伴有会阴部损伤开放性骨盆骨折入院后按创伤骨折流程急救处理,主要包括急救复苏、结肠造瘘、外固定架固定、创面多次清创、冲洗、真空负压封闭引流(VSD)、创面闭合或皮瓣移植。结果 5例在入院后数小时内死亡。11例存活,存活组获平均14个月(646个月)随访,所有伤口均愈合。结论对于伴有会阴部损伤的开放性骨盆骨折积极抗感染,伤口多次扩创,真空负压封闭引流,重建骨盆环的稳定、直肠肛管、尿道功能,是取得较满意效果的保证。
窦甍[7](2012)在《损伤控制理论在开放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开放性骨盆骨折(open pelvic fracture)在历史上被称为致命性骨盆骨折,这是因为此类创伤多由强大外力创伤导致大量出血和严重感染而死亡,其死亡率接近50%,这比闭合性骨盆骨折骨折的10%~15%明显要高。在抢救这类创伤时多把重点放在于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大量出血,快速液体灌注复苏以恢复有效血容量,及时彻底的清创,预防创面及全身的感染,这些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环节;而对于开放性骨盆骨折来说,处理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 DC)理论的雏形出现于19世纪末对于肝脏损伤填塞止血的方法中;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些外科医师发现,对于严重创伤并伴有大量失的血的患者采用分期手术,与初期就进行剖腹探查并完成确定性手术的方法相比较而言,前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般情况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过程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初始的创伤程度(即“一次打击”,创伤负荷)、患者自身机体的生物学反应和为挽救生命而进行的医学干预(即“二次打击”,外科负荷)。正是对于上述研究的深入探索后,“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这种外科医疗策略被提出了,也就是对于那些早期治疗时难以实施确定性手术的危重患者,尽量降低对他们施加由于“二次打击”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炎症反应强度,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即第一要保证的是急救复苏,挽救生命,然后才是确定性的手术治疗。1993年Rotondo正式提出了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 DC)的概念,并建议了治疗程序。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是由普外科领域提出的,开始时主要应用在危重濒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抢救中,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逐渐被更多的医学领域所借鉴,从最初的普外科应用,逐步扩展到骨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外科等专科危重症的救治中;而且不仅限于创伤的抢救中,也用适用于在某些危重疾病的手术治疗中。目的:1、探讨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最佳的治疗对策;2、探讨损伤控制理论(DCO)在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救治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3、总结我院近年来接诊救治的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在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救治中损伤控制理论(DCO)策略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象与方法:收集2001.11-2011.10山东省立医院创伤骨科37例应用DCO方法救治的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的收治的29例非DCO指导的骨盆骨折作为对照组,即非DCO组。DCO组患者均为开放性骨盆骨折,应用DCO理论策略指导治疗,所有患者的初次手术均不是最终的确定性治疗,救治均为三阶段式治疗,先针对危及生命的情况进行抢救,施行初期损伤控制性治疗,主要是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和腹主动脉阻断,然后如ICU进行液体复苏,最后再行确定性内固定手术治疗。非DCO组患者亦均为开放性骨盆骨折,使用第一次手术即为确定性内固定手术,病例组成与DCO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通过对年龄、ISS评分、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matta评分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对患者的整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DCO组37例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男性26例,占70.27%,女性11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年龄35.56岁;交通事故伤19例,高空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5例,机器绞榨伤2例。按Tile方法分类:A型(稳定型)3例,B型(部分不稳定型)12例,C型(不稳定型)22例。其中17例伴有失血性休克,均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早期骨盆外固定支架使用29例。10例伴开放性股骨骨折初期仅行简单清创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均入ICU复苏治疗,待各项生理条件稳定后再做确定性内固定手术。全部患者死亡率5.4%(2/37),死亡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值41.4分,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休克、合并伤及MODS。共发生并发症10例,3例出现局部皮瓣坏死,2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髂总动脉血栓形成,2例腹腔感染,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痊愈;1例死亡。1.两组病例中,年龄的组成呈现出显着的统计学差异,(DCO组患者的平均年龄35.56岁,非DCO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4.07岁),在其他各项入院指标没有显着差异的情况下,说明在损伤状况表现相同时年轻人往往承受了更为强大的暴力,病情更为严重,提示更需要DCO策略的实施。2.两组病例中,患者平均总出血量的组成虽然未呈现出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但是其P=0.054,且DCO组平均出血量1527.03ml与非DCO组平均出血量1022.41ml相比确有较大差异,提示两点,即DCO理论的应用并未降低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总体出血量,且医生在选择使用DCO策略时可能更倾向于出血量大的患者。3.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DCO组36.71天,非DCO组36.2天,F=0.024,P=0.486),DCO组在实施二次手术之前已经在ICU中复苏了一段时间,所以对于二次的内固定手术而言,DCO策略的实施使患者的内固定手术住院时间缩短了,对患者的术后的康复而言,可能提高了效率。4.两组结果均显示,Tile分型中Matta评分的总体驱使随A、B、C分型依次降低,即Tile骨盆分型对于患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5.同Tile分型一样,两组结果均显示,ISS评分中Matta评分的总体驱使与之基本相同,ISS评分对于患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6.与非DCO组相比较,DCO组中患者的最终Matta评分的优良率更高。结论:1.合理应用DCO理论可迅速有效地抢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生存率,稳定骨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迅速准确的诊断和一体化治疗,是提高开放性骨盆骨折生存率的关键。2.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密切关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全身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并发症的发生。3.对于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医生似乎更倾向于对于那些年轻的、失血量更大的患者实施骨科损害控制指导治疗。4.ISS评分对于开放性骨盆骨折的预后有指导意义;Tile分型有利于预测手术疗效。
吴清武,岳军艳,杨瑞民,陈杰,窦文广[8](2012)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尤其在解剖结构复杂、重叠较多的骨关节骨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显着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目的:探讨了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应用原理及不同部位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9关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科领域应用的文章。选择文章内容与骨折及螺旋CT重建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5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螺旋CT扫描后三维或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折创伤检查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它能很直观地显示骨折关节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正确分型,为骨科医师进行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随着多排螺旋CT的快速发展,三维CT重建技术更快捷、简单、实用,图像更加清晰,目前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与三维图像重建的有机结合可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手术计划制定评估预后或治疗后随访,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陈丹祎[9](2011)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经皮骶髂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冶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0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39例,其中术中C-臂透视和自发肌电图监测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1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术后Matta评分和Majeed功能评分。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组术中肌电图检测未见阳性结果,术后CT检查螺钉位置良好,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病例发生。全部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及拆线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atta评分和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 0.05)。结论只要适应症掌握得当,合理选择内固定,手术操作规范,经皮骶髂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术中采用合适的检测手段,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更符合手术向微创发展的趋势。
郝国严[10](1976)在《分析70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骨盆是躯干和下肢的桥梁,是一个坚强的结构,且有一定的弹性,平时不易折裂。有人统计3876例骨折中,骨盆骨折占1.1%。褚大由氏等报告4096例骨折中,骨盆骨折占2.74%。但骨盆一但发生折裂,说明外力相当猛烈,并发症或复合伤甚多。骨盆骨折的死亡率在骨折中仅次于颅骨及颈椎的骨折,约
二、分析70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析70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手术治疗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典型病例 |
1.5 讨论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2)LIPUS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微能量治疗外伤性ED的初步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 |
第一节 大鼠盆大神经节三维培养体系的建立与海绵体神经轴突再生的评价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节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海绵体神经再生的最适参数探索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节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LIPUS预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 |
第一节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节 LIPUS预处理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初步临床应用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附录 |
(3)3D个性化压垫对维持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稳定性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Colles骨折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4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1.5 研究对象剔除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6.1 常规骨折手法复位 |
1.6.2 研究组和常规组的夹板治疗方法 |
1.7 3D打印压垫制作程序 |
1.7.1 Mimics软件处理 |
1.7.2 3-Matic软件处理 |
1.8 观察指标 |
1.8.1 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 |
1.8.2 记录VAS评分 |
1.8.3 记录肿胀程度 |
1.8.4 记录骨折愈合后腕关节评分 |
1.8.5 不良反应观察 |
1.8.6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 |
1.9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统计数据分析 |
2.1 观察两组患者复位后和各治疗阶段的影像学检查参数 |
2.1.1 观察两组患者复位后的影像学检查参数 |
2.1.2 观察两组患者复位后各治疗时间段的掌倾角的变化 |
2.1.3 观察两组患者复位后各治疗时间段的尺偏角的变化 |
2.1.4 观察两组患者复位后各治疗时间段的桡骨高度的变化 |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 |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患肢的肿胀评分 |
2.4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后腕关节评分 |
2.5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病率 |
2.6 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祖国传统医学对Colles骨折的见解 |
3.2 Colles骨折的主要特征及治疗分析 |
3.3 小夹板与压垫在维持骨折复位稳定性中的作用 |
3.4 3D打印技术在治疗中的运用 |
3.5 统计结果分析 |
3.5.1 一般研究资料 |
3.5.2 稳定性观察 |
3.5.3 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 |
3.5.4 患肢肿胀程度的缓解 |
3.5.5 患肢腕关节功能恢复及优良率、治愈率 |
3.5.6 不同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文献综述 |
1 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疗领域的应用 |
1.1 制作术前实物模型 |
1.2 打印手术导向模板 |
1.3 制作内植物和假体 |
1.4 打印骨科康复器械、支具 |
1.5 骨骼肌肉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1.6 3D打印技术在外固定支具中的应用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优点 |
2.1 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 |
2.2 技术实现快 |
3 3D打印技术的瓶颈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1 论文发表情况 |
2 出版着作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1 主持课题情况 |
2 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DSA技术在腹部及盆腔损伤诊治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收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结果与结论 |
2.1 一般情况 |
2.2 具体结果(表 2)及结论 |
2.3 总体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管造影及栓塞技术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诊疗中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 |
附录2 AIS-90评分(简明损伤评分)与ISS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
致谢 |
(5)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临床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应用VSD协助治疗伴有会阴部损伤的开放性骨盆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会阴部损伤的处理 |
1.2.2 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治疗 |
1.2.3 后期创面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损伤控制理论在开放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质量评估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原着22篇, 临床研究126篇, 综述25篇, 述评4篇。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2.2 结果描述 |
2.2.1 骨与关节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措施 |
2.2.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3 小结 |
(9)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论文部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综述部分 |
正文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致谢 |
第四部分:个人简历 |
四、分析70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刘源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2]LIPUS对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微能量治疗外伤性ED的初步临床应用[D]. 谷遇伯.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3D个性化压垫对维持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稳定性的疗效观察[D]. 刘金清.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DSA技术在腹部及盆腔损伤诊治中的应用分析[D]. 罗杨兴.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D]. 张京京.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6]应用VSD协助治疗伴有会阴部损伤的开放性骨盆骨折[J]. 魏人前,曹兴海,涂大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08)
- [7]损伤控制理论在开放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D]. 窦甍. 山东大学, 2012(01)
- [8]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J]. 吴清武,岳军艳,杨瑞民,陈杰,窦文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09)
- [9]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陈丹祎. 宁夏医科大学, 2011(06)
- [10]分析70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 郝国严. 陕西新医药, 197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