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期刊专利文献题录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孟广均[1](2020)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译报道工作40年(1950—199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在1950—1990年40年中,编辑出版了科技情报类、图书馆学情报学类、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类单本和连续性出版物为314种;此外,1950—1987年中,有185人个人发表了论文/译文/专着/译着2 022篇(种)。随后阐述3条体会:需认识编译报道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培养一批素质好的专职编译报道人才;并提出3条建议:成立文献情报出版社加强编译报道出版物正规化,进一步提高编译报道出版物的质量,加快编译报道工作现代化。
张元梁[2](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武华维[3](2020)在《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已经从信息时代逐步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中很大一部分是用自然语言记录的文本数据。而电子公文作为文本数据类型的一种,它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数字形式的文件。历年累积的电子公文归档保存后一般按照内容进行人工主题标引、分类组织或者建立专题数据库以方便检索和开发利用。但人工标引主题方式存在劳动量大、速度慢、标引不一致等弊端,因此需要研究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针对非结构化公文的主题分析和标引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的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与当前存在的主题自动标引方法相比,它将电子公文文档集作为一个整体识别主题,基于主题词表构建外部知识库以实现对识别的主题用规范化的正式主题词和范畴进行统一标引。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从整体的视角进行电子公文的主题分析,应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其转换成文档语料库,采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与分析,包括融合主题词表语义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以及综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层次结构分析。(2)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建立机器可识别的主题知识库,弥补主题模型方法在非结构化文本的主题标引中存在的背景知识不足问题,以增强主题标引的语义性。在主题词表语义化表示及知识图谱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对传统纸质载体的叙词表进行语义化自动转换的方法,为电子公文主题的标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3)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提出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主题词表知识图谱进行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的方法。在应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借助主题词表外部知识来进行主题的标引工作,使用正式主题词及范畴进行规范、控制和统一组织。具体包括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本文创新点和贡献主要有:(1)对电子公文主题标引这一传统实践问题,提出了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自动化标引的方法。将应用主题模型进行文本主题分析的数据类型扩展到电子公文灰色文献类型,应用知识图谱技术建立主题词知识库,为正式主题词标引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标引工具和知识服务。(2)提出从纸质版主题词表到网络知识库的语义化转换的方法。设计了面向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的主题词表SKOS数据模型描述方案及其自动转换算法,设计了RDF/N3主题词表关联数据自动转换成知识图谱算法,并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上述算法。(3)完成《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语义转换任务,将其主表和范畴表部分的所有内容从传统纸质媒介形式转换成为图数据库存储的知识图谱形式,为图书、情报和档案学术界和管理实务界贡献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集。本论文包括图40幅,表17个,附录3个
龚丽娟,王昊,李轲禹,张宝隆,唐慧慧[4](2020)在《中文学术论文的区分性测度及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意义]提出了术语区分能力与文献区分能力两个指标用以衡量中文学术论文的区分性,以探究论文区分性与其对应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选取了2018年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这一学科下所有CSSCI核心期刊的文献以及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部分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作为实验对象,基于以上两个指标对以上4个学科的学术论文的区分性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用于衡量学术论文的区分性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在不同的学科上均适用;基于TDC方法得到区分性高的论文即该论文更容易被准确检索到,这类论文彼此间主题差异较大,反之区分性低的论文由于使用术语较为相似,检索过程中更不容易被准确检索到;基于DDC方法得到的区分性高的论文表现为较为集中的主题,这类主题能够反映该学科近期研究的新方向,而区分性低的论文之间主题差异较大,能够反映该学科下的较为传统研究或冷僻的研究方向,这一结论能够为探测某学科学术研究的新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洁[5](2019)在《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走进了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数据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的逻辑起点。“数据驱动”打破了基于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桎梏,形成了从问题到数据又回归问题的新方法论认识——基于数据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范式将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从对问题本源的探索推向知识服务的本真,可以说,从数据直面用户、管理和服务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供给侧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知识发现服务要改变的不只是管理技术、管理规则或服务形式,而要涉及整个管理理念和服务体系。而大数据环境中,数字图书馆信息发生源越来越多,数据产出量越来越大,数字资源增长速率越来越快,数据异构性越来越明显,数据老化节奏越来越快,低价值密度隐患的知识饥渴和数据海啸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用户对发现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数字图书馆数据资源正面临着重新被发现的挑战。迎面变化和挑战,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发现服务不单要完成从文献数字化到内容数据化的知识组织转型,更应实现数字资源从内容数据化到数据智能化的价值开发和智慧洞见。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开辟了知识发现的新路径,开启了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时代新转型。探索数据驱动理念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模式的新形态,需要学习、内化数据科学相关理论,需要剖析知识发现的驱动要素和作用机制,需要打破传统的资源发现固化模式,创建知识发现服务的创新生态功能圈。融合数据驱动和知识发现的双重技术优势,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趋从数据化、数据向知识转化的语义关联、可视化和智能化驱动维度寻求用户数据、内容资源数据、专家数据、业务数据的新协同,开发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精准文献推荐等的新应用,强化数据的集群整合、提升平台的绿色联通、实现用户界面的友好交互,使数字图书馆成为支持用户知识探索与发现创造的智能服务系统,使数据资源最大化的进行价值开发与知识转化,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受益于数字图书馆高效、便捷、友好与智能的知识发现服务体验。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数据驱动、知识发现研究成果的追本溯源,界定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核心理念;通过文献分析、调查访谈、仿真实验、模型训练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环境、驱动机制、创新模式、模式应用以及创新策略制定。围绕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从数据环境特征、数据环境变化和数据环境开发分析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结合数据要素、数据驱动过程、数据驱动维度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驱动动力机制、流机制、协同驱动机制和数据驱动控制机制;第五章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模式创新衍变的内在使命分析,指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构建依据、构建基础和构建过程;第六章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进行具体的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文本推荐和多粒度检索决策应用;第七章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具体瓶颈给出各驱动维度的应对策略。具体内容阐述如下:第3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分析本章是对大数据驱动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场域的情境解构。首先,基于大数据的4V特征,面向全数据,分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数据形态、存在方式、存储模式、存储内容、数据价值等方面的特性。其次,探讨数据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思维、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影响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革新的优劣利弊。最后,基于环境特性和环境变化的双向作用状态定位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发展的开发方向。明确本文研究目的的同时,引出4、5、6、7章节的主要研究任务。第4章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机制分析本章作为第5章的铺垫,详细解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平台的数据要素和驱动作用形式。通过用户数据、资源内容数据、专家数据的分类界定,为第6章科研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精准文献推荐等的服务模式应用提供数据基础;通过数据化、语义关联、可视化、智能化的数据驱动维面的层级解构,为第7章的创新策略制定奠定优化主线;基于数据要素、驱动过程和驱动维面,从内外力作用的动力机制、输入-输出的流机制、数据融合的协同驱动机制以及数据驱动控制机制具体呈现数据驱动与知识发现服务交互融合的催化反应。第5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首先对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构建进行内在逻辑分析;其次,从资源发现既有模式、知识产品和技术支持方面阐述实现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外在基础;最后,综合内在逻辑和外在基础,进行创新模式的基础框架和平台架构的初步解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构建。第6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用研究本章在第5章提出的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科研用户数据进行数字图书馆百度发现的科研用户画像构建,利用文献数据进行以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为核心要素的研究设计指纹构造,结合用户画像和研究设计指纹实现精准文献推荐,并通过用户检索实验验证多粒度检索决策的优势。第7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策略研究基于第4章对数据驱动维度和驱动机制的分析,本章旨在明确数据化、语义化、关联化、可视化和智能化驱动的创新方向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路径设计,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制约因素,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建议。大数据环境下,重新界定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内涵、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驱动机制、创新数字图书馆既有的资源发现服务模式,有利于从方法论认识层面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统一检索及其延伸功能,更在于此基础上辅助科学发现的循证决策、智能管理和知识再造的服务价值。在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与努力认识未知的道路上,数据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为科学发现的方法探索提供了一个可行参考,推动着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不断革新的历程中惠及更多的求知受众。
卢超[6](2020)在《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是民族进步之魂。科研创新作为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建设、科研成果的经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识别科研创新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科研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有其足迹可寻。浩如烟海的学术研究里蕴藏着科研的创新,可通过追踪学术文献中的新兴话题来实现科研创新的追寻;这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知识管理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对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即围绕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展开。在知识管理领域,传统的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本质是利用引文网络识别研究话题,并在研究话题中筛选出处于新兴阶段的研究话题。这种研究思路具有一定合理性和优越性,但也使得学术文献的主题表达(全文本内容)和文献之间引用关系的表达(引文内容)被完全抽象,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随着学术文献全文数据日益丰富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还原被抽象内容特征、构建内容加权的引文网络并发现新兴研究话题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本文首先探索哪些内容特征可用于发现研究话题,并应用这些特征发现并验证新兴研究话题。沿着识别内容特征、构建引文网络、识别研究话题、筛选新兴研究话题和验证研究结果的基本路径,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探究学术文献的引文内容特征与引用之间的表里关系,识别可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引文内容特征。为了更好地展示引文内容和引用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研究选择以H指数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及其文内的引文内容。通过对引文内容特征与被引文献学术影响力的时间变化关系的考察,研究发现,学术文献的引文内容确实对其学术影响力有很好的刻画作用,特别是在引文被提及次数、共被提及次数以及引用位置分布这三个特征上显示出极佳的效果。因此,该部分选取的相关引文内容特征可用作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研究。(2)探究学术影响力视角下全文本内容特征与学术文献之间区分性的关系,识别可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全文本内容特征。本文选取PLo S上生物科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学术论文,分析其全文本内容特征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研究通过CFA框架提取了12个描述学术论文全文本的特征;通过设计零模型,将它们与标准化被引频次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在现有的全文本内容特征描述框架下利用全文本内容特征进行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会存在较大的干扰,无法使用这一类的内容特征进行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本部分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两种内容特征中,引文内容特征更适用于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3)探索不同内容权重策略构建的文献耦合网络的结构形态差异。本文比较了多个全文数据提供者的全文数据的优劣势,选取PLo S中生物医学领域作为数据对象进行分析;通过联合PLo S全文数据和Wo S数据,构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文献耦合网络,并制定了11种策略(包括不加权)对网络的边进行加权。通过比对这11个耦合网络,研究发现使用引文内容等相关特征时,构建的文献耦合网络的结构形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节点的权重分布、度分布以及节点中心度等指标均有显着的变化。(4)结合内容特征的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实证研究。本文根据已构建的11个耦合网络,进行研究话题划分,构建新兴研究话题发现指标,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指标有利于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引用位置特征对发现新兴研究话题效果有明显提升;被提及次数特征在研究话题的解释中有重要价值;在本文数据集中,新兴研究话题的未来学术影响力较非新兴研究话题有一定的优势。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对新兴研究话题相关研究和理论的梳理,分析了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利用文献内容特征帮助引文网络构建新兴研究话题的研究设想。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四个子研究实现了新兴研究话题内容特征的识别,运用内容特征构建文献耦合网络并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对传统方法和本文所提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验证二者的差异性。本文从四个方面阐明了研究的启示:(1)内容特征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可提高发现的效果;(2)结合内容特征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内容特征应用思想可运用于其他计量学研究问题;(4)运用内容特征时需要注意其有效性的问题,引入不合适的内容特征也有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
李俊,王梦媛[7](2019)在《国内外专利挖掘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专利挖掘是专利分析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反映国内外专利挖掘现状与趋势,文章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81年~2017年)的数据以及WOS数据库(1999年~2017年)的数据,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SATI和Ucinet,对国内外专利挖掘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选择的可视化项目主要有: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专利挖掘领域作者合作团体小且少、机构合作较少且多为机构内合作、研究机构多为大学、关键词聚类团较多,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合作、拓广领域范围、注重应用,才能取得领域突破。参考文献19。
王会丽[8](2018)在《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回顾与思考——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关论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旨在为当前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相关论文,并对论文的时间分布、作者及其机构分布、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全面展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研究状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图书馆在我国专利法实施之前就已经开始关注专利信息服务研究,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率先发文介绍专利文献的收藏、加工整理和利用,高校图书馆随后加入且发展迅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后期,受我国专利制度正式实施和信息技术、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曾一度繁荣,研究成果颇丰,及时反映和推动了当时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实践的发展。
段菲菲[9](2017)在《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家应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此可见国家已将科技成果的管理与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层面。Web2.0环境下,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科技成果数量也飞速增加,其资源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跨时间、跨地理、跨语种等特点。面对数量庞大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为解决其存在的开放程度低、服务粒度过大及集成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利用相关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对其进行有效组织,更重要的是在有序化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聚合便于用户获取利用。因此,本文以“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为选题,借助于BIBFRAME在资源语义描述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框架,以实现科技成果在内容维度、结构维度以及使用维度上的聚合与服务。本文按照“理论—模型—实证”的总体思路,以科技成果为研究对象,BIBFRAME框架为语义描述标准,从理论、方法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对科技成果语义进行标准化描述。以语义网技术为主要手段,运用知识组织、关联数据等理论及相关的方法与技术规范,揭示科技成果资源内部知识对象以及知识与对象的语义关系,使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的科技成果重新组织为一个覆盖所有科技信息的资源网络。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科技成果信息在多维度上的有效聚合,也实现了基于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知识发现与创新,同时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深入分析科技成果的概念、内涵、外延及应用状况,系统梳理了科技成果资源的类型与利用现状,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将BIBFRAME应用到科技成果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其应用范式进行探讨。(2)将DC、MARC、RDA等多种元数据集进行融合,并与BIBFRAME进行映射转换,在BIBFRAME的规则和约束下,实现科技成果各类型资源及其属性内容相互关联,并借助D2R关联数据工具将非结构化的科技成果资源发布为科技成果信息关联数据,最终提供基于知识关联的语义服务。(3)使用归一化的语义模型来挖掘异构科技成果的内容关联之后,可以将科技成果结构信息、科技成果内容信息、科技成果使用信息有机关联在一张巨大的语义关联网络,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将大量分散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进行聚合,从而取得信息的全貌。(4)根据所设计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方案开展实证研究。以CNKI中的题录信息为具体应用背景,采用直接聚合转换与间接聚合转换两种模式,使用本体描述语言OWL为BIBFRAME的描述语言对科技报告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并使以上两种模式实现其形式与内容上的融合,共同达到科技报告资源中知识内容与知识对象间的关联。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科技是否能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也关系到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将海量、多元、异构的科技成果资源通过聚合的方式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BIBFRAME的理论基础,深入的研究了基于BIBFRAME的语义描述机制,以及对科技成果资源进行关联数据的创建与发布,可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描述、语义化的深度整合及知识化的深度揭示,显着提高了科技成果资源的利用价值。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成果资源“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问题。
陈云鹏[10](2016)在《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文中认为“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属于文献计量学与标准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本课题研究来源于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引用的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项目号:252013Y-3059)。文献计量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引文分析法、时间维度分析法和空间维度分析法为基本框架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图书情报学领域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计量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网络信息、科学数据等方面,尚未涉足标准文献领域。标准文献作为体现标准化科学与技术进步的最佳实践成果,具有重要的科技情报价值,将文献计量学方法与标准文献有机结合,构建标准计量分析方法有利于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向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选题旨在构建适用于标准文献的计量分析方法,既有利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展,也有利于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的完善。本文从标准计量分析的需求入手,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标准文献特点,构建了基于采用关系的五维度标准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基于被使用的标准文献半衰期算法、基于被使用的标准文献水平评价方法。(1)构建了五要素模型的标准文献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以标准的采用关系入手,从采用强度、采用效度、采用粘度、采用广度和采用转化速度五个维度,构建了标准才行采用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五要素模型作为定量测定标准文献采用影响力的方法,具有评价指标全面、可量化的优点,通过ISO标准对我国推荐性国家标准采用影响力的实证分析看,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较全面、客观的反映出标准采用影响力的相关要素。可以将五要素模型作为定量测度标准采用影响力的方法。(2)基于标准文献具有不同于其他科技文献的特点,无法直接使用引用标准来体现标准被使用的情况。本文研究发现企业自我声明使用的标准数据可以较准确的反映标准被企业使用的情况并基于企业自我声明使用的标准数据,结合标准文献特点,构建了适用于标准文献的半衰期新算法,使用此方法对我国国家标准进行了半衰期的实证分析,发现了我国国家标准的老化特点。(3)通过比对分析标准引用与论文引用和专利引用的异同点,发现标准引用无法作为评价标准水平的指标。并基于标准文献具有不同于其他科技文献的特点,无法直接使用引用标准来体现标准被使用的情况。本文构建了基于企业自我声明使用数据的标准水平评价指标。(4)通过将标准文献半衰期计算方法和标准采用影响力方法在农业标准进行的实证分析,证明标准计量分析方法可以较好运用到农业标准数据的分析当中。
二、国外期刊专利文献题录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期刊专利文献题录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译报道工作40年(1950—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从发展历程看科图编译报道工作的成就 |
1.1 创建初期(1950—1965年) |
1.2“文革”时期(1966—1976年) |
1.3 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 |
2 从产品类型看科图的文献情报产品 |
2.1 科技情报类出版物 |
2.2 图书馆学情报学类出版物 |
2.3 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类出版物 |
2.4 个人作品 |
3 体会和建议 |
3.1 体会 |
3.2 建议 |
(2)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3)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 |
2.1 主题标引的相关研究 |
2.1.1 主题标引的基本概念 |
2.1.2 主题标引的演进历史 |
2.1.3 主题标引的技术方法 |
2.2 主题模型的相关研究 |
2.2.1 主题模型概述 |
2.2.2 主题模型应用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框架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整体框架 |
3.2.1 自由文本数据和词典数据的预处理 |
3.2.2 电子公文文档集主题识别和分析 |
3.2.3 主题词表语义转换 |
3.2.4 电子公文主题的自动标引 |
3.3 数据集的构建与清洗 |
3.3.1 实证数据 |
3.3.2 验证数据 |
第4章 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 |
4.1 融合主题词表语言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LDA的主题分析 |
4.1.1 研究方法及流程 |
4.1.2 实证研究 |
4.2 融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hLDA的主题分析 |
4.2.1 层次主题模型及共词网络概述 |
4.2.2 研究方法及流程 |
4.2.3 实证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 |
5.1 主题词表及语义转化的理论研究 |
5.2 研究方法及流程 |
5.2.1 分析主题词表构成及其语义关系类型 |
5.2.2 构建基于SKOS数据模型的语义转换映射方案 |
5.2.3 主题词表的SKOS语义自动转换 |
5.2.4 SKOS语义化主题词表自动转换知识图谱 |
5.3 实证研究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分析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综合应用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1 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1.1 方案及流程 |
6.1.2 实证研究 |
6.1.3 有效性分析 |
6.2 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2.1 方法及流程 |
6.2.2 实证研究 |
6.2.3 有效性分析 |
6.3 有效性验证 |
6.4 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证数据 |
附录2 验证数据 |
附录3 主题词表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文学术论文的区分性测度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研究 |
2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框架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3 TDC测度方法 |
2.4 DDC测度方法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基于TDC的学术论文区分性计算 |
3.1.1 LIS学科文献TDC整体情况 |
3.1.2 LIS学科论文主题差异性分析 |
3.1.3 其他学科论文主题差异性分析 |
第一,CS学科。 |
第二,LW学科。 |
第三,MX学科。 |
3.2 基于 |
3.2.1 LIS学科DDC整体分布 |
3.2.2 LIS学科论文主题差异分布 |
3.2.3 其他学科论文主题差异分布 |
第一,CS学科。 |
第二,LW学科。 |
第三,MX学科。 |
4 结 论 |
(5)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驱动研究现状 |
1.2.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数据驱动 |
2.1.2 知识发现 |
2.1.3 Web级资源发现 |
2.1.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理论 |
2.2.2 数据驱动控制理论 |
2.2.3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分析 |
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特征 |
3.1.1 馆藏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及数据形态和存在方式的多样性 |
3.1.2 数据存储模式多样化及存储内容的非结构化和碎片化 |
3.1.3 数据资源价值的低密度和高变现潜能 |
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变化 |
3.2.1 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演化 |
3.2.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 |
3.2.3 数据分析思维模式的形成 |
3.2.4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应用趋势 |
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开发与应用 |
3.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大数据环境中的新定位 |
3.3.2 开发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数据驱动的新机制 |
3.3.3 创新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新模式 |
3.3.4 开发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新业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机制分析 |
4.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数据驱动机制的数据要素 |
4.1.1 用户数据要素 |
4.1.2 内容资源要素 |
4.1.3 专家数据要素 |
4.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过程与维度 |
4.2.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过程 |
4.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维度 |
4.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机制 |
4.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类型 |
4.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关系分析 |
4.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仿真模型 |
4.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机制 |
4.4.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特征 |
4.4.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过程 |
4.4.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机制模型 |
4.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机制 |
4.5.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内涵 |
4.5.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目标 |
4.5.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机制模型 |
4.6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机制 |
4.6.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内涵 |
4.6.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 |
4.6.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
5.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问题的提出 |
5.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构建基础 |
5.2.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模式基础 |
5.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产品基础 |
5.2.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技术基础 |
5.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构建 |
5.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框架设计 |
5.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架构分析 |
5.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用研究 |
6.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科研用户画像应用 |
6.1.1 用户画像数据收集 |
6.1.2 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
6.1.3 用户画像实验分析 |
6.2 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研究设计指纹识别应用 |
6.2.1 研究设计指纹识别基础 |
6.2.2 数据标注 |
6.2.3 研究设计指纹生成模型训练 |
6.2.4 结果与讨论 |
6.3 融合用户画像和研究设计指纹的文献推荐应用 |
6.3.1 文献推荐模型构建 |
6.3.2 文献推荐仿真实验 |
6.3.3 结果与讨论 |
6.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多粒度检索决策应用 |
6.4.1 实验准备 |
6.4.2 实验描述 |
6.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
7.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方向与路径 |
7.1.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方向 |
7.1.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路径 |
7.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化优化 |
7.2.1 数据化优化阻碍 |
7.2.2 数据化优化策略 |
7.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语义关联优化 |
7.3.1 语义关联优化阻碍 |
7.3.2 语义关联优化策略 |
7.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可视化优化 |
7.4.1 可视化优化阻碍 |
7.4.2 可视化优化策略 |
7.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智能化优化 |
7.5.1 智能化优化阻碍 |
7.5.2 智能化优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理论与实践 |
1.1.2 全文计量分析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综述 |
1.4.1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 |
1.4.2 学术文献全文计量分析研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总体研究框架 |
1.5.1 研究问题的解构 |
1.5.2 研究脉络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话题的属性、内容特征及周期性 |
2.1.1 研究话题的基本属性 |
2.1.2 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 |
2.1.3 研究话题周期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科学变革理论 |
2.1.4 研究话题发展的周期性 |
2.2 新兴研究话题及其相关概念 |
2.2.1 新兴研究话题 |
2.2.2 研究前沿 |
2.2.3 热门研究话题 |
2.2.4 概念辨析 |
2.3 复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2.3.1 复杂网络的网络属性 |
2.3.2 复杂网络的基本模型 |
2.3.3 引文网络模型 |
2.3.4 社区发现 |
2.4 本章小结 |
3 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引文内容特征识别研究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实验数据 |
3.1.2 实验数据采集 |
3.1.3 引文内容特征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引用频次和引文被提及次数 |
3.2.2 引用位置 |
3.2.3 引文共被提及 |
3.2.4 引文话题相似度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全文本内容特征识别研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实验流程 |
4.1.2 实验数据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4.3.1 语言复杂度特征与学术影响力 |
4.3.2 统计显着性与实际显着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引文内容加权的文献耦合网络构建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实验数据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流程 |
5.1.4 实验分析指标 |
5.2 实验结果 |
5.2.1 网络大小 |
5.2.2 网络节点度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实证研究 |
6.1 数据与方法 |
6.1.1 实验数据 |
6.1.2 实验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2.1 预实验 |
6.2.2 结果分析 |
6.2.3 实验结果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梳理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学术文献全文本内容特征及其学术影响力回归模型结果 |
附录 B:PLo S期刊文献全文数据抽取样例 |
附录 C:新兴研究话题抽取结果数据 |
附录 D:攻读博士期间相关研究和成果 |
(7)国内外专利挖掘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1 国外数据来源 |
1.2 国内数据来源 |
1.3 数据处理 |
2 研究工具 |
3 研究力量的可视化分析 |
3.1 作者合作网络的可视化 |
3.2 机构合作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
4 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
4.1 基于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
4.2 基于Ucinet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
4.3 基于Citespace的热点主题演进图谱分析 |
(8)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回顾与思考——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关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2 时间分布 |
3 作者及其机构分布 |
4 研究内容 |
4.1 专利文献、信息、情报的收集 |
4.2 专利文献、信息、情报的加工整理 |
4.3 专利文献、信息、情报的开发利用 |
4.4 专利服务人员的设置和培养 |
4.5 专利检索 |
4.6 专利培训 |
4.7 国外专利信息服务介绍 |
5 结语 |
(9)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科技成果聚合研究现状 |
1.2.2 BIBFRAME(书目框架)应用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科技成果聚合理论基础 |
2.1 科技成果组织与评价理论 |
2.1.1 科技成果内涵及外延 |
2.1.2 科技成果组织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
2.1.3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
2.2 BIBFRAME相关理论 |
2.2.1 BIBFRAME衍生背景 |
2.2.2 BIBFRAME发展历程 |
2.2.3 BIBFRAME支撑技术 |
2.2.4 BIBFRAME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语义描述 |
3.1 传统资源描述方法 |
3.2 基于BIBFRAME的资源描述方法 |
3.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资源描述优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
4.1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描述 |
4.2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
4.2.1 基于内容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
4.2.2 基于外部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
4.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数据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流程 |
5.1 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必要性分析 |
5.2 聚合的目标与原则 |
5.2.1 聚合的目标 |
5.2.2 聚合的基本原则 |
5.2.3 聚合的作用 |
5.3 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模式 |
5.3.1 基于内容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3.2 基于结构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3.3 基于使用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4 BIBFRAME与传统数据格式的映射转换 |
5.5 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效果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实证分析 |
6.1 数据源获取 |
6.2 映射转换结果 |
6.2.1 直接聚合转换 |
6.2.2 间接聚合转换 |
6.3 UML转换法 |
6.3.1 工具概述 |
6.3.2 转化过程描述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标准化体制改革对标准化情报提出的新要求 |
1.1.2 计量学方法与文献融合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
1.1.3 学科交叉与融合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
1.1.4 研究背景综合 |
1.2 研究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计量方法发展综述 |
1.3.2 标准化情报分析研究进展 |
1.4.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标准化与标准计量分析 |
2.1 标准化和标准体系 |
2.1.1 标准化 |
2.1.2 标准体系 |
2.1.3 小结 |
2.2 标准情报和标准计量分析 |
2.2.1 标准情报 |
2.2.2 标准分类 |
2.2.3 标准情报研究进展 |
2.2.4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标准化情报对计量分析的需求 |
3.1 标准计量分析要素 |
3.1.1 标准内容结构要素解析 |
3.1.2 标准文献元数据 |
3.2.标准计量分析需求 |
3.2.1 我国标准化战略情报分析需求 |
3.2.2 标准化科研管理的情报需求 |
3.2.3 标准生命周期内中的情报需求 |
3.2.4 标准化情报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需求 |
3.3.标准化情报分析需求对文献计量需求分析 |
3.3.1 标准的研究需求 |
3.3.2 标准化组织和标准化科研人员的评价需求 |
3.4.标准情报需求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融合探索 |
3.4.1 研究对象、研究需求和方法的映射尝试 |
3.4.2 可行的融合路径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五维度模型的标准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 |
4.1 标准采用与标准影响力评价 |
4.1.1 标准的采用关系 |
4.1.2 标准采用与影响力评价 |
4.1.3 标准采用分析的元数据 |
4.2 五要素模型 |
4.2.1 采用强度 |
4.2.2 采用广度 |
4.2.3 采用效度 |
4.2.4 采用粘度 |
4.2.5 转化速度 |
4.3.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分析结果 |
4.3.3 小结 |
4.4 结束语 |
第五章 标准文献半衰期新算法研究 |
5.1.文献计量半衰期算法概述 |
5.1.1 基于引文分析的文献半衰期算法 |
5.1.2 小结 |
5.2.现行半衰期模型不适合标准文献的原因分析 |
5.2.1 引用不适合作为标准被使用的主要评价因素 |
5.2.2 标准文献的老化特点 |
5.2.3 小结 |
5.3.标准半衰期算法(I)及实证分析 |
5.3.1 标准的“使用情况”假设(1) |
5.3.2 标准半衰期公式 |
5.4.标准半衰期算法(II)及实证分析 |
5.4.1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 |
5.4.2 企业自我声明数据与标准数据的结合 |
5.4.3 声明数据对标准老化算法的影响 |
5.4.4 企业自我声明使用标准数据优势 |
5.4.5 基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据的标准半衰期算法 |
5.4.6 实证研究 |
5.5 总结 |
第六章 标准水平评价计量分析方法 |
6.1 标准引用与论文引用的比较研究 |
6.1.1 引用范围比较 |
6.1.2 引用目的比较 |
6.1.3 引用动机比较 |
6.1.4.关联性比较 |
6.1.5.小结 |
6.2.标准水平评价计量分析方法研究 |
6.2.1 标准被使用的评价维度分析 |
6.2.2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据 |
6.2.3 基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据的标准水平评价指标 |
第七章 标准计量分析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7.1 农业行业标准半衰期计算 |
7.1.1 计算方法及样本数据的选择 |
7.1.2 ISO农业标准半衰期 |
7.1.3 我国农业标准半衰期 |
7.1.4 ISO农业标准和NY标准的比较 |
7.2 我国农业行业标准采用影响力分析研究 |
7.2.1 基本情况 |
7.2.2 采用强度 |
7.2.3 采用广度 |
7.2.4 转化速度 |
7.2.5 小结 |
7.3 应用总结 |
第八章 总结展望 |
8.1.本文研究回顾 |
8.1.1 各章主要内容 |
8.1.2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8.2.存在不足 |
8.3.研究展望 |
8.3.1 丰富标准文献专用的计量分析方法 |
8.3.2 构建标准计量分析方法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国外期刊专利文献题录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译报道工作40年(1950—1990年)[J]. 孟广均.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04)
- [2]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D]. 武华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4]中文学术论文的区分性测度及分析研究[J]. 龚丽娟,王昊,李轲禹,张宝隆,唐慧慧. 情报杂志, 2020(07)
- [5]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D]. 李洁. 吉林大学, 2019(02)
- [6]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D]. 卢超.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9)
- [7]国内外专利挖掘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李俊,王梦媛.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9(02)
- [8]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回顾与思考——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关论文为例[J]. 王会丽. 情报探索, 2018(05)
- [9]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D]. 段菲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D]. 陈云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