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麻鸭研究的历史与争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正阶[1](1992)在《冠麻鸭研究的历史与争论》文中研究说明 冠麻鸭(Tadorna Cristata)是一种世界性珍稀鸟类,也是学者们长期争论的一种最神秘的野鸭.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三个标本,其中一个保存在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另外两个保存在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有关冠麻鸭的资料目前知道甚少,人们只是根据三个标本的产地以及有关材料推测它可能繁殖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北部山区,越冬在中国东部沿海、朝鲜南部和日本沿海地区.由于冠麻鸭在自然界踪迹难寻,因此从发现冠麻鸭以来,鸟学界对冠麻鸭的认识就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冠麻鸭不是一个独立的种,而是杂交种;有的人认为冠麻鸭早已绝迹;有的人认为冠麻鸭目前
程南洋[2](2012)在《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休闲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休闲旅游以旅游为手段实现休闲的目的,追求的不仅是一种旅游过程,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森林资源为休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的休闲空间,是休闲者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身与心的和谐的理想场所。森林休闲旅游既追求健康、生态的高品质,更重视物我两忘的雅境界,受到越来越多的休闲者的关注。近10年来,中国森林公园接待休闲旅游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年均增长17.63%和36.7%的实践则是最好的证明。然而,森林休闲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有限的森林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不完善的服务体系的制约。对休闲者来说,理想的休闲地和健康休闲环境却没能实现旅游休闲的目的;对森林景区来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的景观资源没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产业发展来说,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却没有形成健康的产业体系。本文力求突破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对产业发展路径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初步构建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分析框架,科学界定了森林休闲旅游内涵。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和现代休闲理论,从文化、时间、资源、环境、服务和经济的视角来考察森林休闲旅游,提出了森林休闲旅游自由时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服务体系的FRES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森林公园休闲旅游产业存在着休闲时间和休闲季节的不均衡,资源开发与资源利用空间的不均衡,环境质量与生态保护力度的不均衡和基础设施与产业体系不健全等发展困境。分析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统计数据,揭示了森林休闲旅游与各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程度,测算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构建了包括目的地产业、中介产业和辅助产业在内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体系。中国森林休闲旅游产业与各产业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对餐饮业、住宿业和交通运输的依赖越来越大,对煤炭、石油化工等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强。森林休闲旅游产业波及面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力显着提高,而国民经济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构建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分析模型,测算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对主要资源的依赖程度及环境影响程度。测算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对物质和服务最终产出的消耗分别为48.05和51.95%,论证了旅游交通业、餐饮住宿业以及旅游开发对水资源、能源资源的消耗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占GDP总量0.0735%森林休闲旅游产出,消耗了0.081%的原油,1.09%的煤炭,0.09%的水资源,森林休闲旅游资源消耗显然高于全国产业的平均水平;排放了占总量0.05%的CO2,0.112%的SO2,单位产出污染物排放较高。分析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增长与水资源、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增加的相关性,建立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分析模型,揭示了技术进步和环境治理投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在技术进步和环境治理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测算了森林休闲旅游人次每增长1%会直接和间接导致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增长0.241541%,石油资源消耗增长0.217261%,煤炭资源消耗增长0.292284%,天然气资源消耗增长0.751697%,水电、风电、核电资源消耗增长0.34679%,水资源消耗增长0.14458%;同时导致生活废水排放增加0.162914%,生活SO2排放量增加0.372375%,生活烟尘排放量增加1.2365%。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和环境治理投入是减少森林休闲旅游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生活用COD的排放每减少1%,需要污染治理投入增加0.15978%,总的氨氮排放量减少1%,需要污染治理投入增加1.0788%。基于森林休闲产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提升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创意水平和服务层次,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降低对物质资源的消耗,促进产业发展的时空均衡。
邵璐[3](2015)在《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由于人类不断地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引起了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往昔美丽的地球村已然不复存在,人与自然的冲突矛盾已经接近无法调和的状态,很是棘手。面对当前的困境,人类在不断地自我反思的同时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是科学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警醒了人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正确的公民生态意识、启发了人们走全新的发展道路。因此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研究。马克思生态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核心,把人的现实能动的对象性活动作为分析起点,科学论述了“人化自然”思想。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生态哲学思想历程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再到成熟三个历史性的阶段。当然,不同的哲学思想也都有其特定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特点,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也不例外,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是劳动、人与自然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还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三个鲜明的基本特点,这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增添了独特的魅力。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当今时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所在,警醒了人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正确的公民生态意识、启发了人们走全新的发展道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的价值不可谓不大。由此看来,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于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的状况有着极大的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因而,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与探索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
陈庆超[4](2006)在《和谐社会下的公正伦理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公正是伦理学的主题,也是社会达到和谐的重要尺度。从伦理学史来看,公正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众多伦理学家所探讨的主题之一。考察公正的来源与意义、批判吸收这些思想家的理论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追求,还是现实问题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在社会生活中资源分配、人格价值权利及信用体系的不公正上;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重不公正上。因此,寻求我国这些不公正产生的原因,并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为社会达到公正和谐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具有着深厚的伦理学价值意蕴。
李伟业[5](2007)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调控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三江平原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形成的低地平原,是我国乃至世界沼泽湿地集中分布且面积最大的湿地区域,在亚洲甚至全球有着重要的位置。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三江平原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开发。目前每年粮食总产达70多亿公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此同时,由于过度开垦和排干沼泽,三江平原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湿地面积缩小了60%,多种动物了无踪迹,土地沙化、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使种粮效益大幅度下降,2002年1月,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块淡水湿地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更多关注。当地政府从2001年全面停止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垦荒。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标志着黑龙江垦区结束了过去长期靠开荒增加粮食产量的历史,从而迈进了经济、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这对于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这片国际闻名的重要湿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科学的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对其水土资源系统进行模型化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可持续调控模式成为今后研究的主题。以往的承载力研究基本上是脱离开生态系统整体效应的单要素研究,侧重于从单项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现有总体数量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而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对系统承载力的影响,因而造成了生态系统总是处于负荷状态,许多地区的生态恶化都是在生态系统超负荷状态下造成的。因此本项目研究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为研究平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沼泽湿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水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对湿地水土资源进行系统性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其今后长期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研究以整个三江平原为研究平台,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利用与方法,系统研究了如下几方面内容:一、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力研究(1)结合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实际情况,在阐述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效益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湿地面临的问题。基于生态承载力的观点,阐述了湿地生态承载力定义及特点、湿地生态可持续承载基本原理与机制以及湿地生态承载力可调控方式。(2)采用分级评价的方法,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生态弹性度评价),准则层选取6个因子,指标层选取19个评价指标;二级评价(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准则层选取10个因子,指标层选取23个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承载压力度评价),准则层选取2个主要因子,指标层选取7个评价指标。将三江平原划分为6个地区,即萝北地区、同抚地区、挠力河地区、安邦河地区、倭肯河地区与穆棱河地区。采用改进的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技术,分别进行单项评价与整体。评价结果表明,整个三江平原大部分生态系统处于中稳、较高承载、中低压区,表明三江平原生态承载能力比较高,人口压力不大。(3)本文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两大基本特性(耦合机制、脉冲输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将PCNN与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结合,提出了基于模糊PCNN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新模型,并采用13个评价指标对三江平原6个地理分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标准和PCNN模型调整后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隶属度,最后得出各个地理分区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4)以湿地生态区域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区域评价,综合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选取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生活用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病床数7个指标和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鹤岗五个城市作为研究目标,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力综合分析模型体系。根据人口承载力模型体系,在参考“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结合三江平原区域实际状况,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指标总量进行系统预测(按时间序列),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环境水平以及资源利用状况,拟定了两个承载质量标准,分别为小康水平、富裕水平以及相应的指标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人口承载能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二、基于GIS技术的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运用GIS技术,以ArcGIS软件作为模型的研究平台,选取三江平原东北部的创业农场、洪河农场、红卫农场、前进农场作为评价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创建了降雨量等值图层、等高线图层、水系图层、渠系图层和行政区域图层等,建立了四个农场的降水量、地下水动态等要素的GIS数据库。利用ArcGIS软件中的Kring模块和Arcscene工具对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了四个农场地区地形、水系三维视图。同时结合动态平衡法,实现地下水含水层的三维可视化,对三江平原湿地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得出自1997年有地下水观测资料以来,该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位最大处下降5.8m,至2005年累计亏损6.89×108m3,今后该区域应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地下水的压力。三、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水文水资源环境变化分析通过对沼泽湿地所特有的水文特征和典型沼泽湿地水量平衡方程的研究,分析了三江沼泽湿地变化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区域径流变化、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沼泽湿地的影响、水利工程措施的影响)。并对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变化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人类活动的干扰直接导致沼泽湿地水文水资源环境的变化,湿地面积不断的减少,使湿地生态功能不断下降。
陈洁[6](2012)在《滨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研究 ——以梧桐湖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滨湖地区开发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在滨湖地区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理论、方法、技术以及体制等多方面的缺陷,导致多数滨湖开发结果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滨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的研究,从区域、环境、产业以及城乡四方面寻求滨湖开发的科学途径,为滨湖地区开发提供理论借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部分为论文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明确研究意义,并回顾相关研究,提炼论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从我国滨湖地区开发现状入手,分析我国湖泊资源状况以及滨湖开发历程,提出滨湖地区开发相较于其他地区开发的特点;然后结合国内外滨湖地区开发案例的研究,从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总结滨湖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我国滨湖地区开发的主要问题;最后解构滨湖地区开发的动力机制,分析滨湖地区开发动力主体、动力因子以及作用机理。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以梧桐湖地区的开发为例,构建梧桐湖开发动力机制,探讨梧桐湖地区健康高效的开发途径。
王巍娜[7](2006)在《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文中提出湿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湿地概念一般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水饱和或淹浅水、水成土和水生植被三者都具备的土地才能称为湿地。广义的湿地概念则认为只要具备水饱和或淹浅水、水成土和水生植被三者中主要的水文条件的土地就是湿地,包括陆地所有永久或间歇水体及沿海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如《湿地公约》的定义。目前为大多数国家接受的是《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土地资源,是地球上水域和陆地间过渡的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我国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然而,近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却在急剧减少,湿地污染日益严重。为此,笔者从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立法现状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通过对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立法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湿地问题的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其制度根源:一是市场失灵;二是政府失灵。此外,我国在湿地管理与立法方面也存在缺陷。湿地管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混乱,二是行政执法阻力重重。湿地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是:⑴湿地法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确、不统一;⑵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没有凸现湿地应有的价值;⑶法律法规的协调性不够,部门权限分工不明确;⑷地方法律法规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许可制度忽视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监测体制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体制尚不健全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应加强湿地保护的专门立法。在专门立法中,将生态优先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原则、损害预防和风险预防原则、环境责任原则等作为该法的基本原则,规定湿地资源有偿使用、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湿地资源许可审批、权益人利益损失补偿、湿地生态用水保障、湿地调查监测等基本制度,并且,注意明确湿地的概念、明确将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统一整体、明确湿地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职责、明确湿地保护区土地权属等问题。
江浩[8](2000)在《盗猎揭秘》文中认为 引言:应当是关于盗猎者以外的随想现在,没有什么人不相信,生命起源于海洋;当我们成为脊椎动物后,爬行着告别了广阔的水域,伙同其它物种行走于陆地时,那时我们与自然界里一切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是,当我们的双膝一点点离开大地,脱离了与兽群为伍的处境,开始用直立的姿态奔跑时,物种歧视应运而生了,“人类优先”的生存原则被创
卢克,孙鸾[9](2004)在《众说纷纭:中国到底有多少种鸟?》文中指出 中国疆土面积辽阔,跨越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带,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森林、山地、高原、荒漠、湖泊、江河、岛屿等多种生境应有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二、冠麻鸭研究的历史与争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麻鸭研究的历史与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休闲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 |
1.3.3 国内外关于森林休闲旅游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
2.1.1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 |
2.1.2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依据 |
2.1.3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内涵 |
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产业关联理论 |
2.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1 资源稀缺性理论 |
2.3.2 资源配置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现代休闲理论 |
第3章 森林休闲旅游的要素构成分析 |
3.1 森林休闲旅游要素的界定 |
3.1.1 森林休闲旅游功能视角与影响因素剖析 |
3.1.2 森林休闲旅游构成要素选择的基本原则 |
3.1.3 森林休闲旅游的主要构成要素 |
3.2 森林休闲旅游的时间要素 |
3.2.1 休闲时间的属性界定 |
3.2.2 森林休闲旅游的时间价值与功能定位 |
3.3 森林休闲旅游的资源要素 |
3.3.1 植物资源与森林休闲旅游价值关系分析 |
3.3.2 动物资源与休闲旅游价值关系分析 |
3.3.3 水及其它资源 |
3.4 森林休闲旅游的环境要素 |
3.4.1 空气质量要素 |
3.4.2 环境容量要素 |
3.4.3 水环境与声环境要素 |
3.5 森林休闲旅游的服务要素 |
3.5.1 公共服务体系 |
3.5.2 交通服务体系 |
3.5.3 旅行社服务体系 |
3.5.4 景区服务体系 |
第4章 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发展状况及其评价 |
4.1 森林公园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 |
4.1.1 森林公园的建设历程分布特征 |
4.1.2 森林公园的游客构成分析 |
4.1.3 森林公园休闲旅游效益分析 |
4.2 森林休闲旅游发展的制约要素分析 |
4.2.1 森林休闲旅游的资源制约要素分析 |
4.2.2 森林休闲旅游的产业发展制约要素分析 |
4.2.3 森林休闲旅游发展的制度要素约束 |
4.3 森林休闲旅游的发展条件评价 |
4.3.1 森林休闲旅游的自由度评价 |
4.3.2 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评价 |
4.3.3 森林休闲旅游环境的评价 |
4.3.4 森林休闲旅游服务的评价 |
第5章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关联与产业体系 |
5.1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
5.1.1 旅游业后向关联分析 |
5.1.2 旅游业前向关联分析 |
5.1.3 旅游业的影响力与感应度 |
5.2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比较分析 |
5.2.1 森林休闲旅游与旅游业的比较分析 |
5.2.2 森林休闲旅游与林业发展比较分析 |
5.3 森林休闲旅游关联产业的界定 |
5.3.1 森林休闲旅游后向关联产业分析 |
5.3.2 森林休闲旅游前向产业关联分析 |
5.3.3 森林休闲旅游关联产业体系 |
第6章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1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影响 |
6.1.1 森林休闲旅游发展对物质资源的依赖 |
6.1.2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环境影响 |
6.2 森林休闲旅游交通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2.1 铁路运输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2.2 道路运输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2.3 航空运输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3 森林休闲旅游餐饮、食宿业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3.1 餐饮业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3.2 住宿业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 |
6.4 森林旅游景区开发及休闲活动的环境影响 |
6.4.1 森林休闲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 |
6.4.2 森林休闲旅游景区开发的环境影响 |
6.5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资源依赖与环境影响静态模型 |
第7章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资源约束 |
7.1 森林休闲旅游发展的水资源约束 |
7.1.1 森林休闲旅游与水资源使用的相关系数 |
7.1.2 森林休闲旅游发展与水资源供给的矛盾 |
7.2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 |
7.2.1 森林休闲旅游与能源消耗的相关系数 |
7.2.2 森林休闲旅游与能源供给的矛盾 |
7.3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 |
7.3.1 森林休闲旅游与环境影响的相关系数 |
7.3.2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水环境制约 |
7.3.3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气环境制约 |
7.4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景观资源约束 |
7.4.1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景观资源质量的制约 |
7.4.2 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景观资源数量制约 |
第8章 资源约束下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
8.1 提升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创意水平和服务层次 |
8.1.1 旅游创意提升森林休闲旅游水平 |
8.1.2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森林休闲产业的竞争力 |
8.2 降低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对物质资源的依赖 |
8.2.1 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 |
8.2.2 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
8.3 提高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技术含量 |
8.3.1 提高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信息技术含量 |
8.3.2 提高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技术贡献率 |
8.4 促进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时空均衡 |
8.4.1 促进不同区域森林休闲旅游产业的均衡发展 |
8.4.2 控制森林休闲旅游景区客流量的均衡 |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创新及建议 |
9.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
摘要 |
Abstract |
(3)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概述 |
(一) 关于马克思生态哲学 |
(二)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
1.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萌芽 |
2.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 |
3.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成熟 |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一)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1.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
2.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是劳动 |
3.人与自然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
1.人本性 |
2.科学性 |
3.实践性 |
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警醒了人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
1.重视生态效益缺位问题 |
2.重视环境污染引起的严重后果 |
3.重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增长态势 |
(二)提供了正确的公民生态意识 |
1.和谐论思想意识 |
2.互利论思维方式 |
(三) 启发了人们走全新的发展道路 |
1.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 |
2.实行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和谐社会下的公正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公正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公正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公正的研究现状 |
1.3 公正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与本文的研究角度 |
1.3.1 当前国内对公正问题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
1.3.2 本文的研究角度 |
第2章 历史梳理:公正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 |
2.1 西方古代公正思想简介 |
2.2 近现代西方公正思想简介 |
2.2.1 休谟的公正思想 |
2.2.2 康德的公正思想 |
2.2.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公正思想 |
2.3 当代西方公正思想简介 |
2.3.1 罗尔斯的公正思想简介 |
2.3.2 诺齐克的公正思想简介 |
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公正的必然要求 |
2.4.1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目标要求 |
2.4.2 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4.3 公正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
2.4.4 公正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
2.4.5 公正是走向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我国当前不公正现象的现实考察 |
3.1 人类社会生活的公正考察 |
3.1.1 资源分配的不公正 |
3.1.2 人格价值权利的不公正 |
3.1.3 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公正 |
3.2 人类与自然界的公正考察 |
3.2.1 由权利而公正:问题的来源及视角的转化 |
3.2.2 动物权利理论产生与发展简介 |
3.2.3 崇高与效用:承认动物权利的双重伦理意蕴 |
第4章 当前不公正的原因探析 |
4.1 不公正产生的历史原因 |
4.1.1 历史的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 |
4.1.2 传统思想观念对不公正的影响 |
4.2 不公正产生的现实背景 |
4.2.1 现阶段我国的公正观念仍然十分薄弱 |
4.2.2 当前我国仍缺乏能保证公正实现的有效制度 |
第5章 通往社会和谐公正的路径: 一种从伦理学角度的尝试 |
5.1 反思既往发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道德与公正的良性循环 |
5.2 健全与完善制度,以制度化规范与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 |
5.2.1 建立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与税收制度 |
5.2.2 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竞争的后顾之忧 |
5.2.3 建立与完善道德规章制度,形成同情他人的人道主义氛围 |
5.2.4 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的道德制度与法律制度,保障人与自然的公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6章 结语 |
6.1 几个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毕业研究生在学期间个人科研成果统计表 |
后记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5)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调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 |
1.4.2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湿地生态承载力内涵理论基础及GIS理论 |
2.1 湿地生态系统 |
2.1.1 湿地定义 |
2.1.2 湿地生态功能、效益 |
2.1.3 湿地分类与分布 |
2.1.4 湿地目前现状及面临的威胁 |
2.2 生态承载力提出与发展 |
2.3 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
2.3.1 可持续发展 |
2.3.2 湿地生态承载力定义及特点 |
2.3.3 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条件 |
2.3.4 湿地生态可持续承载基本原理与机制 |
2.3.5 湿地生态承载力可调控方式 |
2.4 GIS理论 |
2.4.1 GIS在生态承载力中的应用 |
2.4.2 GIS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3. 湿地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 |
3.1 湿地评价与生态承载力评价现状 |
3.1.1 湿地评价现状 |
3.1.2 生态承载力评价现状 |
3.2 湿地生态承载力判定模式 |
3.2.1 湿地生态承载模式 |
3.2.2 湿地生态压力模式 |
3.3 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
3.3.1 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
3.3.2 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3.5 PCNN模型与模糊算法耦合的原理与方法 |
3.5.1 PCNN模型结构及原理 |
3.5.2 在PCNN模型中引入模糊算法 |
3.6 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6.1 一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6.2 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6.3 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6.4 湿地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
3.7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及评价标准 |
3.7.1 一级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及评价标准 |
3.7.2 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及评价标准 |
3.8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判定方法 |
3.8.1 可持续发展图谱 |
3.8.2 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的模型体系 |
4. 三江平原概况 |
4.1 自然概况 |
4.2 三江平原水土等资源利用现状 |
4.3 水环境现状 |
4.4 三江平原生态环境问题 |
4.4.1 三江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下存在的环境问题 |
4.4.2 三江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
4.5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水文水资源环境变化分析 |
4.5.1 沼泽湿地水文特征 |
4.5.2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影响因素 |
4.5.3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沼泽湿地的影响 |
4.5.4 水利工程措施的影响 |
4.5.5 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变化生态效应分析 |
5.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
5.1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弹性度计算与分析评价 |
5.2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资源环境承载指数计算与分析评价 |
5.2.1 资源承载指数计算与分析评价 |
5.2.2 环境承载指数计算与分析评价 |
5.3 资源承载压力度计算与分析 |
5.4 三江平原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评价 |
5.5 PCNN与模糊算法耦合的生态承载力评价 |
5.6 小结 |
6. 基于GIS的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 |
6.1 研究区域的概况和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域的概况 |
6.1.2 研究方法 |
6.2 地下水位动态分析 |
6.3 计算成果分析 |
7. 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
7.1 三江平原六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 |
7.2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可持续承载分析 |
7.2.1 三江平原的开发史 |
7.2.2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
7.2.3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滨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研究 ——以梧桐湖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滨湖地区开发现状研究 |
2.1 中国湖泊水资源概况 |
2.2 我国滨湖地区开发历程 |
2.3 滨湖地区开发模式 |
2.4 滨湖地区开发特点 |
3 国内外滨湖地区开发案例研究 |
3.1 国内滨湖地区开发案例分析 |
3.2 国外滨湖地区开发案例借鉴 |
4 中国滨湖地区盲目开发建设问题反思 |
4.1 利益博弈失衡 |
4.2 区域功能失调 |
4.3 环境破坏失控 |
4.4 社会效益失均 |
5 滨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体系分析 |
5.1 滨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体系要素 |
5.2 滨湖地区开发动力主体 |
5.3 滨湖地区开发动力因子 |
5.4 滨湖地区开发动因相互作用机理 |
5.5 滨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 |
6 实证研究:梧桐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研究 |
6.1 梧桐湖区简介 |
6.2 梧桐湖地区发展阶段演进 |
6.3 梧桐湖地区开发资源概述 |
6.4 梧桐湖区开发动力机制 |
6.5 梧桐湖区开发动力机制落实:梧桐湖创意生态城建设 |
7 结论与启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对滨湖地区发展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湿地概述 |
1.1 湿地的概念 |
1.1.1 美国的“湿地”定义 |
1.1.2 加拿大的“湿地”定义 |
1.1.3 中国的“湿地”定义 |
1.1.4 湿地的定义小结 |
1.2 湿地的功能 |
1.2.1 生态功能 |
1.2.2 经济功能 |
1.2.3 社会功能 |
1.3 我国湿地概况 |
1.3.1 我国湿地简况 |
1.3.2 我国湿地的主要特点 |
第二章 我国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分析 |
2.1 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2.1.1 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
2.1.2 造成问题的原因 |
2.2 我国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1 行政管理体制混乱 |
2.2.2 行政执法阻力重重 |
第三章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基本现状分析 |
3.1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概述 |
3.2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
3.2.1 湿地法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确、不统一 |
3.2.2 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没有凸现湿地应有的价值 |
3.2.3 法律法规的协调性不够,管理部门权限分工不明确 |
3.2.4 地方法律法规存在诸多问题 |
第四章 我国湿地保护的法律建构设想 |
4.1 国外湿地保护立法与政策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4.1.1 国外湿地保护立法与政策现状 |
4.1.2 国外湿地保护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4.2 我国湿地保护专门立法——《湿地保护法》 |
4.2.1 专门立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2.1.1 必要性 |
4.2.1.2 可行性 |
4.2.2 立法性质及立法指导思想 |
4.2.2.1 立法性质 |
4.2.2.2 立法指导思想及原则 |
4.2.3 法律基本原则 |
4.2.4 立法重点问题 |
4.2.5 基本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冠麻鸭研究的历史与争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冠麻鸭研究的历史与争论[J]. 赵正阶. 大自然, 1992(04)
- [2]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程南洋.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3]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 邵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15(07)
- [4]和谐社会下的公正伦理思考[D]. 陈庆超.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5]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调控模式研究[D]. 李伟业.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2)
- [6]滨湖地区开发动力机制研究 ——以梧桐湖区为例[D]. 陈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7]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 王巍娜. 福州大学, 2006(06)
- [8]盗猎揭秘[J]. 江浩. 中国作家, 2000(06)
- [9]众说纷纭:中国到底有多少种鸟?[J]. 卢克,孙鸾. 人与生物圈,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