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三黄白”对鸡白痢的治疗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冯德奉[1](1995)在《中药“三黄白”对鸡白痢的治疗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三黄白”制剂系中药三颗针、黄岑、白头翁等量研粉配伍而成。治疗鸡白痢的效果优于氯霉素和呋喃唑酮,治愈率达95%,是一剂容易配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疗效甚好、特别适合农村家庭养鸡与养鸡专业户采用的中药方剂。
胡文琴,孟庆利,王恬[2](2004)在《鸡白痢的生态防治》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绿色添加剂益生素、中草药、酸化剂等对鸡白痢的防治作用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这些生物防治方法的特点和预防、治疗效果。目前鸡白痢的发病情况日趋严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与日俱增,生态防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龚建森[3](2012)在《鸡白痢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日龄鸡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以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目前还没有效果可靠的疫苗预防该病,国内外通常使用鸡白痢诊断抗原,开展鸡白痢疫病净化工作。我国目前使用的规程抗原是以标准血清控制抗原含菌浓度的方法进行制备,导致不同批次抗原检测效果不稳定。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对51株初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菌落型的分类以及血清类型的测定,从中找出各初分离菌株菌落型与血清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筛选出抗原制备菌株。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抗原最佳含菌浓度,并与规程抗原的检测效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将研制的抗原进行了临床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鸡白痢凝集抗原制备菌株的筛选对51株初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菌落型的分类以及血清类型的测定,从中找出各初分离菌株菌落型与血清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筛选出抗原制备菌株,并测试菌株在人工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后,菌落型与血清类型的变异率。试验结果表明,YBc, yBC和Ybc三种菌落型是初分离菌株的主要菌落类型,以YBc和Ybc菌落型中的菌株所含的O:123抗原因子最丰富,以yBC菌落型中的菌株所含的O:122抗原因子最丰富,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三株抗原制备菌株。对抗原制备菌株与同类型未经选择菌株的变异率测定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可以保持菌株的相对稳定,降低变异率。2鸡白痢凝集抗原的标化使用不同含菌浓度的染色抗原分别检测人工感染鸡与自然感染鸡,并与不同稀释度的鸡白痢高免血清分别进行标准试管凝集反应与平板凝集反应,比较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对人工感染鸡和自然感染鸡的检测效果,以及对不同稀释度高免血清的检测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含菌浓度为200亿/ml的染色抗原阳性检出率最高,达96.2%,与标准试管凝集反应结果一致,且反应速度较快,反应图像清晰,便于肉眼判别。对自然感染鸡的阳性检出结果与病变观察和细菌分离结果完全一致,且对阳性血清的检测范围也较宽。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我们选用的鸡白痢凝集抗原含菌浓度为200亿/ml。3鸡白痢凝集抗原的实验性检测与临床应用使用自行研制的抗原与规程抗原同时检测不同日龄的人工感染鸡,比较两种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使用自制抗原对不同品种的自然感染鸡进行检测,计算该抗原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同时与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某种鸡场鸡白痢的流行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三批不同日龄的人工感染鸡中,自制抗原的检疫效果比目前规程抗原略有提高。对5个鸡种的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该染色抗原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100%。与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比较发现,凝集反应的检疫效果是可信的。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自制凝集抗原共检测2059只种鸡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1.9%,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品系种鸡的感染情况均有所不同,其中公鸡明显高于母鸡。
王茹[4](2013)在《复方壮鸡散对汉源县安乐乡林下山地鸡生长、屠宰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源县安乐乡位于大渡河支流白岩河中游两岸,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实现农业产业化,开创并实现山地鸡林下下养殖,增加农民收入是该乡的发展规划。如何既能提高鸡只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又要达到无公害要求,是该乡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近30余年的实践证明,中草药作为家禽保健品使用,不仅具有增进食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还具有催肥增重显着,提高饲料转化率,缩短饲养周期的效果。利用复方壮鸡散(黄芪、苍术、槟榔、生姜、大蒜、甘草),将山地鸡(草科鸡)分为5组,每组100只,饲料按常规进行配制。试验组A、B、C在基础日粮(饲料)中按1.5%(15g/Kg)、1%(10g/Kg)、0.5%(5g/Kg)添加复方壮鸡散;对照组D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mg/kg饲用抗生素(含6mg/kg硫酸粘杆菌素、30mg/kg杆菌肽锌);空白对照组E饲喂基础日粮。采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林下养殖饲养方式。各试验组均自由采食、饮水,按常规饲养管理。试验鸡免疫保健程序相同。分别于1、21、70、100和130日龄时空腹称山地鸡个体重,记录其生长曲线。分别记录1-21d和22-42d日采食量,计算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试验结束当日(130日龄)从每个组中随机抽取10只鸡空腹测定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并测定胸肌pH和剪切力,并测定营养成分;试验70d和130d时,每组随机取10只鸡空腹称重,屠宰,计算免疫器官指数。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检验,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在试验期第8d对试验鸡接种新城疫Ⅳ系苗,在10d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接种新城疫油苗。分别于试验第21d和42d,每组随机抽取5只鸡进行采血,分离出血清,用微量血球血凝抑制法(HI)测定新城疫抗体滴度。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的药物对鸡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高剂量组的复方壮鸡散的效果最为明显,在130日龄的时候鸡的体重差异显着(p<0.05);与普通饲养组相比,添加抗生素组和高剂量复方壮鸡散组显着增加了山地鸡1-42d的日增重(P<0.05),高剂量复方壮鸡散组降低了山地鸡全期料重比(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复方壮鸡散的高剂量组使山地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都有所提高,且差异显着(p<0.05);复方壮鸡散饲喂山地鸡的系水力、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肌纤维直径都与未饲喂药物山地鸡存在差异,特别是高剂量组差异显着(p<0.05)。饲用抗生素山地鸡的失水率、系水率和熟肉率变化不大,但剪切力和肌纤维直径变大,且差异显着(p<0.05);高剂量复方壮鸡散山地鸡蛋白质含量变高,脂肪和灰分变少,且差异显着(p<0.05)。饲喂抗生素组与普通组山地鸡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较小,但灰分增加较明显(p<0.05);不同饲喂剂量复方壮鸡散山地鸡总氨基酸(TAA)含量分别为86.65g/100g、85.94g/100g和85.83g/100g,均高于饲喂抗生素组和普通饲养组,而饲喂抗生素组TAA最少,低于普通饲养组1.14%,比高剂量复方壮鸡散组低2.03%;相对饲喂抗生素组和普通饲养,复方壮鸡散山地鸡肉中钙铁锌含量丰富,且差异显着(p<0.05),饲喂抗生素组的钙和锌含量降低较明显(p<0.05);复方壮鸡散山地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普通饲养组和饲用抗生素组,其中高剂量复方壮鸡散组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显着高于普通饲养组和饲喂抗生素组山地鸡(p<0.05),饲喂抗生素组和普通饲喂组差异不显着;在42日龄时,高剂量组复方壮鸡散显示了较强增加山地鸡新城疫抗体滴度的能力,与饲喂抗生素组和普通饲养组有显着差异(p<0.0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作为常见的提高山地鸡生长性能的手段之一,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硫酸粘杆菌素+杆菌肽)的确能加速鸡的生长,但是抗生素使鸡肉的嫩度和营养降低了。而利用中药复方制剂—复方壮鸡散,不仅能加速山地鸡的生长,同时能使鸡肉嫩度、营养性提高,还能提高鸡的免疫能力。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安全绿色而又实用的饲料添加剂,复方壮鸡散应该值得在我乡林下养鸡中大面积推广,具有较大的潜力。
孙和梅[5](2009)在《延庆县柴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及综合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延庆县的柴鸡饲养产业发展迅速。由于管理粗放及市场对柴鸡自然生态饲养的要求,使鸡白痢逐渐成为危害蛋鸡产业发展的重要疾病,雏鸡、青年鸡、产蛋鸡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沙门氏菌对人类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是影响畜禽产品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因此,寻求合理有效的鸡白痢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对全县范围内8个乡镇12个养殖户的18批柴鸡进行检测,发现在随机抽查的12个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水平的柴鸡养殖户中均有鸡白痢感染,鸡白痢总阳性率为31.88%(1762/5527),各养殖户感染率从1.82%~53.50%之间不等,但规模养殖户与散养户无明显差异,表明鸡白痢在延庆县散养柴鸡群中普遍存在。在临床诊疗中,采集可疑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获得22株沙门氏菌。根据其形态、染色、培养、生化特性及血清学反应,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有7株是鸡伤寒沙门氏菌,有15株是鸡白痢沙门氏菌。采用普通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22株细菌对10种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但普遍对新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而对恩诺沙星、土霉素、链霉素普遍耐药。22株沙门氏菌均有多重耐药现象,最多的菌株耐8种抗生素(共10种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的困难。为进一步探索防治鸡白痢的有效方法,使用敏感抗生素和益生菌联合的方法对400只雏鸡和一个存栏2010只的发病鸡场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有效保护健康鸡(雏鸡和产蛋鸡)不受攻毒细菌或环境细菌的感染。对发病鸡先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控制急性感染,再使用益生菌饮水,可以促进病鸡恢复健康,减少病残鸡的比例。而且,试验表明,饲喂益生菌可以使鸡群整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体质增强,产蛋率由60%提高到73%。
马健[6](2015)在《新乡市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药物调查分析》文中提出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生极为普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也是影响鸡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生鸡白痢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新城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因此,我们对新乡地区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敏感药物筛选以及联合用药等试验,旨在研制出对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的复方药物,从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防控提供一味良药。1.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为了 了解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我们采用了常规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沙门氏菌全血玻片凝集法对新乡地区40个养殖场的400份血液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新乡地区个别鸡场存在沙门氏菌感染的情况,且从400份采集血样中检出58份疑似沙门氏菌感染血液,发病率大约为15%,鸡沙门氏菌病呈零星分布。2.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为了确定疑似病鸡是否为沙门氏菌中鸡白痢沙门氏菌,我们对疑似的58只进行了病料采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最后从58份沙门氏菌病料中分离鉴定出22份鸡白痢沙门氏菌菌株。3.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性药物筛选为了能够筛选出对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的药物,本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对22株沙门氏菌进行了敏感药物筛选。通过筛选发现:新乡地区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多肽类药物中的硫酸粘杆菌素为中度敏感,而对链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乙酰甲喹等药物低度敏感或不敏感。4.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联合用药措施为了防控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本试验将对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恩诺沙星和多肽类中的硫酸粘杆菌素进来复方配制,并通过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体外和体内杀菌试验,我们发现复方恩诺沙星-硫酸粘杆菌素比单独使用恩诺沙星或硫酸粘杆菌的体外杀菌试验提高了 8倍或16倍;在体内试验上提高了30%或 40%
黄一帆[7](1999)在《中药防治鸡传染病的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中药不但具有抑菌、杀菌和抗病毒作用,而且能够调节、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中药作为天然产物,残毒较低或无残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应用于防治鸡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前景极为广阔。近年来,我国有关科技工作者在这方面...
胡骁飞,邓瑞广,张改平,魏凤仙[8](2009)在《三棵针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三棵针提取物改善畜禽生长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脂类代谢等作用进行综述。
扈宏记[9](2014)在《中药三棵针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常见的中草药三棵针在家禽、家畜疾病治疗的应用情况。三棵针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其使用方法简单,可以作为一种代替抗生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使用。
韩志辉[10](1997)在《中兽医学在家畜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中兽医学在家畜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韩志辉(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祖国传统医学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人葛洪所着《时后备急方》一书曾记载,“疗犭制犬咬人方:又方乃杀所咬犬,取脑付之,后不复发”(卷七)。这类似于狂犬病...
二、中药“三黄白”对鸡白痢的治疗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三黄白”对鸡白痢的治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2)鸡白痢的生态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益生素 |
2 中草药 |
3 酸化剂 |
4 其它添加剂 |
(3)鸡白痢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 |
4 剖检病变 |
5 诊断 |
5.1 发病情况 |
5.2 病菌分离鉴定 |
5.3 生化鉴定 |
5.4 血清学鉴定 |
6 毒力质粒 |
7 耐药性与耐药基因 |
第二章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控研究进展 |
1 鸡白痢病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
1.1 鸡白痢病的临床诊断 |
1.2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培养鉴定 |
1.3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生化鉴定 |
1.4 凝集试验法 |
1.5 琼脂扩散法 |
1.6 间接血凝法 |
1.7 ELISA诊断法 |
1.8 PCR检测技术 |
2 鸡白痢病的防控方法 |
2.1 检疫净化措施 |
2.2 抗菌药物治疗 |
2.3 中草药治疗 |
2.4 疫苗预防 |
2.5 微生态制剂防治 |
2.6 其他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鸡白痢凝集抗原制备菌株的筛选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试验材料 |
1.3 菌落分型试验 |
1.4 血清学测定 |
1.5 抗原制备菌株的选择 |
1.6 抗原菌株变异率的测定 |
2 结果 |
2.1 菌落分型结果 |
2.2 血清学测定结果 |
2.3 菌落型与血清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
2.4 抗原制备菌株的筛选及其特征 |
2.5 抗原制备菌株变异率测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鸡白痢凝集抗原的标化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抗原制备菌株 |
1.2 抗原制备用培养基 |
1.3 种子液制备 |
1.4 染色抗原的制备 |
1.5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人工感染鸡 |
1.6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自然感染鸡 |
1.7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高免血清 |
2 结果 |
2.1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人工感染鸡的结果 |
2.2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自然感染鸡的结果 |
2.3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高免血清的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鸡白痢凝集抗原的实验性检测与临床应用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鸡白痢诊断抗原 |
1.2 试验材料 |
1.3 人工感染鸡的检测 |
1.4 自然感染鸡的检测 |
1.5 凝集试验与琼扩试验的比较 |
1.6 种鸡场鸡白痢的血清学调查 |
2 结果 |
2.1 不同染色抗原检测人工感染鸡的结果 |
2.2 不同鸡种感染率的测定 |
2.3 凝集试验与琼扩试验检测结果的比较 |
2.4 种鸡场鸡白痢血清学检测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4)复方壮鸡散对汉源县安乐乡林下山地鸡生长、屠宰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1.1 林下山地鸡的养殖技术 |
1.2 中药在养鸡业的研究使用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 |
2.3 复方壮鸡散对林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 复方壮鸡散对林下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2.5 复方壮鸡散对林下山地鸡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组山地鸡生产性能的测定结果 |
1.1 山地鸡的生长曲线 |
1.2 生产性能的测定 |
1.3 屠宰性能的测定 |
2 食用品质测定结果 |
3 营养品质测定结果 |
4 氨基酸测定结果 |
5 矿物质测定结果 |
6 重金属测定结果 |
7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结果 |
8 不同实验组山地鸡新城疫抗体滴度的测定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林下养殖的优势 |
2. 解析复方壮鸡散 |
3. 生长性能 |
4. 屠宰性能及鸡肉品质 |
5. 免疫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 |
1. 总体结论 |
2. 创新点 |
3. 进一步拟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延庆县柴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及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病原学 |
1.3.2 鸡沙门氏菌病的疫苗 |
1.3.3 鸡白痢病流行病学的变化 |
1.3.4 鸡白痢的防治现状 |
第二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 |
3.1 材料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
4.1 材料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新乡市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药物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
1.1 病原学概述 |
1.1.1 形态与染色 |
1.1.2 培养特性 |
1.1.3 生化反应 |
1.1.4 抵抗力 |
1.1.5 鸡沙门氏菌的抗原性 |
1.1.6 抗原变异 |
1.1.7 免疫性 |
1.1.8 致病物质 |
1.2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 |
1.3 症状 |
1.4 病理变化 |
1.5 诊断 |
1.5.1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
1.5.2 免疫学方法 |
1.5.3 PCR方法 |
1.6 预防与治疗 |
1.6.1 综合防治措施 |
1.6.2 鸡群沙门氏菌的净化 |
1.6.3 药物预防和治疗 |
1.6.4 疫苗的应用 |
1.7 耐药性概述 |
1.7.1 沙门氏菌耐药性检测技术 |
1.7.2 沙门氏菌耐药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新乡地区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诊断抗原 |
2.2 方法 |
2.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2 采血方法 |
2.2.3 玻片凝集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鸡沙门氏菌感染状况 |
2.3.2 玻片凝集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 |
3.1 材料 |
3.1.1 仪器和设备 |
3.1.2 试剂和培养基 |
3.1.3 菌株和标准血清 |
3.2 方法 |
3.2.1 病料的采集 |
3.2.2 病原菌的增菌 |
3.2.3 病原菌分离培养 |
3.2.4 病原菌的显微镜检 |
3.2.5 生化鉴定 |
3.2.6 血清学鉴定 |
3.2.6.1 抗原的准备 |
3.2.6.2 沙门氏菌A~F群多价O抗原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落培养特征 |
3.3.2 显微镜检结果 |
3.3.3 生化鉴定结果 |
3.3.4 血清学鉴定结果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性药物筛选 |
4.1 材料 |
4.1.1 仪器和设备 |
4.1.2 试剂 |
4.1.3 菌株 |
4.2 方法 |
4.2.1 细菌的培养 |
4.2.2 抑菌效果的观察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新乡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联合用药措施 |
5.1 材料 |
5.1.1 试验药物 |
5.1.2 菌株 |
5.1.3 试验动物 |
5.1.4 培养基 |
5.1.5 仪器和设备 |
5.2 方法 |
5.2.1 细菌的培养与计数 |
5.2.2 试验分组 |
5.2.3 试验方法 |
5.2.4 动物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联合用药抑菌试验结果 |
5.3.2 联合用药体内抑菌试验结果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7)中药防治鸡传染病的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治病毒性疾病 |
2 防治细菌性疾病 |
3 防治其它病原引起的传染病 |
4 中药防治鸡传染病展望 |
(8)三棵针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三棵针的有效成分 |
2 三棵针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2.1 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
2.2 促进脂类代谢,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
2.3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2.4 其他作用 |
3 小结 |
(9)中药三棵针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三棵针对畜禽疾病的治疗 |
2三棵针治疗畜禽疾病机理的研究 |
四、中药“三黄白”对鸡白痢的治疗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三黄白”对鸡白痢的治疗试验[J]. 冯德奉.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5(01)
- [2]鸡白痢的生态防治[J]. 胡文琴,孟庆利,王恬. 家畜生态, 2004(04)
- [3]鸡白痢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D]. 龚建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4]复方壮鸡散对汉源县安乐乡林下山地鸡生长、屠宰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D]. 王茹.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5]延庆县柴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及综合防治[D]. 孙和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6]新乡市鸡白痢沙门氏菌敏感药物调查分析[D]. 马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中药防治鸡传染病的现状及展望[J]. 黄一帆. 福建畜牧兽医, 1999(03)
- [8]三棵针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 胡骁飞,邓瑞广,张改平,魏凤仙. 中国饲料, 2009(12)
- [9]中药三棵针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J]. 扈宏记. 科技信息, 2014(15)
- [10]中兽医学在家畜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J]. 韩志辉.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