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色系统理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筠,沈丽丽[1](2009)在《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中应用状况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情报学报》(1998-2007)收录的254篇有关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应用的论文进行详细统计,并对论文量、着者状况、使用的数学方法、应用领域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论述了数学方法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薛紫华,翁中川[2](1993)在《灰色系统理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情报系统是一种本征性灰色系统,并通过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指出灰色系统理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罗力[3](2010)在《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学术信息是依附于计算机存储设备中,可在网络上传输、识别、可供获取、并且能够为学术研究所利用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信息单元,包括网络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开放存取期刊等正式交流学术信息,博客、维基、论坛、专题讨论组、电子邮件等发布的各种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和高校、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网站发布的半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大研究人员在学术信息的获取方面对网络学术信息的依赖性正在增强,同时网络学术信息的使用率也随着资源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长。网络学术信息作为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网络学术信息的快速老化导致其利用价值迅速降低,制约着其价值的发挥。由网络信息管理和网络社会需求催生的“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网络信息的计量研究,揭示其新的特征、数量关系和内在规律,为网络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和合理分布、为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和理论支持。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是网络信息计量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从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本质出发,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传播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就网络学术信息老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来充实和完善我国网络信息计量研究的内容。第0章是引言。从网络学术信息与现代科学交流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梳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然后介绍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了网络学术信息和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定义、特点等。由于相关概念很多,定义的角度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清楚界定研究对象。随后详细分析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中的“最大利用时限”、“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等三大测度指标,“引文分析法”、“网络链接分析法”和“网络使用挖掘法”等三大测度方法。第二章构建了一个探讨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相关理论框架。鉴于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的科学原则,为了给后面的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探讨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的哲学基础,阐述了老化研究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学基础、网络传播与用户行为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第三章讨论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模型的选择。首先分析了数学模型对于本次研究的作用,然后对“回归分析法”、“灰色模型预测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三种常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实际研究需要选择了合适的模型。第四章是关于网络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的研究。选取网络期刊数据库作为网络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代表,通过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获取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法,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老化研究。研究发现,历时老化研究和共时老化研究是信息老化研究的两个不同角度,前者源于老化定义,将信息老化看成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后者源于半衰期测度,是对老化状态的描述。两者有各自不同的适用领域,不能通用。从历时老化研究角度来说,网络期刊数据库中2000年前的信息历时老化特征仍然服从负指数规律,但2000年以后的信息历时老化特征发生转型,不再服从负指数规律,而是可用分段线性模型加以拟合。从共时老化研究角度来说,网络期刊数据库的信息共时老化特征仍然服从负指数规律,但由于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加速了学术信息的传递,提高了科学交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使得新文献的老化速度加快,另外由于网络期刊数据库收录文献的数量庞大,回溯期长,检索方便,较好的解决了信息可获得性问题,因此提高了旧文献的利用程度,延缓了旧文献的老化速度。第五章是关于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的研究。选取学术博客作为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代表,以科学网博客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己研发的博客信息采集及内容提取工具SciNet获取有关数据,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通过考察博文及评论的时间分布来进行老化研究。研究发现,学术博客信息的利用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呈现出快速利用、快速老化和缓慢老化三个阶段的普遍特征。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特征与网络学术信息交流平台的成熟度有关。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过程可用幂函数曲线描述。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速度远快于网络期刊数据库。不同学科的学术博客信息老化速度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第六章是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应用。构建了基于网络的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信息老化的网络学术信息的管理策略、利用策略。第七章对本次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思考与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地研究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跨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如网络传播理论、用户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等,有利于开拓信息计量研究新视角。(2)利用网络平台的特性,尝试把以往单纯从引文分析的角度研究传统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拓展到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领域。并借鉴引文分析的思想,把用户的评论视为博文价值的体现和传递,使用评论分析法对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进行研究。(3)从老化模型和指标的角度,指出历时老化研究和共时老化研究的区别和联系。(4)自主开发了博客信息采集和内容提取工具SciNet。利用该软件可以采集博客页面及评论内容,并提取相关信息存储到数据库。
吴雅威[4](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朱镇远[5](2020)在《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是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决定我国网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调的关键力量。网络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发展带来隐患。大学生群体接触到网络信息海洋当中的非健康信息后,由于其涉世未深、情绪稳定性低的特点,极易受到此类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衍生出失范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大学生群体是网民当中的高素质群体,理应在网络信息环境建设当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应作为理性的网络公民为构筑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研判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从概念而言,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针对其自身信息需求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获取、使用后,与他人产生共享、交流、互动等一系列信息交互的过程。如何精确定位、快速应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非健康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政府、社会、网络信息平台、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查与分析,可认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大学生主体、网络信息需求、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情景、信息交互行本体共同作用影响的复杂集合体。由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所具有的隐蔽性、突变型、随机性等特点,亟须一种能够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新方法对其进行研判,以期提高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及引导的效率效能。怀揣着对以上问题的深度思考,本文尝试以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的相关理论构筑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客观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析预测方法。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分析、预测、引导研究内容较为割裂,多数研究以大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且主要为针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要素研究,缺乏系统性分析的过程。鉴于此,本文综合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优势,探讨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的方法。明确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与原则,深度解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绘制预测的机理,构建了对应的模型,并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模型的可行性。最终,综合运用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当中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分型,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引导提供了指导,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内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借鉴当中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外延、概念进行了探讨,利用经典信息行为模型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属性主要归于大学生群体主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大学生群体网络交互载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四类,并就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概念、目标与原则。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所涉及的属性选取、数据遴选、网络加权、模型构建机理。综合运用改进数据分析法、中心度算法、Page Rank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基于聚类有效性判断的文本聚类算法、熵权法等方法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理论模型,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指标体系与指标体系当中各项测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研判,完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的构筑,为后续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完成了前置理论分析。第三,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目标、原则,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的数据遴选、函数拟合、相似度计算、模型构建的四项机理。在此之上,综合运用包括曲线拟合、本底趋势线、灰色系统在内的函数拟合方法及轨迹相似度计算方法建立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函数拟合方法和轨迹相似度方法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第四,根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研究结论,从群体活跃度、行为健康性、行为稳定性三个分型要素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模型,并以此服务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科学规范与引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是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的重要理论工具。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编程,能够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预测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王知津,徐芳[6](2008)在《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理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情报资料工作》实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在统计《情报资料工作》创刊以来28年间发表的社科情报理论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将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分为萌芽期、繁荣期、低落期和复苏期4个阶段,并分析了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现状,梳理了我国社科情报学的发展动向。
潘艳[7](2018)在《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术研究的趋同与分野——全国高校图书情报类科研产出与影响力对比分析(2006-2017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全国高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2016-2017年发表的国内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术研究的共性和个性。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术研究在发文地域分布、高校的研究侧重、年度的科研生产力变化、高被引论文和研究热词、核心学者等方面存在着趋同与分野。
范佳佳[8](2014)在《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我国相继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科技网站,形成了各具特点与优势的信息资源群,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保障。但由于资源建设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重复建设在所难免。这些网站信息或新闻大多相互转载,网站信息质量难以判断。它们共同面临用户利用率低,信息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网站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专门研究科技主题网站学术资源,构建其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可为科技研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作为评价实例,涉及生物技术、医学、药学等学科。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研究成果能够为产业研发提供资源保障服务。将“全评价”体系框架首次运用于科技网站的评价研究,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并结合顾客满意理论构建“全评价”模型,使网站评价不再拘泥于易获取的定量指标,同时又解决了单纯问卷调查过于主观的问题。运用效用评价方法检验网站的历史效用,使评价更为科学。从用户角度评价的创新点不仅在于选择了从信息内容感知和信息效用感知两个维度评价,还设计并论证运用了科技前沿性、科技创新效用、知识或技能效用三个创新性评价指标。在总体的评价指标设计思路上,力求评价指标明了和全面,达到简化评价体系的目的。文章的科技网站“全评价”运算界面实现了评价模型自动化,提高了评价效率。利用结构方程方法,通过模型拟合指标验证了构建的“基于结构方程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全模型”的科学性,模型阐述了“全评价”中内容评价与效用评价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科技网站利用“全评价”体系框架方法的可能性,运用模型深化并丰富了“全评价”的内容和应用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根据科技网站的特点,依据顾客满意理论,利用结构方程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结构方程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全模型”。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以结构方程内容评价指标为评价标准,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将两个模型综合,同样利用层次法确定权重,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此模型包括两个部分:从内容与效用角度建立基于用户的结构方程评价模型和从形式角度构建的评价模型。实证部分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为例,对精选出的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的信息质量进行实证评价:筛选所学专业或从事领域为医学、药学和生物技术的样本对8家网站进行内容与效用评价。按照形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8家网站文献计量学指标数据,完成形式评价。将两项评价结果加权综合,得到最终8家网站的“全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模型设计“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并尝试使用,达到了评价直观化和简化评价流程的目的。利用权威网站评价排名验证评价结果,并分析了8家网站排名的缘由,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对全评价体系框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模型深化和丰富了“全评价”这一准理论。丰富了网站评价研究的理论支撑。构建了特色化与普适性并存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利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模型。引入顾客满意理论,从用户角度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模型。最终模型综合,建立一个基于全评价体系框架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文章简化了评价指标层次,降低了指标获取难度,同时保障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提高提供策略与建议。为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所需科技信息提供参考。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使网站评价更加简单。
黄建东[9](1989)在《改革后我国科技文献发展模型的研究─—兼探我国情报学发展阶段的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了改革后我国科技文献的发展情况,得出了发展模型,并探讨了我国情报学发展时期的预测模型,得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结论。
张晶晶,李泽霞[10](2020)在《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文中认为[目的/意义]灰色预测法可有效处理情报研究中广泛存在的小样本数据,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综述情报研究中涉及灰色预测法的相关文献,从数据选取、模型构建和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进行概述,总结当前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在方法应用上,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数列灰预测,且模型集中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根据预测对象不同,灰色预测法已经在包括期刊分析、图书馆运行管理、热点主题分析及科研机构评价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未来可根据预测对象特点及研究目标尝试不同的灰色预测方法,扩宽灰色预测法在其他方面的情报研究问题中的应用。
二、灰色系统理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系统理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中应用状况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 |
1.1 图书情报学中使用的数学方法 |
1.1.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1.1.2 模糊数学及灰色系统模型 |
1.1.3 线性代数 |
1.1.4 集合论 |
1.1.5数论 |
1.1.6 运筹学 |
1.2 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中应用的统计与分析 |
2 图书情报学中数学方法应用情况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 论文的时间分布 |
2.2 着者情况统计与分析 |
2.3 数学方法应用领域的统计分析 |
(3)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0.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0.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0.3.1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0.3.2 研究难点 |
0.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概述 |
1.1 网络学术信息 |
1.1.1 网络学术信息的定义 |
1.1.2 网络学术信息的特征 |
1.1.3 网络学术信息的分类 |
1.2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 |
1.2.1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定义 |
1.2.2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特征 |
1.2.3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 |
1.2.4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指标 |
1.2.5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方法 |
2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哲学基础 |
2.2 信息管理学基础 |
2.2.1 科学交流理论 |
2.2.2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信息效用理论 |
2.2.4 信息增长理论 |
2.3 网络传播与用户行为理论基础 |
2.3.1 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
2.3.2 用户注意力稀缺理论 |
2.4 灰色系统理论 |
3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模型选择 |
3.1 数学模型的一般问题 |
3.1.1 数学模型的概念 |
3.1.2 数学建模的步骤 |
3.2 数学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3.2.1 回归分析法 |
3.2.2 灰色预测法 |
3.2.3 时间序列分析法 |
3.2.4 数学模型的选择 |
4 网络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老化研究—以网络期刊数据库信息为例 |
4.1 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来源 |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1 历时老化研究 |
4.4.2 共时老化研究 |
4.4.3 网络期刊数据库信息的老化规律 |
4.5 结论 |
5 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老化研究—以学术博客信息为例 |
5.1 研究目标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方法 |
5.4 数据获取和处理工具 |
5.5 数据统计和处理 |
5.6 数据分析 |
5.6.1 总体概况 |
5.6.2 历时老化研究 |
5.6.3 共时老化研究 |
5.6.4 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规律 |
5.7 结论 |
6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应用 |
6.1 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 |
6.1.1 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的要素 |
6.1.2 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的特点 |
6.2 网络学术信息的管理策略 |
6.2.1 对图书馆等信息机构的网络学术信息的管理 |
6.2.2 对博客、论坛、高校网站等信息的管理 |
6.2.3 对网络学术信息获取工具—搜索引擎的管理 |
6.3 网络学术信息开发与利用策略 |
6.3.1 加强网络学术信息的开发和整合 |
6.3.2 提高网络学术信息用户的信息素养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思考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直接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时代需求 |
1.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潜在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
1.3.3 网络信息行为预测研究综述 |
1.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规范研究综述 |
1.3.5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信息论与系统论 |
2.1.1 信息论 |
2.1.2 系统论 |
2.2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与模型 |
2.2.1 信息行为构成要素 |
2.2.2 信息行为学相关理论 |
2.2.3 信息行为模型 |
2.3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2.3.1 结构洞理论 |
2.3.2 社会角色理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概念界定 |
3.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 |
3.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外延 |
3.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定义 |
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要素属性分析 |
3.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主体属性 |
3.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 |
3.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情境属性 |
3.2.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 |
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
3.3.1 时空延续性 |
3.3.2 极性动态性 |
3.3.3 演化周期性 |
3.3.4 群体可知性 |
第四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分析 |
4.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与目标分析 |
4.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 |
4.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目标 |
4.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行为轨迹绘制内在关联 |
4.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原则 |
4.2.1 层次性原则 |
4.2.2 全面性原则 |
4.2.3 量化性原则 |
4.2.4 系统性原则 |
4.2.5 开放性原则 |
4.2.6 具象化原则 |
4.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 |
4.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属性选取机理 |
4.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数据遴选机理 |
4.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网络加权机理 |
4.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模型构建机理 |
第五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模型 |
5.1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构建与筛选模型 |
5.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
5.1.2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体系筛选模型 |
5.2 大学生群体主体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
5.2.1 基于中心度与Page Rank算法的大学生群体社会网络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
5.2.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学生群体情感测度模型 |
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稳定性数据获取模型 |
5.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内涵 |
5.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判定流程 |
5.3.3 基于聚类有效性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 |
5.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权重计算模型 |
5.5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研究 |
5.5.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数据来源 |
5.5.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流程 |
5.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结果 |
第六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分析 |
6.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与目标分析 |
6.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 |
6.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目标 |
6.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原则 |
6.2.1 主体边界性原则 |
6.2.2 主体完整性原则 |
6.2.3 属性协同性原则 |
6.2.4 属性自适应原则 |
6.2.5 流程自动化原则 |
6.2.6 媒体多样化原则 |
6.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 |
6.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数据遴选机理 |
6.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函数拟合预测机理 |
6.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相似度计算及预测机理 |
6.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的模型构建机理 |
第七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
7.1 基于函数拟合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
7.1.1 基于曲线拟合分析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
7.1.2 基于本底线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
7.1.3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
7.2 基于轨迹相似度计算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
7.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分段 |
7.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结构相似度计算 |
7.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实证研究 |
7.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数据来源 |
7.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过程 |
7.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结果 |
第八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与规范引导策略 |
8.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 |
8.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要素 |
8.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等级分型体系 |
8.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机制 |
8.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显性引导机制 |
8.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隐性引导机制 |
8.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效力评价及优化机制 |
8.3 基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的规范引导策略 |
8.3.1 红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
8.3.2 橙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
8.3.3 黄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
8.3.4 蓝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指标体系专家评价矩阵 |
附录 Ⅲ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结果 |
附录 Ⅳ 灰度模型求解的MATLAB代码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理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情报资料工作》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统计分析 |
2 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
2.1 萌芽期 (1985年前) |
2.2 繁荣期 (1985-1994年) |
2.3 低落期 (1995-1999年) |
2.4 复苏期 (2000年-) |
3 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3.2 社科情报政策理论研究 |
3.3 社科情报源理论研究 |
3.4社科情报商品化理论研究 |
3.5 社科情报用户理论研究 |
3.6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 |
3.7 社科情报方法理论研究 |
4 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趋势 |
4.1 知识化趋势 |
4.2 网络化趋势 |
4.3 人文化趋势 |
4.4 后现代主义趋势 |
4.5 定量化趋势 |
(7)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术研究的趋同与分野——全国高校图书情报类科研产出与影响力对比分析(2006-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相关研究 |
3 数据对比分析 |
3.1 基于地域维度 |
3.1.1 发文量的地域分布 |
3.1.2 科研影响力的代表地域 |
3.1.3 科研大省的单校优势 |
3.2 基于时间维度 |
3.3 基于机构维度 |
3.4 基于高被引论文维度 |
3.5 基于研究热词维度 |
3.6 基于核心学者维度 |
4 研究结论 |
(8)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站评价研究成果总量不断攀升,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
1.1.2 网站评价的社会功能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
1.1.3 全评价体系框架为评价研究与实践另辟蹊径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网站评价相关研究 |
1.2.1.1 网站评价主体 |
1.2.1.2 网站评价客体 |
1.2.1.3 网站评价目的 |
1.2.1.4 网站评价方法 |
1.2.1.5 网站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
1.2.1.6 网站评价制度 |
1.2.1.7 研究述评 |
1.2.2 “全评价”相关研究 |
1.2.2.1 文献综述 |
1.2.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1.8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全评价体系框架 |
2.1.1 全评价体系框架形成概述 |
2.1.2 全评价体系框架用于科技网站评价的可能性分析 |
2.2 顾客满意理论 |
2.2.1 顾客满意理论概述 |
2.2.2 顾客满意度模型 |
2.2.3 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应用 |
2.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1 文献计量学主要定律 |
2.3.1.1 文献指数增长规律 |
2.3.1.2 文献老化定律 |
2.3.1.3 三大文献集中与分散定律 |
2.3.1.4 文献的引用定律 |
2.3.2 文献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关系 |
2.3.3 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在网络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2.4 价值评价理论 |
2.5 比较与分类理论 |
2.6 系统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1 利用相关网页量确定“探索性访谈”的备选网站 |
3.1.1 作为评价对象单位的相关网页 |
3.1.2 搜索工具的选择 |
3.1.3 主题相关网页检索过程 |
3.1.4 备选网站的选择结果 |
3.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2.1.1 理论基础 |
3.2.1.2 研究假设 |
3.2.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2.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理论模型 |
3.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3.1 文献计量学是网站形式评价的理论根基 |
3.3.2 形式评价标准的来源 |
3.3.3 形式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3.1 形式评价指标选取的注意事项 |
3.3.3.2 形式评价备选指标讨论 |
3.3.4 形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3.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 |
3.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体系 |
3.4.1 “全评价”实为内容、效用评价与形式评价的综合 |
3.4.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4.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 |
4.1 评价对象名录 |
4.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实证 |
4.2.1 问卷设计 |
4.2.1.1 问卷设计流程 |
4.2.1.2 问卷结构 |
4.2.1.3 初始测度项 |
4.2.1.4 测度项的初步调整 |
4.2.2 预调查 |
4.2.2.1 数据收集 |
4.2.2.2 信度 |
4.2.2.3 效度 |
4.2.3 问卷调整 |
4.2.4 正式调查 |
4.2.4.1 研究样本 |
4.2.4.2 模型的检验 |
4.2.5 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 |
4.2.5.1 模型构建 |
4.2.5.2 模型拟合与评价 |
4.2.5.3 模型修正 |
4.2.6 模型分析 |
4.2.7 评价模型权重的确定 |
4.2.8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模型 |
4.2.9 评价结果 |
4.2.10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实证 |
4.3.1 明确形式评价指标 |
4.3.2 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主题相关网页数据抓取过程 |
4.3.2.1 获取主题特征词 |
4.3.2.2 获取热词 |
4.3.2.3 批量获取主题相关网页数据 |
4.3.3 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形式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
4.3.3.1 主题特征度 |
4.3.3.2 权威度 |
4.3.3.3 准确度 |
4.3.3.4 新颖度 |
4.3.3.5 热度 |
4.3.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指标权重 |
4.3.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模型与实证评价结果 |
4.3.5.1 形式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 |
4.3.5.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4.3.5.3 评价指标数据的分析与形式评价结果 |
4.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与实证评价结果 |
4.4.1 权重计算 |
4.4.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 |
4.4.3 “全评价”结果 |
4.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搭建 |
4.5.1 “运算界面”设计思路 |
4.5.2 界面效果与运行结果 |
4.5.3 “运算界面”的特点、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 |
4.6 小结 |
第五章 实证评价的检验、分析与网站建设对策建议 |
5.1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六要素 |
5.2 模型验证 |
5.3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5.3.1 用户角度与专业角度各评价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
5.3.2 用户角度评价指标权重与专业角度评价指标权重的比较 |
5.3.3 用户角度与专业角度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
5.3.4 目前我国主要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信息质量状况和用户满意情况分析 |
5.4 网站排名分析 |
5.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建设对策与建议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主要贡献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索性访谈 |
附录B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及其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1 |
附录C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及其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2 |
附录D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方法权重测度调查表 |
附录E 中英文主题特征词(按音序和字母顺序排列) |
附录F 中英文热词(按音序和字母顺序排列) |
附录G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索引 |
致谢 |
(10)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灰色预测法概述 |
2.1 数据选取 |
2.2 模型构建 |
2.2.1 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 |
2.2.2 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 |
3 情报研究中应用的灰色预测法 |
3.1 数据选取 |
3.2 模型构建 |
3.2.1 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 |
3.2.2 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 |
4 灰色预测法解决的情报研究问题 |
4.1 期刊分析 |
4.2 图书馆运行管理 |
4.3 热点主题分析 |
4.4 科研机构评价 |
5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5.1 数据选取相对单一 |
5.2 模型构建相对基础 |
5.3 用以解决的问题相对局限 |
6 结论 |
四、灰色系统理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中应用状况的计量分析[J]. 王筠,沈丽丽.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05)
- [2]灰色系统理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J]. 薛紫华,翁中川.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1993(01)
- [3]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D]. 罗力. 武汉大学, 2010(05)
- [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5]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D]. 朱镇远. 吉林大学, 2020(03)
- [6]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理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情报资料工作》实例研究[J]. 王知津,徐芳. 情报资料工作, 2008(06)
- [7]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术研究的趋同与分野——全国高校图书情报类科研产出与影响力对比分析(2006-2017年)[J]. 潘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11)
- [8]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D]. 范佳佳. 南京大学, 2014(05)
- [9]改革后我国科技文献发展模型的研究─—兼探我国情报学发展阶段的划分[J]. 黄建东.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89(05)
- [10]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张晶晶,李泽霞. 图书情报工作, 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