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论文文献综述)
彭敏[1](2021)在《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 ase等中关于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随机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0年10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使用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由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计917名参与者。①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在临床疗效有效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7,1.44),P<0.05);②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组在ALT水平及复常率、AST及TBIL水平方面比对照组均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 ALT 水平=-7.7 5,(-1 0.63,-4.86);RRALT 复常率=1.48,(1.17,1.87);MD AST 水 平=-7.72,(-1 1.98,-3.47);MDTBIL 水 平=-3.46,(-6.30,-0.61)];③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组在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 HBeAg阴转率=0.88,(0.12,6.41);RR HBV-DNA 阴转率=1.2 7,(0.76,2.12)];④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组在降低PCⅢ、HA、LN及Ⅳ-C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0.05)[MD PCⅢ 水 平=-5 9.16,(-89.58,-28.73);MD HA 水平=-62.72,(-74.02,-5 1.42);MD LN 水平=-4 0.3 8,(-69.41,-1 1.3 6);MD Ⅳ-C水平=-3 1.0 3,(-4 3.23,-18.82)]。结论:1、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2、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3、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在抗肝纤维化方面优于对照组。
陈迪[2](2020)在《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复肝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评价复肝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方药。方法:所有观察病例均来自山东省中医院肝病科门诊2019.6月至2019.12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共纳入病例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肝解毒方。疗程共24周。在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对两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肝功、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TNF-a、IL-6、IL-10、乙肝标志物、乙肝DNA载量),进行观察,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综合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证候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在生化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肝脏炎性指标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TBil外,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肝脏炎性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4.在HBV-DNA转阴率方面:观察组疗程结束后24例转阴,对照组有21例转阴,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HBeAg转阴率方面,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6.在调节免疫方面:两组治疗后CD4+、CD3+、CD4+/CD8+均较前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此外两组治疗后均可降低IL-6、TNF-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IL-10的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IL-6、TNF-a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伏邪理论”,采用扶正祛邪之复肝解毒方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证候和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有关。
刘雪冰[3](2020)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3年疗效观察及精神心理状态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或单独服用恩替卡韦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3年疗效,并在服药3年后对患者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为进一步优化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总共筛选出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首诊于我院确诊为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并符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61例,将口服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3年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单独口服恩替卡韦治疗3年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服药前及服药期间均定期完善Fibrotouch、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纤四项。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1年、2年、3年的肝脏硬度(LSM值)、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肝病毒DNA(HBV DNA),并在治疗3年后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将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各期与治疗前的差异性。结果:(1)两组肝脏硬度(LSM)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SM值相比,在治疗1年时无显着差异(P>0.05),在治疗2年、治疗3年时均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在治疗2年、治疗3年时降低LSM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胶囊。(2)HBV DNA阴性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治疗2年、治疗3年时HBV DNA阴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或单用恩替卡韦胶囊在治疗1年、治疗2年、治疗3年时促使HBV DNA转阴效果无显着差异。(3)两组精神心理状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HAMA评分、焦虑分度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无显着差异。(4)两组转氨酶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LT相比,在治疗1年、治疗2年时均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3年时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的AST在治疗1年、2年、3年时均无显着差异。说明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在治疗3年时降低ALT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胶囊,但对AST水平的改善无显着差异。(5)两组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LN、PCⅢ、CⅣ相比,在治疗1年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2年、治疗3年时均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在治疗2年、治疗3年时降低HA、LN、PCⅢ、CⅣ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胶囊。(6)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的总体疗效显着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胶囊,P<0.05,差异显着。结论:(1)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在降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脏硬度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ALT水平方面显着优于单用恩替卡韦,但在增加HBV DNA阴转率、降低AST水平方面无显着差异;总体疗效来说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也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胶囊。(2)两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无显着性差异。
王建超[4](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分析西医治疗、中西医治疗方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凝血功能以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率的影响,为指导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并且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对中药暴露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中西医组。西医组,持续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不服用或服用抗纤维化中药每年少于1个月;中西医组,在持续口服NAs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加用强肝胶囊、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虫丸的1种药物治疗,并且每年服用时间大于6个月。纳入、剔除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3年、治疗5年的肝功能、肝纤维化、凝血功能以及HCC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共入组患者488例,西医组187例、中西医组301例。西医组、中西医组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使用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西医组中药制剂累计服用最短时间为7个月,最长时间为60个月,中位服药时间为36个月。2.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T、AST均显着降低(P<0.05),ALB显着升高(P<0.05),并且随着治疗周期延长肝功能改善愈显着;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肝功能均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ALT复常率在第1年、3年、5年分别为65.56%和83.79%、91.03%和93.05%、92.25%和94.76%,AST复常率在第1年、3年、5年分别为61.67%和78.62%、82.07%和86.87%、91.70%和93.04%;两组患者ALT、AST复常率比较,治疗第1年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第3年、5年比较无显着差异。3.肝纤维化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四项HA、PCIII、IV-C以及LN显着降低(P<0.01),并且随着治疗周期延长肝纤维化四项降低愈显着;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肝纤维化四项均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无创肝纤维化指标APRI、FIB4以及LSM在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随着治疗周期延长APRI、FIB4、LSM均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APRI、LSM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FIB4仅在第1年时中西医组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4.凝血功能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PT、APTT、TT显着降低(P<0.05),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两组凝血功能显着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PT、APTT、TT较西医组显着降低(P<0.05)。5.HCC发生率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第1年、3年、5年癌变率分别为3.74%(7/187)和3.74%(11/301)、22.46%(42/187)和13.95%(42/301)、31.02%(58/187)和23.59%(71/301),中西医组癌变率显着低于西医组(P<0.05)。代偿期患者,西医组、中西医组5年累积癌变率分别为25.86%(30/116)和16.94%(31/183),中西医组癌变率显着低于西医组(P<0.05)。失代偿期患者,西医组、中西医组5年累积癌变率分别为39.44%(28/71)和33.90%(40/118),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癌变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作用,改善程度优于西医治疗;2.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改善程度优于西医治疗;3.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作用,改善程度优于西医治疗;4.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5年累积HCC发生率显着降低;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着重于降低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HCC发生率。
莫镜邻[5](2020)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CLF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将48例ACL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终点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B、AST、ALB)、凝血功能(PTA)、死亡率、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的临床疗效。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将纳入的48例ACLF患者,按8周后预后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抗病毒史、TBIL、AST、Cr、MELD评分、肝性脑病、感染,筛选并分析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在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0.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7.5%)(P<0.05);治疗组累计死亡率(20.9%)低于对照组累计死亡率(54.2%)(P<0.05);研究生:莫镜邻(2)在肝功能水平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ALB水平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4周的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第8周的ALB水平升高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凝血功能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明显升高(P<0.05);(4)在MELD评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LF患者预后与上述因素有关。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分析,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556、0.853、0.893、0.949、0.644,得出结论:MELD评分、TBIL、AST预测价值较高,年龄、病程、感染预测价值较低。结论:1.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2.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念[6](2020)在《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A:30例、对照组B: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分别予以抗病毒恩替卡韦、及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抗病毒基础上加用调肝化纤丸,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HBV-DNA、ALB)、肝纤四项(HA、PCⅢ、Ⅳ-C、LN)、肝脏硬度值(LSM)、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对患者西医综合疗效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A的56.67%和对照组B的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患者肝功能和HBV-DNA转阴率结果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后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相比,在ALT、AST下降方面治疗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较两组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结果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后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相比,HA、PCⅢ、Ⅳ-C、LN、LSM下降方面治疗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后调肝化纤组和两组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更加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肝化纤组的总有效率是93.33%,恩替卡韦组总有效率为73.33%,扶正化瘀组总有效率为86.67%,调肝化纤组均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发现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是(93.90±9.19),两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80.77±10.93)(83.17±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肝化纤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显着,在改善肝功能(AST、ALT、TBIL)、降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LSM)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恩替卡韦和扶正化瘀组。2、在中医综合疗效方面,调肝化纤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优势,中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经研究分析,调肝化纤丸方证初步总结如下:(1)肝区隐痛(2)口干口苦(3)神疲乏力(4)恶心呕吐(5)舌脉象:舌淡或暗,苔薄白,舌体胖大,舌下络脉曲张,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缓。为今后临床运用调肝化纤丸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王佳欣[7](2020)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证候漂变的证素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合并NAFLD的CHB肝郁脾虚证发生证候漂变时的证素分布特征及证候漂变的生化学、病毒学和组织学基础,深入认识合并NAFLD的CHB肝郁脾虚证的证候变化过程,探讨其病位、病性分布特点,提高辨证的准确度,丰富合并NAFLD的CHB中医治疗思路。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住院的95例合并NAFLD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观察时限为3个月,每2周记录患者中医四诊资料,每1个月记录患者实验室指标。观察期间若发生证候漂变即结束观察。“证候漂变”是指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固有疾病出现了新的证候,但由于新发证候不够多或程度不够重,尚不足以导致证型改变,也不足以形成新的证型的现象。将采集的证候漂变组的四诊资料运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计算机软件提取出病位及病性证素,总结分析发生证候漂变患者的证素分布特征。同时对入组患者基线实验室指标运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证候漂变的生物学基础。结果:1.本课题纳入的95例患者中,49例(51.6%,95%CI:41.6%,61.6%)发生了证候漂变。2.基线资料:证候漂变组BMI(t=-2.338,P=0.022)、LDL-c(Z=3.098,P=0.002)、肝CAP值(t=-2.300,P=0.024)均比未发生证候漂变组高;两组HBsAg定量、HBeAg状态、HBV DNA载量、ALT、AST、ALP、GGT、TBIL、TC、TG、FPG、LSM值、年龄、性别、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证候漂变组中证素积分≥70分的证素:在发生证候漂变前后均存在的病位证素有肝、胆、胃,发生证候漂变时新发的病位证素有肾、心神、胞宫;在发生证候漂变前后均存在的病性证素有痰、湿、阴虚、阳虚、气滞、气虚、血虚,发生证候漂变时新发的病性证素有热、寒、血瘀、血寒、精亏。4.证候漂变组存在积分(积分>0,无论是否≥70分)的所有证素:入组时及发生证候漂变时肝、肾、心、筋骨病位证素积分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在发生证候漂变前后均存在,发生证候漂变时新发的病位证素有肾、心、筋骨。入组时及发生证候漂变时水停、阴虚、阳亢、气滞、气不固、血虚、精亏病性证素积分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虚、气滞、气不固、血虚、精亏在发生证候漂变前后均存在,发生证候漂变时新发的病性证素有水停、阳亢。结论:1.在合并NAFLD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中,证候漂变现象客观存在,51.6%(95%CI:41.6%,61.6%)的患者在3个月的观察期内发生了证候漂变,且BMI、LDL-c、肝CAP值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证候漂变。2.在合并NAFLD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中,病位证素肝以及病性证素阴虚、气滞、气不固、血虚、精亏出现在整个病理过程,发生证候漂变后常见的新发病位证素为肾、心、筋骨,新发病性证素为水停、阳亢。
罗丹[8](2020)在《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并且分析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生物学基础,进一步探讨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体质分布特征及相关生物学基础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自身抗体阳性CHB“辨体论治”及预防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更好地实现“治未病”的目的。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住院病例,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216例,同期纳入单纯CHB患者216例,对432例CHB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216例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组中医体质分布频数为:湿热质78例(36.1%)占比最高,两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不同体质与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湿热质的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偏颇体质患者年龄段以31-65岁为主。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的比较:在性别、病程分布情况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年龄分布情况上,伴自身抗体阳性CHB组年龄较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4.两组患者肝功能、AFP、PT、肝LSM值、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的比较:(1)伴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患者ALT、AST、GGT、ALP、GLB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B组,两组患者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TBIL、DBIL、ALB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肝LS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两组间PT、AF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sAg滴度、及HBeAg状态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患者肝组织病变特征的比较:伴自身抗体阳性组的CHB患者G>2组、S>1组较单纯CHB组所占比均更高,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血清ALP、GLB是影响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危险因素。结论:1.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之间的中医体质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2.伴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湿热质占比较高,且男性发病率较高;在年龄分布上偏颇体质以31-65岁为主。3.两组患者年龄及各项理化指标存在差异性,且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血清ALT、AST、GGT、ALP、GLB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B患者,说明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4.自身抗体阳性CHB组肝组织的炎症坏死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更高。5.血清GLB、ALP是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独立影响因素。
邓舟[9](2020)在《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超声、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研究防治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安全有效的药物。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肝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与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太子参20g、白术15g、叶下珠15g、苦参10g、丹参15g、桃仁10g、茯苓15g、黄精15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20g、郁金15g、鳖甲15g、甘草6g)200ml/次,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彩超、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将检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患者入组一般情况: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治疗史、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超声、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以及HBV DNA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炎性指标ALT(35.23±10.03 u/L)、AST(28.51±10.09 u/L)较治疗前 ALT(103.40±17.49 u/L)、AST(76.31±13.38 u/L)明显改善,GGT(40.03±6.98 u/L)、TBil(16.38±8.10 umol/L)、HBV DNA(2.39±1.33 log10IU/ml)较治疗前 GGT(52.94±12.06 u/L)、TBil(22.81±8.17 umol/L)、HBV DNA(5.23±3.63 log10IU/ml)明显下降,肝脏合成指标ALB(42.65±3.24 g/L)较治疗前ALB(39.64±3.31g/L)有所上升;对照组患者肝脏炎性指标ALT(51.11±20.74 u/L)、AST(35.09±10.89 u/L)较治疗前ALT(106.14±18.56 u/L)、AST(72.49±13.44 u/L)明显改善,GGT(47.51±5.43 u/L)、TBil(18.67±5.96 umol/L)、HBV DNA(3.29±0.61 log10IU/ml)较治疗前 GGT(51.77±10.41 u/L)、TBil(21.67±5.93 umol/L)、HBV DNA(5.36±3.34 1og10IU/ml)明显下降,肝脏合成指标ALB(42.29±2.30 g/L)较治疗前ALB(39.34±2.21 g/L)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35.23±10.03 u/L)、AST(28.51±10.09 u/L)、GGT(40.03±6.98 u/L)、ALB(42.65±3.24 g/L)、TBil(16.38±8.10 umol/L)、HBV DNA(2.39±1.33 log10IU/ml)较对照组ALT(51.11±20.74 u/L)、AST(35.09±10.89 u/L)、GGT(47.51±5.43 u/L)、ALB(42.29±2.30 g/L)、TBil(18.67±5.96 umol/L)、HBV DNA(3.29±0.61 log10IU/ml)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患者均无HBsAg转阴(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5.63±33.01 ng/ml)、PⅢNP(37.11±19.8 ng/ml)、Ⅳ-C(37.29±17.31 ng/ml)、LN(31.50±24.5 ng/ml)较治疗前 HA(132.70±78.11 ng/ml)、PⅢNP(59.67±41.72 ng/ml)、Ⅳ-C(65.60±35.03 ng/ml)、LN(45.07±41.50 ng/ml)明显的下降;对照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8.11±34.74ng/ml)、PⅢNP(40.09±20.89 ng/ml)、Ⅳ-C(39.51±19.43 ng/ml)、LN(34.29±26.30 ng/ml)较治疗前 HA(133.14±79.56 ng/ml)、PⅢNP(59.49±42.44 ng/ml)、Ⅳ-C(66.77±36.41 ng/ml)、LN(45.34±42.21 n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四项 HA(75.63±33.01 ng/ml)、PⅢNP(37.11±19.8 ng/ml)、Ⅳ-C(37.29±17.31 ng/ml)、LN(31.50±24.5 ng/ml)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8.11±34.74 ng/ml)、PⅢNP(40.09±20.89 ng/ml)、Ⅳ-C(39.51±19.43 ng/ml)、LN(34.29±26.30 ng/ml)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APRI、FIB-4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 APRI(0.6±0.38)、FIB-4(1.7±1.39)较治疗前 APRI(1.3±0.81)、FIB-4(2.2±1.48)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 APRI(0.8±0.45)、FIB-4(2.0±1.44)较治疗前 APRI(1.3±0.93)、FIB-4(2.3±1.2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APRI(0.6±0.38)、FIB-4(1.7±1.39)较对照组患者 APRI(0.8±0.45)、FIB-4(2.0±1.44)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脾脏超声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0.79±0.50mm)、脾静脉内径(5.8±0.9 mm)、脾脏厚度(38.21±4.32 mm)较治疗前门静脉主干内径(13.35±1.41 mm)、脾静脉内径(8.3±1.5 mm)、脾脏厚度(46.76±6.45 mm)明显缩小;对照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1.04±0.85 mm)、脾静脉内径(7.2±1.1 mm)、脾脏厚度(39.47±4.72 mm)较治疗前门静脉主干内径(13.23±1.34 mm)、脾静脉内径(8.4±1.4 mm)、脾脏厚度(47.21±6.32 mm)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10.79±0.50 mm)、脾静脉内径(5.8±0.9 mm)、脾脏厚度(38.21±4.32 mm)较对照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1.04±0.85 mm)、脾静脉内径(7.2±1.1 mm)、脾脏厚度(39.47±4.72 mm)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硬度值(LSM)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脏硬度值(8.20±1.1OkPa)较治疗前(10.46±1.41 kPa)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肝脏硬度值(9.1±1.31 kPa)较治疗前(10.42±1.34 kPa)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肝脏硬度值(8.20±1.10 kPa)相对于对照组患者(9.1±1.31 kPa)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症候量化积分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在胁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大便稀溏、面色晦暗、肝脾大症候量化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量化积分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掌、蜘蛛痣等其他中医症候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显着意义(p>0.05)。8、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4.12±3.63)较治疗前(9.24±6.56)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6.04±3.95)较治疗前(9.29±7.12)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4.12±3.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6.04±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为72.5%,治疗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为87.5%;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0、安全性指标: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粪三大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益气解毒活血法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APRI、FIB-4及肝脏硬度值,缩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防治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生发展。益气解毒活血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治法,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方药。
彭梦楠[10](2020)在《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CHBC)文献的数据挖掘,第二部分为和合疏养方联合恩替卡韦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疗效评价。第一部分目的:总结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自2008年至2019年关于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文献进行检索,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其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82篇,涉及处方82首,共164味中药。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常用的单味药包括:柴胡、白术、丹参、鳖甲、黄芪、当归、茯苓。药物类别以健脾益气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为主。聚类分析发现3种配伍规律:1.健脾益气药常配伍活血化瘀药,佐以疏肝理气药;2.软坚散结药常配伍活血化瘀药;3.疏肝理气药常配伍活血柔肝药,佐以健脾益气药。常用药对及药组为丹参、白术和黄芪。结论: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常选用疏理肝气药、健脾益气药和活血化瘀药,但对于肝硬化的不同阶段,治疗用药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部分目的:基于“肝脾相关”理论,评价和合疏养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明确诊断为乙肝肝硬化的病历进行筛选。共有315例病例进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服用和合疏养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服药第0周和第48周的临床资料,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乙型肝炎 E 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腹部彩超、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肝穿刺病理等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合疏养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315例,根据其具体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7例,治疗组158例。经检验,纳入的两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病例资料在年龄、肝功能、HBV DNA、LSM、腹部彩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肝功能: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治疗组的ALT、AST、ALB、TBIL检测结果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ALT、AST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的TBIL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eAg:对照组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共63人,治疗组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共73人,治疗48周后,对照组16人HBeAg发生了血清学转换,治疗组23人HBeAg发生了血清学转换,两组转换率分别为25.4%和31.5%,经卡方检验,χ2=0.617,P=0.432>0.05,两组HBeAg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BV DNA:对照组治疗前HBV DNA为5.70±1.401g,治疗组治疗前HBV DNA为5.82±1.361g。两组治疗前HBV DNA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427>0.05)。治疗48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HBV DNA转阴人数分别为141人和149人,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93.4%和94.9%,经卡方检验,χ2=0.326,P=0.568>0.05,两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LSM值:对照组和治疗组的LSM检测结果在治疗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LSM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腹部彩超: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门脉内径和脾脏厚度在治疗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门脉内径、脾脏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肝穿刺病理:对照组行二次肝穿患者共16人,治疗组行二次肝穿患者共14人,治疗48周后,两组的病理均有改善。其中炎症程度(G)改善率分别为56.2%和92.0%,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维化程度(S)改善率分别为50.0%和85.7%,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8,差异具有临界统计学意义。结论:1.和合疏养方可改善患者的ALT、AST、ALB、TBIL、LSM、门脉内径、脾脏厚度、肝穿刺病理炎症程度水平,具有保肝抗纤维化的作用,是提高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的有效药物。2.较单用恩替卡韦相比,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下,和合疏养方联合恩替卡韦在保护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优势性。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西医学对慢性乙肝的研究概况 |
2 中医学对慢性乙肝的研究概况 |
3 一贯煎的临床应用概述 |
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数据提取 |
1.5 纳入研究风险偏倚评估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总体结果 |
2.2 纳入研究文献描述 |
2.3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讨论 |
1 一贯煎治疗慢性乙肝的机理探讨 |
2 一贯煎的来源及药理研究 |
3 基于文献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2)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复肝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剔除与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及分组 |
(二) 治疗方案 |
(三) 疗程 |
三、观察指标 |
(一) 人口学资料 |
(二) 安全性指标 |
(三) 疗效性指标 |
四、疗效评价 |
(一)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二) 临床证候疗效评价 |
(三)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四) 生化指标疗效评价 |
五、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一) 性别构成比较 |
(二) 年龄均数及构成比较 |
(三) 病程分布 |
(四) 病情严重程度分布 |
(五) 疗效性指标比较 |
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
三、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一) 临床证候积分改善情况 |
(二) 单项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
(三) 两组中医证候整体疗效评价 |
四、疗效指标分析结果 |
(一) 两组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
(二) 免疫指标的分析 |
(三) 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分析 |
(四) HBV-DNA阴转率分析 |
五、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一、慢乙肝发病机制 |
二、中医伏邪理论 |
(一) 伏邪理论源流 |
(二) 伏邪病机与发病特点 |
(三) 伏邪部位 |
(四) 伏邪治疗 |
三、伏邪理论与慢性乙型肝炎 |
(一) 慢乙肝发病特点符合伏邪致病特点 |
(二) 从伏邪理论探讨慢乙肝发病机理 |
(三) 慢乙肝的“伏邪”部位 |
(四) 从伏邪理论探讨慢乙肝的自然分期 |
四、复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探讨 |
(一) 组方依据 |
(二) 组方分析 |
(三) 现代药理学研究 |
五、临床疗效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3)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3年疗效观察及精神心理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1.1 西医诊断标准 |
2.1.2 中医诊断标准 |
2.2 病例选择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剔除标准 |
2.3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4 治疗方式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主要指标 |
2.5.2 次要指标 |
2.6 安全检测指标 |
2.7 总体疗效评价 |
2.8 检测标准 |
2.9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情况 |
3.2 两组患者各测量点LSM值比较 |
3.3 两组患者各测量点HBV DNA阴性例数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心理状态比较 |
3.5 两组患者各测量点转氨酶水平比较 |
3.6 两组患者各测量点HA、LN、PCⅢ、CⅣ比较 |
3.7 两组患者各测量点总体疗效比较 |
3.8 安全性评价 |
4.讨论 |
4.1 中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认识 |
4.1.1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认识 |
4.1.2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则治法 |
4.1.3 中医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 |
4.2 西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认识 |
4.2.1 乙肝肝硬化发生机制 |
4.2.2 乙肝肝硬化的治疗 |
4.3 扶正化瘀胶囊及其拆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4.4 瞬时弹性成像(Fibrotouch)检测肝纤维化 |
4.5 情志病从肝论治及慢性肝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
4.6 结果分析 |
4.6.1 两组肝脏硬度(LSM)在不同治疗时点的变化分析 |
4.6.2 两组HBV DNA阴转例数在不同治疗时点的变化分析 |
4.6.3 两组精神心理状态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 |
4.6.4 两组转氨酶指标在不同治疗时点的变化分析 |
4.6.5 两组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指标在不同治疗时点的变化分析 |
4.6.6 两组总体疗效分析 |
4.7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扶正化瘀胶囊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乙肝肝硬化的认识 |
1.1 肝硬化的基本概念 |
1.2 乙肝肝硬化流行病学 |
1.3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发病机制 |
1.4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分期 |
1.5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
1.6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治疗 |
2 中医学对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认识 |
2.1 古代中医家对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认识 |
2.2 现代中医家对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认识 |
2.3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
2.4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的发生 |
第二部分 :病历资料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随访观察指标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入组基本特征 |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 ALT、AST 复常率比较 |
2.4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比较 |
2.5 两组患者无创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
2.6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
2.7 两组患者5年累积癌变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肝纤维化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降低肝细胞癌发生率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降低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 |
2 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ACLF的中医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治法方药 |
1.3.1 中药治疗 |
1.3.2 中医外治 |
2 ACLF的西医研究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2.3.1 一般支持治疗 |
2.3.2 抗病毒治疗 |
2.3.3 抗炎保肝治疗 |
2.3.4 免疫调节治疗 |
2.3.5 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
2.3.6 人工肝治疗 |
2.3.7 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 |
第二部分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标准 |
1.3.1 西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诊断标准 |
1.3.3 纳入标准 |
1.3.4 排除标准 |
1.3.5 中止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
2.2 对照研究 |
2.3 治疗方案 |
2.3.1 对照组 |
2.3.2 治疗组 |
3 观察指标 |
3.1 死亡率 |
3.2 血液生化指标 |
3.3 MELD评分 |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5 不良反应记录 |
4 疗效评价 |
4.1 西医疗效评价 |
4.2 中医疗效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6.2 两组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
6.3 两组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6.4 两组ACLF患者肝功能(TBIl、ALB、ALT、AST)比较 |
6.5 两组ACLF患者凝血功能(PTA)比较 |
6.6 两组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8 讨论 |
8.1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
8.2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TBIL的影响 |
8.3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B的影响 |
8.4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
8.5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PTA的影响 |
8.6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8.7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9 解毒化瘀颗粒的方药分析 |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现代疗效机制研究 |
11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标准 |
1.3 治疗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赋值 |
2.2 影响ACLF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2.3 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2.4 危险因素对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
3 讨论 |
3.1 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3.2 MELD评分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预后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
3.3 筛选预后风险因素在ACLF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肝纤维化的文献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方案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8 观察指标 |
2.9 疗效评价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治疗前基础的比较 |
4.2 西医临床疗效的评价 |
4.3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4.4 生活质量的评价 |
4.5 安全性观测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不足 |
2 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优势 |
3 调肝化纤丸运用的依据 |
3.1 柴胡 |
3.2 黄芩 |
3.3 大枣 |
3.4 人参 |
3.5 炙甘草 |
3.6 生姜 |
3.7 半夏 |
3.8 当归 |
3.9 芍药 |
3.10 川芎 |
3.11 白术 |
3.12 茯苓 |
3.13 泽泻 |
4 临床疗效分析 |
4.1 对改善患者西医综合疗效分析 |
4.2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和HBV-DNA转阴率结果的分析 |
4.3 对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结果的分析 |
4.4 对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 |
4.5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参照表 |
附表2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证候漂变的证素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终止标准 |
2 研究内容 |
2.1 基础治疗 |
2.2 观察指标 |
2.3 随访内容及相关评定标准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基线资料 |
2 证素分布特征 |
2.1 证素积分≥70 分的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
2.2 证素积分≥70 分的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
2.3 所有病位证素(无论是否≥70 分)积分对比及证素分布情况 |
2.4 所有病性证素(无论是否≥70 分)积分对比及证素分布情况 |
讨论 |
1 研究CHB合并NAFLD的意义 |
1.1 CHB合并NAFLD的流行病学 |
1.2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
1.3 CHB合并NAFLD的疾病进展及抗病毒疗效 |
2 CHB合并NAFLD的中医临床研究 |
2.1 中医学对CHB合并NAFLD的认识 |
2.2 CHB合并NAFLD的中医药治疗 |
3 合并NAFLD的 CHB肝郁脾虚证的证候漂变 |
3.1 证候漂变概念的提出 |
3.2 证候漂变的临床观察 |
4 证素在合并NAFLD的 CHB肝郁脾虚证证候漂变中的运用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线资料特征 |
5.2 证素分布特征 |
6 干预治疗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
7 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指征 |
附录 B:知情同意书 |
附录 C:肝活检知情同意书 |
附录 D:四诊信息采集表 |
附录 E:肝组织炎症坏死、纤维化分期标准 |
附录 F:临床病例记录表 |
附录 G:中英文对照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CHB的西医诊断标准 |
3 中医体质辨识 |
3.1 中医体质量表评分 |
3.2 中医体质类型判定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观察项目及检验指标 |
7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连续型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 |
2 两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比较 |
3 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在中医体质中的分布差异 |
4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分布的比较 |
5 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
6 两组患者血清GLB、AFP、PT及 LSM值的比较 |
7 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sAg滴度、及HBeAg状态分布的比较 |
8 两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比较 |
9 CHB患者是否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独立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1 祖国医学方面 |
1.1 祖国医学对CHB的认识与阐述 |
1.2 祖国医学对CHB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认识 |
1.3 CHB中医体质的认识 |
1.4 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1.5 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体质分布特点与性别、年龄有关 |
2 现代医学方面 |
2.1 CHB发病机制的阐述 |
2.2 自身免疫抗体的产生提示CHB患者机体免疫紊乱 |
2.3 自身抗体的产生对CHB预后的影响 |
2.4 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 |
2.5 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血清肝功能差异 |
2.6 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sAg滴度、及HBeAg状态分布的比较 |
2.7 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肝组织学及LSM值水平的差异 |
2.8 CHB患者是否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 |
3 创新、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3.1 创新之处 |
3.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知情同意书 |
附录B:肝活检知情同意书 |
附录C: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附录D: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 |
附录E:肝组织炎症坏死、纤维化分期标准 |
附录F: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指标记录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病例剔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5.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1.5.2 安全性及其他相关指标 |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1.6.1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
1.6.2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HBV DNA的变化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的变化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APRI、FIB-4 参数值的变化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硬度值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
2.9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和认识 |
3.1.1 肝纤维化病因研究 |
3.1.2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 |
3.2 中医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和认识 |
3.2.1 中医命名 |
3.2.2 中医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和认识 |
3.2.3 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遣方之要 |
3.3 安全性评价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西医治疗进展 |
2 中医治疗进展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致谢 |
(10)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研究现状 |
1.1.1 现代医学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研究 |
1.1.2 中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研究 |
1.1.3 肝脾相关理论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研究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2 文献检索与筛选 |
2.3.3 主要观察指标 |
2.3.4 数据规范化 |
2.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文献筛选及结果 |
2.4.2 单味中药的选用频数分布规律 |
2.4.3 药物种类的选用频数分布规律 |
2.4.4 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之聚类分析 |
2.4.5 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分析 |
2.5 讨论 |
2.5.1 单味中药和药物种类的选用频数分布规律分析 |
2.5.2 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之聚类分析 |
2.5.3 从肝脾论治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分析 |
2.6 结论 |
2.7 不足与展望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案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方法 |
3.3.3 治疗措施 |
3.3.4 疗效评价指标 |
3.3.5 疗效判定 |
3.3.6 数据库建立与统计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入组前的基线水平比较 |
3.4.2 疗效评价 |
3.4.3 总体结局 |
3.5 讨论 |
3.5.1 疗效评价分析 |
3.5.2 导师从肝脾论治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经验 |
3.6 结论 |
3.7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D]. 彭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复肝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D]. 陈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3年疗效观察及精神心理状态评估[D]. 刘雪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影响[D]. 王建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D]. 莫镜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李念.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证候漂变的证素分布特征[D]. 王佳欣.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 罗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邓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研究[D]. 彭梦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