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旱规律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及农业生产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奕娇[1](2021)在《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对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亦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资源,占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50%以上,分布广泛且坡缓地长。由于不同程度不尽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我国黑土坡耕地的土壤退化现象尤为严重。过度耕种的现代农业生产,使坡耕地种植面临更严重的土壤侵蚀、黑土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结构稳定性变差等负面风险。近年来,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收后地表残留大量玉米秸秆难以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对多样化的耕作措施、种植制度及秸秆还田方式进行科学选择,进而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2019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裂区实验,以3种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NT;旋耕秸秆碎混,RT;翻耕秸秆深埋,PT)结合2种种植制度(玉米大豆轮作,SR和玉米连作,CS)为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4个采样期(0 d、50 d、100 d和150 d)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结果,系统分析了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同时,结合机组作业相关测试结果和实验区调研数据,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集技术、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应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分析,进而为寒区黑土坡耕地优质高效生产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寒区黑土坡耕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机械化耕种作业特点,构建了玉米茬地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包含土壤扰动量、进地次数、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技术生产率、产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15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均可通过田间实验和实地调研获取量化数据。(2)土壤物理特性随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规律实验研究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测定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数据,探究寒区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150 d的0-15 cm和15-30 cm土层,PT处理土壤坚实度均值分别低于NT和RT处理26.7%、32.3%和28.2%、32.3%。对于不同种植制度,在150 d的15-30 cm和30-45 cm土层,SR处理比CS处理土壤坚实度分别显着降低11.5%和15.4%,其他土层SR和CS处理土壤坚实度差异不显着。无论耕作措施及种植制度如何,土壤坚实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各因素对土壤坚实度影响的重要性表现为土层深度>坡地位置>耕作措施>种植制度。2)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10-20cm和20-3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5.8%、12.8%和17.5%;在150d的0-1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4.7%和19.7%,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各土层,NT、RT和PT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无论50 d或150 d的0-4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未随种植制度不同而产生显着性差异。除PT(50 d)处理外,无论50 d或150 d,每种处理的土壤容重在各土层深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3)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PT处理8.7%。在100 d的0-40 cm各土层,尽管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但NT处理均高于RT与PT处理。在150 d的10-20 cm土层,NT与PT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显着高于RT处理10.6%和10.2%,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CS处理,SR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分别提高2.3%、0.8%、0.8%和1.4%。除150 d外,0 d、50 d和100 d的土壤含水率在各土层均随耕地坡位下降呈增加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上、下坡位间具有显着差异。4)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0 d的0-10 cm土层,PT处理土壤温度显着高于NT处理0.54℃,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50 d和100d的0-40 cm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150 d的20-3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0.47℃和0.55℃,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SR处理,CS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值分别提高4.8%、3.5%、1.0%和0.2%。在0 d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下坡位0.40℃、0.73℃和1.27℃、0.93℃。在150 d的0-10 cm土层,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上坡位0.70℃、0.58℃。(3)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技术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扰动量、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进地次数等机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扰动量在NT处理下最小(33330 mm2),RT处理下次之(169000 mm2),PT处理下最大(338000 mm2);进地次数在NT处理下较少(1次),RT和PT处理下较多(3次);土壤压实程度在NT处理下最小(1057 kg/m2),RT处理下次之(4435 kg/m2),PT处理下最大(5875 kg/m2);与NT和RT处理相比,PT处理显着降低玉米出苗率14.51%和14.22%,与NT处理相比,RT处理显着降低大豆出苗率10.20%;劳均负担耕地面积在NT处理下最大(2.92 hm2/人),PT处理下次之(2.51 hm2/人),RT处理下最小(2.34 hm2/人);当量技术生产率在NT处理下最大(0.58 hm2/h),PT处理下次之(0.36 hm2/h),RT处理下最小(0.33 hm2/h)。(4)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经济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基于实地调研和田间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生产投入、产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机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从大豆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8139.3元/hm2),PT处理下次之(7498.7元/hm2),RT处理下最低(6318.9元/hm2);从玉米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9114.6元/hm2),PT处理下次之(8392.5元/hm2),RT处理下最低(7228.7元/hm2)。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投入总成本由高到低表现为PT(玉米)、RT(玉米)>NT(玉米)>PT(大豆)、RT(大豆)>NT(大豆)。投资回收期在NT处理下最短(第3.1年),RT处理下次之(第8.8年),PT处理下最长(第28.9年)。净现值在RT处理下最大(50.15万元),PT处理下次之(46.06万元),NT处理下最小(18.86万元)。内部收益率在NT和RT处理下均为12%,PT处理下仅为6%。(5)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与建议基于所构建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6种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得分顺序为CS+NT(0.651)>SR+NT(0.642)>SR+RT(0.415)>SR+PT(0.395)>CS+RT(0.381)>CS+PT(0.256)。无论轮作大豆还是连作玉米,综合评价结果均以NT处理得分最高;3种耕作措施下SR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值高于CS处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优选时,耕作措施应优先选用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种植制度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轮作制度。
张凤怡,迟道才,陈涛涛[2](2021)在《辽宁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分析》文中指出以辽宁省1957-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和研究区作物系数为基础,基于SIMETAW模型计算和分析辽宁主要粮食作物(春玉米、大豆和水稻)需水规律和降水对作物需水的满足程度,以揭示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粮食作物需水的影响,探究自然降水对主要粮食作物需水的满足程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春玉米、大豆和水稻全生长季需水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11.8mm、509.4mm和605.1mm,均呈不显着下降趋势。春玉米和大豆全生长季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821和0.814,即降水分别满足了82.1%和81.4%的需水量,亏缺的17.9%和18.6%仍需播前灌溉或补灌,尤其在西部地区耦合度大于0.8的保证率仅为28.2%和21.1%。水稻全生长季耦合度为0.464,耦合度大于0.4的保证率全省仅为69.1%,西部地区保证率低至36.8%。辽宁4个分区中,3种作物均在东部地区耦合度最大,中部、南部和西部次之。3种作物各生长阶段耦合度呈现生长中期最高,快速生长期次之,初期和成熟期普遍最低。春玉米和大豆生长初期需水与降水耦合度近年来显着上升,3种作物成熟期耦合度则呈显着下降趋势。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均需注意春旱和秋旱的发生,及时补充灌溉。在目前降水条件下,辽宁省最适宜种植春玉米,尤其水资源匮乏的西部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扩大春玉米种植规模。大豆最适宜在辽宁东部和中部地区种植,水稻在东部和南部地区种植最为适宜。
李明[3](2021)在《东北平原热量与降水区域特征及适宜耕作方式的研究》文中提出
李雅琦[4](2021)在《近20年张家口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
安思危[5](2021)在《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降雨少,且经常遭受风蚀侵害以及长期土壤耕作制度单一导致的土壤保墒蓄水能力差、玉米产量不高等问题,探讨了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镇示范区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东旭20”,设置常规旋耕垄作(Con)、免耕秸秆移除(T1)、免耕+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T2)、垄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T3)、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T4)、垄作+全秸秆碎混还田(T5)、平作+全秸秆碎混还田(T6)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生育时期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养分、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与黑龙江省半干旱区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保土、保水、抗旱、增产的耕作方式,优化完善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玉米栽培耕作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平作条件下,春季深松+秸秆深翻还田处理较秸秆碎混还田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均提高了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43%~25.29%、59.93%~112.78%和3.84%~17.23%。在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平作春季深松处理较垄作春季深松处理提高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幅分别为8.16%~38.73%、18.01%~32.45%、5.14%~23.17%和4.95%~99.53%。在平作条件下,春季深松+秸秆深翻还田处理较秸秆碎混还田处理均显着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玉米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8.53%~19.24%、34.19%~78.32%、20.02%~23.56%、65.79%~107.04%和6.15%~11.46%。在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平作春季深松处理较垄作春季深松处理均增加了拔节期和抽雄期玉米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幅分别为4.10%~16.36%和1.71%~4.25%,均增加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为0.80%~26.90%;在全秸秆碎混还田条件下,垄作处理较平作处理均增加了拔节期和抽雄期玉米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增幅分别为5.31%~7.54%和0.72%~4.77%,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为11.20%~30.09%。玉米平均产量表现为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垄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免耕+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垄作+全秸秆碎混还田>常规垄作旋耕>平作+全秸秆碎混还田>免耕秸秆移除。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综上所述,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处理为本试验中效果较好的耕作方式。
吴昊[6](2021)在《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加氮肥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除此之外不同作物间作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玉米和豆科间作的模式可以实现作物稳定的生产,并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在发展可持续农业生产中是最有效的种植模式之一。不同的行比配置对作物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行比配置对间作模式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找适合的施氮水平和行比配置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太原市小店区节水灌溉基地进行的大田土壤试验,研究了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设有4种施氮水平[N0(零施氮)、N100(氮肥用量为100 kg/hm2)、N200(氮肥用量为200 kg/hm2)、N300(氮肥用量为300kg/hm2)]和3种种植模式[玉米-苜蓿1:2间作(1行玉米间作2行苜蓿)、玉米-苜蓿2:2间作(2行玉米间作2行苜蓿)、玉米单作],进行完全随机性试验。通过研究玉米单作、玉米苜蓿间作模式中施用不同的氮肥量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p H值、生长指标、作物产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找到适合的玉米种植模式和施氮用量,为在太原市小店区的玉米-苜蓿间作模式下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含水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N0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最高,N200处理下最低;HYDRUS-1D模型的模拟值和实际值的R2为0.74~0.89,RMSE为0.01~0.03,NSE为0.71~0.91,表明模拟较为精准;研究发现增施氮肥和改变种植模式对土壤电导率没有显着影响;增施氮肥对土壤p H值有显着影响,施氮量越多土壤p H值越高;改变间作模式也对p H值有显着影响,1:2间作模式对p H值提升幅度更大。(2)对玉米施加氮肥和间作苜蓿均可显着提高玉米株高。同一种植模式下,与N0处理相比,N200处理对玉米株高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单作模式下提高了13.33%、1:2间作模式提高16.27%、2:2间作模式提高14.01%;同一施氮水平下,间作的玉米株高高于单作。玉米植株的叶面积和茎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N200处理达到峰值。施加氮肥和间作均对玉米穗高无显着影响。(3)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施氮水平不能显着增加玉米的穗长和穗粗,但是对于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质量有显着的提升,其中N200处理提升幅度最大。同一施氮水平中,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苜蓿2:2间作模式增加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幅度更大。施氮处理的玉米的产量得到提高并达到显着水平,N200处理产量最高,三种种植模式下产量分别为8.12 kg/hm2、8.65 kg/hm2、8.82 kg/hm2。虽然玉米间作苜蓿模式的玉米产量大于玉米单作的玉米产量,但并没有达到显着水平,玉米-苜蓿2:2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增加效果最好。施氮能显着提高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施氮处理中N200处理的增加作用最好,单作、玉米苜蓿1:2间作、玉米苜蓿2:2间作模式的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较N0处理分别提高了45.82%,42.57%、46.01%。(4)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苜蓿间作模式较单作增加了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累积量。N300处理提升氮含量的效果最好,1:2和2:2间作模式较单作分别提升硝态氮累积量15.69%和22.60%,分别提升铵态氮累积量11.09%和20.60%;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在N200、N300处理间差异不大,反而会因为过多的施用氮肥而污染环境,而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不仅不会降低作物产量,还能达到节肥的目的。(5)从节约肥料、调高产量并保护环境等这些方面来考虑,适合在太原市小店区的种植模式为玉米-苜蓿2:2间作,施肥量为200 kg/hm2。
张梅,陈玉光,高一铭[7](2021)在《辽阳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辽阳市1956—2015年近60年气象资料和粮食产量资料分析了辽阳地区干旱和洪涝发生规律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合玉米遭遇干旱、洪涝的表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陈梦璐[8](2021)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提出干旱灾害长期以来都是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类型之一。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沿岸和北纬20°至50°两大世界自然灾害带,受制于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域内旱灾事件频发。伴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我国旱灾形势日趋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旱灾问题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构成的安全威胁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这促使进行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研究成为了实现国家旱灾减灾战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响应从主动科学角度提高综合灾害预警预报能力的积极举措。鉴于此,论文以安徽省淮北平原为研究区域,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从灾损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和抗旱能力四个方面识别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组成;基于灾害损失成因过程,结合大田试验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开展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实证应用研究;采用集对不确定性分析、遗传优化分析、模糊集分析、灰色关联性分析等智能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定量评价和预警模型。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识别了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关系组成,分析了其系统要素状况。分析后认为研究区内短历时气象干旱事件发生频繁但烈度不大、较易发生春旱和春夏连旱,近年来因旱受灾面积大于其他自然灾害、显示旱灾是影响研究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城市中淮南和阜阳受自身承灾体特征影响、属于高灾损敏感性地区,蚌埠、阜阳和亳州农业抗旱能力较弱、急需补足短板提升水平。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和预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研究基础。(2)研究和发展了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在蚌埠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结合危险性识别成果,对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干旱事件进行干旱频率分析,利用2018年和2019年大田试验数据对Aqua Crop模型进行参数本地化调试和验证、确定干旱事件对应的因旱减产量,采用对数函数拟合不同灌溉水平下干旱频率与因旱减产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蚌埠市夏玉米作物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价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蚌埠市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3)建立了基于集对不确定性分析和灾害损失风险数值模拟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智能分析方法的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数,并采用熵信息扩散方法得到评价指数在论域范围内的可能性分布,作为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研究区各市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3年、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0-30年,东部地区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事件发生风险高于西部,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由高到低为:淮南、蚌埠、宿州、阜阳、亳州、淮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开展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促进区域旱灾风险定量研究发展。(4)建立了基于预警系统理论和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由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和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三部分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并对研究区各市的区域农业旱灾状况给予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警兆指标年增长率进行短期预测的情况下,研究区预警等级在无警(绿灯)到轻警(蓝灯),对淮南市应予以合理重视。研究成果有助于从实践层面加强区域灾害风险预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为提高研究区农业生产的灾害应对能力提供支持。
王天倚[9](2021)在《气候变化下黑龙江省玉米水分供需时空关系及灌溉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对作物水分供需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在进行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估时,对气候变化下水分供需时空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有助于优化区域水资源分配。使用黑龙江省55年内26各气象站的气象数据,依据CROPWAT模型以及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ET0)、玉米需水量(ETc)、有效降雨量(Pe)、水分盈亏指数(CWSDI)和灌溉需水量(Ir)并绘制其时空分布图,根据水文频率计算确定黑龙江省各地不同水文年,计算各地区不同水文年需水量、有效降雨量、水分盈亏指数和灌溉需水量并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黑龙江省灌溉制度。研究结论如下:(1)玉米生长期内年平均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和灌溉需水量分别为552.97、383.05、264.97和193.82 mm。(2)玉米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需水量和有效降雨量每十年分别减小3.28、2.56和6.25 mm,灌溉需水量每十年增加1.63 mm。需水量的下降速度小于有效降雨量,导致水分盈亏指数呈减小趋势。研究区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总体由西至东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有效降雨量和水分盈亏指数总体由西至东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西部地区1960-2015年间水分亏缺状态得到缓解,东部地区水分亏缺逐渐严重。但西部地区由于需水量较多,该地区干旱形势仍需要重视。(3)不同水文年的计算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和少数东部地区需水量较大,黑龙江省玉米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水年灌溉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71.14、232.79、279.08和334.47 mm。根据4个不同水文年的灌溉需水量分别将黑龙江省划分4个灌溉分区,其中各水文年的灌溉定额分别为0~180,20~240,60~300和80~430 mm。制定黑龙江省各地区不同水文年灌溉制度可以合理分配农业用水和优化区域灌溉管理。
刘玉英,李宇凡,王丽伟[10](2021)在《吉林省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51—2014年全省46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建立了吉林省夏旱和春旱对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夏季干旱与产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气象产量随夏季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他地区夏旱与产量大多呈二次或三次曲线关系,当干旱指数接近或达到中等干旱时,气象产量达到峰值点;春旱不是影响气象产量的主要因素;对于中西部地区,当出现轻旱时,发生在作物需水临界期的干旱年份的减产频率并不高于发生在其他时期;对全省来说,当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的夏旱时,往往也出现作物需水临界期干旱;发生中等程度夏旱的减产频率,并不比发生轻度夏旱的减产频率高;当发生严重夏旱时,减产频率明显增加。
二、春旱规律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及农业生产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旱规律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及农业生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机械化耕种方式发展动态 |
1.2.2 机械化作业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1 综合评价概述 |
2.1.2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2.2 待评价机械化耕种方式确定 |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2.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 |
2.4.1 技术效应指标 |
2.4.2 经济效应指标 |
2.4.3 生态效应指标 |
2.5 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农业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实施 |
3.2.5 实验数据测试与处理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坚实度特性 |
4.1.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1.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1.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1.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1.5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4.2 土壤容重特性 |
4.2.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2.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2.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2.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3 土壤水热特性 |
4.3.1 随生育期累积响应规律 |
4.3.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3.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3.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 |
5.1 技术效应指标 |
5.1.1 土壤扰动量 |
5.1.2 机组进地次数 |
5.1.3 土壤压实程度 |
5.1.4 出苗率 |
5.1.5 劳均负担耕地面积 |
5.1.6 技术生产率 |
5.2 经济效应指标 |
5.2.1 产量及产值 |
5.2.2 成本投入 |
5.2.3 利润 |
5.2.4 投资效果 |
5.3 生态效应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6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6.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6.2 指标权重确定 |
6.2.1 权重确定方法 |
6.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
6.3 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综合评价方法 |
6.3.2 基于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评价模型 |
6.4 评价结果分析 |
6.5 对策与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辽宁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区域划分 |
1.2 SIMETAW模型输入资料和输出参数 |
1.2.1 输入资料 |
1.2.2 输出参数 |
1.3 有效降水量 |
1.4 需水与降水耦合度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需水量(ETc)分析 |
2.1.1 全省生长季作物需水特征 |
2.1.2 各分区生长季作物需水特征 |
2.2 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需水与降水的耦合分析 |
2.2.1 全生长季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分析 |
2.2.2 全生长季需水与降水耦合度不同分区概率分布 |
2.2.3 各生长阶段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分析 |
2.2.4 各生长阶段需水与降水耦合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5)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2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3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耕作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样品采集 |
2.4.1 土壤样品采集 |
2.4.2 植株样品采集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5.2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5.3 玉米出苗率的测定 |
2.5.4 玉米叶面积及株高的测定 |
2.5.5 玉米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5.6 玉米叶绿素(SPAD)含量的测定 |
2.5.7 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1.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1.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1.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1.5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2.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2.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2.5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3.3.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
3.3.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3.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3.3.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5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3.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4.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玉米间作的研究 |
1.2.2 施氮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1.2.3 种植行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试验地土壤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的指标与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水盐、p H值的影响 |
3.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2 HYDRUS-1D模拟玉米苜蓿间作模式的土壤含水率 |
3.3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4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p H值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4.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4.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4.3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
4.4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穗位高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5.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3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
5.4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6.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6.1.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6.1.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
6.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6.2.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6.2.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铵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辽阳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
2 气象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1 干旱 |
2.2 洪涝 |
3 气象灾害应对措施 |
3.1 干旱 |
3.1.1 春旱。 |
3.1.2 夏旱。 |
3.1.3 秋旱。 |
3.2 洪涝 |
4 结语 |
(8)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险识别 |
1.2.2 旱灾风险评价 |
1.2.3 旱灾风险预警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系统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识别分析 |
2.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灾损敏感性分析 |
2.1.1 安徽省淮北平原基本概况 |
2.1.2 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农业发展状况 |
2.1.3 农业灾损敏感性分析 |
2.2 区域农业干旱风险危险性识别 |
2.2.1 识别指标确定 |
2.2.2 气象干旱事件识别 |
2.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时空暴露识别 |
2.3.1 时间暴露分析 |
2.3.2 空间暴露分析 |
2.4 区域农业抗旱能力诊断识别 |
2.4.1 诊断识别方法建立 |
2.4.2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 |
3.1 AquaCrop模型简介 |
3.1.1 AquaCrop模型基本原理 |
3.1.2 模型输入参数 |
3.2 AquaCrop模型本地化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模型输入参数 |
3.2.3 模型参数调整 |
3.2.4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3 蚌埠市夏玉米产量因旱损失计算 |
3.3.1 正常气象数据确定 |
3.3.2 干旱频率分析 |
3.3.3 夏玉米因旱损失计算 |
3.4 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联系数和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
4.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
4.1.2 建立基于联系数的区域农业旱灾动态评价方法 |
4.1.3 建立基于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方法 |
4.2 应用实例 |
4.2.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权重 |
4.2.2 基于联系数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分析 |
4.2.3 基于熵信息扩散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
4.3 讨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 |
5.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指标选择 |
5.1.1 风险预警指标分类 |
5.1.2 警兆指标筛选 |
5.2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
5.2.1 警情指标警限区间 |
5.2.2 警兆指标警限区间 |
5.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5.3.1 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 |
5.3.2 基于预警综合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
5.3.3 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模型构建 |
5.4 实例分析 |
5.4.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识别 |
5.4.2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
5.4.3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
5.4.4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气候变化下黑龙江省玉米水分供需时空关系及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2.2 CROPWAT8.0 模型简介 |
2.3 有效降雨量 |
2.4 生育期划分 |
2.5 玉米需水量 |
2.6 水分盈亏指数 |
2.7 不同水文年划分 |
2.8 灌溉需水量和灌溉制度的制定 |
2.9 气候倾向率 |
2.10 Mann-Kendall检验法 |
2.11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黑龙江省玉米生育期水分供需时空分布特征 |
3.1 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 需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 有效降雨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
3.4 水分盈亏指数的时空分布规律 |
3.5 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
3.6 气象要素与水分供需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省玉米灌溉制度的制定 |
4.1 不同水文年玉米需水量空间分布 |
4.2 不同水文年玉米有效降雨量空间分布 |
4.3 不同水文年玉米水分盈亏指数空间分布 |
4.4 不同水文年玉米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4.5 不同水文年灌溉制度 |
4.6 典型站玉米灌溉制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吉林省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方法 |
3 建立干旱对产量影响评估模型 |
3.1 产量资料的处理 |
3.2 干旱年的提取 |
3.3 建立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评价模式 |
4 干旱出现时段对夏旱年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 |
4.1 白城、松原地区 |
4.2 长春、四平、辽源地区 |
4.3 吉林、通化、延边地区 |
5 小结 |
四、春旱规律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及农业生产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D]. 王奕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辽宁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分析[J]. 张凤怡,迟道才,陈涛涛. 中国农业气象, 2021(09)
- [3]东北平原热量与降水区域特征及适宜耕作方式的研究[D]. 李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近20年张家口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D]. 李雅琦. 宁夏大学, 2021
- [5]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安思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6]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 吴昊.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辽阳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张梅,陈玉光,高一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9)
- [8]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D]. 陈梦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9]气候变化下黑龙江省玉米水分供需时空关系及灌溉制度研究[D]. 王天倚.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吉林省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J]. 刘玉英,李宇凡,王丽伟. 气象灾害防御,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