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油厂污水的重复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波[1](2007)在《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水危机,必须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配置放在突出的位置,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项目,研究了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在节水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下,分析了用水户的用水机理和节水方向;通过对用水户不同类型取水水源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水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通过对用水户水资源竞争的博弈分析,得出了管理部门的直接控制模式、以水市场为中心的经济调节模式和用水户的自律模式是解决水资源竞争的有效途径。(2)提出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体系框架。在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目标、原则、方式的基础上,将水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相结合,提出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框架,并具体阐述了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内容与技术方法。站在用水户角度,把取水、用水、排水三者统一配置。(3)分析了不同类型用水户的合理用水方案。根据行业节水进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秦岭电厂、永坪炼油厂、宝鸡热电厂等用水户的发展要求和用水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电厂分别提出了以采用空冷机组、干除灰和加大污废水回用等节水技术措施;对炼油厂提出了改革生产工艺、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以及强化管理等节水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水户的合理用水方案。(4)研究了用水户各种形式供水水源组合的优化配置问题。根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用水户取水要求,对各种形式供水水源组合进行了优化配置。针对综合利用水库,分析了水库合理运行方案的制定策略,提出了改进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遗传混合算法,供管理部门制定不同来水情况下的优化调度方案;针对多水源联合供水,采用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拟方法,得到了不同取水方案下各水源供水结构、用水户缺水结构,提出用水户合理取水方案;针对再生水与常规水资源的联合供水,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污水厂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分析了再生水供水的水质、水量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保证用水户取水安全的工程措施建议。(5)分析了用水户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问题。根据区域水资源保护目标和第三方用水要求,探讨了用水户开发利用水资源影响的分析内容和方法。采用地下水三维流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用水户取水对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提出了地下水源地的最佳允许开采量;根据河流生态需水和水功能区划要求,结合用水户退水量和水质情况,计算了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通过建立水质预测模型,分析了用水户排水对河流水体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水户水资源保护措施和合理开发利用方案。(6)开发了面向用水户的取用水监控管理系统。针对管理部门和用水户加强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的要求,采用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系统实现技术,开发了取用水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有利于水资源监控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水资源管理的实时会商、决策及指挥。
周安娜[2](2018)在《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随着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用水浪费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全球各个国家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用水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的工业行业领域,尤以石化行业为代表的耗水大户,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构建石化企业的节水控制体系,对石化企业的用水现状进行掌控,优化用水系统,以适时采取合适的技术或手段节约企业用水,提高企业的节水能力,对于促进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用水现状和国内新老炼厂的用水情况。在此基础上,以燃料-化工型炼厂为典型,构建了典型石化企业的节水控制体系模型,包括11个用水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分析法相结合,对节水控制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和用水水平等级评价,通过假设四组石化企业的用水指标,进行数据计算,验证了该体系模型构建的合理性。文中以某两个石化企业为例,通过水平衡测试工作对其进行现场调研、检测和总结归纳,掌握了两个石化企业的用水水平和用水现状情况,并得到了两个企业对应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中的11个用水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中11个用水指标的权重赋值为权向量υ,υ=(a1,a2,┅,an)=(0.238,0.021,0.108,0.043,0.043,0.070,0.043,0.070,0.172,0.172,0.021);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物元分析法,计算求得:企业A的最优关联度为-0.174,对应等级为Ⅴ,企业B的最优关联度为-0.003,对应等级也为Ⅴ,但企业A的用水水平低于企业B的用水水平;石化企业A的节水程度Y值为0.363,石化企业B的节水程度Y值为0.211,两个企业的节水程度在0.20.4之间,均为节水程度较高的企业。其中,石化企业B的节水程度比石化企业A的节水程度更高。由此可见,石化企业A比石化企业B的节水潜力大。该结论与事实相符,同时论证了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刘宇彤[3](2019)在《我国工业VOCs集中处理生命周期评价及技术经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能源、工业、交通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除了常规的大气污染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VOCs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关键前体物,是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诱因;除了影响环境,VOCs还具有高危的生物毒性,对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都具有潜在危害。在众多的排放源中工业排放是环境中VOCs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控制工业源VOCs排放将有利于降低PM2.5和O3的浓度,对区域大气环境的改善非常重要。我国现有的VOCs废气处理模式为“一企一策”,即每个企业负责对自己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然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排放VOCs成分及浓度不规律的企业来说,由于其技术及经济能力有限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其废气处理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如果能将企业排放的VOCs废气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处理,既可以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又方便对处理效果进行监管。基于此,本论文将从技术、环境和经济可行性为切入点对工业集中区大风量、低浓度VOCs废气的集中处理模式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实验室模拟对吸附-催化燃烧和吸附-冷凝回收两种集成技术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通过生命周期分析法(LCA)对不同技术、材料组合的VOCs处理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最后,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CBA)对工业VOCs集中化处理模式的经济性能进行评价。本论文基于不同处理技术和运行模式进行建模和模拟,从技术、环境和经济多重视角对VOCs集中处理模式进行全面研究,研究结论可以从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工业集中区VOCs废气末端处理的技术选择、辅助材料选择以及集中化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工业VOCs集中控制减排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内容:1、根据对我国工业VOCs排放源的调查研究,选择甲苯、乙酸乙酯和丙酮三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代表。为了模拟大风量、低浓度VOCs废气,将VOCs的总浓度设定为350 mg/m3,污染源排放量分别为50000m3/h、8000 m3/h、5000 m3/h和3000 m3/h。综合分析VOCs废气的排放量、组成、性质、温度和压力等条件选择吸附-催化燃烧和吸附-冷凝回收两种集成技术作为VOCs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在吸附阶段选择活性炭和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催化燃烧阶段选择CuO作为催化剂。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南,对处理工艺各阶段的设备部件进行选择与设计,构建VOCs处理模型。2、为了得到可对比的平行数据,对不同技术、材料组合的VOCs处理系统进行实验室建模,并对VOCs处理效果进行模拟,VOCs集成处理过程的实验室模拟分为以下单元:VOCs生成单元、吸附浓缩单元、催化燃烧单元、冷凝回收单元。其中吸附浓缩单元包括VOCs吸附-脱附过程和两种吸附剂(活性炭、分子筛)生产过程;催化燃烧单元包括VOCs分解过程及催化剂生产过程。对四种不同处理系统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四种处理系统的物质流及能量流具体数据,为生命周期清单编制提供数据支持。3、利用实验模拟数据以及Eco-invent数据库,采用LCA软件SimaPro8.0对模拟的四套VOCs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ReCiPe Midpoint(H)V1.09/World Recipe H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同时通过能量平衡计算对各系统能量消耗情况进行了评价。在LCA的分类阶段,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VOCs处理系统的3大类、8种环境影响类别:能源相关影响(气候变化、化石能源消耗)、健康相关影响(人类毒性、颗粒物形成、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和其他影响(酸化、淡水富营养化)。研究结果表明:VOCs集成处理技术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毒性潜势、颗粒物形成和化石能源消耗上。在所有影响类别中,人类毒性在四种情景都展现出了最严重的影响,其占总环境影响分别为63.9%、68.2%、67.5%和71.8%。电力消耗、废物/副产物以及材料生产对气候变化、化石能源消耗、人类毒性、颗粒物形成、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的影响最大,陆地酸化主要受材料生产、废物/副产物和设备制造的影响,而淡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设备制造和材料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就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方面来看,吸附-冷凝回收工艺优于吸附-催化燃烧,分子筛吸附剂优于活性炭吸附剂。4、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工业集中区进行VOCs集中化处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设计直接集中和“一拖多”集中两种运行模式,并在选定的技术条件下建立基于集中化和分散化的VOCs处理情景:基准情景(BS)、能量循环情景(ERS)和有机物回收情景(MRS)。对每种情景的成本进行核算,然后利用成本效益法对各情景的经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ERS情景下两种废气集中模式进行对比发现,“一拖多”运行模式优化了VOCs废气集中输送模式,降低了废气输送的电力成本,其运行成本是直接集中运行模式的69%,经济性能更优;在ERS情景和BS情景的对比中,ERS“一拖多”集中模式的运营成本比BS情景降低了11.8%,更具成本优势。在将预期收入计入时,BS情景总成本分别高于ERS和MRS“一拖多”集中化情景17.6%和24%,“一拖多”模式下MRS情景的总运营成本低于ERS情景5.9%,表明冷凝回收技术的成本效益更优。在对各情景下的VOCs处理工艺成本分解分析中发现,在BS和ERS情景中吸附单元的运行成本最高,主要来自于吸附剂更换与电力消耗的贡献;其次是集气单元,主要来自更换过滤棉的费用。在MRS情景中,运行成本主要来自吸附单元和脱附单元。
程丹[4](2009)在《天津石化公司节水潜力分析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水的不合理使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增加了企业环保处理的负担。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用水量大、排污量大的行业,节约用水已经成了石化企业在追求生产利润和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都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本文在综合比较了国内外石化企业在节水减排方面的现状后,对天津石化公司的生产用水系统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对其若干个重要的用水节水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天津石化公司炼油部一套用水系统为例,运用水夹点技术方法,对其用水网络加以改善以达到节约新鲜水和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系统地介绍了工业用水节水相关的评价指标、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2.分析了天津石化公司的用水节水现状,对其各项用水指标做了考核和评价。3.以天津石化公司炼油部一套生产用水系统为例,运用水夹点技术对其用水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有流程的改造方案,从而实现用水节约和废水减量。4.从节水指标和节水技术方案两个方面对天津石化公司的节水潜力进行了深度挖掘,并对其节水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估,然后给出用水合理化建议。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5](1974)在《炼油厂污水重复利用的研究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作循环水使用》文中认为 前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为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吉林省革委会计划组、石油化工局安排我院环境保护研究室,进行的炼厂污水重复利用的研究工作,以部分解决正在兴建中的吉林省石油化工厂炼油厂(以下简称吉林炼厂)的污水排放问题,
常胜[6](2020)在《典型石化工业园区生态化绩效评价 ——以水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石化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工业通过建立互利共生的工业生态网,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有效提升了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废物的排放,是石化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了石化工业园区生态化绩效评价模型,有助于识别园区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为园区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参照石化园区生态化的特点,构建了生态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园区管理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然后依据物质流理论,开展某典型石化园区物质代谢分析,绘制了石油炼制-大宗化学品-聚合物产业链物质代谢图,建立主要物料输入与输出账户。最后基于该园区的物质流分析,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园区生态化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园区在节水减排方面的发展潜力。实证研究表明,2010年到2018年期间该石化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2010年到2017年为国内一般水平,该隶属度由75.64%下降至49.1%,同时国内先进水平的隶属度则由18.09%上升至26.18%,国际先进水平的隶属度由6.27%提升至24.79%,表明园区整体生态化绩效逐年提升。到2018年国内先进水平的隶属度达到37.51%,超越国内一般水平36.7%,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5年,园区生态化水平在节水减排、保持现状和趋势外推三种情景下,在节水减排情景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隶属度为48.67%,保持现状和趋势外推情景下为国内先进水平隶属度分别为56.03%和57.31%。在节水减排情景下园区发展潜力最大,新鲜水耗减少252.33万吨/年,废水排放减少209.17万吨/年,COD排放减少105.5吨/年。图21幅;表27个;参66篇。
马云,黄风林,田小博[7](2005)在《炼油厂污水处理回用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大多数炼油厂污水经二级处理工艺后直接排放,其中的污染物仍会影响环境并消耗大量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加大了炼油企业的污水处理量和工业用水总量。研究适宜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以保证炼油污水循环回用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介绍了90年代以来多种炼化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技术。
高达志,毛文永,刘双进[8](1984)在《水污染控制的研究与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水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此,防止污染,保护水源,改善水质,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也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先决条件。 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不断扩大,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合理开
李凌波,刘忠生,方向晨[9](2013)在《炼油厂VOC排放控制策略——储运、废水处理、工艺尾气、冷却塔及火炬》文中提出综述了炼油厂贮罐、油品装卸、废水处理系统、工艺尾气、循环水冷却塔及火炬等VOC排放源的控制标准与技术,并提出上述排放源VOC排放控制最佳实用技术和控制策略。炼油厂VOC无组织排放源数量多、分散且类型复杂,目前单元控制与治理技术基本成熟,未来将由末端分散控制与治理,向全厂复合减排与高效集成控制与治理发展,控制规范或标准将向减排设计、无组织排放源控制与治理及厂界在线监控发展。
江苇[10](2018)在《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文中提出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增长的载体在为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担,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与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工业园区的水系统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缓解工业园区的用水压力。目前的水系统优化只考虑了新鲜水,再生水和废水排污,而忽略了如除盐水,除氧水,循环冷却水,各等级蒸汽以及蒸汽冷凝水等其他类型的水。因此现在的水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不能直接应用在实际的炼油厂水系统优化中。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包含多种用水类型的通用用水过程模型和一种炼油厂水系统优化的通用超结构。另外,在水的循环回用中引入了替换类型水的替代率的概念,从而避免了极限水质数据的不准确提取。本文提出了两个具有不同目标函数(最小水资源流率(情景1)和最小部分年度费用(情景2))的数学模型,并将所提出的模型应用于中国的一家大型炼油厂的水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情景1可以获得最小的水资源流率,节水率达到21.6%。情景2中,由于5种节水策略的效益不能抵消新增管线的投资费用,因而它们的实际替代率为0。这就导致了一个更加简单和经济的水系统,它水资源流率比情景1略高。传统的工业水系统只包括用水过程和水处理过程。实际的用水过程可能使用新鲜水,除盐水,蒸汽冷凝水,蒸汽,循环冷却水等典型的水公用工程。现有的工业水系统优化模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公用工程的工业水系统的超结构,它由水公用工程,用水系统和水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中国的某煤化工企业的水系进行了优化来说明该模型。结果表明,水系统的年度总费用从1.825×108元/年(初始设计)减少到1.494×108元/年(优化设计),水资源流率也从1369.855 t/h降至1030.498t/h,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基于单厂的工业水系统优化的研究内容,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的通用超结构,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了每个单厂的公用工程系统,用水系统和水处理系统,并考虑了这些单元在单厂内和厂际之间的集成。通过对某个工业园区水系统进行优化来说明该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在整个化工园区的范围内进行水系统集成,以最小年度总费用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达到最优解时,工业园区中所有使用的除盐水均来自厂2的除盐水站,从而实现了工业园区除盐水站的共享,达到了厂际的水集成和装置集成。
二、炼油厂污水的重复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污水的重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
2.1 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指导思想 |
2.1.1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2.1.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 |
2.1.3 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
2.2 用水户的分类与特点 |
2.2.1 按行业部门分类 |
2.2.2 按供水水源类型分类 |
2.3 用水户水资源利用的冲突与协调 |
2.3.1 用水户水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
2.3.2 用水户水资源竞争的类型 |
2.3.3 用水户水资源竞争的内因分析 |
2.3.4 水资源竞争的协调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体系框架 |
3.1 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 |
3.1.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 |
3.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
3.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
3.1.4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 |
3.2 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内容 |
3.2.1 分析用水户的合理用水方案 |
3.2.2 进行用水户供水水源优化配置 |
3.2.3 分析用水户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
3.3 面向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方法 |
3.3.1 合理用水方案分析方法 |
3.3.2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3.3.3 取水方案制定采用的方法 |
3.3.4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地表水源取水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4.1 工程建设背景 |
4.2 黑泉水库合理运用方案分析 |
4.2.1 水库基本资料 |
4.2.2 水库供水资料 |
4.2.3 水库合理运用方案制定 |
4.3 水库优化调度的研究思路 |
4.4 基于PSO-SA 算法的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制定 |
4.4.1 水库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 |
4.4.2 水库优化调度的PSO-SA 算法设计 |
4.4.3 典型年调度实例分析 |
4.5 基于模拟遗传混合算法的水库优化调度图制定 |
4.5.1 水库常规调度图及其改进 |
4.5.2 模拟遗传混合算法原理 |
4.5.3 水库调度图优化计算模型 |
4.5.4 水库长系列优化调度图的制定 |
4.6 本章小结 |
5 地表地下联合取水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5.1 项目背景 |
5.2 秦岭电厂合理用水方案分析 |
5.2.1 火力发电厂用水与节水机理 |
5.2.2 秦岭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措施 |
5.2.3 用水方案及评价 |
5.3 秦岭电厂取水可靠性分析 |
5.3.1 地下水取水可靠性分析 |
5.3.2 地表水取水可靠性分析 |
5.4 秦岭电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 |
5.4.1 地下水源地允许开采量评价 |
5.4.2 罗敷河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
5.5 合理取水方案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调水水源取水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6.1 项目背景 |
6.2 炼油厂合理用水方案分析 |
6.2.1 炼油厂用水工艺与节水技术 |
6.2.2 炼油厂现状存在的问题 |
6.2.3 炼油厂应采取的节水措施 |
6.2.4 炼油厂用水方案及评价 |
6.3 取水的可靠性分析 |
6.3.1 取水要求 |
6.3.2 取水水源分析 |
6.3.3 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拟 |
6.3.4 水资源供需平衡模拟模型的建立 |
6.3.5 合理取水方案分析 |
6.4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再生水用水户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7.1 工程建设背景 |
7.2 合理用水方案分析 |
7.2.1 节水措施 |
7.2.2 用水方案及评价 |
7.3 取水可靠性分析 |
7.3.1 取水要求 |
7.3.2 取水水源分析 |
7.3.3 规划水平年污水收集量分析 |
7.3.4 再生水供水量的可靠性分析 |
7.3.5 再生水出水水质可靠性分析 |
7.4 电厂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取用水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8.1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
8.2 系统总体设计 |
8.2.1 系统需求分析 |
8.2.2 系统功能 |
8.2.3 系统拓扑及体系结构 |
8.3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系统实现 |
8.3.1 中间件及其工作模式 |
8.3.2 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技术 |
8.3.3 基于AAF 框架的业务实现 |
8.3.4 基于portal 的用户界面设计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用水现状 |
1.2.1 国外用水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用水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石化企业节水潜力分析 |
2.1 新炼厂与老炼厂的工艺设备与工艺技术比较 |
2.2 新炼厂与老炼厂的节水制度管理体系比较 |
2.3 新老炼厂的用水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及用水水平等级评价 |
3.1 构建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
3.2 构建节水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3 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指标体系的组成及筛选 |
3.3.2 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的评价方法及选取 |
3.3.3 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模型的验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的典型应用研究 |
4.1 水平衡测试技术 |
4.1.1 采用水平衡测试技术的目的 |
4.1.2 水平衡测试的依据及基本条件 |
4.1.3 企业水平衡测试程序 |
4.2 石化企业A节水控制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4.2.1 石化企业A的概况 |
4.2.2 石化企业A水平衡测试结果分析 |
4.2.3 石化企业A的用水水平评价分析 |
4.3 石化企业B节水控制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4.3.1 石化企业B的概况 |
4.3.2 石化企业B水平衡测试结果分析 |
4.3.3 石化企业B的用水水平评价分析 |
4.4 企业A与企业B的用水水平评价分析 |
4.4.1 企业A与企业B的用水情况分析 |
4.4.2 企业A与企业B的用水水平等级评价和节水潜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我国工业VOCs集中处理生命周期评价及技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OCs废气处理技术研究 |
1.2.2 环境治理工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1.2.3 环境治理工程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
1.2.4 主要启示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模型方法 |
2.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2.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第3章 工业VOCs废气排放与治理现状 |
3.1 VOCs来源及危害 |
3.1.1 VOCs来源及特征 |
3.1.2 VOCs的危害 |
3.2 工业VOCs排放现状 |
3.2.1 VOCs生产环节 |
3.2.2 VOCs储运环节 |
3.2.3 VOCs原料的使用环节 |
3.2.4 含VOCs产品使用环节 |
3.3 工业VOCs治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处理难度大 |
3.3.2 监管难度大 |
3.3.3 政策法规不完善 |
3.4 工业VOCs集中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
3.4.1 提高VOCs减排效果 |
3.4.2 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
3.4.3 便于监督管理 |
第4章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工艺设计 |
4.1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工艺方案 |
4.1.1 污染源VOCs构成及风量设定 |
4.1.2 设计原则和依据 |
4.1.3 工艺选择及材料选配 |
4.2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单元设计 |
4.2.1 集气罩与过滤棉装置 |
4.2.2 吸附装置 |
4.2.3 催化燃烧与热回用装置 |
4.2.4 冷凝回收装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系统建模与模拟 |
5.1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技术识别 |
5.2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系统建模 |
5.2.1 VOCs生成单元 |
5.2.2 活性炭吸附单元 |
5.2.3 分子筛吸附单元 |
5.2.4 催化燃烧单元 |
5.2.5 冷凝回收单元 |
5.3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系统技术性能分析 |
5.3.1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 |
5.3.2 分子筛吸附-催化燃烧 |
5.3.3 活性炭吸附-冷凝回收 |
5.3.4 分子筛吸附-冷凝回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VOCs集成处理过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
6.1 VOCs集成处理过程生命周期分析框架 |
6.2 生命周期目标与范围定义 |
6.3 工业VOCs处理技术组合情景设置 |
6.4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6.5 能量平衡 |
6.6 敏感性分析 |
6.7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6.7.1 气候变化影响 |
6.7.2 化石能源消耗影响 |
6.7.3 人类毒性潜势影响 |
6.7.4 颗粒物形成影响 |
6.7.5 陆地生态毒性影响 |
6.7.6 淡水生态毒性影响 |
6.7.7 陆地酸化 |
6.7.8 淡水富营养化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工业VOCs废气集中处理经济可行性分析 |
7.1 工业VOCs废气集中化处理模式分析 |
7.1.1 直接集中法 |
7.1.2 “一拖多”集中法 |
7.2 情景设置与处理单元设计 |
7.2.1 BS情景下VOCs处理单元设计 |
7.2.2 ERS情景下VOCs处理单元设计 |
7.2.3 MRS情景下VOCs处理单元设计 |
7.3 工业集中区VOCs废气集中处理经济分析 |
7.3.1 工业VOCs废气处理情景经济分析方法 |
7.3.2 直接集中方案和一拖多集中方案成本对比分析 |
7.3.3 一拖多集中方案与分散化方案的成本对比分析 |
7.3.4 三种情景下VOCs处理成本效益分析 |
7.3.5 三种情景下VOCs处理成本分解分析 |
7.4 工业集中区VOCs集中处理的政策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天津石化公司节水潜力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方法 |
2.1 节约用水相关指标及体系介绍 |
2.2 水量平衡测试法 |
2.3 水系统集成--用水网络设计方法 |
第三章 天津石化公司用水现状及评价 |
3.1 企业简介 |
3.2 用水现状分析 |
3.3 用水节水指标分析与评价 |
第四章 天津石化公司用水网络优化研究 |
4.1 用水装置用水种类 |
4.2 数据采集 |
4.3 用水网络设计及优化 |
4.4 用水网络优化的决策 |
第五章 天津石化公司节水潜力分析 |
5.1 节水潜力分析 |
5.2 节水经济效益分析 |
5.3 对策建议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典型石化工业园区生态化绩效评价 ——以水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基础 |
1.1.1 工业生态学理论 |
1.1.2 循环经济理论 |
1.1.3 物质流分析理论 |
1.1.4 清洁生产理论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1.2.2 生态工业评价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石化工业园区生态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2 评价指标选取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工业园区生态化评价方法构建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3 物质流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石化工业园区水系统分析 |
3.1 典型石化工业园区简介 |
3.1.1 园区概况 |
3.1.2 基础设施 |
3.1.3 环境现状 |
3.2 典型石化工业园区物质流分析 |
3.2.1 园区产业链 |
3.2.2 园区物质代谢 |
3.2.3 园区物质平衡分析 |
3.3 典型石化工业园区水平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石化工业园区生态化绩效评价 |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评价过程 |
4.2.1 评语集的确定 |
4.2.2 模糊评价矩阵的确定 |
4.3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1 经济发展评价 |
4.3.2 物质减量与循环评价 |
4.3.3 污染控制评价 |
4.3.4 园区管理评价 |
4.4 园区生态化潜力评估 |
4.4.1 情景设计 |
4.4.2 情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评价指标的解释及计算公式 |
附录B 石化园区主要生产线代谢图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炼油厂污水处理回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炼油污水的特征 |
2 炼油污水治理现状 |
2.1 炼油厂污水治理典型工艺流程 |
2.2 治理现状 |
3 炼油厂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 |
4 炼油厂污水回用的研究 |
4.1 回用的途径及水质 |
4.2 回用水深度处理方法 |
4.2.1 物理处理法 |
4.2.2 化学处理法 |
4.2.3 生物处理法 |
4.3 炼油污水深度处理用于回用的研究进展 |
4.3.1 国内炼油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研究进展 |
4.3.1. 1 腐蚀性问题的解决[6~8] |
4.3.1. 2 微生物的去除[7、8] |
4.3.1. 3 NH3—N影响的解决[9~11] |
4.3.1. 4 COD、BOD的降低 |
4.3.1. 5 综合处理工艺[9、10、13、14] |
4.3.2 国外炼油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研究进展 |
5 结论 |
(9)炼油厂VOC排放控制策略——储运、废水处理、工艺尾气、冷却塔及火炬(论文提纲范文)
1 贮罐排放控制 |
2 油品装卸排放控制 |
3 废水处理系统排放控制 |
4 工艺尾气排放控制 |
4.1 焦化尾气 |
4.2 其他无组织排放工艺尾气 |
5 循环水冷却塔排放控制 |
6 火炬排放控制 |
(10)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单厂水系统 |
1.1.1 夹点法/代数法 |
1.1.2 数学规划法 |
1.2 工业园区水系统 |
1.2.1 夹点法/代数法 |
1.2.2 数学规划法 |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通用炼油厂水系统建模与优化 |
2.1 问题描述 |
2.2 一种新型炼油厂水系统优化模型 |
2.2.1 约束条件 |
2.2.2 目标函数 |
2.2.3 优化模型 |
2.3 案例分析 |
2.3.1 情景1:新鲜水源用量最小化 |
2.3.2 情景2:部分年度化费用最小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成公用工程的工业水系统优化 |
3.1 问题描述 |
3.2 新型的工业水系统优化模型 |
3.2.1 约束条件 |
3.2.2 目标函数 |
3.2.3 优化模型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 |
4.1 问题描述 |
4.2 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模型 |
4.2.1 约束条件 |
4.2.2 目标函数 |
4.2.3 优化模型 |
4.3 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附录B 符号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炼油厂污水的重复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王少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4)
- [2]典型石化企业节水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 周安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我国工业VOCs集中处理生命周期评价及技术经济研究[D]. 刘宇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4]天津石化公司节水潜力分析及评价[D]. 程丹. 天津理工大学, 2009(07)
- [5]炼油厂污水重复利用的研究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作循环水使用[J].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 工业用水与废水, 1974(01)
- [6]典型石化工业园区生态化绩效评价 ——以水系统为例[D]. 常胜.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炼油厂污水处理回用综述[J]. 马云,黄风林,田小博. 安徽化工, 2005(04)
- [8]水污染控制的研究与措施[J]. 高达志,毛文永,刘双进. 环境科学丛刊, 1984(11)
- [9]炼油厂VOC排放控制策略——储运、废水处理、工艺尾气、冷却塔及火炬[J]. 李凌波,刘忠生,方向晨. 当代石油石化, 2013(10)
- [10]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D]. 江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