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禽巴氏杆菌病B_(26)-T_(1200)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左婉顺,宁振华,谢芝勋,黄媛,刘加波,庞耀珊,郑永娇,莫照兰,柳峰,谢志勤,许镇凤,梁炳华[1](1996)在《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苗研究概述》文中认为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苗研究概述左婉顺,宁振华,谢芝勋,黄媛,刘加波,庞耀珊,郑永娇,莫照兰,柳峰,谢志勤,许镇凤,梁炳华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是养禽业的最主...
罗青平[2](2019)在《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禽巴氏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又称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火鸡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感染的病禽主要表现为急性死亡,死亡率极高。早期使用磺胺类、氯霉素等抗生素预防治疗禽巴氏杆菌病有一定效果。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一方面导致禽蛋禽肉等禽产品的药物残留,另一方面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预防控制本病的最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是免疫预防。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vian pasteurella,Pm)有15种血清型,用不同血清型的巴氏杆菌制备疫苗免疫,发现各血清型之间并不能提供交叉保护。当前我国使用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是灭活疫苗,最好的商业化灭活疫苗对同源血清型菌株感染的免疫保护率不到80%,保护期短。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和免疫保护期,或者研发新型高效的新疫苗,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学者对某些细菌在限铁和非限铁培养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发现限铁培养的菌液中有大量的免疫原性蛋白,与非限铁培养的菌液相比呈明显的上调表达。基于这样的发现,我们推测禽巴氏杆菌在限铁培养条件下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免疫原性相关蛋白,可挖掘筛选免疫原性强的蛋白制备安全高效的亚单位疫苗,或以此方法培养的细菌制备疫苗也可能比非限铁培养的禽巴氏杆菌制备的疫苗会产生更好更高效的免疫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及灭活疫苗研究本研究采用限铁(PMR)或正常培养基(PMN)培养Pm并监测其生长情况,绘制了限铁培养基和正常培养基中Pm的生长曲线。在培养前2小时,两种条件下的Pm生长能力无显着差异。在正常培养基中,Pm在4小时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在12小时后达到平台期。但限铁培养基中Pm的对数期和平台期较正常培养基延迟2小时。限铁培养条件Pm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培养基(P<0.05),说明缺铁条件明显抑制了Pm的生长。研究结果显示限铁培养制备的疫苗免疫保护率明显优于正常培养菌株制备的疫苗,其攻毒保护率达到100%,可有效保护免疫鸡群免受禽巴氏杆菌的感染。但无论是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还是正常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一次免疫与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明显,二次免疫鸡群抗体持续期相对较长,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大于6个月,显着高于其他灭活疫苗。2.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本研究模拟动物体内环境,在限铁环境中培养Pm。然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出Pm在限铁环境中有26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99个蛋白质点表达量上升,选取其中的13个显着上调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共有11个检索出蛋白种类,分别代表了4类蛋白质,其中8个为外膜蛋白,1个为天冬氨酸裂解酶,1个为是30S核糖体蛋白,还有1个为假想蛋白。选取3种分泌蛋白进行克隆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原性(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都有大量的报道,本研究不再重复)。将纯化后的分泌蛋白Asp裂解酶(aspA)、假想蛋白H和30S核糖体S6制备成亚单位疫苗,免疫40日龄雏鸡,结果显示免疫28天后抗体水平达到最高,35天后呈下降趋势,Asp裂解酶、假想蛋白H和核糖体蛋白S6亚单位疫苗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66.67%、80%,Asp裂解酶和S6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而且此外疫苗免疫组免疫部位出现红肿,剖开免疫部位可见白色的油状物,可能是灭活疫苗中含有不能被机体吸收的油佐剂造成的,而亚单位疫苗免疫组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因此本研究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3.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研究以NCBI数据库中的禽巴氏杆菌标准株Pm70全基因组作为参照对禽巴氏杆菌Asp裂解酶(aspA)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根据同源重组技术,首先通过融合PCR的方法将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的左右同源臂融合,然后将融合片段和卡那抗性基因盒通过双酶切连接到自杀质粒上,再利用电转的方法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化到Pm中,最后通过抗性筛选及PCR鉴定,成功构建基因缺失株,与野生型亲本株比较结果显示:aspA基因的氨基酸分解代谢作用对禽巴氏杆菌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其可以提高禽巴氏杆菌抗酸能力、厌氧生存能力和限铁环境生存能力;然而,aspA基因缺失并没有显着降低禽巴氏杆菌的毒力。
罗青平,杨峻,温国元,张蓉蓉,王红琳,邵华斌[3](2012)在《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国内外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禽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基因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禽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禽巴氏杆菌病疫苗,从而有效控制禽巴氏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谢芝勋,刘加波,莫照兰,庞耀珊[4](1994)在《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用5批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疫苗共接种300万只鸡.现场观察62437只免疫鸡.结果表明,该菌对不同品种鸡安全.只有3.8%免鸡表现为一过性食欲减少、精神稍差.但2天内都能恢复正常,没有引起免疫鸡直接死亡现象.田间免疫140天抽取各批苗免疫鸡攻毒,有80%(16/20)鸡得到保护,免疫鸡群在免疫140天内没有发生禽巴氏杯菌病.
王帅涛[5](2011)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s、LPS和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文中提出本论文着重研究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s)和脂多糖(LPS)的提取和纯化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灭活,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疫苗、脂多糖疫苗和灭活疫苗,并进行了免疫保护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溶菌酶法、液氮研磨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浓度,之后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凝胶分析软件Quantity One分析电泳条带。结果显示,溶菌酶法、液氮研磨法和超声波法三种方法所提外膜蛋白溶液的蛋白浓度分别为242μg/mL、1013μg/mL和1770μg/mL。通过电泳分析,三种方法提取的OMPs图谱大致相同,每个泳道都含有28.7 kD、35.6 kD和40.3 kD三条主要的蛋白多肽,其中35.6 kD的蛋白含量最多。采用热酚水法和苯酚/氯仿/石油醚法(PCP法)提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脂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所提脂多糖溶液中多糖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其中蛋白含量。结果显示,热酚水法所提溶液中脂多糖浓度为2056μg/mL,PCP法为681μg/mL,但热酚水法提取的LPS溶液中蛋白浓度为31μg/mL,是多糖含量的1.5%,PCP法提取的LPS溶液中蛋白浓度为9μg/mL,为多糖含量的1.3%。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时最佳甲醛含量,并将灭活菌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制备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结果表明,当甲醛含量为0.2%,37℃作用2 h后,可杀死全部巴氏杆菌,所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黏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均符合要求。制备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s疫苗、LPS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动物免疫,小白鼠分为五组:OMPs组、LPS组、灭活疫苗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弱毒活疫苗组和PBS对照组,每组16只。各组均免疫三次,每次间隔两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小白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白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强毒攻击,计算小白鼠死亡数及保护率。动物免疫后,OMPs组、LPS组和灭活疫苗组免疫小白鼠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弱毒活疫苗组水平相当,与PBS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OMPs组、LPS组、灭活疫苗组和弱毒活疫苗组的SI值极显着高于PBS对照组(P<0.01),但四疫苗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OMPs疫苗的保护率与弱毒活疫苗相当,为80%,高于LPS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保护率(70%)。
刘小龙[6](2017)在《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序列测定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禽霍乱(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所引起的禽类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炎性出血下痢以及高死亡率。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及大剂量使用,导致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临床上防治效果不佳。为了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与耐药的相关性,本研究分别对2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编号为FC6605和FC6607)通过细菌纯化培养、荚膜群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取质粒和电泳观察,将质粒条带切下、胶回收,运用超声波将回收的质粒进行破碎,与pUC118 Hinc II/BAP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蓝白斑筛选培养,挑取白斑菌落扩大培养后测序,用软件Seqman将得到的序列拼接,得到质粒FC6605-3和FC6607-3的全序列,然后设计两对引物,扩增质粒,验证序列的正确性,再运用DNAMAN、DNASTAR等软件并在NCBI官网上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结果发现,菌株FC6605与FC6607均为荚膜A型,菌株FC6605携带有5个不同大小的质粒,FC6607携带有7个不同大小的质粒。通过24种药片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菌株FC6605只对氟苯尼考一种药物敏感,菌株FC6607仅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三种药物敏感,两株菌均为多重耐药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FC6605-3序列全长3086bp,运用软件推测有23个开放阅读框(ORF),质粒FC6607-2序列全长3086bp,推测有25个开放阅读框(ORF)。经质粒同源性比对发现,与质粒FC6605-3核苷酸序列有同源性的基因序列或基因组有80个,其中同源性较高的有10个(95%~100%),序列平均G+C含量为43.51%,在整个序列分布比较均匀;与质粒FC6607-2核苷酸序列有同源性的基因序列或基因组也有80个,其中同源性较高的有9个(96%~100%),序列平均G+C含量为43.55%,在整个序列分布也比较均匀。经过NCBI官网BLAST 比对氨基酸同源性,发现在质粒FC6605-3的23个不同大小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氨基酸中,其中的7个ORF与来自不同菌的甲氧苄啶抗性二氢叶酸还原酶DfrA有着极高的相似度(100%),2个ORF与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相似度为100%,2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动力蛋白相似度为100%,1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转座酶相似度为50%,1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转录调节子相似度为68%,1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截短的二氢蝶呤合成酶相似度为100%,5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与来自不同细菌的假定蛋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度(59%~95%),还有4个ORF编码的氨基酸并没有找到与任何细菌有相似度的氨基酸。在质粒FC6607-2的25个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氨基酸中,其中的7个ORF与来自不同菌的甲氧苄啶抗性二氢叶酸还原酶DfrA有着极高的相似度(80%~100%),2个ORF与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的相似度为100%,3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动力蛋白相似度为96%~100%,1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转录调节子的相似度为68%,1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截短的二氢蝶呤合成酶的相似度为100%,5个ORF编码的氨基酸与来自不同细菌的假定蛋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度为59%~95%,而5个ORF编码的氨基酸并没有找到与任何细菌有相似度的氨基酸。通过ORF推测的氨基酸比对,发现质粒FC6605-3和FC6607-3上存在两种耐药基因,分别为甲氧苄啶抗性二氢叶酸还原酶DfrA和氨基糖苷类腺苷转移酶;经进一步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FC6605和FC6607两菌株对相关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揭示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质粒上存在耐药基因。
谢芝勋,刘加波,莫照兰,庞耀珊,谢志勤,许镇凤[7](1993)在《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对鸡的免疫产生期和免疫期试验》文中指出以禽巴氏杆菌病 B26-T1200弱毒疫苗免疫后8小时即能产生免疫力(1/5鸡得到保护);2~3天有3/5鸡获得保护;4~5天后能产生坚强免疫力(4/5~5/5保护).免疫后2、3、4和5个月的总保护率为83.3%(80/96);免疫后5个月,6批苗的平均保护率为75%(18/24).
吴忆春,魏建忠[8](2003)在《禽巴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病原学、诊断与防制以及疫苗的研究等方面对禽巴氏杆菌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刘本金[9](2021)在《多杀性巴氏杆菌PmΔORF224突变株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动物临床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可引起禽霍乱、猪肺疫和牛出血性败血症等多种疾病,患病动物病死率较高,危害全球养殖行业的发展。由于抗生素在动物临床中的广泛使用造成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致使细菌型疾病在养殖业中反复出现。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和基因型众多、宿主广泛、疫苗交叉保护效率低。其次,目前的报道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机制知之甚少,众多毒力因子尚未明确。因此,挖掘新的毒力因子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发安全且高效的候选疫苗弱毒株,对于防控动物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为研究对象,采用Ng Ago同源重组技术对C48-1菌株溶原性噬菌体基因簇内ORF224基因进行无痕敲除,构建PmΔORF224突变株,并构建回复突变株C-PmΔORF224,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mΔORF224突变株在20代以内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其迟缓期延长,对数生长期减短,回复突变株C-PmΔORF224部分回复了生长性能;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PmΔORF224突变株在2×107CFU剂量下死亡率为20%,亲本菌株在100 CUF剂量下死亡率为100%,即突变株毒力明显减弱。生物被膜测定结果表明PmΔORF224突变株生物被膜明显增多,回复菌株生物被膜有所降低。将PmΔORF224突变株以剂量5×106CFU免疫小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 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PmΔORF224突变株免疫的小鼠抗体和阳性对照组小鼠抗体均明显升高。补体介导的抑菌试验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PmΔORF224突变株免疫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能够提供亲本菌株对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相同的攻毒保护。以上结果表明ORF224基因可影响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菌株的毒力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PmΔORF224突变株免疫小鼠可引起机体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同时抵御亲本菌株的攻毒,为Pm弱毒候选疫苗菌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吉佳乐[10](2016)在《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根据其荚膜抗原不同分为A、B、E、D、F 5种血清型,根据其菌体抗原不同分为16个血清型。P.Multocida能够感染多种动物,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症、牛肺炎、禽霍乱、猪萎缩性鼻炎等,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细菌感染机体过程中,细菌的定殖和繁殖与其粘附素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非菌毛粘附素-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TAAs),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它主要由头部、茎部和锚定部三部分组成,其中头部和茎部是其主要功能区,参与细菌的粘附、侵袭、生物膜形成,与其自身凝集和抗血清作用也有一定关系;锚定部是TAAs家族特有的结构,具有三聚化作用,可以抑制SDS变性作用。来源于不同细菌TAAs的锚定部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不同的氨基酸个数决定了TAAs的多样性。此外TAAs也可以作为研究新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靶标。目前国内外对TAAs的研究比较少,只对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TAAs有相关研究,但是关于巴氏杆菌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一个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假定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m1g0001。本实验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从理论和试验方面证明其编码的pm1g0001蛋白是YadA属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并通过免疫反应原性分析、粘附活性分析、生物膜形成方面来研究该蛋白具有的部分TAAs生物学功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编码基因pm1g000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本试验室建立的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CQ2株基因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SignalP-3.0 server、TMHMM Server v.2.0、SMART对假定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Pm1g0001基因的信号肽、跨膜结构域进行分析;利用三聚体自转运黏附素分析软件daTAA分析蛋白的黏附基序。结果显示,该蛋白编码基因Pm1g0001的1-22aa为信号肽区域、1-84aa为跨膜域、211-411aa为TAAs部分,其中taas的ylhead头部基序主要位于n端211-284aa处,茎部主要位于295-341aa,c端锚定部基序主要位于323-411aa处,说明该蛋白含有三聚体典型的头-茎-锚结构,从理论上证明该假定蛋白是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利用bcepredserver在线软件对蛋白pm1g0001的b抗原表位进行线性化的预测;利用bepipred1.0server在线软件和dnastar软件包分析蛋白的二级结构、抗原指数、亲水性、可极性等,预测蛋白pm1g0001的b抗原表位,综合分析表明,pm1g0001的抗原表位主要位于21-315aa。2、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分段表达及其表达产物western-blot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三聚体部分主要位于pm1g0001基因编码蛋白的211-411aa。根据分析结果,将pm1g0001分为整个pm1g0001基因(pm1g0001)、整个功能区(头部和颈部:pm1g0001-1)、锚定部(pm1g0001-2)、整个三聚体部分(pm1g0001-3)、非三聚体部分(pm1g0001-4)、头部(pm1g0001-5)和茎部(pm1g0001-6)7段,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以pet-30a(+)或pet-32a(+)为载体,转入dh5α感受态中构建重组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入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诱导表达后得到重组蛋白。利用his亲和层析柱将7个重组蛋白进行大量纯化,并将产物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发现7个重组蛋白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此外,重组蛋白rpm1g0001-2在78kda处有条带,是单体重组蛋白(26kda)的3倍,说明该蛋白锚定部具有三聚化的作用,由此证明蛋白pm1g0001是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3、三聚体自转运蛋白pm1g0001的功能研究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rpm1g0001、rpm1g0001-1rpm1g0001-6分别与佐剂混合后免疫小鼠,三免后,采集小鼠血液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同时用6.8×105cfu的pmcq2肌肉注射攻毒小鼠,研究目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免疫组抗体效价范围在1:512001:102400,说明重组蛋白可以刺激小鼠体内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反应;其中重组蛋白rpm1g0001-3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其余6组,说明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可以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体。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pm1g0001-3的保护效果最好,保护率达到70%,说明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对巴氏杆菌的感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重组蛋白rpm1g0001-5和rpm1g0001的保护率达到60%,rpm1g0001-1和rpm1g0001-6的保护率是40%,rpm1g0001-2保护率仅为10%,说明在整个rpm1g0001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三聚体部分,而在三聚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功能区,其中功能区头部作用效果好于茎部。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rPm1g0001-1、rPm1g0001-3、rPm1g0001-5、rPm1g0001-6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制备好的抗体和阴性血清对C57BL/6小鼠巨噬细胞进行预处理后,加入PmCQ2感染4h,洗去未粘附的细菌,经洗脱后进行粘附计数,以研究重组蛋白抗体对巴氏杆菌粘附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多克隆抗体都对PmCQ2粘附巨噬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差异显着;其中抗-Pm1g0001-3对细菌粘附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其余三组,说明三聚体自转运蛋白抗体对巴氏杆菌粘附宿主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功能区。将PmCQ2(1×108 CFU)加入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培养24h、48h、72h,检测生物膜形成情况,在此基础上,将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抗-Pm1g0001-1、抗-Pm1g0001-3、抗-Pm1g0001-5、抗-Pm1g0001-6与阴性血清分别对含细菌的细胞培养板进行预处理,并测定各组的吸光值A630,以研究重组蛋白抗体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PmCQ2可以形成细菌生物膜,48h时形成生物膜现象最明显;经抗体预处理的4个实验组A630极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4种抗体都能够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且在48h时抑制效果最好;48h时,抗-Pm1g0001-1的抑制效果最佳,抗-Pm1g0001-3的抑制效果好于抗-Pm1g0001-5和抗-Pm1g0001-6,抗-Pm1g0001-6的抑制效果好于抗-Pm1g0001-5,说明三聚体自转运蛋白抗体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其中功能区起主要作用,且功能区中茎部抑制效果好于头部。
二、禽巴氏杆菌病B_(26)-T_(1200)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禽巴氏杆菌病B_(26)-T_(1200)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危害与防控 |
1.1.1 病原学 |
1.1.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特点 |
1.1.3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致病性 |
1.1.4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 |
1.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耐药性 |
1.3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免疫原性蛋白研究进展 |
1.3.1 荚膜(Capsule) |
1.3.2 脂多糖(LPS) |
1.3.3 外膜蛋白(OMP) |
1.3.4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 |
1.3.5 菌毛和粘附素 |
1.3.6 铁代谢相关蛋白(IROMPs) |
1.3.7 唾液酸代谢(SAM) |
1.4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
1.4.1 灭活疫苗 |
1.4.2 弱毒活疫苗 |
1.4.3 亚单位疫苗 |
1.4.4 免疫复合物疫苗 |
1.4.5 基因工程疫苗 |
1.5 铁代谢及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1.5.1 宿主阻止铁吸收的机制 |
1.5.2 细菌对铁元素的吸收 |
1.6 蛋白质组学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
1.6.1 蛋白质组学简介 |
1.6.2 蛋白质组学在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及灭活疫苗研究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和试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 |
2.3.2 疫苗制备 |
2.3.3 疫苗质量检验 |
2.3.4 疫苗免疫和攻毒保护试验 |
2.4 结果 |
2.4.1 限铁环境中Pm生长曲线 |
2.4.2 疫苗的制备 |
2.4.3 疫苗免疫后抗体监测 |
2.4.4 攻毒试验结果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 |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
3.2.2 主要试剂耗材 |
3.2.3 主要仪器 |
3.2.4 培养基及抗生素的配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禽源巴氏杆菌分泌蛋白提取 |
3.3.2 一向等点聚焦 |
3.3.3 双向SDS-PAGE |
3.3.4 染色 |
3.3.5 分泌蛋白质谱分析 |
3.3.6 筛选蛋白的动物保护性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二维电泳结果 |
3.4.2 质谱分析结果 |
3.4.3 筛选蛋白原核表达检测 |
3.4.4 免疫与攻毒保护性检测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研究 |
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2 材料 |
4.2.1 菌株和质粒 |
4.2.2 实验动物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2.5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引物设计 |
4.3.2 细菌的培养 |
4.3.3 细菌的基因组的提取 |
4.3.4 重组质粒pBC-SK-?aspA的构建 |
4.3.5 重组质粒pBC-SK-?aspA-kan的构建 |
4.3.6 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3.7 自杀性质粒的电转化 |
4.3.8 △aspA::kan突变株的筛选和鉴定 |
4.3.9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
4.3.10 突变株的生化特性 |
4.3.11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测定 |
4.3.12 富马酸对缺失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
4.3.13 酚红显色实验 |
4.3.14 酸性环境生存实验 |
4.3.15 厌氧环境生存实验 |
4.3.16 限铁环境生存实验 |
4.3.17 aspA基因转录是否受铁离子调控 |
4.3.18 限铁环境下缺失株对铁离子的利用 |
4.3.19 限铁环境下生物被膜的测定 |
4.3.20 粘附与侵袭实验 |
4.3.21 毒力实验 |
4.3.22 疫苗免疫和攻毒保护试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aspA基因左右同源臂以及Kana抗性基因的PCR扩增 |
4.4.2 aspA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的构建 |
4.4.3 重组质粒pBC-SK-?aspA的酶切鉴定结果 |
4.4.4 重组质粒pBC-SK-?aspA-kan的酶切鉴定结果 |
4.4.5 △aspA::kan突变株的筛选结果 |
4.4.6 △aspA::kan突变株PCR鉴定结果 |
4.4.7 遗传稳定性结果 |
4.4.8 突变株的生化特性 |
4.4.9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4.4.10 富马酸对缺失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
4.4.11 酚红显色实验结果 |
4.4.12 酸性环境生存实验结果 |
4.4.13 厌氧环境生存实验结果 |
4.4.14 限铁环境生存实验结果 |
4.4.15 aspA基因转录受铁离子调控 |
4.4.16 限铁环境下缺失株对铁离子的摄取 |
4.4.17 限铁环境下生物被膜的测定 |
4.4.18 粘附与侵袭实验结果 |
4.4.19 毒力实验结果 |
4.4.20 免疫攻毒实验结果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Publications |
致谢 |
(3)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灭活疫苗 |
2 弱毒活疫苗 |
3 亚单位疫苗 |
4 免疫复合物疫苗 |
5 基因疫苗 |
6 小结 |
(5)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s、LPS和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禽巴氏杆菌病的流行与危害 |
1.1.1 病原学 |
1.1.2 流行病学 |
1.1.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1.4 诊断方法 |
1.2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免疫原研究进展 |
1.2.1 荚膜 |
1.2.2 外膜蛋白 |
1.2.3 脂多糖 |
1.3 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
1.3.1 灭活疫苗 |
1.3.2 弱毒疫苗 |
1.3.3 亚单位疫苗 |
1.3.4 DNA 疫苗 |
1.4 本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OMPs 和 LPS 的提取 |
2.1 材料 |
2.1.1 试验用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1.4 培养液及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OMPs 提取 |
2.2.2 LPS 提取 |
2.2.3 OMPs 中蛋白含量测定 |
2.2.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5 LPS 中物质含量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OMPs 中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2.3.2 SDS-PAGE 结果 |
2.3.3 LPS 中物质含量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 |
3.1 材料 |
3.1.1 试验用菌株 |
3.1.2 实验动物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培养液及培养基 |
3.1.5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2 灭活时甲醛含量的选择 |
3.2.3 疫苗的制备 |
3.2.4 疫苗的无菌检验 |
3.2.5 疫苗物理性状检查 |
3.2.6 疫苗的安全性检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绘制细菌生长曲线 |
3.3.2 甲醛含量的确定 |
3.3.3 疫苗的无菌检验 |
3.3.4 疫苗的物理性状 |
3.3.5 疫苗的安全性 |
3.4 讨论 |
第4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OMPs 疫苗、LPS 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
4.1 材料 |
4.1.1 菌种 |
4.1.2 实验动物 |
4.1.3 主要试剂 |
4.2 方法 |
4.2.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 |
4.2.2 疫苗的制备 |
4.2.3 动物免疫 |
4.2.4 免疫小白鼠血清抗体检测 |
4.2.5 免疫小白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2.6 攻毒保护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LD_(50) 测定 |
4.3.2 ELISA 抗体检测结果 |
4.3.3 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
4.3.4 攻毒试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序列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禽霍乱病原学 |
1.1.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型 |
1.1.2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3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毒力因子 |
1.1.4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质粒研究进展 |
1.2 禽霍乱流行病学 |
1.3 禽霍乱临床特征 |
1.4 禽霍乱组织学病变 |
1.5 禽霍乱防治技术 |
2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序列测定与分析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与标准菌株 |
2.1.2 试验主要试剂与培养基的配制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溶液 |
2.2 方法 |
2.2.1 细菌的复苏 |
2.2.2 细菌的大量培养 |
2.2.3 细菌种鉴定与荚膜群鉴定 |
2.2.4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5 细菌质粒提取 |
2.2.6 质粒的切胶纯化回收 |
2.2.7 超声波打碎质粒 |
2.2.8 克隆与蓝白斑筛选 |
2.2.9 序列测定与分析 |
2.2.10 序列验证 |
2.2.11 序列分析 |
2.3 结果 |
2.3.1 细菌的复苏 |
2.3.2 细菌的大量培养 |
2.3.3 细菌种鉴定与荚膜群鉴定 |
2.3.4 药敏试验结果 |
2.3.5 细菌质粒提取 |
2.3.6 质粒的切胶纯化回收 |
2.3.7 超声波打碎质粒 |
2.3.8 克隆与蓝白斑筛选 |
2.3.9 序列测定与拼接结果 |
2.3.10 序列验证 |
2.3.11 序列分析 |
2.4 讨论 |
2.4.1 质粒 |
2.4.2 序列分析 |
2.4.3 耐药分析 |
4 小结和创新 |
5 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多杀性巴氏杆菌PmΔORF224突变株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研究进展 |
1.1.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发展史 |
1.1.2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特征及分型 |
1.2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特征 |
1.3 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机制 |
1.3.1 荚膜 |
1.3.2 菌毛与黏附素 |
1.3.3 脂多糖 |
1.3.4 外膜蛋白 |
1.3.5 铁代谢 |
1.3.6 唾液酸代谢 |
1.3.7 耐药机制 |
1.3.8 PMT毒素 |
1.3.9 基因组岛和ORF224 基因 |
1.4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5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
1.6 NgAgo技术背景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多杀性巴氏杆菌PmΔORF224 突变株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 |
2.1.1 菌株、质粒、细胞和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细菌的培养 |
2.2.2 细菌基因组提取 |
2.2.3 引物设计与基因合成 |
2.2.4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5 PmΔORF224 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2.2.6 突变回复株的构建 |
2.2.7 细菌平板计数 |
2.2.8 遗传稳定性 |
2.2.9 生长曲线 |
2.2.10 表型鉴定 |
2.2.11 补体介导的抑菌试验 |
2.2.12 致病性试验 |
2.2.13 免疫程序 |
2.2.14 体液免疫评价 |
2.2.15 细胞免疫评价 |
2.2.16 免疫保护力评价 |
2.2.17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3.2 PmΔORF224 突变株和回补株的构建 |
2.3.3 细菌平板计数 |
2.3.4 遗传稳定性 |
2.3.5 生长曲线 |
2.3.6 表型鉴定 |
2.3.7 补体介导的血清抑菌实验 |
2.3.8 毒力试验 |
2.3.9 体液免疫评价结果 |
2.3.10 细胞免疫评价结果 |
2.3.11 突变株保护力的评价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的研究进展 |
1.1.1 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的结构 |
1.1.2 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的分泌机制 |
1.1.3 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的分类及功能 |
1.2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进展 |
1.2.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概况 |
1.2.2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
1.2.3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疫苗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m1g000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 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编码基因的分段表达及其表达产物Western-blot分析 |
2.2.3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Pm1g0001的功能研究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m1g0001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 |
3.1.1 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预测 |
3.1.2 信号肽预测 |
3.1.3 理化性质分析 |
3.1.4 抗原表位预测 |
3.1.5 粘附功能区预测 |
3.2 结果 |
3.2.1 结构域和跨膜域预测结果 |
3.2.2 信号肽分析结果 |
3.2.3 理化性质分析 |
3.2.4 抗原表位分析 |
3.2.5 粘附基序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三聚体自转运粘附素编码基因的分段表达及其表达产物Western-blot分析 |
4.1 材料 |
4.1.1 菌株及质粒 |
4.1.2 主要试剂盒 |
4.1.3 酶及主要生物试剂 |
4.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方法 |
4.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4.2.2 模板DNA的提取 |
4.2.3 目的基因的扩增 |
4.2.4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
4.2.5 重组载体的构建 |
4.2.6 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 |
4.2.7 重组蛋白的纯化 |
4.2.8 重组蛋白Western-blot分析 |
4.3 结果 |
4.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4.3.2 重组质粒酶切验证 |
4.3.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4.3.4 表达蛋白的纯化 |
4.3.5 重组蛋白Western-blot分析 |
4.4 讨论 |
第5章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Pm1g0001的功能研究 |
5.1 材料 |
5.1.1 菌种 |
5.1.2 试验动物 |
5.1.3 试剂 |
5.1.4 主要化学试剂的配制 |
5.1.5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小鼠攻毒保护试验 |
5.2.2 细胞粘附试验 |
5.2.3 生物膜试验[193] |
5.3 结果 |
5.3.1 抗体效价检测 |
5.3.2 小鼠免疫保护性试验 |
5.3.3 细胞粘附试验 |
5.3.4 生物膜形成试验 |
5.4 讨论 |
5.4.1 抗原表位与其免疫反应原性分析 |
5.4.2 Pm1g0001蛋白功能区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m1g0001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分段表达及其表达产物Western-blot分析 |
6.3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Pm1g0001蛋白功能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四、禽巴氏杆菌病B_(26)-T_(1200)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苗研究概述[J]. 左婉顺,宁振华,谢芝勋,黄媛,刘加波,庞耀珊,郑永娇,莫照兰,柳峰,谢志勤,许镇凤,梁炳华. 广西畜牧兽医, 1996(01)
- [2]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D]. 罗青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J]. 罗青平,杨峻,温国元,张蓉蓉,王红琳,邵华斌. 湖北畜牧兽医, 2012(12)
- [4]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J]. 谢芝勋,刘加波,莫照兰,庞耀珊.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4(01)
- [5]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s、LPS和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D]. 王帅涛. 河南科技大学, 2011(09)
- [6]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序列测定与分析[D]. 刘小龙.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7]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对鸡的免疫产生期和免疫期试验[J]. 谢芝勋,刘加波,莫照兰,庞耀珊,谢志勤,许镇凤.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3(06)
- [8]禽巴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J]. 吴忆春,魏建忠.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10)
- [9]多杀性巴氏杆菌PmΔORF224突变株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性评价[D]. 刘本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10]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功能研究[D]. 吉佳乐. 西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