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氏锥虫(T.evansi)表面非变异性蛋白的分离纯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1](2016)在《四种淡水鱼类锥虫的分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锥虫是一类寄生于鱼类血液的鞭毛虫。在自然条件下,锥虫经水蛭吸血传播后广泛寄生于各种鱼类,能导致鱼类贫血、水肿和食欲减退等症状,引起鱼体消瘦,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相比其他病原生物,锥虫对鱼类的危害不明显也不严重,目前,对鱼类锥虫的研究仅限于少许物种的分类学研究,缺乏系统性。为了丰富鱼类锥虫的物种资源,了解鱼类锥虫的分布规律,我们与2013-2014年期间调查了长江中下游水系鱼类锥虫的感染情况,分别在青鱼、草鱼、大鳍鳠和鲫四种鱼类血液中发现了锥虫,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对其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数据及形态特征和衍征的比较与分析,分离自武汉市牛山湖草鱼血液的锥虫与早期报道的鲩锥虫形态特征一致,鉴定为鲩锥虫(Trypanosoma ctenopharyngodoni),补充了形态学数据。2、通过形态学测量,并与已知物种进行形态学特征比较后,分离自武汉市牛山湖青鱼血液的锥虫,与早期报道的青鱼锥虫形态特征一致,应为同一种类,鉴定为青鱼锥虫(Trypanosoma mylopharyngodoni),补充了形态学信息。3、对采自四川省彭水县的大鳍鳠血液的锥虫物种进行形态学测量,并比较分析形态特征和衍征后,发现其与早期报道的鳠锥虫的形态特征一致,鉴定为鳠锥虫(Trypanosoma hemibagri),补充了形态学数据。4、通过形态学数据及形态特征的比较与分析,采自武汉市牛山湖鲫鱼血液中的一锥虫样本,与早期报道的秉志锥虫形态特征一致,鉴定为秉志锥虫(Trypanosoma pingi),描述和补充了形态学数据。同时,获得秉志锥虫的18S r DNA序列数据,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系统发育树中,秉志锥虫(Trypanosoma pingi)与黄颡锥虫(Trypanosoma pseudobagri)形成姊妹群,但二者的序列相似性仅为94.62%。而且,二者在形态学上有较大差异,应为不同种类。
黄甜[2](2015)在《牛伊氏锥虫病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nsi)寄生在家畜血液内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宿主范围很广,对宿主的危害很大,如有引起宿主死亡的急性经过,有致使宿主生育能力下降、身体条件普遍亏损、神经病变、免疫抑制、贫血和最终的死亡的慢性感染,这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出现第一例人类感染此病的报道后,伊氏锥虫病不仅给畜牧业带来危害和经济损失,而且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隐患。目前,临床上常规诊断伊氏锥虫病的方法很多,如分血计离心技术(HCT)、卡片凝集试验(CATT)和ELISA等,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还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不适合用于现场诊断和大规模的临床检测。随着胶体金标记的发展,出现了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的方法,弥补了这些缺陷。然而,胶体染料在免疫标记方面得到应用后,展现出了比胶体金更好的选择优势,如成本更低,更易获得,稳定性更好,保存期限更长等。本研究尝试应用胶体染料标记技术及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伊氏锥虫病抗原的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试纸条法。用国产分散艳蓝2BLN染料制备胶体染料,在最适染料溶液环境下,来标记纯化过的抗伊氏锥虫OB6单抗,在NC膜的检测区(T线)和质控区(C线)分别包被抗伊氏锥虫的单抗TB7或OB6和羊抗鼠IgG二抗,经过多次试验测试及各方面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伊氏锥虫病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条的方法。经敏感性试验,该试纸条对伊氏锥虫VSG抗原的最低检出限1.05 μg/ml;与弓形虫抗原,巴贝斯虫抗原,衣原体抗原、大片吸虫ES抗原之间均无抗原交叉反应;用胶体染料试纸条、胶体金试纸条和夹心ELISA法对25份阳性血清和50份阴性血清进行检测,其准确率依次为88%、86.7%、96%,胶体染料试纸条与胶体金试纸条两者之间的符合率达98.5%,胶体染料试纸条与夹心ELISA法两者之间的符合率为91.7%。应用本研究研制的胶体染料试纸条,对来自广西百色和河池地区共344份牛血清进行初步检测,阳性率为11.63%,与胶体金试纸条和夹心ELIS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90.70%和83.33%。由此表明建立的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可靠、灵敏、特异,而且还简便、快速、稳定性很好、适用于大规模的临床检测。本方法的建立为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另一种低成本的、更稳定的、新的有效方法。
张小白[3](2011)在《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锥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危害极其严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对象之一。随着寄生性原虫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人体有致命威胁的三种代表性寄生原虫(包括布氏锥虫、克氏锥虫和利什曼原虫)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为锥虫后基因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后基因组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解析基因功能及作用机制,蛋白质组研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本文以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计算和生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组成、随生命周期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调控机制,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概括如下:1.从结构、功能及生物发生方面阐述了布氏锥虫线粒体的重要生物学特征,分析了布氏锥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及基因分布特征;揭示了布氏锥虫线粒体在其复杂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其与其它大多数真核生物线粒体相比的诸多特殊性。该部分研究表明,布氏锥虫线粒体可能在其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为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指明了方向。2.提出了基于混合特征选择算法的线粒体蛋白质识别方法。本文综合考虑了多种可能与蛋白质定位有关的特征信息,采用混合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对线粒体蛋白质识别有用的特征,构建了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预测模型TMPP。性能分析及与现有预测软件的对比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布氏锥虫线粒体的蛋白质组成,该研究结果已被国际知名病原体数据库GeneDB引用并收录。本文利用TMPP预测得到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包含1065种蛋白质,并通过GFP融合蛋白的荧光显微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技术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有力地证实了本研究所得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可靠性。4.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在三个阶段的表达谱信息,研究了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随生命周期的差异表达情况。对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随生命周期表达谱的研究揭示,约40%的线粒体蛋白质在不同阶段的表达具有显着差异,这些具有阶段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余60%在各生命周期阶段都基本稳定表达,而且其中一些蛋白质在各阶段的表达量都很高,这些蛋白质可能是维持线粒体功能的核心蛋白质。5.利用布氏锥虫SL反式剪接的特点,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在三个不同阶段的SL剪接位点信息,研究了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剪接模式及其随生命周期的变化,以及剪接对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研究揭示出许多发生可变剪接的基因,而且有些基因的剪接模式会随生命周期而发生变化,表明细胞在不同的阶段可以特异性地识别某些剪接位点。本研究还表明,可变剪接可导致编码产物的定位和功能发生改变,揭示可变剪接很可能是导致同一基因编码产物发生双重定位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揭示,剪接加工可能是引起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阶段特异性表达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这种调节作用很可能是通过可变剪接、差异剪接及剪接效率实现的。综上所述,本文对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及其表达调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组成、随生命周期的差异表达及其调控机制,对锥虫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对近缘物种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宋国清[4](2008)在《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文中研究说明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在马、骡、驴、牛、骆驼等家畜血浆及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牛感染伊氏锥虫后呈隐性经过,造成贫血,进行性消瘦等。本研究在了解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对比试验,以期找寻一种更好的方法来防治伊氏锥虫病。1.通过血涂片染色镜检及鲜血压滴,对洞庭湖区的常德地区的澧县、鼎城、临澧、西洞庭与岳阳地区的钱粮湖农场、君山农场、华容县养殖户所饲养的水牛,共370头水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7个地方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感染率分别是1.5%、2.3%、1.3%、8.7%、10.2%、3.8%、4.5%。2.采用冰瓶与普通冰箱进行伊氏锥虫的保存试验,结果发现心血和肝脏中的伊氏锥虫可在冰瓶和普通冰箱中保存1-2天,在不超过21℃的温室下保存18-24小时锥虫对小白鼠有致死力。3.测定伊氏锥虫致死小白鼠的最低条数。结果表现在室温18℃,放置1小时,其最低致死量为4600条,放置12小时为1.25亿条,在28℃,放置80分钟为19万条。还观察到:小白鼠出现虫体和死亡的时间与接种锥虫数有关。小白鼠也和大动物一样,体内虫体有“出现→消失→再出现”的循环现象。4.采用纳嘎诺、安锥赛、贝尼尔、锥嘧啶4种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纳嘎诺的治疗效果最好,然后依次是安锥赛、贝尼尔、锥嘧啶。
何木荣[5](2007)在《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文中提出伊氏锥虫病是一种有广泛寄主的动物原虫病,所有哺乳动物都易感。在我国南方主要感染牛(特别水牛),大多数牛感染伊氏锥虫后能直接引起个体的急性死亡或隐性感染,造成贫血,进行性消瘦、死胎、流产,泌乳减少等。是我国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的一大障碍。由于虫体频繁的抗原变异,至今没有成功的疫苗问世。所以该病的控制还是以药物为主。但由于该病在牛体内大多呈慢性经过,虫血症起伏,难于及早发现。所以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及早进行诊断和对畜群进行血清学预测,才能及早用药,及时控制该病的扩散。本试验首先用伊氏锥虫湖北水牛单克隆虫株107条耳静脉感染1只新西兰大白兔,每三天采血分离一个锥虫群体并进行单虫克隆,最后一个未克隆群体再感染另一只兔子,同上方法收集变异体,依次感染四只兔子,共收集到40个锥虫克隆群体。同时制备相应的40个抗锥虫单价血清。将40个克隆群体与40个抗血清进行IFA交叉血清学检测,鉴定为19个不同的抗原变异型。经IFA试验检测筛选到两个变异体HbTat1.18和HbTat1.15能与多数异源克隆锥虫血清反应产生较强的蓝绿色荧光。利用混合蛋白酶抑制剂结合超高速逐级离心的方法成功分离、纯化了一株变异体HbTat1.18的表面糖蛋白(VSG)。经SDS-PAGE电泳分析所提VSG较纯,分子大小约为63.5KD。利用经IFA鉴定的变异型HbTat1.18潜在的特殊抗原性,提取HbTat1.18的可溶性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ELISA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2.59μg/ml,检测血清稀释为400倍稀释,血清与抗原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5h,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时间为1h,底物的最佳显色时间为20min。采用已确立的ELISA反应条件,检测了26份已检测判定为阴性的水牛血清。依据阴阳临界值=阴性血清OD平均值+3SD,确定阴阳临界值为0.227。用此方法检测包被的抗原不与在牛感染率高的片形吸虫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对实验感染的水牛抽测的16份血清多次测定100%呈阳性,对8份阴性血清多次测定100%呈阴性,初步认为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观察了实验感染伊氏锥虫水牛的抗体消长情况以及对广西部分地区的水牛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对采自广西部分地区的79份水牛血清的检测,结果有23份呈阳性,阳性率达29.1%。本试验筛选到有特殊抗原性的变异体HbTat1.18和HbTat1.15,其中用变异型HbTat1.18的可溶性蛋白作包被抗原成功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该法对广西部分地区水牛伊氏锥虫血清进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证明伊氏锥虫病在广西仍然流行,而且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做好我区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检测和防控工作,以确保我区水牛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
袁志波[6](2003)在《抗伊氏锥虫兔源“抗体库”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由伊氏锥虫云南水牛单克隆株YnTat1开始顺序感染5只兔,观察伊氏锥虫在兔体内的抗原变异情况,进一步揭示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规律。随后根据所获得的抗原变异体(VAT variable antigen type),建立抗伊氏锥虫兔血清抗体库—原混血清库、虫体血清库、VSG(variable surface glycoprotein)血清库,并对抗体库的抗虫效果进行检测。 首先进行的是伊氏锥虫一个单克隆株在5只兔体内连续抗原变异的研究。用伊氏锥虫云南水牛单克隆株YnTat1感染兔,感染后30天内,每3天从兔血中分离锥虫并单虫克隆,最后一个未单虫克隆的虫株感染另一只兔,重复以上操作,这样顺序感染5只兔子,共获得50个单克隆锥虫种群(Tp),经间接免疫荧光和ABC酶标试验鉴定共为20个抗原性互不相同的抗原变异体(VATs)。用国际命名法命名为YnTat1.1、YnTat1.2、---YnTat1.20,从实验结果中未见这20个VATs在5只兔体内按照某种特定规律变异,但是其中有15个优势VATs在连续感染中多次重复,这印证了某些VATs倾向于在感染早期出现的规律(Gray 1965等)。我们分离到的VATs只有20个并且优势VATs多次重复,这说明在伊氏锥虫感染兔,波动的VATs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其中三个克隆群体几乎与所有抗血清有交叉反应,推断它们为这一克隆株的“代表变体”。 随后进行的是抗伊氏锥虫兔血清抗体库抗虫效果检测试验,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建立抗伊氏锥虫兔原混血清库、虫体血清库、VSG血清库,SD大白鼠分12组对三个抗体库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伊氏锥虫兔原混血清库的抗虫效果最好,虫体血清库次之,VSG血清库与空白血清未见明显保护。
王权,沈杰,周勇志,周金林[7](2002)在《伊氏锥虫单虫克隆的2个变异体的VSG的交叉免疫保护试验》文中指出为了考察同一克隆锥虫的不同变异体的可变糖蛋白分子 (VSG)有无交叉免疫作用 ,首先采用蛋白酶抑制剂TLCK处理 ,分离纯化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 2个早期变异体ShTat1 1、ShTat1 2的VSG ,然后采用这 2种VSG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试验鼠分为对照组 ,ShTat1 1VSG免疫组 ,ShTat1 2VSG免疫组。用弗氏佐剂按常规进行 3次免疫注射 ,每次抗原用量均为 50 μg/只。三免后第 1 2天 ,将各组小白鼠随机分为 2个小组 ,分别用ShTat1 1、ShTat1 2攻击 ,每只攻虫 1 50 0条。结果攻虫后的对照鼠及异源攻虫后的免疫鼠尾血最早出虫时间均为攻虫后第 3天 ;同源锥虫攻击后免疫鼠的尾血最早出虫时间为第 6天。对照组经攻虫 ,保护率均为 0 /8;免疫鼠经交叉攻虫 ,保护率均为 0 /8;VSG免疫鼠用同源锥虫攻击 ,保护率分别为 5/1 0和 3/1 0。表明各VSG激发的免疫只能抗同源锥虫的感染 ,对异源锥虫感染无保护力
王权,沈杰[8](1999)在《锥虫疫苗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为了掌握锥虫病免疫预防苗的研究概况和今后研究方向,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作了综述,包括锥虫弱毒苗、强毒苗、亚单位苗、抗独特型抗体苗、基因工程苗等各类疫苗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效果,还包括免疫佐剂和免疫接种方法等方面内容,并分析了未能成为实用疫苗的原因,指出了今后研制疫苗的途径。
蔡建平,汪志楷,沈永林,李祥瑞,潘红杰[9](1998)在《伊氏锥虫(T.evansi)表面非变异性蛋白的分离纯化》文中指出 本试验对伊氏锥虫表面的非变异性蛋白(/抗原)进行初步研究.以磺基琥珀酰-6-(生物素胺)-已酸盐(Sulfosuccinimidyl 6-(biotinamido)hexanoate)对虫体表面蛋白进行生物素标记,超声裂解后经差速离心
项涛,丁丽敏,何欣,计成[10](1998)在《钙和植酸酶对育成期蛋鸡生长和骨骼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对日粮不同钙和植酸酶水平对育成期北京红鸡生长性能和骨骼质量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设计3×2因子试验,2个植酸酶水平为400U·kg-1,600U·kg-1,3个钙水平为0.60%,0.80%,1.0%。选用9周龄育成期北京红鸡384只,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含总磷0.40%,以石粉为主要钙源。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植酸酶水平的提高,采食量和胫骨灰分磷含量显着降低,铜、锰含量显着提高,增重、饲料转化率、胫骨灰分含量和锌含量有提高的趋势;胫骨折断力、灰分重和钙含量有降低的趋势。随日粮钙水平升高,采食量和胫骨灰分重提高了2%和10.75%,胫骨灰分中锰含量在0.80%钙组达到最高,而灰分中磷、铜含量达最低,增重、胫骨折断力、灰分含量和钙、锌含量有提高的趋势。钙和植酸酶在上述处理效应显着的指标上均存在互作。
二、伊氏锥虫(T.evansi)表面非变异性蛋白的分离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氏锥虫(T.evansi)表面非变异性蛋白的分离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淡水鱼类锥虫的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锥虫的概述 |
1.2 锥虫的分类地位 |
1.3 锥虫的形态学特征 |
1.3.1 表膜(pellicle) |
1.3.2 表面变异糖蛋白(variant surface glycoprotein) |
1.3.3 细胞核(nucleus) |
1.3.4 动基体(kinetoplast) |
1.3.5 鞭毛(flagellum) |
1.3.6 波动膜(undulating membrane) |
1.4 鱼类锥虫的研究概况 |
1.5 鱼类锥虫的形态学分类研究 |
1.6 鱼类锥虫系统发育研究概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薄血片制作 |
2.3 虫体纯化 |
2.4 DNA的提取 |
2.5 18SrRNA基因序列的扩增和回收 |
2.6 PCR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
2.7 阳性克隆与测序 |
2.8 18S rDNA序列分析和排序 |
2.9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鲩锥虫补充描述 |
3.2 青鱼锥虫补充描述 |
3.3 鳠锥虫补充描述 |
3.4 秉志锥虫补充描述 |
3.5 秉志锥虫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4.1 鲩锥虫的补充描述 |
4.2 青鱼锥虫的补充描述 |
4.3 鳠锥虫的补充描述 |
4.4 秉志锥虫的补充描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牛伊氏锥虫病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1.1 伊氏锥虫病 |
1.1.1 病原学 |
1.1.2 生活史 |
1.1.3 流行病学 |
1.1.4 致病作用 |
1.1.5 临床症状 |
1.1.6 伊氏锥虫病的诊断 |
1.2 胶体染料免疫层析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胶体染料 |
1.2.2 胶体染料试纸条层析原理 |
1.2.3 胶体染料免疫诊断技术的优劣 |
1.2.4 胶体染料免疫技术的临床应用 |
1.2.5 胶体染料免疫技术在诊断伊氏锥虫病上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伊氏锥虫VSG抗原及抗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1 试验材料 |
2.1.1 伊氏锥虫虫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试剂配制方法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步骤 |
2.2.1 伊氏锥虫VSG抗原的制备 |
2.2.2 VSG抗原的SDS-PAGE电泳分析 |
2.2.3 VSG抗原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鉴定 |
2.2.4 抗伊氏锥虫单抗的制备 |
2.2.5 单抗的质量鉴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VSG抗原及纯化后的单抗OB6、TB7的浓度 |
2.3.2 VSG抗原的鉴定 |
2.3.3 单抗亚型鉴定 |
2.3.4 单抗纯度鉴定 |
2.3.5 单抗效价测定 |
2.4 讨论 |
2.4.1 伊氏锥虫VSG抗原的制备 |
2.4.2 细胞培养 |
2.4.3 单抗的纯化 |
第三章 伊氏锥虫病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条的研制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试剂配制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步骤 |
3.2.1 玻璃器皿的处理 |
3.2.2 胶体染料的制备 |
3.2.3 胶体染料的光密度测定 |
3.2.4 胶体染料稳定性试验 |
3.2.5 胶体染料标记抗体的条件选择 |
3.2.6 胶体染料标记单抗的制备 |
3.2.7 染料标记单抗活性鉴定 |
3.2.8 胶体染料试纸条的制备 |
3.2.9 试纸条质量检测 |
3.2.10 试纸条检测效果的评价与初步应用 |
3.3 试验结果 |
3.3.1 胶体染料的光密度测定 |
3.3.2 胶体染料稳定性试验 |
3.3.3 胶体染料标记抗体的条件优化 |
3.3.4 染料标记单抗活性的鉴定 |
3.3.5 胶体染料试纸条的制备 |
3.3.6 试纸条的质量检测 |
3.3.7 胶体染料试纸条与胶体金试纸条、夹心ELISA法三者准确率、阳性符合率的评估 |
3.3.8 胶体染料试纸条的初步应用 |
3.4 讨论 |
3.4.1 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条的研制 |
3.4.2 胶体染料的制备 |
3.4.3 胶体染料标记抗体 |
3.4.4 胶体染料标记抗体活性鉴定 |
3.4.5 试纸条材料的选择 |
3.4.6 标记用单抗和检测线单抗的选择 |
3.4.7 胶体染料检测液的稀释倍数和检测样品的用量确定 |
3.4.8 胶体染料试纸条的结构 |
3.4.9 胶体染料试纸条与胶体金试纸条、夹心ELISA法准确率的评估及原因分析 |
3.4.10 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条的初步应用 |
3.4.11 胶体染料试纸条存在的缺陷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锥虫与锥虫病 |
1.1.2 T. brucei 生命周期 |
1.1.3 T. brucei 细胞亚微结构特征 |
1.2 T. brucei 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布氏锥虫线粒体及其生物学特征 |
2.1 引言 |
2.2 T. brucei 线粒体特征 |
2.2.1 kDNA 及其复制系统 |
2.2.2 RNA 编辑 |
2.2.3 线粒体翻译系统 |
2.2.4 线粒体生物发生的调控 |
2.3 T. brucei 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
2.3.1 基因组特征 |
2.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2.3.3 碱基偏好性分析 |
2.4 kDNA 与核基因组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的定位研究 |
3.1 引言 |
3.2 T. brucei 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与分选 |
3.2.1 线粒体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
3.2.2 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质及其转运 |
3.3 线粒体蛋白质定位的研究方法 |
3.3.1 基于生物实验的定位研究方法 |
3.3.2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定位研究方法 |
3.4 基于序列相似性的线粒体蛋白质识别 |
3.4.1 数据来源 |
3.4.2 结果和讨论 |
3.5 基于不同算法的线粒体蛋白质预测 |
3.5.1 数据集 |
3.5.2 方法及性能评价 |
3.5.4 结果和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特征选择的线粒体蛋白质识别 |
4.1 引言 |
4.2 支持向量机 |
4.2.1 SVM 基本原理 |
4.2.2 SVM 的参数选择 |
4.2.3 LIBSVM |
4.3 基于 SVM 的特征选择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特征获取与分析 |
4.3.3 特征选择 |
4.3.4 基于 SVM 的混合特征选择 |
4.4 结果分析和讨论 |
4.4.1 模型构建及性能评价 |
4.4.2 TMPP 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MPP 应用及生物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TMPP 在 T. brucei 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应用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亚细胞定位实验 |
5.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5 近缘物种的应用 |
5.5.1 数据集 |
5.5.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 |
6.1 引言 |
6.2 基因表达与 RNA 剪接 |
6.2.1 真核基因的表达 |
6.2.2 RNA 剪接 |
6.3 T. brucei 中的剪接机制 |
6.3.1 SL 反式剪接 |
6.3.2 SL RNA 的结构和功能 |
6.3.3 参与剪接的 snRNA 及蛋白因子 |
6.3.4 可变反式剪接 |
6.4 T. brucei MitoCarta 的差异表达与剪接调控 |
6.4.1 材料与方法 |
6.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情况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伊氏锥虫的病原学特征 |
2. 伊氏锥虫生物学特征 |
3. 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
4. 伊氏锥虫病诊断 |
5. 抗伊氏锥虫病药学研究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试验药品与仪器仪器 |
1.3 调查方法 |
2 结果 |
2.1 鲜血检查结果 |
2.2 临床症状 |
2.3 感染率 |
2.4 吸虫昆虫检查结果 |
3 讨论 |
3.1 发病季节 |
3.2 伊氏锥虫感染情况 |
3.3 伊氏锥虫病诊断方法 |
3.4 伊氏锥虫传播媒介 |
第二章 水牛伊氏锥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试验方法 |
1.3 伊氏锥虫对小白鼠致死量研究 |
2 结果 |
2.1 计数方法结果 |
2.2 保存活力结果 |
2.3 伊氏锥虫对小白鼠致死量研究结果 |
3 讨论 |
3.1 计数方法讨论 |
3.2 关于伊氏锥虫的保存条件 |
3.3 伊氏锥虫对小白鼠的致死量条件 |
第三章 四种药物对伊氏锥虫的杀灭效果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文摘 |
目录 |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病原学 |
3 伊氏锥虫变异规律 |
4 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学 |
实验研究之一 伊氏锥虫连续多变体的采集及IFA检测 |
引言 |
1 材料 |
1.1 虫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单虫克隆虫株的制备 |
2.2 伊氏锥虫单虫克隆虫株在4只兔子体内连续克隆群体的采集 |
2.3 伊氏锥虫的冷冻保存 |
2.4 伊氏锥虫特异抗血清及抗原涂片的制备 |
2.5 纯虫抗原涂片的制备 |
2.6 抗锥虫特异抗血清的制备 |
2.7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
3 结果 |
3.1 单虫克隆 |
3.2 伊氏锥虫的冷冻保存 |
3.3 连续多变体的鉴定 |
4 讨论 |
4.1 单虫克隆 |
4.2 伊氏锥虫冷冻保存 |
4.3 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 |
实验研究之二 伊氏锥虫VSG的提纯与鉴定 |
引言 |
1 材料 |
1.1 虫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虫体的复苏 |
2.2 虫体的增殖 |
2.3 虫体的纯化 |
2.4 伊氏锥虫VSG抗原的提纯 |
2.5 牛源抗伊氏锥虫血清的制备 |
2.6 VSG的SDS-PAGE电泳分析 |
2.7 Western-blot半干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之三 水牛伊氏锥虫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
引言 |
1 材料 |
1.1 虫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伊氏锥虫纯化主要试剂及材料 |
1.4 ELISA材料与试剂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的制备 |
2.2 伊氏锥虫可溶性蛋白浓度的测定 |
2.3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3 结果 |
3.1 可溶性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 |
3.2 可溶性抗原最佳稀释工作浓度的确定 |
3.3 阴阳参考血清与二抗的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3.4 阴阳性血清反应时间的确定 |
3.5 酶标二抗的作用时间 |
3.6 底物显色时间的确定 |
3.7 间接ELISA方法阴阳临界值的确定 |
3.8 间接ELISA特异性试验 |
3.9 血清样本的的初步检测 |
4 讨论 |
实验研究之四 水牛实验感染伊氏锥虫的抗体消长规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 |
引言 |
1. 材料 |
1.1 伊氏锥虫克隆群体: |
1.2 KM小鼠 |
1.3 水牛 |
1.4 受检血清 |
1.5 ELISA相关试剂 |
1.6 主要设备仪器 |
2 方法 |
2.1 伊氏锥虫实验感染水牛 |
2.2 不同时期虫量计数 |
2.3 水牛实验感染血清的采集 |
2.4 临床样本的采集 |
2.5 间接ELISA检测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时间段伊氏锥虫虫体数量的监测 |
3.2 水牛实验感染伊氏锥虫的抗体消长 |
3.3 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 |
4 讨论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附录 |
(6)抗伊氏锥虫兔源“抗体库”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综述 锥虫抗原变异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抗伊氏锥虫兔血清“抗体库”的建立与抗虫效果检测 |
一、 引言 |
二、 伊氏锥虫在兔体内抗原变异研究 |
1 、 材料与方法 |
2 、 结果 |
3 、 讨论 |
三、 抗伊氏锥虫兔血清“抗体库”抗虫效果检测 |
1 、 材料与方法 |
2 、 结果 |
3 、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伊氏锥虫单虫克隆的2个变异体的VSG的交叉免疫保护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VSG提取及纯度分析 |
1.3 二变异体的VSG交叉免疫保护试验 |
2 结果 |
2.1 VSG的SDS?PAGE分析 |
2.2 ShTat1.1和ShTat1.2的VSG交叉免疫保护试验 |
3 讨论 |
(8)锥虫疫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致弱锥虫制苗 |
1.1 单因子致弱 |
1.1.1 辐射致弱 |
1.1.2 药物致弱 |
1.1.3 传代致弱 |
1.2 多因子致弱 |
2 强毒锥虫制苗 |
2.1 同种虫株制苗 |
2.2 异种虫株制苗 |
3 亚细胞成分制苗 |
3.1 虫体表膜变异糖蛋白制苗 |
3.2 表面非变异蛋白制苗 |
3.3 可溶性抗原制苗 |
3.4 分泌代谢抗原苗 |
3.5 基因工程苗 |
4 抗独特型抗体苗 |
5 免疫方法 |
6 展望 |
四、伊氏锥虫(T.evansi)表面非变异性蛋白的分离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淡水鱼类锥虫的分类学研究[D]. 吴昊.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2]牛伊氏锥虫病胶体染料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 黄甜. 广西大学, 2015(01)
- [3]布氏锥虫线粒体蛋白质组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D]. 张小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 [4]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情况及防治[D]. 宋国清.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5]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D]. 何木荣. 广西大学, 2007(05)
- [6]抗伊氏锥虫兔源“抗体库”效果研究[D]. 袁志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03)
- [7]伊氏锥虫单虫克隆的2个变异体的VSG的交叉免疫保护试验[J]. 王权,沈杰,周勇志,周金林. 畜牧与兽医, 2002(09)
- [8]锥虫疫苗的研究进展[J]. 王权,沈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9(04)
- [9]伊氏锥虫(T.evansi)表面非变异性蛋白的分离纯化[J]. 蔡建平,汪志楷,沈永林,李祥瑞,潘红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S2)
- [10]钙和植酸酶对育成期蛋鸡生长和骨骼质量的影响[J]. 项涛,丁丽敏,何欣,计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