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英语学习的“高原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兰[1](2019)在《小议如何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期》文中研究指明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碰到这样的阶段:发现学习效率越来越低,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效果,自己设定的目标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最终导致心情烦躁,学习乐趣全无。其实,这是进入了英语学习的瓶颈期。如何在这一阶段摆正好自己的心态,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渡过这一时期,是对于每个英语学习者的至关重要的事,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制胜法宝。
程凌霄[2](2019)在《泰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书面语复杂度与准确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四个水平泰国汉语学习者的作文为样本语料,首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研究方向对相关概念和计算指标进行界定,并整合归纳自身测量框架。然后对文本语料进行转写、切分和统计,并说明语料处理的标准和原则。接着根据框架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从18个指标在四个水平上的分布和变化考察两维度的发展,并研究维度间及指标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复杂度随汉语水平的提高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词汇多样性、T单位长度、T单位多样性、话题链总数和零形成分数等指标都存在不同水平间的显着性差异。准确度则呈现较为曲折的变化,总体表现为与作文水平的非线性负相关。句法准确度随作文水平逐步提高,但字词层面的错误一直处在较高发生率。相关性研究上,复杂度和准确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从中级到高级呈现负相关逐步明显的变化态势;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断增强;各维度内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较多,竞争和合作关系并存。最后针对本文发现的问题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教学提供一些教学启示。
江韵[3](2017)在《美国留学生习作中的汉语元话语标记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元话语能力是关于话语能力的能力,是驾驭话语的能力,是留学生汉语语用意识和汉语认知能力在语言习得中的具体表现。到了学习的高级阶段,要突破瓶颈,进一步提升留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篇章表达能力,离不开元话语能力的培养。由于元话语标记是引导和标识元话语的独特语言形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元话语能力。本文以汉语元话语标记为切入点,采用归纳法、语料库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调查美国国家中文领航项目(南京中心)高级阶段留学生书面习作中的汉语元话语标记使用情况,阐述元话语标记与留学生元话语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元话语标记时所呈现的文体特征、语体特征和偏误情况,探讨教师应如何开展元话语标记的对外汉语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方法,梳理汉语元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划分汉语元话语标记的类型,并提出划分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分析美国留学生总计丨8.3万字的作文语料,总结其使用汉语元话语标记的特点和规律,认为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元话语标记时存在单一性、偏向性和语体色彩不协调等问题。第三章考察美国留学生习作中汉语元话语标记所呈现的文体特征和语体特征。分别讨论了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三种文体以及新闻体、政论体、学术论文体三种语体中汉语元话语标记的使用差异,指出了留学生在中文文体和语体的把握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第四章依据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运用偏误分析法对美国留学生习作中汉语元话语标记的使用偏误进行分析。归纳偏误类型,主要有元话语标记的错用、漏用、泛化和混用四种情况。认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以及文化因素所导致的回避策略是造成偏误的原因。针对这些偏误,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五章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岳保健[4](2014)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以深圳南山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自主意识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自主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个体的自主管理。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就是促使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会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是我国教育的现实要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学会自主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小学高年级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教育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不强;学生自主管理内容有待规范和完善;教师和家长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水平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针对这些,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努力探索一种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措施。首先,以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特征为研究基础,科学制定自主管理的行为准则:其次,以换位思考、引发内省为研究核心,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自主管理能力;最后,以积极开展活动为研究纽带,促使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习惯的养成。经过实践研究,再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发现,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中,积累以下较强操作性的具体经验:自主协商,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树立榜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培养途径。在学校、家庭及社区三方面的相互配合,学生学会了运用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管理。教师的管理意识加强。家长对学生的自主管理更为支持。
马玲[5](2012)在《对外汉语名宾语义格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汉语缺少语法形式,是一种以词序作为语法手段的语言。因而,词汇之间的语义关联尤为重要。汉语中的宾语与动词结合表达相当复杂的语义关系,孟琮在《动词用法词典》里,将汉语的宾语语义分为十四种。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但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不多。本文从名宾语义格入手,对HSK常用甲级动词带十四类名词宾语义格及教材名宾语义格的编排情况进行了考察,对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名宾语义格理解准确率以及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名宾偏误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受事宾语、对象宾语、等同宾语这三类语义格的理解准确率最高,原因宾语,工具宾语、杂类宾语的认知准确率比较低,尤其是原因宾语理解准确率最低。在对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名词宾语偏误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名宾的误代、错序、遗漏比较常见,原因是语言系统中词汇语义的差别和句序的差别对习得者的影响较大。教材分析得出名宾语义格的编排情况同HSK常用动词带名宾语义格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动词带多类宾语、以及复现率的编排上存在不足、没有很好地体现汉语动宾语义多样性、以词序作为语法手段的特点。最后,根据考察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即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以教材为中心,也应该注意汉语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进行教学活动、在动宾语义方面加强训练,使学生的表达更符合汉语习惯;2、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了解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地进行教学;3、在教学中把握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规范性这四个原则。最后,也指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
刘小兰[6](2013)在《词块教学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文中认为“没有阅读就没有语言学习”。语言学习与阅读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不通过阅读,就不可能在语言的听、说、写方面有任何发展。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阅读也尤为重要,然而,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在文章理解方面,他们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语言是由两个独立的系统所构成的:语法和词汇。而这一观念也深深扎根于中国的语言教学中。然而,近几年来,由Lewis于1993年提出的词块教学法,取代了语法翻译法,在二语习得领域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词块,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词汇及搭配的范围,已经扩大到语句甚至语篇的范畴,有利于语篇理解能力的培养(Lewis,1993),它结合了语言的形式与功能,能够体现语义、句法及语用之间的关系,因此,词块的有效习得对语言的生成和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词块理论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组成的,词块可以有效的减轻记忆负担,并加快对语言的处理速度,从而有利于语言的习得和输出。词块的广泛存在以及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热议,而词块教学法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母语与二语习得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虽然国内外词块教学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关于词块与阅读的实证研究在国内仍相对有限,而关于词块教学与不同类型阅读题理解能力的研究则仍尚未发现。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为了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结合词块教学理论,并针对我国现阶段所有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都要求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及考生普遍反应阅读理解题相对较难的现状,本文着力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考察“词块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2.探索“词块教学法”应用于不同类型阅读理解题的影响程度以及其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方法。本研究对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与药学专业09级两个班(96名)的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了两次测试和两次问卷的形式,实验过程中,控制班延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验班则采用词块教学法授课。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班的总阅读成绩以及其他三项阅读题的成绩都明显高于控制班,这一结果验证了词块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性,而在三种不同的四级阅读题型中,提高幅度比较明显的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最难的选词填空题,其次是普通阅读理解和快速阅读。
张辉[7](2011)在《俄语专业学生双语动词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语心理词汇作为心理语言学和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动词在句子语义、语法组织中的重要地位也使动词教学成为二语词汇教学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以动词这一词类进行双语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选取六个不同类别的动词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其词汇自由联想实验反应类型的实证分析,主要从聚合反应,组合反应,语音一语形反应三种反应类型的角度尝试描述了中国俄语专业学生动词双语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的总体特征。研究以实验结果为据,提出优化建构中国俄语专业学生双语心理词汇模式的具体设想。本研究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胡郑辉[8](2009)在《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新思路》文中研究表明选题是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程序。多年来英语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存在着"泛、大、陈、浅"及共选率偏高的问题。论文写作教材中常用的narrow down只能解决题目太大的问题。要有效解决"泛、陈、浅"及共选率偏高的问题,必须结合"论文写作"课提前选题、增加选题途径、旧题新作和扩大选题范围"等四条措施来解决。
朱晓云[9](2007)在《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石化”现象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英语成绩和学习状况分化是一个极其普通的问题,这一现象在普通高级中学中更为严重。本文首先对任教的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学生的英语成绩数据和调查结果入手,详尽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从进入高中开始,其成绩始终徘徊在及格线以下。这些普通高中学生并非都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想学,但在缺乏语用的应试环境下,多数的心态是存在畏惧情绪、无从下手或学习效果差,其学习状态已经处于一种“石化”(或石化、固化)的条件下,导致高中英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成绩难提升的死循环。这种系统问题用句俗话说可以概括为“夹生饭”。论文随后针对普通高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差、成绩低、提升难、终身阻碍二语学习与应用能力的“石化”问题,结合我国英语基础教育模式、二语习得理论回顾当前“中介语”和“石化”现象的相关理论,澄清了“石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看:语言形式层面看;从认知角度和外语学习的内在过程来看;从学习者的外在表现来考察。论文接着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因本课题所涉及问题属系统性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改进验证效果,因此本人主要从个人教学经历出发结合新课标落实探讨“活化”问题。针对性实验的目标是通过调查分析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意愿,以揭示“石化”现象的性质。先用调查问卷分析评估整体情况,然后针对个体深度访谈以期更深入揭示问题。通过优化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结合,较准确揭示本课题所探讨的“石化”问题的性质和表现,从而为提出实践建议提供依据。论文随后探讨分析其成因,着重六个方面:教育目标制约、标准化考试的弊端、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学习策略、词汇学习重视不够和母语的迁移。最后结合成因,从六个方面改进英语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合理使用评价、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发展、改进学习策略结合新课标、重视词汇的积累和教师的作用和目的语的输入方面落实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实践性建议。总之,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正确的看待语言中的“石化”现象,要有大胆地尝试,持之以恒的做好英语教学的工作。
王晓萍,李梅,叶继坚[10](2002)在《小议英语学习的“高原现象”》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在英语过程中 ,即英语技能形成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进步缓慢 ,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 ,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高原现象”。本文初探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和克服“高原现象”的四种方法
二、小议英语学习的“高原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英语学习的“高原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小议如何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期(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改既定目标,获得成就感 |
二、调整心态,学会放松 |
三、英语学习过程中多思考 |
四、掌握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
1. 在学习周期内制定小而具体、可衡量的目标 |
2. 不临时抱佛脚 |
3. 营造语言环境,注重输出 |
4. 复习 |
5. 不要拖拉 |
(2)泰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书面语复杂度与准确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方法 |
2.3 操作流程 |
2.4 相关概念定义与指标界定 |
2.5 语料的搜集与处理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学习者书面语复杂度发展变化 |
3.2 学习者书面语准确度发展变化 |
3.3 学习者书面语复杂度与准确度相关性分析 |
4 结语 |
4.1 本文主要结论 |
4.2 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教学启示 |
4.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美国留学生习作中的汉语元话语标记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留学生习作中的汉语元话语标记使用情况 |
第一节 使用情况的调查 |
一、高级写作课程简介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步骤 |
第二节 调查情况分析 |
一、汉语元话语标记总体使用情况 |
二、不同功能类别元话语标记使用情况 |
第三章 美国留学生习作中的汉语元话语标记使用特征 |
第一节 留学生汉语元话语标记呈现的文体特征 |
一、三种文体中汉语元话语标记使用情况比较 |
二、应用文中的文体特征 |
三、记叙文中的文体特征 |
四、议论文中的文体特征 |
第二节 留学生汉语元话语标记呈现的语体特征 |
一、三种语体中汉语元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比较 |
二、新闻语体和政论语体中的语体特征 |
三、学术论文中的语体特征 |
第三节 加强对汉语元话语标记的多层次教学 |
一、加强对汉语元话语标记的语境识别 |
二、注重汉语元话语标记的对比辨析 |
三、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
第四章 美国留学生汉语元话语标记使用偏误分析 |
第一节 偏误类型 |
一、错用 |
二、漏用 |
三、泛化 |
四、混用 |
第二节 偏误原因 |
一、母语负迁移 |
二、目的语规则泛化 |
三、文化因素导致的回避策略 |
第三节 教学建议 |
一、写作教材中增强对汉语元话语标记的科学引入 |
二、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偏误的集体性纠错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
(4)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以深圳南山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 现代教育需要自主管理 |
(二) 不容乐观的自主管理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依据 |
(一) 自主管理理论 |
(二) 认知一行为干预理论 |
四、概念界定 |
(一) “自主管理能力”的诠释 |
(二)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
五、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个体自主管理的内涵与外延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学生个体自主管理能力和策略的研究 |
(三) 国外研究 |
(四) 小结 |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行动研究法 |
(三) 个案观察法 |
(四)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
一、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简介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
(一) 调查内容 |
(二) 调查方法 |
四、调查结果 |
五、结论 |
(一) 要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
(二) 要规范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内容 |
(三) 要完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管理策略 |
(四) 要提高家长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视程度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式 |
(一) 科学地制定规则 |
(二) 科学的评价 |
(三)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
二、实践效果 |
(一) 学生的变化 |
(二) 教师的变化 |
(三) 家长的反应 |
三、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
(一) “高原效应”及其对策 |
(二) 强化短路及其对策 |
第四章 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一) 自主协商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 |
(二) 树立榜样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 |
(三) 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培养途径 |
二、研究反思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对外汉语名宾语义格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名词宾语语义格教学研究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语料来源 |
1.4 关于一些概念的确定 |
1.4.1 关于格和语义格 |
1.4.2 关于汉语的宾语及宾语语义格 |
第二章 汉语宾语语义格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名宾语义格本体研究的现状 |
2.1.1 汉语语义格研究主要观点 |
2.1.2 对宾语具体小类及非常规宾语的研究 |
2.1.3 宾语语义类别研究 |
2.2 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宾语语义方面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名词宾语语义格考察 |
3.1 关于常用动词 |
3.2 对外汉语中的常用动词的宾语语义格考察 |
3.3 留学生对汉语名词宾语格理解的准确率考察 |
3.3.1 名宾语义格调查问卷及结果 |
3.3.2 小结 |
3.4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名词宾语偏误分析 |
3.4.1 偏误 |
3.4.2 偏误与中介语 |
3.4.3.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名宾偏误统计及分析 |
3.4.4 偏误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博雅汉语》教材名宾语义格考察 |
4.1 教材名宾语义格考察 |
4.1.1 教材中生词表及课文中名宾语义格的考察 |
4.1.2 课后语法点中动词+名宾语义格考察 |
4.1.3《博雅汉语》课后词语辨析中名宾语义格的考察 |
4.1.4《博雅汉语》副课文中的名宾语义格考察情况 |
4.2 教材中动词带多类宾语语义格情况考察 |
4.3 教材中名宾语义格复现考察 |
4.4 从教材编写原则看《博雅汉语》的对于名宾语义格的编排情况 |
第五章 对外汉语名宾语义格的教学建议 |
5.1 以教材为中心,注意适度扩展 |
5.2 把握学生名宾语义格方面的认知特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
5.2.1 了解语言文化差异有针对地进行教学 |
5.2.2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
5.3 把握对外汉语教学的的几个特点 |
5.3.1 汉语教学要注意实用性的原则 |
5.3.2 规范性原则 |
5.3.3 针对性原则 |
5.3.4 科学性原则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词块教学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1.1 Importance of reading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
1.1.2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China |
1.1.3 Present situa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
1.1.4 Lexical approach |
1.2 Purposes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ading Comprehension |
2.1.1 Defini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
2.1.2 Classification of reading activities |
2.2 Lexical chunks |
2.2.1 Definition of lexical chunks |
2.2.2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chunks |
2.2.3 Functions of lexical chunks |
2.2.3.1 The general functions of lexical chunks |
2.2.3.2 The organizing functions of lexical chunks |
2.3 Lexical approach |
2.3.1 Lewis's lexical approach |
2.3.2 James R. Nattinger and Jeanette S. Decarrico's approach |
2.4 Major studies on lexical chunks abroad |
2.5 Major studies on lexical chunks in China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Subjects |
3.3 Instruments |
3.3.1 Pre-test |
3.3.2 Post-test |
3.3.3 Questionnaires |
3.4 Teaching procedures |
3.4.1 Teaching procedure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
3.4.1.1 A sample teaching plan of the text-reading in Phase Two |
3.4.1.2 A sample teaching plan of banked cloze of reading practices |
3.4.2 Teaching procedures in the control class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Case processing summary |
4.2 Statistical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I |
4.3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pre-test in the CC and EC |
4.4 Vertical comparison of the subjects' reading achievements |
4.4.1 The reading achieve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in the CC |
4.4.2 The reading achieve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in the EC |
4.5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the subjects' rea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post-test between the CC and the EC |
4.5.1 Reading achievements on skimming |
4.5.2 Reading achievements on banked cloze |
4.5.3 Reading achievements on general RC |
4.5.4 Total reading achievements |
4.6 Statistical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Π |
4.7 Discus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Ι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Published Papers |
(7)俄语专业学生双语动词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心理词汇/双语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的相关理论 |
2.1 心理词汇/双语心理词汇的基本内涵 |
2.1.1 心理词汇的定义与特点 |
2.1.2 双语心理词汇的定义与特点 |
2.2 心理词汇/双语心理词汇组织结构 |
2.2.1 心理词汇/双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型 |
2.2.2 双语心理词汇组织原则 |
2.3 影响心理词汇/双语心理词汇提取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俄语专业学生双语动词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理论假设 |
3.2 实验设计和操作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受试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实验过程和操作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1结果 |
3.3.2 实验3结果 |
3.3.3 实验2结果 |
3.3.4 实验4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俄语专业词汇教学方法的具体设想 |
4.1 实验结论的启示 |
4.2 词汇教学方法设想 |
4.2.1 建立词汇网络 |
4.2.2 高频词释义生词 |
4.2.3 词块教学 |
4.2.4 语境记忆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题的时间 |
二、选题的途径 |
三、选题的范围 |
(一) 跨类选题 |
(二) 跨学科选题 |
(三) 从课外学习入手选题 |
(四) 从新开辟的领域入手选题 |
(五) 旧题新作 |
(9)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石化”现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思路 |
第二章 “石化”现象的概念 |
2.1 关于“石化”概念的相关论述 |
2.2 “石化”现象的成因 |
2.2.1 Selinker的解释 |
2.2.2 关键期假说 |
2.2.3 认知论 |
2.2.4 文化迁移 |
2.2.5 交互作用说 |
2.3 “石化”概念的涵义 |
第三章 调查和分析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3.1.2 研究目标及对象 |
3.1.3 研究内容及要解决关键问题 |
3.1.4 研究方法 |
3.1.5 技术路线 |
3.2 英语学习情况抽样调查 |
3.2.1 学习动机和兴趣 |
3.2.2 学习习惯和方法 |
3.2.3 课堂表现自我评价 |
3.2.4 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课堂活动方式评价 |
3.3 结论 |
3.3.1 围绕什么进行教育 |
3.3.2 评价方面的问题 |
3.3.3 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因果关系 |
3.3.4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上的问题 |
3.3.5 对词汇的重视程度 |
第四章 根源与成因分析 |
4.1 教育目标的制约 |
4.1.1 学习目的功利化 |
4.1.2 考试内容教材化 |
4.1.3 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 |
4.1.4 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
4.2 标准化考试的弊端 |
4.2.1 拼写不过关 |
4.2.2 词类经常搞不清、用错 |
4.2.3 学生对时态的错误运用非常普遍 |
4.2.4 冠词用法掌握不好 |
4.2.5 长期进行标准化测试及相应的训练,文字表达能力差 |
4.2.6 标准化测试包含了学生可以碰运气的因素 |
4.3 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 |
4.3.1 学习动机 |
4.3.2 学习兴趣 |
4.3.3 自信心 |
4.4 学习策略 |
4.5 词汇学习重视不够 |
4.6 母语的迁移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改进英语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 |
5.1.1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共同基础 |
5.1.2 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 |
5.1.3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着眼学习能力培养 |
5.1.4 创设运用语境,教好语言知识 |
5.1.5 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语言技能 |
5.1.6 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多种途径,培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
5.2 合理使用评价 |
5.2.1 形成性评价 |
5.2.2 终结性评价 |
5.3 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
5.3.1 培养学生自信心 |
5.3.2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
5.4 引导学生发展、改进学习策略 |
5.4.1 从改变学习习惯入手 |
5.4.2 放慢学习速度,克服急躁情绪 |
5.4.3 小步子前进 |
5.4.4 注重内心检验 |
5.4.5 反复磨练自己在学习事件过程中的那些瞬间活动 |
5.5 重视词汇的积累 |
5.5.1 利用构词法教新词 |
5.5.2 结合课文,词组,句子教新词 |
5.5.3 通过语境教新词 |
5.6 教师的作用和目的语的输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小议英语学习的“高原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 |
1.生理因素 |
2.心理因素 |
3.方法因素 |
4.社会因素 |
二、克服“高原现象”的方法 |
1.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3.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
4.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
四、小议英语学习的“高原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议如何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期[J]. 朱明兰.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9(33)
- [2]泰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书面语复杂度与准确度发展研究[D]. 程凌霄. 暨南大学, 2019(02)
- [3]美国留学生习作中的汉语元话语标记调查研究[D]. 江韵. 南京大学, 2017(11)
- [4]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以深圳南山小学为例[D]. 岳保健.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5]对外汉语名宾语义格教学研究[D]. 马玲. 新疆大学, 2012(12)
- [6]词块教学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D]. 刘小兰.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0)
- [7]俄语专业学生双语动词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D]. 张辉.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2)
- [8]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新思路[J]. 胡郑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 [9]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石化”现象初探[D]. 朱晓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10]小议英语学习的“高原现象”[J]. 王晓萍,李梅,叶继坚.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