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漂移速调管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3019课题组[1](1967)在《漂移速调管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叙述了漂移速调管原理,小信号电子学理论,谐振腔等效线路,R/Q、H的测试以及这些理论用于设计两个C波段高可靠漂移速调管的情况,介绍了这两个管子的研制结果。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2](1973)在《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文中提出 一、微波管发展简况微波管自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获得很大的发展(见表1)。最初,微波管主要用于雷达设备和现形加速器,特别是二次大战末期,各中新型微波管
陈新桥[3](2002)在《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克服基模多注速调管在高工作频率下输出功率的限制,本文展开了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研究工作包括高次模谐振腔和高次工作模式的选择,高次模双间隙输出腔的结构,以及高次模谐振腔与波导耦合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矩形腔、圆柱腔和同轴腔为研究对象,以Isfield3D三维电磁场计算软件为工具,对这三种高次模谐振腔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这三种腔体中适宜选择的高次工作模式,给出工作模的场分布和特性阻抗值,总结出各种高次模谐振腔以及各种高次工作模式的优缺点,加工出TM220高次模矩形腔、TM310高次模圆柱腔和TM010同轴腔三种谐振腔模型,进行冷测试验,实验结果与分析相符。以TM120矩形腔为例,设计出一种C波段模矩形双间隙腔模型,对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给出工作模式的电磁场分布和特性阻抗值,分析了非工作模式,提出了加吸收腔抑制振荡的方法,根据设计加工出模型,对模型进行冷测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相符。以模矩形双间隙腔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在模型的窄边开耦合口,改进的在窄边开耦合口,在宽边开耦合口,三种波导加载谐振腔的方案。分析了这三种方案中耦合口对工作模式的场分布、特性阻抗、Qext值以及场不均匀性的影响。对模矩形双间隙腔进行窄边开耦合口冷测实验,结果与分析相符。
郑建一,李冬凤,吴亚男,王妍旭,冯少莉[4](2016)在《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一种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过程,主要介绍该管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及研制结果。该速调管工作于基模,采用15个电子注的栅控电子枪结构。为保证整管的输出带宽及增益,采用了多腔参差调谐高频段及多级滤波器输能系统,为了满足1ms的脉冲宽度和16%的工作比,整管采用了复杂的水冷结构。测试结果其输出带宽达到400 MHz,脉冲宽度达到1ms,最大工作比达到16%,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
郑建一,李冬凤,吴亚男,王妍旭[5](2016)在《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一种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过程,主要介绍该管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及研制结果。该速调管工作于基模,采用15个电子注的栅控电子枪结构。为保证整管的输出带宽及增益,采用了多腔参差调谐高频段及多级滤波器输能系统,为了满足1ms的脉冲宽度和16%的工作比,整管采用了复杂的水冷结构。测试结果其输出带宽达到400MHz,脉冲宽度达到1ms,最大工作比达到16%,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
闫文康[6](2017)在《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高效率微波提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elativistic Klystron Amplifier,RKA)是一种输出功率在吉瓦(GigaWatt,GW)量级的微波器件,其电子束产生、束波互作用、微波提取、电子束收集是在不同区域中完成的,具有高功率、高增益、高效率、幅度和相位稳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微波武器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军用和民用前景。目前国内设计的RKA的微波提取效率还比较低,为获得较高的输出功率,通常是给阴极提供很大的发射电压和电流,这需要性能更高的加速器。因此,设计出微波提取效率更高的RKA不仅能够提高输出功率,而且有利于减小系统体积和重量。输出腔对于RKA的效率有重要影响。输出腔提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整管的效率。本论文主要研究了S波段的RKA输出腔,推导了输出腔的电子效率计算式,设计了双间隙输出腔和单间隙输出腔模型,计算了高频特性和粒子模拟。最后设计了二次提取腔,并进行了粒子模拟仿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输出腔的等效电路模型。以一维电子圆盘模型大信号理论为基础,推导了输出腔束波转换效率关系式,重点分析了单间隙输出腔和双间隙输出腔的电子效率表达式,并分析了多个变量对电子效率的影响。利用常规大功率速调管放大器的设计思路,分析了RKA输出腔主要性能指标及参数选取,包括直流电子束参数、电子束聚焦参量、谐振腔的参数等。研究了双间隙和单间隙输出腔的封闭腔高频特性,分别计算了本征模谐振频率及场分布,之后对封闭腔开了耦合孔,设计出了双间隙输出腔、单间隙输出腔的开放腔,计算了它们谐振频率、场分布、有载Q值(LQ)及特性阻抗R/Q等参数。利用粒子模拟程序,对双间隙输出腔的封闭腔和开放腔分别进行了模拟,观察了一些高频特性及微波提取情况,分析了双间隙提取腔对电子束提取后电子束剩余能量的分布。根据电子束剩余的能量确定了电压值并利用此电压作为重要参量设计了单间隙输出腔,分析了其冷腔及热腔特性。最后设计了一种二次提取腔,并对此结构进行了PIC模拟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利用电压和电流分别为900keV、7.5kA的电子束,电流调制深度100%,外加1.2T的轴向引导磁场,模拟得到微波功率3.5GW,其中,初级提取腔输出功率值为2.5GW,次级提取腔输出功率值为1.0GW,总的提取效率约52%。
雷禄容[7](2007)在《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是GW级的线性束器件,由于RKA中电子束的产生、束波互作用、微波的提取以及电子束的收集这几种功能是在不同区域中完成的,从而可以分别优化各个区域的功能,使得RKA具有高功率、高效率、相位和幅度稳定的优点。本论文对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粒子模拟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与理论基本相符的结果。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了双间隙输出腔封闭腔中存在的模式。计算了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的高频特性,分析了双间隙输出腔的谐振频率与腔体半径和耦合孔尺寸的关系,得出谐振频率的一些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耦合孔尺寸对腔体有载Q值的影响。二、采用一维圆盘模型的大信号理论,分析了本文双间隙输出回路的一些规律,推导出两个间隙中的电子效率关系式,然后用图形给出了各个变量与输出回路效率的关系。三、利用三维粒子模拟程序详细研究了束参数和腔体尺寸对调制强流相对论电子束进入双间隙输出腔后的微波提取情况的影响。在束压760kV,束流7kA,基波调制深度80%,引导磁场1.5T的条件下,通过粒子模拟优化得到功率1.48GW、频率2.85GHz的输出微波,其效率28%。另外,对同轴传输线内的输出模式进行了分析。四、根据理论分析和粒子模拟结果设计并加工了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并进行了腔体的冷测和热测实验。热实验中,利用600kV、6.2kA的电子束驱动,采用双间隙提取腔的RKA,得到输出微波功率为1GW的辐射微波,微波频率为2.90GHz,脉冲宽度为22ns,效率为27%,与理论分析和粒子模拟结果较吻合。
崔山,张兴治,周文振[8](1994)在《小型低能加速器的开发应用》文中认为本文简介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的几台小型低能加速器的性能、结构特点、主要应用和研制进展.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三室EIO组[9](1983)在《Ka波段扩展作用振荡器—D303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D 3036型扩展作用振荡器(EIO)的研制情况和结果。D 3036是工作在八毫米(Ka)波段(固频)、输出功率大于100瓦(CW)、总效率达8%,并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度和频谱纯度的EIO。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1.EIO的特点、国外研制情况及D 3036与国外同类产品之比较;2.D 3036的设计和研制情况;3.D 3036的性能和使用情况;4.结语。
崔山,吴隆成,戴晓明,李进方,刘乃义,高福,陈洪存,杨永红,吕建钦[10](1995)在《1.5 600kVns脉冲中子发生器研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1.5600kVns脉冲中子发生器研制进展崔山,吴隆成,戴晓明,李进方,刘乃义,高福,陈洪存,杨永红,吕建钦(北京大学重离子所北京:100875)为适应核工程和核能研究对高精度14MeV中子核参数测量和中子、γ计量标准研究的需要,设计研制了一台600...
二、漂移速调管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漂移速调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3)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速调管发展简史 |
1.2 速调管分类、应用、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多注速调管 |
2.1 多注速调管结构 |
2.2 多注速调管工作原理 |
2.3 多注速调管性能指标 |
2.4 多注速调管特点分析 |
第三章 高次模谐振腔的研究 |
3.1 微波谐振腔理论 |
3.2 ISFIELD3D三维电磁场计算软件 |
3.3 TM010模圆柱重入腔对速调管性能影响的分析 |
3.4 TM220高次模矩形腔 |
3.5 TM310高次模圆柱腔 |
3.6 TM010同轴腔 |
3.7 小结 |
第四章 高次模矩形双间隙耦合腔的研究 |
4.1 基模多注速调管双间隙耦合腔 |
4.2 双间隙耦合腔中电子注与高频场互作用分析 |
4.3 双间隙耦合腔稳定性分析 |
4.4 TM120高次模矩形双间隙耦合腔 |
4.5 耦合槽对谐振腔性能的影响 |
4.6 非工作模式分析及振荡抑制 |
第五章 高次模谐振腔与波导耦合的研究 |
5.1 耦合理论 |
5.2 相位法计算谐振腔的QEXT |
5.3 窄边耦合方案 |
5.4 改进的窄边耦合方案 |
5.5 宽边耦合方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X波段20kW多注速调管设计参数 |
1.1 主要技术指标 |
1.2 方案的选择 |
1.3 多注栅控电子枪的设计 |
1.4 高频段的设计 |
2 X波段多注速调管实测参数 |
3 结束语 |
(6)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高效率微波提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速调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
1.3 速调管放大器的发展概况 |
1.4 速调管放大器输出腔的发展概况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输出腔的束波互作用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输出腔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 |
2.3 多间隙输出腔的理论分析 |
2.3.1 基本假设 |
2.3.2 电子圆盘在间隙处的速度和位移的计算 |
2.3.3 电子效率 |
2.4 单间隙输出腔的效率和双间隙输出腔的效率计算 |
2.4.1 单间隙输出腔的电子效率 |
2.4.2 双间隙输出腔的电子效率 |
2.5 输出腔中电子效率与物理参数的关系 |
2.5.1 各参数对单间隙输出腔电子效率的影响 |
2.5.2 各参数对双间隙输出腔电子效率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输出腔的物理设计 |
3.1 引言 |
3.2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输出腔的主要性能指标 |
3.2.1 输出功率 |
3.2.2 效率 |
3.3 直流电子束参数的选择 |
3.3.1 电子束功率 |
3.3.2 导流系数的确定及电子束电压电流的计算 |
3.3.3 电子束半径的选择 |
3.4 电子束聚焦系统的确定 |
3.5 电子束群聚参量的计算与选择 |
3.5.1 漂移管半径的选择 |
3.5.2 漂移管长度的选择 |
3.6 电子束与高频场互作用参量的计算 |
3.6.1 单间隙谐振腔中的耦合系数和电子负载 |
3.6.2 双间隙耦合腔中的耦合系数和电子电导 |
3.7 谐振腔参数的确定 |
3.7.1 谐振腔形状的设计 |
3.7.2 间隙距离的选择 |
3.7.3 谐振腔间隙阻抗的设计 |
3.8 小结 |
第四章 输出腔的高频参数计算 |
4.1 引言 |
4.2 双间隙输出腔的高频参数设计 |
4.2.1 双间隙谐振腔模型 |
4.2.2 封闭腔的谐振频率和场分布 |
4.2.3 特性阻抗 |
4.2.4 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的计算 |
4.2.5 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的谐振频率和场分布 |
4.2.6 开放腔的有载Q值 |
4.3 单间隙输出腔的高频参数设计 |
4.3.1 封闭腔模型 |
4.3.2 封闭腔的谐振频率、场分布和特性阻抗 |
4.3.3 单间隙输出腔开放腔模型 |
4.3.4 开放腔的谐振频率、场分布和有载Q值 |
4.4 小结 |
第五章 输出腔的粒子模拟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双间隙输出腔的粒子模拟 |
5.2.1 结构模型 |
5.2.2 粒子模拟 |
5.3 单间隙输出腔的粒子模拟 |
5.3.1 结构模型 |
5.3.2 粒子模拟 |
5.4 二次提取腔的设计与粒子模拟 |
5.4.1 二次提取腔结构模型 |
5.4.2 粒子模拟 |
5.5 各参量对二次提取腔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5.5.1 效率随频率的变化 |
5.5.2 效率随调制深度的变化 |
5.5.3 效率随磁场的变化 |
5.5.4 效率随漂移距离的变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对论速调管的工作原理 |
1.2 相对论速调管的发展概况 |
1.3 相对论速调管双间隙输出腔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间隙输出腔的高频特性分析 |
2.1 S波段双间隙输出腔封闭腔模型和谐振频率 |
2.1.1 封闭腔模型 |
2.1.2 封闭腔的谐振频率和场分布 |
2.2 S波段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高频特性分析 |
2.2.1 S波段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模型 |
2.2.2 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的谐振频率、场分布以及腔体尺寸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2.2.3 开放腔的有载Q值 |
2.2.4 开放腔的特性阻抗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双间隙输出腔束波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3.1 输出腔等效电路模型 |
3.2 多间隙输出腔的理论分析 |
3.2.1 基本假定 |
3.2.2 电子圆盘在间隙上的速度和位移 |
3.2.3 电子的效率 |
3.2.4 间隙入口处对流电流i_(a1)的解析式 |
3.3 双间隙输出腔的效率 |
3.3.1 单间隙输出腔中的电子效率 |
3.3.2 双间隙输出腔中的电子效率 |
3.3.3 本论文双间隙输出腔的电子效率与物理参数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间隙输出腔的粒子模拟和优化设计 |
4.1 S波段RKA双间隙输出腔的物理模型及物理过程 |
4.2 S波段RKA双间隙输出腔的粒子模拟 |
4.2.1 模拟结构参数 |
4.2.2 粒子模拟典型结果 |
4.2.3 束波互作用间隙处的工作模式 |
4.2.4 双间隙输出腔输出段工作模式判断 |
4.3 各参数对S波段RKA双间隙输出腔微波提取功率、效率的影响 |
4.3.1 束波互作用能量交换随直流渡越角的变化 |
4.3.2 束波互作用效率随基波调制深度的变化 |
4.3.3 束波互作用效率随间隙电压的变化 |
4.3.4 束波互作用效率随两间隙之间距离的变化 |
4.3.5 输出功率随耦合孔张角的变化 |
4.3.6 输出微波功率随束外径与漂移管壁之间距离的变化 |
4.3.7 输出微波功率随引导磁场的变化 |
4.3.8 输出微波功率随束直流的变化 |
4.3.9 输出微波功率随注入微波频率的变化 |
4.4 间隙场强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的实验研究 |
5.1 标定系统及腔体的冷测 |
5.1.1 标定系统的建立 |
5.1.2 渐变线的标定 |
5.1.3 双间隙输出腔的结构设计要求和冷测 |
5.2 双间隙输出腔的热实验 |
5.2.1 束流的引出 |
5.2.2 束流调制 |
5.2.3 微波提取 |
5.2.3.1 辐射微波参数测试方法 |
5.2.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发表论文情况 |
2.参加学术会议 |
四、漂移速调管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漂移速调管的研制[J]. 3019课题组. 电子管技术, 1967(04)
- [2]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J].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 电子管技术, 1973(06)
- [3]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D]. 陈新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2(02)
- [4]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J]. 郑建一,李冬凤,吴亚男,王妍旭,冯少莉. 真空电子技术, 2016(04)
- [5]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A]. 郑建一,李冬凤,吴亚男,王妍旭. 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2016
- [6]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高效率微波提取技术研究[D]. 闫文康.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7]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雷禄容.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7(06)
- [8]小型低能加速器的开发应用[J]. 崔山,张兴治,周文振. 核物理动态, 1994(02)
- [9]Ka波段扩展作用振荡器—D3036[J].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三室EIO组. 电子管技术, 1983(03)
- [10]1.5 600kVns脉冲中子发生器研制进展[J]. 崔山,吴隆成,戴晓明,李进方,刘乃义,高福,陈洪存,杨永红,吕建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19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