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沿与基础──《大学化学》办刊宗旨的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张婕[1](2021)在《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熊思琪[2](2021)在《《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知识报道研究》文中认为诞生于1904年的《东方杂志》是近代出版史上出版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刊物,被誉为“杂志界的重镇”。它出版发行长达45年,有过四次迁址、三次停刊的曲折经历,也见证了诸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办刊思想也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生转变,从创刊时期“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到“顺应世界之潮流”“舆论的顾问者”,到“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为文化而奋斗,为国难而牺牲”,再到“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发扬文化传播学术”。《东方杂志》刊载内容包罗万象,极具专业性与学术性,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堪称“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其中有关近代自然科学的报道丰富全面,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各个领域。本文对《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报道做专门研究,通过对杂志文本的整理与分析,根据《东方杂志》发行期间的时代背景、重大历史事件和杂志主编的办刊风格以及自然科学文章发表特点进行了近代化学报道分期,划分为初创期(1904-1911)、发展期(1912-1919)、成熟期(1920-1931)、曲折期(1932-1941)和衰退期(1943-1948),并对不同时期的《东方杂志》办刊风格、内容以及化学报道的特征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对《东方杂志》的栏目设置、近代化学图书广告和商品广告、“东方画报”图片和近代化学文章中出现的图片进行了分析研究。《东方杂志》的近代化学报道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注重科学性与时效性,不仅刊登了许多近代化学的理论知识,还介绍了许多西方最新的化学技术,这些化学技术和发明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非常具有实用性。《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报道真实地记录了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对启蒙民众的化学思想、和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大贡献,并且对现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王伟[3](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认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郭晓亮[4](2018)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文中认为西北联大是抗战期间高等教育联大模式的典型代表,立足西北使高等教育由点扩展到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西北联大承袭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集四所工学院之大成,包括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战后未复员的北平大学工学院、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以及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这些历史悠久、素有渊源且特色突出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资源汇入西北联大,使其工学院不仅成为规模最大的学院,而且通过四个阶段、两轮整合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在力求全面的学科建设上,还是在紧密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上,抑或在精英教育的办学特色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为此,运用期刊文献分析法、统计归纳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在全面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时间演进为主线,纵横结合、点面结合,探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来源、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二源兼济”“四源合流”的两轮整合过程,并以学科建设为线索对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优化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西北联大之辗转播迁、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两院院士对工程教育之回忆等视角,多维度地论述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自平津、扎根西北传承繁衍的过程及其历史贡献,从而挖掘出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科技品格和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以资今日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战时特殊阶段的典型代表,其传承与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特色突出,源于平津,滋育西北,繁衍全国。(2)继西北联大第一轮初步整合后,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载体实现了我国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区域,国立、私立两种体制,各具特色的四大工学院的第二轮整合,从而实现了我国战时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优化配置。(3)形成了73名教授副教授、208名教职员工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教授9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培养出土木、矿冶、机械、电机、化工、纺织、水利、航空、工业管理九大学科2 222名毕业生,首开矿冶学科、北方工业管理学科、工科研究所和西北工科研究生教育之先河,水利、航空、纺织等学科亦在全国领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4)与西北工业实践密切结合,完善了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开拓了冶金物理化学等9个新兴工程技术学科,开展了安康砂金调查、佛坪县铁矿调查等十多次科学考察,成为第一轮西北大开发的先声,完成了“八惠渠”建设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及发明创造,后继院校师生中走出魏寿昆、师昌绪、高景德等89位两院院士,将多个领域推进到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5)传承了北洋大学的国际办学起点,发展了精英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李仪祉“教育家眼界需注射于世界”和李书田“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等为代表的立足西北、融汇世界的高远抱负,丰富了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战时教育模式提供了成功案例。研究结论认为:(1)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进行了两轮整合,即1931-09-18“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09-09西安临大建立前的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内迁阶段,1937-09-10西安临大建立起至1938-07-06工、农两院分立前的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整合阶段,1938-07-07东工、焦工汇入西工并由联大分立起至1945-08-14抗战胜利前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整合阶段,以及1945-08-15抗战胜利后至1949-09-30建国前的迁回复校与继续发展阶段。(2)西北联大传承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是近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重要转折,使高等工程教育由沿海向内陆移布,由点扩展到面,由边缘向纵深推进,从而改变了原来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局面,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充实与发展。(3)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通过传承整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作出了多项重大科技贡献,保存和光大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文脉,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和双一流建设积累了教育基础和人力资本,实现了工程学术的优化提高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传承至今的优良科技传统。(4)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是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兴学强国精神在各后继院校间激荡、内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精神与科技品格,独特而丰富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使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使命感。虽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仍存在一定局限,但总体而言其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借鉴。
孙磊[5](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郭洋[6](2018)在《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是一个文盲众多,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身处大学校园内的一些知识分子,如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孙明经、魏学仁等人在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大胆尝试在学校教学中引入电影这种新发明。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正式发端于1930年,初步发展于抗战爆发前的数年,完善于抗战期间。经过约20年的积累,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魏学仁,中后期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是孙明经。在那个贫弱的年代,金陵大学理学院发展电影教育,无法脱离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经费方面。金大电影教育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学术与政治间的合作与互动。有知识分子对官方电化教育的主动参与,也有官方对金大电教事业的大力支持。二者实际上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利用电影和播音,辅助发展中国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合格公民,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具体言之,金大理学院电影部与南京市教育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电影教育(电化教育)上保持了数年的密切合作。其模式是:政府有关部门支持资金与场地,金大理学院则负责专业提供设备和技术人才。此外,金大理学院还与南京地区的中学保持了良好合作,为中学生放映教育电影。到了抗战时期,这种合作更加密切。在大后方,金大电影人在校内校外均奉献着专业知识,参与到抗战建国的事业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金大电影工作者并没有被现实环境所束缚,他们始终思考着如何赶超国际前沿,如何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创新,《电影与播音》的创刊就是最好的印证。金大电影人的“电影救国”梦,在国家危难之际应运而出。逐渐走上正轨之后,趋向于专业化与学科化,探索学术,培养人才,关注前沿。然而这样的救国梦,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49年变局到来的时候,也没有实现,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遗憾。客观而言,金陵大学的影音教育,到了 1948年,已经是国内一流,但与美国尚有较大差距。电影教育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学科,与成熟学科相比较而言,尚属稚嫩。1952年的高等教育调整,金陵大学的影音学科整体北上,加入北京电影学校,即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这对当时的南京大学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损失。金陵大学虽然以农林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最为出名,并已经为学界所大力关注。其实,实事求是而言,金大理学院的电影教育也称得上是一大特色。金大影音学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费困难、时局动乱、生源不足等问题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也是当时中国教育的整体写照,说明弱国办教育,是何其之艰难。再者,民国时期国人对电影及无线电的认识与重视,远远不够。这算得上是观念认知上的障碍。在诸多困难之下,金陵大学能把电教事业坚持到1952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回首过去,以孙明经为代表的金大电影人,把救国抱负与个人学术志向结合,注重发挥人在工具效用中的核心作用。他们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合作,适应时代需要,秉持学人风范,书写了中国电影教育史的不朽篇章。
李堃[7](2018)在《《新青年》的科学传播》文中指出本研究探析《新青年》科学传播的特点。从原始文献入手,在通读《新青年》全文的基础上确定出所有与科学传播相关的部分,并对这部分文章的作者、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新青年》的科学传播有如下特点:首先,从传播主体而言,从传教士时代的“一人全写”、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人多写”进入到了“多人多写”的的专业化科学传播;从传播内容而言,《新青年》的科学传播是全方位的,不仅止体现在专论文章中,还体现在与读者互动的通信部分,甚至体现在广告中;从科学传播的立场看,《新青年》的科学传播体现出明显的“中西对立”立场,始终将中学与西学置于完全对立的立场,并旗帜鲜明地批判中学,提倡西学,这与之前科学传播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此外,在其科学传播实践中,《新青年》还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
韩秋宇[8](2017)在《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文中认为20世纪初,西方世界为反思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而带来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等问题,兴起了一股追溯古典的新人文主义思潮。白璧德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通过课堂这一阵地,深深的影响了一批在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这批留学生以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为代表,不仅服膺白璧德的思想,更将白璧德思想作为西方文化的精髓引入到了中国。为了传播白璧德思想,他们在归国之后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创办了《学衡》杂志,以《学衡》为阵地翻译了大量白璧德的作品,还围绕人文主义思想发表了大量文章。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巨大社会变革,政治、经济、文化各个行业都百废待兴,中国未来向何处去几乎是所有有识之士都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学衡派诸君在这样一个时点将白璧德思想译介到中国,已经表达了他们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保守主义态度,而他们的这种态度通过与新文化派的激烈论争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白璧德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从开始就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暗含了学衡派诸君的文化主张。本文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以学衡派为主线,详述了《学衡》杂志创刊始末、人员流变及对白璧德思想的翻译情况,并通过文本的对比,总结了学衡派的翻译特点,指出了其在翻译的过程中对白璧德思想进行的中国式转换。这些翻译中的转换既有跨文化语境下词义对译上的困难,也有学衡派对白璧德思想的解读,这使得白璧德思想在传播之初已然发生了中国化的现象,并成为了学衡派对抗新文化运动的武器。由于学衡派试图通过白璧德思想来表达对于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看法以及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议,笔者将学衡派的思想放入到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中,横向对比了学衡派与其他保守主义流派的异同,也通过与新文化派的论战分析了当时中国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学派的不同文化观念。虽然从论战结果上学衡派惨败,但笔者依旧客观的分析了白璧德思想在学衡诸君的运用下对中国当时哲学、文学、史学、教育界产生的影响。其后经过梁实秋在台湾的传播以及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于学衡派的反思,白璧德思想再次回到人们视野,笔者总结了学衡之后白璧德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并对白璧德与学衡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学衡派诸君为什么在众多西方思想家中选择了白璧德、学衡派又对白璧德思想做了哪些改变、被改变的白璧德思想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学衡派的白璧德思想等是否还具有价值都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段连运[9](2016)在《纪念《大学化学》创刊30周年》文中提出2004年7月,常文保教授不幸辞世,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举荐我接任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大学化学》主编,南京大学姚天扬教授专程来京商谈此事。我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下这副担子。接是接了,然而心弦紧绷,自知从无涉足办刊领域,更谈不上经验,恐有闪失,辜负朋友们的期望。好在此时经华彤文老师、常文保老师及许多学校老师的共同奋斗,《大学化学》已走出了创刊初期的艰难阶段,步入常态运作,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于是我抱
翁彦琴,李苑,董文杰[10](2015)在《《化学进展》办刊创新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目的】探索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为新环境下期刊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结合《化学进展》的办刊实践,分析了传统中文科技期刊应对环境变化,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的系列举措。【结果】《化学进展》通过秉承传统出版特色以及锐意改革创新两方面来保障期刊的持续发展,如出版特色专辑/专刊、"传承与创新"和"Mini Accounts"新栏目的创办,引入语义出版,利用GOChemistry平台进行资源整合等。【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以特色栏目和文章为发展核心,做好期刊定位、保持期刊特色,寻求期刊差异化发展的突破点。
二、前沿与基础──《大学化学》办刊宗旨的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沿与基础──《大学化学》办刊宗旨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2)《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知识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概述 |
1.1 《东方杂志》发展概况 |
1.1.1 发展历程 |
1.1.2 办刊思想 |
1.2 近代化学报道概述 |
1.2.1 近代化学传播背景 |
1.2.2 《东方杂志》中近代化学报道资料统计 |
第二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分期 |
2.1 初创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04-1911) |
2.2 发展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12-1919) |
2.3 成熟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20-1931) |
2.4 曲折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32-1941) |
2.5 衰退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43-1948) |
第三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栏目设置 |
3.1 近代化学报道栏目概述 |
3.2 近代化学报道栏目特色 |
3.2.1 为自然科学类文章设置专栏 |
3.2.2 栏内大量转译国外化学文章 |
第四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主题及其内容 |
4.1 化学理论知识报道 |
4.1.1 化学名词 |
4.1.2 化学元素 |
4.1.3 化学仪器与实验知识 |
4.2 化学技术应用报道 |
4.2.1 化学与工业 |
4.2.2 化学与农业 |
4.2.3 化学与医疗 |
4.2.4 化学与军事 |
4.3 化学人物报道 |
第五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中的图片 |
5.1 近代化学报道图片概述 |
5.1.1 “东方画报”中的图片 |
5.1.2 化学文章中的图片 |
5.2 近代化学报道中图片应用的意义 |
5.2.1 对学术知识补充说明,方便读者理解 |
5.2.2 真实记录历史,强化报道的传播效果 |
5.2.3 页面排版更加美观,增加杂志艺术性 |
第六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中的广告 |
6.1 近代化学报道中的广告类型 |
6.1.1 图书广告 |
6.1.2 普通广告 |
6.2 刊登化学广告的意义 |
6.2.1 增加杂志的经济效益 |
6.2.2 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 |
6.2.3 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 |
第七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特色 |
7.1 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 |
7.2 注重报道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
7.3 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
7.4 专业性和通俗性二者兼有 |
7.5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
第八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的价值 |
8.1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的历史意义 |
8.1.1 记录了近代化学的发展 |
8.1.2 启蒙了民众的化学思想 |
8.1.3 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
8.1.4 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进步 |
8.2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一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文章篇目 |
附录二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图书广告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与西北联大之重要意义 |
1.1.2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重要地位与目前研究的不足 |
1.1.3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精神财富及其现实意义 |
1.1.4 西北联大后继院校对相关研究的日渐重视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战时高等教育及高校内迁的研究 |
1.2.2 关于西北联大及其工程教育源流院校的研究 |
1.2.3 关于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研究 |
1.2.4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行文说明 |
第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源:特色突出的四大工学院 |
2.1 抗战期间高等教育大迁徙与西北联大概况 |
2.2“良风所播,直迄今兹”:第一所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
2.3“培养韧作人才,完成建设事业”:战后未复员的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 |
2.4“沈阳设校,经始维艰”: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 |
2.5“远仿欧美之成规,近应社会之需要”: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 |
第三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一轮整合:二源兼济“尽瘁此临时教育事业” |
3.1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的四个阶段 |
3.2 西安临大工学院之二源兼济:北洋与平工 |
3.2.1 学科布局与师资队伍 |
3.2.2 救亡教育与学术讲演 |
3.2.3 立足西北与初步整合 |
3.3 西北联大工学院之传承移布:“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 |
3.3.1 行军秦岭移布陕南 |
3.3.2 扎根城固并序连黉 |
3.3.3 弦歌不辍播火西北 |
第四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二轮整合:四源合流“奠定西北工程教育基础” |
4.1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考察视角 |
4.2 特色突出、素有渊源的优质教育资源:“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 |
4.3 兼容并纳的学科布局:“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 |
4.4 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学扎实学深透”“推广应用于工业” |
4.5 阵容严整、眼界开阔的师资力量:“知为先,行为重” |
4.6 目标式培养培植真才:“全部延聘,供不应求” |
4.7 强有力的行政保障:“责任綦重,筹思而力行” |
第五章 西北联大之工程学术与社会服务:“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5.1 来之不易的图书与仪器设备:“经行千里,历时兼旬” |
5.2 注重学以致用:“使与学校课程相辅而进” |
5.3 作出重大科学贡献:“阐明自然界各种力量”“驾驭而利用之” |
5.4 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自力更生,复兴民族” |
5.5 立足地方推进社会服务:加紧“内地之建设与开发”“科学化之推行” |
第六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播迁:以“经始维艰”之东北大学为例 |
6.1 建校初衷与“九一八”后迁校北平 |
6.2 迁校西安与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 |
6.3 改为国立暂迁开封、归聚西安与学生护校运动 |
6.4 再迁三台与战后复校沈阳、长春 |
6.5 东北大学辗转播迁的历史原因 |
6.5.1 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
6.5.2 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 |
6.5.3 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 |
6.5.4 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 |
6.6 小结 |
第七章 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科学之昌明与工业之进展,尤非赖此不为功” |
7.1 西北联大工科来源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1.1 国立北平大学 |
7.1.2 国立北洋大学 |
7.1.3 东北大学 |
7.1.4 私立焦作工学院 |
7.2 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及其子体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2.1《西安临大校刊》与《西北联大校刊》 |
7.2.2 国立西北大学 |
7.2.3 国立西北农学院 |
7.2.4 国立西北医学院 |
7.2.5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
7.3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 |
7.3.1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3.2 国立西北工学院月刊 |
7.3.3 西工友声 |
7.3.4 纺织通讯 |
7.3.5 机工通讯 |
7.3.6 办刊特点及科学传播 |
7.4 小结——兼与西南联大期刊比较 |
第八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上)——工科教授之世界视野:“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 |
8.1 西北联大工科教授留学简况 |
8.2“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的教育思想 |
8.3“教者能熟习渊博,能揣度国情与时间”“训练脑筋之悟性,有推绎之能力”的教学方式 |
8.4“冷静细密的头脑,平稳踏实的脚膀”“所以增加熟练,所以补专门教育与职业学校教育之不足”的培养目标 |
8.5“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一观他人之现代文明,又焉敢不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怀 |
8.6 小结 |
第九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中)——长校人李书田:“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 |
9.1 救国抱负:“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9.2 战时教育:“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工程教育当“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设计创置并厘定运用之方” |
9.3 树志模式:“深厚的科学基础”“实际的工程技术”“组织与管理能力”“创业与刻苦的志气”“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兴趣”之“五端方针” |
9.4 精英教育:“重质不重量,教学谨严,风格独存”“北洋功课旧以森严闻世,望门墙者愈多,良风所播,直迄今兹” |
9.5 学科建设:“有大学之日,就有工程科系”,战时“学术救国之思潮,愈益发舒” |
9.6 播火西部:“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仍本北洋过去重质不重量,‘实事求是’之精神,选拔优秀培植真才” |
9.7 小结 |
第十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下)——工程教育代表人物:“嘉言之发抒,懿行之习现” |
10.1“民族性之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之造就”:胡庶华与战时教育 |
10.1.1 战时与平时:“战时要有平时的镇静,平时要有战时的紧张” |
10.1.2 联大精神:“经长途之跋涉,受生活之辛苦”“正人心,厚风俗”.193 |
10.1.3 国防与教育:“群策群力,实行全国总动员”“执挺可以制敌,投戈可以讲艺” |
10.1.4 小结 |
10.2“有志气,抓机遇”“以为祖国培养英才为己任”:魏寿昆与科学救国 |
10.2.1 辗转西北:“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
10.2.2 严谨治学:“分辨是非,提纲携领”“互为因果,循环联系” |
10.2.3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责无旁贷” |
10.2.4 小结 |
第十一章 两院院士忆联大:“卧薪尝胆,分秒必争”“爱国是一种永不衰减的动力” |
11.1 西北联大及其主要工科后继院校两院院士概况 |
11.2 联大学脉,传承西北:“坚持工程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
11.3 联大校风,源远流长:“实事求是,贵在探索” |
11.4 爱国精神,化育学人:“无穷的爱国心、无穷的救亡图存思想” |
11.5 学科创新,砥柱中流:“创新是奋斗的核心,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
11.6 小结 |
第十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传承整合与联大精神:教育长征,薪火相传 |
12.1“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传承中国最早的工程学术与高等工程教育 |
12.2“尤负西北文化重责”:共享交流整合,由点及面形成西北高等工程教育基本格局 |
12.3“集四大工程学府之精粹”:立足实际构建并完善学科体系,形成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 |
12.4“治学严谨,驰誉海内”:秉承从严治学理念,形成勤奋求实学风 |
12.5“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致力于工程技术救国,积极服务国家生产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初年电影教育的萌发 |
第一节 教育电影与电影教育的概念区分 |
一、何为“教育电影” |
二、何谓“电影教育” |
第二节 民初教育界对电影属性的探讨 |
一、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
二、电影工具论:电影是辅助教育的利器 |
第二章 南京十年时期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的初步发展 |
第一节 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对电影领域的管理 |
一、国民政府之电影检查制度沿革及其实践 |
二、CC系与1930年代中国的教育电影运动 |
第二节 学术与政治的互动:金大理学院与政府部门在电影教育上的合作 |
一、金陵大学理学院抗战前发展电影教育的部门与人事 |
二、金大理学院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之合作 |
三、金大理学院与南京市政府之合作 |
四、金大理学院与教育部合作办理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 |
第一节专业化和学术化:战时金大电影教育工作的新态势 |
一、电影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创办金大电化教育专修科 |
二、中国第一份高校电影教育学术期刊:《电影与播音》 |
第二节 金大电影教育与战时宣传动员工作 |
一、电影在战时宣传动员工作中的角色 |
二、金大电影人对战时宣传动员事业的贡献 |
第三节 战时孙明经对电影教育的理论思考及其实践 |
一、孙明经在《电影与播音》上发表的文章简析 |
二、孙明经的电教实践:美国之行与川康摄影 |
第四章 抗战后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的调整与继续 |
一、金陵大学电影教育工作的恢复与新规划 |
二、1949年鼎革之际的金大电影教育 |
三、1952年金大电影人进京 |
结语 |
附录:珍贵历史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青年》的科学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青年》概述 |
第一节 创办缘起 |
第二节 办刊宗旨及读者定位 |
第三节 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三章 谁在传播: 科学传播的主体 |
第一节 科学传播作者群的形成 |
第二节 科学传播主体的概况和简介 |
第三节 科学传播主体的特点 |
第四章 传播什么: 科学传播的内容 |
第一节 文章发表概况 |
第二节 传播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科学传播内容的全覆盖 |
第五章 如何传播: 科学传播的特点 |
第一节 传播内容的深入化 |
第二节 传播主体的专业化转向 |
第三节 立场鲜明地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
第四节 借助读者力量、注重读者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白璧德及其新人文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作为美国人文主义奠基人的白璧德 |
一、白璧德所处的时代背景 |
二、白璧德生平简介 |
三、白璧德着作简介 |
第二节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
一、人文主义及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
二、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新”的理解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入与译介 |
第一节 学衡派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传入 |
一、《学衡》杂志的创立 |
二、学衡派的出现与界定 |
第二节 学衡派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译介 |
一、学衡派知识分子对白璧德思想的译介情况 |
二、学衡派知识分子对白璧德思想的翻译特征 |
第三节 后学衡时期的白璧德新人文主义 |
一、《大公报·文学副刊》 |
二、《国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学衡派为代表的白璧德思想在中国的时代处境 |
第一节 比较中的白璧德 |
一、学衡派与国粹派 |
二、学衡派与甲寅派 |
三、学衡派与东方文化派 |
第二节 论战中的白璧德 |
一、学衡派与新文化派 |
二、学衡派与马克思主义 |
三、学衡派落败的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
第一节 在哲学方面的影响 |
一、学衡派推崇伦理的道德文化观 |
二、学衡派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学术倾向 |
第二节 在文学方面的影响 |
一、学衡派主张积极向上、以人为中心的文学观 |
二、学衡派坚持文言的古典文字观 |
三、学衡派在中国传播了古希腊文化 |
四、开创了中国比较文学之先河 |
第三节 在史学方面的影响 |
一、学衡派知识分子规划了现代中国史学的教育与研究框架 |
二、学衡派知识分子促进了实证主义史学向新史学的转换 |
第四节 在教育方面的影响 |
一、着力提高教育的社会地位,推广教育普及优化 |
二、树立了理性看待和学习西方的端正态度 |
三、重视道德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之评价 |
第一节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化 |
一、白璧德的中国化——白璧德之于学衡派 |
二、中国化了的白璧德——学衡派之于白璧德 |
第二节 中国化的白璧德思想处境 |
一、被批判的学衡派 |
二、被反思的学衡派 |
第三节 中国化的白璧德的思想价值 |
一、中道的价值理念 |
二、中西方会通的思路 |
三、探索了中国现代化的另一重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四、前沿与基础──《大学化学》办刊宗旨的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D]. 张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知识报道研究[D]. 熊思琪. 河北大学, 2021
- [3]《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D]. 郭晓亮. 西北大学, 2018(01)
- [5]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6]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D]. 郭洋. 南京大学, 2018(11)
- [7]《新青年》的科学传播[D]. 李堃.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8]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D]. 韩秋宇.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9]纪念《大学化学》创刊30周年[J]. 段连运. 大学化学, 2016(12)
- [10]《化学进展》办刊创新实践与思考[J]. 翁彦琴,李苑,董文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