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40(PE型)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壮[1](2017)在《废弃油基钻井液性质评价及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废弃油基钻井液是一种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十分常见的污染物。由于其处理难度大,污染影响严重,同时也是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所以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环境问题。本课题针对东营胜利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基钻井液开展了无害化研究处理工作,主要采取的是化学洗脱+固化处理的方法。该废弃油基钻井液基本理化性质:含固率70.9%,含水率15.5%,含油率13.6%,镉元素含量为55.7 mg/kg,铜元素含量为140 mg/kg,铅元素含量为18.7 mg/kg,铬元素含量为20.3 mg/kg密度在1.92.0 g/mL之间,沉降比为86%,破乳电压为642 V,固相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0100μm之间,马氏漏斗黏度为680 s,表观黏度421 mPa·s,并建立了其相关关系模型,最大相对误差为8.79%。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得出五种效果较好的表面活性剂。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表观除油率的基本变化趋势和最佳条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使用Box-Behnken法设计了响应曲面实验。建立拟合回归方程,预测最优实验组合方案,验证实验的相对误差在2.8%以内。最佳实验条件是:超声时间33.05 min,破乳剂PE2040添加量3%,初始温度59.99℃,洗脱水添加量25 mL,此时表观除油率达到最大值为93.2%。固化实验同时使用了粉煤灰和水泥两种固化剂,优化了粉煤灰的添加量。抗压实验得到了最大抗压强度为502 kPa的固化体,并且得出粉煤灰的最佳添加量为15%。浸出液实验验证了固化处理的有效性,浸出液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冯涛[2](2007)在《低温破乳剂的研制及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综述了原油破乳剂的发展,并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低温下采出液破乳难度增加、破乳后水相含油量上升等问题,开展了低温破乳剂的特性研究工作,目的是研制出适合于高含水不加热集油和脱水的低温破乳剂,实现不加热脱水,同时降低油水分离后污水含油量,确保脱水的稳定,从而达到联合站原油低温集输处理、节能降耗的目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研制成功的低温破乳剂是实现低温集油和低温脱水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实施低温集输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能源,提高设备处理效率,对今后油田高含水后期不加热集油和脱水技术在油田的推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八部分内容。首先从低温下采出液物理化学特性、低温下原油乳化特性、低温下不同油水组成的粘温关系、低温下油水分离特性、低温下破乳剂破乳机理研究及沉降试验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1)通过测定采出液化学组成、天然乳化剂的性质和行为、在低温下不同油水组成的粘温曲线等,研究出了采出液在低温下物理化学特性,提出高于原油凝固点3-5℃不同油水比的粘度特征、采出液化学组成、天然乳化剂的性质和行为等;(2)通过测定低温下原油乳化类型、油相、水相和过渡层的结构、组成、天然乳化剂在低温下界面行为、乳化机理等,研究出了低温下原油的乳化特性;(3)通过测定低温下油水分离时间、分离效果、过渡层大小等数据,研究了低温下油水分离特性,提出高于原油凝固点3-5℃的油水分离特性,给出了油水分离时间、分离效果、过渡层大小等数据;(4)通过测定低温下加入破乳剂的油水分离时间、分离效果、过渡层大小等数据,以及低温下加入破乳剂后油水乳化类型、油相、水相和过渡层的结构、组成、低温破乳剂在低温下界面行为等,研究了低温下破乳剂破乳机理,从而指导了低温破乳剂的研制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低温破乳剂的评价方法、配方研制以及现场试验工作:(1)研究开发的低温破乳剂DE1036,经现场试验表明,在其加药浓度为≤15mg/L条件下,脱后污水含油量、油相含水量、外输油含水达到了开题报告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其综合性能优于现场破乳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低温破乳剂;(2)对于大庆油田高含水采出液的破乳脱水温度为34~37℃,脱后污水含油量降低到350mg/L以下,外输油含水率≤0.3%,电化学脱水稳定,经济效益显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3)低温破乳剂DE1036的成本与常规破乳剂相同,无需增加成本。新研制的低温破乳剂DE1036降低了脱水温度,有效地降低采出液处理成本,达到了显着节能效果,取得经济效益为956.38万元;(4)该剂可在大庆油田高含水采出液的油水分离中应用,解决低温脱水生产技术难题,其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研制的低温破乳剂与低温集输现场试验项目配套使用,可确保低温集输技术在油田全面推广应用,对降低原油脱水温度,以及节约原油脱水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研究的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张晓丹,郑延成,谢军德,刘俊龙[3](2009)在《防乳助排剂配方的筛选及性能评价》文中提出实验筛选出表面活性剂TA83、PE2040、OS-15、JFC,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它们复配之后的脱水率和表面张力,得到最佳防乳助排剂FRP。考察了温度、FRP加量以及酸液添加剂等对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FRP加量为100mg/L时,破乳率可达96%;当模拟酸液体系中加入0.5%FRP后,其表面张力可从62.1mN/m降至36.3mN/m;破乳率从32.0%上升至66.7%。岩心实验表明,注入FRP可以提高洗油率、增加储层渗透率。
张建[4](2016)在《基于疏水缔合聚合物采出液处理的破乳剂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在三次采油中,聚合物驱油是一项提高原油产量的有效开发技术,它以驱油效果好、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疏水缔合聚合物(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 HAP)是指在聚合物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带有少量疏水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当其溶于水时,可表现出不同于一般水溶性聚合物的特殊流变性以及良好的抗盐性。HAP的上述特点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油气开采中常规聚合物耐温耐盐性差和易剪切降解的缺陷,近年来在油田广泛使用。但是HAP在驱油方面的良好效果却也带来弊端,即其采出乳状液非常稳定,常规的破乳剂对HAP驱采出乳状液破乳效果较差,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针对HAP驱采出乳状液破乳存在的问题,首先用瓶试法探究了HAP与原油组分对乳状液宏观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界面张力、界面电性质、界面扩张流变、界面剪切黏度等手段探究了HAP对油-水界面行为的作用规律,以期明确该类型乳状液的稳定机理,进而合成了非离子聚醚破乳剂及阳离子破乳剂,考察了破乳剂及复配对HAP采出液的破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是影响乳状液稳定的重要因素;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HAP浓度升高,乳状液稳定性增强。微观界面性质测试结果表明HAP具有界面活性,吸附在油-水界面可降低界面能,利于乳化;HAP在界面上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提升了界面膜的扩张模量和剪切模量,同时增强了界面膜的负电性,利于稳定乳状液。当起始剂含量为0.5%,酚胺树脂聚醚破乳剂与聚乙烯亚胺聚醚破乳剂均在m(EO):m(PO)值为1:1时,界面张力最低,破乳剂的界面活性最高,宏观破乳效果最好,其微观界面性质与宏观破乳结果吻合。破乳剂的复配对破乳效果有所改善,可大幅提高原油乳状液的脱水率与脱油率。
孙路路[5](2008)在《一种高效专用破乳剂的开发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依据孤东采油厂东一联合站原油的特性,结合现场工艺条件,根据目前破乳剂研究成果和滨化集团助剂公司多年生产经验,选择了并室内合成AR型破乳剂(以酚醛树脂为起始剂)二种、AP型破乳剂(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二种、GP型破乳剂(以丙三醇为起始剂)二种,对六种不同结构的破乳剂单剂进行初步筛选,针对脱水速度、最终脱水量、污水情况、中间层情况,确定了三种效果明显的破乳剂单剂,然后进行1:1二元复配,确定二种效果最好的品种,然后进行正交复配试验,最终确定最佳配比AR-2:AP-1:GP-2=3:2:1加药量30mg/l,脱水温度55℃,脱水率达到97.6%,达到加药量少、脱水速度快、最终污水量大、污水清、界面清的效果。根据此配比,进行工业化生产,并进行现场试验。最终生产出适合孤东采油厂东一联合站原油的高效专用复配破乳剂。东一联合站在应用该高效破乳剂后,外输原油含水0.11%,外输污水含油167mg/l,达到了创造了经济效益,减少三废排放的目的。
朱佩[6](2016)在《功能性聚醚材料应用于原油采出液处理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石油以乳状液的形式从地下采出,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开采技术的明显进步,乳状液体系的组成越来越复杂,从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就迫使人们要更加深刻地考察决定原油乳状液稳定的具体条件与破乳机理,努力研制新的破乳产品。聚醚类破乳剂在各大油田里普遍被使用,但是它的结构与破乳性能之间的关系尚未阐明。目前缺乏针对新型驱油方法产生的原油采出液的有效处理技术。本论文结合表面扩张流变和界面扩张流变两种手段,建立小幅振荡方法和张力弛豫实验方法,考察了不同结构聚醚类破乳剂PE600,PE1800和PE10000的油水界面流变性质。利用Zeta电位仪获得加入这些破乳剂后体系的Zeta电位。利用基于近红外透射光和散射光的乳状液稳定性分析仪获得加入破乳剂TA01和PAB03之后的模拟乳状液稳定性的全面数据,分析其作用机理。首先,利用表面张力仪测得不同结构破乳剂的表面参数,用表面扩张流变的小幅振荡技术考察了振荡频率、浓度、结构对表面扩张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大,扩张模量和扩张弹性几乎不发生改变,这可能是因为实验频率范围偏离主要弛豫过程的特征频率造成的。另外,提高破乳剂浓度,体系的扩张模量和扩张弹性会出现一个极大值。其次,利用表面张力弛豫法研究了破乳剂体系的表面微观弛豫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当浓度较小时,表面膜弹性较强,此时表面分子重排决定膜的性质。但是,提高破乳剂浓度后,扩散作用对流变参数的影响增强。然后,以煤油作油相,形成结构相对简单的油水界面,考察了体系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以及破乳剂浓度和其结构对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破乳剂浓度增大有利于其分子吸附,导致界面吸附量增大,界面张力下降。在体系中,Zeta电位的绝对值也跟着破乳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破乳剂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够对膜吸附结构产生影响,使其粘弹性发生改变。弛豫法也验证了小幅振荡法的实验结果。最后,利用基于近红外透射光和散射光的乳状液稳定性分析仪获得加入聚醚类破乳剂后乳状液稳定性的全面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这类破乳剂能明显增大积分透光率数值,到达破乳的作用。随破乳剂浓度逐渐变大,积分透光率会通过一个极大值。说明在乳状液破乳过程中破乳剂的用量并非越大越好。
马俊[7](2020)在《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常规石油矿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品和能源供应的重要替代来源。然而,与传统原油开采不同,非常规石油矿由于其油固共存、重质组分含量高等特点,导致其分离更为困难。在目前采用的各种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水的参与。然而,由于重质油中界面活性组分和纳微矿物颗粒的存在,使得非常规石油矿在分离过程中常形成稳定的油-水乳液,影响后续的分离纯化和储运。针对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形成乳液的天然界面活性组分作用机制及破乳问题,本文从界面活性组分分离与分子结构解析、界面活性物质稳定油水乳液机制、富氧型破乳剂分子设计与制备、破乳剂对油包水型乳液破乳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获得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破乳新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溶剂沉降-乳化-相分离脱轻”的方法,提取了非常规石油中具有界面活性的沥青质组分(Interfacially active asphaltenes,IA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获得了IAA的基本分子量为18259 g/mol;采用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方法依次解析了IAA分子的元素组成(C、H、O、N和S等元素)、化学基团结构、不同元素的价态等;结合改进的Brown-Ladner(B-L)方法计算推出了IAA的分子聚合度(1.89)、单体分子式(C72H93NO3S4);通过分子模拟优化方法,最终获得了IAA以脂肪链连接芳香环的群岛型结构模型。基于IAA分子结构模型,通过界面张力仪和流变仪分析了IAA的界面特性,获得了IAA的界面活性和黏弹性特征;通过长周期稳定实验(乳液静置30天)与显微成像统计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获得了IAA稳定乳液的基本特征及其油水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规律。通过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含有IAA的油水乳液稳定机制进行模拟,发现IAA分子可通过分子中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分子间的氢键自聚作用形成自聚体,该自聚体可聚集于油水界面处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膜结构。此外,IAA分子中极性端的杂原子(N、O、S)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形成氢键,聚集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定厚度的界面膜,该界面膜可阻止油相中分散水滴的聚并,导致水滴能够在油相中长期稳定存在。针对上述乳液分离问题,本文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进行破乳剂的开发,具体做法是采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在聚醚分子结构中引入酯基和羧基,制备了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的非离子型富氧破乳剂(JMNP,TJU-2)。将该破乳剂应用于沥青质油-水乳液、沥青油-水乳液、原油-水乳液、柴油-水乳液及IAA乳液等不同的油包水型乳液的破乳分离过程中,结果表明,虽然在破乳速率上有所差异,但该破乳剂对上述乳液均具有良好的破乳能力。以最稳定的IAA油水乳液(IAA-W/O)为例,采用仅含有酯基的非离子型聚醚(JMNP)作为破乳剂,在浓度为400 ppm、温度为60oC、破乳时间为15 min时,能脱除乳液中50%的水;而含有酯基和羧基的非离子型聚醚(TJU-2)在相同的浓度和温度下,15 min内能脱除乳液中97.5%的水。进一步延长破乳时间至25 min,可实现完全破乳。通过KI-I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分别将IAA-W/O乳液破乳后,JMNP和TJU-2两种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JMNP和TJU-2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448和0.241,说明该两种破乳剂将乳液破乳后,大部分进入到了水相中,间接的表明该两种破乳剂具有高度的亲水性。为了探究破乳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粒子耗散动力学(DPD)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TJU-2破乳剂分子在IAA-W/O乳液中的破乳作用。模拟结果表明,TJU-2分子中羧基和酯基中的氧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35.038 k J/mol和32.357 k J/mol,该氢键键能比IAA分子中杂原子(O、N、S)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18.936 k J/mol,9.427 k J/mol,5.467 k J/mol)更大。破乳剂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氢键一方面置换了IAA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另一方面打破了IAA分子聚集体中的π键,从而实现IAA-W/O乳液的破乳。
刘金河[8](2012)在《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破乳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已经在各大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聚合物驱所使用的聚合物主要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可以显着的提高原油的采出率。HPAM使原油采出液水相粘度增大,油水乳化程度和强度都提高,从而导致油水沉降分离困难。目前对含聚采出液中活性组分的组成、结构、以及采出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处理对策缺乏系统深入认识。本文系统研究了孤岛油田原油及其组分的界面性质,并且探讨了这些性质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及破乳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针对孤岛油田含聚采出液的最佳破乳剂配方,并在现场试验中取得成功。采用色谱柱法将原油分成沥青质、胶质、饱和分和芳香分四组分;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孤岛原油按化学官能团分离为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和中性分,测定了原油及各组分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并系统研究了HPAM、泥沙、破乳剂等对原油及其组分油水界面膜的稳定性、扩张粘弹性质和表面膜的膜压-面积等温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孤岛原油为重质原油,胶质、沥青质结构复杂,胶质、沥青质中重组分的百分含量和杂原子含量均较高。孤岛原油中酸碱四组分的含量大小顺序为:中性分>酸性分>两性分>碱性分;相对分子量大小顺序为:两性分>酸性分>碱性分>中性分,两性分为原油中的重组分,结构和组成相对复杂。H/C大小顺序为:中性分>碱性分>酸性分>两性分,酸性分的酸值最高,两性分次之,碱性分较小,中性分的酸值最小,原油及酸碱四组分的IR光谱分析可知,含有S、N、O等杂原子的极性官能团主要集中在两性分、酸性分和碱性分中。HPAM的浓度和分子量对原油及其组分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及破乳过程影响较大。原油及其组分的模拟乳状液稳定性依次为:沥青质>原油>胶质>油分。沥青质的活性最强,是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最主要的组分;模拟体系加入HPAM后,对原油及三组分模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破乳影响各不相同,同时会导致生成中间相和脱出水水质变差。通过观察乳状液微观形态发现,液滴粒径越小,液滴厚度越厚乳状液越稳定;沥青质稳定乳状液能力最强;加入泥沙能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将泥沙改性能有效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泥沙的存在,使得表面膜的膜压升高、拐点前移。泥沙对原油界面膜扩展粘弹性有显着影响,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扩张模量增加,相角增加,扩张弹性增加,扩张粘度增加。原油及其组分的π-A/A0等温曲线各不相同。原油及其极性组分表面膜终压顺序是:沥青质>原油>胶质>饱和分>芳香分,沥青质终压远高于其它组分的。原油及其酸碱组分表面膜终压的顺序是:两性分>酸性分>碱性分>原油>中性分,其中两性分膜强度最大。随着pH值增加,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和原油的π-A/A0等温线的表面膜膜压增加;随水相中HPAM浓度的增加,原油、酸性分、两性分和中性分油水表面膜膜压升高,碱性分的膜压有所降低。随水相中HPAM分子量的增大中性分的表面压降低,原油、酸性分、碱性分和两性分的表面压在HPAM分子量为3.70×106g·mol-1时最高,而在7.12×106g·mol-1时最低。随着水相中HPAM浓度的增加,原油及各组分的膜压升高,HPAM分子量越小,表面膜膜压越高。PHPAM的分子量和浓度对原油及其酸碱四组分的扩张模量、扩张粘度、扩张弹性有很大的影响。随着PHPAM分子量的增大孤岛原油以及酸碱四组分的油水界面膜扩张模量、扩张粘度、扩张弹性均先增大后减小,其中HPAM的分子量为7.6×106g.mol-1时形成的油水界面稳定性最高,说明水相中的HPAM分子量的大小对原油乳状液油水界面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实验采用的HPAM分子量范围内,原油和两性分的油水界面稳定性最好,酸性分、碱性分和中性分的界面稳定性次之;随着PHPAM浓度的增加,孤岛原油及酸碱四组分油水界面膜的扩张模量持续增加,说明浓度越高,油水界面的稳定性越高,形成的乳状液越稳定,不易破坏。在实验所选用的浓度区间原油的扩张模量最大,酸性分的扩张模量最小。随着扩张频率的增加孤五原油及酸碱四组分的HPAM油水界面膜扩张模量、扩张弹性、相角增大,扩张粘度减小。在整个频率区间,原油的扩张模量远大于各组分,酸性分的扩张模量最小,两性分、中性分、碱性分的油水界面膜的扩张模量相当。考察了四种不同结构的破乳剂对原油及其酸碱四组分表面膜压的影响。支链型破乳剂AE8025可以显着减小原油及其酸碱组分的表面膜压,并且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膜压逐渐降低;AE8025对酸性分、碱性分和两性分表面膜压的降低程度要大于中性分的;破乳剂对原油及其酸碱四组分的表面膜压降低程度与其结构有关,与直链型破乳剂相比,支链型破乳剂降低孤岛原油及其酸碱组分的表面膜压的能力更强;当浓度相同时,破乳剂对碱性分表面膜膜压的影响远大于其它三种组分。不同结构的破乳剂对原油及其极性组分的界面膜压影响较大。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原油及其组分的膜压都减小。不同破乳剂对原油及其不同组分的膜压及破乳效果有不同影响。加入HPAM后,由于HPAM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而增加了界面膜的强度,使得破乳剂的破乳效果降低,但支链型的破乳剂的效果要好于直链型。研发了针对孤五联含聚采出液处理的破乳剂SD-5,现场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外输原油含水由实验前的1.22%将为0.70%。
李仲伟[9](2017)在《聚合物驱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石油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油技术已在我国广泛应用。原油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水形成了油水乳状液,而原油收率在提高的同时,由于聚合物的存在,这种油水乳状液变得更加稳定了,现在的破乳剂也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场的需求,因此破乳剂的更新换代也势在必行。此外,海上平台的处理空间狭小,对于破乳剂的更新换代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脱水速度快、脱水效率高的破乳剂。本文针对海上聚合物驱原油,研究该原油破乳规律,开发出适合海上平台应用的破乳剂,为聚合物驱原油的破乳,特别是海上处理平台的破乳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部分:(1)对破乳剂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分类叙述了当前破乳剂所取得的成果、各种破乳机理、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特点,并重点对影响破乳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梳理。(2)基于双酚A酚胺树脂,合成了高度支化的BPA聚醚,通过核磁计算出的PO/EO比例与实际比例基本一致,说明破乳剂合成工艺方面是非常稳定的。聚集行为研究表明,疏水部分反作用于临界胶束浓度(cmc),能够促进胶束的形成。多种混合无机盐在溶液中的存在,轻微的增加了 cmc、降低了表面张力、提高了表面活性。温度的升高极大地降低了 cmc、表面张力。说明升温有利于胶束形成,同时分子的热运动促使分子在表面上占有面积增加。(3)以BPA聚醚为破乳剂研究表明,三、四嵌段类型脱水率低,无法满足海上平台破乳要求。二嵌段类型破乳剂则表现出了脱水率高、脱水速度快的特点,其中一个超过了现场所用的破乳剂。苯环在破乳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含有苯环的改性剂可以大幅度提高脱水率,并且改性剂中含苯环越多,脱水效果越好。瓶试法破乳与稳定性分析仪得出了相同的结论。(4)采用创新性的工艺,合成了基于四酚基乙烷的聚醚破乳剂。研究了该聚醚的表面活性及温度、无机盐对胶束性质及形貌的影响。该破乳剂核心含有4个苯环,是BPA系列的2倍,由于支数较少,破乳剂效果依然不佳,说明支数对破乳影响比苯环要大。经过进一步改性后,脱水率有所改善,但是对于聚合物驱原油脱水率依然不理想。(5)利用四酚基乙烷酚胺树脂合成了具有更高支数的TPEA系列聚醚。与少分支的聚醚相比,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与能力方面,高度支化的聚醚表现出效率有余,而能力不足。说明其效率随聚醚分支数增多、疏水核心碳原子数增多而增强,但是其能力却不是正比于分支数。无机盐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表现为浓度小于cmc时明显,超过cmc后几乎可以忽略。无论无机盐存在与否,升温都会明显的降低聚醚的表面张力和cmc,增加聚醚分子的表面活性。(6)通过瓶试法对TPEA聚醚进行了破乳研究发现,该系列破乳剂的破乳能力更强,不仅优于现场破乳剂,也优于BPA系列破乳剂,同时也得出了该原油适合HLB在5左右的破乳剂。原油乳液的不稳定分析的脱水量的顺序与瓶试法相一致。显微镜观察发现,水滴的变大是通过对相近粒径之间的"并"和与小水滴的"吞"实现的。破乳后的分配系数表明,随着破乳进行,水相中破乳剂分子越来越多。当加入破乳剂的浓度低于200 mg·L-1时,最终油相中破乳剂的含量几乎可以被忽略。破乳剂在扩散过程中受到阻碍作用,会阻碍从油相向水相中的扩散,导致油相中破乳剂会随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7)利用创新且成熟的工艺,合成了基于1,3,5-三(4-羟基苯基)苯的TPB-PPO-PEO新型嵌段聚醚,该聚醚的浊点和cmc与其亲油性、亲水性相关。无机盐通过盐析效应而降低浊点,降低能力与其离子价态有密切关系。该聚醚在水溶液中呈现出浓度引起的荧光猝灭,而在非极性正已烷溶剂中呈现出相反的荧光增强效应。说明,不同极性的溶剂可以调节聚醚的荧光性质。该聚醚对Fe3+具有选择性,无论端基是羟基的聚醚,还是端基是甲氧基的聚醚,都呈现出荧光猝灭性,证明起作用的是醚键。聚醚对Fe3+检测的灵敏程度与PPO、TPB含量相关。正庚烷/水的分配系数表明,聚醚依然大部分在水中,只是分配系数受浓度的影响与在原油的规律相反,说明与真实情况差距较大。该聚醚虽然具有大的共轭苯环,但是支数少,破乳表现不佳。
彭繁[10](2017)在《冷轧废油的再生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机械行业中乳化液作为金属切削液使用最为广泛,冷轧乳化液主要由轧制油、水、乳化剂、抗氧化剂、油性剂等组成。多次使用后,乳化液中会掺入灰尘、金属粉屑等杂质以及发生细菌滋生导致腐败和老化,使其润滑、保护等性能降低,从而产生废弃的冷轧废油。本论文针对冷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研究出最有效的破乳回收工艺,分析了乳化液的乳化原因、特点及破乳机理,研究比较了多种类型破乳剂对本实验试样的破乳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电解破乳最佳破乳条件,并采用离心作用使破乳剂的破乳效果加强,缩短其破乳时间,通过脱水率、机械杂质的去除等因素对这几种破乳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采用的冷轧废乳化液为W/O型乳化液,即油包水型,含水率为68.75%,机械杂质含为4.2%。化学破乳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时间>破乳剂剂量>温度>pH>含盐量;油溶性破乳剂相较水溶性破乳剂能更快、更有效的使分散在乳化液中的水滴凝结,破乳效果更好;冷轧废乳化液化学破乳最佳的破乳条件最终定为水浴加热温度55℃、破乳剂添加量10m L/L(PE-2157A型、NE-4121型破乳剂投加比为1:3)、破乳时间为30min的条件,脱水率可达94.4%以上,机械杂质含量减少到1.2%。电化学处理冷轧废乳化液的脱水率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电解破乳最佳试验条件为:外加电压10V,极板间距1cm,电解质NaCl浓度0.75g/L,处理时间为1h,脱水率可达89.8%,机械杂质含量减少到2%。离心作用对废乳化液可快速破乳,但单独作用脱水率仅为42%,效果较差;破乳剂存在下离心作用,转速设定为3500r/min,离心时间5min,温度55℃,破乳剂用量为10mL/L,脱水率可达94.9%,不仅提升了破乳剂对冷轧废乳化剂的破乳效果,而且使破乳时间显着缩短。综合分析脱水率、机械杂质去除效果,破乳时间等,本论文最终确定冷轧废乳化液回收利用采用的工艺为:采用沉降式离心机,转速为35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温度为55℃,破乳剂用量为10mL/L。测得回收油品的含水率为痕量满足油品要求,加入的破乳剂没有改变原乳化液的pH值。过滤是废乳化油再生的最后工序,也是除去油中胶质以及剩余杂质的关键环节。工业中可采用板框压滤机,使用复丝滤布做为介质,通过压滤使油进一步净化,达到产品要求。
二、2040(PE型)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40(PE型)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油基钻井液性质评价及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基钻井液的组成、性质及功能 |
1.2.1 油基钻井液的组成 |
1.2.2 油基钻井液的性质 |
1.2.3 油基钻井液的功能 |
1.3 国内外废弃钻井泥浆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3.2 电动修复技术 |
1.3.3 生物修复 |
1.3.4 热蒸馏法 |
1.3.5 回注地层法 |
1.3.6 化学破乳法 |
1.4 废弃油基钻井液处理的技术难点及存在问题 |
1.5 研究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废弃油基钻井液理化特性分析 |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2 废弃油基钻井液组成的测定 |
2.2.1 含油率测定 |
2.2.2 含水率测定 |
2.2.3 密度测定 |
2.2.4 废弃油基钻井液重金属测定 |
2.2.5 废弃油基钻井液固相粒度分布测定 |
2.2.6 废弃油基钻井液有机组分分析 |
2.3 废弃油基钻井液稳定性分析 |
2.3.1 废弃油基钻井液的沉降比 |
2.3.2 废弃油基钻井液的电稳定性 |
2.3.3 离心沉降法分析 |
2.3.4 废弃油基钻井液的热稳定性 |
2.4 废弃油基钻井液黏度测定 |
2.4.1 废弃油基钻井液马氏漏斗黏度的测定 |
2.4.2 废弃油基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测定 |
2.4.3 马氏漏斗黏度与表观黏度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学法洗脱分离研究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 表面活性剂超声洗脱分离 |
3.2.1 表面活性剂脱稳原理 |
3.2.2 表面活性剂筛选 |
3.2.3 破乳剂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响应曲面法优化破乳剂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化处理实验初探 |
4.1 固化处理简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固化实验 |
4.2.3 固化体浸出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粉煤灰添加比例的影响 |
4.3.2 浸出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低温破乳剂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外情况 |
1.1.1 研发简史 |
1.1.2 原油破乳剂类型 |
1.2 我国原油破乳剂的研究与开发 |
1.2.1 研发简史 |
1.2.2 国产原油破乳剂类型 |
1.3 原油破乳剂破乳机理研究 |
1.3.1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有着较强的针对性 |
1.3.2 化学破乳剂的新发展 |
1.4 今后研发方向 |
1.5 低温破乳剂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低温下采出液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2.1 原油的族组成和水相的成分分析 |
2.1.1 原油的族组成分析 |
2.1.2 原油采出液中水相的成分分析 |
2.2 原油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三章 低温下原油乳化特性研究 |
3.1 低温下乳化原油的乳化形貌及微观结构 |
3.1.1 低温下乳化原油的乳化形貌 |
3.1.2 低温下乳化原油的油相、水相和过渡层微观结构 |
3.2 乳化类型 |
3.3 乳化机理 |
3.4 沥青质的结构与界面性能 |
3.5 胶质对沥青质稳定原油乳状液的影响 |
3.6 温度的影响 |
第四章 低温下不同油水组成的粘温关系 |
4.1 旋转粘度仪测量原理 |
4.2 实验方法 |
4.2.1 乳化油的制备 |
4.2.2 乳化油粘度的测定 |
4.2.3 低温条件下不同油水组成乳化原油的粘度 |
4.2.4 不同水/油比乳化油的粘度-温度关系 |
第五章 低温下油水分离特性研究 |
5.1 低温下乳化原油的脱水率 |
5.2 低温破乳特性研究 |
第六章 低温下破乳剂破乳机理研究及沉降试验 |
6.1 加入破乳剂后乳化油的结构特征 |
6.2 破乳剂对油水界面张力影响 |
6.3 破乳动力学 |
6.4 现场高含水原油采出液测定 |
6.5 高含水原油采出液沉降试验 |
第七章 低温破乳剂的评价方法及配方研制 |
7.1 低温破乳剂评价方法 |
7.2 高含水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剂的研制 |
7.2.1 介质及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2.3 低温破乳剂的筛选试验 |
7.2.4 低温破乳剂的研制 |
第八章 现场试验 |
8.1 喇Ⅰ-2联合站现场试验 |
8.1.1 试验地点 |
8.1.2 喇Ⅰ-2联合站概况 |
8.1.3 喇Ⅰ-2联合站低温破乳剂脱水试验 |
8.1.4 喇Ⅰ-2联合站低温破乳剂脱水试验效果 |
8.2 北Ⅱ-2联合站现场试验 |
8.2.1 试验地点 |
8.2.2 北Ⅱ-2联合站概况 |
8.2.3 北Ⅱ-2联合站低温破乳剂脱水试验 |
8.2.4 转油站、北Ⅱ-2联合站低温破乳剂脱水试验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3)防乳助排剂配方的筛选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表面活性剂性能测定 |
1.2.2 原油乳状液的配制 |
2 实验结果讨论 |
2.1 助排用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1.1 单剂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1.2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 |
2.2 破乳剂配方的筛选 |
2.2.1 单一破乳剂的性能 |
2.2.2 破乳剂的复配性能 |
2.3 防乳助排剂配方优化实验 |
2.4 防乳助排效果的影响因素 |
2.4.1 酸液添加剂对防乳助排效果的影响 |
2.4.2 温度及加量对FRP脱水量的影响 |
2.5 岩心模拟实验 |
3 结 论 |
(4)基于疏水缔合聚合物采出液处理的破乳剂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1 三次采油技术 |
2.1.2 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 |
2.2 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技术 |
2.2.1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2.2.2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驱油机理 |
2.3 原油乳状液 |
2.3.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
2.3.2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
2.4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 |
2.4.1 原油乳状液破乳方法 |
2.4.2 原油乳状液破乳机理 |
2.4.3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 |
2.4.4 油田常用破乳剂 |
2.4.5 原油破乳剂的改性 |
第三章 疏水缔合聚合物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原油组分分离 |
3.2.2 模拟乳状液的制备 |
3.2.3 乳状液稳定性实验 |
3.2.4 乳状液液滴粒径观察 |
3.2.5 界面张力的测定 |
3.2.6 界面流变学 |
3.2.7 界面电性质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乳状液宏观稳定性研究 |
3.3.2 乳状液微观界面行为研究 |
3.3.3 小结 |
第四章 疏水缔合聚合物乳状液的破乳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非离子破乳剂的合成 |
4.2.2 阳离子破乳剂的合成 |
4.2.3 破乳剂浊点的测定及RSN值计算 |
4.2.4 破乳剂的微观界面行为研究 |
4.2.5 破乳剂的破乳性能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非离子聚醚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
4.3.2 阳离子破乳剂的合成与界面电性质测试 |
4.3.3 破乳剂对乳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4 破乳剂对界面流变的影响 |
4.3.5 破乳剂的破乳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下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一种高效专用破乳剂的开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破乳剂发展概述 |
1.2 破乳剂种类 |
1.3 破乳剂的研究方法 |
1.4 破乳剂的破乳剂机理 |
1.5 破乳剂的发展方向 |
1.6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破乳剂的室内合成 |
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2 单剂的合成原理及方法 |
2.2.1 AR 型破乳剂的合成 |
2.2.2 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的破乳剂(AP)的的合成 |
2.2.3 以丙三醇为起始剂的破乳剂(GP)的合成 |
2.3 产品的检测分析 |
2.3.1 测定方法 |
2.3.3 破乳剂产品检测结果及分析 |
2.4 破乳剂的复配 |
2.4.1 初步筛选 |
2.4.2 双剂二元循环复配 |
2.4.3 复配正交试验 |
2.4.4 验证试验 |
2.4.5 复配比例的确定 |
2.5 小结 |
第3章 工业化生产 |
3.1 主要生产设备 |
3.2 生产工艺流程 |
3.2.1 工艺流程图 |
3.2.2 工艺流程简述 |
3.2.3 工艺参数控制 |
3.2.4 现场操作流程 |
3.2.5 中间品及成品检测方法 |
3.2.6 产品检测数据 |
第4章 现场应用 |
4.1 东一联工艺流程 |
4.2 现场试验设计及运行情况 |
4.2.1 试验目标 |
4.2.2 试验时间 |
4.3 现场试验效果对比 |
4.4 应用总结 |
结论 |
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功能性聚醚材料应用于原油采出液处理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化学驱的简介 |
1.1.1 聚合物驱 |
1.1.2 表面活性剂驱 |
1.1.3 三元复合驱 |
1.2 原油乳状液 |
1.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
1.2.2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 |
1.3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 |
1.3.1 乳状液的破乳微观机理 |
1.3.2 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
1.4 原油破乳剂 |
1.4.1 原油破乳剂的分类 |
1.4.2 聚醚类破乳剂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功能性聚醚材料的表面扩张流变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表面张力仪 |
2.1.3 界面扩张流变仪 |
2.2 破乳剂的表面张力性质 |
2.2.1 破乳剂的表面张力 |
2.2.2 破乳剂的表面吸附量 |
2.3 PE600的表面扩张流变 |
2.3.1 频率对PE6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3.2 浓度对PE6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3.3 结构对PE6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4 PE1800的表面扩张流变 |
2.4.1 频率对PE18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4.2 浓度对PE18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4.3 结构对PE18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5 PE10000的表面扩张流变 |
2.5.1 频率对PE100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5.2 浓度对PE100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5.3 结构对PE10000的表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功能性聚醚材料的表面弛豫 |
3.1 破乳剂溶液的表面微观弛豫过程 |
3.1.1 PE600的表面微观弛豫过程 |
3.1.2 PE1800的表面弛豫扩张流变 |
3.1.3 PE10000的表面弛豫扩张流变 |
3.2 弛豫法研究破乳剂的表面扩张流变性质 |
3.2.1 PE600的表面弛豫扩张流变 |
3.2.2 PE1800的表面弛豫扩张流变 |
3.2.3 PE10000的表面弛豫扩张流变 |
3.3 破乳剂的Cole–Cole图 |
3.3.1 PE600的Cole–Cole图 |
3.3.2 PE1800的Cole–Cole图 |
3.3.3 PE10000的Cole–Cole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功能性聚醚材料的界面扩张流变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理论基础 |
4.1.1 界面张力仪 |
4.1.2 Zeta电位测定仪 |
4.2 破乳剂的界面张力性质 |
4.2.1 浓度对破乳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
4.2.2 浓度对破乳剂Zeta电位的影响 |
4.3 PE10000的界面扩张流变 |
4.3.1 频率对PE10000的界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4.3.2 浓度对PE10000的界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4.3.3 结构对PE10000的界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4.4 破乳剂溶液的界面微观弛豫过程 |
4.4.1 PE10000的表面微观弛豫过程 |
4.4.2 PE10000的界面弛豫流变 |
4.4.3 PE10000的界面Cole–Cole图 |
4.5 乳状液的稳定性 |
4.5.1 实验材料 |
4.5.2 理论基础 |
4.5.3 破乳剂对透光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7)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重质油-水乳液 |
1.2.1 重质油-水乳液类型及其形成 |
1.2.2 重质油-水乳液的稳定性 |
1.2.3 油-水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
1.2.4 石油中天然界面活性物质 |
1.3 油-水乳液的破乳 |
1.3.1 油-水乳液破乳方法 |
1.3.2 化学破乳过程 |
1.3.3 重质油-水乳液化学破乳的影响因素 |
1.3.4 化学破乳剂 |
1.4 分子动力学在重质油-水乳液研究中的应用 |
1.4.1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 |
1.4.2 介观分子动力学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离与结构解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沥青原料的预处理 |
2.2.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提取 |
2.2.5 仪器分析 |
2.2.6 实验数据分析 |
2.2.7 分子结构优化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界面活性沥青质表观形貌 |
2.3.2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量分析 |
2.3.3 界面活性沥青质元素分析 |
2.3.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官能团分析 |
2.3.5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构建 |
2.3.6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模型的合理性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在油水乳液稳定中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油水乳液制备 |
3.2.4 乳液液滴粒径测试 |
3.2.5 乳液界面性质表征 |
3.3 乳液稳定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3.1 模拟力场 |
3.3.2 计算模型选择 |
3.3.3 计算方法与参数 |
3.3.4 模拟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W/O乳状液的稳定性分析 |
3.4.2 W/O乳状液的界面性质分析 |
3.4.3 IAA在稳定W/O乳状液中的作用 |
3.4.4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
3.4.5 IAA在体系中的扩散系数 |
3.4.6 IAA在油-水界面的吸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制备及对重质油包水乳液的破乳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合成 |
4.2.4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表征 |
4.2.5 破乳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
4.3.2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
4.3.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制备与破乳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合成 |
5.2.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表征 |
5.2.5 破乳实验 |
5.2.6 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
5.3.2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热稳定性 |
5.3.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
5.3.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评价 |
5.3.5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油水分配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稳定油水乳液的破乳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拟方法 |
6.2.1 W/O乳液粗粒化模型 |
6.2.2 模拟力场 |
6.2.3 模拟细节及结果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
6.3.2 IAA-W/O乳液的破乳过程 |
6.3.3 IAA-W/O乳液的破乳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破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含聚采出液的稳定机理和破乳机理研究进展 |
1.2.1 乳状液和乳状液形成 |
1.2.2 原油乳状液的性质 |
1.2.3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 |
1.2.4 原油活性组分的界面性质研究 |
1.2.5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采出液中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
1.3.2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
1.3.3 泥沙的组成及其性质 |
1.3.4 原油及其组分的界面与胶体化学性质 |
1.3.5 原油采出液破乳机理研究 |
1.3.6 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破乳脱水研究和现场试验 |
第二章 原油活性组分的分离与性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药品和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原油组分分离 |
2.2.2 孤岛原油及各组分的分子量 |
2.2.3 孤岛原油及各组分的酸值 |
2.2.4 孤岛原油及其组分的元素组成 |
2.2.5 孤岛原油及其组分的IR谱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PAM对原油及其组分模拟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2.1 原油及极性组分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 |
3.3.2 HPAM对原油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及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 |
3.3.3 HPAM对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及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 |
3.3.4 HPAM对胶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及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 |
3.3.5 HPAM对油分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及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泥沙对原油及其组分界面张力和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实验内容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采出液分离出泥沙的基本性质研究 |
4.3.2 Zeta电位的测定 |
4.3.3 泥沙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5 原油及其组分乳状液形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PAM和泥沙对原油及其组分界面膜压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原油及组分π-A等温曲线 |
5.3.2 水相pH值对原油及极性组分π-A/A0等温线性质影响 |
5.3.3 泥沙对原油及其极性组分的π-A/A0等温线的影响 |
5.3.4 改性泥沙对原油及其组分π-A/A0等温线影响 |
5.3.5 HPAM对原油及酸碱四组分π-A/A0等温线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PAM和泥沙对孤岛原油及其组分扩张粘弹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理论部分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6.3.2 实验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原油及其组分扩张粘度、扩张弹性和相角与扩张频率的关系 |
6.4.2 不同pH下,原油及其组分扩张模量与扩张频率的关系 |
6.4.3 泥沙对原油及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的影响 |
6.4.4 改性泥沙对原油及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的影响 |
6.4.5 HPAM分子量对原油及酸碱四组分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的影响 |
6.4.6 HPAM浓度对原油及酸碱四组分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的影响 |
6.4.7 扩张频率对原油及酸碱四组分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破乳剂对孤岛原油及其组分的界面性质的影响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7.2.2 实验方法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破乳剂对原油及其酸碱组分乳状液的表面膜膜压的影响 |
7.3.2 破乳剂对原油、胶质、沥青质乳状液的表面膜膜压的影响 |
7.3.3 破乳剂对含有HPAM的原油及其组分乳状液π-A/A0 等温曲线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孤岛采出液破乳脱水室内和现场试验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8.2.2 实验方法 |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3.1 破乳剂的筛选 |
8.3.2 破乳剂的复配 |
8.3.3 孤岛油田采出液现场试验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聚合物驱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破乳剂的种类 |
1.2.1. 酚醛树脂类破乳剂 |
1.2.2. 酚胺树脂类破乳剂 |
1.2.3. 共聚物型破乳剂 |
1.2.4. 聚酰胺类破乳剂 |
1.2.5. 多胺类破乳剂 |
1.2.6. 其它改性破乳剂 |
1.3. 破乳机理的研究 |
1.3.1.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分析 |
1.3.2. 破乳过程及机理 |
1.4. 聚合物驱原油采出液的特点 |
1.5. 破乳性能的影响因素 |
1.6. 具有最佳破乳性能的破乳剂应具备的条件 |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酚A酚胺树脂聚醚的合成与聚集行为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合成所用高压釜 |
2.2.3. 聚醚的合成 |
2.2.4. 聚醚的性质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浊点及HLB值 |
2.3.3. 表面活性 |
2.3.4. 动态表面张力 |
2.3.5. 表面粘弹性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酚A酚胺树脂聚醚的改性与破乳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渤海油田聚合驱原油 |
3.2.3. 破乳剂的合成 |
3.2.4. 破乳剂的改性 |
3.2.5. 破乳剂的表征 |
3.2.6. 破乳剂的评价 |
3.2.7. 原油乳状液不稳定性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破乳剂的室内评价 |
3.3.2. 破乳剂的平台评价 |
3.3.3. 破乳剂合成探索研究 |
3.3.4. 改性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
3.3.5. 改性剂对脱水率的影响 |
3.3.6. 原油乳液的不稳定性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四酚基乙烷聚醚破乳剂的合成与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嵌段聚醚的合成 |
4.2.3. 破乳剂的性质表征 |
4.2.4. 破乳剂的改性与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表征 |
4.3.2. 表面活性 |
4.3.3. 胶束的TEM表征 |
4.3.4. 浊点 |
4.3.5. 破乳剂的评价 |
4.3.6. 改性剂对脱水率的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四酚基乙烷酚胺树脂聚醚的合成与聚集行为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聚醚的合成 |
5.2.3. 聚醚的性质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表征 |
5.3.2. 表面活性研究 |
5.3.3. 动态表面张力研究 |
5.3.4. 浊点及HLB值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多支化聚醚的破乳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 |
6.2.2. 原油乳状液不稳定性表征 |
6.2.3. 破乳过程微观研究 |
6.2.4. 分配系数的研究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破乳剂样品选取 |
6.3.2. 原油乳液的不稳定性分析 |
6.3.3. 破乳过程微观研究 |
6.3.4. 脱水率与多支化破乳剂浓度的关系 |
6.3.5. 不同破乳剂的比较 |
6.3.6. 分配系数的测定 |
6.3.7. 破乳机理探索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具有荧光特性的新型聚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药品 |
7.2.2. 端羟基聚醚的合成 |
7.2.3. 端甲氧基聚醚的合成 |
7.2.4. 聚醚的表征 |
7.2.5. 正庚烷/水中分配系数测定 |
7.2.6. 脱水率的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结构表征 |
7.3.2. 浊度的测定 |
7.3.3. 无机盐对浊点的影响 |
7.3.4. 粒径的测定 |
7.3.5. 紫外光谱测定 |
7.3.6. 聚醚在良溶剂(水溶液)中的荧光效应 |
7.3.7. 聚醚在不良溶剂中的荧光效应 |
7.3.8.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猝灭 |
7.3.9. Fe~(3+)离子检测下限的测定 |
7.3.10. 在正庚烷/水中的分配系数 |
7.3.11. 破乳研究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冷轧废油的再生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冷轧废乳化液的作用、特点及危害 |
1.1.1 冷轧废乳化液的作用 |
1.1.2 冷轧废乳化液的特点 |
1.1.3 冷轧废乳化液的危害 |
1.2 乳化液形成及破乳机理分析 |
1.2.1 乳化液的形成 |
1.2.2 冷轧废乳化液的种类 |
1.2.3 乳化液的稳定机理 |
1.2.4 破乳的机理 |
1.2.5 破乳的影响因素 |
1.3 国内外冷轧废乳化液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物理破乳法 |
1.3.2 化学破乳法 |
1.3.3 生物破乳法 |
1.3.4 联合破乳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乳化废油 |
2.1.2 试验药品 |
2.2 试验仪器 |
2.3 冷轧废乳化液相关性质测定 |
2.3.1 含水率的测定 |
2.3.2 机械杂质含量的测定 |
2.3.3 pH值的测定 |
2.3.4 稳定性的测定 |
2.3.5 黏度的测定 |
2.4 冷轧废乳化液化学破乳实验 |
2.4.1 实验原理 |
2.4.2 实验步骤 |
2.5 冷轧废乳化液电解破乳实验 |
2.5.1 实验装置 |
2.5.2 实验步骤 |
第3章 废乳化液的破乳再生研究 |
3.1 乳化液性能测定结果 |
3.1.1 冷轧废乳化液的类型 |
3.1.2 冷轧废乳化液的含水率 |
3.1.3 冷轧废乳化液的pH |
3.1.4 冷轧废乳化液的稳定性 |
3.1.5 冷轧废乳化液的运动粘度 |
3.2 冷轧废乳化液的加热破乳实验 |
3.3 冷轧废乳化液的化学破乳实验 |
3.3.1 不同类型破乳剂的破乳效果 |
3.3.2 复配破乳剂的破乳效果 |
3.3.3 破乳剂复合使用比例的确定 |
3.3.4 破乳剂的影响因素实验 |
3.3.5 确定化学破乳的最佳条件 |
3.4 冷轧废乳化液的电解破乳实验 |
3.4.1 最佳的电解质添加量 |
3.4.2 最佳的电解破乳温度 |
3.4.3 最佳的电解破乳电压 |
3.4.4 电破乳最佳实验条件 |
3.5 冷轧废乳化液离心破乳实验 |
3.6 机械杂质的去除效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40(PE型)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油基钻井液性质评价及处理技术研究[D]. 王大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2]低温破乳剂的研制及应用[D]. 冯涛. 大庆石油学院, 2007(04)
- [3]防乳助排剂配方的筛选及性能评价[J]. 张晓丹,郑延成,谢军德,刘俊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9(04)
- [4]基于疏水缔合聚合物采出液处理的破乳剂合成及性质研究[D]. 张建. 天津工业大学, 2016(12)
- [5]一种高效专用破乳剂的开发应用[D]. 孙路路.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3)
- [6]功能性聚醚材料应用于原油采出液处理的机理研究[D]. 朱佩.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7]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D]. 马俊. 天津大学, 2020(01)
- [8]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破乳机理研究[D]. 刘金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6)
- [9]聚合物驱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及应用[D]. 李仲伟. 山东大学, 2017(08)
- [10]冷轧废油的再生利用[D]. 彭繁.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