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穿世纪的和声——论新写实主义美术观的确立与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郭峙含[1](2021)在《在流动的视野中寻求同构性——黄宗贤艺术史研究综论》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岁末,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布了本年度社科重大招标课题立项名单,黄宗贤获得了《中国抗战艺术史》(多卷本)的立项。作为一位重要推动者,黄宗贤对抗战艺术史研究的学术影响毋庸置疑,从中可以窥见其社会史视野与文化分析路径的指向,即在流动的视野中寻求同构性,建立抗战艺术史的互文性研究范式。笔者将从艺术研究的整体视野、流动的艺术史观、互文性的研究范式以及多重身份的价值追求四个方面,对黄宗贤的艺术史研究进行论述,以期呈现一个艺术学者较为立体的认知面向。一、总体研究视域及其代表作黄宗贤出生于四川眉山,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以及四川大学。1996年师从着名艺术史家林树中先生,
刘大勇[2](2020)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下各美术门类佳作汇聚的平台,它是迄今为止持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活动之一。70年的风雨历程,全国美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晴雨表与加油站。油画作为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画种,其发展脉络也同时体现出新中国主流美术形态的变化。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于中国油画体系建构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加之笔者近年来着重从事油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故而希望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究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魅力。具体而言,本论文整体结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新中国全国美展发展道路的整体回顾,对全国美展及其油画创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国家艺术体制、社会文化变迁与油画主题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论析,旨在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提供总结的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结合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创作实践,分别对油画作品的题材选择、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表达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思考与独特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艺术传统的观念及理论,逐步阐述以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主要视阈的“中国经验”的形成动因及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梳理与阐述所得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还需要通过比较的视野来凸显其独特性。本章运用中西比较与国内比较两种视野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整体性的审视,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价值的多维度比较发现“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并予以辨析和确证。通过比较发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所反映出的当前美术界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创作与生态机制层面发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与实施举措。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进一步阐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所具有的多样价值,同时对蕴含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当中的“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并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提供一定的可资利用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经验。综上所述,在国际社会复杂变革的文化语境中,如何明确中国的“文化身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积极探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视觉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成为近些年中国美术界持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艺术间的频繁交流与互渗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美术创作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握时代精神、坚守民族底色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核心目标。“中国经验”与油画艺术创作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并发展,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经验”以何种走向在其中形成显性表现,成为未来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徐亚男[3](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赵志红[4](2019)在《延异与拓展的中国现AI写作生观念与方法》文中提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写生"观,由五四时期作为抨击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他山之石"和建构平民艺术语汇的方法,到救亡背景下的本土化实践,再到成为践履新文艺观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其内涵与方法的演变,折射出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过程中的观念转换与精神创获。
侯云汉,余子侠[5](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专门美术教育的民族化转向》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抗战时期,表现中国社会现实的新写实主义取得西洋画教学的主导地位,带动西洋画中国化的探索走向深入,同时引发了在图案等相关领域的民族化实践,改变了战前专门美术教育的样态,并在战后作为专门美术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延续着战时开创的事业。这种专门美术教育的民族化转向,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专门美术教育的理念、方法及实践路线,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刘芳[6](2019)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艺术家纷纷踏入西藏、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地区,对那里的风景和人物进行描绘。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董希文、赵友萍、吴冠中、朱乃正等艺术家试图通过藏族题材探索油画民族化的问题,在艺术风格上做过一定的探索,但当时藏族题材更多表现为大众所能接受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从油画语言、形式、风格等方面来说,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从油画语言本身出发,探寻20世纪80年代藏族题材油画的艺术语言、形式、风格等。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家思想进一步解放,更多西方现代派艺术进入国内,艺术家放弃了苏联美术模式,寻求更多样化的艺术方向。在批判与反思文革美术的过程中,亦褪去了以往的“红光亮”与“假大空”,艺术家开始关注人性以及对油画语言的探索。所以20世纪80年代的藏族题材油画作品表现风格多样,艺术语言丰富,这一阶段地探寻无疑奠定了 20世纪90年代及之后藏族题材油画发展的多样性。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介绍了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背景与藏族题材油画的发展。第三与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这两章根据画家不同的艺术语言与形式风格,将20世纪80年代的藏族题材油画创作进行分类研究,分为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两大类。在这两大类中,通过对艺术家不同性格、师承、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对代表性画家进行个案研究。不管是对写实主义还是表现主义的探索,在批判与反思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情况下,艺术家积极地解决中国油画存在的问题,这种研究是有意义的。在对写实主义的探索中,陈丹青、艾轩、潘世勋分别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描绘藏族同胞,拓宽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张晓刚、周春芽则吸收印象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无疑丰富了藏族题材油画的表现方式。最后一章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与现代思潮对绘画的影响两方面入手,从而对当代藏族题材油画创作进行现状分析与反思。在这一章中,强调了在消费时AI写作生的重要性,即写生可以为当代藏族题材油画发展注入活力。与此同时,也谈到当代藏族题材油画受市场经济、机械图像与消费文化等影响后所产生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藏族题材油画作品,不仅仅提供了绘画的题材,更多体现出艺术家对艺术、社会、生活的追求态度。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艺术视角领略青藏高原的雄伟壮阔和藏民族顽强、淳朴的精神面貌,同样也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藏族题材油画创作在消费时代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在消费时代下,艺术呈现出商品化、市场化,精神的缺失与人性的淡漠是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应该再一次探寻20世纪80年代藏族题材油画的历程,在探寻中找回当代艺术缺失的人性与精神性,在批判与反思中,重建当代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价值体系与审美体系。我们也应该像20世纪80年代艺术家一般,积极探寻合适的艺术风格,以真挚的情感去表现藏族同胞,探索出更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更加富有当代艺术特色的藏族题材油画创作。
温嘉宝[7](2016)在《从审美到致用 ——论鲁迅外国美术推介观的转变》文中认为在宏大的鲁迅学研究下,关于鲁迅与美术的研究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分支。我们知道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知道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记住了思想家鲁迅,有时却会忘记行动者鲁迅。而在美术领域,鲁迅更多的是一个行动者。本文针对鲁迅对外国美术的推介展开论述,以他三十年代前后美术思想的转变为主要线索,对他引入的外国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进行图像上和文本上的分析,论述鲁迅美术思想的转变在其美术推介活动中的体现,及鲁迅美术活动和他的文艺观的关系。本文分五章,逻辑上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主要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鲁迅的美术思想及外国美术推介活动。鲁迅早期在美术以“立人”的观念之下,理论与实践并重。他译介了西方美术理论着作《近代美术史潮论》,并编辑出版了五辑外国版画、插画画册。其中作品线条流畅,装饰性强,主题偏重于抒发个人情感以及进行科学普及。第二部分是后两章,主要分析三十年代鲁迅受到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影响之后所进行的美术推介。此时鲁迅所推介的美术作品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浪漫主义的转变为现实主义的、由强调装饰性转变为强调叙事性。这些作品不管从作品形式还是作品主题上,都产生了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景象,鲁迅美术推介的动机,也从审美以立人转向致用于革命。在革命性这一方面,与文学领域的创作不同,鲁迅的美术活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他非美术创作者的身份有关,早期在文学作品中鲁迅已开始摇旗呐喊,但从他推介的美术作品来看,仍然是一派祥和。而到了三十年代,他所推介的美术作品不管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全面地加入到他的革命事业中去了。
魏浩安[8](2015)在《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初探》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大动荡、大转折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发展,正处于号称“黄金十年”的繁荣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电影、音乐等诸多方面一度走在世界同步的行列。而作为当时时代新兴艺术形式的摄影,也进入了中国摄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这个时代的中国摄影家们,不仅在国际沙龙摄影展上屡获殊荣。他们还将目光转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创作出了一系列关怀社会底层、富有时代精神的纪实摄影作品。本文第一章主要从摄影发展史的角度介绍摄影术进入中国的历史,以及摄影术是如何通过画意摄影以及沙龙摄影获得艺术界的认同,研究画意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第二章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民国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环境、摄影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民国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情况分析民国纪实摄影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三章主要通过庄学本、方大曾、沙飞三人的艺术创作经历以及个案分析展示民国纪实摄影的成果。第四章主要为研究者对于民国这段时期的纪实摄影艺术所产生的思考,以及这一时期摄影师的创作所体现出的丰富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
冯关关[9](2015)在《忻东旺艺术创作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忻东旺(1963-2014)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新写实主义油画领域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评论称为“新现实主义的一面旗帜”,并在中国画坛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特别是在对农民工形象刻画方面,不仅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而且给人过目难忘的印象,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同时也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忻东旺于1995年凭借作品《诚城》获得“第三届中国油画展”银奖,并在2004年凭借作品《早点》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的金奖,这是对其在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深厚人文情怀和艺术理念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中国油画界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产生了积极意义。本文以忻东旺的油画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忻东旺个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工作学习经历和文化艺术创作背景等内容,回顾了忻东旺的艺术生涯,来探寻出影响其创作和画中人物情感表达的各种因素,深刻剖析影响忻东旺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探寻忻东旺创作农民工题材油画的动机和时代特征及意义。同时也阐释了其在绘画过程中以及在画中人物情态表达方面的创作特点,诠释了其创作农民工题材作品时的创作动机、人物形象刻画和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等内容,从画面的整体描绘、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人物内心情感表达为突破口,准确的把握其作品本身或背后的思想内涵,加深对忻东旺作品及其本人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研究我国新写实主义油画、中国美术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启示。最后对其艺术成就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何雪莲[10](2014)在《战火中的美学嬗变—洪毅然抗战时期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洪毅然,被誉为“大众美学的开拓者”,其美学思想之于中国现代美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而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期,是洪毅然美学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作为画家出身的洪毅然,具有与其他美学理论家不同的气质和特点,其鲜明、独具一格的艺术、美学风格使其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艺术批评、美学理论再到后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辩论中脱颖而出。在抗日战争这一时期,洪毅然完成了从画家到艺术理论家再到美学家的转型,其美学思想在此时期完成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并伴随着与这一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美学实践。同时,由于学术背景的不同,洪毅然提出的新的美学见解与当时其他美学家之思想产生了有“碰撞”,迸发出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独到观点。论文一共从以下七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由,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且梳理了目前关于洪毅然美学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时间概念进行相关界定。第二部分:对抗战时期洪毅然美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作为抗战这一特殊时代的特殊个体,洪毅然这一时期美学思想的形成与抗日战争有着紧密联系的同时,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以及中国新兴美学理论的影响密不可分,这一部分便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洪毅然抗战时期美学思想轨迹进行梳理,从艺术理论再到美学思想的确立,其美学思想在战火中完成了嬗变的过程。同时,这一部分还分析了此时洪毅然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独特价值。第四部分:对作为抗战时期洪毅然美学思想的体现与组成部分的美学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分为美术作品、艺术宣传活动以及美术批评三个大的方面,并对每一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第五部分:对洪毅然在美学思想、观点上与之产生思想分歧的美学家与洪毅然的美学思想碰撞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与蔡仪的美学碰撞,以及与当时其他美学家如张大千、丰子恺以及赵望云的思想碰撞。第六部分:在总结式地对全文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反思,并且提出关于本论文这一研究主题未来努力提高之方向。
二、贯穿世纪的和声——论新写实主义美术观的确立与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穿世纪的和声——论新写实主义美术观的确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在流动的视野中寻求同构性——黄宗贤艺术史研究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研究视域及其代表作 |
二、流动的艺术史观:从“大后方”到“本土西行” |
三、建立范式:抗战艺术史的互文性研究 |
1.以创作主体为视点,探寻艺术家的选择与创获 |
2.以艺术文本为参照,洞悉作品图示与风格的转换 |
3.以艺术观念为语汇,探讨艺术思潮的承扬与重构 |
4.以地理空间为方位,考察区域间的跨界与融合 |
5.以对流互动为视野,确证传播中的反思与再认 |
四、多重身份:作为学者与师者的画者 |
黄宗贤代表性着述目录: |
(2)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全国美展的专项研究 |
(二)中国油画的分类研究 |
(三)中西美术创作理论的专题研究 |
(四)“中国经验”的研究 |
三、“中国经验”概念厘定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全国美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及油画创作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1949—1976:“新文艺”的建构 |
一、文艺思想的确立与美术体制的初步建立 |
二、全国美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
三、文艺为政治——单一的创作模式 |
第二节 1976—2000:承接与拓进 |
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恢复与调整 |
二、文化碰撞中的过渡与转换 |
三、回归“真实”与“多元化”探索 |
第三节 2000—2019: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
一、全球化危机与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 |
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 |
三、“主旋律”下的多元发展 |
第二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题材选择 |
第一节 题材的本土化选择 |
一、现实生活题材 |
二、“主旋律”题材 |
三、风景题材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之维: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 |
一、时代精神与“言志载道”传统的新变 |
二、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表现的确立 |
三、时代精神与题材选择的“中国经验” |
第三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形式表现 |
第一节 形式的中国性呈现 |
一、转化传统绘画语言 |
二、援用民间艺术资源 |
三、借用民族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形式创作之维:艺术对兼容并包的体现 |
一、兼容并包与艺术语言壁垒的破除 |
二、兼容并包与艺术从俗表达的趋势 |
三、兼容并包与艺术形式创作的“中国经验” |
第四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审美表达 |
第一节 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
一、真实性的抒写 |
二、隐喻性的修辞 |
三、诗意化的追求 |
第二节 审美观念之维:艺术对虚实相融的践行 |
一、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情感追求 |
二、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审美感受 |
三、虚实相融与审美空间确立的“中国经验” |
第五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比较认识与问题思考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题材选择的中西比较 |
二、形式表现的中西比较 |
三、审美表达的中西比较 |
第二节 国内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统一语境下的同质“经验” |
二、域外视野下的融合“经验” |
三、多元背景下的兼容“经验” |
第三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问题思考 |
一、民间创作与官方立场的不同步性 |
二、艺术思潮与社会文化的不同步性 |
三、艺术表达与审美评价的不同步性 |
第六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与“中国经验”的启示 |
第一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内涵 |
一、社会价值 |
二、审美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第二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启示 |
一、“中国经验”的具体阐释 |
二、“中国经验”的共通理念 |
三、“中国经验”的文化内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录 |
第五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名单 |
第五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0 年第四期) |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5 年第二期) |
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9 年第十一期) |
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95 年第二期) |
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0 年第一期) |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5 年第一期) |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0 年第一期) |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5 年第二期)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20 年第二期)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延异与拓展的中国现AI写作生观念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他山之石”的写生 |
二、写生与新写实主义美术观 |
三、写生之于现代美术史的意义 |
(5)全面抗战时期专门美术教育的民族化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向以新写实主义为载体的民族化实践 |
二、以“中国化”作为新写实主义实践的准绳 |
三、用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来滋养艺术实践 |
四、对维持战时并重构战后专门美术教育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
(6)20世纪80年代中国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
1.4 对重要概念的定义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社会背景与藏族题材油画的发展 |
2.1 批判与反思-关于现实主义 |
2.2 吸收与借鉴-关于西方现代派艺术 |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藏族题材写实主义油画及代表画家 |
3.1 乡土写实主义-陈丹青 |
3.1.1 前期绘画风格的传承性与独创性 |
3.1.2 题材的确定与风格的转变 |
3.2 古典写实主义-艾轩 |
3.2.1 前期风格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
3.2.2 题材的确定与风格的转变 |
3.3 现实主义-潘世勋 |
3.3.1 前期风格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
3.3.2 风格的转变与形式美的探索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藏族题材表现主义油画及代表画家 |
4.1 表现主义-张晓刚 |
4.1.1 前期风格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
4.1.2 题材的确定与风格的转变 |
4.2 表现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周春芽 |
4.2.1 前期艺术风格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
4.2.2 题材的确定与风格的变化 |
第五章 当代中国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现状分析与反思 |
5.1 艺术创作与现实的关系 |
5.2 现代思潮对绘画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从审美到致用 ——论鲁迅外国美术推介观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路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的“美术”概念与鲁迅早期文艺思想 |
第一节 从“文艺”到“美术”:民国初期“美术”概念演变 |
第二节 从“美术”到“文艺”:鲁迅文艺与鲁迅美术的关系 |
第三节 “立人”:鲁迅早期的个人主义文艺观 |
第二章 美术理论建构:鲁迅与《近代美术史潮论》 |
第一节 潜移默化:鲁迅早期藏书中的西方美术之缘 |
第二节 民族色彩与艺术意欲:《近代美术史潮论》中的“史”与“论” |
一、一段历史:从法国大革命到二十世纪初的欧洲美术 |
二、一个概念:从“艺术意志”到“艺术意欲” |
三、一种立场:“造形”与“色彩”至上 |
第三节 打破旧桎梏,警惕新桎梏:鲁迅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 |
第三章 美术实践分析:《艺苑朝华》的图像分析 |
第一节 二维与装饰:《艺苑朝华》的形式选择 |
一、线条与二维的剪影形式感 |
二、纯粹装饰风格 |
第二节 叙事·抒情·科学:《艺苑朝华》的内容倾向 |
一、阴郁与哀愁 |
二、科学的“博物志” |
第三节 插画为文学:早期鲁迅的美术观 |
第四章 文艺思想的转变:鲁迅文艺观的“向左转” |
第一节 鲁迅思想“左转”的过程 |
第二节 鲁迅文艺理论译着中的阶级观 |
第五章 美术实践的投射:欧洲版画诸家的全面推介 |
第一节 从抒情到叙事:题材之变 |
第二节 从装饰到写实:形式之变 |
一、光影的写实 |
二、空间的写实 |
三、情感的写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鲁迅1927年前的美术藏书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民国摄影艺术概述 |
1.1 民国之前的中国摄影 |
1.2 民国时期的沙龙摄影与画意摄影 |
1.2.1 西方画意摄影与沙龙摄影的形成与发展 |
1.2.2 中国画意摄影的出现与流行 |
1.2.3 民国时期摄影理论探索与思潮 |
1.2.4 民国时期的沙龙摄影实践 |
1.3 民国时期沙龙摄影的影响 |
2. 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艺术探索的背景 |
2.1 纪实摄影的定义 |
2.2 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历史背景 |
2.3 20世纪30年代纪实摄影的技术条件 |
2.4 20世纪30年代大众传媒与纪实摄影的发展 |
3. 三位民国摄影家的纪实摄影探索 |
3.1 他者的寻根:庄学本纪实摄影 |
3.1.1 庄学本生平 |
3.1.2“九一八”后的民族自我认同 |
3.1.3 艺术性与人性张力 |
3.2 飞向自由的一粒沙:沙飞 |
3.2.1 沙飞生平 |
3.2.2 鲁迅与沙飞 |
3.2.3 开启纪实摄影艺术的宣言——《写在展出之前》 |
3.3 失踪的小方:方大曾纪实摄影 |
3.3.1 方大曾生平 |
3.3.2 关注社会底层的“小方” |
3.3.3 东方卡帕——抗战史上第一个牺牲的战地摄影师 |
4. 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的价值与启示 |
4.1 20世纪30年代中西方纪实摄影异同 |
4.2 庄学本、方大曾、沙飞三人纪实摄影作品的创作价值以及影响 |
4.3 从风雅到雄强,20世纪 20-30年代摄影审美转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硕士研究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忻东旺艺术创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 |
2. 写实主义和新写实主义 |
3. 忻东旺的技法、艺术表现、风格特征 |
第一章 忻东旺艺术创作背景 |
第一节 生活经历 |
第二节 艺术创作背景 |
第三节 艺术创作情怀 |
第二章 忻东旺艺术创作过程 |
第一节 中式“白描”手法起稿 |
第二节 西式技法深入刻画 |
第三节 中西艺术精髓的融合 |
第三章 忻东旺艺术题材人物形象的特点 |
第一节 选择题材的动机 |
第二节 农民工形象的诠释 |
第三节 作品蕴含的时代气息 |
第四章 忻东旺艺术创作特点 |
第一节 技法特点 |
第二节 艺术风格 |
第三节 艺术思想 |
第四节 作品分析 |
第五章 忻东旺的成就和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写实主义的贡献 |
第二节 对中国油画艺术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播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10)战火中的美学嬗变—洪毅然抗战时期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研究综述 |
1、 相关论文研究状况分析 |
2、 相关着作研究状况分析 |
三、 论文时间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洪毅然美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 抗战大背景下的文艺概况 |
1、 抗战时期的文艺环境 |
2、 特殊时代中的特殊个体 |
二、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 |
1、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影响概况 |
2、 马克思主义美学对洪毅然的影响 |
三、 中外美学、哲学理论以及中国新兴美学理论的影响 |
1、 中国古典美学对洪毅然美学思想的影响 |
2、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对洪毅然的影响 |
3、 陈独秀、胡适的美学观对洪毅然的影响 |
第二章 战火中的美学嬗变 |
一、 现实世界的艺术探索 |
1、 艺术与现实生活之关系 |
2、 艺术与美育的紧密联系 |
二、 对现实关怀下的美学体系的形成 |
1、 美学就是美学——抗战时期洪毅然的美学观 |
2、 美与丑的价值功用——抗战时期洪毅然的审美本质观 |
3、 美在心物相接——抗战时期洪毅然的美感理论 |
三、 抗战时期洪毅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独特价值 |
1、 中国现代美学的确立 |
2、 抗战时期洪毅然美学思想之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意义 |
3、 抗战时期洪毅然美学体系在其整个美学体系中的定位及意义 |
第三章 烽火下的美学实践 |
一、 “写光明抑写黑暗”——洪毅然抗战时期的画作 |
1、 对庞薰琹画作的评论 |
2、 洪毅然抗战时期的画作 |
二、 洪毅然抗战时期的艺术宣传活动 |
1、 洪毅然与四川漫画社 |
2、 从“艺术宣传”到“宣传艺术” |
三、 洪毅然抗战时期的美术批评 |
1、 抗战艺术之大众化 |
2、 抗战艺术的科学化 |
3、 抗战艺术的民族化 |
第四章 硝烟中的美学碰撞 |
一、 抗战时期洪毅然与蔡仪的美学碰撞 |
1、 关于新写实主义理论的分歧——洪毅然关于《新艺术论》的介绍 |
2、 “碰撞”下的新体系——关于《新美学》的思想分歧 |
二、 抗战时期洪毅然与其他美学家、艺术家的思想碰撞 |
1、 洪毅然与张大千的“碰撞” |
2、 洪毅然与丰子恺的“碰撞” |
3、 洪毅然与赵望云的“碰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贯穿世纪的和声——论新写实主义美术观的确立与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在流动的视野中寻求同构性——黄宗贤艺术史研究综论[J]. 郭峙含. 美术观察, 2021(04)
- [2]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D]. 刘大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延异与拓展的中国现AI写作生观念与方法[J]. 赵志红. 美术研究, 2019(06)
- [5]全面抗战时期专门美术教育的民族化转向[J]. 侯云汉,余子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 [6]20世纪80年代中国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刘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7]从审美到致用 ——论鲁迅外国美术推介观的转变[D]. 温嘉宝.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11)
- [8]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初探[D]. 魏浩安.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1)
- [9]忻东旺艺术创作特征研究[D]. 冯关关.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10]战火中的美学嬗变—洪毅然抗战时期美学思想研究[D]. 何雪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