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东亚发展看“金融深化”(论文文献综述)
苏春子[1](2018)在《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跨国贸易、投资迅速增长,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减少摩擦,一些区域性组织不断涌现,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形成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交织、互相促进的发展趋势。东亚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其区域经济合作备受学术界关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整个东亚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东亚各国(地区)意识到金融领域的脆弱性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危机以后,在各国(地区)政府的主导下区域金融合作不断深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全球金融危机及美国重返亚洲策略的影响,学者们开始对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前景持消极态度。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关心的问题如下: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地区)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金融一体化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否打断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随着区域合作的加深,金融一体化对东亚各经济体产生了怎样的经济效应?这些经济效应能否成为各国(地区)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动力?为了准确地、系统地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共同市场理论、金融地理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一体化的理论框架,并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纳入到该理论框架中,通过分析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历史进程、现实基础、制约因素及一体化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形成了理论构建—理论分析与运用—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具体逻辑思路如下:首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对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背景进行梳理和规范分析,为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加深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其次,基于金融一体化度量方法的文献梳理,构建适用于东亚的金融一体化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来实证检验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现实水平,为之后的经济效应研究奠定基础。最后,在现有金融一体化的水平下,采用适合的计量模型和计量方法分别从经济增长、消费风险分担和福利收益三个维度衡量东亚金融一体化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并根据控制变量,分时段、分收入地对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期待能够寻找到推动东亚金融一体化加深的动力。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虽有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从国家层面看,东亚各国(地区)与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紧密程度是不断变化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和马来西亚成为东亚金融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第二,利用东亚典型国家(地区)实证检验金融一体化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金融一体化能够为东亚各国(地区)带来正向的经济增长效应、消费风险分担效应和福利收益效应。但这些经济效应的大小及显着性会受到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经济增长效应中,金融一体化对经济欠发达国家的促进作用显着,这表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更具有“后发优势”。在消费风险分担效应中,东亚高收入国家(地区)的风险分担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国家。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东亚区域重要的金融中心,其消费风险分担能力最强。但就消费风险分担的增长速度而言,低收入国家要明显快于高收入国家(地区)。在福利收益效应中,东亚高收入国家(地区)和低收入国家的福利收益情况与经济增长效应相似,即低收入国家会得到更多的福利收益。中国和马来西亚是获得潜在福利收益和总福利收益最多的两个国家。因此,东亚各国应加强金融合作,特别是区域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金融一体化获得更多的经济效应。第三,东亚金融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及其经济效应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从定性分析上看,东亚各国(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性、宏观政策的相似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完备性、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理的协调性是东亚实现金融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从定量分析上看,金融发展水平和监管制度是影响东亚金融一体化及其经济效应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良好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健全的监管制度能够加快东亚金融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及其经济效应的实现,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此外,区域贸易开放度、政府支出及居民消费也会对经济效应产生影响。
陈继勇,吴颂[2](2014)在《TPP促进东亚经济再平衡的不确定性及中国的对策》文中提出TPP作为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中的基础性经济政策之一,已成为当前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议题。但值得指出的是,TPP对促进东亚地区经济的再平衡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即:TPP对东亚地区经济再平衡缺乏理论支撑、东亚地区缺乏适用TPP规则的现实条件、TPP难以改变东亚地区贸易网络格局、TPP对促进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缺乏针对性。由于TPP对东亚地区经济再平衡的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必须在深入研究TPP的基础上,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拓展新的国际贸易市场,同时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中国内部要素禀赋结构调整,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
胡玥[3](2013)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社会矛盾冲突严峻,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融资难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那么解决好农村融资问题就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虽然率先发展,但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指导下,资本向城市集聚,农业自身的积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农村资金需求,国家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够,出现了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我国长期征收农业税,财政支农也只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民间金融就成为农村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缺乏规范引导,导致农村民间金融的畸形发展,因而农村融资虽然种类丰富,但是在我国的实际发展中却出现了功能错位、结构不合理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融资问题研究中,缺乏适当的理论指导,没有将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主线,结合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统计与计量分析、归纳演绎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本篇博士论文总共分为八章,论文在法经济学的视野下,以公平和效率作为研究农村融资问题的出发点,构建法经济学分析农村融资问题的理论框架;对国外典型国家、地区的农村融资经验进行总结,以对我国有所启示;接着论文重点运用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我国农村融资的历史变迁,并对我国农村融资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法经济学视野下我国农村融资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构建了法经济学视野下分析农村融资问题的理论框架。论文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理论等方面对法经济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本文研究的农村融资进行界定,包括农村正规金融、农村民间金融、财政支农三方面,农村民间金融与农村正规金融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正规金融不足的有益补充,财政支农能够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弥补农村正规金融、农村民间金融的不足;进而论文在法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理念下分析农村融资问题,利用法律供求理论分析了农村融资的效率变迁,提出破解农村融资难题、实现公平与效率统筹的关键是对农村融资进行法律规制。(2)国外农村融资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选取了日本、德国、美国、孟加拉、赞比亚、印度等国家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了总结;选取美国、印度对国外财政支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国家要因地制宜、多层次、多途径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同时财政支农也是各个国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3)论文使用法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融资的历史变迁与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路径依赖,农村金融发展历程是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忽视了非正规金融活动以及其他配套机构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支农的变迁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促进重工业化发展,从农村抽走农业剩余,直到新世纪才取消了农业税,财政支农才真正成为我国农村融资的一种形式。就当前我国农村融资发展现状看,虽然我国农村融资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与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间存在矛盾;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定位模糊,自身经营效益偏低,农村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财政支农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支农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政策体系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健全。(4)对我国农村融资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农村正规金融方面贷存比快速下降,农村贷款满足不了农村金融需求;新世纪以来,财政支农的规模、类型才不断增加,但财政支农的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就农村民间融资看,农村民间融资的比例要比城市高很多,说明农民从正规途径获得金融支持不足,只能依赖于农村民间资本。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农村融资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农村融资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长期看,农村贷款、财政支农都是农业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5)提出了我国农村融资改革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通过对农村融资改革目标、方向的分析,具体给出了我国农村融资改革的制度框架设计,分别对农村正规金融、财政支农、农村民间金融改革进行了论述。论文为农村融资改革设计了时间和空间两条具体的实现路径。在时间路径中,提出了农村金融、财政支农的重点先后次序;在空间路径选择中,强调了“由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路径相结合的农村融资改革道路。论文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构建了法经济学视野下分析农村融资问题的理论框架。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的经典命题,而法经济学为农村融资中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提供了思路,农村融资涉及到农村正规金融、财政支农、农村民间金融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在农村融资的公平与效率中作用有所差异。为了实现农村融资的公平与效率,需要通过法律规制来设计农村融资的制度框架,法律规制可以改变农村融资的供求均衡,进而促进农村融资的发展。二是基于法经济学分析了我国农村融资的发展变化。在法经济学的指导下,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路径依赖,农村金融发展历程是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农村金融发展中侧重通过规章政策管理,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在正规金融机构而忽视了民间金融活动以及其他配套机构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在法经济学框架下对我国农村融资绩效进行评价。在法经济学公平与效率的理念下,将我国农村融资分为农村正规金融、财政支农、农村民间金融三部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是我国农村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财政支农作为政府支持农村发展的具体形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公平,而且对于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都是有利的;今后的融资改革要引导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正规金融比财政支农更为重要。最后要指出的是,论文是在法经济学视野下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融资问题的初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杨帆[4](2013)在《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关系研究 ——以东亚为例》文中指出经济收敛假说是现代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中最具争鸣的理论假说之一,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关于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收敛影响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研究对象以欧盟发达国家为主。与欧盟相比,东亚各国(地区)在经济水平、市场成熟程度、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更大,同时,东亚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更为复杂。因此,对于东亚而言,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的关系可能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东亚为例,对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分两个层次开展:区域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的关系以及区域-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向世界发达经济收敛的关系。对于区域内的研究,又包含区域内多边以及双边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关系的检验。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考察东亚区域内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收敛趋势,并且探讨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这一部分,不仅包含了东亚区域内的整体检验,而且进行了分区域和分经济水平的检验;第二,进一步对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双边经济走势是否存在收敛、经济一体化程度是否加强,以及二者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第三,检验东亚经济体对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强国的“追赶效应”,进而对东亚与世界市场的经济一体化对东亚经济向世界发达经济收敛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详细检验这种影响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而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在对以往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最终确定从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两方面对东亚区域内及东亚与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行考察,并分别检验上述两方面与经济收敛的内在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第一,1978-2011年期间,从整个东亚区域看,一方面,东亚经济体之间的经济离散程度有所降低,但从长期看经济差距不会完全消失;另一方面,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在此期间有所提高。然而,东亚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与经济收敛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第二,当按照地域将东亚主要经济体划分为东北亚和东南亚两组,经济收敛检验显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离散程度在1978-2011年期间趋于下降,但未来该地区各经济体的人均产出不会收敛于同一稳态水平,仅存在最弱形式的经济收敛——随机收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离散程度则呈上升走势,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发散特征。经测度,从绝对水平看,东北亚地区在贸易自由化程度上高于东南亚地区,但在金融一体化程度上低于后者;从走势上看,东北亚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而东南亚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基本呈水平波动走势。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东北亚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上升走势在该地区经济差距缩小过程中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贸易自由化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是长期的,金融一体化对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是短期的;而对于东南亚地区而言,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与经济收敛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但区域内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在长期存在对经济收敛的推动作用,因此东南亚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停滞不前是该地区未能出现经济收敛的原因之一。上述两区域中,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对经济收敛的影响都是单向的。第三,当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进行分组研究时,东亚较发达组和欠发达组均存在绝对收敛特征,组内各经济体的人均产出在未来将收敛于同一稳态水平。因此,本研究证实了东亚区域内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这种俱乐部是依据经济发展水平而非地域差别进行划分的。经测度,从绝对水平看,东亚较发达组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欠发达组为高;从相对走势看,东亚较发达组和欠发达组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均呈上升走势。因果检验显示,两组内部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俱乐部收敛的实现,然而,尽管两组内部金融一体化也存在上升走势,但金融一体化与经济收敛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第四,对区域内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关系的检验显示,日本,印尼和泰国分别与中国存在经济收敛,但导致收敛的机制并不相同。其中,中日贸易自由化在两国经济收敛过程中发挥了显着作用,但金融一体化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尚未显现,而中日经济收敛可以在长期推动两国间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印贸易自由化与两国经济收敛存在双向互动,但金融一体化程度与经济收敛之间无显着关联;与前两组不同的是,中泰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在两国经济收敛过程中均发挥显着作用,且经济收敛对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也存在反作用。第五,与以往对欧洲的研究结论相反,本文从区域-世界视角考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的关系后发现,东亚与世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加剧了东亚较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入规模和东亚欠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出规模,出现了与标准经济理论的预测相悖的情况。对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而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阻碍了其向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仅当人均GDP上升到26935GK美元①(以2011年价格水平计算)之上时,金融一体化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才由负向转为正向,此时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入,从而有助于推进向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速度。与金融一体化的影响相反,对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而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一国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国经济,从而推动了向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仅当人均GDP上升到23649GK美元之上时,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才由正向转为负向。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东亚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对经济收敛推动的作用较为明显,对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收敛、东亚俱乐部收敛以及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双边经济收敛,均可以找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收敛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证据;而金融一体化对经济收敛推动的作用较为有限,本研究仅在东北亚地区和中国-泰国收敛组发现金融一体化对经济收敛的明显推动作用,且对于东北亚地区,这种作用是短期的,持久性不强。在东亚经济向世界发达水平的收敛过程中,与东亚区域内的情形类似的是,贸易自由化对经济收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然而,不同于区域内金融一体化在区域经济收敛过程中发挥的较为有限但方向为正的作用,东亚与世界的金融一体化由于导致东亚大多数经济体的资本流出和少数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入,阻碍了东亚整体经济向世界发达水平的收敛,并拉大了东亚内部的经济差距。为了协调好东亚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差距缩小之间的关系,加速东亚区域内经济收敛的实现,并推动东亚经济向世界发达经济追赶,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坤[5](2013)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与东亚经济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经济失衡与东亚奇迹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议题,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是将经济失衡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似乎成为危机后经济复苏的救命稻草。而作为经济失衡一方的东亚也遭遇到危机的严重冲击,区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也已迫在眉睫,经济转型将会是东亚在危机后面临的严峻挑战。那么,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与东亚经济转型之间是否有联系,东亚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将构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全球经济失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转型也不再是一个新问题。本文从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研究的综述中发现,无论是基于金融发展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新形态还是中心—外围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其研究重点都集中在全球经济失衡的逆差方,即具有金融比较优势的国家或中心国,也就是美国;而调整失衡的压力则主要由处于金融比较劣势的外围国即全球经济失衡的顺差方东亚经济体承担。虽然调整的压力集中在东亚,但理论研究却大都是关于发达国家经常账户的逆转,而关于东亚新兴经济体经常账户逆转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试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切入,探索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和发展与东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揭示影响东亚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首先,本文将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球经济失衡分为两个阶段,即“美日失衡”和“美中失衡”,从贸易和金融两个层面分别选取相应的度量指标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进行考察。通过以上考察可知,全球经济失衡最显着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贸易失衡与金融失衡并存,尤以当前的美中失衡最为显着。那么,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就不能只考虑对贸易失衡的调整,还应该考虑对金融失衡的调整,以及贸易失衡和金融失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因此,本文定义了国际分工新形态,即“金融国家”和“贸易国家”之间的分工,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全球经济失衡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具备成为“金融国家”条件的经济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和“贸易国家”之间逐渐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全球经济失衡不可避免地产生于这一过程,它既是“金融国家”金融霸权的表现,也是“贸易国家”依附霸权困境的真实反映。其次,本文探讨了东亚经济转型的内涵与本质。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本文对经济转型的一般内涵与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认为经济转型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以制度变迁为基础,以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为动力,渐进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在引入“产权分工”的概念后,本文将金融发展纳入到经济转型过程中,并认为它起到了关键作用。随后,本文在结合全球经济失衡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据此揭示出全球经济失衡和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实质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现,东亚经济转型的本质就是找到能够改变东亚“贸易国家”在当前国际分工新形态中对“金融国家”依附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分工则是推动东亚经济转型的动力。在以上对全球经济失衡和东亚经济转型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以往关于金融发展与全球经济失衡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都是通过理论或实证检验证明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其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或是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显着影响。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将制度和分工纳入到研究体系中,重视制度和分工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没能将制度、金融发展和分工同时纳入到研究框架中,对金融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也较少。在庞春(2009,2010)构建的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启示下,本文将金融发展引入分工体系中,也就是将经济中的金融部门视为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在庞春(2010)三产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四产品模型及其拓展。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揭示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即金融发展在制度效率和金融交易效率的改进下推动劳动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结合理论研究的结论,对东亚经济转型得出以下启示:若要改变当前东亚对美国最终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依赖的现状,东亚区域内制度效率的改进、服务部门交易效率的改进以及金融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是关键。制度效率和交易效率的改进将会推动服务部门内分工的深化、个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服务部门的发展特别是金融部门的发展将会带动区域内有效需求的增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换言之,东亚若要减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区域内服务部门特别是金融部门的发展是关键,而服务部门对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在第五章中,本文运用静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别通过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和序列相关检验及Sargan检验对模型进行估计,在对实证结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危机后的经济转型进行相应的预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危机后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和东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以此验证了前文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第六和第七章分别从区域合作层面和国别层面对东亚经济转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东亚经济转型在区域层面上需要区域内各经济体加强贸易与金融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合作;东亚经济转型在国别层面上即中国经济的转型,使之成为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和金融资产提供者,其本质是金融发展的转型,归根结底是相应的制度转型。因此,东亚经济转型的本质是制度效率和交易效率改进下的金融转型。只有实现了金融转型才能真正有效地扩大东亚的内部需求,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扭转现阶段东亚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劣势,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的内生化。
刘亮[6](2013)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全球化、特别是国际货币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出现以后,东亚各国进行了深刻反思,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努力探索如何通过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达到防范金融危机、稳定经济发展之目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亚货币合作作为区域性货币体系的构建安排,对于改革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升区域性货币(日元、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更新、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提出、分析并解决东亚货币合作的以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考察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现状、分析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阶段、层次及深化货币合作的动因等;二是分析东亚进入深层次货币合作所需的条件,并考察东亚现已具备的基础和存在的障碍;三是根据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和条件,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与前景。本文立足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结合2008年后各国热议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在参考国际货币合作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分析东亚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已有的合作安排的基础上,东亚地区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动因、条件、障碍,研究东亚进行汇率机制协调等深层次货币合作的路径,并简要阐述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担任的角色。本文认为:“清迈倡议”的提出,东亚区域各国、各层次对话机制的成立、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是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得到的代表性成果。但在短中期内,东亚地区难以实现区域内单一货币流通的构想。东亚货币合作现阶段的主要方向是构建区域“货币锚”(anchor),建立区域内汇率协调机制。东亚地区进行有效的汇率协调需注意以下问题: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和外围条件;区域内各经济体在国家战略和合作意识方面的分歧,尤其是中日在货币合作策略、货币合作范围上的不同界定;东亚短时期内仍难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由于受到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差较大、贸易开放度各异、经济周期并非完全同步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深层次的东亚货币合作可通过由次区域到全区域的方式逐步展开。短期内,在次区域内部,以初步汇率合作为核心进行区域汇率机制协调、实现低层次的经济政策磋商;长期内,构建汇率稳定机制,深入推进区域内货币合作,实现汇率制度、经济政策的深度协调。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论文要研究的基本问题,阐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动因、条件、路径等东亚货币合作的关键问题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对东亚货币合作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指出货币合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货币合作主要是汇率合作机制,广义的货币合作还包括微观金融领域的货币政策制定、金融市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等,本文对这几种合作都有所涉及,但着力于研究汇率机制层面上的货币合作。同时,第一章还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章对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在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部分,重点回顾两种理论基础:一是金融危机与东亚货币合作。主要包括金融危机理论和金融危机与东亚货币合作关系理论。后者作为研究重点,主要讨论金融危机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相互推动关系。二是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作为研究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理论,最优货币区(OCA)理论贯穿于本文研究过程。国际货币合作实践部分主要讨论国际货币合作历史中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经验为研究货币合作提供了规律性思路,而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作为最为成功的货币合作实践为研究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实践经验。在国际货币合作的实践部分,加入关于拉美国家美元化的分析,主要目的在于:东亚地区目前尚无法摆脱在国际贸易、投资等领域对美元的依赖,研究拉美国家美元化的原因有助于理清东亚货币合作过程中美元作用与拉美国家的差异;研究拉美国家美元化的成本和收益以及拉美国家的去美元化倾向,有助于在区域货币合作研究中正确考量美元在区域货币篮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和动因进行分析。现有的东亚货币合作主要集中于第一阶段的危机救助和监督领域,对于第二阶段的汇率机制协调和第三阶段的货币同盟建设则鲜有涉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清迈倡议”(CMI)、东盟监督机制(ASP)等区域性监督救助机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亚洲债券基金、共同外汇储备库等机制性救助载体。对于汇率合作,目前东亚地区只在信息协调与监控、储备库资源协调等方面有所进展,实质意义上的汇率合作尚无明显进展。在货币合作的动因方面,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实动因主要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IMF救助缺位导致金融危机迅速扩散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等)的发展推动东亚货币合作,欧元区的成功实践对东亚地区的示范意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也是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动力之一。理论动因方面,本文阐述了货币合作的金融稳定效应、经济增长效应、收益成本分析,并指出进行货币合作对区域的收益大于丧失铸币税、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成本。第四章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和基础进行了OCA分析,并考察了美国、日本、中国、东盟等区域战略利益主体在东亚货币合作中持不同态度的战略考虑。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性方面,本文认为东亚地区劳动力流动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主要靠产业发展推动,而非自发的市场行为,劳动力流动占比尚未达到欧元区成立时的水平;资本流动性不高,区域内开放度各异。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上,从股票市值占比、固定资本形成、债券市值等指标来看,东亚地区资本市场已趋于对称,但各经济体内部金融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差异。在贸易一体化程度上来看,东亚国家整体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高于欧元区成立之前各国的水平。但区域间对外贸易依存度差异较大,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汇率稳定协调,以便适应一体化发展要求。在宏观经济结构和相似性方面,东亚各国在经济增速和经济周期上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同步性,但区域内各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仍有较大差异,且各国宏观经济指标并不收敛(convergency).在各国博弈方面,日本试图推动东亚货币合作建立日元为基础的亚洲共同货币,美国则出于维护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战略部署和地缘政治考虑,一直反对东亚地区内部进行各种形式的“排它性”合作,希望以“亚太地区”范围进行合作。中国正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适应国内企业对外贸易、投资对汇率稳定的需求,但现阶段中国的主要任务仍是立足区域,发展国内经济,加强与区域内各国的经贸联系,并未对货币合作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东盟各国与日本仍存在历史芥蒂、与中国有领土争端,并不希望两国成为区域货币合作的主导,然而又存在着通过东亚货币合作提高危机救助和防范能力的现实诉求,因此,东盟实施“模糊表态”战略,引入美国、日本、中国等主要战略利益主体,企图在各国战略博弈中制衡各国,实现自己主导的区域合作。各国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也成为东亚货币合作在短期内难有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障碍之一。第五章从实践角度,提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具体途径。东亚区域金融合作首要目标是完善东亚信息共享和援助机制,中期建立东亚汇率稳定机制,长期建立共同货币区。东亚地区已在信息共享和危机援助方面有所进展,近期应逐步加强和完善。本文重点讨论东亚货币合作中汇率协调机制的构建。汇率制度选择取决于各国经济规模、对外依存度、产品和出口结构等因素。东亚目前各国汇率制度不尽相同,要进行汇率机制协调,首先应选择合适的“锚”。东亚地区并不具备拉美国家90年代时进行美元化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美元作为东亚进行货币合作的唯一货币锚并不现实。日元走弱、人民币尚未区域化、国际化,也无法承担货币锚角色。本文认为,东亚地区可以采用SDR+货币篮子作为名义锚,并通过逐步降低货币篮子中美元、欧元的比重,最终实现SDR+区域内货币(人民币、韩元、日元等)为主体的货币篮子。东亚进行汇率协调可分五步进行:第一步建立汇率制度、汇率波动的政策对话;第二步通过各国货币对美元有更大的弹性实现汇率制度的正式协调;第三步采取正式但是松散的汇率政策协调;第四步和第五步实现正式、强化的汇率政策协调。第六章阐述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定位与策略。从中国视角来看,在比较中日货币竞争力与中国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的基础上,阐明我国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定位。并在对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给出中国推动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目前中国应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专注于在经济领域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往来。长此以往,经济利益将会克服政治紧张情绪,将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时随着经济实力增长、战略目标转移,加快深入东亚货币合作便可水到渠成。
付丽颖[7](2012)在《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借助世界经济史中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的研究方法,从国际金融史时空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对中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历时性意义上,战后日元国际化经历了1973-1984年的起步、1985-1989年的官方推进、1990-1998年的收缩以及1999年以后的日元区域化这四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则包括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边境流通为特点的民间自发阶段和2009年开始的官方推动阶段。中日两国货币国际化的背景与进程,表现出了一种“错时性”。从货币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与条件看,1997年的中国与1973年的日本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是地缘结构与制度差异造成了两国货币国际化表现与程度的不同。2009年的中国与1985年的日本面临着相似的国际环境与机遇,日元国际化在此阶段的扩张及其在1990年后的收缩警示着我们:货币国际化的路途绝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共时性范畴。在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存在互动关系,两种货币在亚洲区域内面临着核心与边缘的竞争。实行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的货币国际化经验,从实践上展示了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货币选择理论、货币替代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使得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分析之后,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中日两国的内部经济条件、对外经济关系、国家金融制度特征以及国际金融秩序角度对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比较民间自发阶段的中日货币国际化。具体包括:从国际货币职能角度分析日元在贸易结算、储备资产、国际融资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从人民币境外流通、央行货币互换和香港离岸中心角度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特征;对国际化起步期的日元与人民币进行总结。进而,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进行比较。在分析中日两国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共同背景——世界经济失衡和美国金融外交基础上,将日元国际化扩张阶段的措施、成效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比较。其后,对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在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过程中依旧占据着金融主导地位。美元体制强有力地制约着日元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基于日本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贸基础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体制的现实,两国货币相继走上区域化道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论文的最后部分,首先总结了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同时也正视了东亚区域内日元与人民币既有竞争又需合作的现实,最后,基于中国具有的“一国四币”独特优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展望并就具体策略提出了建议。
张东奎[8](2012)在《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的最后30年是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期,利率市场化是这一自由化浪潮中最为核心的改革任务。在这30年中,许多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以不同的方式实践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是收到的效果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普遍成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的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里,一部分国家能够基本顺利地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另一部分国家则成为了改革失败的典型案例。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相同的,但是其改革的效果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意味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难以把控的种种矛盾,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成功实现,而如果不能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将可能导致矛盾升级为冲突而最终拖累整体经济发展。为了选择更具代表性和借鉴性的研究对象,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东亚经济体,通过研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7个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对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中使用了历史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从纵向角度分别对每个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和作用进行了有侧重性的梳理,而后从横向角度对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东亚经济体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表现出了四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改革动因的相似性,即改革前严格的利率管制束缚了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市场对效率与公平的追求形成了对利率放开的客观要求。为了满足这种客观要求,东亚经济体的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以适应经济发展。二是改革有利于东亚经济体宏观经济稳定,即通过各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其经济在改革开始前后基本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三是改革有利于东亚经济体控制通货膨胀,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各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都较改革前有了明显的降低,且除特殊年份外总体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波动状态。四是改革有利于东亚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即改革使各经济体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增强,金融创新产品增加,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提升。由于各经济体的环境与政策导向不同,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东亚7个经济体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现在:第一,东亚各经济体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在改革前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经济积累比较充实,制度建设比较完善的经济体。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改革前的宏观经济不够稳定、经济积累有限且制度建设不足。第二,东亚各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模式不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都持续了10-20年的时间,属于渐进式改革。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属于激进式改革。第三,东亚各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济效果不同。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的宏观经济波动较大,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三个国家。通过分析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异同点,本文得到了三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选择会关系到改革的成与败。韩国和马来西亚等经济体的改革实例证明当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现状不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强行实施改革只会造成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使得利率水平短时期内大幅度上扬或剧烈波动,引发物价水平不合理波动且阻碍国民经济增长,迫使货币当局不得不重新实施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经济体的改革实例则证明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改革的成功完成。第二,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产品创新的互动与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密切,利率市场化改革会促进金融产品创新的增加,而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反过来也会推动改革的顺利完成。第三,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关系到改革的效果。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对监管的充分实施使其改革的过程比较顺利、改革后的经济效果也相对较好,而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在监管方面的缺失则在金融系统中埋下了危机的隐患。中国自1996年以来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首先得到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随即开始放松利率管制,促进中国资金市场供求失衡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关于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也遵循着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顺序稳步推进。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完成了大部分内容,接下来的关键问题体现在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领域。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体现为“增量改革”特征,这与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相一致,表现为体制外的新生力量形成的新体制迂回改造旧体制的革新,即在既定框架下的市场化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宏观经济中储蓄、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作用并未突现出来。储蓄的利率弹性、消费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难以表现出来,即利率变化对储蓄、消费和投资的理论影响作用不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完全性和特殊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容将围绕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和建立有效的基准利率等方面展开,而关系改革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问题在于与改革相关的配套机制的完善过程,这些机制突出体现在市场竞争机制、产品定价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社会舆论机制等四个方面。
娄季芳[9](2012)在《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经贸联系密切,经济总量和经贸总额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相比于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相对较低,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不匹配。同时,次贷危机后,三大国际货币——美元、欧元、日元出现不同程度的信心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高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也是当前国际经济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包含巨大收益,其长远利益超过近期利益,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采用了内外因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法、整体性分析与结构性分析相结合、国际比较分析法、战略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民币的现状,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当前的三大国际货币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人民币所处的国际化阶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中将会遇到的风险和障碍,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的路径和举措。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难点;第二章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与观点综述,分别介绍了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货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的观点综述、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的观点综述;第三章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经济背景、国际经济背景,并比较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与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背景的异同;第四章货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介绍了货币国际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并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同三大国际货币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章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风险分析,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既有市场风险也有非市场性风险)、并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应对货币国际化风险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我国提供借鉴;第六章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两种模式:一种是渐进模式,一种是战略导向模式,这两种模式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具有相互包容性,是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两种手段。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已经处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未来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但是我国依然面临人民币国际化的诸多瓶颈,比如:人民币境外流通的范围狭窄、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银行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较少、我国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仍在摸索阶段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需要我国加以完善。通过对我国具体国情的分析和国外经验教训的借鉴,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通过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渐进模式,基本内容是“两个三步走”,即按照我国市场的发育程度,先易后难地实现人民币在职能上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以及由近及远地实现人民币在地域上的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另一种是战略导向模式,该模式是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制度设计改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引导市场主体朝向战略目标行动。这两种模式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具有相互包容性,二者协同发展、缺一不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应该同时采用这两种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者的积极性,共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实现。
史伟成[10](2011)在《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从亚洲货币基金设想、到“清迈协议”的签订、再到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东亚金融合作在区域内各成员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及合作意愿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取得重大突破,这颠覆了传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阶段论的逻辑。它是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所暴露的东亚国家的银行和金融制度的脆弱性以及区域内没有相应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网络的危害性之下,东亚所做的金融合作实践探索。危机给东亚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开启了东亚金融合作的跨越式发展。东亚外汇储备库就是在东亚虽然不具备欧洲、北美一体化的程度和传统,却在区域流动性支持上实现突破的成果,为未来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及其相关建设是东亚各成员在应对金融风暴冲击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合作共识的升华。由东亚各国(或地区)按约定比例共同出资,成立维护东亚金融秩序稳定所需的流动性支持。它是目前在东亚尚不具备关于主权让渡谈判条件的形势下,还能寻找到合作共识的突破点。而现有经济一体化理论很难解释东亚金融领域率先开展的这种合作模式。于是,需要寻找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因为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构建模式及其金融稳定性作用具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性,所以本研究通过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作为分析方法,对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进行论证,来探索东亚发展和合作所需要的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对东亚金融合作的区域性特征、东亚外汇储备库的供给方式及有效管理等相关建设议题进行系统分析,来验证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对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的适用性,并为未来区域金融合作提供制度建设的参考;同时,通过比较东亚与其他区域金融合作形式的异同,并结合东亚的经验教训来探索未来东亚金融区域合作的发展和可行性路径。就中国而言,一方面,借由参与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积极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有助于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外部金融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在区域一体化浪潮之下,它也有助于中国在周边战略、区域战略及多边战略选择上做出科学的定位并创造了条件,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参与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意愿、理念,实现战略的优化。因此,它具有影响全局的重要意义。
二、从东亚发展看“金融深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东亚发展看“金融深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金融一体化的文献综述 |
1.2.2 金融一体化经济效应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范围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金融一体化理论基础 |
2.1 金融一体化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金融一体化理论框架 |
2.2 金融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
2.2.1 金融一体化经济效应的基本理论 |
2.2.2 金融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 |
2.2.3 金融一体化的消费风险分担效应模型 |
2.2.4 金融一体化的福利收益效应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实背景 |
3.1 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3.1.1 忧患意识与金融危机的推动 |
3.1.2 政府主导下金融合作倡议的发展 |
3.1.3 后危机时代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机遇 |
3.2 东亚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1 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
3.2.2 东亚金融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实证分析 |
4.1 主成分分析法 |
4.1.1 主成分分析模型 |
4.1.2 主成分分析法的适用性 |
4.2 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趋势分析 |
4.2.1 金融一体化趋势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金融一体化趋势的主成分分析 |
4.2.3 金融一体化趋势的综合评价 |
4.3 东亚各经济体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实证分析 |
4.3.1 金融一体化国别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东亚各经济体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主成分分析 |
4.3.3 东亚各经济体金融一体化程度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1 东亚经济增长的现状描述 |
5.2 东亚金融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检验 |
5.2.3 估计方法的选择 |
5.2.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2.5 稳健性检验 |
5.3 东亚金融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 |
5.3.1 不同经济水平的影响 |
5.3.2 不同金融市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亚金融一体化的消费风险分担效应分析 |
6.1 东亚消费风险分担的现状描述 |
6.2 东亚金融一化消费风险分担效应的实证分析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检验 |
6.2.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3 影响消费风险分担的因素分析 |
6.3.1 计量模型设定 |
6.3.2 变量说明 |
6.3.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福利收益效应分析 |
7.1 金融一体化促进福利收益的渠道 |
7.2 东亚金融一体化福利收益效应的实证分析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变量说明 |
7.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TPP促进东亚经济再平衡的不确定性及中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TPP对东亚地区经济再平衡缺乏理论支撑 |
三、东亚经济体缺乏适用 TPP规则的现实条件 |
四、TPP难以改变东亚地区贸易网络格局 |
五、TPP对调整东亚地区金融失衡缺乏针对性 |
六、中国的对策 |
(一)深入研究 TPP条款,加快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二)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开拓新的经贸市场 |
(三)以技术进步为基础,促进内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 |
(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东亚经济体的金融合作 |
(3)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农村融资的界定与内涵 |
2.1.1 农村融资的界定 |
2.1.2 农村融资的内涵 |
2.2 农村融资的理论基础 |
2.2.1 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演变 |
2.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2.3 公共财政支农理论 |
2.2.4 工业化理论 |
2.3 农村融资的分类与绩效研究 |
2.3.1 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 |
2.3.2 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 |
2.3.3 农村民间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 |
2.4 农村融资制度创新研究 |
2.4.1 完善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创新研究 |
2.4.2 完善财政支农的对策建议研究 |
2.4.3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方向研究 |
2.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3 法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融资理论分析 |
3.1 法经济学理论概述 |
3.1.1 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3.1.2 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3.1.3 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3.2 农村融资的界定与类型 |
3.2.1 农村融资及其意义 |
3.2.2 农村融资的三种类型 |
3.2.3 农村融资三种类型的关系分析 |
3.3 法经济学在农村融资中的理论应用 |
3.3.1 法经济学在农村融资中的适用性:公平与效率视角 |
3.3.2 法律规制与农村融资行为:供求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国家农村融资改革的经验借鉴 |
4.1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改革经验借鉴 |
4.1.1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分析 |
4.1.2 赞比亚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分析 |
4.1.3 印度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分析 |
4.2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改革经验借鉴 |
4.2.1 美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分析 |
4.2.2 日本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分析 |
4.2.3 德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分析 |
4.3 典型国家财政支农经验借鉴 |
4.3.1 美国财政支农经验借鉴 |
4.3.2 印度财政支农经验借鉴 |
4.4 国外农村融资对我国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村融资的历史变迁与现实问题 |
5.1 农村金融的发展史及现实问题 |
5.1.1 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发展变化 |
5.1.2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变化 |
5.1.3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4 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 |
5.2 财政支农政策发展及现实问题 |
5.2.1 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变化 |
5.2.2 财政支农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村融资的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6.1 中国农村融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中贷存比大幅下降 |
6.1.2 财政支农近年快速提升 |
6.1.3 农村民间金融地位重要 |
6.2 农村融资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
6.2.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农业与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
6.2.2 变量选择、数据处理与模型设定 |
6.2.3 计量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农村融资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
7.1 农村融资改革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 |
7.1.1 农村融资改革的必要性 |
7.1.2 农村融资改革的有利条件 |
7.2 农村融资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
7.2.1 农村融资改革的目标 |
7.2.2 农村融资改革的方向 |
7.3 农村融资改革创新的制度框架设计 |
7.3.1 总体框架设计 |
7.3.2 正规金融改革的制度设计 |
7.3.3 民间金融改革的制度设计 |
7.3.4 财政支农改革的制度设计 |
7.4 农村融资改革创新的现实路径 |
7.4.1 时间路径选择 |
7.4.2 空间路径选择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关系研究 ——以东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章的结构和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收敛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 经济收敛的含义和分类 |
二、 经济收敛理论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 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与内涵 |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
三、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 |
四、 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三节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关系的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
一、 贸易自由化对经济收敛影响的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
二、 金融一体化对经济收敛影响的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基于东亚区域内多国间关系的考察 |
第一节 东亚经济的β收敛检验 |
一、 检验方程设定 |
二、 实证模型设定 |
三、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四、 小结 |
第二节 东亚经济的σ收敛检验 |
一、 σ收敛的度量方法 |
二、 东亚σ收敛检验 |
三、 小结 |
第三节 东亚经济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检验 |
一、 实证模型设定 |
二、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三、 东亚经济收敛速度的比较分析 |
四、 小结 |
第四节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回顾及程度测度 |
一、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实践回顾 |
二、 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测度 |
三、 东亚区域金融一体化的测度 |
四、 小结 |
第五节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内在关联 |
一、 实证模型设定 |
二、 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因果关系检验 |
三、 东亚区域金融一体化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因果关系检验 |
四、 小结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基于东亚区域内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关系的考察 |
第一节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经济收敛的实证检验 |
一、 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 |
二、 实证模型设定 |
三、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四、 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回顾及程度测度 |
一、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回顾 |
二、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贸易自由化的测度 |
三、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的测度 |
四、 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的内在关联 |
一、 中国-东亚其他经济体贸易自由化与经济收敛的因果关系检验 |
二、 中国-东亚其他经济体金融一体化与经济收敛的因果关系检验 |
三、 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基于东亚与全球经济关系的考察 |
第一节 东亚经济体与美国之间经济收敛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东亚-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东亚向世界发达经济收敛的影响 |
一、 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分析 |
二、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四、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与东亚经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全球经济失衡形成的原因 |
1.2.2 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及其调整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全球经济失衡的内涵 |
2.1 全球经济失衡的度量指标 |
2.1.1 贸易层面的度量指标 |
2.1.2 金融层面的度量指标 |
2.1.3 数据来源 |
2.2 “美日失衡”的发展:1982-1996 年 |
2.2.1 发展背景 |
2.2.2 贸易层面的考察 |
2.2.3 金融层面的考察 |
2.3 “美中失衡”的发展:1997-2009 年 |
2.3.1 发展背景 |
2.3.2 贸易层面的考察 |
2.3.3 金融层面的考察 |
2.4 全球经济失衡的本质特征 |
2.4.1 关于全球经济失衡认识的回顾 |
2.4.2 “金融国家”、“贸易国家”间的分工与全球经济失衡 |
第3章 东亚经济转型的内涵 |
3.1 经济转型的理论支撑及其内涵 |
3.1.1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回顾 |
3.1.2 经济转型的内涵 |
3.2 东亚模式与全球经济失衡 |
3.2.1 关于东亚模式发展的回顾 |
3.2.2 东亚“贸易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全球经济失衡 |
3.3 东亚经济转型的内涵 |
3.3.1 关于东亚经济转型本质的再探讨 |
3.3.2 影响东亚经济转型的因素 |
3.3.3 东亚经济转型—“贸易国家”困境的转变 |
第4章 金融发展与东亚经济转型—理论模型 的研究 |
4.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回顾 |
4.1.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4.1.2 金融一体化(全球化)与经济增长 |
4.1.3 制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4.1.4 分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4.1.5 小结:对东亚经济转型的启示 |
4.2 分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1 —三产品模型 |
4.2.1 模型 1 的基本假定 |
4.2.2 模型 1 的均衡决策 |
4.2.3 模型 1 的比较静态分析 |
4.2.4 模型 1 的结论 |
4.3 分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2—四产品模型 |
4.3.1 模型 2 的基本假定 |
4.3.2 模型 2 的均衡决策 |
4.3.3 模型 2 的比较静态分析 |
4.3.4 模型 2 的结论 |
4.4 分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3 —四产品模型 的拓展 |
4.4.1 模型 3 的基本假定 |
4.4.2 模型 3 的均衡决策 |
4.4.3 模型 3 的比较静态分析 |
4.4.4 模型 3 的结论 |
4.5 理论模型结论 |
第5章 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检验 |
5.1 样本描述与实证模型的构建 |
5.1.1 样本描述 |
5.1.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5.2 金融发展与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 |
5.2.1 基于经常账户的考察 |
5.2.2 基于储蓄率的考察 |
5.2.3 关于经济失衡调整的预测 |
5.3 金融发展与经济转型 |
5.3.1 基于投资的考察 |
5.3.2 基于消费的考察 |
5.3.3 危机后经济增长的预测 |
5.4 实证结论 |
第6章 东亚经济转型的现实基础 |
6.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与未来 |
6.1.1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
6.1.2 美国与东亚双边经济关系的现状 |
6.1.3 东亚经济一体化指标的构建和分析 |
6.1.4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的战略选择 |
6.2 人民币和日元在东亚区域内的影响力分析 |
6.2.1 汇率波动的经济绩效分析 |
6.2.2 汇率波动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 |
6.2.3 人民币、日元汇率波动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 |
6.2.4 人民币和日元的影响力分析:竞争还是合作? |
第7章 中国在东亚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及战略选择 |
7.1 中国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能力现状的分析 |
7.1.1 中国进口贸易现状分析 |
7.1.2 中国进口贸易来源地研究 |
7.1.3 中国进口贸易产品分类研究 |
7.1.4 结论 |
7.2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转型 |
7.2.1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 |
7.2.2 中国经济失衡的内外联系 |
7.2.3 如何启动居民消费 |
7.2.4 启动居民消费的选择 |
7.3 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
7.3.1 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 |
7.3.2 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 |
7.3.3 农村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东亚货币合作动因的文献综述 |
1.2.2 东亚货币合作条件的文献综述 |
1.2.3 东亚货币合作路径和方案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2 内容安排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东亚 |
1.4.2 一体化 |
1.4.3 货币合作 |
1.5 主要创新及主要结论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主要结论 |
1.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
2.1 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危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 |
2.1.2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 |
2.2 国际货币合作的实践 |
2.2.1 布雷顿森林体系 |
2.2.2 欧洲货币一体化 |
2.2.3 拉美国家美元化 |
第3章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现状和原因 |
3.1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现状 |
3.1.1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对东亚的影响 |
3.1.2 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与进展 |
3.1.3 东亚货币合作所处的阶段定位 |
3.2 东亚货币合作的动因 |
3.2.1 东亚货币合作的起因及现实动因 |
3.2.2 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动因 |
3.2.3 东亚地区汇率协调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章 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优货币区分析及各国博弈 |
4.1 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优货币区分析 |
4.1.1 东亚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分析 |
4.1.2 东亚地区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相似性分析 |
4.1.3 东亚地区经济冲击对称性分析 |
4.1.4 东亚地区最优货币区指数的实证检验 |
4.1.5 最优货币区检验结果总结 |
4.2 东亚货币合作中各国的博弈与分歧 |
4.2.1 东亚区域内部 |
4.2.2 东亚区域外部 |
第5章 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
5.1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一般原则 |
5.2 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 |
5.2.1 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
5.2.2 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
5.2.3 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
5.3 东亚货币合作的途径 |
5.3.1 近期建立东亚信息共享和援助机制 |
5.3.2 中期建立东亚汇率协调稳定机制 |
5.3.3 长期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
5.4 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汇率协调机制的构建 |
5.4.1 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经济因素分析 |
5.4.2 东亚地区汇率制度的现状及困境 |
5.4.3 东亚货币合作中汇率协调机制的构建路径 |
第6章 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定位与策略 |
6.1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动因与定位 |
6.1.1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 |
6.1.2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
6.1.3 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定位——中日视角分析 |
6.2 中国推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策略 |
6.2.1 积极推动与东盟、日本和韩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
6.2.2 加强同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协调 |
6.2.3 提高自身经济、金融实力并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及其一般理论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概观 |
第二节 货币集团时期的日元国际化 |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
小结 |
第二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条件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际金融环境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经济实力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对外经济关系比较 |
第四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内金融体系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民间自发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日元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人民币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三节 民间自发阶段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比较 |
小结 |
第五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背景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措施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的成效比较 |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 |
第一节 美元体制制约中日货币国际化进程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区域化的经济基础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在东亚的发展 |
小结 |
第七章 日元国际化的启示及人民币国际化展望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立意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利率理论的相关文献 |
1.2.2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的相关文献 |
1.2.3 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的相关文献 |
1.3 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基本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演进过程 |
2.1 古典利率理论 |
2.1.1 庞巴维克的利率理论 |
2.1.2 马歇尔的利率理论 |
2.1.3 维克塞尔的利率理论 |
2.1.4 费雪的利率理论 |
2.2 凯恩斯利率理论和新古典利率理论 |
2.2.1 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
2.2.2 新古典利率理论 |
2.2.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理论 |
2.2.4 利率理论的发展 |
2.3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框架 |
2.3.1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提出 |
2.3.2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特点 |
2.3.3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与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亚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1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1.1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
3.1.2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
3.1.3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效果 |
3.1.4 日本利率政策调整现状 |
3.2 韩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2.1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
3.2.2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
3.2.3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 |
3.2.4 韩国利率政策调整现状 |
3.3 中国台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3.1 中国台湾市场化的背景 |
3.3.2 中国台湾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
3.3.3 中国台湾市场化的效果 |
3.3.4 中国台湾利率政策调整现状 |
3.4 东盟新兴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4.1 新加坡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4.2 泰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4.3 马来西亚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4.4 印度尼西亚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比较分析 |
4.1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共同特点 |
4.1.1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相似 |
4.1.2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东亚经济体宏观经济稳定 |
4.1.3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东亚经济体控制通货膨胀 |
4.1.4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东亚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 |
4.2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显着差异 |
4.2.1 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 |
4.2.2 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模式不同 |
4.2.3 利率市场化的经济效果不同 |
4.3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 |
4.3.1 利率市场化的时机选择 |
4.3.2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产品创新的互动 |
4.3.3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
5.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 |
5.1.1 利率风险与利率风险管理的界定 |
5.1.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
5.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5.2.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影响 |
5.2.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行为的影响 |
5.3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
5.3.1 表内管理策略 |
5.3.2 表外管理策略 |
5.4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以日本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6.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6.1.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初探过程 |
6.1.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
6.1.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内在逻辑 |
6.2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6.2.1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储蓄的影响 |
6.2.2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消费的影响 |
6.2.3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投资的影响 |
6.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方法与理论 |
三.创新与疑难 |
第二章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与观点综述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世界货币的论述 |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 |
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理论 |
四.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五.货币本质与国际货币的定义 |
六.汇率决定的相关理论 |
七.其它相关理论 |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相关问题的观点综述 |
一.货币国际化的决定条件 |
二.判断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标准 |
三.货币国际化的风险与收益 |
四.国际货币的产生与形成机制 |
五.我国学者对货币国际化文献的综述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的观点综述 |
一.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性的观点综述 |
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实施条件的观点综述 |
三.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判断的观点综述 |
四.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与收益的观点综述 |
五.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实施路径的观点综述 |
六.观点小结 |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背景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经济背景 |
一.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 |
二.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问题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经济背景 |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 |
二. 次贷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的新情况 |
三.对未来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
第三节 国际比较:美、欧、日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背景 |
一.美元国际化的历史背景 |
二.日元国际化的历史背景 |
三.欧元国际化的历史背景 |
四.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与美元、欧元、日元的异同 |
第四章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
一.国际货币发行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
二.国际货币发行国对外经贸联系密切 |
三.国际货币发行国具有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 |
四.国际货币发行国具有较强的政治实力和较高国际地位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现状 |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 |
三.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 |
四.人民币债券的发行现状 |
五.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现状 |
六.我国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情况 |
七.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 |
八.人民币国际化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状与世界三大国际货币的对比分析 |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状与美元的对比 |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状与欧元的对比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状与日元的对比 |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分析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直接收益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间接收益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性风险 |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非市场性风险 |
第三节 国际借鉴及应对策略 |
一.美元的“特里芬两难”和美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 |
二.欧盟主权债务问题 |
三.日本经济增长困境与日元国际化的倒退 |
四.经验与教训 |
第六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模式 |
一.职能“三步走”:结算——投资——储备 |
二.地域“三步走”: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 |
三.两个“三步走”的统一 |
四.人民币国际化渐进模式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导向模式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导向模式的内涵 |
二.战略导向模式的理论分析和历史经验 |
三.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导向模式的 SWOT 分析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渐进模式与战略导向模式的相互包容性分析 |
一.渐进模式和战略导向模式的相互独立性 |
二.渐进模式和战略导向模式的相互包容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合作 |
第一节 金融危机是东亚金融合作的起点和初始推动力 |
一、亚洲金融危机唤醒区域合作意识 |
二、危机凸显东亚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从亚洲货币基金构想、"清迈协议"到东亚外汇储备库 |
一、亚洲货币基金构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二、"清迈协议"及其扩展 |
三、东亚外汇储备库是东亚合作的最新成果 |
第三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筹建和发展 |
一、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筹建过程 |
二、东亚外汇储备库与"清迈协议" |
第四节 各方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反应与评价 |
一、域内主要国家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反应与评价 |
二、域外主要国家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反应与评价 |
三、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注释 |
第二章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 |
第一节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综述 |
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两大理论来源 |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概念界定 |
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基本分类 |
第二节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架构及应用 |
一、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原则及条件 |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筹资机制及相关建设 |
三、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政策意义 |
四、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优势及挑战 |
第三节 区域金融合作制度的公共性分析 |
一、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和制度的公共性分析 |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对区域金融合作的适用性分析 |
三、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若干思考 |
注释 |
第三章 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一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公共性和有效性 |
一、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区域性公共属性特征 |
二、东亚外汇储备库的规模及其成本收益 |
三、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效率分析 |
第二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所需的配套措施 |
一、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需要成员的适应性调整 |
二、东亚外汇储备库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互动 |
三、影响东亚外汇储备库有效性的相关变量 |
第三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未来发展 |
一、影响东亚外汇储备库发展的因素 |
二、未来东亚外汇储备库发展前景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对欧盟、北美与东亚区域性金融合作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与区域金融合作 |
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统一货币 |
二、对欧盟金融合作的评析及启示 |
第二节 北美区域一体化和金融合作 |
一、以"北美框架协议"为主的货币安排及特点 |
二、北美区域一体化中的金融合作 |
第三节 东亚、欧盟和北美区域金融合作的比较 |
一、从区域性公共产品视角比较分析 |
二、从经济一体化视角的比较分析 |
三、从政策选择视角的比较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东亚金融合作和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
第一节 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看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一、决定参与区域性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因素 |
二、谋求东亚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二节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和中国区域合作战略 |
一、中国区域性战略的主要内容和调整 |
二、中国区域性合作战略有效性评析 |
第三节 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路径 |
一、中国国际角色构建对中国外交提出的新要求 |
二、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路径和原则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东亚发展看“金融深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经济效应研究[D]. 苏春子. 辽宁大学, 2018(01)
- [2]TPP促进东亚经济再平衡的不确定性及中国的对策[J]. 陈继勇,吴颂.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3]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 胡玥. 山西财经大学, 2013(08)
- [4]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收敛关系研究 ——以东亚为例[D]. 杨帆. 东北师范大学, 2013(12)
- [5]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与东亚经济转型[D]. 张坤. 吉林大学, 2013(08)
- [6]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 刘亮. 武汉大学, 2013(10)
- [7]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D]. 付丽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8]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D]. 张东奎. 吉林大学, 2012(12)
- [9]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 娄季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1)
- [10]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 史伟成. 复旦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