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宁的合作制思想与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论文文献综述)
曾长秋,马赛[1](2006)在《列宁合作制思想与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文中认为列宁农业合作制思想涉及合作制的方法、原则、条件和合作社性质,开创了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我国当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即将推行的股份合作制,则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飞跃”。它既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列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周尤正[2](2014)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文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是农村的小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基础的是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最关键、最具挑战性的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四化”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农业发展规划。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望迎来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新时期。因此,分析中国农村的具体国情,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探寻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性,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并借鉴西方农业发展理论及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出发,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中外比较分析的视角,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回顾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理论先导和创新成果,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和历史经验,借鉴了国外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本文针对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及推进城镇化等几个重点领域从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对策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成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些基本认识,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虽然这些认识可能是初步的、宏观的,但都是当前农业发展中急需去规划、实施和突破的,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对当前和今后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篇论文的结构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主要包括对农业现代化基础知识和有关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逻辑思路和创新之处;其次对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界定;最后对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影响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重大关系及相关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解读。第一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来源。本章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而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则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难探索和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先导。尽管毛泽东晚年的一些探索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失误和教训也是宝贵的财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经验借鉴。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主要回顾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创新。本章首先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理论与时俱进的角度,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其次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历史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对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启示。第三章“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经验与启示”主要介绍了世界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具有的中国特色。本章首先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要借鉴其经验,又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路径;其次对前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起因、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指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出现前苏联的失误和偏差,通过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四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农业产业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本章首先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指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形式是企业化;其次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指出每一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服务社会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产业引导等基本措施。第五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农地流转规范化”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即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本章首先从涵义、特征、类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农民权益、探索流转模式、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第六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化”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问题,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本章首先从当前我国农业经营面临的挑战的角度对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最后,着重对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经营方式创新、发展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思路,并结合一些地方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对策的探讨。第七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动力:农村城镇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推动力,即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发展。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就地城市化等开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些重要举措。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是多元化的视角、全文既注重经典文献分析,又注重对当前重大政策解读,既回顾历史经验,又观照国外发展道路,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有机结合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二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成果选取几个重点领域,分章节进行梳理和探讨,力图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杨悦明[3](2019)在《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经济理论,指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为列宁引导苏俄农民进入社会主义的重要方式,并在我国得到发展与实践创新。其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合作社的性质、意义、步骤、条件、基础,建立合作社制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等,为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当前农村大部分农户还是一家一户独立承包分散经营,个体的农业小生产显然与大市场越来越不适应,农民增收依旧困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将分散的不同农业生产主体联合起来,有助于实现农业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的结合,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接轨。但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实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甚至一部分人还没有完全认可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很有必要。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以列宁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着作为依托,从合作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概念解释,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动态形成过程出发,研究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历史价值。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四个时期进行阐述。最后是得出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张晓霞[4](2020)在《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作社理论初现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并由一种美好的设想逐渐走向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将合作社看做是引导小农经济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经济形式和组织载体。列宁在借鉴和继承前人合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创新发展了合作社理论。这一理论成果的成熟完善紧随着俄国社会前进的步伐,经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战时共产主义再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主要发展阶段,是对俄国合作经济的概括、总结和提升。列宁合作社思想内涵丰富,其思想的精华凝聚在他的晚年着作《论合作社》一文中,文中深刻阐明合作社是使农民感到简单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有效结合了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充分体现出合作社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且列宁始终遵循俄国是落后小农国这一基本国情强调发展流通领域的合作,在坚持农民自愿参与、实行国家帮助原则,以及利用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农民思想转变的过程中,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探索出小农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有效路径。今天重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出发,结合我国合作化的具体实践,探究合作社思想的精神实质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深刻阐述,主要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两个方面入手,体现出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第二,主要阐述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从形成的背景以及形成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厘清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三,主要介绍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丰富内涵,从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鲜明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对列宁合作社思想在苏联的实践反思做了简单评述。第四,以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实践为切入点引入到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实践。将合作社思想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转入到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回顾了我国从建国后再到新时代合作社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发展。第五,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探究列宁合作社思想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实践启示。
钟瑛[5](2017)在《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合作社运动历史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列宁在俄国革命的实践中提出的农业合作制构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新中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中国化的内涵。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中国化新发展。
高岳峰[6](2014)在《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继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后,中共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高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新部署,也是给学术理论界提出的新课题。“三农”问题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发展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视角,对农业农村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然而,鲜有学者将农村发展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导论部分通过系统扫描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农村发展的代表性成果,试图大致勾勒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的轮廓,初步阐发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第一章侧重于文本的角度,试图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相关论述。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取代过时的小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工业时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合作劳动是保障社员权利的最好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用暴力去剥夺小农;城乡对立是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历史阶段的产物,通过合作社发展大规模经济、加大国家对农村的支援等,是消灭城乡差别的重要前提。二是列宁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列宁在探索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了关于改造小农经济的思想、关于正确对待农民个人利益的思想、关于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在农民中开展文化工作中的思想等等,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发展理论。三是斯大林关于农村发展理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继承、扞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来解决苏联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时,产生了严重的历史偏差,对社会主义国家农村建设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站在历史的新地平线上,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发展思想的发展与流变,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没有过时,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探索,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从抽象的理论原则向具体实践的转换的艰辛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第二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全景式地再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理论探索。毛泽东针对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实行“农业八字宪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以及加强农村教育等构想。六十多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诸多实践,无论是取得的成绩还是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从毛泽东的农村发展思想中得到启示。邓小平着眼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农村的现实问题,在继承毛泽东有益探索的基础上,从农民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农村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农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及其社会主义农业所有制结构理论等方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江泽民针对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提出要从政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要从市场机制入手深化农村改革、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等,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理论。胡锦涛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采用“多予、少取、放活”等等思想,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农村发展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高度,提出应该从制度层面入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总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马列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第三章主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角度,探讨新型农民的培育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能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这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等方面。因此,培育新型农民,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跨越,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的核心问题。我国新型农民培育起步较晚,必须总结、吸收和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上百年的有益经验。我国与巴西、印度都是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与越南、古巴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相似的国情使得这些国家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培育新型农民,应该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发展主体理论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农业学历教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型农民的培育提供丰厚的土壤。第四章主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角度,探讨农业现代化问题。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现代化与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的统一,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好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然而,由于我国的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土地、金融等生产要素市场尚不完备;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等等,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同的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同,土地规模经营是美国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特征,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创新则在以色列农业现代化中起支配作用,韩国则主要是通过政府作用的发挥来实现现代化的。通过研究各国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中抽取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因子,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该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国家农业保护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五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路径角度,探讨城乡一体化问题。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发展阶段。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既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拉大,也使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农村规模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则更加明确地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农村现代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任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找出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我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可以少走弯路,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特别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须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规模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六章(结语)对全文做出小结,特别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参照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提出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即要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的关系;要处理好彰显中国特色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要处理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要处理好促进工业发展与促进农业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王召锋[7](2017)在《论列宁合作制的思想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列宁领导俄共(布)在改造小农经济的实践中提出了通过合作制建设社会主义的合作制思想,揭示了落后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改革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俄国实际的农业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这就是列宁首创的合作制思想。列宁的合作制思想是以发展商品经济为基础、全面贯彻商业原则,实行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农民自觉自愿、简便易行的原则,以及与国家的工业建设、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还有国家给以财政支持与政策优惠,等等.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充分体现了重农、利农、扶农、便农,对今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具有重大启发作用。在我国农村第三次改革中,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通过介绍借鉴列宁合作制的思想发展过程,概括了列宁利用发展合作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通过发展合作经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马赛[8](2007)在《列宁的合作社思想与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之初,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理论,结合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开展农业合作的经验,在其晚年着作《论合作社》中提出了完整的合作社思想,阐述了在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内容。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合作的经验教训,并从中国农业发展的伟大实践出发,提出了“两个飞跃”的农业合作思想,即中国农业发展要经历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集体经济这样两个阶段,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思想。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过程,总结其主要内容和原则,比较全面地分析了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过程与深刻内涵。通过对邓小平与列宁农业合作思想的比较,提炼出他们思想中的精神实质、一般原则和重要启示,即合作社与集体制应该有所区别,市场经济是农业合作化的必然条件,流通领域合作是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的优先方向,自愿互利是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首要原则,并结合中国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现状,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未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全文正是以此为逻辑顺序,构建起理论框架。本文创新之处和立足点在于:把列宁合作社的基本思想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规律有机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耿传辉[9](2017)在《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业和金融活动古已有之,但是金融作为一个独立词汇是最近一百年的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家关于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的论述散见于不同时期的着述中,以信用、信贷、合作化等不同角度出现,虽然现在的发展形势和一百多年前有很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和理论对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地租与收益资本化理论,恩格斯与列宁的合作制理论,布哈林的信贷合作社理论和考茨基的土地抵押信贷债务理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相关土地金融理论等。
向夏莹[10](2013)在《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对农民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的经营和占有形式以及土地的使用条件等对农民来说是关系到生产和生存的头等大事。如果土地所有权掌握在地主、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手中,土地就成为他们拥有政治、经济权力的凭借,也成为他们剥削和奴役劳动人民的手段,所以土地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需要解决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阶级利用土地私有制剥削和压迫工人阶级,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所有权所产生的巨大权力,这种土地所有权,在和产业资本结合在一个人手里时,实际上可以使产业资本从地球上取消为工资进行斗争的工人的容身之所。在这里,社会上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要求一种贡赋,作为后者在地球上居住的权利的代价,因为土地所有权本来就包含土地所有者剥削土地,剥削地下资源,剥削空气,从而剥削生命的维持和发展的权利。”①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地主对土地的占有是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因为地主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资本积累和市场的形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必须进行“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的问题,即实行土地国有化问题,并且指出“凡是农民作为土地私有者大批存在的地方,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但不能采取得罪农民的措施。”②也就是说,这种土地国有化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在《法德农民问题》文中,恩格斯指出了对待农村中各种阶级的不同办法,特别是对大地产进行剥夺,但剥夺之后土地是国有还是分配给农民,进而进行农业集体化,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土地所有制的这些思想成为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土地问题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胜利地解决了俄国复杂的土地问题。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土地改革在俄国历史上是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俄国的经济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1900年底,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关于俄国土地问题的初次争论便是在《火星报》里进行的。直到1907年,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中,才全面分析了俄国土地变革的实质和经济基础,指出自由资产阶级的立宪民主党土地纲领的基础是:主张保存地主经济,并保存地主的特权。列宁还具体分析了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关于土地问题的各种观点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他们的错误,以及在土地国有化问题上各派的主张和实质。指出,在资产阶级国家里,消灭农奴制的两条道路:一条是“农奴制地主经济慢慢地转变为容克——资产阶级经济,大批农民变成贫农和雇工,用暴力维持贫穷的生活水平,同时分化出一小撮富农。”黑帮地主及其大臣斯托雷平就是走的这条道路。另一条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它要求用暴力来摧毁旧的土地占有制,建立起真正的农场主经济,打破中世纪的土地占有制,铲除一切土地上的特权。从经济上来说,就必须实行土地国有化,废除土地私有制,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符合了农民的愿望,1917年10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起义胜利后,全俄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着名的“土地法令”,这个法令对于消灭俄国地主土地占有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符合俄国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俄国的土地私有权被完全地废除,一切原来属于教堂、皇室、寺庙、地主的土地全都变成全民的财产,依法没收的土地全部无偿地交给全体劳动者共同使用。此后,苏联相继公布了有关土地的一些法令,如《土地社会化基本法》、《社会主义土地重划及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措施条例》、《劳动土地使用法典》等,进一步促进了土地国有化的实施。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就是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他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和俄国共产党人在解决俄国土地问题上的土地立法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我国的土地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几代领导集体继承了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精华,并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进行了发展创新,使之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列宁的土地思想进行历史考察,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问题理论,全面梳理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核心内容,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土地问题思想的实践发展,对列宁每一阶段的土地思想作出简要评述,分析其理论和实践上的得失,为我国农地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启示。基于此,本文主要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这部分主要分析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发展阶段。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这部分主要对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第三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这部分主要是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在原苏联和我国的历史延续和对我国农地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的实践价值。第四部分为附录部分,主要对列宁《土地问题笔记》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研究可以发现,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土地问题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土地问题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土地问题的思想体系,结合苏俄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经验,他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探索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具有相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他的思想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修改,使之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他的理论体系也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二、列宁的合作制思想与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列宁的合作制思想与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1)列宁合作制思想与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列宁合作制思想指明了落后国家 |
(一) 农业合作应当先在流通领域内进行 |
(二) 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
(三) 合作化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个人利益 |
(四) 发展合作化离不开国家帮助与财政援助 |
(五)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 |
二 实现“两个飞跃”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 “两个飞跃”是对中国农业发展实践的总结与要求 |
(二) “两个飞跃”是对列宁合作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三 在列宁合作制思想指导下探索 |
(一) 有利于推动农村的产业化经营 |
(二) 有利于推行农村的股份合作制 |
(三) 有利于加大国家财政、金融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
(四) 有利于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0.1.1 论意义 |
0.1.2 现实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基本思路和研究创新 |
0.3.1 基本思路 |
0.3.2 研究创新 |
0.4 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和因素 |
0.4.1 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 |
0.4.2 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和制约因素 |
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 |
1.1.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1.1.2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 |
1.1.3 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思想 |
1.2 列宁的合作制思想 |
1.2.1 关于合作社的形式 |
1.2.2 关于合作社的性质 |
1.2.3 列宁合作制思想的作用和意义 |
1.3 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
1.3.1 始终重视农业和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 |
1.3.2 关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想 |
1.3.3 “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发展思想 |
1.3.4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3.5 毛泽东晚年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局限 |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
2.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理论的与时俱进 |
2.1.1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道路思想 |
2.1.2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思想 |
2.1.3 胡锦涛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
2.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创新 |
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 |
2.2.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阶段性特征及成就 |
2.2.2 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2.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现实依据与基本定位 |
2.3.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
2.3.2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依据 |
2.3.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定位 |
3 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经验与启示 |
3.1 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
3.1.1 西方关于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3.1.2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和经验 |
3.1.3 新兴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 |
3.1.4 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启示 |
3.2 前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历史经验借鉴 |
3.2.1 前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
3.2.2 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贡献 |
3.2.3 前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深刻教训 |
3.2.4 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历史启示 |
4 促进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 |
4.1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农业经营方式 |
4.1.1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 |
4.1.2 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是企业化 |
4.2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
4.2.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 |
4.2.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摸索阶段 |
4.2.3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发展阶段 |
4.3 坚持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方向 |
4.3.1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
4.3.2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实现服务社会化 |
4.3.3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化 |
4.3.4 加强农业产业化的产业引导 |
5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
5.1 农村土地制度的相关理论 |
5.1.1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
5.1.2 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及其特征 |
5.1.3 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和类型 |
5.2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
5.2.1 我国的农地使用权制度的五次重大变革 |
5.2.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对策 |
5.3.1 维护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益 |
5.3.2 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模式 |
5.3.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
5.3.4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
6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6.1 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面临的挑战 |
6.1.2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
6.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
6.2.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 |
6.2.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要求 |
6.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6.3.1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6.3.2 大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
6.3.3 积极稳妥发展规模经营 |
6.3.4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7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7.1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回顾 |
7.1.1 改革开放前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缓慢城市化 |
7.1.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政策回顾 |
7.2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
7.2.2 我国城镇化道路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
7.3 开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7.3.1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
7.3.2 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
7.3.3 探索农村就地城市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 |
一、相关概念解释 |
(一)合作社 |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三)俄国历史上合作经济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
二、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形成 |
(一)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 |
(二)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形成的阶段 |
三、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明确合作社的性质和意义 |
(二)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时间和步骤 |
(三)农业合作化需要的条件和基础 |
(四)农业合作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
四、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促进了俄国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发展 |
(三)为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
第三章 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
一、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探索与实践 |
(一)关于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先后问题 |
(二)关于合作社的发展原则 |
(三)关于合作社的发展方针 |
(四)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步骤创新 |
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与实践 |
四、改革开放后的探索与实践 |
(一)邓小平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
(二)江泽民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
(三)胡锦涛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
(四)习近平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章 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一、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思想 |
二、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
三、坚持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思想 |
2.1.1 傅立叶的“法朗吉” |
2.1.2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
2.1.3 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 |
2.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 |
2.2.1 机器大工业生产孕育了合作化运动 |
2.2.2 政权夺取和土地国有化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 |
2.2.3 合作社是以生产领域的合作为主 |
2.2.4 合作社目的在于改造小农加强工农联盟 |
2.2.5 合作社是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第3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 |
3.1 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落后各类社会矛盾尖锐 |
3.1.2 受合作化运动影响俄国合作社发展起速较快 |
3.1.3 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俄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
3.1.4 革命胜利后俄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实践 |
3.2 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主要阶段 |
3.2.1 十月革命胜利前的初步认识 |
3.2.2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深入发展 |
3.2.3 新经济政策前期的成熟完善 |
3.2.4 新经济政策后期的升华飞跃 |
第4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在苏联的实践反思 |
4.1 合作社的基本概念 |
4.2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合作社首先是在流通领域进行 |
4.2.2 合作社充分结合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
4.2.3 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
4.2.4 合作社是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形式 |
4.2.5 合作社发展中特别重视文化建设 |
4.3 列宁发展合作社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1 坚持自愿互利原则 |
4.3.2 树立典型示范原则 |
4.3.3 尊重依靠农民原则 |
4.3.4 坚持国家帮助原则 |
4.4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鲜明特征 |
4.4.1 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相一致的革命性 |
4.4.2 与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相结合的人民性 |
4.4.3 与俄国社会实际情况相契合的务实性 |
4.5 列宁合作社思想在苏联的实践反思 |
第5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
5.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与发展 |
5.1.1 以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为指导 |
5.1.2 以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目的 |
5.1.3 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为主要形式 |
5.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与发展 |
5.2.1 以双层经营体制的创立发展为标志 |
5.2.2 以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为指引 |
5.2.3 以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趋势为导向 |
5.3 新时代以来的实践与发展 |
5.3.1 以习近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引导合作社科学发展 |
5.3.2 以国家政策法律保障农民合作社有序发展 |
5.3.3 以现代科技文化推进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 |
第6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
6.1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价值 |
6.1.1 列宁合作社理论是对马恩合作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6.1.2 列宁合作社理论是其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6.1.3 列宁合作社理论为我国乡村建设理论提供有益指导 |
6.2 列宁合作社思想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启示 |
6.2.1 农民合作社发展必须符合我国实际国情 |
6.2.2 农民合作社发展应该坚持农民自愿参与 |
6.2.3 需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2.4 以合作社引导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
6.2.5 注重文化建设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引导 |
6.2.6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综合合作社发展 |
6.2.7 与时俱进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模式 |
6.2.8 激发农民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
6.2.9 把准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路径 |
6.2.10 顺应全球化潮流寻求合作社发展的新契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制理论的主要思想 |
(一) 改造小农的必要性 |
(二) 改造小农的组织形式、原则和方法 |
(三) 合作劳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发展的前提 |
(四) 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
二、列宁关于农业合作制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三、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指导思想与实践探索 |
(一) 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指导思想 |
(二) 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践探索 |
(三) 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性成就与失误教训 |
四、我国农村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中国化的新探索 |
(一) 在土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公有的基础上,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
(二) 进一步明确我国农村中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 |
(三) 邓小平提出关于我国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 |
(四) 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
(五) 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法规 |
(6)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0.1.1 百年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引发我对农村发展问题的浓厚兴趣 |
0.1.2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引发我对农村建设的深入思考 |
0.1.3 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的相对不足,激发我的研究热情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0.3 研究框架 |
0.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0.5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村发展理论 |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的思想 |
1.1.1 “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
1.1.2 “合理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工业时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1.1.3 将小农改造为“联合起来的农业劳动者” |
1.1.4 “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 |
1.2 列宁关于农村发展的思想 |
1.2.1 “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 |
1.2.2 “合作社是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好形式” |
1.2.3 “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
1.2.4 “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贫困、疾病丛生的状态” |
1.3 斯大林关于农村发展的思想 |
1.3.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
1.3.2 走社会主义“大规模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
1.3.3 “使全体集体农庄庄员成为生活富裕的人” |
2 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发展思想 |
2.1 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 |
2.1.1 “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
2.1.2 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社会化的大生产” |
2.1.3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2.1.4 “兼顾”城乡,实现“城乡互助”发展 |
2.2 邓小平农村发展思想 |
2.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
2.2.2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 |
2.2.3 “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2.2.4 要积极促进并实现城乡互动 |
2.3 江泽民农村发展思想 |
2.3.1 “农业和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
2.3.2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 |
2.3.3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2.3.4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2.4 胡锦涛农村发展思想 |
2.4.1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2.4.2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2.4.3 “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2.4.4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
2.5 习近平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论述 |
2.5.1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
2.5.2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
2.5.3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
2.5.4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
3 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
3.1 新型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3.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辨析 |
3.1.2 新型农民的内涵及其特征 |
3.1.3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 |
3.1.4 当前新型农民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国外新型农民培育的经验借鉴与现实启示 |
3.2.1 英美发达国家新型农民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
3.2.2 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新型农民培育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3.2.3 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新型农民培育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3.3 当代中国新型农民培育的现实路径 |
3.3.1 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 |
3.3.2 加强农业教育投入力度 |
3.3.3 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 |
3.3.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3.3.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
4 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
4.1 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 |
4.1.1 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面临的严峻形势 |
4.1.2 农业现代化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
4.1.3 当前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
4.2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与现实启示 |
4.2.1 日本“资源节约型”农业现代化经验与启示 |
4.2.2 以色列“技术创新型”农业现代化经验与启示 |
4.2.3 韩国“政府主导型”农业现代化经验与启示 |
4.3 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 |
4.3.1 完善国家农业保护体系 |
4.3.2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
4.3.3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4.3.4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4.3.5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 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路径 |
5.1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5.1.1 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
5.1.2 阻碍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障碍 |
5.1.3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5.2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借鉴与现实启示 |
5.2.1 日本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5.2.2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5.2.3 过度城市化下的巴西农村建设经验教训与启示 |
5.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5.3.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5.3.2 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5.3.3 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5.3.4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5.3.5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6 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
6.1 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的关系 |
6.2 彰显中国特色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 |
6.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 |
6.4 促进工业发展与促进农业发展的关系 |
6.5 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论列宁合作制的思想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宁合作制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与背景 |
一、合作制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合作制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制的设想 |
三、合作制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列宁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思想转变 |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合作制的产生 |
第二章 列宁合作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合作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合作制思想主要内容及特点 |
(二)合作制与共耕制内容的比较分析 |
二、列宁合作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
(一)人本质的发展需要合作制 |
(二)只有合作制才能提高公有化水平 |
(三)合作社能加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管理 |
(四)合作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
第三章 列宁合作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
二、我国农业改革的发展之路及存在问题 |
(一)我国农业改革道路的发展 |
(二)我国农业合作社中间存在的问题 |
三、当代中国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完善 |
(一)列宁合作制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
(二)当代中国专业合作社对列宁合作制理论的继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8)列宁的合作社思想与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合作社和“两个飞跃”概念的界定 |
1.3.1 合作社的基本概念 |
1.3.2 “两个飞跃”思想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对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研究 |
1.4.2 我国学者对“两个飞跃”思想的研究 |
第二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
2.1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1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社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论合作社 |
2.2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过程 |
2.2.1 “共耕制”——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设想的合作社 |
2.2.2 《论合作社》——列宁合作社思想的最终形成 |
2.3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 |
2.3.1 强调农业合作应当先在流通领域内进行 |
2.3.2 指出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
2.3.3 合作社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个人利益 |
2.3.4 合作社离不开国家帮助与财政援助 |
2.3.5 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 |
第三章 “两个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
3.1 “两个飞跃”是对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3.1.1 一脉相承:“两个飞跃”与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承继性分析 |
3.1.2 与时俱进:“两个飞跃”对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创新与突破性分析 |
3.2 “两个飞跃”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实践总结 |
3.2.1 改革开放之前的农业合作道路 |
3.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业改革之路 |
3.3 “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3.3.1 中国农业发展离不开“两个飞跃” |
3.3.2 加速实现“第二个飞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
第四章 从列宁合作社到“两个飞跃”:合作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
4.1 流通领域合作是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优先方向 |
4.1.1 生产合作:合作化的实践误区 |
4.1.2 流通领域合作: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成功探索 |
4.2 市场经济是农业合作化的必然条件 |
4.2.1 合作化不能与市场经济割裂开来 |
4.2.2 市场经济是农业合作化的必然条件 |
4.3 自愿互利是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首要原则 |
4.3.1 强制合作:社会主义农业化的惨痛教训 |
4.3.2 自愿互利:一以贯之的合作化原则 |
4.4 要把合作社与集体制区别开来 |
4.4.1 合作社与集体制的区别 |
4.4.2 将二者混为一谈的实践后果 |
第五章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全面实现农业“两个飞跃” |
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农业“两个飞跃” |
5.1.1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 |
5.1.2 加大国家投入,扶持“三农” |
5.1.3 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
5.1.4 城乡一体,以工促农 |
5.2 开拓创新,加速推进农业“两个飞跃” |
5.2.1 夯实基础: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5.2.2 创新体制:推行农村股份制合作社 |
5.2.3 明确方向:在新的合作中走向产业化 |
5.3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农业“两个飞跃” |
5.3.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具备社会功能 |
5.3.2 农业合作须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
5.3.3 农业合作需要政府转换角色,依法行政 |
5.3.4 农业合作理论研究要不断与时俱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
(9)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租与收益资本化理论 |
(一) 地租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二) 地租是农业超额利润形式的转换 |
(三) 农业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关于土地租期的竞争 |
二、合作制理论 |
(一) 恩格斯农民合作经济理论 |
(二) 列宁的合作制理论 |
三、信贷合作社理论 |
(一) “组织农民的劳动灵魂”将其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
(二) 合作化要从流通领域开始 |
(三) 合作社解决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利益关系问题 |
四、土地抵押贷款债务理论 |
五、中国特色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 |
(一) “两个飞跃”思想 |
(二) 金融恢复期的农村土地金融政策 |
(三) 金融发展期的农村土地金融政策 |
(10)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逻辑构架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三)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
二、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土地问题理论 |
(二) 对其他流派的批判和吸收 |
三、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初步探索期(1893-1917年) |
(二)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形成发展期(1918-1921年) |
(三)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成熟完善期(1921-1923年) |
第二章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核心内容 |
一、土地国有化:土地的所有制形式 |
二、合作社理论:土地的农业经营方式 |
三、农民政策:土地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
四、土地纲领转换:土地革命的实际需要 |
五、工农联盟:无产阶级政党的现实选择 |
第三章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历史延续 |
一、列宁土地问题思想在原苏联的曲折演绎 |
(一) 斯大林对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继承 |
(二) 布哈林与斯大林的争论 |
(三) 斯大林对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背离 |
二、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对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一) 继续坚持工农联盟 |
(二)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环节 |
(三) 土地经营方式的继承完善 |
(四) 土地经营方式的创新 |
第四章 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列宁的土地问题思想对我国的贡献 |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改革 |
(三) 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土地问题思想 |
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继续完善土地问题思想 |
(一) “三农”问题仍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二)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
(三) 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 |
(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市场经济 |
(五) 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列宁的合作制思想与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宁合作制思想与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J]. 曾长秋,马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D]. 周尤正. 武汉大学, 2014(06)
- [3]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 杨悦明.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张晓霞. 新疆大学, 2020(07)
- [5]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J]. 钟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8)
- [6]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 高岳峰. 武汉大学, 2014(06)
- [7]论列宁合作制的思想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D]. 王召锋. 淮北师范大学, 2017(10)
- [8]列宁的合作社思想与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D]. 马赛. 中南大学, 2007(06)
- [9]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综述[J]. 耿传辉.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1)
- [10]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研究[D]. 向夏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