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点低、条件差的情况下如何办好学报(论文文献综述)
包黎[1](2021)在《凉山州精准扶贫中县级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研究 ——以凉山州Z县为例》文中提出
赵馨媛[2](2021)在《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发展对学前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探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将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以及早期学习环境质量量表(Measurement of Early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MELE),旨在探索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首先,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入手,分析了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结构性特征以及专业素养的整体情况,并且分析了在不同背景(不同所在地、办园性质)下教师结构性特征以及专业素养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现状堪忧,区域内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较为显着。具体表现为: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整体质量水平较低;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结构性特征在不同所在地、办园性质背景下存在显着性差异;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评价结果虚高;广西民族地区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亟待提升,区域内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差异较为显着。具体表现为: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普遍较低;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班均规模普遍较大,师幼比普遍较低;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班级基本特征在不同所在地、办园性质背景下存在显着性差异;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在不同所在地、办园性质、年龄段班级背景下存在显着性差异。随后,在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一,运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幼儿园教师结构性特征、幼儿园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分析发现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部分教师结构性特征与幼儿园教育质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二,运用偏相关分析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幼儿园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分析发现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发展意识与学习环境、基础设施之间存在显着性相关。最后,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幼儿园总体教育质量及其各维度质量得分为预测变量,以幼儿园教师结构性特征、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为因变量,进行了一系列的回归分析,发现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部分教师结构性特征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显着预测效应,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对幼儿园教育质量不具有显着预测效应。具体表现为:教师工资、第一学历对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情况具有显着预测效应;教师工资、第一学历对学习环境具有非常显着的显着预测效应;教师工资对基础设施具有非常显着的预测效应;幼儿园教师结构性特征对活动组织与实施和班级师幼互动两部分不具有显着的预测效应。据此,笔者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结合上述研究发现,提出了以下启示:一,强化教师工资待遇的政策保障,提高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二,打造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推动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三,开展切实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赋能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高质量专业发展;四,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赵蕾[3](2021)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小规模学校自2012年撤点并校得到保留和恢复后,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最求,作为教育金字塔底端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毫无疑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在保障儿童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因其地处“农村”、学校规模“较小”等原因催生出学校发展的多维困境,这其中问题突出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属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下,形成了教师资源从城区学校到乡镇学校再到农村学校逐渐“衰减”的配置格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成为阻碍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要阻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资源作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关乎学校质量的提升,关乎农村“走不掉的一代”能否享优质、公平的教育。为此,寻求一条契合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道路已然迫在眉睫。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以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平衡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础,并将以人为本思想、生态平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教师资源配置相结合,对皖北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皖北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教育生态学及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教师资源配置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进行生态学观照,将皖北农村小规模教师资源配置看作是遵循动态平衡、整体性、多样性原则的生态系统。其中,将教师资源定义为教师资源配置系统中的能量流。其次,采取定量分析、深度访谈的方法从能量流入、能量维持、能量流失的维度审视36所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准入现状、在岗现状以及流失现状,从而对现阶段皖北农村小规模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和判断。复次,透过现状,以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危机,考察教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教师资源配置系统和教师资源配置系统中教师个体的影响,从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和教师资源个体精神生态环境两方面概括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出现的危机。依据问题探寻成因,教育生态意识缺乏、财政资源投入不足、教师配置制度欠佳、教师生态位边缘化以及生态区域难以构建造成了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危机,而教师生存发展与学校现状间的冲突导致教师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危机。最后,提出优化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对策:一、营造和谐健康的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意识、优化和丰富教师物质生态环境、营造和谐人本的制度生态环境、提高农村教师教育系统生态位、构建学校与村落间的良性互动。二、改善教师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包括树立教师教育信念,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以及加强对教师的人本关怀。
王淑娟[4](2021)在《优化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受教育权是少数民族的一项基本人权已经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国际法、国内法为保障该权利都做了相关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人享有受教育权的目标基本实现。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程度、质量、水平相对全国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进行优化保障,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是国家在教育领域当前和今后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在明确少数人、少数民族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了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内涵,强调了在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过程中,坚持正义原则、平等原则、特殊保护原则、防止反向歧视原则的重要性;平等自由理论、宪法权利理论、少数群体权利理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为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法律依据基本完备,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奠定了该权利充分实现的法律基础,并且取得了在民族教育法律体系、民族教育办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但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民族教育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不足、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民族教育软实力较弱、教育信息化水较低等;国际性法律文件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相关规定和美国、新西兰关于少数族裔受教育权保障的历史经验,对如何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根据以上启示,结合我国在该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对策,主要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依法治教,尽快颁布少数民族教育专项法律;加大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强度;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与民族语言教学相结合;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完善民族教育体系。本研究依据国际法、国内法的相关规定和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吸收借鉴美国、新西兰关于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民族教育的实际水平和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具体要求,提出优化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对策,为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刘秀[5](2021)在《朴门永续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 ——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是:首先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保证学生就近入学,同时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其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均衡配置各项教育资源。第三,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与社会、家庭合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基于以上改革目标以及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义务教育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国家和社会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各种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层出不穷,乡村教育现状已有明显改善,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集中表现为:统筹布局规划问题,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匮乏以及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基于对文献和案例的分析,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对象进行研究,深入了解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现状、分析其发展困境和成因,从朴门永续文化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对促进乡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文中阐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理清当下小规模学校和朴门永续发展现状与问题,从而决定本研究的基本方向。然后,笔者通过综合运用访谈法、问卷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困境。第二章是基本理论概述,该章中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国家政策进行了理论梳理。首先界定朴门永续文化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相关概念,其次结合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理论以及社会基础互动理论等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山东省BZ小学和YY小学发展困境调查研究,文中首先详细介绍山东2所小学的基本信息,然后通过问卷和访谈方法,阐释山东某2所小学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而后对其进行归因分析。第四章——以朴门永续文化为启示,促进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基于山东某2所小学的发展困境和富春七小的案例,在朴门永续文化视域下,借国家乡村教育发展政策的东风,笔者从布局、办学条件、师资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研究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走出困境。总之,本文笔者以朴门永续文化为视域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提出借助朴门永续文化中系统完善的设计理论,重组乡村资源,优化其资源配置,既希望能对建成“小而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做点思考,也希望能对乡村教育的复苏乃至整个乡村社会的振兴有所帮助。
寇文亮[6](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王寓凡[7](2021)在《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文中指出从空间理论视角来看,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空间再造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搬迁重塑扶贫搬迁人口所处的多维空间形态和属性,解决其贫困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后扶贫时代”,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下半篇文章”——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稳得住”、“能致富”,必须推动他们在安置点社区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然而扶贫搬迁人口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加之搬迁的后续扶持工作绝大多数由政府绝对主导,他们的社会适应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多元主体参与的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空间再造,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空间理论建立了“空间再造——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意义空间再造三个维度,分析空间再造对社会适应的复杂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选用个案研究法和类型学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法。在案例选择上,本研究选取了我国贵州省B市BYL和SXGZ两个城镇集中安置点社区作为研究个案,两地的易地扶贫搬迁都主要是由政府和企业协作共同推进的。在实地调研中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物理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模式适应。在搬迁初期分离、集聚、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适应出现生活节奏紊乱和公私生活分明的问题,他们的生计类别虽然因生计空间集聚而更为多元,但生计适应依然存在脆弱、过度组织化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物理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品质提升、开放和灵活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节奏重回规律、公私生活井然有序,生计模式也变得正式、可持续,此时物理空间再造对他们的生活生计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第二,社会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再造产生了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加之制度强推和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适应出现信任缺失、无话题和内外失衡的问题,社会参与适应出现无效参与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社会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关系重构、制度重建和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中信任得以重塑、话题得以回归且交往向度达到了内外平衡,社会参与也变为有效参与,此时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逐步提升。第三,意义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心理和文化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再造给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带来了诸多消极情感体验和模糊矛盾的空间认知,加之意义空间再造中无差别、不当的激发感恩和编织想象,以及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低、归属感弱,对新文化也采取拒斥态度。在搬迁后期,意义空间再造开始有针对性地情感建设、内外联动的认知塑造和文化融合,提高了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他们愿意接纳新文化,此时意义空间再造对他们的地点认同感、地点归属感和文化态度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抽象出空间耦合这一解释机制,认为只有空间再造实现了空间耦合——不同维度空间之间达到良性互构状态,才能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虽然在本研究中,空间再造主体(政府和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空间再造逻辑,扶贫搬迁人口与其他类型移民相比也具有独特的空间特性和需求,但只要空间再造主体找准实现空间再造逻辑耦合的动力和基础,推动空间再造逻辑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需求相耦合,就能使所再造的空间达到耦合状态,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在“后扶贫时代”,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空间再造的多元主体必须责权分明,空间再造也必须循序渐进。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激发扶贫搬迁人口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制度性空间再造向能动性空间再造转变,才能使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稳步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市民化,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实现精准有效对接。
朱培源[8](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买钦伟[9](2020)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既定目标,走在了强起来的胜利道路上。在这条道路上,党和国家一直以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为理论主脉,通过对每个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的客观实际的准确分析,找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推进的关键点。分析社会主要矛盾,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趋势,寻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最正确的路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新时代改革能够胜利的关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胜利进行,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本论文通过对社会主要矛盾和解决路径的研究,分四个部分详细分析了主要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处:第一部分中主要分析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源头,即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理论奠基工作,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性人物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第二部分中分阶段地回顾和总结了我国社会矛盾理论的阶段性发展实践经验,着重考察了不同历史情境下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是如何围绕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解决路径而展开的;第三部分本文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时代特征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第四部分中本文探究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实践路径,重点指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现代化发展战略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基本实现路径,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落实会成为继续贯彻解决矛盾的动力保证。
欧阳德君[10](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难题,复杂而且十分重要。反贫困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在全世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反贫困理念、反贫困方法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渊源;西方的反贫困思想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及综合性等多种理论视角来分析,其有益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借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主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是对其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这一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大规模地缓解。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这一时期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反贫困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实施各种专项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三是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四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这一时期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即将实现从整体上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提升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经历了初步形成、扩展丰富、深化完善、创新发展等发展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入手,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长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通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贫困的成功探索,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在反贫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从横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视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一般性的理论反思。其主要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必须坚持党对反贫困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国家、社会和个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目标则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是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改革的直接动力、政府主导力、社会的参与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等多种力量形成的反贫困强大动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反贫困的制度保障;中国的反贫困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的反贫困也离不开世界,我们的反贫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民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的特征以及重要的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在中国价值方面,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指南,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在世界价值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这一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总结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起点低、条件差的情况下如何办好学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起点低、条件差的情况下如何办好学报(论文提纲范文)
(2)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堪忧,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对实现我国学前教育提质增量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三)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研究 |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园教育质量关系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广西民族地区 |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
(三)幼儿园教育质量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五)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1章 研究结果 |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 |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分析 |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结构性特征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分析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分析 |
第2章 讨论与结论 |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现状堪忧,区域内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较为显着 |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整体质量水平较低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结构性特征在不同所在地、办园性质背景下存在显着性差异 |
(三)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评价结果虚高 |
(四)广西民族地区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亟待提升,区域内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差异较为显着 |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普遍较低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班均规模普遍较大,师幼比普遍较低 |
(三)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班级基本特征在不同所在地、办园性质背景下存在显着性差异 |
(四)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在不同所在地、办园性质、年龄段班级背景下存在显着性差异 |
三、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部分教师结构性特征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显着预测效应 |
四、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发展意识与学习环境、基础设施之间存在显着性相关 |
五、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对幼儿园教育质量不具有显着预测效应 |
第3章 研究启示 |
一、强化教师工资待遇的政策保障,提高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
二、打造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推动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 |
三、开展切实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赋能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高质量专业发展 |
四、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发展——教师资源制约农村教育的提升 |
1.1.2 选择——生态理念的日益推广与广泛应用 |
1.1.3 触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生态失衡 |
1.1.4 反思——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困惑与祈望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教育公平理论 |
1.4.2 教育生态学 |
1.4.2.1 生态系统理论 |
1.4.2.2 生态平衡理论 |
1.5 概念界定 |
1.5.1 农村小规模学校 |
1.5.2 教师资源配置 |
1.5.2.1 资源 |
1.5.2.2 教师资源 |
1.5.2.3 教师资源配置 |
1.5.3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思路 |
1.6.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学观照 |
2.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态特征 |
2.1.1 生态规模之“小” |
2.1.2 生态环境之“农” |
2.1.3 生态功能之“弱” |
2.2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适切性 |
2.2.1 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 |
2.2.2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生态化配置的内涵 |
2.3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生态学配置的意义 |
2.3.1 以人为本 |
2.3.2 整体和谐 |
2.3.3 可持续发展 |
2.4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原则 |
2.4.1 多样性 |
2.4.2 整体性 |
2.4.3 动态平衡性 |
2.5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生态学分析的维度说明 |
第三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现状 |
3.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准入渠道及分配路径 |
3.1.1 准入渠道 |
3.1.2 分配路径 |
3.2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在岗现状 |
3.2.1 教师数量现状 |
3.2.1.1 生师比&班师比 |
3.2.2 教师结构现状 |
3.2.2.1 性别结构现状 |
3.2.2.2 年龄结构现状 |
3.2.2.3 学历结构现状 |
3.2.2.4 职称结构现状 |
3.2.2.5 学科结构现状 |
3.2.3 教师质量现状 |
3.2.3.1 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 |
3.2.3.2 教师的工作质量现状 |
3.2.3.3 教师的生活质量现状 |
3.3 教师流失现状 |
第四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危机 |
4.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危机 |
4.1.1 落后与差距:贫瘠的物质生态环境 |
4.1.2 利益与纷争:僵化的制度生态环境 |
4.1.3 陈旧与不均:失衡的结构生态环境 |
4.1.4 重复与单一:机械的行为生态环境 |
4.2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危机 |
4.2.1 期望与现实:教师个体精神的落差 |
4.2.2 付出与回报:教师个体精神的失衡 |
第五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危机的生态归因 |
5.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危机归因 |
5.1.1 教育生态意识缺乏 |
5.1.2 财政资源投入不足 |
5.1.3 教师配置制度欠佳 |
5.1.4 教师生态位边缘化 |
5.1.5 生态区域难以构建 |
5.2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危机归因 |
5.2.1 教师生存发展与学校现状间的冲突 |
第六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对策 |
6.1 营造和谐健康的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 |
6.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意识 |
6.1.2 优化和丰富教师物质生态环境 |
6.1.2.1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 |
6.1.2.2 优化教师的薪酬待遇 |
6.1.3 营造和谐人本的制度生态环境 |
6.1.3.1 构建多样性的教师准入渠道 |
6.1.3.2 生态整体统筹城乡教师培训 |
6.1.3.3 践行动态平衡教师流动机制 |
6.1.4 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系统生态位 |
6.1.5 构建学校与村落间的良性互动 |
6.2 改善教师资源配置系统教师个人精神生态环境 |
6.2.1 树立教师教育信念,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
6.2.2 加强对教师的人本关怀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4)优化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归纳法 |
2.比较分析法 |
一、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概述 |
(一)“少数人”及少数民族的概念 |
1.“少数人”的概念 |
2.少数民族的概念 |
(二)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内涵 |
1.受教育权的概念 |
2.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内涵 |
(三)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原则 |
1.正义原则 |
2.平等原则 |
3.特殊保护原则 |
4.防止反向歧视原则 |
二、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相关理论 |
(一)平等自由理论 |
(二)宪法权利理论 |
(三)少数群体权利理论 |
(四)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 |
三、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立法现状和取得的成就 |
(一)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立法现状 |
1.根本规范——宪法 |
2.主体规范——八部教育法律 |
3.特别规范——民族区域自治法 |
4.其他规范——其他法律法规 |
(二)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中取得的成就 |
1.民族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建立 |
2.民族教育办学体系日臻完善 |
3.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4.民族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加强 |
四、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一)民族教育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二)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不足 |
(三)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 |
(四)民族教育软实力较弱 |
(五)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 |
五、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比较研究 |
(一)国际性法律文件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相关规定 |
(二)部分发达国家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实践及启示 |
1.美国对少数族裔受教育权保障的实践及启示 |
2.新西兰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实践及启示 |
六、优化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的对策研究 |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保护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根本保障 |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保护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重要基础 |
(二)坚持依法治教,尽快颁布少数民族教育专项法律 |
1.坚持依法治教是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必然要求 |
2.尽快颁布少数民族教育专项法律 |
(三)加强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强度 |
1.加强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
2.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强度 |
(四)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与民族语言教学相结合 |
1.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着重培养双语教师 |
2.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依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 |
(五)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完善民族教育体系 |
1.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
2.不断完善民族教育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朴门永续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 ——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国家和时代的召唤——乡村振兴 |
二、民众的迫切需求——教育公平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现状——发展困境 |
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模式——八仙过海 |
五、朴门永续文化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相结合——有参考价值 |
六、本人对乡村的偏向——个人情感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五、问卷法 |
六、SWOT分析法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朴门永续文化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概述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作用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内容 |
三、当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实情概述 |
第三节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 |
一、乡村振兴 |
二、精准扶贫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农村基层社会互动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山东某2所小学发展困境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山东某2 所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
一、笔者选取山东BZ小学和YY小学的原因 |
二、BZ小学简介 |
三、YY小学简介 |
第二节 BZ小学和YY小学发展困境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思路 |
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
三、访谈调查 |
四、问卷与访谈的结果 |
五、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以朴门永续文化为启示,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
第一节 借鉴国内小学劳动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 |
一、富春第七小学劳动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理解为朴门永续文化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
二、富春第七小学劳动教育案例的启示:说明朴门永续文化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是可以有效结合的 |
第二节 山东BZ小学和YY小学的发展建议 |
一、统筹布局规划方面的建议 |
二、办学条件方面的建议 |
三、师资建设方面的建议 |
四、教育评价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借助朴门永续文化,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
一、借助朴门永续,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 |
二、开设朴门永续特色课程,促进学员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借助朴门永续力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教育投入 |
四、以朴门永续为启示,重新思考乡村教育评价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
(三)幼儿教育实验 |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设计 |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简述 |
二、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回顾 |
三、空间视角下的移民社会适应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案例简介 |
第四节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空间理论回顾 |
一、“空间转向”前的经典空间理论 |
二、“空间转向”后的空间理论 |
三、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的空间理论 |
四、评述:空间理论的局限和突破 |
第二节 “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空间再造:内涵、主体与维度 |
二、社会适应:层次、表征和实践 |
三、“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何以可为 |
第三章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分离与集聚 |
二、空间的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 |
第二节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紊乱的生活节奏 |
二、公私分明的生活 |
三、脆弱、过度组织化的生计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品质提升 |
二、空间的开放和灵活分配 |
第四节 物理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生活节奏重回规律 |
二、公私有序的生活 |
三、正式、可持续的生计 |
第四章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 |
二、制度强推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二节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信任缺失的社会交往 |
二、无话题的社会交往 |
三、内外失衡的社会交往 |
四、无效的社会参与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关系重构的社会空间再造 |
二、制度重建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四节 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信任重塑的社会交往 |
二、社会交往有话题 |
三、内外平衡的社会交往 |
四、有效的社会参与 |
第五章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激发感恩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编织想象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二节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低认同感和弱归属感 |
二、文化拒斥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情感建设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内外联动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融合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四节 意义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高认同感和强归属感 |
二、文化接纳 |
第六章 空间耦合:空间再造促进社会适应的解释机制 |
第一节 空间耦合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实现条件 |
第二节 逻辑差异和独特需求: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困境 |
一、政府空间再造的逻辑:短期性、支配性和均等化 |
二、企业再造空间的逻辑:长效性、包容性和精细化 |
三、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特性和空间需求 |
第三节 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和表征 |
一、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 |
二、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表征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府部门/企业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扶贫搬迁人口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观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矛盾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矛盾观 |
(二)列宁的矛盾观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代表性思想 |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历史实践 |
一、革命时期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二)革命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实践探索 |
二、建设时期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发展 |
(一)建设时期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 |
(二)建设时期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曲折认识 |
三、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发展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发展 |
(二)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对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三)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最新成果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一、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本质 |
(一)把握主要矛盾变化的连续性特征 |
(二)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二、“美好生活需要”:社会需求侧变化的内涵 |
(一)对“人的需要”认知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发展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对“美好生活”的认识 |
三、认识供给侧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
(一)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的不平衡 |
(二)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 |
(三)绿色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不平衡不充分 |
(四)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 |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保证 |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中国力量 |
(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办好中国事情 |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一)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
(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伟业 |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指引 |
(一)明确发展的方向,把握发展机遇 |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解决时代难题 |
四、全面深化改革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根本动力 |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 |
(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
(五)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
二、理论渊源: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
三、理论借鉴: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 |
一、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1978-1986 年) |
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2007 年) |
三、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2007-2012 年) |
四、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2012 年- )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框架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方略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道路选择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目标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动力 |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可靠保障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国际参与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与价值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起点低、条件差的情况下如何办好学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山州精准扶贫中县级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研究 ——以凉山州Z县为例[D]. 包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D]. 赵馨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D]. 赵蕾.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优化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研究[D]. 王淑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朴门永续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 ——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例[D]. 刘秀.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7]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D]. 王寓凡.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8]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解决路径研究[D]. 买钦伟.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D]. 欧阳德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