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列系牙形石的发现及意义

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列系牙形石的发现及意义

一、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饶荣标,黄盛碧[1](1987)在《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文中指出川西"西康群"是一套厚度巨大、岩性单调、构造复杂的黑色一灰黑色板岩、变质砂岩夹薄层灰岩组成的砂泥质复理石,广泛展布于着名的"雪山草地"(图1)。1935年谭锡畴、李春昱将时代确定为侏罗纪,(当时命名为"西康系"),以后每当涉及到川西的地质和构造问题时,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将其给予了不同的推论。自1959

饶荣标,黄盛碧[2](1983)在《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西康群”是一套厚度巨大、岩性单调、构造复杂的黑色一灰黑色板岩、变质砂岩夹薄层灰岩组成的砂泥质复理石,广泛展布于着名的“雪山草地”(图1)。1935年谭锡畴、李春昱将时代确定为侏罗纪,(当时命名为“西康系”),以后每当涉及到川西的地质和构造问题时,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将其给予了不同的推论。自1959

饶荣标[3](1987)在《川西“西康群”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西康群》原称“西康系”,是谭锡畴、李春昱于1930年在甘孜地区作地质调查时创立的名称。它是一套厚度巨大、岩性单调、构造复杂的黑色、灰色板岩、变质砂岩夹部分灰色薄层灰岩组成的砂、泥复理石。广泛展布于雪山草地,延伸到巴颜喀拉山脉和可可西里山脉。 谭、李在雅江西俄洛附近釆到植物化石Podozamites sp.,确定“西康系”的地质时代为侏罗纪。李承三(1940)归入“志留泥盆系”,黄汲清(1945、1954)归入“古生界”,李则新

姚伦淇[4](1987)在《中国三叠纪含牙形刺地层》文中提出十年来,中国三叠纪牙形刺地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三叠纪含牙形刺地层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尤其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南,此地层发育程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例如:西部珠峰地区分布在整个三叠系地层中,向东到下扬子地区,主要分布在下三叠统中。2.中国三叠纪牙形刺很丰富,已发现39属,230种,可划分成24个带。3.在奥伦尼阶,我国牙形刺根据生态可划分为两种类型:(1)盆地型(珠峰类型),(2)台地型(湖北利川类型)。

陈维涛[5](2008)在《松潘—阿坝地区东缘二叠—三叠纪地层对比及沉积盆地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潘-阿坝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构造的中心部位,处于华北、扬子和羌塘地块的结合地带,并构成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成为中国主要地块和造山带汇聚和叠加的重要构造单元。二叠-三叠纪时期不仅是松潘-阿坝沉积盆地演化发展的主要时期,也是各种变形作用和构造运动发生的重要时期。因此,对这一时期沉积盆地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识别和分析重要的地层不整合界线及其对应的构造事件,分析沉积盆地的属性,进而恢复盆地的充填过程和构造演化历史,对于该区沉积矿产的勘探开发和地质问题的科学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松潘-阿坝地区东缘二叠-三叠纪沉积地层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以典型剖面为基础,结合野外剖面踏勘,依据地层多重划分原理,对区内地层进行了岩性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②识别出研究区内二叠-三叠纪时期重要的地层不整合面,并对这些不整合面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划分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依据。通过地层划分和对比,认为松潘-阿坝地区东缘二叠-三叠纪应处于同一大地构造背景之下,具有相同的海平面升降旋回,相似的古生物特征;只是不同地区沉积相带不同。研究区二叠-三叠纪主要发育四个重要地层不整合界线,分别在早二叠世,中晚二叠世之交,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和中三叠世安尼期和拉丁期之间;四条界线分别对应早二叠世特提斯洋西段闭合、东吴运动、二叠-三叠纪之交的全球海平面变化事件和中三叠世沉积盆地构造背景转变四次大的构造事件。通过晚二叠世火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晚二叠世火成岩主要是大陆裂谷玄武岩,是和峨眉山玄武岩同源异相的产物,玄武岩的喷发造成了晚二叠世甘孜-理塘裂谷和龙门山裂谷的发育。通过对三叠纪拉丁期后复理石砂泥岩的沉积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复理石的沉积物源区具有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属性,说明复理石沉积具有双向物源区。同时,结合对沉积复理石的原型盆地——巴颜喀拉海盆性质的讨论,认为巴颜喀拉海盆是在松潘-阿坝地区构造背景由拉张转化为积压之后,在义敦岛弧发育的同时,弧后区强烈坳陷形成的大型弧后盆地。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把松潘-阿坝地块东缘二叠-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划分为五个阶段:①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P1-P2);②大陆裂解-裂谷形成阶段(P3);③裂谷扩张裂陷阶段(T1-T21);④盆地坳陷补偿充填阶段(T22-T31);⑤盆地萎缩关闭阶段(T32-J)。分析和讨论了沉积盆地在各个阶段的构造背景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初步恢复了每个阶段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格局,绘制了盆地的构造古地理格架图和沉积盆地演化模式图。

纪占胜[6](2006)在《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西藏及滇西地区石炭纪一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的时空演化规律、讨论了成因及其地质学意义,最终对羌塘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区域和层系提出了建议。在地层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拉萨地区旁多群的地层序列、厘定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岩石地层序列、在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发现了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地层剖面,新建了三叠系江让组、指出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的地层时代不是晚二叠世,而是晚三叠世一早中侏罗世。在青藏高原和滇西地区,共考察10余条剖面,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石炭系一三叠系的地层格架。在古生物学方面,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的牙形石序列。发现了晚石炭世的Neognathodus动物群、中二叠世Vjalovognathus动物群和Rabeignathus动物群、中二叠世中后期的Mesogondolella动物群、晚二叠世长兴阶的Clarkina动物群,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左左剖面的左左组中上部发现了早三叠世的牙形石化石。此外,在措勤敌布错的江让组中识别出了早三叠世一晚三叠世的多个牙形石带。在微古植物学上,在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永珠组下部发现了混生孢子组合、在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孢粉组合。系统采集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腕足类化石,首次建立了腕足类和牙形石化石带的对比关系。发现了牙形石和腕足类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意见分歧,指出现在的冈瓦纳相和特提斯相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主导门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并在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存在矛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冰海相杂砾岩、含砾板岩的特点、成因、大地构造背景和时空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珊瑚、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在形态、结构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析,总结出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生物群性质暖一冷暖混生一冷一冷暖混生一暖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沉积特征、沉积相的分析得出了相同的规律。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一二叠纪冰期和冈瓦纳大陆冰川、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系、生物群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冈瓦纳一特提斯过渡相区是在早石炭世末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形成的裂谷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为大陆边缘裂谷,在中二叠世时期裂谷作用增强,发展成陆表浅海,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末期,而羌南和羌北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合到劳亚大陆,三叠纪早中期,又一次大规模伸展,三叠纪末期受喜马拉雅块体的俯冲碰撞,冈底斯以北隆升成陆地。构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羌南和羌北地区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时期,隶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经过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的冈底斯以南地区的裂谷作用的加强和强烈的伸展运动,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贴在劳亚大陆的南缘,在三叠纪时期羌南和冈底斯以南地区又一次强烈的伸展,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形成具有洋盆性质的深水盆地,在班公湖一怒江断裂带在附近拉伸出大陆边缘的裂谷,晚三叠世末期,雅鲁藏布江一线俯冲碰撞,冈底斯及以北地区强烈隆升,形成陆地。通过三叠纪时期的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序列,分析出三叠纪在冈底斯北缘、羌南地区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的岩相配置,通过盆地热演化史和牙形石有机变质成熟度的分析,指出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北缘和羌南的三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朱占祥,王林彰,赵友年,潘云唐[7](1993)在《四川西康群的新层序》文中研究表明在川西高原广泛分布的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地层,时限为拉丁期一晚三叠世诺利期,层序由下而上为杂谷脑组、侏倭组、瓦多组、两河口组、雅江组。在鲜水河断裂带局部出露的特殊建造,如年谷组、格底村组以及该断裂带北侧大面积分布的新都桥组等一起组成西康群的新层序。

刘旗,王帮全,李振江,徐天德[8](2003)在《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若干地质问题研究进展与分歧》文中提出对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含义及层序重新作了厘定;对杂谷脑组解体,重新定义认识的分歧,如年各组碳酸盐岩块砾混积层在西康群地层柱中的位置,进行了探讨命名地罗空松多组和新都桥组层位关系的新认识,双壳类(Pergamidia)在西康群中的分布及意义等若干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总结与评述。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9](1985)在《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川西是否存在拉丁阶?过去一直没有确切的证据。1982年,四川区域地质调查队罗木金在四川省松潘县漳腊乡以北12公里,岷江西岸的安壁村附近(图1)发现一枚完整的双壳类化石。该队朱占祥首先作了初步鉴定,定名为 Daonella lommeli(Wissmann)。它是晚拉丁期的标准化石。

朱迎堂[10](2006)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东部。构造范围北以木孜塔格—东昆南—阿尼玛卿断裂带,南以西金乌兰—玉树—金沙江断裂带,东以龙门山推覆构造围限的巨型倒三角形区域,面积愈70×104km2,盆地中的沉积物主要是三叠纪浊积岩系,最厚达10×103m。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复杂的成因,长期以来成为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和特提斯研究的热点地区和关键地区。因受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极差等诸多困难的影响,研究程度非常低,地质上号称“百慕大三角”。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区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是江河源区,青藏公路及铁路横穿该盆地西段可可西里地区,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部署在这里,因此研究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前人的研究工作主要限于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古生物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作者历经十个春秋的野外填图和科学考察,获得了丰富而又翔实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论文将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置于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古特提斯域的全球构造框架中,以活动论、板块构造为理论指导,从沉积相、古水流、物源区、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及与盆地有关的岩浆作用,如基性岩墙群、蛇绿岩、俯冲弧火山岩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残留洋盆,并反演了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形成及演化过程。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自北而南包括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构造带、西秦岭构造带、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区、西金乌兰—玉树—金沙江构造带,各构造区带内的岩石地层及其分布、地层层序各具特色,反映了沉积盆地中不同背景、不同时期地层的分布及充填规律。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主构造区发育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二叠纪与三叠纪地层为连续沉积关系,而且均为大陆斜坡—深海洋盆沉积,发育浊积岩系。盆地边缘受俯冲增生控制作用,发育有石炭—中三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岩崩、滑塌和碎屑流沉积,具有从盆地边缘到内部依次发育蛇绿混杂岩—混杂堆积—浊积岩—深海盆地的演化规律,这种增生混杂沉积与盆内浊积岩系之间并没有截然的时间和空间发育差异,而是相互依存。 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盆地的中西部饮马湖、巴颜喀拉山扎朵等地发现三叠纪地层最高层位,其中发育有浅海陆棚—海陆交互相风暴岩、潮汐层理及夹煤线沉积,采集到以膨凸厚壳的Myophori(Costatoria)mansuyi和Placunopsis remuensis属为代表的滨海相双壳类动物群组合,其中Myophoria(Costatoria) mansuyi,Myophoria(Elegantinia) venusta,Placunopsis remuensis常见于诺利期或晚三叠世地层,

二、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5)松潘—阿坝地区东缘二叠—三叠纪地层对比及沉积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区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构造分区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
    2.4 研究区岩浆岩基本特征
第三章 二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
    3.1 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3.1.1 龙门山构造区
        3.1.2 摩天岭地块
        3.1.3 马尔康地块
        3.1.4 不同地块间岩石地层对比综述
    3.2 生物地层划分及对比
    3.3 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3.3.1 二叠纪年代地层研究发展及划分标准
        3.3.2 研究区年代地层单元分述
    3.4 重要地层不整合界线分析
        3.4.1 中二叠统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
        3.4.2 中上二叠统之间的地层不整合
第四章 三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
    4.1 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4.1.1 龙门山构造区
        4.1.2 松潘-阿坝地块早三叠世-安尼期地层
        4.1.3 松潘-阿坝地块三叠纪安尼期后地层
    4.2 生物地层划分及对比
        4.2.1 双壳类生物地层
        4.2.2 菊石生物地层
    4.3 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4.4 重要地层界线分析
        4.4.1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4.2 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不整合界线
第五章 晚二叠世火成岩与中晚三叠世复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5.1 晚二叠世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1.1 二叠纪火成岩岩石学特征
        5.1.2 二叠纪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2 中晚三叠世复理石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5.2.1 复理石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复理石泥岩地球化学特征
第六章 二叠-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
    6.1 拉丁期后巴颜喀拉盆地性质的讨论
    6.2 二叠-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
        6.2.1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P_1-P_2)
        6.2.2 大陆裂解-裂谷形成阶段(P_3)
        6.2.3 裂谷扩张裂陷阶段(T_1-T_2~1)
        6.2.4 盆地坳陷补偿充填阶段(T_2~2-T_3~1)
        6.2.5 盆地萎缩关闭阶段(T_3~2-J)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一、主要认识及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三、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西藏石炭-二叠系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生物地层区系划分
    第三节 西藏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和古生物特色
    第四节 冈瓦纳-特提斯过渡相区的石炭-二叠系研究意义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主要研究剖面和工作重点介绍
第二章 拉萨地区旁多群形成环境与时代的研究
    第一节 拉萨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旁多群地层层序的完善
    第三节 旁多群的沉积构造、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解释
    第四节 坠石在旁多群中的发现及意义
    第五节 生物地层和地层年代
    第六节 旁多群的划分和对比
第三章 申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研究及其意义
    第一节 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地层划分
    第二节 沉积特征和环境解释
    第三节 古生物及地层时代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焦点
    第四节 永珠组下部的混生微古植物群
    第五节 腕足类和牙形石时代意见的分歧
    第六节 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研究意义
    第七节 扎杠-木纠错剖面中上二叠统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第四章 夏岗江混生植物群及其地层时代新解
    第一节 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的孢粉学研究
    第三节 敌布错组下伏地层中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
第五章 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牙形石的发现
    第一节 羊尾山剖面那子夺波组顶部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二节 左左地区羊尾山组和左左组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六章 羌南-保山地层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羌南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三节 保山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四节 Rabeignathus 牙形石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第五节 丁家寨组时代下限的新认识
第七章 石炭-二叠纪古生物群和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成因及其意义的探讨
    第一节 古生物群时空演化规律
    第二节 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
    第三节 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的成因
    第四节 地层古生物学和构造学意义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三叠系时空格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第一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 夏岗江植物群时代修订和江让组发现的意义
    第三节 三叠系的时空格架及其演化过程
    第四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地质意义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实测剖面描述
图版说明
图版

(8)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若干地质问题研究进展与分歧(论文提纲范文)

1西康群含义及层序的厘定
2关于杂谷脑组解体,重新定义认识的分歧
3如年各组碳酸盐岩块砾混积层在西康群地层柱中的位置
4关于命名地的罗空松多组和新都桥组层位关系的新认识
5双壳类柏加米蛤属(Pergamidia)在西康群中的分布及意义

(10)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的形成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 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程序
    1.4 实际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2章 地层系统
    2.1 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构造带地层
    2.2 西秦岭构造区地层
    2.3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区地层
    2.4 西金乌兰—玉树—金沙江构造带地层
    2.5 羌塘—昌都构造区地层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3.1 岩崩、滑动和滑塌堆积
    3.2 浊积岩
        3.2.1 可可西里
        3.2.2 东昆南—西秦岭
        3.2.3 巴颜喀拉山口北—野牛沟
    3.3 等深岩
    3.4 风暴岩
第4章 物源区及古水流分析
    4.1 物源区分析
        4.1.1 玉树地区
        4.1.2 可可西里地区
        4.1.3 秦昆结合地区
    4.2 古水流向分析
        4.2.1 可可西里地区
        4.2.2 玉树地区
        4.2.3 秦昆接合部
第5章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与特提斯洋演化的关系
    5.1 联合古陆解体与特提斯洋的形成
    5.2 冈瓦纳与劳亚大陆是否有截然的界线—生物古地理证据
        5.2.1 古生物地理区
        5.2.2 古气候
    5.3 陆块的位置—古地磁证据
    5.4 陆块裂解事件的证据—基性岩墙群研究
    5.5 古特提斯洋的标志—蛇绿岩和放射虫硅质岩
第6章 增生—残留盆地的确定与对比
    6.1 增生—残留盆地的确定
    6.2 与典型增生盆地和残留洋盆的对比
    6.3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
第7章 结论及问题讨论
    7.1 结论
    7.2 问题讨论
        7.2.1 关于中二叠世、晚二叠世之间的不整合
        7.2.2 关于西金乌兰—玉树—金沙江构造带俯冲极性
        7.2.3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盆地东部是扬子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附录:实测地层剖面
    1996—1999实测剖面
    2000—2002实测剖面
    2003—2005实测剖面

四、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饶荣标,黄盛碧.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7(00)
  • [2]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A]. 饶荣标,黄盛碧.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8)——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三), 1983
  • [3]川西“西康群”研究的新进展[J]. 饶荣标. 地层学杂志, 1987(01)
  • [4]中国三叠纪含牙形刺地层[J]. 姚伦淇. 同济大学学报, 1987(04)
  • [5]松潘—阿坝地区东缘二叠—三叠纪地层对比及沉积盆地演化[D]. 陈维涛.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7)
  • [6]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 纪占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1)
  • [7]四川西康群的新层序[J]. 朱占祥,王林彰,赵友年,潘云唐. 中国区域地质, 1993(01)
  • [8]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若干地质问题研究进展与分歧[J]. 刘旗,王帮全,李振江,徐天德. 四川地质学报, 2003(02)
  • [9]川西松潘地区拉丁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1)
  • [10]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的形成及演化[D]. 朱迎堂. 成都理工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列系牙形石的发现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