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连轧机调试中关键性技术的解决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敏[1](1991)在《三连轧机调试中关键性技术的解决办法》文中指出300mm三机架冷连轧机(简称“三连轧机”)是我院校办工厂自己加工制造的。由于轧机的体积大、吨位重、设计精度高,因此制造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轧机自1980年投产后,于1985年底总装竣工,经过检验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它标志着我院机械厂制造中型成套设备的水平又向上攀登一个台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许。
方一鸣[2](2003)在《冷连轧机速度系统建模仿真及鲁棒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来源于2000年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冷连轧机设备多学科建模与动态仿真及虚拟轧机的研究”(编号为60074022)及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建模、轧制动态过程仿真及控制优化”总课题中、燕山大学所承担的“虚拟轧机研制”实际科研课题。主要对其中的“冷连轧机速度系统建模仿真及控制优化”子课题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冷轧带钢属于高附加值钢材品种,是汽车、机械、建筑、电工电子、食品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冷连轧是一种高效、优质的冷轧生产工艺,其设备众多、控制过程复杂。所建立的2030冷连轧机轧制动态过程仿真系统软件,为2030冷连轧机工艺质量的提高和技术改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数据,对于新产品的开发、轧制工艺的革新和新控制算法的应用测试、乃至冷连轧机的新建均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本课题首先以宝钢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为依托,在分析速度控制系统电气原理的基础上,将外部一个速度环、内部两个电流环、带弱磁调速和速度自适应的冷连轧机双电枢电机速度控制系统,等效简化为含一个速度环和一个电流环、带弱磁调速和速度自适应的冷连轧机单电枢电机速度控制系统,建立了各机架速度控制系统仿真的机理模型,并详细计算了其参数。文中还综合运用电机电气控制系统和轧制塑性变形原理,考虑了电机负载转矩由于来料厚度、材质、张力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给出了电机负载转矩的简便、快速的在线计算公式。其次,利用MATRIX编制了冷连轧机速度控制系统的仿真软件,并与虚拟轧机的其它子系统和冷连轧机的设定级等相连,构成了整个冷连轧机轧制动态过程仿真系统。对冷连轧机速度控制系统和整个冷连轧机轧制动态过程联合仿真的结果及与现场实际情况的比较表明:所建立的速度控制系统模型是准确的,电机负载转矩计算公式正确可行,速度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最后,在完成冷连轧机速度系统建模和轧制过程动态仿真的同时,还对冷连轧机速度控制系统负载扰动的时变性、参数不确<WP=5>定性和电枢反应非线性等因素进行了鲁棒跟踪控制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针对冷连轧机速度控制系统负载扰动的时变不确定性,设计了基于负载扰动估计器的速度变结构鲁棒跟踪控制器。(2)基于冷带轧机速度系统线性模型设计了其鲁棒跟踪控制器,包括基于内模原理的速度系统鲁棒跟踪控制器和具有弱磁调速的直流电机速度系统鲁棒跟踪控制器。(3)对速度控制系统进行了非线性鲁棒控制的研究,设计了考虑电枢反应非线性的直流电机速度变结构鲁棒跟踪控制器、考虑电枢反应非线性为不确定性的电机速度鲁棒跟踪控制器,以及具有弱磁调速的他励直流电机非线性MIMO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夏友木[3](2009)在《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邯钢2250热连轧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该工程的实践研究,并结合以前参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将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进行优化总结,形成一篇较系统和完善的安装工艺优化论文,参考此文可对其他同类或类似的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在安装组织管理、安装整体部署、安装方式和方法、新工艺和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给与同行们一定的帮助。本文阐述和优化总结的主要内容为:邯钢2250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的实际布置和设备安装工艺的优化部署;轧钢设备安装普通方法和步骤的优化总结;轧机等关键设备的安装方法和方式;液压润滑管道的安装方法和方式;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保证措施;设计、设备制造和设备安装等各方的相互协作与配合关系。
王静[4](2010)在《冷连轧机轧制工艺规程遗传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冷连轧板带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冷连轧机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轧制规程可以充分发挥轧机设备能力,减小能耗,保证带钢产品精度,使轧制工艺达到最佳状态。而传统的靠经验方法来制定的轧制规程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对轧制规程进行优化设计,即:使压下制度、速度制度和张力制度等按特定的优化目标获得,从而确定各道次的轧制压力,力矩和功率等值。这样所确定的轧制规程更科学和先进。本文结合某钢厂五机架冷连轧机液压AGC及电气传动系统改造工程实践,进行了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规程人工智能优化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对本台轧机的分析,确定了一组适合该套轧机的轧制数学模型,选择了轧制力成比例的负荷分配目标函数,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本文首先运用遗传算法对轧制规程进行了优化,通过与原系统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进行的对比。其计算结果表明,该优化计算方案是可行的,对于生产轧制规程的设定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采用西门子公司的WinCC组态软件作为设计平台,对五机架冷连轧机的上位机系统进行了编程开发。在轧制规程计算部分,可以实现对轧制规程进行常规算法优化和优化算法优化,使该系统功能更加完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了规程优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轧制规程的优化效果良好。
孙抗[5](2016)在《京唐2230mm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文中认为厚度是冷轧产品的重要指标,每条产线都在关注和改善厚度控制精度。模型预设定是轧制的一种过程描述,反映了带钢在变形时对外部各种条件的需求,直接决定厚度控制系统的准确性。AGC系统是轧制的一种实时描述,用于消除带钢在变形时实际状态与模型预设定之间的偏差,直接决定厚度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获得更高水平的的厚度控制精度,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本文针对首钢京唐公司2230mm冷轧机组厚度控制系统存在的在轧制过程中遇到的高强钢轧制断带问题、因带头尾厚度波动造成的废钢切损量较大等问题,结合厚度控制理论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了改造设计,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2230mm冷连轧生产线的结构、系统组成、设备参数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厚度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厚度控制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轧制力预设定不准确、高强钢FGC(Fly Gauge Control动态变规格)过程异常和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自动厚度控制)系统能力不高等。其次,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1)变形抗力计算因数不准确导致轧制力计算不准确,调整钢种家族和变形抗力因数解决此问题;(2)高强钢FGC起始点在焊缝处导致过程异常,将起始点提前到焊缝前解决此问题;(3)S1机架秒流量AGC厚差计算存在问题,通过调整厚差计算时期解决;控制器响应慢,根据厚差大小动态调整增益提高控制器响应速度;S2机架前馈AGC调整能力不高,通过增加输出补偿解决;S4机架监控AGC滞后性非常严重,增加微分控制减少滞后性带来的影响;张力AGC因控制死区较大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修正张力死区解决。上述改造方案均在实际系统中予以实现,生产实际表明,高强钢轧制的断带次数减少,带头尾厚度波动的切损量降低,实现改进的预期目标。
徐涛[6](2006)在《轧机液压辊缝监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本钢冷轧厂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中的1676mm四机架冷连轧机的液压辊缝监控(HGC)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领域建模与协同仿真理论,借助仿真分析手段,研究辊缝变化和液压辊缝监控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对带钢厚度变化的影响,改善了HGC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给出了系统优化的解决办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较完整的HGC系统多领域协同仿真模型,如第四章建立了HGC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第五章在考虑影响轧机辊缝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轧机垂直振动模型; 第六章在以上两章的基础上建立了集机械、液压、控制于一体的虚拟样机协同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建模型具有结构、层次清晰,仿真运行结果直观且系统的过程状态参数可控等优点。
李联飞[7](2011)在《1850双机架铝带冷连轧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连续轧制过程中,机架间轧件的流量相等规律是以机架间的张力来保证的,因此如何保证稳定的张力控制成为连续轧制过程的技术关键。本文以某1850mm双机架铝带冷连轧机为背景,针对控制中的诸多影响张力的因素以及提高张力的控制的稳定性、快速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实际工程项目中的1850mm双机架铝带连轧机的工艺流程以及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所研究的张力控制系统经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机组中的间接张力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卷径计算以及动态力矩的补偿计算公式。在基本张力微分方程中,考虑了轧件塑性压缩变形时速度变化,前滑滞后,电机速度响应滞后等等因素的影响,对基本张力微分方程作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多输入、单输出的张力控制动态数学模型。按实际工程中采用的PI控制方法进行了张力控制仿真研究,指出对于双机架铝轧机轧制大范围张力变化的铝制品,难于进行稳定的张力控制。针对特定的双机架铝轧机张力控制,本文提出了控制率根据被控对象参数变化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设计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器。实施中采用了在误差绝对值积分函数和最大敏度约束下,通过离线极点配置计算控制器参数,在线依据可测系统参数变化实时修改PID参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控制器参数的快速整定性,能够适应双机架铝轧机实时控制的要求。
宋砚秋[8](2009)在《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平台的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 andSystems,CoPS)创新越来越重要。因此,围绕复杂产品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从项目的角度分析复杂产品系统特征,进而提出项目组织治理模型和框架,并针对项目组织治理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在建立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治理核心问题,包括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模型和系统集成商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创新有效性,并进一步根据项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对敏捷性的要求展开敏捷性作用机制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在分析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利益相关者划分为重要核心利益相关者、次要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遵循项目治理理论以利益相关者契约关系的紧密程度为依据建立项目组织治理模型,该模型由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环境治理组成,分别表现了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内部团队组织结构的控制力、外部项目参与人的协调力以及政策和市场的环境影响力,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的核心问题包括两个层次内容——项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模型、系统集成商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创新有效性。其次,针对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的第一个核心问题——项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模型进行探讨。通过对数字化敏捷制造系统研究与工程化应用项目、数据灾难备份系统集成项目、SL-6000高分辨率多任务测井系统、1500mm热连轧机项目等典型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调研和总结,归纳出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模型,该模型揭示了从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模块开发到系统集成各阶段,项目成员参与方式调整和项目组织结构形式变化过程。再次,针对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动态调整对敏捷性的要求,构建基于“组织结构特征——敏捷性——复杂产品系统项目效益”三维度因素的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敏捷性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并以中国复杂产品系统项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组织结构特征中的规范性、联结性和集中性三个方面因素都对项目组织敏捷性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同时项目组织敏捷性对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稳定性因素对项目组织敏捷性没有显着影响;对模型进行修正之后发现,稳定性因素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对实证研究中的异常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发现,研究中异常结果的出现都有其现实的原由:结合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探讨了中国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敏捷性提升的管理启示和策略。最后,针对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的第二个核心问题——系统集成商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创新有效性展开研究。将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创新方式分为三种:系统集成商自主开发、合作单位承担主要研制任务的联合研制模式一、合作单位与系统集成商在项目全过程共同开发的联合研制模式二。在对三种创新方式的效用进行两两比较后,得出系统集成商进行模块创新方式选择时的收益函数,进一步以系统集成商和合作单位为博弈参与人建立合作创新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利用纳什讨价还价解,求解出合作创新的策略选择条件和收益:博弈结果表明,联合研制是优于自主开发的策略选择,在博弈参与人存在外部收益的情况下,联合研制模式二的合作创新方式更容易实现,此时合作双方均获得额外收益。
王群[9](2009)在《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母机”,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任。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其它产业竞争力强弱,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大量形成和迅速发展,有效的促进了辽宁乃至全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随着跨国公司对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的占领,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在此背景下,探索和研究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目前,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从集群内部寻找升级发展的路径,另一种是基于集群的外部关联。从第一种思路,即从集群内部地方资源整合的思路考虑集群发展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诸如资源要素禀赋优势持续、区域创新系统外部牵引等产业集群的发展障碍。因此,本研究基于第二种思路,即从集群的外部关联入手,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问题,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更有效地解决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问题。论文以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视角的全球价值链为研究工具,以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为研究目的,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较分析、规范研究、数理经济方法与实地调研以及案例剖析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提出从“嵌入价值链”走向“主导价值链”的集群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构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蔓延式和突破式发展模式框架,并从集群、企业、政府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及辽宁经济腾飞贡献力量。论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5章:第1章分析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基本特征,根据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揭示其被主导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特征事实,为发展模式的研究明确前提和基础。第2章世界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行工业国和以日本、中国台湾为代表的追赶型后发工业国家和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第3章构建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之一——蔓延式发展模式。蔓延式发展模式核心是嵌入全球价值链,实施有效的“反向整合”。获得价值链局部主导权的关键在于学习吸收。蔓延式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网络化。以沈阳冶矿装备制造业集群为案例探讨蔓延发展的模式方法。第4章构建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之二——突破式发展模式。突破式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突破“低端锁定”,实施有效的“反预占”措施。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突破式发展模式的基本途径在于技术创新、价值链重构和价值链扩展。以沈阳机床装备制造业集群为案例探讨突破的模式方法。第5章构建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演化的三阶段模型,明确二种发展模式在不同阶段的适用和作用。分析在全球价值链下集群发展的不同模式中政府的作用和措施。
李冠宇[10](2014)在《400 mm热轧带钢粗轧立辊自动宽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轧带钢是一种重要的钢铁冶金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随着近些年来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用户对于热轧带钢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这就促使带钢各项指标也不断升高。带钢的宽度精度就属于衡量其好坏的标准之一。本文依托某钢厂400mm热连轧带钢生产线,研究其粗轧机组自动宽度控制系统。首先,根据现有设备和工艺设计特点进行勘查,研究板带材宽度方向的变形特点,并从理论角度分析造成宽度偏差的各项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改进完善。轧制力反馈自动宽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应用较为成熟的方法,它根据轧机弹跳方程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实时宽度控制,与厚度计型AGC有相似之处。在生产调试过程中,独创性的将动态AGC思想引入到宽度控制中,提出动态自动宽度控制系统(DAWC)。并结合计算机模拟仿真和生产经验数据,设计头尾短行程控制曲线,探究了详细具体的实施办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前馈控制、动态设定、缩颈补偿等其他几种宽度控制策略及原理。通过观察大量现场实验数据,采集不同规格带钢的宽度偏差,可以保证在允许范围内,并改善了带钢边部质量,减少了头尾收窄部分的长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及金属收得率,为实际生产创造了价值收益。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日后的相关实际生产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二、三连轧机调试中关键性技术的解决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连轧机调试中关键性技术的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2)冷连轧机速度系统建模仿真及鲁棒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 |
第1章 绪 论 |
1.1 带钢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简况 |
1.2 冷连轧机速度系统建模和轧制过程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仿真技术概述 |
1.2.2 冷连轧机速度系统建模和轧制过程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冷连轧机速度控制和直流电机速度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冷连轧机速度控制和直流电机速度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2 直流电机速度鲁棒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2030冷连轧机简介和仿真系统组成 |
2.1 2030冷连轧机概况 |
2.2 冷连轧机计算机仿真系统组成 |
2.2.1 总体概述 |
2.2.2 压下、张力、形变、速度系统功能说明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连轧机速度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 速度控制系统概述 |
3.2 电机及轧机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 |
3.2.1 电机基本参数 |
3.3.2 轧机传动控制系统基本参数 |
3.3 速度控制系统模型总体结构和有关参数的计算 |
3.4 速度控制系统主要环节建模分析及参数计算 |
3.4.1 速度调节器 |
3.4.2 电流调节器 |
3.4.3 速度自适应环节 |
3.4.4 斜率限制器 |
3.4.5 速度设定环节 |
3.5 速度控制系统电机负载转矩的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连轧机速度控制系统仿真及与现场实际结果的比较 |
4.1 仿真软件平台--MATRIX简介 |
4.2 单机架速度控制系统的仿真 |
4.2.1 加或不加斜率限制器时速度控制系统的仿真 |
4.2.2 加现场模拟信号时速度控制系统的仿真 |
4.2.3 单机架速度控制系统仿真结果 |
4.3 五机架速度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及与现场实际结果的比较 |
4.3.1 联合仿真系统的组成及连接关系 |
4.3.2 常规轧制动态过程仿真及与现场实际结果的比较 |
4.3.3 全连续 轧制过程的仿真及与现场实际结果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等效负载扰动估计器的直流电机速度变结构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 |
5.1 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5.2 等效负载扰动估计器的设计 |
5.3 变结构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
5.4 仿真研究及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冷带轧机速度系统线性模型的H_∞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
6.1 基于内模原理的速度系统H_∞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 |
6.1.1 H_∞混合灵敏度控制问题 |
6.1.2 混合灵敏度控制问题中加权函数的选取 |
6.1.3 应用内模原理的H_∞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和仿真 |
6.2 具有弱磁调速的直流电机速度系统H_∞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
6.2.1 抑制负载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 |
6.2.2 二自由控制系统 |
6.2.3 直流电机速度系统H_∞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
6.2.4 仿真研究及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速度控制系统非线性鲁棒控制的研究 |
7.1 考虑电枢反应非线性的直流电机速度变结构鲁棒跟踪控制研究 |
7.1.1 直流电机速度环被控对象非线性数学模型 |
7.1.2 精确反馈线性化 |
7.1.3 速度环变结构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 |
7.1.4 仿真研究及结果 |
7.2 考虑电枢反应非线性为不确定性的电机速度H_∞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 |
7.2.1 抑制负载扰动和非线性不确定性的问题 |
7.2.2 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
7.2.3 仿真研究及结果 |
7.3 具有弱磁调速的他励直流电机非线性MIMO控制器的设计 |
7.3.1 引言 |
7.3.2 他励直流电机的非线性动态模型 |
7.3.3 传统的带弱磁调速的PI控制方案 |
7.3.4 非线性MIMO励磁及速度控制器的反馈线性化和极点配置设计 |
7.3.5 计算机仿真研究及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 论 |
附 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3)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概述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优化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作文思路 |
1.4 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的特点 |
第2章.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 设备工程概况及安装工艺整体优化部署 |
2.1 工程概况 |
2.1.1 设备组成 |
2.1.2 热连轧生产工艺流程 |
2.1.3 热连轧轧钢工艺流程简述 |
2.1.4 2250热连轧工程采用的新技术 |
2.2 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总体优化布署 |
2.2.1 大型热连轧生产线设备安装总的指导思想 |
2.2.2 大型热连轧生产线设备安装优化布署和优化原则 |
2.2.3 大型热连轧生产线设备安装的关键台阶和战役 |
第3章.大型热连轧生产线设备安装施工工艺及方法 |
3.1 大型热连轧生产线设备安装施工方法及步骤 |
3.1.1 基础验收及中心标板基准点设置 |
3.1.2 垫板座浆法和流动灌浆法 |
3.1.3 基础沉降观测 |
3.1.4 生产线设备安装测量网的位置和控制 |
3.1.5 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基本步骤 |
3.1.6 轧钢生产线关键设备及关键工序特殊技术措施 |
3.2 高压水除鳞设备安装 |
3.2.1 高压水泵站设备的安装 |
3.2.2 粗、精轧机高压水除鳞箱的安装工艺 |
3.3 定宽机安装技术工艺和措施 |
3.3.1 安装工艺流程 |
3.3.2 安装方法及技术措施 |
3.4 粗轧机安装工艺和技术措施 |
3.4.1 粗轧机安装工艺流程 |
3.4.2 粗轧机基础验收和表面处理 |
3.4.3 粗轧机地脚板的安装和找正 |
3.4.4 粗轧机机架的找正工艺 |
3.4.5 粗轧机机架双机抬吊装 |
3.5 飞剪安装工艺和技术措施 |
3.5.1 切头飞剪安装工艺流程 |
3.5.2 安装方法步骤 |
3.5.3 飞剪安装技术要求 |
3.6 F1~F7精轧机安装工艺和技术措施 |
3.6.1 F1~F7精轧机的技术参数 |
3.6.2 精轧机机架吊装 |
3.6.3 安装工艺及技术措施 |
3.7 层流冷却设备及热输出辊道安装 |
3.8 卷取机安装工艺和技术措施 |
3.8.1 安装工艺流程安排 |
3.8.2 起重机的需求 |
3.8.3 重要安装质量指标及措施 |
3.8.4 单体试车 |
3.9 运输线设备安装 |
3.10 液压润滑系统安装 |
3.10.1 液压、润滑系统简介 |
3.10.2 液压润滑系统的安装 |
3.11 液压润滑管道酸洗工艺 |
3.11.1 概况 |
3.11.2 酸洗工艺流程及配方 |
3.11.3 槽式酸洗场地及设施 |
3.11.4 循环酸洗场地及设施 |
3.11.5 循环酸洗用的主要装置 |
3.12 液压润滑管道冲洗工艺 |
3.12.1 冲洗环节 |
3.12.2 冲洗实施要领 |
3.12.3 液压润滑系统本泵冲洗的应用 |
3.12.4 精细滤油装置—LUC40型精细滤油车 |
3.12.5 液压润滑系统用油的化验 |
3.12.6 手提式油分析仪 |
3.12.7 超声波清洗装置 |
3.12.8 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 |
3.13 液压润滑系统调试和空负荷试运转 |
3.13.1 调试应准备的条件 |
3.13.2 调试程序及工作内容 |
3.13.3 液位监控装置的调整 |
3.13.4 油温监控的调整 |
3.13.5 蓄能器的调整 |
3.13.6 液压泵和系统压力的调整 |
3.13.7 液压缸、液压马达的调整 |
3.13.8 空负荷及负荷试运转 |
3.13.9 液压润滑系统调试注意事项 |
第4章.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各项保证措施 |
4.1 工期和质量保证措施 |
4.1.1 保工期施工技术及组织措施 |
4.1.2 保证质量技术和组织措施 |
4.2 机械设备液压润滑系统质量控制 |
4.2.1 质量控制体系 |
4.2.2 指导思想 |
4.2.3 工程质量措施 |
4.2.4 工程质量检查程序 |
4.2.5 计量质量控制和管理 |
4.2.6 设备及材料控制 |
4.2.7 重点工程关键部位控制 |
4.2.8 沉降观测措施发 |
4.3 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安全措施 |
4.3.1 安全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
4.3.2 安全工作体系 |
4.3.3 安全措施 |
4.3.4 安全技术要点 |
4.3.5 配管作业安全措施 |
4.3.6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规定 |
4.3.7 邯钢2250热连轧工程安全要点 |
4.4 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文明卫生、环境保护措施 |
第5章.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优化研究结论 |
5.1 安装工艺优化研究结论 |
5.2 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未来要优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4)冷连轧机轧制工艺规程遗传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应用前景 |
1.2 国内外冷轧生产概况 |
1.2.1 国外生产概况 |
1.2.2 国内生产概况 |
1.3 国内外冷轧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轧制规程优化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轧机系统组成及轧制数学模型 |
2.1 轧制工艺流程 |
2.1.1 热轧带钢的酸洗 |
2.1.2 轧制 |
2.1.3 热处理 |
2.1.4 精整 |
2.2 轧机系统组成 |
2.2.1 机械结构 |
2.2.2 电机参数 |
2.3 轧制数学模型 |
2.3.1 轧制力模型 |
2.3.2 变形抗力模型 |
2.3.3 应力状态系数 |
2.3.4 张力模型 |
2.3.5 轧制力矩、功率及速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遗传算法应用介绍 |
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3.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3.3 遗传算法的求解步骤 |
3.3.1 编码 |
3.3.2 种群设计 |
3.3.3 适应度函数 |
3.3.4 选择 |
3.3.5 交叉 |
3.3.6 变异 |
3.3.7 终止规则 |
3.4 遗传算法关键参数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轧制规程优化 |
4.1 轧制规程的制订 |
4.1.1 轧制规程计算流程 |
4.1.2 目标函数的选取 |
4.1.3 约束条件的确定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轧制负荷分配优化 |
4.2.1 优化变量的确定 |
4.2.2 具体实现步骤 |
4.3 运行结果仿真实验分析 |
4.3.1 遗传参数的选取 |
4.3.2 运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轧制规程优化上位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上位机系统组成及网络配置 |
5.2 WINCC 组态软件 |
5.2.1 WinCC 软件特点 |
5.2.2 创建项目 |
5.2.3 变量管理器 |
5.2.4 图形编辑器 |
5.2.5 报警记录 |
5.2.6 报表编辑器 |
5.2.7 全局脚本 |
5.3 基于WINCC 的轧制规程计算系统开发与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京唐2230mm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冷轧带钢生产的发展经历 |
1.2 冷轧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 |
1.2.1 冷轧轧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1.2.2 轧制过程的变形区和基本参数介绍 |
1.2.3 轧制过程的两个基本方程 |
1.3 冷轧AGC系统的发展和种类 |
1.3.1 我国冷轧AGC系统的发展 |
1.3.2 秒流量AGC系统的产生与介绍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及背景 |
1.4.2 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2230mm冷连轧机工艺及控制系统组成 |
2.1 2230mm冷连轧及设备及参数 |
2.1.1 主要工艺参数 |
2.1.2 主要机械设备参数 |
2.1.3 主要电气设备参数 |
2.1.4 主要设备控制精度 |
2.2 2230mm冷连轧生产工艺流程 |
2.3 自动化系统介绍 |
2.3.1 L1系统介绍 |
2.3.2 L2系统介绍 |
2.3.3 人机界面介绍 |
2.4 AGC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厚度控制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
3.1 问题描述 |
3.1.1 软接硬FGC假断带事故 |
3.1.2 来料厚度减薄导致过焊缝后断带 |
3.1.3 高强钢正常加减速时一机架断带 |
3.1.4 焊缝区过长的厚度波动 |
3.2 对生产的影响 |
3.2.1 带头尾厚度超差总体统计 |
3.2.2 带头尾厚差与材质、规格的关系 |
3.3 问题分析 |
3.3.1 排产问题 |
3.3.2 热轧来料影响 |
3.3.3 轧机控制系统影响 |
3.4 厚度控制问题解决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唐2230mm产线厚度控制改进 |
4.1 轧制模型介绍 |
4.2 轧制模型的参数改进 |
4.2.1 轧制变形三个重要参数的计算详解 |
4.2.2 轧制模型改进策略 |
4.3 FGC模型优化 |
4.3.1 FGC设定值的计算 |
4.3.2 FGC改进策略 |
4.4 LIAGC控制系统 |
4.5 秒流量AGC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4.5.1 秒流量AGC的控制策略介绍 |
4.5.2 秒流量AGC问题分析 |
4.5.3 秒流量AGC问题改进策略 |
4.6 前馈AGC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
4.6.1 前馈AGC控制策略介绍 |
4.6.2 S2机架前馈AGC问题分析 |
4.6.3 S2机架前馈AGC改进策略 |
4.7 监控AGC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4.7.1 监控AGC控制策略介绍与史密斯预估补偿 |
4.7.2 S4机架监控AGC控制滞后影响较大 |
4.7.3 调整S4机架MN-AGC控制器结构及参数 |
4.8 张力AGC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
4.8.1 张力AGC控制策略介绍 |
4.8.2 板厚-张力控制策略调整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厚度控制系统改造效果分析 |
5.1 厚度波动封闭统计 |
5.1.1 切废量统计 |
5.1.2 与其他产线厚度控制能力对比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轧机液压辊缝监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板带轧机厚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 HGC 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研究内容 |
1.3.1 HGC 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2 厚度控制基本理论及1676MM 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 HGC 系统简介 |
2.1 厚度控制的基本思想 |
2.2 影响轧件出口厚度的因素 |
2.3 轧机的弹性变形和轧件的塑性变形 |
2.4 1676mm 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HGC 系统简介 |
2.4.1 HGC 系统软、硬件组成 |
2.4.2 HGC 系统主要组件的参数 |
本章小结 |
3 虚拟样机与协同仿真技术 |
3.1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
3.2 虚拟样机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
3.2.1 虚拟样机技术研究状况 |
3.2.2 虚拟样机技术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
3.2.3 虚拟样机技术应用概况 |
3.3 基于接口的多领域协同仿真 |
3.3.1 基于接口的多领域建模方法 |
3.3.2 基于接口的协同仿真运行 |
3.4 基于虚拟样机与协同仿真技术的商品化软件——MSC.ADAMS |
3.4.1 ADAMS 软件简介 |
3.4.2 ADAMS 软件组成模块 |
本章小结 |
4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冷轧机液压辊缝监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4.1 HGC 系统建模 |
4.1.1 PI 控制器 |
4.1.2 伺服放大器 |
4.1.3 电液伺服阀 |
4.1.4 阀控液压缸及辊系负载 |
4.1.5 轧制力传感器 |
4.1.6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4.2 HGC 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4.2.1 系统仿真所需主要参数 |
4.2.2 HGC 系统动态特性的频域与时域分析 |
4.3 影响 HGC 系统动态特性的因素 |
4.3.1 伺服阀响应频率的影响 |
4.3.2 油缸固有频率的影响 |
4.3.3 PI 控制参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5 基于ADAMS/VIBRATION 的冷轧机垂直振动模型的研究 |
5.1 轧机垂直振动简化模型 |
5.2 轧机系统各部分等效质量和等效刚度的计算 |
5.3 使用Pro/Engineer和Mechanical/Pro实现的轧机垂振模型 |
5.3.1 ADAMS 软件接口模块——Pro/E 接口模块(Mechanical/Pro) |
5.3.2 Pro/E 和ADAMS 的连接 |
5.3.3 输出 ADAMS 数据文件流程 |
5.4 冷轧机机架垂振对板带厚度的影响分析 |
5.4.1 基于ADAMS/Vibration 的机架垂直振动分析 |
5.4.2 轧机颤振对带钢厚度的影响及减振措施 |
本章小结 |
6 HGC 系统的机械、液压、控制领域的虚拟样机建模与协同仿真 |
6.1 基于ADAMS/Hydraulics 的HGC 系统机、液模型的集成方法研究 |
6.1.1 液压系统虚拟样机技术与 ADAMS/Hydraulics 简介 |
6.1.2 液压辊缝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模型简化 |
6.1.3 1676mm 冷轧机液压辊缝监控系统虚拟样机 |
6.1.4 样机模型的验证 |
6.2 基于ADAMS/Controls 的HGC 系统机、液、控模型协同仿真方法研究 |
6.2.1 机、液、控模型协同仿真方法介绍 |
6.2.2 ADAMS/Controls 求解基本步骤 |
6.2.3 利用ADAMS 和MATLAB/Simulink 对HGC 系统进行的协同仿真 |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附录A 本钢冷轧厂1676MM 四机架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CDCM)概况 |
附录B 轧机机座等效刚度的MATLAB计算程序 |
附录C 1676MM 冷轧机第四机架驱动侧液压辊缝监控系统图 |
附录D 液压元件主要参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1850双机架铝带冷连轧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轧制自动化的发展及趋势 |
1.2 冷轧张力控制及意义 |
1.3 智能轧制及在张力控制的应用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1850 双机架轧机工艺流程与控制系统组成 |
2.1 1850mm 双机架连轧机机组简介 |
2.2 生产工艺流程 |
2.3 控制方案与控制要求 |
2.4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实现 |
2.4.1 PLC 控制器配置 |
2.4.2 伺服阀和伺服放大器 |
2.4.3 压下液压缸及其传感器 |
2.4.4 测厚仪与张力计 |
2.4.5 数据库与HMI |
2.4.6 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 |
2.5 张力控制方式 |
2.5.1 卷取机、开卷机间接张力控制 |
2.5.2 机架间直接张力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架间张力模型与仿真研究 |
3.1 张力微分方程 |
3.1.1 张力基本微分方程 |
3.1.2 张力基本微分方程的改进 |
3.2 现场张力波动分析 |
3.3 张力模型完善 |
3.4 实验仿真 |
3.4.1 1850 铝带轧机相关参数计算 |
3.4.2 Matlab 仿真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张力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
4.1 卷取机、开卷机张力控制 |
4.1.1 1850 冷连轧机间接张力控制方式 |
4.1.2 动态力矩计算 |
4.1.3 动态电流补偿 |
4.1.4 卷径计算 |
4.2 压下调张张力系统建模与调节器设计 |
4.2.1 液压压下系统的动态模型 |
4.2.2 压下到轧件入口速度的动态模型 |
4.2.3 速度到张力的动态模型 |
4.2.4 张力调节器设计 |
4.3 速度调张张力系统建模与调节器设计 |
4.3.1 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建模与设计 |
4.3.2 整个张力系统的建模与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张力系统的模糊神经PID 控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第一种模糊神经网络PID 控制器设计 |
5.2.1 FNN_PID 控制器的结构 |
5.2.2 FNN_PID 控制器的学习算法 |
5.2.3 RBF 在线辨识及学习算法 |
5.3 第二种模糊神经网络PID 控制器设计 |
5.3.1 基于IAE 和M 性能指标的极点配置 |
5.3.2 FNN 网络结构及其算训练法 |
5.3.3 FNN 在线自适应 |
5.4 FNN_PID 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 |
5.4.1 第一种FNN_PID 仿真研究 |
5.4.2 第二种FNN_PID 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复杂产品系统已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 |
1.1.2 复杂产品系统对国民经济的支持越来越显着 |
1.1.3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结构越来越受到关注 |
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复杂产品系统的文献回顾 |
2.1.1 复杂产品系统的范畴 |
2.1.2 复杂产品系统组织结构研究 |
2.1.3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研究 |
2.1.4 复杂产品系统研究现状及问题 |
2.2 合作创新的文献回顾 |
2.2.1 合作创新的概念与动机 |
2.2.2 合作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
2.3 项目治理研究的文献回顾 |
2.3.1 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 |
2.3.2 公司内项目组织治理 |
2.3.3 项目制组织治理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模型构建 |
3.1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特征分析 |
3.2 利益相关者分析 |
3.3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模型框架 |
3.3.1 内部治理结构 |
3.3.2 外部治理结构 |
3.3.3 环境治理 |
3.4 案例研究方法与背景 |
3.5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模型的案例验证 |
3.5.1 数字化敏捷制造系统研究与工程化应用项目 |
3.5.2 数据灾难备份系统集成项目 |
3.5.3 SL-6000型号高分辨率多任务测井系统研制项目 |
3.5.4 1500mm热连轧机项目 |
3.6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核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模型研究 |
4.1 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案例分析 |
4.1.1 典型案例一组织结构动态调整分析 |
4.1.2 典型案例二组织结构动态调整分析 |
4.1.3 典型案例三组织结构动态调整分析 |
4.1.4 典型案例四组织结构动态调整分析 |
4.2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动态调整模型 |
4.2.1 项目成员参与方式调整模型 |
4.2.2 动态可调的项目组织结构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敏捷性作用机制 |
5.1 理论框架与研究模型设计 |
5.1.1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敏捷性界定 |
5.1.2 影响敏捷性的项目组织特征因素研究 |
5.1.3 敏捷性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
5.1.4 敏捷性作用机制研究模型设计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情况 |
5.2.2 问卷设计 |
5.2.3 分析方法 |
5.3 数据分析 |
5.3.1 数据分析结果 |
5.3.2 模型修正与比较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讨论与管理启示 |
5.4.1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2 管理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合作创新有效性研究 |
6.1 复杂产品系统合作创新的效用分析 |
6.1.1 不同创新方式的效用表达 |
6.1.2 不同创新方式的效用比较 |
6.2 复杂产品系统合作创新博弈模型构建 |
6.2.1 基本假设及问题定义 |
6.2.2 合作创新博弈基本模型分析 |
6.3 考虑外部收益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构建 |
6.3.1 考虑系统集成商外部收益的博弈模型分析 |
6.3.2 考虑合作单位外部收益的博弈模型分析 |
6.4 合作创新博弈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局限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敏捷性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理论、现实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2 全球价值链研究现状与评价 |
0.2.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现状与评价 |
0.3 论文技术路线 |
0.4 论文研究基本内容 |
0.5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0.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0.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特征 |
1.1 全球价值链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特征 |
1.1.1 产业特征决定的市场势力强大 |
1.1.2 寡占组织模式下的高研发强度 |
1.1.3 支柱产业地位强化 |
1.1.4 跨国公司对价值链的高端占领 |
1.2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概况 |
1.2.1 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网络组织结构分明 |
1.2.2 区域集中度高、寡头垄断特征明显 |
1.2.3 高市场占有利率与低经济效益并存 |
1.2.4 传统装备制造业比重大、创新能力差 |
1.3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低端锁定" |
1.3.1 产品出口"量增价跌"日趋严重 |
1.3.2 进口关键元器件价格持续攀升 |
1.3.3 价值链上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
1.3.4 跨国公司的"垄断性进入" |
1.3.5 本地企业盈利能力薄弱 |
1.4 本章小结 |
2 全球价值链下世界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
2.1 美国"先导创新型"集群发展模式 |
2.1.1 美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
2.1.2 美国"先导创新型"集群发展模式 |
2.1.3 经验与启示 |
2.2 日本"模仿-超越型"集群发展模式 |
2.2.1 日本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
2.2.2 日本"模仿-超越型"集群发展模式 |
2.2.3 经验与启示 |
2.3 中国台湾地区"嵌入发展型"集群发展模式 |
2.3.1 中国台湾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
2.3.2 中国台湾地区"嵌入发展型"集群发展模式 |
2.3.3 经验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蔓延式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之一 |
3.1 蔓延式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3.2 蔓延式发展模式中的学习创新国际化模式 |
3.2.1 模仿与自主创新并重模式 |
3.2.2 学习创新战略框架 |
3.3 蔓延式发展的实现机制 |
3.3.1 基于过程创新的成本领先 |
3.3.2 基于产品市场创新的差异化 |
3.3.3 基于组织创新的网络化 |
3.4 蔓延式发展模式下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 |
3.4.1 以规模经济与速度经济实现成本领先 |
3.4.2 以定位市场小生境实现差异化 |
3.4.3 以构建战略联盟发挥网络优势 |
3.4.4 根据阶段特征制定发展策略 |
3.5 案例分析:沈阳冶矿装备集群的蔓延发展 |
3.5.1 冶矿装备组成及其特征 |
3.5.2 沈阳冶矿装备集群发展概况 |
3.5.3 沈阳冶矿装备制造集群的蔓延发展之路 |
3.6 本章小结 |
4 突破式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之二 |
4.1 突破式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4.1.1 突破性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品牌 |
4.1.2 价值链重构 |
4.1.3 跨国并购 |
4.2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
4.2.1 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
4.2.2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模式 |
4.3 突破式发展模式的实现机制 |
4.3.1 价值链上游预占与中游反预占 |
4.3.2 价值链下游预占与中游反预占 |
4.3.3 全球价值链中上下游的双向突破 |
4.4 突破式发展模式下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 |
4.4.1 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升级 |
4.4.2 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技术获取能力 |
4.4.3 构建专利网络、打造自主标准 |
4.4.4 推动渠道整合、实施名牌战略 |
4.5 案例分析:沈阳机床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突破发展 |
4.5.1 沈阳机床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 |
4.5.2 问题与差距 |
4.5.3 沈阳机床制造业集群突破式发展之路 |
4.6 本章小结 |
5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演化与政府作用 |
5.1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演化 |
5.2 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
5.2.1 依据全球价值链定位制定集群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
5.2.2 依据集群发展模式制定对策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400 mm热轧带钢粗轧立辊自动宽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带钢宽度控制发展历程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宽度控制设备 |
1.3 宽度自动控制技术概述 |
1.3.1 粗轧宽度自动控制 |
1.3.2 精轧宽度自动控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课题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400 mm 热连轧机成套设备及工艺技术 |
2.1 400 mm 热连轧工艺设备参数 |
2.1.1 工艺参数 |
2.1.2 设备参数 |
2.2 轧制工艺流程 |
2.3 液压 AWC 系统组成 |
2.4 电气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 |
2.4.1 控制系统组成 |
2.4.2 仪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连轧粗轧机组轧件变形特征研究 |
3.1 板坯变形特点 |
3.1.1 立轧变形行为 |
3.1.2 平轧变形行为 |
3.2 宽展数学模型 |
3.2.1 头尾宽展数学模型 |
3.2.2 中间稳定部分数学模型 |
3.3 数值模拟仿真研究端部宽度变化 |
3.3.1 单一立辊轧制引起的宽度变化 |
3.3.2 隆起部分引起的宽度变化 |
3.3.3 单一水平轧制引起的宽度变化 |
3.3.4 经过立轧和平轧后板坯的宽度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粗轧宽度自动控制策略 |
4.1 立辊的刚度测量与辊缝零点标定 |
4.1.1 立辊轧机测刚度与辊缝零点标定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
4.1.2 立辊轧机辊缝零点标定 |
4.1.3 立辊轧机刚度测定 |
4.2 控制方法与控制原理 |
4.2.1 宽度预设定及自学习 |
4.2.2 短行程宽度控制 |
4.2.3 轧制力反馈宽度控制 |
4.2.4 动态宽度设定 |
4.2.5 前馈自动宽度控制 |
4.2.6 缩颈补偿宽度控制 |
4.2.7 动态自动宽度控制 |
4.2.8 形状及温度补偿控制 |
4.3 智能控制技术在宽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4.4 定宽压力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考核及应用效果分析 |
5.1 现场应用效果 |
5.2 现场应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三连轧机调试中关键性技术的解决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连轧机调试中关键性技术的解决办法[J]. 李兆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1(04)
- [2]冷连轧机速度系统建模仿真及鲁棒控制研究[D]. 方一鸣. 燕山大学, 2003(04)
- [3]大型热连轧轧钢生产线设备安装工艺优化研究[D]. 夏友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4]冷连轧机轧制工艺规程遗传优化方法研究[D]. 王静. 燕山大学, 2010(08)
- [5]京唐2230mm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改造设计[D]. 孙抗. 东北大学, 2016(06)
- [6]轧机液压辊缝监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 徐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06)
- [7]1850双机架铝带冷连轧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D]. 李联飞. 燕山大学, 2011(11)
- [8]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治理研究[D]. 宋砚秋.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1)
- [9]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 王群. 辽宁大学, 2009(04)
- [10]400 mm热轧带钢粗轧立辊自动宽度控制系统研究[D]. 李冠宇. 太原科技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