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1](2021)在《抗疫与救赎:韩国电影《流感》的科学传播叙事分析》文中提出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莫钰鑫[3](2020)在《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中的认知冲突及其化解原则》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探讨了专家、企业、媒介、公众是如何认知科学报道产生的争议性问题,以及科学争议性是如何在多方的争执中,各自完成了科学的社会构建过程。笔者通过文献,纵观科学传播活动中争议性科学发展的时间脉络和科学传播工作的走向。利用内容分析法对宁波PX项目事件及其他案例进行解读。分析争议性科技议题在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呈现方式、媒介报道效果和新闻报道事件中的认知冲突主体,总结争议性科技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认知冲突类型及内容,并概括出化解冲突的原则。全文重点涉及了在科学问题的的公共决策中,专家、企业、媒介、公众等争议性科技新闻事件中的意见主体,如何对话和协商?如何建立互信?由于科学家、媒体对争议性科技的解读、阐释会形塑公众头脑中对争议性科技问题的意见及态度,故当下社会中争议性科技议题在媒体报道中的呈现,的确是一个值得专门加以关注研究的社会现象。本文只是对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中的冲突主体、冲突形成原因、解决原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而对各主体间的认识分析还可以有更全面,更深层次、更窄分化的一些讨论,需要日后补充研究。
陈慧玲[4](2020)在《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科学传播研究 ——以十大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科普”时代,微信是进行科学传播的新媒介和重要渠道。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全面提升科普类微信公众号进行科学传播的实际效力和影响力,走出当前科学传播的发展困局,找到科学传播的发展方向,探索合理有效的关于科普类微信公众号进行科学传播的方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且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并对完善科学创新体系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选取了 2018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全国科普自媒体(微信)榜单中的前十名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军武次位面、果壳、局座召忠、好奇博士、科学家庭育儿、物种日历、小大夫漫画、知识分子、象爸象妈和中科院物理所等。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依据研究问题以及参考相关文献,选取了 2019年3月1日—31日间发布的1300篇推送文章作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这十大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主体(账号主体、推文撰写者)、传播内容(科学主题、文章主轴、原创性内容)、传播媒介(信息呈现方式、标题设计、文章篇幅)、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阅读量、点赞数、精选留言数),并通过文本分析得出这十大科普类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共性。最后总结其传播效果佳的原因,从而为其它科普类微信公众号提升科学传播效果建言献策。
李淑敏[5](2020)在《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作为全世界最重视科普的国家之一,我国科普工作的成效和公民的科学素养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存在不足。深刻认识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实践经验,广泛调研我国科学家进行科学传播活动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激励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也日益广泛,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当代高科技发展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诸多风险,重构了科学家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科学传播的重心逐步从成熟的科学向形成中的科学转变,需要科学家以更大的力度参与科学传播,也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如转基因、疯牛病等争议性事件强化了人们对科技、科学家的不信任,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力量受损,新媒体传播也导致更多的假新闻、新闻泡沫,科学家的社会形象也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论文从后真相理论、STS关于科学民主化等相关思想出发,认为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和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形成中的科学”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对象,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传统边界日益模糊,要加强科学家与公众、媒体及决策者等的平等沟通,重建公众对当代科学的理解和信任。本文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对国外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状况和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公众理解科学运动30多年的发展,科学家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重视,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逐步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科学家被鼓励与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社会行动者对话。这主要体现在各国政府、研究委员会、高等教育机构、其他学会组织(如英国皇家学会、维康信托基金等),以及欧洲委员会这些政策主体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实践和相关政策中。同时,本文结合国外相关调研,对欧洲等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状况与问题,以及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培训等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揭示了对促进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相关启示。针对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现状与问题,本研究以我国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科研人员为对象,进行了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我国科学家对于科普的参与意愿较强,这与2006年以来我国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的实践有密切关系。但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主要是:1)科学家群体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科学(以及正在形成中的科学)的传播的重视不足,能力不强。2)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在时间和精力上存在较大制约;3)缺乏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激励机制;4)需要加强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培训和指导。对比我国与英国科学家参与科普的不同现状,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主要因素,如传统科学观的广泛影响、缺乏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制度激励、科学家科学传播的能力不足,以及社会参与动力不足、对话机制缺失等。在理论研究、比较分析和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相关建议。特别是强调要不断更新科学的观念,梳理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特点的科学观,加强对具有不确定性科学议题的传播和对话,建立多元化的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激励机制,提升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能力,倡导负责任科学传播的理念,以重建社会对科学以及科学家的信任。
蒋丹[6](2020)在《“互联网+科普”系统演进与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以“排山倒海”之势重构了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机制和格局,从而为科普事业插上了信息化翅膀。当前,科普信息化工作呈现主体多元化、关系复杂化、渠道途径多样化、功能高级化等新特征,逐渐从“政府主导”向“公众参与”、“多元协同”模式演化,但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概念和本质界定、形态转变和功能创新、模式构建等角度对“互联网+科普”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阐述了实施“互联网+科普”战略的目标、内容和路径。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互联网不但带来了发展模式、行业规范和受众需求的根本性变革,而且深度改造了人类社会结构和生存方式。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从国家层面实施“互联网+”战略,旨在推动生产、消费、社会等领域全面信息化,以构筑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互联网+科普”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基础平台、机制与要素,通过对科普理论、技术、制度和组织的全面革新,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产品、服务和机制,从而塑造崭新的科普生态体系。由此,科普“互联网+”化实质上是一场从量态到质性的全方位、根本性变革,并呈现开放、大规模、生态化、运行模式颠覆、以人为本等特征。当前,学界对科普功能多样化有了明确认识,可概括为三个趋势:从“表象科学”向“实践科学”演进,从小众化的“真理探索”向事关人类生存、民族兴衰等目标的“国家行为”过渡,从纯粹的“学院科学”向世俗的“生活科学”这一更大场域扩展。由此,当代科普应体现为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科学对话和政策协商等多种形态,涵盖普及科技知识、增进公众理解科学、促进公众参与科学、培育科学和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创新战略等多元化功能。总之,任何只包含某种单一目标的理论或模型都无法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必须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社会化大科普”。与传统科普相比较,“社会化大科普”具有四大特征,即“大目标”、“大主体”、“大协作”和“大影响”。“互联网+科普”功能创新必然要求科普形态的转型升级,而技术革新和公民社会建设为之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技术融合、功能升级、传播形态聚合、组织合并与产业融合等媒介变革极大扩展了传播的时空界限,信息传播速度、频度、密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和前景生活模式,“互联网+”引发生活方式、学习理念、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革新,“信息化”科普形态呼之欲出。根据系统论观点,科普传播体系是一个基于特定社会准则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而非各种要素、模块和线索的简单叠加。进入“互联网+”时代,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科技社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复杂态势,应在借鉴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科普理念、技术、形态、功能等多要素,构建一个能够概括和解释当代实践的科普“整合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整合了一阶和二阶科学传播,以达到“四科”(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要求,还通过三阶传播实现“两能力”(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提升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内在统一高度有序等特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应全面创新科普理念、策略和服务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大幅快速提升我国“互联网+科普”服务能力,促进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两个一百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劲动力。首先,“互联网+科普”整合模式构建应采取“开放”、“合作”与“创新”三大原则,使新思维、新技术、新平台成为转型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其次,实施“互联网+科普”战略,应推动从技术、理念到行为的全方位变革,包括五个方面:互联思维、统筹协同、开放分享、需求导向以及优势互补。再次,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全面提升“互联网+科普”服务能力:一是聚焦有效需求丰富科普内容,打造科普服务云平台;二是创新科普表达和传播形式,打造“互联网+科普”传播体系;三是通过集成创新推动信息化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四是运用多元化手段拓宽科普传播渠道,强化科普内容精准推送服务;五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科普管理与运营模式。综上所述,实施“互联网+科普”战略,就是要借力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技术创新,围绕改革重点和难点,强化资源、平台、技术、机制等要素的互通共融,构建“泛在、多元、集约、精准、交互”的科普服务新模式。换言之,唯有放眼未来与时俱进,充分挖掘和释放公众和组织的智慧和潜力,才能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之翼的和谐共振。
刘璐[7](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机制研究 ——以黑洞照片事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二字似乎总是会被人们裹上神秘的色彩,而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来到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科学与人类间的距离,也一点点地拨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当下,科学也作为一种创新的力量,推动着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其发展水平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传播促进了科学家与百姓的交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若想让科学传播得到更佳的效果,对科学传播机制的研究,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传播机制包含了科学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特点及其之间关系,如果说研究科学传播内容是在研究传播什么,那研究科学传播机制便是在研究如何进行传播,如何让科学传播产生最佳效果。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机制也迸发出很多新特征。本文以2019年科学传播热点——黑洞照片事件——作为研究的具体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机制展开探索性研究。文章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讨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并对部分关键概念进行阐释。第一章厘清了媒介变迁背景下科学传播系统内各要素及其间关系的变化,对文章运用的理论模型,贝罗传播模式、科学传播的AEIOU模式以及知识社会学理论做出阐述,在此基础上建立本文科学传播机制分析的理论模型。第二章将理论模型与黑洞照片事件的舆情发生发展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分析模型,建构内容分析的类目。第三章对样本数据完成编码与分析并总结出科学传播主体、科学传播内容以及科学传播效果三要素之间的关联。第四章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第五章提出了优化策略并构建了当下新媒体环境中科学传播机制的优化模型。新媒体环境下,诸多社会因素都对科学传播产生了影响,科学传播已然变成社会化的科学传播,而科学传播系统内的各要素也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如:科学传播主体多元化,科学传播内容丰富化,科学传播效果复杂化等。媒介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也使得科学传播的效果能够到达更多的受众,但同时它也为科学传播带来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机制,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既要保证传播主体间的充分沟通,也要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将所要传播的科学内容与受众的兴趣点进行结合,并对科学知识外的,更高层次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文化进行传播,同时也要对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反馈环节进行完善,并充分利用。
王伟[8](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认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和钰[9](2019)在《社交媒介场域用户科学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媒介对于科学知识信息的传播、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当今科学传播的主要手段。社交媒介基于移动或Web终端技术,以交互为核心,通过用户对科学知识与科学信息内容的分享、协同创造、讨论以及修正等一系列行为,建构了科学传播的新平台。随着社交媒介的发展与普及,基于社交用户社会关系嵌入下的交互组织传播形式,以及关系网络之上的公共性内容的生产与交换,带来了科学传播的新契机,非线性、多向互联、快速即时的传播特征促使社交媒介成为科学传播的新的重要渠道。但同时,社交媒介自身结构形成的复杂传播环境,依托人际互动的传播机制与多元的传播节点,碎片化与场景化的拟态特征等一系列传播场域特质,也使得科学传播在其中呈现出新的更为复杂的传播形态,形成了新的科学传播问题。如何深入理解社交用户科学信息共享与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形成科学传播的优化导向策略,促进科学有序传播,成为科学传播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媒介环境学理论,关联人的层次、科学技术层次、媒介层次与社会层次,重构了社交媒介场域中“人—科学—媒介—社会”的科学传播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场域理论的中观研究范式入手,扎根于社交媒介复杂传播环境下的科学传播现状,考察传播路径与传播模式的演化过程。从微观层面借鉴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念,厘清科学传播现象的多方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证科学传播内在机制与外在动力。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研究工作:(1)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结合认知透镜模型,分析科学传播各个子系统在社交媒介传播规律与变化之上的他律与自主、生产与传递等传播行为,提出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行为生成的理论框架,探析影响社交用户科学传播的相关因素;(2)基于文献回顾,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等相关理论,梳理扎根理论中得到的初始范畴及其相互联结关系,并作为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关系解构,提出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模型与相关假设;(3)运用数据分析与结构方程进行量化实证研究,验证了以关系强度、信任共享、技术涉入、信息质量作为自变量,以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感知愉悦、传播意愿作为中介变量,以自我效能、科学信息—个人认知契合度、利益认知、风险认知作为调节变量,以发布密度、机构管控作为干扰变量,与社交用户科学传播行为的相关关系。从客观科学传播情境到主观科学传播认知,进一步厘清了社交媒介场域复杂、交互的科学传播形态。(4)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在社交媒介样态下科学传播环境、科学传播话语与科学传播运作力的建构策略,为实现科学的有效传播,优化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途径,提升科学传播力形成支持对策。本文的创新点:(1)基于新的研究视角,在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模式基础之上,提出了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行为生成的理论框架,深化了对社交用户科学传播行为促生机制的探索;(2)在研究内容创新方面,提出了关系强度、信任共享、技术涉入与信息质量作为社交媒介场域具体传播情境下的外部变量,构建影响因素作用模型,剖析了客观传播情境对社交用户科学传播意愿与行为生成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以及社交用户感性自我意识对科学传播意愿与行为生成的中介效应;(3)发现了社交用户科学传播行为生成的具体路径中,源自于社交用户主我面的理性自我认知可以对科学传播意愿或传播行为的生成构成调节作用,而科学信息发布密度与第三方机构管控可以对社交用户的科学传播行为路径形成干扰作用。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科学传播现有研究进行理论补充与实践检验,为加强社交媒介场域下的科学传播管理,构建科学传播自适应生态系统,提高传播效率提供依据。
张瀚文[10](2019)在《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科学传播平台进军移动社交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而发展的科学力量已然不可小视,对网络用户来讲,这是一个方便快捷获取、传递科学知识的优越平台。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5G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无人驾驶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甚至该技术的实现和普及未来可期,在这一时代洪流下,人们对无人驾驶的关注程度,尤其是网络媒体——微信平台下的科学公众号对无人驾驶的关注程度又如何呢?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结合先前研究理论与结论,界定了:无人驾驶、科学、科学传播、科学公众号、媒体显着性的概念;其次,本文阐释了无人驾驶议题的传播现状、媒体显着性理论、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现状。然后,本文以科学公众号“果壳”、“虎嗅”、“差评”、“科技美学”、“酷玩实验室”为研究对象,结合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媒体显着性理论,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情况,并探究了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报道形式与报道内容是否是影响其媒体显着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媒体显着性是否是受众反馈的影响因素。经研究发现:报道内容的可信度与报道形式(标题类型、多媒体应用呈现)是影响无人驾驶议题传播突出层面的主要因素,报道内容可信度方面,意见呈现是影响无人驾驶议题传播注意层面的主要因素,报道形式与注意层面无相关关系;无人驾驶议题的发生地区、消息来源是影响向度层面的因素。在受众反馈问题上,媒体显着性的突出层面,即推送次序影响了无人驾驶议题传播的受众反馈。最后,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分析了当前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传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二、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中的认知冲突及其化解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概述 |
2.1 争议性科技新闻事件的定义及内涵 |
2.2 争议性科技新闻事件报道的原则及观念沿革 |
2.3 媒体在争议性科技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角色构建 |
第3章 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中的认知冲突主体 |
3.1 专家 |
3.1.1 科学共同体 |
3.1.2 政府技术职能部门 |
3.2 企业 |
3.2.1 能源行业 |
3.2.2 其他前沿科技行业 |
3.3 媒介 |
3.3.1 媒体上的科学与科学报道 |
3.3.2 科学媒体化 |
3.4 公众 |
3.4.1 公众理解科学 |
3.4.2 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 |
第4章 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中的认知冲突及其内容 |
4.1 争议性科技事件中的专家解释 |
4.1.1 科学传播的科学 |
4.1.2 科学家的公信力 |
4.2 争议性科技事件中的企业说法 |
4.2.1 争议性科技行业的企业 |
4.2.2 案例分析:宁波PX项目 |
4.3 争议性科技事件中的媒介立场 |
4.3.1 科学传播的媒体环境演变 |
4.3.2 争议性科技的媒体呈现 |
4.4 争议性科技事件中的公众意见 |
4.4.1 公众差异 |
4.4.2 公众信任 |
第5章 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认知冲突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原则 |
5.1 认知冲突的形成原因 |
5.2 认知冲突的化解原则 |
5.2.1 科学原则 |
5.2.2 环境生态原则 |
5.2.3 公共与国家利益原则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科学传播研究 ——以十大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念界定 |
1.1.1 科普类微信公众号 |
1.1.2 科学传播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途径与方法 |
1.4.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1 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的现状 |
2.2 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机遇 |
2.2.1 传播主体多元 |
2.2.2 传播内容海量 |
2.2.3 传播渠道丰富 |
2.2.4 传播形式新颖 |
2.2.5 传播范围广阔 |
2.3 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挑战 |
2.3.1 伪科学大肆泛滥 |
2.3.2 谣言屡禁不止 |
2.3.3 传播者科学素养低 |
2.3.4 科学信息泛滥难抉择 |
2.3.5 科学内容泛娱乐化 |
第3章 十大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分析 |
3.1 传播主体 |
3.2 传播内容 |
3.3 传播媒介 |
3.4 传播对象 |
3.5 传播效果 |
第4章 十大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特性分析 |
4.1 选题方向 |
4.1.1 蹭社会热点 |
4.1.2 抓受众需求 |
4.2 写作特点 |
4.2.1 标题口语化句式化悬念化 |
4.2.2 内容兼顾科学信息和可读性 |
4.2.3 文风生动活泼有趣 |
4.2.4 结尾抒情化表达 |
4.3 编发方式 |
4.3.1 每日更篇幅多 |
4.3.2 文章版式一致 |
4.3.3 拥有固定栏目 |
4.3.4 具有人格化IP形象 |
4.4 传受互动 |
4.4.1 设置问题 |
4.4.2 设置奖励 |
第5章 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分析 |
5.1 选题策略 |
5.1.1 定位明确 |
5.1.2 用户画像清晰 |
5.1.3 关注社会热点 |
5.1.4 满足受众需求 |
5.2 写作策略 |
5.2.1 标题设置悬念,采用句式化表达 |
5.2.2 内容兼顾两极,把握好切入点 |
5.2.3 文风通俗,故事性阐述 |
5.2.4 结尾抒情化表达,产生共情效应 |
5.3 编发策略 |
5.3.1 每日更文推送规律,加强用户粘性 |
5.3.2 打造固定栏目和版式,培养用户阅读场景 |
5.3.3 设计人格化IP形象,增强读者亲切感 |
5.4 交互策略 |
5.4.1 引导受众情绪,给予精神奖励 |
5.4.2 设置问题或奖励,产生互动与交流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理论分析 |
2.1 “科学传播”与“科学家”及相关概念分析 |
2.1.1 科学传播 |
2.1.2 科学家 |
2.2 当代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必要性 |
2.2.1 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意义: NCCPE的相关探索 |
2.2.2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
2.2.3 加强对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的治理 |
2.2.4 推进科学决策中的民主机制建设 |
2.3 科学传播的新特征与新争论 |
2.3.1 后真相时代 |
2.3.2 STS的新发展: 审议转向 |
2.4 科学家在科学传播活动中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机制 |
2.4.1 科学家与公众 |
2.4.2 科学家与决策者 |
2.4.3 科学家与媒体 |
第3章 欧洲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实践 |
3.1 欧洲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社会背景与政策措施 |
3.1.1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及科学家角色的转变 |
3.1.2 欧洲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政策实践 |
3.2 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两次大型调查 |
3.2.1 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态度与意向 |
3.2.2 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对象及活动 |
3.2.3 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困难与障碍 |
3.2.4 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动机及激励 |
3.2.5 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培训与需求 |
3.3 ESConet科学传播培训的实践 |
3.4 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实践的总结 |
第4章 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实证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
4.1.1 问卷内容设计 |
4.1.2 调查对象和范围 |
4.1.3 抽样方法 |
4.1.4 调查方式与调查时间 |
4.1.5 样本概述 |
4.2 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4.2.1 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态度与意向 |
4.2.2 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对象及活动 |
4.2.3 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困难与障碍 |
4.2.4 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动机及激励 |
4.2.5 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培训与需求 |
4.3 中国与英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对比分析 |
第5章 影响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主要因素 |
5.1 传统科学观的广泛影响 |
5.1.1 传统科学观所导致的对科学不确定性的忽视 |
5.1.2 传统科学观导致科学主义盛行 |
5.1.3 科学不确定与科学主义导致科学传播风险 |
5.2 缺乏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制度激励 |
5.2.1 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缺少政策的支持 |
5.2.2 在有关科学的争议性事件中缺乏对话机制 |
5.2.3 科学传播社会参与动力不足 |
5.3 科学家的科学传播能力普遍不足 |
5.3.1 科学家缺乏面向公众沟通的技能 |
5.3.2 科学家与媒体之间存在刻板印象 |
5.3.3 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存在信任危机 |
第6章 促进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对策建议 |
6.1 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思路转变 |
6.1.1 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新理念——科学创新与治理文化 |
6.1.2 科学传播中科学与人文并重 |
6.1.3 反思不确定性(正在形成中)科学知识的测量方法与普及 |
6.2 激励科学家参与治理-创新维度的科学传播 |
6.2.1 落实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绩效评估 |
6.2.2 破解后真相,重拾人们对科学家的信任 |
6.2.3 增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社会、理论支撑 |
6.3 提升科学家科学传播能力 |
6.3.1 积极探索中国科学家科学传播培训的模式 |
6.3.2 建设涵育反思性内容的科学传播能力 |
6.3.3 走向负责任的科学传播能力建设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互联网+科普”系统演进与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概述 |
(三)“互联网+科普”理论研究趋势分析 |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内涵界定 |
(二)“互联网+”与“+互联网” |
(三)“互联网+科普”内涵界定 |
第一章 信息技术创新与网络科普事业发展 |
第一节 我国网络科普事业兴起与发展(1994-2015) |
一、互联网革命与科普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网络科普体系形成与发展(1994-2009年) |
三、移动网络科普体系构建(2010-2016年) |
四、我国网络科普发展存在的差距 |
第二节 “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其对科普的影响 |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背景 |
二、“互联网+”的内在机理 |
三、“互联网+”与社会治理模式变革 |
四、“互联网+”与科普发展模式转变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需求演变 |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与科普传播需求 |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三、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与科普需求转换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科普系统演变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目标转变 |
一、确立“互联网+”时代科普目标的原则 |
二、“互联网+科普”构建目标:社会化大科普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形态转变 |
一、“互联网+科普”形态:“信息化”科普 |
二、“互联网+科普”形态演进的社会动因 |
三、“互联网+科普”形态的维度、特征与优势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功能演变 |
一、科普与传播的关系演变与启示 |
二、科学传播机制变迁与反思 |
第三章 “互联网+科普”模式创新与机制构建 |
第一节 “互联网+科普”理念重塑 |
一、“互联网+科普”理念构建的社会背景 |
二、“互联网+科普”理念构建的实践基础 |
三、“互联网+科普”理念的核心内容 |
第二节 “互联网+科普”系统转换与机制构建 |
一、科普传播模式的基本分类 |
二、科普传播的结构与模型 |
三、科普“整合模式”及其多重任务 |
四、科普“整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公众参与科学”模式的构建与检验--以“果壳网”为例 |
一、传播内容:有趣与争议并存 |
二、被限制的流行:对“果壳网”传播机制的分析 |
第四章 “互联网+科普”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科普”战略目标设定 |
一、“互联网+科普”战略目标的确立 |
二、“互联网+科普”目标构成 |
三、“互联网+科普”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二节 “互联网+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 |
一、科普资源的内涵、外延及特征 |
二、“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建设的目标 |
三、“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的技术进路 |
四、“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功能和服务创新 |
第三节 “互联网+科普”科普传播机制构建 |
一、“互联网+”时代科普媒介转型的目标与原则 |
二、“互联网+”时代科普媒介转型策略 |
三、“互联网+”时代科普传播体系构建 |
第四节 “互联网+科普”管理机制创新 |
一、科普政策概念与体系构成 |
二、技术进步、组织变革与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
三、“互联网+”与科普管理机制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机制研究 ——以黑洞照片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关键词阐释 |
0.3.1 科学传播 |
0.3.2 科学素养 |
0.3.3 科学传播机制 |
0.4 研究综述 |
0.4.1 与媒介技术的碰撞——科学传播与媒介 |
0.4.2 与自身的碰撞——对科学传播的反思 |
0.4.3 与其他领域的碰撞——多元学科视角下的科学传播 |
0.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0.5.1 研究思路 |
0.5.2 研究方法 |
1 媒介变迁下的科学传播系统及其分析模型 |
1.1 科学传播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1.1.1 科学传播系统的结构要素 |
1.1.2 科学传播系统结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1.2 媒介变迁对科学传播系统的影响 |
1.2.1 媒介变迁的外在形式 |
1.2.2 对系统内各要素的影响 |
1.2.3 对系统各要素间关系的影响 |
1.3 科学传播的模型化分析 |
1.3.1 知识社会学 |
1.3.2 贝罗传播模式 |
1.3.3 科学传播的AEIOU模式 |
1.3.4 科学传播系统要素分析模型 |
2 基于黑洞照片事件的科学传播机制分析模型搭建 |
2.1 研究事件介绍 |
2.2 研究问题提出 |
2.3 研究方法 |
2.3.1 各平台研究样本的选择 |
2.3.2 类目构建与编码方案 |
3 基于黑洞照片事件的科学传播机制模型量化分析 |
3.1 科学传播主体要素 |
3.1.1 多元主体参与下科普类专业主体并未凸显 |
3.1.2 传播内容主题伴随主体差异化呈现 |
3.2 科学传播内容要素 |
3.2.1 形式多样化下遵循平台特点 |
3.2.2 交互传播模式下内容“去科学化”解读 |
3.3 科学传播效果要素 |
3.3.1 传播广度伴随平台差异化存在 |
3.3.2 传播主体“被信任度”加持传播广度 |
3.3.3 不同平台唤起不同受众反馈效果 |
4 新媒体环境科学传播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 多元化主体淹没了专业声音 |
4.2 同质化内容导致受众审美疲劳 |
4.3 交互性传播方式使传播效果失焦 |
4.4 反馈机制存在但反馈效果不佳 |
4.5 缺少对科学更深层次的传播 |
5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机制优化策略及优化模型 |
5.1 优化策略 |
5.1.1 供给侧发力,科学传播主体间优势互补 |
5.1.2 切入受众兴趣点,精确传播 |
5.1.3 充分利用并完善反馈机制 |
5.1.4 科学传播浸润日常生活 |
5.2 模型优化的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社交媒介场域用户科学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媒介场域的科学传播研究 |
1.2.2 基于传播对象的科学传播研究 |
1.2.3 社交媒介场域下的科学传播行为研究 |
1.2.4 文献评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理论分析基础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学传播的语意界定与概念外延 |
2.1.2 社交媒介与科学传播 |
2.1.3 社交用户的科学传播行为 |
2.2 理论研究框架 |
2.2.1 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科学传播模式构建 |
2.2.2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科学传播行为剖析 |
2.2.3 技术接受理论视角下的科学传播机制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影响因素析出 |
3.1 研究的深化与扎根理论方法的选择 |
3.1.1 扎根理论概述 |
3.1.2 研究方案与数据收集 |
3.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主轴性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科学传播行为生成的理论框架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理论框架提出 |
3.3.2 影响因素析出 |
3.4 本章小结 |
4 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模型构建 |
4.1 研究模型 |
4.2 变量释义与研究假设 |
4.2.1 变量释义 |
4.2.2 研究假设 |
4.3 模型检验方案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变量测量 |
4.3.3 问卷发放及数据收集 |
4.4 数据描述性统计 |
4.4.1 样本人口特征 |
4.4.2 样本社交媒介使用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5 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实证验证 |
5.1 模型变量描述分析 |
5.2 样本数据质量评估 |
5.2.1 量表信度检验 |
5.2.2 量表效度检验 |
5.3 科学传播的人群特征和变量间相关分析 |
5.3.1 不同人口特征的传播行为比较 |
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4.1 主效应检验及假设验证 |
5.4.2 中介效应检验 |
5.4.3 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的模型效应讨论 |
5.4.4 调节效应检验 |
5.4.5 调节变量的模型效应讨论 |
5.4.6 干扰变量检验 |
5.4.7 干扰变量的模型效应讨论 |
5.5 实证讨论 |
5.5.1 数据收集 |
5.5.2 数据预处理 |
5.5.3 基于共词网络的用户科学传播行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建构良好的科学传播环境 |
6.1.2 传达准确的科学传播话语 |
6.1.3 形成高效的科学传播运作力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交媒介场域下的科学传播现状调查 |
附录B 扎根理论开放式编码分析(原始文本) |
附录C 社交媒介科学传播调查问卷 |
附录D 数据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传播现状与特点 |
2.1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传播现状 |
2.1.1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传播效果现状 |
2.1.2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传播渠道与主体多元化 |
2.1.3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传播内容多样化 |
2.2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传播特点 |
2.2.1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传播的定向性 |
2.2.2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传播的闭合性 |
3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依据 |
3.1.2 研究问题与假设 |
3.1.3 类目建构 |
3.1.4 样本抽取和检验 |
3.2 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及其影响因素判定 |
3.2.1 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的描述性统计 |
3.2.2 无人驾驶议题的消息来源、报道形式与突出层面呈显着性相关 |
3.2.3 无人驾驶议题的注意层面与报道内容的意见呈现显着性相关 |
3.2.4 议题发生地区、消息来源是影响向度层面的因素 |
3.3 受众反馈与无人驾驶议题媒体显着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1 突出层面是影响受众阅读量的因素之一 |
3.3.2 受众点赞量与突出层面与向度层面具有相关性 |
3.3.3 受众评论态度与向度层面无相关关系 |
3.4 小结 |
4 科学公众号报道无人驾驶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 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与权威性偏低 |
4.1.1 科学公众号对无人驾驶议题首条推送的显着性与生动性偏低 |
4.1.2 缺乏对该领域权威人士及中国以外地区无人驾驶议题的关注 |
4.2 多数无人驾驶议题偏向有感报道 |
4.2.1 对中国地区以外的无人驾驶议题报道负面情感居多 |
4.2.2 消息来源单一导致情感偏颇 |
5 科学公众号报道无人驾驶议题的问题解决对策 |
5.1 提高对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与权威性 |
5.1.1 提高首条推送率,提升报道生动性 |
5.1.2 增进对无人驾驶领域权威专业人士的关注与报道 |
5.2 注重理性、客观地报道无人驾驶议题 |
5.2.1 多角度分析其他地区无人驾驶议题 |
5.2.2 吸收无人驾驶领域人才,扩充消息来源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疫与救赎:韩国电影《流感》的科学传播叙事分析[D]. 张越. 兰州大学, 2021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争议性科技事件报道中的认知冲突及其化解原则[D]. 莫钰鑫.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4]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科学传播研究 ——以十大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为例[D]. 陈慧玲. 南昌大学, 2020(01)
- [5]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淑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6)
- [6]“互联网+科普”系统演进与模式构建研究[D]. 蒋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7]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机制研究 ——以黑洞照片事件为例[D]. 刘璐. 辽宁大学, 2020(01)
-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社交媒介场域用户科学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和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科学公众号中无人驾驶议题的媒体显着性研究[D]. 张瀚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