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格陵兰(论文文献综述)
华寄霞[1](2021)在《16-19世纪英国人对西北航路的探索》文中指出西北航路的开发源于大航海时代,是英国转向海洋寻求发展的重要环节。15世纪,虽然都铎时期英国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政局也趋于稳定,英国逐渐向君主专制国家转型,造船技术和综合实力得到增强。但英国仍面临内忧外患的威胁,英国与汉萨同盟在地中海地区的海上竞赛、海外市场安特卫普的衰落、加莱的丢失、国家财政紧张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垄断。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过渡期的英国也跃跃欲试,跻身于航海国家行列。自约翰·卡博特起,英国便开启了长达数世纪的北方海路探索。本文根据探险活动特色将其分为近岸远洋航行、极地冰海航行和跨洋远洋航行三类。英国早期的探险家通过近岸远洋航行,完成了对挪威北部的斯匹茨卑尔根地区、北美大陆纽芬兰地区的考察,为英国的海外扩张奠定基础。在航海技术的改进和东方黄金的刺激下,英国探险家决定横跨大西洋,寻找一条经北美到达亚洲的北方航路。跨洋远洋航行阶段,在马丁·弗罗比舍、约翰·戴维斯、威廉·巴芬等探险家的通力合作下,将探索范围从大西洋沿岸拓展到北美地区,完成了对加拿大东部、北部海域部分地区的勘察,其探索范围深入内陆地区,完善了对西北航路的探索历程。在殖民扩张的影响下,该时期的英国实力大增,由弱小的海洋国家向海洋霸权国家过渡,其势力范围扩展到加拿大北部地区,并在北美地区实行殖民管理和开展殖民贸易。极地冰海航行也促成了西北航路的开发。在历经两个世纪的休整后,英国在19世纪再度掀起对西北航路的探索浪潮。该阶段英国将探索范围锁定在北极冰海区域,其航海性质也发生了转变,由追逐东方的财富转变为科学考察。19世纪50年代,在罗斯船长、帕里及富兰克林的基础上,罗伯特·麦克卢尔首次将海、陆、冰三种形式结合,成功证实了西北航路的存在,从而实现了英国对北方海域的探索。1880年,英国将西北航路的主导权转交给加拿大,这标志英国对西北航路的开发告一段落。英国通过远洋探索,开辟了多条新航路,为英国和西欧国家的海外征服奠定基础,加强了新旧大陆的经济和动植物、博物学及器物的交流,从而强化了欧洲与北美的互动。英国通过远洋航行由蕞尔小国转变成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海洋强国,从而对欧洲、对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此外,西北航路的打通,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今后北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李涵钰[2](2019)在《16世纪英国北极航线开发与英俄海上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北极冰川融化,北极地区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北极航线开发成为北极问题的一大研究方向。作为近北极国家,英国在北极开发历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5世纪末到16世纪,英国作为最早一批参与海外探险与殖民的国家,大批的英国航海家参与到北方海域与海路的探索与开发活动中。1553年,英国探险家钱塞勒沿欧洲大陆北部航行,发现一条通往俄国的海上航道,在此基础上催生出英国首个合股性质的外贸特许公司,从此打开英俄直接贸易的大门。本文通过对16世纪时期英国航海家们对北方海域的探索活动与改时期内英俄贸易活动进行梳理,试图说明英国在早期北方海域地理探险、航线开发、和海洋对外贸易活动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正确地评价英国北方海域探险活动与英俄海上贸易所带来的影响。
余晓强[3](2020)在《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文中研究表明海洋秩序是基于特定海洋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基础之上形成的稳定状态。纵观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世界历史,世界海洋大致经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主导的海洋占有秩序(15世纪末至16世纪)、荷兰主导的海洋自由秩序(17世纪)、英国主导的海洋霸权秩序(17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二战后的海洋平等秩序(20世纪下半叶)、以及21世纪的全球海洋治理秩序五个阶段。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海洋秩序如何演进?主导海洋秩序演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海洋秩序的演变并不是海上权力转移的结果,权力转移只是海洋秩序变迁的一个方面。海洋秩序的变迁有两方面内容,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权力转移和重组发生在行为主体之间,是物质格局的变化,海洋秩序只有在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观念结构发生变化时才能被视为质变。时代特征是海洋秩序演变的自变量。不同的时代特征造就了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权力内涵,权力内涵是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物质权力和权力内涵的相互作用下,海洋秩序得以形成。世界海洋秩序的五大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分别为基督教扩张、商业自由竞争、海上权力争夺、反霸权和反殖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全球性海洋问题。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下,海上权力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宗教普世主义、天赋海洋自由、海权战略、海洋权利、海洋责任分别是不同时代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占有、自由、霸权、平等、治理为主要海洋行为方式的海洋秩序。二战以后,在时代特征的作用下,海洋权力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物质权力使用的合法性逐渐降低,长期主导海洋秩序进程的权力因素开始让位于权利因素。进入21世纪,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了全球性海洋问题的频发,海洋治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海洋秩序开始由权利平等的分割理念开始向责任共担的整体理念转化。未来,海洋秩序将是以责任为基础的全球参与,最终实现“治”“理”共进和人海共生。
徐立特[4](2020)在《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文中研究表明从开启“新海军”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海军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世界第一的巨大转变。这一发展历程固然会受到美国优越的自然禀赋、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人才优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海军思想、海军战略、海军建设与海军行动四位一体的相互配合与推动。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海军建设和海军行动检验、强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海军思想与海军战略,体现了美国海军独霸全球的实践路径。第1章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尤其是马汉的海军思想,甫一出世便风靡全球,成为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心剂。马汉海权思想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从华盛顿、亚当斯与杰斐逊,到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海军建设随着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型而强化升级,海军思想也围绕着美国的军事扩张与海外商业发展战略演进而不断更新。到马汉时代,他成功地整合了海军历史与海上战争经验的特有规律——尽管这些规律有不少是片面的和不充分的,但依旧比较成功地在海权与大国实力增长之间建立起正向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与瓜分世界的进程中,体现了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马汉的海权思想在空间-制海权-商业扩张-海外基地之间构建了话语体系,就海权思想而言,是比较完整的,并且存在着不断自我修补的余地,其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发挥着效力。第2章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海军战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演进。西奥多·罗斯福在其整个总统任期内,都以将美国海军建设成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海军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伍德罗·威尔逊的海军战略不似罗斯福那样明显和激进,他反复强调的是公海航行自由,为全球性自由贸易的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以海洋自由为口号,以商船和护航舰队为手段,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交战双方供应战争物资,提升美国经济实力。同时,受战争双方不断扩张海军的影响,威尔逊政府提出了建立“最强大海军”的目标。作为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迅速将海军战略由攻势制海战略转变为防御制海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岌岌可危的战争威胁面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实行中立战略,保存了美国海军实力。罗斯福认为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而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采取“控制海洋”战略。参战后,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军事压力面前,出于对国家利益与战场态势的考虑,罗斯福采取了“大西洋优先”战略,把重心放在欧洲,进行跨大西洋航道护航,在太平洋战场采取灵活太平洋战略,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政策。同时,罗斯福继续坚持海权战略,拒绝了派遣远征军参加大陆作战的主张。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调配战争资源、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章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在1882-1945年的这段时期内,美国历届政府的决策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海军发展寄予厚望。19世纪80-90年代,新海军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发展的显要标志,美国海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造舰高峰。西奥多·罗斯福是热忱的大海军主义者,他不仅为海军建设提出计划、建议并为之游说国会,还亲自在海军战争学院召开舰船设计会议,就建造新舰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在海军建设上,威尔逊不仅关注到美国可以从海军扩建计划中获取大量利益,还观察到包括日本、英国在内的列强正掀起不可抑制的海军扩建热潮,于是迅速确立起两洋战略,两洋战略配合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海军战略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海军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并没有阻止任何海军强国的扩军步伐。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是把壮大海军作为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的工业复兴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顺应海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大力推进航空母舰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保障。第4章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以来,美国海军从一支孤立主义海军发展为全球性海军,并确立起在全球海域的支配地位,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美国海军行动展开的。美西战争是美国海军对外扩张的开端,战争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与殖民权益,激发了美国的扩张野心。此后,即便有时会变换形式,但美国本土之外的对外扩张之路就此开启。美国迟至1917年才决定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在战争中,检验了美国海军的建设成果,验证了美国海军战略,也推动了美国海军的军事变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汉所倡导的美国海权优势得以尽显,美国彻底冲破了孤立主义的束缚,在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两线作战,在大西洋实行反潜战,在太平洋实行潜艇战,并顺应海军军事变革需要,建立快速航母战斗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海军力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海军行动,实践并超越了马汉的海权理论,推动了海军作战战术的革新,通过对战争的参与,美国海军深刻体会到并践行了以航空母舰为作战核心取代以战列舰为作战核心的海军军事变革。这些海军行动为二战后美国海军独霸全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第5章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与大国竞争中,海洋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在大国竞争过程中,海军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影响海军建设的诸因素中,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相对突出,大国海军的崛起通常离不开这些因素的支撑。自马汉创立现代海权理论以来,海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瞩目的焦点问题,也上升为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海权论固然符合其提出时期的时代需求,在西方强国崛起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海权论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及其霸权本质上。
吴琼[5](2010)在《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极曾经是远离人们视线的遥远地区,也是各北极国家政治、经济的边缘问题。可是伴随着二十一世纪北极各国全球战略的谋篇布局以及北极海域显着的气候变暖,北极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商业化通航的航道成为各国觊觎的目标。2007年8月,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在北极点的北冰洋底插上了钛合金国旗,致使北极海域国家之间的“明争暗斗”瞬间进入了全世界的视线。一时间,北极海域国家的“新仇旧恨”似乎都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当今“热闹非凡”的北极地区究竟蕴藏着何种国际法制,本文将由此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本文由导言和五章组成,计21万字。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为“北极海域的概述”。在该章中首先对北极海域的范围、特点、北极海域国家以及北冰洋沿海国的界定有个初步的介绍。文中北极海域的范围包括主体海洋的北冰洋及九个附属海域。依据此标准,通常所指的八个北极国家中,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丹麦(格陵兰岛)、冰岛、挪威可以称为“北极海域国家”;如果仅指北冰洋的沿海国,除冰岛之外,就是上述的其他五个国家。当今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域的影响较大。根据科学家们的报道,本世纪末北冰洋也许会变成无冰之洋。这种变化对北极海域来言,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体现在对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乃至全球环境、海洋的生物资源将会带来灭顶之灾;而积极的影响主要在于北极海域开发利用的商业价值,包括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航道的商业化通航;而积极因素的影响正是引发北极海域国家争端纷起的主要原因。北极海域并不是像一些学者所称的“法律的真空”;反之有关海洋的国际法、北极各国签署的双边、多边条约以及目前的区域环境软法都适用于北极海域的方方面面。第二章为“北极海域海权的确立”。北极海域国际法律问题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北极海域国家的主权问题。至今,围绕北极海域的陆地,包括北极海域中的绝大部分岛屿已被八个北极国家划分完毕,涉及到的陆地领土主权的争议已基本解决;但在北极海域,北极海域国家之间的海洋权益争端却纷争不断。在了解各国的海洋争端之前,应首先了解北极海域国家在北极海域所确立的海权,这为后续洞悉各国的海洋争端奠定基础。该章从北极海域国家领海主权的确立为起点,依次介绍了各国在北极海域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权确立以及航行权的确立。在确立海权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北极海域国家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既有独特的国家实践,也有北极海域国家所提出的创新性的理论。前者典型的如挪威、加拿大北极群岛、俄罗斯北极群岛直线基线的国家实践;加拿大、俄罗斯在冰封的专属经济区对外籍船舶航行的“长臂管辖”;后者如“扇形理论”和“北极湖理论”的提出。在北极海域的海权确立中,原有的相关边界协议和1982年《海洋法公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海洋法公约》既是这场北极海域“热战”的法律诱因,同时也为这场“战争”的最终停战提供了解决的路径和实体法依据。该章的最后一节将北极海域的海权确立与当代国际海洋法相结合,从对当代国际海洋法的发展与对其的挑战两个角度来予以了提炼和总结。第三章是“北极海域的争端及其法律评析”。该章对北极海域所存在的争端一一进行了回顾、详述与法律评析。北极海域的争端应该说涉及到海洋的方方面面。其既有岛屿之争,如加拿大与丹麦的汉斯岛之争、挪威与俄罗斯有关斯瓦尔巴德群岛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相关问题的争端;加拿大与美国、欧盟的西北航道、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北方海运航道之争;也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外缘的划界、海洋边界的划界之争,如美加的波弗特海海洋边界及大陆架争端;加拿大、俄罗斯、丹麦围绕着罗蒙诺索夫海岭与门捷列夫海岭的大陆架之争以及挪俄的巴伦支海大陆架的划分问题。在北极海域国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目前存在着对北冰洋国际海底区域的不同立场。对每一问题,本章依据国际海洋法、国际条约法等的规定以及国际法院的审判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法律评析。对未来北极海域争端的解决途径,该章最后一节从法律方法与政治方法的两种途径进行了法律分析;尤其是就政治方法而言,是否构建一个像《南极条约》一样的《北极条约》,是近期一直在探讨的国际热点问题。第四章的主题就是“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上世纪八十年代北极地区面临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持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重金属的污染、臭氧层的消耗、酸化和噪音的污染、核辐射的污染和石油泄露及船舶的其他污染问题等。而新世纪,气候变暖又构成影响北极海域环境的最大威胁。北极海域的环境保护法制相对复杂,除各国国内的环境立法之外,区域环境“软法”制度与适用于北极海域的全球性环境公约构成对北极海域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制。该章在分析北极理事会各工作小组的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对北极海域现有的区域环境“软法”制度进行了详述与法律评析。对于适用于北极海域的主要全球环境公约和区域环境公约,文章主要从海洋污染的控制、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以及与北极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主要问题,如持续有机物的控制、气候变化等予以了分析。第五章“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前景与思考”,为整篇论文的结束篇。作为论文的最后一章,作者认为该章应与前几章“遥相呼应”;同时对北极海域未来的国际法制应有所总结、展望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而自新世纪以来,尤其是俄罗斯2007年北冰洋底插旗事件之后,北极海域国家都发表了自己最新的北极地区新战略;2008年5月28日,五个北冰洋沿海国聚首丹麦格陵兰的伊卢利萨特并共同发布了《伊卢利萨特宣言》;2009年4月,北极理事会发布了《罗姆瑟宣言》,指出未来两年北极理事会的工作重点。通过解读北极海域国家的最新北极战略及区域性宣言,北极海域未来国际治理的发展模式可见一斑。此外,对于未来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构建,文章主要从北极海域船舶航行法制与海洋资源的国际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设想。对于前者,IMO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后者,北极海域国家或八个北极国家可以制定一个类似《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一个协议。对于当今“热闹非凡”的北极海域,中国应享有何种利益并应坚持何种原则和立场,作者在该章的最后一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章成[6](2015)在《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北极争夺战”日益升温的今天,北极地区的各类法律争议和利益冲突错综复杂。北极丰富的资源权属争议是北极争议的焦点所在,其法制化载体即为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问题。这也是北极争端在国际法视阈下的核心问题。这其中,北极地区的200海里以内大陆架划界争议主要是在北极国家之间产生,并通过双边划界谈判的方式自行解决,而超过200海里的北极外大陆架划界争议,其影响范围则远远超出这一问题本身和北极地域范围的限制,故而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可以说,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与北极区域法律制度建构的路径选择有紧密关联。前一问题的走向对于后一问题的建构与形塑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对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的解读,必然涉及到对于北极区域法律制度建构的路径选择和前景判断。为了丰厚的资源及其他战略利益,环北极国家已就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科考、军事与法律行动。综合来看,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其进程既取决于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利益协调的互动博弈,亦需考虑各种国际法规则因素的规范影响。如若通过各国与相关国际组织之间的互相协商,最终在北极地区达成一套良好而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则安排,或将有助于避免围绕北极资源的大国角力走向无序和恶性竞争,并为增进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北极资源的和平利用与妥善解决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争议对于中国而言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务实地认同北极国家在北极事务上的优先权利的同时,中国应加强对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的法理解读以及对北极区域法律制度建构议题的规范参与,以便更好地促进北极各方的合作共赢,维护中国和广大非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合法权益。本文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方法来全面解读北极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自然条件的大陆架划界问题。本文的研究框架含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共七章,其中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本文第一章陈述了北极概况与大陆架划界问题在该地区的重要意义。研讨本文主题的前提在于首先界定北极地区、北极海域、北极国家与行政意义上的北极地区这几个概念在使用上的区别。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区位价值体现于诸多方面。围绕其上的北极纷争由来已久,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规则的全新制度设计以及北极区域的法制架构现状,客观上为少数北极国家假借《公约》大幅“圈占”北极公地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2007年8月俄罗斯的“北冰洋底插旗行动”使多年来未曾引人注目的北极“冰下暗战”趋于显性化,北极利益各方之间的矛盾与争端迅速激化。在梳理了北极权益争端的不同类型之后,本文指出,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问题是影响北极区域法律秩序发展方向的中心议题,盖因北极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现实状况具有特殊性。《公约》体系下有关大陆架划界法律规则在北极地区不加阻碍的直接适用,势将直触北极争端的症结核心,对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和整体法律地位带来全局性的影响。200海里以内的北极大陆架划界问题是本文第二章的研讨对象。对于20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划界规则,《公约》规定得较为简单,实践中主要是遵循国际司法机构所确立的相关海洋划界原则和划界方法。当然各国对于具体划界方法的立场不同,立场相同或近似的划界当事国也可能会对同一划界规则的适用存在不同理解。地理因素、地质地貌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都是可能影响北极地区200海里以内大陆架划界效果的有关“特殊情况”。北极国家之间的200海里以内大陆架划界问题现已解决大半,各国之间大多签署了相应的海洋划界协议,1920年的《斯瓦尔巴德条约》还对有关区域实施了特殊的制度安排。目前最主要的北极地区200海里以内大陆架划界纠纷是美国和加拿大在波弗特海的划界争议,这也是目前北极地区现存且尚未达成任何解决办法的双边划界问题。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问题是本文第三章、也是本文全文的论述重点所在。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与200海里以内大陆架划界的最重要区别,就是《公约》在外大陆架划界环节设置了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这一专业技术机构,向委员会提交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是沿海国扩张其大陆架权利边界的必经程序。因此本章以评述2001年俄罗斯、2006年挪威和2014年丹麦(格陵兰)这三个直接涉及北冰洋中央海区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为视角切入,对有关北极国家划界案的成败得失及其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影响北极国家外大陆架划界申请的法律障碍并不少,但诸如关于北极地区总体法律地位的持久争议、北极国家领海基线走向的规范程度等问题并不会从实质上阻碍北极国家扩展其大陆架权利边界的步伐,最根本的障碍仍在于对北冰洋中央区洋底地形属性的技术认定困难,此外北极国家间200海里外大陆架相邻部分的划界困局也会影响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的最终解决。而北极地区国际海底区域的具体范围则取决于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最终划定。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为解决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应然构想方案和实然应对途径,其中关于后者的论述将从中国的北极利益视角加以展开。北极国家普遍希望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问题能始终局限于北极国家群体内部,通过构建一套闭锁性的北极区域法制架构并片面援引《公约》第76条中对己有利的划界规则来最大限度地瓜分北极,确保其在北极地区的绝对主导地位。非北极国家则期盼北极问题的国际化,力图通过修订《公约》、调整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相关职能以及制订专门化的“北极公约”或“极地条款”等方式,来限制北极国家蓄意利用《公约》规则所提出的庞大利益诉求。为此,本文在第五章从现实角度考虑了中国可以选择的应对策略。中国应明确界定自身在北极的角色定位和利益内容,通过经济合作与法律博弈并举的方式推进北极地区的多边国际合作,从而为中国等非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事实存在拓宽相应的活动空间。加强对北极地区各项问题的国际法解读力度,全面提升中国对北极事务的法律参与水平,才能使中国在北极大陆架划界问题上更具有话语权。同时中国还需抓住北极地区大陆架问题中的重点内容即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部分,确定出相应的总体应对策略,以便在现实操作中与北极国家进行更有效的法律博弈,并根据北极国家和非北极国家的各自不同情况来进行互动,以多管齐下的方式为中国北极软实力的加强铺平道路。最后,本文在结论部分认为,促使北极区域的法制建构朝着有利于中国、广大非北极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共同体整体利益的方向良性发展,确保北极地区能在和平、环保的条件下得到有序开发和持续发展,乃是国际社会绝大部分成员共同期待。上述主体在北极地区合法权益的维护,最终仍取决于北极大陆架特别是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的进展状况,而在此进程之中,通过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来做出积极贡献,也是时代对于中国的责任赋予。
蔡乾[7](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张箭[8](2017)在《俄罗斯开发北冰洋历史略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所以,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公海资源对中国来说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而北冰洋是离中国相对较近的一个大洋,关注和进军北冰洋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中世纪和近代,俄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对北冰洋和北冰洋沿岸地区进行了初步探察和开发。进入现代则确定了北冰洋中和北冰洋沿岸的地缘政治格局。当代由于气候转暖,冰层退缩,北冰洋能够通航的时间在延长、区域在扩大,这使得北冰洋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应该加强北极科考,加入开发利用北冰洋的行列。
冯菲菲[9](2020)在《《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的翻译文本选自《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这本书选自“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丛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个系列的丛书已经有200多本,作者来自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话题涉及历史、科学、哲学、情绪、宗教等各种话题,目的是凝练、全面且发人深省地探讨某个专业领域的中心话题,让读者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取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符合当代经济发展迅速、全球文化交流的需求,且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读者。《牛津通识读本:探险》的作者是美国历史系教授斯图尔特·A·韦弗,作者从时间的角度介绍了“探险”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件,角度新颖,不仅是一本历史信息读本,也是能让读者获得哲学思考的读本。因此翻译这个文本不仅对中国的通识教育有帮助,也为锻炼译者翻译历史信息文本的能力提供了挑战和机遇。根据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译者分析了翻译文本的类型和特点,并将《牛津通识读本:探险》归类为信息型以及呼唤型文本相结合的文本类型。据此,译者采用了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在本篇翻译报告中,译者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比如专有名词的翻译、模糊词语的翻译、地道俗语的翻译以及复杂长难句的处理,并在案例分析的章节里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出发,阐释了译者如何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解决不同的翻译难点。这次翻译实践不仅让译者对探险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让译者对通识读本的翻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译者也意识到翻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实践和总结,才能体会其中的奥秘。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能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水平,同时为进行类似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经验和启发。
景晶[10](2010)在《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研究(1480-1509)》文中指出15世纪末当葡萄牙、西班牙积极进行或筹备远航探险的时候,英国人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15世纪下半叶,英国已成为先进国家。在政治上,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1488年红白玫瑰战争结束。英国政局稳定,建立了都铎王朝,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形成。在经济上,英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发展得比较快,成为欧洲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上,15世纪时农奴制已被消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崛起,是资本主义萌芽生长得最茁壮的国家之一。在航海方面,英国的航海业也迅速成长起来。15世纪初成立了“商人开拓者”公司,与汉撒同盟竞争,从事海上货运。英国商船出现在西欧沿海各地,并有武装护航。同时,英国的渔业也快速发展。英国渔船常到北大西洋深海捕鱼,甚至常到冰岛一带捕鱼。因此,英国于15世纪末挤进了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的行列。英国西南部的海港重镇、渔业中心布里斯托尔成为英国人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的中心和基地。在英国国王亨利七世的大力支持下,英国都铎王朝早期的航海探险活动揭开了历史的帷幕。以约翰·喀波特父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布里斯托尔商人们的航海活动从15世纪80年代起一直持续到16世纪头十年,是英国都铎王朝航海活动的第一阶段,也标志着英国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他们的航海活动的目的也由最初的发现寻找新岛屿、新陆地、开展商业贸易演变为后来的到达东方获取香料、开辟去亚洲的西北航路。英国都铎王朝早期的航海活动是英国都铎王朝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它不但丰富了英国人的航海知识和海航经验,也使英国人获得了更多的地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英国人寻找西北通道的工作,为地理发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英国都铎王朝早期的航海活动不但促进了本国渔业的迅速发展,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为后来英国殖民北美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也为后来英国都铎王朝伊丽莎白时代的称霸海上、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背景、过程和影响这三方面来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讨论了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的时代背景。十五世纪末的西欧已经冲破了中世纪的藩篱,迎来了近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欧洲所积累下来的自然地理学知识和航海造船技术为英国都铎王朝早期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智力因素和技术条件;同时,英国都铎王朝早期的社会政治、经济蓬勃发展,新的近代民族国家正在开始形成,所以在此环境下,英国也开始了自己的航海发现时代。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和分析了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的几个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目的。他们的航海活动的目的由最初的发现寻找传说中神秘的陆地和岛屿,开展商业贸易演变为后来的到达东方获取香料,开辟去亚洲的西北航路。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是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全世界范围内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过程,具有最重大、最深远、最广泛的意义和影响。英国都铎王朝早期的航海活动作为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为地理发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格陵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格陵兰(论文提纲范文)
(1)16-19世纪英国人对西北航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探索西北航路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早期英国的社会状况 |
第二节 造船业的发展及航海技术的改进 |
第三节 东北航路探索的失败 |
小结 |
第二章 英国的近岸远洋航行 |
第一节 约翰·卡博特探索西北航路 |
第二节 塞巴斯蒂安·卡博特探寻西北航路 |
第三节 亨利·哈德逊的远征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英国人对极地冰海的探索 |
第一节 约翰·罗斯1818 年的北极航行 |
第二节 富兰克林的北上远征 |
第三节 威廉·爱德华·帕里尝试开辟西北航路 |
第四节 约翰·罗斯和詹姆斯·克拉克·罗斯发现北磁极之行 |
第五节 罗伯特·麦克卢尔证实西北航路的存在 |
小结 |
第四章 跨洋远洋航行中对西北航路的探索 |
第一节 马丁·弗罗比舍对北部海域的探索 |
第二节 约翰·戴维斯远征西北航路最北点 |
第三节 威廉·巴芬对北极地区的考察 |
小结 |
第五章 英国探索西北航路的影响 |
第一节 探索西北航路对交通的影响 |
第二节 探索西北航路对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探索西北航路对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西北航路的长远价值与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北航路主要路线图(自东向西) |
致谢 |
(2)16世纪英国北极航线开发与英俄海上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英国早期航海探险与海洋政策的制定 |
第一节 英国早期的商业发展与海外探索 |
一、英国商业航海的源起 |
二、伦敦商人冒险家公司与布里斯托尔商人的贸易活动 |
三、约翰·卡伯特的航海活动 |
第二节 都铎王朝的海洋政策 |
一、实施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 |
二、发展造船业 |
三、发展海军 |
四、鼓励海外探险,拓展海外贸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6世纪英国北极航线探险与开发 |
第一节 寻找西北航道 |
一、塞巴斯蒂安·卡伯特的航海活动 |
二、马丁·弗罗比舍寻找西北航道 |
三、约翰·戴维斯的海上航行 |
第二节 东北航道的探索 |
一、休·威洛比与理查德·钱塞勒寻找东北航道 |
二、斯蒂芬·巴罗在俄罗斯北方海域的航行与考察 |
三、亚瑟·佩特与查尔斯·杰克曼的北方探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早期英俄贸易活动 |
第一节 莫斯科公司的建立 |
一、公司的成立与组织形式 |
二、公司的特权 |
第二节 莫斯科公司的贸易活动 |
一、贸易活动的初步开展 |
二、公司的贸易状况 |
三、公司遇到的困难 |
第三节 英俄贸易的影响 |
一、对英国的影响 |
二、对俄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
三、章节安排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海洋秩序演进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时代特征、权力内涵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
第二章 殖民主义兴起、扩张性权力与海洋占有秩序 |
第一节 殖民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基督教扩张主义 |
第三节 海洋占有秩序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兴起、竞争性权力与海洋自由秩序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自由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占有到海洋自由 |
第四章 资本主义大发展、控制性权力与海洋霸权秩序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发展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战略控制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自由到海洋霸权 |
第五章 反殖民主义浪潮、权利性权力与海洋平等秩序 |
第一节 反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权利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霸权到海洋平等利用 |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责任性权力与海洋治理秩序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责任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权利分割到责任共担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启示:中国责任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的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
2.2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4.1 论文结构 |
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 |
1.1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海军思想 |
1.1.1 乔治·华盛顿与汉密尔顿的大陆海军 |
1.1.2 约翰·亚当斯与本杰明·斯托德特的国防海军 |
1.1.3 杰斐逊的炮艇海军 |
1.1.4 19世纪前期的“海军第一”思想与新技术海军 |
1.1.5 19世纪中期的商业扩张海军 |
1.2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 |
1.2.1 海权论的提出 |
1.2.2 海权论的核心内容 |
1.2.3 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 |
1.3 后马汉时代的美国海权思想 |
第2章 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 |
2.1 西奥多·罗斯福前后的海军战略(1865-1913) |
2.1.1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贸易劫掠海军战略 |
2.1.2 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强大海军”战略 |
2.2 伍德罗·威尔逊时期的海军战略(1913-1921) |
2.2.1 “海洋自由”的主张 |
2.2.2 “最强大海军”的目标 |
2.2.3 一战期间的美国海军战略 |
2.3 后威尔逊时期海军战略的延续与调整(1921-1933) |
2.4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海军战略(1933-1945) |
2.4.1 “工业复兴”海军与中立战略 |
2.4.2 “大西洋优先”“欧洲第一”战略 |
2.4.3 不宣而战的大西洋战略与防御为主的灵活太平洋战略 |
第3章 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 |
3.1 蒸汽铁甲舰船时代与远洋攻击能力的起步 |
3.1.1 旧海军”的遗产 |
3.1.2 新海军建设的准备阶段 |
3.1.3 “海权”战略与新海军建设 |
3.2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改革计划 |
3.2.1 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
3.2.2 新兴海军舰船技术与新式武器的应用 |
3.2.3 转向太平洋:“大白舰队”的远航与太平洋防御 |
3.2.4 巴拿马运河的地缘优势 |
3.3 塔夫脱时期的海军建设 |
3.4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与最强海军目标 |
3.4.1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 |
3.4.2 战略转移与“橙色”计划的修订 |
3.4.3 海军航空兵与航空母舰建设 |
3.5 紧急战备状态与《两洋海军法案》 |
第4章 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4.1 美西战争的里程碑意义 |
4.1.1 战争的缘起 |
4.1.2 马尼拉湾海战 |
4.1.3 圣地亚哥海战 |
4.1.4 扩张野心的激发 |
4.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 |
4.2.1 潜艇破交战 |
4.2.2 全面护航行动 |
4.2.3 对德反潜战 |
4.2.4 美国海军的胜利:原因及影响 |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全方位海战 |
4.3.1 太平洋战场 |
4.3.2 大西洋战场 |
4.3.3 马汉海权思想在二战中的实践与超越 |
第5章 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 |
5.1 海洋的属性:地理、贸易与权势 |
5.1.1 地理意义上的海洋 |
5.1.2 海洋性生产方式 |
5.1.3 国家权势延伸与辐射的通道:地缘政治中的海洋 |
5.2 影响海军崛起的因素 |
5.2.1 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 |
5.2.2 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 |
5.2.3 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 |
5.3 海权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3.1 马汉海权论的灼见与局限 |
5.3.2 海权的结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4 美国海上霸权兴起的决胜之道:历史与启示 |
5.4.1 传统海权的目标与症结 |
5.4.2 规律与特例:英、美海权崛起的比较 |
5.4.3 美国海权兴起之路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5)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北极海域概述 |
第一节 北极海域的范围与特点 |
一、北极海域的范围 |
二、北极海域的特点 |
第二节 北极海域与全球气候变化 |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域的消极影响 |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域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制 |
一、北极海域与国际海洋法 |
二、北极海域的区域法制 |
第二章 北极海域海权的确立 |
第一节 影响北极海域海权确立的主要因素 |
一、1982 年《海洋法公约》 |
二、原有的相关边界协议 |
三、“扇形原则”及“北极湖理论” |
第二节 北极海域领海主权的确立 |
一、国际海洋法中的领海制度 |
二、直线基线——北极海域国家的独特实践 |
三、北极海域国家的领海宽度 |
第三节 北极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权权利的确立 |
一、国际海洋法中的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制度 |
二、北极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权权利的确立 |
第四节 北极海域航行权的确立 |
一、国际海洋法中的航行制度 |
二、北极海域航行权的确立 |
第五节 北极海域的海权确立与当代国际海洋法 |
一、当代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北极条款” |
二、当代国际海洋法的挑战——“冰”的法律地位 |
第三章 北极海域的争端及其法律评析 |
第一节 北极海域的岛屿之争 |
一、原有的岛屿归属争议 |
二、目前仍有争议的岛屿问题 |
第二节 北极海域的航道之争 |
一、西北航道之争 |
二、“北方海运航道”之争 |
三、北极海域航道之争的法律评析 |
第三节 北极海域的海洋划界之争 |
一、北极海域的海洋边界之争 |
二、北极海域的大陆架之争 |
第四节 北极海域的国际海底区域之争 |
一、北极海域的国际海底区域之争 |
二、北极海域国际海底区域之争的法律评析 |
第五节 北极海域海权争端的解决之路 |
一、政治方法——多边与双边的合作 |
二、法律方法—仲裁与诉讼 |
第四章 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北极海域的环境概述 |
一、北极海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
二、北极海域国际环境法律制度的概述 |
第二节 北极海域的区域环境“软法”制度 |
一、北极海域区域环境“软法”的成就与不足 |
二、北极海域区域环境“软法”的法律评析 |
第三节 北极海域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国际环境公约 |
一、北极海域的海洋污染控制 |
二、北极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国际保护 |
三、其他与北极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主要问题 |
四、适用于北极海域的国际环境公约的法律评析 |
第五章 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前景与思考 |
第一节 解读北极海域国家的新北极战略及区域性宣言 |
一、北极海域国家的新北极战略 |
二、《伊卢利萨特宣言》与《罗姆瑟宣言》 |
第二节 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一、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发展趋势 |
二、北极海域国际环境法制的构建 |
第三节 中国视角中的北极海域问题 |
一、中国在北极海域的利益 |
二、中国应对北极海域问题的原则与立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北极与大陆架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北极概况及其区位价值 |
一、北极地区的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
二、北极海域的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
三、行政意义的北极国家和北极地区 |
四、北极地区的重要区位价值 |
第二节 大陆架法律制度及其适用于北极地区的特殊性 |
一、大陆架的概念及其法理基础 |
二、适用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规则的法律标准 |
三、大陆架制度适用于北极地区的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极国家间20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划界问题 |
第一节 国际司法判例确立的20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划界规则 |
一、公平原则 |
二、等距离/特殊情况划界方法 |
第二节 北极国家之间的200海里以内大陆架划界现状 |
一、俄罗斯与挪威之间的北极大陆架划界状况 |
二、加拿大与丹麦(格陵兰)之间的北极大陆架划界状况 |
三、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北极大陆架划界状况 |
四、丹麦(格陵兰)与挪威之间的北极大陆架划界状况 |
五、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波弗特海划界纠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划定北极国家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问题 |
第一节 北极国家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 |
一、2001年俄罗斯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 |
二、2006年挪威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 |
三、2014年丹麦(格陵兰)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 |
第二节 影响北极国家外大陆架划界申请的主要法律障碍 |
一、关于北极地区总体法律地位的持久争议 |
二、北极国家间200海里外大陆架相邻部分的划界困局 |
三、北冰洋中央区洋底地形属性的认定问题 |
第三节 北极地区国际海底区域的可预期范围 |
一、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及其在北极地区的适用前景 |
二、依据不同标准所能取得的国际海底区域预期范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解决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具体构想 |
第一节 推动北极问题的国际化 |
一、夯实北极问题国际化的法理基础 |
二、扩大北极议题的国际对话圈 |
三、适度参考《南极条约》模式 |
第二节 适度调整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有关职能 |
一、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的审议现状 |
二、改进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职能的可行方向 |
三、职能调整后的委员会相对于国际司法机构的比较优势 |
第三节 加强针对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回应能力 |
一、适当限制北极国家外大陆架划界主张的法理依据 |
二、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问题对于中国的理论启示 |
三、中国加强应对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的现实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因应北极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准确定位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角色身份 |
一、界定中国在北极地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
二、明晰中国在北极地区的主要权益内容 |
三、阐明中国对北极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 |
第二节 全面提升中国对北极事务的法律参与水平 |
一、以北极科考实力的提升助推中国对北极事务的法律参与 |
二、依托北极理事会平台参与北极区域规范的创制构建 |
三、加强软性国际法工具在中国应对北极问题过程中的实践适用 |
第三节 运筹多边外交铺设中国软介入北极之路 |
一、国际合作原则在北极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
二、区分北极国家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合作策略 |
三、强化非北极国家之间的立场呼应与利益协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与本文相关的地图资料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
后记 |
(7)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题目解析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
第一节 瓷器 |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
第二节 茶叶 |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俄罗斯开发北冰洋历史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领土 (领海) 、人口是构成大国的最基本条件 |
二、向海洋进军的重要性 |
三、俄罗斯人经略北冰洋地区历史概述 |
四、俄国北极地区各民族对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对北冰洋中主要岛屿的探察 |
五、今日北冰洋地区态势 |
(9)《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1 About the Author and Source Text |
1.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
2.2 While-translating |
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Report |
3.1 Perter Newmark’s Text Typology |
3.2 Peter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3.3 Feasibility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on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4.1.1 Diction |
4.1.2 Annotation |
4.1.3 Amplification |
4.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4.2.1 Conversion of Static Phrases to Dynamic Sentences |
4.2.2 Splitting and Restructuring of Complex Sentences |
4.3 Translation at the Textual Level |
4.3.1 Repetition |
4.3.2 Referenc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Reflections |
5.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10)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研究(1480-15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的背景 |
第一节 15世纪末期16世纪初期的西欧 |
一、欧洲的贸易商路 |
二、自然地理学知识 |
三、关于航海的传说 |
四、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 |
第二节 15世纪末期16世纪初期的英国 |
一、都铎王朝早期的英国社会 |
二、鼓励航海事业的国王亨利七世 |
第二章 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的过程 |
第一节 布里斯托尔商人们的航海活动 |
第二节 约翰·喀波特的航海活动 |
一、1496年特许状 |
二、1497年的航行 |
三、1498年的航行 |
四、喀波特航行的目的 |
第三节 杰奥·费尔南德斯等人的航海活动 |
第四节 塞巴斯蒂安·喀波特的航海活动 |
第三章 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欧洲和英国的影响 |
一、对欧洲渔业的影响 |
二、对英国殖民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
一、16至17世纪开辟的西北航线 |
二、19世纪开辟的西北航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格陵兰(论文参考文献)
- [1]16-19世纪英国人对西北航路的探索[D]. 华寄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16世纪英国北极航线开发与英俄海上贸易研究[D]. 李涵钰.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3]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D]. 余晓强. 外交学院, 2020(08)
- [4]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D]. 徐立特. 吉林大学, 2020(03)
- [5]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 吴琼.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5)
- [6]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研究[D]. 章成. 武汉大学, 2015(07)
- [7]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俄罗斯开发北冰洋历史略论[J]. 张箭. 西伯利亚研究, 2017(06)
- [9]《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节选)翻译报告[D]. 冯菲菲. 暨南大学, 2020(04)
- [10]英国都铎王朝早期航海活动研究(1480-1509)[D]. 景晶.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