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三、公开出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武[1](2008)在《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文中认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需要有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作为保障。面对中东部地区原有主力矿山开始进入开发中晚期、资源逐渐枯竭的局面,在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建立接替开发基地成为保证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的战略之一。同时,矿产资源开发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矿业领域的具体实施。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组织实施地质大调查以来,已在西部地区确立了十二个矿产资源接替区。为探讨矿产资源接替区技术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方法,本文选取了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进行案例研究。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已查明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对该区十二种主要矿产进行了总量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方法分别对区内查明资源和预测资源的经济价值,以及基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资源开发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确定了开发和勘查工作的重点矿种和区域。本文分析了青海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在此区域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了系统的社会评价,最后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综合评价,对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进行资源勘查开发提出建议。通过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和认识:一是将自然环境因素引入了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之中,设计了基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矿产资源开发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定量分析了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在扣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费用之后矿产资源开发的净效益。二是探索建立了矿产资源接替区矿产资源开发社会评价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理论为指导,借鉴了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理论,对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矿产资源开发从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以及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三是将接替区资源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评价与单个矿床的技术经济评价相结合,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定量分析和评价了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总之,本文首次在接替区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中对环境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法上也是一种创新和探索。
黄钰晴[2](2020)在《从家到社区:阿克塞哈萨克族牧民的空间感知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以空间转移为显着特征的游牧民族,空间是理解其社会文化的关键。人类学、社会学于20世纪中期经历了理论的“空间转向”,有丰富的空间理论可进行对话。国内相关经验研究仍然较少,仍有理论对话与实践的空间。本文借用“认知图绘”理论,探讨变迁背景下阿克塞哈萨克族牧民的空间感知,以及这种感知如何在空间实践中具体呈现,推动群体行为,给社区互动与发展带来影响。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介绍空间变迁背景;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章,牧民将传统认知意象投射于现实物理空间中,营造了自适的家屋-社区空间。第三部分对应第四章,分析现代化影响下,感知与实践不断相互生产,形成动态循环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在自上而下的空间改造历程中,传统空间感知与实践使牧民能够较好地适应变迁,保留和维系族群的文化空间,也推动了牧民与政府的互动:一方面,双方在空间规划中找到共性,形成空间生产的合力,促成了规划的完成;另一方面,双方的规划错位时,也产生出一些问题。现代化影响下,传统空间观念受到挑战,牧民的部分空间感知已发生变化。正确认识牧民的空间感知与实践,对于社区治理与社区良性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钱勇[3](2011)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在世界范围内的效果多不理想,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在国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具有战略眼光的政府官员与学者已经注意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紧迫性,以阜新市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也在20世纪80、90年代进行过产业转型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可以说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历经波折。那么,为什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如此之难?怎样又如何才能少走弯路?而2001年开始的阜新市新一轮产业转型已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走上正轨。那么,前后两轮产业转型效果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提出诸多问题需要分析与解释。此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是中国近30年来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相对简单与清晰透明,从而更容易把握与研究,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比较好的切入点。本文的研究围绕着资源型城市中企业(作为群体)演化与城市演化的互动展开的。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城市与资源型企业协同演化的过程,同时也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基础,本文强调资源型国有企业对城市的塑造效应。在资源型企业塑造的资源型城市中,企业个体(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是在既定的城市组织场域(主要由社会经济网络与制度环境构成)中进行的,以组织转型为实现途径,本文侧重解析企业组织转型中组织嵌入机制的互动与状态转换;企业群体层面的产业转型,是通过城市组织场域重构(这也是一个互动演化过程)来实现的,本文基于组织场域重构过程的分析,对企业群体层面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进行解析。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是研究背景的提出,从中阐述选题意义;其次,基于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本文研究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再次,明确界定本文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最后,概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文献回顾。从国际上资源型城市早期开创性研究开始,对资源经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主要从研究进展的路径、中外研究状况的比较两个角度进行总结与评述。第三章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进行国际比较。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都走在中国前面。本章结合英国、美国、南非、德国、日本、乌克兰和瑙鲁这7个国家十几座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方面的实践,区分四类情况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进行国际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主要决定于:政体与经济政策、当地的经济规模与城市凝聚力、自然环境与发展机遇。第四章从城市与企业的协同演化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进行回顾、总结与模式化。本章依次回顾了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型企业建立与发展而兴起的历史过程,对资源型企业、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演化特征进行总结与模式化,提出资源型企业对资源型城市的塑造效应,最后对资源型企业与城市协同演化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总结。第五章重点分析了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两大主要因素,即资源型企业塑造的区域社会经济网络和资源租金分配制度。本章从生产方式变革入手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界定为一种“熊彼特式创新”,然后分析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网络如何通过制约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来束缚产业转型能力,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如何通过降低经济主体创新动力来制约产业转型。第六章以铁煤集团主辅分离改革为案例,研究了资源型国有企业通过组织转型实现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本章首先阐明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特殊性——“企业城”中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的严重依赖,国有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的突破口——纵向一体化,国有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的实现途径——辅业附属企业的组织转型,然后通过案例研究解析企业组织转型机制并构建企业组织转型过程模型,最后分析资源型国有企业组织转型的特征,从而揭示出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存在的局限性与弊端。第七章以阜新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转型实践为案例,研究资源型城市通过组织场域重构实现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本章首先基于相关文献分析城市产业体系的组织场域属性,其次对阜新市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再次对阜新市2001年前后两轮产业转型实践进行比较,最后基于组织场域重构过程的分析,对阜新市企业群体层面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进行解析。第八章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研究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资源型企业对资源型城市的塑造构成产业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内部环境;(2)区域社会经济网络与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制约了产业转型;(3)资源型国有企业产业转型通过企业组织转型来实现;(4)企业组织转型的特征是爆发式启动加上其后相对平稳的进展;(5)转型阻力因素与组织模板来源共同决定企业组织转型的顺序选择;(6)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存在局限性;(7)资源型城市企业群体的产业转型通过城市组织场域重构来实现;(8)资源型城市组织场域重构是场域结构变迁与主导制度逻辑变迁协同作用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有如下三方面的特色:(1)有别于以往的研究视角与以往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不同,本文不是政策研究,也不是效果评价研究,而是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作为中国近30年来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历程进行深度(横跨近30年时间)回顾,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互动的动态视角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进而构建出转型过程模型,以此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解释。(2)构建出组织转型过程模型虽然企业组织转型必然涉及战略调整、交易关系变化等经济层面的因素,但已有的组织转型模型侧重从社会文化或者说制度层面描述组织转型及其过程,而本文拓展了波拉尼所提的“嵌入”概念,构建出一个以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嵌入机制互动与状态转换为核心的组织转型过程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已有文献关于组织转型、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分歧。(3)拓宽了组织场域理论的应用范围组织场域被公认为是一种拥有共同主导逻辑(简单说就是共同制度规范)社会经济网络,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将特定地域的某一行业连同其上下游及规制者作为一个组织场域,缺少将城市产业体系作为组织场域的研究。而事实上,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体系在转型前既是一种社会经济网络,也显然拥有共同主导制度逻辑。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组织场域理论的应用范围。
汤道路[4](2014)在《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是国家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中的根本性问题。监管体制是否合理,监管模式是否适当,对煤矿安全监管的最终效果有着深远影响。研究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未来改革的目标与时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是我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中长期规划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对煤炭行业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并实行中央垂直管理,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为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的快速好转提供了组织保障。但经横向与纵向组织结构分析,现行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仍存在事务管辖不清、级别管辖不明、机构职权重叠、区域管辖设置不经济、监察机构缺乏强制力等问题。参考国外经验,建议把非煤矿山也统一纳入监管范围,组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实行跨越行政区划的大区制三级垂直管理,基层监察办公室负责实际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中层的监察分局负责对地方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实施行政监察,真正落实“国家监察、地方监管”的工作体制。美国在经历过市场导向的信息服务监管模式、政府导向的强制服从监管模式以后,现正在向合作服务监管模式转型。对美国1900-2011年十万矿工死亡率进行HP滤波处理后,可以观察到每次监管模式改革前均有较明显的数据特征。南非的煤矿安全监管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政府监管与企业负责的均衡,而印度的煤矿安全监管模式则充分展示了国有大型煤矿的自我管理能力优势。对国外煤矿安全监管模式的比较研究说明,监管模式的选择,深受政治、法律与社会治理思潮的影响,并与安全形势和监管绩效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我国现行的“政府一元强制服从”监管模式在快速扭转我国煤矿安全恶劣形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是以庞大行政资源投入为代价的,且不符合现代社会治理理念。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可以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将低至0.11,年事故死亡人数将在500人以内。这此种安全形势下,我国理应考虑监管模式的变革问题。经过PEST分析,论文提出应当将“多元合作”监管模式确立为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模式的改革目标,并率先在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监管工作中尝试合作与自律的监管模式探索。我国应当深化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大力提高行业集中度;抓住当前有利的历史时机,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保障和利用来自于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保险市场、安全中介服务市场、企业社会责任等有利于煤矿安全的市场力量;强化煤矿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煤矿安全监管绩效评估与内控机制。通过以上政策与措施,全面保障和推动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郑晓光[5](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指出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丁美[6](2011)在《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与开发可持续评价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6-8亿t,拥有量居世界各国首位,约占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的一半。而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秸秆产量不断增加、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污染。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既关系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的高效循环,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它将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故开展本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缓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农作物秸秆资源估算和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对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方法体系与指标体系,并以1990~2008年历史数据和2009年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法和灰色预测法,建立了以理论资源量、人均资源量和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为评价指标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评价模型和开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较为合理科学,具有应用价值。(2)查明了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状况。2009年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理论资源量为4137.9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3374.2万t,可收集的稻麦秸秆资源量占比70%以上,可见稻麦秸秆是江苏省今后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重点。盐城市、淮安市、徐州市和南通市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均在400万t以上,资源密度相对较大,是江苏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市,该四市是今后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3)明确了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未来五年内,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呈平稳发展趋势,资源量在3900万t~4100万t范围内波动,人均资源量和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且前者较后者下降幅度大,预测结果与当地发展规划趋势相一致。(4)明确了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可持续性。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3.11)>农作物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81)>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64)>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57)>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42);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工业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方案具有弱可持续性(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介于2.5~3.5之间),而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方案具有弱不可持续性(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介于1.5~2.5之间)。
王利[7](2021)在《基于Altmetrics的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学术交流的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在线交流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共享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给公开出版物的影响带来新的碰撞和交互。尽管已有大量关于开放获取(OA)期刊文章的研究,但人们对开放获取学术图书这一主题知之甚少,学术图书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主要文献载体之一,尤其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HSS)领域研究成果传播交流中尤为重要。随着在线学术交流形式不断丰富,评估研究成果质量的常规方法已显过时。虽然传统的引用指标仍然很重要,但它们已无法衡量新形式的学术成果,也无法运用新的社交媒体方式传播内容,因此无法显示完整的评价分析成果。Altmetrics的出现给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带来了新的机遇,使人们可以新的方式从多维角度来量化学术着作的学术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开放获取图书的特点、出版渠道的多样化、读者需求与使用习惯的基础上,首先融合Altmetrics评价指标,设计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然后,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Springer数据库作为实例平台,利用Springer和Altmetric.com开发的Bookmetrix工具获取指标数据进行筛选分析,运用SPSS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实例数据分析结果,本文发现Altmetric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评价指标的不足,也促进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拓展评价对象。虽然Altmetrics评价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但仍无法与同行评议的研究质量相比,因此,Altmetrics指标是对传统评价指标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梅诗晔[8](2017)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三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制造业飞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制造能力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被誉为“世界工厂”,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从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来看,中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加工制造优势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服装、纺织、鞋、玩具等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而出口高技术产品中加工贸易占较高成分,国内增值部分较低,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中国制造业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在内部,受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核心竞争力缺乏、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外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以矫正制造业“空心化”,寄希望于产业政策调整来扭转经济颓势。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不是回归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而是发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依托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再升级,以培育先进制造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来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振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抢占先进制造业新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正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通过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升级、技术积累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因此,提升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刻不容缓。针对以上背景,本文提出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全球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是怎样的?中国的贸易地位如何?(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应该遵循怎样的升级路径?(4)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是什么?本文采用结构观视角,通过四个子研究逐一回答上述问题:子研究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工具,直观的展示全球主要国家之间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全景图,便于清晰的识别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变迁。子研究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国际市场份额(I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量”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以及产品出口复杂度、经济复杂性两个“质”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全面测度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比较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产业上的差距,并实证检验影响经济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子研究三: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Hidalgo等(2007)的产品空间理论,建立计量模型,比较中国、美国、韩国、印度、阿根廷五个典型国家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不同升级模式,以便为中国选择合适的产业升级路径;并识别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的潜在竞争对手,以及最具升级潜力的产品。子研究四: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采用案例研究法,选择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华为、联想四家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通过企业官网、企业年报、媒体报导、公开出版物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作为补充,基于知识基础观,采用扎根理论严谨的编码程序,深度剖析案例企业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竞争力提升的逻辑,提出相关命题来构建中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实现竞争力提升的理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外贸易量快速攀升,贸易地位、贸易影响力、控制力均明显增强,跻身核心国家之列。(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竞争实力,中国出口品中的国内技术增值部分正在增加,但总体而言竞争力较弱,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在一些尖端技术行业仍然较为落后。实证检验表明: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不利于经济复杂性提升,资本积累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复杂性有一定的作用,创新能力对经济复杂性有明显影响,制度质量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关键环境要素。(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遵循基于比较优势的渐进式道路,必须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同时在新兴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领域适度赶超。(4)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前提是核心技术资源的积累。核心技术资源的形成首先来自不依附于发达国家、自主创新的信念,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取得突破性自主创新。跨国并购是迅速获取前沿技术的高效途径,通过赋予被并购企业高度自主权,保证平稳过渡、维持被并购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实现技术获取目标。后发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设立海外研发基地、建立海外合作企业等是快速提升技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全球本土化等途径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掌握话语权。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从“量”的层面和“质”的层面全面评价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资源基础观并加入制度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了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拓展了资源基础观的应用;第二,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实证分析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路径,明确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产业升级的边界;第三,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知识基础观,深入剖析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典型案例,发掘后发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提升动力,丰富了国际企业管理理论。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一,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当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能力培育,提升产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促进将前沿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快资本积累速度。第二,产业升级应当坚持以比较优势为主导方向,在一些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以及新兴技术产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适度偏离比较优势。完全遵循比较优势会导致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期徘徊在低端,难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偏离比较优势的跨越式升级建立在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这种升级路径适合发达国家,不适合中国这样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第三,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深刻影响全球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在技术能力薄弱阶段可以通过嵌入式参与全球价值链来学习并吸收发达国家技术,以便积累技术能力;当形成一定的技术基础后,逐渐过渡到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摆脱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困境,将自主创新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陈杰[9](2015)在《基于用户需求变化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完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知识服务是面向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的,它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用户问题,帮助用户实现知识应用。以用户为本的图书馆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发挥向用户提供知识增值服务。近年来,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研究进展迅速,成果颇丰,但知识服务实践略显不足。这篇文章以中国地质图书馆为例,开展图书馆知识服务完善路径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现状,进而阐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条件下,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图书馆服务实践的必要性。接下来,结合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服务时效性不强,知识资源利用率不高,知识资源深度加工不充分且缺乏特色,知识服务形式缺乏创新。并进一步剖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用户对图书馆认可程度的影响,用户需求变化产生冲击,用户数字鸿沟的影响,技术平台和网络建设滞后;知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求;未能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方式;知识资源体系不完备且共享效率低。最后,从用户需求变化角度,研究用户及用户服务需求,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应路径,即针对用户的完善路径和针对图书馆自身的完善路径。通过本文对中国地质图书馆服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发现,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国地质图书馆服务应更具有针对性,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范围等必须随着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调整而调整,大力开展知识服务,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与服务效能。
张连辉[10](2014)在《中国污水灌溉与污染防治的早期探索(1949—1972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1972年,中国的污水灌溉经历了从自发兴起,到倍受提倡,再到遭受质疑的演变过程。其间,各种经济因素深深影响了污灌及其环境表现;污灌一度成为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及一种城乡环境关系协调举措;污灌污染的防治开始受到更多关注,成为新中国农业污染防治早期探索的主要内容。当下,应重点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污灌制度体系和加强科学污灌知识的宣传推广等方面入手,提高污灌污染防治绩效,科学开展污灌。
二、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三、公开出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三、公开出版物(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任务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 |
2 矿产资源接替区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
2.1 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理论 |
2.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2.3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理论 |
3 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 自然经济状况 |
3.2 自然保护区 |
3.3 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的亚区划分 |
4 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
4.1 矿产勘查工作现状 |
4.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 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模型设计 |
5.1 资源接替区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 |
5.2 单个矿床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 |
5.3 资源接替区的社会效益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5.4 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
6 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
6.1 技术经济评价 |
6.2 社会效益评价 |
6.3 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
7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展的论文 |
(2)从家到社区:阿克塞哈萨克族牧民的空间感知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空间研究 |
二、哈萨克族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背景:阿克塞哈萨克族牧民的空间变迁 |
第一节 生存空间:牧民定居 |
第二节 生产空间:草畜平衡 |
第三节 生活空间:新村改造 |
第四节 一个牧民家庭的搬家故事 |
第二章 空间投射:认知与记忆塑造的家 |
第一节 感官空间:身体知觉的家 |
一、视觉 |
二、嗅觉与味觉 |
三、触觉与听觉 |
第二节 仪式空间:毡房与社会秩序 |
一、出生与成长礼仪 |
二、婚礼 |
三、丧礼 |
四、象征的毡房 |
第三章 空间叠加:社区空间的传统图绘 |
第一节 公共空间:家和社区的边界 |
一、家屋茶会与仪式 |
二、家屋外延 |
第二节 双重空间:两个社区的交叠 |
一、原社区 |
二、新村社区 |
第三节 网络空间:新公共空间的可能性 |
第四章 从空间感知到空间实践 |
第一节 空间转移下的感知再生产 |
第二节 空间实践与主体互动 |
结语 |
一、空间规划的合力与阻力 |
二、空间感知的现代化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阿克塞民族新村社区平面图 |
二、毡房结构图 |
三、民族村别墅内部分区图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世界性难题 |
1.1.2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历经波折 |
1.1.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中国转型的缩影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
1.3.2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的分布 |
1.3.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特色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特色 |
2 文献回顾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1.1 早期的开创性研究 |
2.1.2 资源型城市的依附理论 |
2.1.3 资源型城市经济与产业转型研究 |
2.1.4 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影响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2.2.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早期研究 |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探索性研究 |
2.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 |
2.2.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 |
2.3 国内外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
2.3.1 研究进展的路径 |
2.3.2 中外研究状况的比较 |
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的国际比较 |
3.1 城市自发实现的成功转型 |
3.1.1 英国斯旺西转型为旅游城市的路径 |
3.1.2 美国匹茨堡转型为高科技服务业城市的路径 |
3.1.3 美国比尤特多元化转型的路径 |
3.1.4 美国休斯顿成功转型为综合性城市的路径 |
3.1.5 南非约翰内斯堡成为区域大都市的路径 |
3.2 国家巨额资金支持下实现的艰难转型 |
3.2.1 日本事倍功半的煤炭产地振兴路径 |
3.2.2 德国鲁尔由煤炭补贴转向地方自主转型 |
3.3 处于艰难转型过程中的资源型城市 |
3.3.1 南非Dundee因产业基础差而转型受阻 |
3.3.2 乌克兰顿涅茨克缺乏结构性改革而转型受阻 |
3.4 放弃产业转型努力的资源型城市 |
3.4.1 瑙鲁因资源诅咒而放弃产业转型 |
3.4.2 美国蒙大拿弗吉尼亚城的人去城空 |
3.5 产业转型路径的比较 |
4 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城市与企业的协同演化 |
4.1 城市因企业而兴 |
4.1.1 两类资源型城市 |
4.1.2 资源型国有企业与无依托资源型城市的建立 |
4.2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
4.2.1 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产业中的演化 |
4.2.2 资源型企业向一般企业的演化 |
4.3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
4.3.1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
4.3.2 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与决定因素 |
4.4 城市跟随企业成长 |
4.4.1 成长过程中的同步性 |
4.4.2 城市成长过程中的政企关系转变 |
4.5 企业对城市的塑造 |
4.6 企业与城市的协同演化 |
4.6.1 企业与城市的同步衰退 |
4.6.2 资源型城市转化为一般性城市 |
4.6.3 资源型企业、城市演化中的协同效应 |
5 制约产业转型的区域社会经济网络与资源租金分配制度 |
5.1 产业转型是创新与变革的过程 |
5.1.1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
5.1.2 资源型城市的"熊彼特式创新" |
5.1.3 "熊彼特式创新"的实现 |
5.2 社会经济网络对转型能力的束缚 |
5.2.1 封闭型经济网络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
5.2.2 区位劣势影响到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 |
5.2.3 经济社会网络制约区域创新系统的发育 |
5.3 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形成的"资源诅咒" |
5.3.1 资源产品的收入分配 |
5.3.2 资源租金的分配 |
5.3.3 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对产业转型的影响 |
6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基于铁煤集团的案例分析 |
6.1 产业转型、组织转型与主辅分离改革 |
6.1.1 "企业城"中的产业转型 |
6.1.2 资源型国有企业产业转型的突破口 |
6.1.3 以主辅分离为契机的产业转型与组织转型 |
6.2 理论基础 |
6.2.1 组织变革与组织转型 |
6.2.2 组织转型的动力机制 |
6.2.3 组织嵌入、脱嵌入与再嵌入 |
6.2.4 组织转型与组织嵌入 |
6.2.5 三分法的企业组织嵌入机制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择 |
6.3.2 资料收集 |
6.3.3 资料分析 |
6.4 组织转型的背景 |
6.4.1 多元组织模板共存的环境 |
6.4.2 主辅分离改革的政策背景 |
6.4.3 以组织转型来推动铁煤集团的产业转型 |
6.5 组织转型的启动 |
6.5.1 组织转型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 |
6.5.2 组织转型启动的两种方式 |
6.5.3 内生式与外生式组织转型的差异 |
6.6 组织转型的动态循环 |
6.6.1 政治、文化与经济三种嵌入机制的互动 |
6.6.2 脱嵌入到再嵌入的多次循环 |
6.6.3 从一种组织嵌入基态到另一种组织嵌入基态 |
6.7 组织转型过程模型 |
6.7.1 组织转型的起点与终点 |
6.7.2 从脱嵌入到再嵌入的多次循环 |
6.7.3 组织转型力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
6.8 分析与讨论 |
6.8.1 组织转型的速度应快还是应慢 |
6.8.2 组织转型应从高影响力的部门还是从组织的外围开始 |
6.8.3 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的局限 |
7 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的转型:基于阜新市的案例分析 |
7.1 理论基础 |
7.1.1 组织场域 |
7.1.2 组织场域变迁的类型与动力机制 |
7.1.3 组织场域变迁的过程 |
7.1.4 作为组织场域的城市产业体系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择 |
7.2.2 资料收集 |
7.3 阜新市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7.3.1 煤电基地的形成 |
7.3.2 地方工业的发展 |
7.3.3 组织场域的形成及特征 |
7.4 两轮产业转型实践的比较 |
7.4.1 2001年以前的产业转型实践 |
7.4.2 2001年以后的产业转型实践 |
7.5 组织场域重构的路径与机制 |
7.5.1 重构之前的组织场域状况 |
7.5.2 重构之后的组织场域状况 |
7.5.3 组织场域重构的动力机制 |
7.5.4 场域结构与主导制度逻辑的共同变迁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煤矿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2 煤矿安全监管的安全管理工程理论基础 |
2.3 煤矿安全监管的法学理论基础 |
2.4 煤矿安全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5 煤矿安全监管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
3.1 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 |
3.2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历史沿革 |
3.3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
3.4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设想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煤矿安全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
4.1 美国煤矿安全监管模式演进 |
4.2 南非煤矿安全监管模式 |
4.3 印度煤矿安全监管模式 |
4.4 国外煤矿安全监管模式沿革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
5.1 政府一元强制服从监管模式及其效果 |
5.2 我国现行煤矿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5.3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模式改革时机的数理预测 |
5.4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模式改革目标 PEST 分析 |
5.5 多元合作煤矿安全监管模式基本构想 |
5.6 小煤矿安全专项监管对策 |
5.7 本章小结 |
6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
6.1 深化煤炭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
6.2 保障和利用煤矿安全的市场推进机制 |
6.3 加强煤矿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
6.4 健全煤矿安全监管内部审查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与开发可持续评价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研究 |
1.3.2 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 |
1.3.3 实证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概述 |
2.1 农作物秸秆资源概述 |
2.1.1 作物秸秆资源的内涵 |
2.1.2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基本特性 |
2.1.3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类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循环经济理论 |
2.3.3 系统学理论 |
2.3.4 生态产业理论 |
第三章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研究 |
3.1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方法与内容 |
3.1.1 文献调查 |
3.1.2 实地调查 |
3.1.3 室内分析 |
3.2 农作物秸秆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农作物经济总产量 |
3.2.2 农作物草谷比 |
3.2.3 农作物秸秆收集系数 |
3.3 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方法筛选 |
3.3.2 灰色预测法 |
3.3.3 BP神经网络法 |
3.4 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评价指标 |
3.4.1 理论资源量 |
3.4.2 人均资源量 |
3.4.3 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 |
第四章 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 |
4.1 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 |
4.1.3 可操作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和针对性原则 |
4.1.5 主导性原则 |
4.1.6 层次性原则 |
4.1.7 独立性原则 |
4.1.8 稳定性和动态性原则 |
4.2 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方法体系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德尔菲法 |
4.2.3 问卷调查法 |
4.2.4 加权加和法 |
4.3 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1 资源子系统 |
4.3.2 技术与经济子系统 |
4.3.3 社会子系统 |
4.3.4 生态环境子系统 |
4.3.5 指标计算与说明 |
第五章 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5.1.2 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5.2 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5.2.1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 |
5.2.2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方案 |
5.2.3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 |
5.2.4 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方案 |
5.2.5 农作物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方案 |
5.3 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 |
5.3.1 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与构成 |
5.3.2 农作物秸秆资源地理分布 |
5.3.3 农作物秸秆资源密度 |
5.3.4 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预测与评价 |
5.4 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 |
5.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2 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
5.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对策措施与发展建议 |
5.5.1 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 |
5.5.2 建立动态监测体系,指导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 |
5.5.3 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延长农作物秸秆资源产业链 |
5.5.4 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攻关,推进技术与设备创新 |
5.5.5 建立专项基金,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Altmetrics的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及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及评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及评述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理论问题概述 |
2.1 开放获取图书的概念界定与特点分析 |
2.1.1 开放获取的内涵界定 |
2.1.2 开放获取图书的概念 |
2.1.3 开放获取图书的特点 |
2.2 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相关概述 |
2.2.1 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的内涵 |
2.2.2 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的产生来源 |
2.3 公开出版物影响力评价相关概述 |
2.3.1 公开出版物影响力内涵 |
2.3.2 公开出版物影响力评价方法 |
2.4 Altmetrics概念界定、特点 |
2.4.1 Altmetrics概念演进及内涵 |
2.4.2 Altmetrics评价方法的特性 |
本章小结 |
第3章 Altmetrics影响力评价方法的运用原理 |
3.1 Altmetrics评价方法运用的工具及指标构成 |
3.1.1 Altmetrics评价方法运用的工具 |
3.1.2 Altmetrics评价方法运用的指标 |
3.2 基于Altmetrics评价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的优势 |
3.2.1 评价指标多维化 |
3.2.2 评价成本低廉化 |
3.2.3 评价结果全面化 |
3.3 Altmetrics用于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3.1 Altmetrics用于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的必要性 |
3.3.2 Altmetrics用于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设计 |
4.1 学术影响力指标 |
4.1.1 被引用量 |
4.1.2 被使用量 |
4.1.3 被获取量 |
4.2 公众影响力指标 |
4.2.1 在线提及量 |
4.2.2 社交媒体量 |
4.3 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 |
5.2 数据处理 |
5.3 数据分析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主成分分析 |
5.4 确定指标和权重 |
5.4.1 确定评价指标 |
5.4.2 确定指标权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问题与对策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采集Altmetrics数据的Python部分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贡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概况 |
1.2.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界定 |
1.2.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 |
1.2.3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
1.2.4 外资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的地位 |
1.2.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状况 |
1.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4 问题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计量研究法 |
1.6.2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6.3 实证研究法 |
1.6.4 案例研究法 |
1.7 主要贡献 |
1.8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分析 |
2.1.1 产出分析 |
2.1.2 研究学科分析 |
2.1.3 研究主题分析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知识基础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
2.2.1 从比较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构观的兴起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结构观的比较 |
2.2.4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5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6 现有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 |
3.1 常用的贸易格局分析方法 |
3.1.1 传统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1.2 基于社会网络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 实证分析 |
3.3.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总量分析 |
3.3.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社会网络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 |
4.3.1 指标选取原则 |
4.3.2 评价指标选取 |
4.4 指标测量及分析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基于“量”的评价 |
4.4.3 基于“质”的评价 |
4.4.4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总结 |
4.5 实证检验:资源禀赋、创新能力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经济复杂性——资源基础观视角 |
4.5.1 引言 |
4.5.2 理论背景 |
4.5.3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5 主要结论 |
4.5.6 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产品空间的实证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主要指标 |
5.3.3 计量模型 |
5.4 研究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产品空间分析 |
5.4.3 计量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分析 |
5.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6.1 结论 |
5.6.2 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知识基础观视角 |
6.1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选取 |
6.2.3 资料收集 |
6.3 数据分析过程 |
6.3.1 单案例分析 |
6.3.2 多案例分析 |
6.4 研究发现与理论模型 |
6.5 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用户需求变化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完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
2.3 公益性中国地质图书馆的责任 |
2.4 图书馆知识服务概念 |
第3章 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 |
3.1 历史沿革及主要功能 |
3.2 资源建设现状 |
3.2.1 馆藏文献资源情况 |
3.2.2 主要数字资源情况 |
3.2.3 自建刊物情况 |
3.2.4 数据资源量分析 |
3.3 服务现状 |
3.3.1 主要服务方式 |
3.3.2 主要服务对象 |
3.3.3 服务能力情况 |
3.4 新时期用户需求变化情况 |
3.4.1 用户分类 |
3.4.2 用户需求特征 |
3.4.3 新时期用户需求发生的变化 |
3.4.3.1 用户需求变化的调查情况 |
3.4.3.2 用户需求发生的主要变化 |
第4章 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新时期用户需求变化与现有知识服务之间的矛盾 |
4.1.1 知识服务时效性不强 |
4.1.2 知识资源利用率不高 |
4.1.3 知识资源深度加工不充分且缺乏特色 |
4.1.4 知识服务形式缺乏创新 |
4.2 原因分析 |
4.2.1 用户原因 |
4.2.1.1 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 |
4.2.1.2 用户对图书馆认可程度的影响 |
4.2.1.3 用户需求变化产生的冲击 |
4.2.1.4 用户数字鸿沟的影响 |
4.2.2 图书馆自身原因 |
4.2.2.1 技术平台和网络建设滞后 |
4.2.2.2 知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求 |
4.2.2.3 未能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方式 |
4.2.2.4 知识资源体系不完备且共享效率低 |
第5章 基于用户需求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完善路径 |
5.1 针对用户的完善路径 |
5.1.1 把握用户使用习惯 |
5.1.2 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认可程度 |
5.2 针对图书馆自身的完善路径 |
5.2.1 加强知识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
5.2.2 加强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
5.2.3 加强技术支撑和网络建设 |
5.2.4 强化知识服务创新 |
5.2.5 开发知识服务产品 |
5.2.6 发挥地学科普知识传播桥梁作用 |
5.2.7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增强服务智能化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三、公开出版物(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南部矿产资源接替区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D]. 李建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2]从家到社区:阿克塞哈萨克族牧民的空间感知与实践[D]. 黄钰晴. 兰州大学, 2020(01)
-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D]. 钱勇.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4]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研究[D]. 汤道路.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5]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与开发可持续评价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丁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7]基于Altmetrics的开放获取图书影响力评价研究[D]. 王利.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D]. 梅诗晔. 武汉大学, 2017(06)
- [9]基于用户需求变化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知识服务完善路径研究[D]. 陈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10]中国污水灌溉与污染防治的早期探索(1949—1972年)[J]. 张连辉.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