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白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琳琳[1](2019)在《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及GAP-43、MBP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观察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卡压损伤后行为学评分、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坐骨神经有髓轴突计数及GAP-43及MBP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技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调控的相关机制,为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坐骨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80只新西兰大耳兔采用钳夹法制备兔坐骨神经损伤卡压模型,随机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3组: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每组36只。再按照治疗后1周、2周、4周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术后放入笼中,安静饲养。神经松动术组进行神经松动术治疗,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进行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1周、2周、4周后取材,进行行为学评分,甲苯胺蓝染色坐骨神经有髓轴突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P-43及MBP蛋白的表达。结果:(1)趾张反射和改良Tarlov评分:治疗组的评分均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组高于单项夹脊电针组和单项神经松动术组(P<0.05),其中4周时间点恢复最好。(2)甲苯胺蓝染色:治疗组轴突再生情况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p<0.05),其中4周时间点再生情况最好。(3)坐骨神经GAP-43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其余各组GAP-43蛋白表达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3个治疗组组的GAP-43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GAP-43的表达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MBP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MBP蛋白表达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个治疗组坐骨神经处MBP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MBP的表达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夹脊电针、神经松动技术、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均能提高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行为学评分,促进损伤神经轴突再生,提高生长相关因子GAP-43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2)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可能通过增加生长因子GAP-43蛋白的表达,促进神经元修复;通过提高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促进髓鞘再生,从而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的再生。
许建民[2](2009)在《腹腔内连续应用N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轴浆运输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应用神经再生室桥接神经,腹腔内连续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利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iotin dextran amine,BAD)神经示踪观察其对轴浆运输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26只成年Sprague-Dawley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A组12只,为实验组;B组12只,为空白对照组;C组2只,为正常组。A、B组大白鼠双侧坐骨神经切除3mm形成缺损,用医用硅胶管桥接形成神经再生室。A、B组大白鼠手术时分别向神经再生室内注射NGF 0.04ml(40Au)和等量生理盐水,左右各半。术后每隔3天腹腔内分别注入等量NGF和生理盐水。术后观察两组大鼠足部溃疡及愈合情况。第2、4、6、8周显露坐骨神经,观察局部情况,将坐骨神经远端距桥接点5mm处结扎,近端距吻合处5mm注射10%BAD 1μL。18小时后再次麻醉,升主动脉插管灌注固定处死。将坐骨神经取出后以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蔗糖溶液沉底。切取桥接处和结扎点近侧各3mm神经标本。C组大白鼠的双侧坐骨神经远端距坐骨结节18mm处结扎,按照以上方法,在距坐骨结节5mm处注射10%BAD 1μL,18小时后获取结扎点近侧5mm神经标本。标本快速冰冻切片,行HE染色和神经示踪显色检测。分析A、B组的神经再生情况及轴浆运输功能恢复情况,有无显着性差异。结果:在第2、4、6、8周各个时间段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肢足趾红肿程度轻、局部溃烂及足趾脱落少、溃疡面愈合快;神经再生室周围组织血管网丰富、再生神经粗大、表面光滑、弹性好、较早到达远端、与远端神经连接紧密;远端神经肿胀轻、肿胀减轻快。组织切片HE染色见两组神经均随时间延长神经纤维数目增加。实验组桥接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多、直径粗、髓鞘厚、粗细均匀,较对照组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5)。BDA神经示踪切片见术后第2、4周两组桥接处及远端神经均未见阳性标记神经纤维;术后第6周实验组桥接处神经可见阳性标记神经纤维,对照组桥接处神经及两组远端神经均未见阳性标记神经纤维;术后第8周两组桥接处及远端神经均见阳性标记神经纤维;第6、8周实验组阳性神经纤维数多、直径粗、显色深,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①周围神经损伤后腹腔内连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再生和轴浆运输功能的恢复。②生物素葡聚糖胺(BAD)示踪法可观察轴浆运输功能恢复情况。
徐博佳[3](2008)在《针刺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文中认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一直是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针刺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段,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治疗中患者的恢复情况与年龄有关,但是这种关系并不符合我们传统的“年龄越小,恢复越好;年龄越大,恢复越差”的观念,而是对于相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伤,幼年及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均不及壮年患者。因此,本文研究年龄因素对急性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研究针刺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治疗作用和治疗方法。首先,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年龄因素对大鼠急性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修复的影响以及针刺的治疗作用和方法。以大鼠为动物实验研究对象,应用钳夹法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幼年、壮年、老年组大鼠分为模型组、普通针刺组及本文方法(电针头针、背俞穴、神经干)治疗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不进行任何治疗;普通针刺治疗组:受损部位局部取穴,针刺环跳及委中两穴;本文方法治疗组: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损伤神经脊髓相应位置及损伤神经干。两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立即进行针刺治疗,持续时间30min,每天针刺治疗一次,直至处死。对比各组一周、两周、三周、四周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肌容量的变化,脊髓腰骶膨大活化caspas-3荧光值及脊髓腰骶膨大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显示模型组各时间段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不明显,腓肠肌明显萎缩,坐骨神经缺损症状幼年组重于壮年组,老年组重于壮年组,有明显的年龄差异P<0.05;普通针刺组坐骨神经功能修复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各年龄组坐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幼年组及老年组均重于壮年组P<0.05,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本文方法治疗组各年龄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明显减少、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腓肠肌萎缩不明显,坐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好于模型组及普通针刺组P<0.05,各年龄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差别不明显P>0.05。各组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腰骶膨大活化caspas-3荧光值及脊髓腰骶膨大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侧P<0.05,与模型组及普通针刺组比较,本文方法组caspas-3荧光值及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其作用幼年强于壮年,壮年强于老年。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对大鼠急性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有明显的影响,幼年及老年大鼠坐骨神经功能修复较壮年组差,本文方法对大鼠急性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可以明显抑制由于坐骨神经损伤诱发的脊髓神经元的凋亡,改善年龄因素对急性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促进大鼠坐骨神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其次,本文以动物实验为基础,从临床角度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对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及能否改善年龄因素对急性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修复的影响。临床实验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不同年龄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及本文方法治疗组,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面神经运动功能量化评分及面神经功能分级的测定,来观察两种方法对不同年龄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两种针刺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都有促进面神经恢复的功能,本文方法治疗组好于普通针刺组P<0.05,两者有明显差异;幼年及老年普通针刺组与成年普通针刺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本文方法幼年、壮年、老年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各年龄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有较好的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可以减轻由年龄因素对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上述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应用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损伤神经脊髓相应位置及损伤神经干,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因神经损伤诱发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可以克服年龄因素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受损伤的周围神经处于理想的修复状态,更好的修复其功能。
裴福兴,杨志明,黄富国,项舟,谭建三,步宏[4](1995)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与神经再生》文中指出实验研究采用SD雄性大白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并用鼠趾展宽度指数,腔前肌重量和羟脯氨酸含量、神经纤维面数密度和面积分数评价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结果显示:神经损伤部位发生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强度与神经损伤程度相关,神经再生与免疫反应强度有关。提示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对神经再生的恢复有一定抑制作用。
陈家泽[5](2008)在《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后模型大鼠腓肠肌萎缩及NGF 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仍是临床的一大难题。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症状同祖国医学中经络受损相符合,属于“痿症”、“痹症”的范畴。根据传统中医学的经络输穴理论,不少前人将针灸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针对中医痿症范畴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期应用针刺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项目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针刺对神经损伤后导致肌肉萎缩及神经生长因子(never growth factor,NGF)信使RNA表达的影响,并且从这一角度分析评价不同频率的电针及手针对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再生,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及对神经生长因子信使RNA表达的影响。1研究方案1.1动物及分组72只SD大鼠,雄性,体重230-250g,SPF级(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电针1组(n=18):疏波,频率:5Hz。电针2组(n=18):密波,频率:100Hz。手针组(n=18):手针。对照组(n=18):制作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模型,不行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模型,术后第二日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1.2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的复制腹腔麻醉后,用特制纹钳钳夹坐骨神经,持续5S,间歇5s,钳夹三次。术毕分层缝合切口,伤口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2万单位。1.3穴位电针刺激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模型后第二日开始给予电针及手针治疗。分别夹在“环跳”、“委中”处的针柄上,每次5分钟,每日2次。电针组输出频率分别为5 Hz和100 Hz,强度以患肢轻微颤动为度,波型分别采用疏密波。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5分钟,每日2次。各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2,6周。1.4腓肠肌湿重测定各组分别于术后1 W、2 W、6 W,按陈德松法完整取下腓肠肌并称量腓肠肌湿重,以自体健侧作为对照,计算出各自的恢复率。1.5腓肠肌细胞直径测量在称取腓肠肌湿重后,从中点处横切取材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在显微镜下随机测量50个肌细胞最大长径和最大横径,取其均值作为肌细胞的直径进行定量分析。1.6肌肉纤颤电位波幅的检测方法使用肌电图仪,采用单极针电极,参照电极置于臀部,记录电极插入腓肠肌内,同一肌肉尽可能多记录纤颤电位(至少20个),测量波幅最大的电位并作统计学处理。1.7坐骨神经的取材方法及NGF mRNA的检测术后1周、2周、6周取各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远侧坐骨神经干0.6cm,行常规石蜡切片,厚度为4um,置4℃冰箱保存。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实验方法,参照试剂盒的基本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结果:阳性信号呈棕黄色;阴性对照片上无棕黄色阳性信号出现。图像分析应用Axioplan2图像处理系统在放大400倍高倍视野下分析以下指标:(1)神经纤维的总面积(um2)。(2)阳性信号面积(um2)。(3)阳性信号面积/神经纤维总面积(%)。(4)阳性信号的平均判断度。(5)平均灰度指数=阳性信号面积百分比与平均灰度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灰度指数:阳性信号面积百分比(%)×平均灰度。1.8数据库的建立及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上实验结果均用SPSS11.0软件包分析。2结果2.1各组腓肠肌湿重的测量结果(见表1)。各组的腓肠肌湿重的恢复率随实验观察时间的延长均下降,对照组下降速度最明显,电针2组和手针组下降斜度较缓慢。电针1组的下降速度最慢,在各个观察点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p<0.01的显着差异,在2周和6周与手针组比较亦出现p<0.05的显着差异,说明电针1组治疗效果最好。2.2各组腓肠肌直径和截面积的测量结果(见表2)。各针刺组的腓肠肌直径和截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电针1组和电针2组在1,2,6周的观察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电针1组在1周与手针组比较亦出现p<0.05的显着差异,说明电针1组的治疗效果好。2.3各组肌肉纤颤电位波幅的测量结果(见表3)。各针刺组的肌肉纤颤电位波幅在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后均下降,并与时间的延长呈反比,但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电针1组、电针2组和手针组在1,2,6周的观察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电针1组在1周与手针组比较亦出现p<0.05的显着差异,说明针刺治疗效果明显,尤以低频电针最为显着。2.4 NGF mRNA的形态学观察应用原位分子杂交,DAB显色,NGF mRNA阳性信号在切片上呈散在的、棕黄色斑点状。在复染的切片上,神经的其他结构可以显示,阳性信号位于神经纤维鞘的部位;轴索和雪旺细胞核的部位则没有阳性信号。阳性信号的强弱与NGF mRNA表达的量有关。图1为术后第6周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表达(原位杂交×400)的DAB染色图片,可以看到电针1组NGF 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较多,而对照组NGF 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较少。2.5治疗前后坐骨神经NGF mRNA表达(见表4)。正常坐骨神经的NGF mRNA表达量极低,平均灰度指数为141.274±35.43。损伤后坐骨神经NGF mRNA表达增高,伤后1周达到一个小的高峰;1~2周,NGF mRNA的表达出现一轻度回落趋势,但2周后又继续升高。针刺治疗后,治疗组各组的NGF 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电针1组升高幅度最为明显,始终处于高水平,且其在2周和6周与手针组比较亦出现p<0.05的显着差异,说明低频电针治疗的效果最明显。3结论目前在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研究中,有用单纯药物,针灸或药物加针灸的复合方法等多种研究。本项研究用不同频率的电针及手针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萎缩的拮抗作用进行研究,更好的证明了针刺治疗对肌肉萎缩的作用。本实验的结果显示低频电针对肌肉萎缩的拮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腓肠肌湿重的下降斜度随着时间的推移(1、2、6 w)明显减慢。在电生理功能方面,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的变化,在1 W、2 w、6 w,低频电针组比对照组的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他们改善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频电针治疗能有效地拮抗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的萎缩,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本实验通过不同频率电针及手针的筛选,结果证实低频电针的疗效最佳。在本研究中,治疗组的NGF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低频电针的NGFmRNA表达最强,说明5Hz低频电针对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电针的频率不同,兴奋神经纤维的类型不同所致,低频电针可兴奋构成运动神经主干的Ⅰ类、Ⅱ类纤维和Ⅲ类纤维,其疗效更为明显,这也可能是穴位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形态学机制之一。
孙迎春[6](2005)在《电针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其疗效已为古今中外的医学实践所证实,是当今世界所推崇的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绿色疗法”。本实验以Wistar雄性大鼠为受试对象,采用坐骨神经钳夹伤的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将216只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连续波组、断续波组、疏密波组、2Hz组、15Hz组、50Hz组、100Hz组、200转/分、150转/分组)、药物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又分为三个时间段(7d、14d、28d)。采用HE染色观察损伤的神经及相应节段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从神经功能、电生理、肌湿重等方面动态观察其功能恢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损伤的神经及相应节段脊髓运动神经元GDNF、FGF、IGF及GDNFmRNA、CNTFmRNA的表达。通过观察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的电针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大鼠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影响,旨为进一步揭示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的电针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大鼠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作用机制,探寻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的电针在不同的时间段促进大鼠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最佳参数,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1.电刺激在波形、频率、刺激强度及治疗时间方面均能提高大鼠受损神经功能指数(SFI)的恢复率。其中连续波2Hz200转/分组能明显促进PN损伤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促进SFI恢复最显着。2.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的电刺激随着时间的延长均能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MNCV的恢复。低频率,高刺激强度及治疗时间均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MNCV的恢复作用显着。3.电刺激的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均能减缓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损伤侧的肌肉萎缩程度,并且能促进因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萎缩的恢复。4.不同的波形、频率、刺激强度随着时间的的延长均能减轻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变性程度,促进SCs增殖和髓鞘再生,促进轴突再生。5.不
李欣[7](2007)在《局部连续应用NGF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功能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神经再生室内连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白鼠的双侧坐骨神经切除3mm形成缺损,用医用硅胶管套接形成神经再生室。按随机原则,一侧在再生室内间断加入鼠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另一侧空白对照(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三天往再生室中加入神经生长因子22.5Au,分别于第2、4、6、8周行大体标本肉眼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腓肠肌湿重测量、腓肠肌肌纤维截面积测量、CGR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再生有无显着性差异。结果:在第2、4、6、8周各个时间段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快、动作电位振幅较大、腓肠肌湿重较重、腓肠肌肌纤维直径及截面积较大、CGR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产物较多,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振幅、腓肠肌湿重、腓肠肌肌纤维直径及截面积、CGR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产物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①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室内局部连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地减缓失神经肌肉萎缩及促进运动终板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恢复。②硅胶管神经再生室桥接周围神经缺损除能起机械性支架导向作用,趋化诱导轴突再生外,还能维持再生室内NGF的有效浓度,从而促进靶器官功能的恢复。③神经再生室内连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培建[8](2002)在《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文中提出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虽然采用了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较好地恢复了损伤神经的连续性,但神经再生缓慢,而失感觉或运动神经支配的持续时间过长将导致肌肉和运动终板萎缩,使神经功能的恢复远不能令人满意。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如何促进再生,提高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效果,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证实,周围神经断裂伤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离断神经生长再连接的微环境条件和中枢神经元的活力。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NTFs)是神经元靶器官和雪旺细胞等分泌的一些蛋白质或多肽分子,具有一定的神经元群特异性,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被轴突末端摄取,经轴浆流逆向送到神经元胞体发挥维持神经元存活、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需要多种NTFs,尽管损伤部位雪旺细胞(Schwann’s cells,SCs)可自身分泌一些NIFs,但是存在时间及浓度有限,往往不能满足神经再生的需要。因此,应用外源性NTFs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是当今周围神经再生研究的热点之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phic factor,BDNF)对周围和中枢神经元具有广谱作用。对多种神经元有促进存活、增进代谢、有助分化与再生的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BDNF既可促进神经嵴和基板来源的感觉神经元的存活,又对运动神经元有营养作用,是一种极有希望的治疗因子,目前国外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全身用药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局部应用也存在需要反复多次注射的缺点。如何既能使神经损伤部位的细胞在神经修复时不断合成及分泌BDNF,维持其有效作用浓度;又能避免给药途径上的不便?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进步,基因治疗将有可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 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转基因技术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但有关周围神经损伤基因治疗的报道却相对少见。为数不多的一些报道,虽然采用以病毒为载体的体内直接基因治疗(in vivo)途经进行研究,但目的基因大多为LacZ等报告基因,而选择SCs为靶细胞,将NTFs基因转入SCs,使其分泌NTFs,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报道,则更为少见。为达到利用基因转染技术,通过载体的介导,将NTFs基因转入SCs,使其不断合成及分泌NTFs,从而保护神经元,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探索新途径。本实验选择携带BDNF 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 (AxCABDNF),采取神经内显微注射的方式,进行该载体的直接转基因治疗。通过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重组腺病毒直接转染Css后基因表达情况;借助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新生神经纤维进行计数,对新生神经髓鞘厚度进行测量,并在电镜下对AxCA-BDNF转染后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等方法,从组织形态学上评价了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处理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和神经再生情况;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eroxidese,HRP)逆行示踪技术,显示了神经联接再形成的效果;利用足印分析技术和电生理检查,判定了实验大鼠后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所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应用人胚肾293细胞作为包装细胞,成功的扩增了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并用改良的纯化技术进行了纯化,获得了50gi纯化病毒液,可完全满足实验需要;病毒空斑实验证实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转染效价达至2.2X108~1.SXdeo的高水平。 2.建立了坐骨神经断端直接注射转染,尔后硅胶管套接坐骨神经缺损的周围神经损伤转基因治疗的动物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周围神经损伤后转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3.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定量检测证实直接转染于坐骨神经后,断端的BDNF在该神经的雪旺细胞中得到表达,并经轴浆逆行转运,显着提高了相 Vlll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应脊髓节段(L3-L6)神经元BDNIn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但1个月后表 达水平明显下降,此系腺病毒载体表达时限特点所致,并非基因转移的失败 4.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 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的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均明显优于对照 组,HRP逆行示踪也证实神经联接的再形成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腺病毒 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5.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表明 BDNF基因转染损伤的坐骨神经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一 功能检查结果和形态学检查结果相吻合。 6.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疗实验性周围神经损伤,技术可行,方法可靠, 效果明显,但如何提高转移基因在体内的表
陈国奋[9](2007)在《FK506加速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后功能恢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Gold等在1994年首先报道免疫抑制剂FK506能提高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轴突再生速率,促进神经形态和功能恢复,并在预变性大鼠胫神经自体脊髓植入的研究中发现FK506不仅能促进脊髓轴突的延长,而且促进了红核脊髓束的再生。这引起了国外众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实验研究,包括动物体内试验和体外的细胞培养,涉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等多个方面,结果都提示:FK506有强大的促神经生长作用。那么,FK506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认为存在两种可能:第一,FK506-FKBP12(immunophilin,免疫亲合素)复合物对免疫反应的抑制促进了神经的生长或再生;第二,神经营养作用。另外还有联合机制的假说,即免疫抑制作用和神经营养作用共同参与促进了周围神经再生的过程。有作者猜测FK506通过干预细胞凋亡机制促进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这仍然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研究表明,核因子-κB(NF-κB)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鼠脑损伤后可致NF-κB的长时间激活,创伤后1~2小时内,激活的NF-κB主要存在于轴突,在创伤24小时后激活的NF-κB主要存在于受伤皮质内的小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内,这种激活可在脑皮质中至少持续1年。同时,激活的NF-κB在创伤1小时后出现于脑血管内皮细胞内,持续时间也在1年以上,神经胶质细胞内NF-κB的长期激活可引起该部位的脑萎缩。脊髓创伤亦可致NF-κB的激活,脊髓创伤可引起自由脂肪酸特别是花生四烯酸(AA)的释放,激活NF-κB,降低其抑制蛋白(IκB)的水平,诱导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脊髓神经元的损害。创伤后NF-κB的激活能引起机体强烈的炎症反应,NF-κB可促使TNF-α、IL-12、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a)、一氧化氮(NO)等炎性介质的产生增加,可使抗炎性介质IL-10的产生减少,而TNF-α又可激活NF-κB,进一步扩大炎症反应。在鼠星形胶质细胞中,炎性介质缓激肽可通过活化NF-κB致使IL-6的大量产生和分泌,最终可致血脑屏障的破坏,但此过程可被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KN-93)所抑制,NF-κB抑制蛋白(IκB)的过度表达亦可抑制缓激肽诱导的IL-6的分泌。在人类星形胶质细胞,IL-1是炎症相关基因的有效诱导物,IL-1比TNF更能有效地激活核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和NF-κB。近年来的研究认为,NF-κB可以通过调控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脑缺血后NF-κB可以介导Bcl-xs的大量表达,NF-κB还能诱导P53、C-myc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最终在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神经细胞死亡的途径之一。在受伤后的脑组织细胞内,可以见到NF-κB的持续活化,表明NF-κB活化产生炎性反应与脑外伤后产生的脑组织进行性萎缩关系密切。细胞因子IL-1和TNF-α等均可以活化NF-κB,启动NF-κB调节的基因程序,使炎性反应呈持续性变化。可见,NF-κB通过调控炎症和细胞凋亡在神经损伤中起重要作用。FK506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正是通过与T细胞胞质的FK506结合蛋白FKBP(FK506 Binding Protein)结合形成FK506/FKBP复合物,再与T细胞胞浆内的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磷酯酶活性蛋白(calcineurin)结合,竞争性抑制calcineurin与其底物T细胞核因子(NF-AT、NF-κB)结合,从而抑制其去磷酸化,使之不能激活IL-2、γ-干扰素的转录因子,抑制了细胞因子的产生和T细胞的活化。与此相反,在成纤维细胞、肾小球膜细胞,FK506可激活转录因子NF-κB,并且在体内和体外均诱导NF-κB调节的IL-6和IL-8等重要的炎症因子。那么在神经系统中,FK506与NF-κB的关系又是如何?FK506是否正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和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了促进损伤神经修复的作用?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打破了神经元不会再生的传统观念,目前已经从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分离、纯化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不仅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脑组织的修复,而且通过基因修饰还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表达外源性的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及代谢性酶,为许多难以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研究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但目前尚没有哪一种细胞因子能在体外将神经干细胞全部诱导分化为所需的功能(目的)神经细胞;Li等曾报道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常用细胞因子。RA虽然在诱导ESC向神经干细胞分化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在诱导ESM向神经干细胞分化时并非都分化成为所需的功能(目的)神经细胞,据报道仅有10%~30%分化为神经元,而大部分则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同时在应用RA诱导ESC分化为神经干细胞时尚需要其它细胞因子参与,除前述的RA外,还有白细胞介素类(包括IL-1、IL-7、IL-9、IL-11等),生长因子类如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NGF)、上皮生长因子(E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等。不同种类的细胞因子、同一细胞因子不同浓度,以及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各不相同。在神经干细胞发育分化的不同阶段,相同细胞因子的作用亦不同。多项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为功能神经细胞的潜力,通过在神经干细胞分化发育不同阶段筛选定向诱导分化作用最佳的细胞因子,或探索细胞因子组合最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比例。那么,FK506的神经再生促进作用,是否可能通过作用于神经干细胞,影响其增殖、分化,从而最终促进神经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本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索。目的第一部分:通过建立免疫抑制下周围神经再生研究动物实验模型,短期应用免疫抑制剂FK506后,从肌肉神经再支配和肢体功能恢复两个方面,评价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以期明确免疫抑制剂对周围神经修复和再生的作用,探讨短期全身免疫抑制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临床意义。第二部分: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应用免疫抑制剂FK506作为影响因素,检测坐骨神经损伤后局部和相应脊髓节段NF-κB活性和炎性因子IL-6表达的变化,探讨周围神经系统FK506和NF-κB、IL-6的相关性,为阐明FK506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潜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第三部分:观察FK506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及是否有浓度相关性。方法第一部分1.建立免疫抑制下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实验模型,实验组予FK506(1mg/kg/d)进行全身免疫抑制,对照组未行免疫处理。2.定期对比两组动物的比目鱼肌湿重和小腿三头肌肌力恢复率。3.对比两组相同生存期动物坐骨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4.对比两组动物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5.观察期内两组动物的生存率比较。第二部分1、雄性SD大白鼠4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三组:A组(N=10):无手术对照组B组(N=10):手术对照组:坐骨神经切断缝合C组(N=20):坐骨神经切断缝合+FK506组C1(N=10)腹腔内注射FK506(0.5mg/kg/d)C2(N=10)腹腔内注射FK506(1mg/kg/d)2、1周后取材坐骨神经和脊髓节段(L4-6)。3、检测指标1)逆转录(RT)-PCR检测神经和脊髓NF-κB和IL-6基因表达2) 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和脊髓NF-κB和IL-6蛋白表达4、统计学分析第三部分取新生SD大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体外进行培养、传代、鉴定后,分别加入20%胎牛血清和不同浓度FK506,观察细胞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1、两组动物的比目鱼肌湿重和小腿三头肌肌力恢复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相同生存期动物行坐骨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测定,实验组较对照组恢复提前。3、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SSEP)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连续给药组和短期给药组间潜伏期亦无差异。4、全程给药和短期给药神经功能恢复没有显着性差异。观察期内两组动物的生存情况没有明显差别。第二部分脊髓L4-6节段的NF-κB和IL-6 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统计结果:B组(坐骨神经切断缝合对照组)高于A组(无手术对照组)(P<0.05),C组(FK506处理组)低于B组(P<0.05),C组高于A组(P<0.05);C组组内比较的结果是:C2(高浓度,1mg/kg/day)的表达低于比C1(低浓度,0.5mg/kg/day),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坐骨神经损伤局部的NF-κB和IL-6 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统计结果:B组(坐骨神经切断缝合对照组)NF-κB和IL-6 mRNA高于A组(无手术对照组)(P<0.05),C组(FK506处理组)高于A组(P<0.05),C组和B组间无差异(P>0.05)。第三部分FK506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表现在细胞的数量增加,分化的时间提前,成熟度和分化率增高。而且该效应具有浓度差异,一呈正性相关。结论第一部分1.免疫抑制剂FK506全身免疫抑制下,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肌肉重量及肌力恢复提前,肢体功能测定优于非免疫抑制状态下。2.短期给药可获得与全程给药相同效果。3.免疫抑制剂FK506短期使用不影响生存。第二部分1.坐骨神经横断伤促进损伤神经局部和对应脊髓节段NF-κB和IL-6的活化和表达。2.免疫抑制剂FK506能够明显抑制周围神经损伤促发的对应脊髓节段的NF-κB和IL-6的活化和表达,此阻断效应具有浓度相关性。3.免疫抑制剂FK506对周围神经损伤局部的NF-κB和IL-6的活化和表达上调无明显抑制作用。4.提示FK506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促进损伤周围的修复与再生。第三部分1.FK506可能通过神经干细胞途径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2.FK506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因子,参与神经干细胞相关研究。
孔弘扬[10](2016)在《低剂量X射线辐照(LDI)对周围神经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低剂量X射线辐照(LDI)对周围神经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两月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8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辐照组(A组)、对照组(B组)两组,每组40只,暴露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显微剪刀横断神经后,由同一术者采用神经外膜端端吻合法缝合修复离断神经,恢复神经的连续性。术后24h内A组予以1Gy剂量X线单次局部辐照,其余部位予铅板防护。对照组不予以照射处理。术后每周观察大鼠步态、足部溃疡、展爪反射等大体情况;术后第三天取左侧大鼠坐骨神经样品,以RT-PCR、Western Blot法测VEGF表达结果;术后第2周取左侧大鼠坐骨神经,以PCR、Western Blot法测GAP-43表达结果;术后第4、8、12周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第12周测定神经电生理从而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12周行大体标本、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观察;术后第12周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神经超微结构变化。从大体形态、运动功能、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电生理等检测指标来观察电离辐照对周围神经横断伤后神经再生修复和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明确电离辐照对周围神经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检测损伤周围神经中VEGF、GAP-43的表达,以进一步探讨电离辐照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修复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结果:1、大体形态观察:造模后两组大鼠均出现左后肢瘫痪,足趾完全并拢,行走时左下肢呈拖行状,辐照组大鼠足态恢复较对照组快;造模后第12周,两组大鼠左后足均出现足跟部溃疡,辐照组第34周溃疡开始愈合,早于对照组;造模后,针刺所有大鼠左后肢均无肢体回缩及展爪反射形成。辐照组肢体回缩及展爪反射开始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且较早恢复正常。2、VEGF测定:造模后第三天,辐照组左侧坐骨神经内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3、GAP-43测定:造模后第2周,辐照组左侧坐骨神经内GAP-4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4、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造模后2周内,由于各组大鼠均出现左下肢拖行、左足完全并拢,各组SFI值无法测量计算。术后第4周到12周SFI逐渐恢复,经统计学分析,术后第4、8周,各组SFI较前均有所好转,辐照组SFI恢复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神经电生理检测:造模后第12周,辐照组运动神经的波幅及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观察:造模后第12周,辐照组轴突肿胀、髓鞘结构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及S-100、NF-kb蛋白表达分布均优于对照组。7、透射电镜观察:造模后第12周,辐照组每高倍镜视野下神经纤维数量、轴突直径、髓鞘形态、神经纤维形态结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应用X线低剂量辐射治疗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其可能机制包括:1.LDI可增加神经元细胞及雪旺氏细胞表达VEGF,促进这些细胞迁移生长和分裂增殖,从而促进轴突的生长。2.LDI可增加GAP-43表达,从而诱导、刺激和调节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提高损伤神经再生和修复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二、大白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白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及GAP-43、MBP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 |
1.1 伤筋、痿症和痹症 |
1.2 中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 |
2 现代医学研究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 |
2.1 周围神经概述 |
2.2 周围神经损伤 |
2.3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机制 |
2.4 现代医学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研究 |
2.5 坐骨神经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 免疫组化检测 |
(2) 甲苯胺蓝染色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 |
1.2.2 实验模型制备 |
1.2.3 造模成功标准 |
1.2.4 各组实验动物干预方法 |
1.2.5 取材 |
1.3 检测指标 |
1.3.1 行为学评价:坐骨神经功能评价 |
1.3.2 免疫组化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GAP-43 及髓鞘碱性蛋白MBP |
1.3.3 甲苯胺蓝染色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行为学评分比较 |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坐骨神经处GAP-43 的表达 |
2.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坐骨神经处MBP的表达 |
2.4 甲苯胺蓝染色坐骨神经有髓轴突计数 |
讨论 |
1 指标的选择 |
1.1 趾张反射和改良Tarlov评分 |
1.2 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 |
1.3 髓鞘碱性蛋白MBP |
1.4 甲苯胺蓝染色坐骨神经有髓轴突计数 |
2 夹脊电针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的影响 |
3 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的影响 |
4 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2)腹腔内连续应用N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轴浆运输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观测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大体观察 |
3.2 神经HE染色 |
3.3 BDA神经示踪 |
第四章 讨论 |
4.1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的变性与再生 |
4.2 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4.3 NGF的用药途径 |
4.4 生物素葡聚糖胺(biotin dextran amine,BDA)神经示踪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 |
(3)针刺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中医古典医籍有关周围神经病的论述 |
1.1 祖国医学对痹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痿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认识 |
1.2.1 祖国医学对痿症定义及分类的认识 |
1.2.2 祖国医学对痿症病因病机的论述 |
1.2.3 祖国医学对痿病治疗上的认识 |
1.3 祖国医学对痉症的论述 |
第2章 头针及背俞穴的理论基础及其起源与发展 |
2.1 头针 |
2.1.1 头针的传统医学理论依据 |
2.1.2 头针的起源与发展 |
2.2 背俞穴 |
第3章 国内外对周围神经的发育及损伤后病理改变的研究现状 |
3.1 引言 |
3.2 有关周围神经发育的研究现状 |
3.2.1 脊神经的发育 |
3.2.2 脑神经的发育 |
3.2.3 内脏神经的发育 |
3.3 有关周围神经损伤后病理生理的研究现状 |
第4章 国内外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现状 |
4.1 引言 |
4.2 细胞学因素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 |
4.2.1 轴突生长的靶向作用 |
4.2.2 施万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 |
4.2.3 巨噬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
4.3 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
4.3.1 神经营养素家族 |
4.3.2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4.3.3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4.3.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4.3.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4.3.6 白血病抑制因子 |
4.3.7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4.4 激素类物质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
4.4.1 雄激素 |
4.4.2 雌激素 |
4.4.3 甲状腺激素激素 |
4.5 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
4.6 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
4.6.1 目前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方法 |
4.6.2 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理 |
4.7 超声波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影响 |
4.7.1 分米波 |
4.7.2 毫米波 |
4.8 激光穴位照射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影响 |
4.9 年龄因素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影响 |
第5章 手术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
5.1 引言 |
5.2 移植修复 |
5.2.1 神经移植修复 |
5.2.2 非神经组织移植修复 |
5.2.3 非生物组织移植修复 |
5.2.4 几丁质移植 |
5.2.5 天然神经细胞外基质修复 |
5.3 周围神经延长修复 |
5.3.1 神经拉拢端-端缝接 |
5.3.2 神经瘤球缝接 |
5.3.3 神经扩张延长 |
5.3.4 神经牵拉延长 |
第6章 针刺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动物实验 |
6.2.1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6.2.3 手术器械 |
6.2.4 动物模型的制作 |
6.2.5 分组 |
6.2.6 针刺治疗方法 |
6.2.7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分 |
6.2.8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
6.2.9 腓肠肌肌容量测定 |
6.2.10 活化caspase-3检测 |
6.2.11 脊髓细胞凋亡百分比检测 |
6.2.12 动物实验结果 |
6.3 临床实验研究 |
6.3.1 入选实验研究患者的条件 |
6.3.2 分组 |
6.3.3 治疗方法 |
6.3.4 面神经运动功能量化评分及面神经功能分级 |
6.3.5 临床实验结果 |
第7章 讨论 |
7.1 引言 |
7.2 抑制受损神经元凋亡使之存活是周围神经再生的基础 |
7.3 促神经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 |
7.4 电刺激对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
7.5 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选穴依据 |
7.5.1 针刺治疗大鼠急性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的选穴依据 |
7.5.2 临床实验选穴依据 |
7.6 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并克服年龄因素对其影响的的依据 |
7.7 结论 |
第8章 结论 |
8.1 动物实验研究结论 |
8.1.1 动物实验结果 |
8.1.2 动物实验结论 |
8.2 临床实验研究结论 |
8.2.1 临床实验结果 |
8.2.2 临床实验结论 |
8.3 本文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后模型大鼠腓肠肌萎缩及NGF 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文献研究 |
1 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生存与凋亡的动态平衡 |
1.1 雪旺细胞分泌NGF |
1.2 雪旺细胞表达P75NTR |
1.3 雪旺细胞分泌IGF-2、PDGF-BB、NT-3及CNTF等因子 |
1.4 雪旺细胞的生存与凋亡的动态平衡 |
2 功能性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2.1 功能性电刺激的发展 |
2.2 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的组成 |
2.3 功能性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可能机制 |
2.4 功能性电刺激防止肌萎缩的可能机制 |
3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
3.1 NGF的一般特性 |
3.2 N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 |
4 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 |
4.1 临床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的观察 |
4.2 基础实验研究 |
5 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 |
5.1 手针(毫针)法 |
5.2 电针法 |
5.3 电针加穴位注射法 |
5.4 综合疗法 |
5.5 针刺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机理的研究 |
6 干细胞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 |
6.1 干细胞的基本特性 |
6.2 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嵴干细胞 |
6.3 胚胎干细胞和嗅鞘细胞 |
6.4 骨髓基质细胞 |
6.5 同种异体干细胞的免疫耐受性 |
7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现代医学的治疗进展及展望 |
7.1 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 |
7.2 促进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 |
7.3 电刺激治疗 |
7.4 高压氧治疗 |
7.5 周围神经损伤的转基因治疗 |
7.6 黄体酮与周围神经再生 |
下篇 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案 |
2 结果 |
2.1 各组腓肠肌湿重的测量结果 |
2.2 各组腓肠肌直径和截面积的测量结果 |
2.3 各组肌肉纤颤电位波幅的测量结果 |
2.4 NGF mRNA的形态学观察 |
2.5 治疗前后坐骨神经NGFmRNA表达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电针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 |
三、展望 |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7)局部连续应用NGF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功能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观测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大体观察 |
3.2 神经电生理检测 |
3.3 腓肠肌湿重测量 |
3.4 肌纤维截面积测量 |
3.5 CGR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
第四章 讨论 |
4.1 周围神经损伤后所支配肌肉的再生与修复 |
4.2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4.3 神经再生室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应用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 |
(8)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
前言 |
第一部分 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的扩增、纯化和生物活性检测 |
实验一 包装细胞—293细胞的培养与扩增 |
实验二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扩增和纯化 |
实验三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生物活性(病毒滴度)检测—空斑实验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AxCA-BDN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 |
实验一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
实验二 AxCA-BDNF转染在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基因表达的检测 |
实验三 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神经再生的组织学评价 |
实验四 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 |
实验五 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
全文总结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三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9)FK506加速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后功能恢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免疫抑制剂FK506促进神经再生 |
2.KF506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 |
3.FN-κB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
4.FK506与FN-κB |
5.FK506与神经干细胞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FK506加速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后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
1.1 目的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K506抑制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后NF-κB的活化和表达的实验研究 |
2.1 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FK506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缩略词表 |
综述 |
致谢 |
(10)低剂量X射线辐照(LDI)对周围神经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1.大体观察 |
2.坐骨神经内VEGF的测定 |
3.坐骨神经内GAP-43的测定 |
4.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 |
5.神经电生理检测 |
6.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观察 |
7.超微结构观察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
致谢 |
四、大白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及GAP-43、MBP表达的影响[D]. 郑琳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2]腹腔内连续应用N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轴浆运输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D]. 许建民. 中南大学, 2009(04)
- [3]针刺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D]. 徐博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4]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与神经再生[J]. 裴福兴,杨志明,黄富国,项舟,谭建三,步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5(02)
- [5]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后模型大鼠腓肠肌萎缩及NGF mRNA表达的影响[D]. 陈家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6]电针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 孙迎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07)
- [7]局部连续应用NGF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功能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D]. 李欣. 中南大学, 2007(06)
- [8]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D]. 李培建. 第三军医大学, 2002(02)
- [9]FK506加速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后功能恢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陈国奋. 第一军医大学, 2007(02)
- [10]低剂量X射线辐照(LDI)对周围神经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孔弘扬. 苏州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