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水工曲面的体型设计和模板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李焕焕,郝龙,何涛,傅少君[1](2021)在《BIM在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但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应用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邕宁水利枢纽厂房灯泡贯流式机组流道结构和闸墩结构等体型复杂、钢筋密集、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效率,本文围绕BIM技术应用于异形结构施工开展应用研究,主要成果为:建立了适用于闸墩、流道等异形结构专用族库;基于Dynamo软件手动绘制了各种异形钢筋模型,并通过Navisworks软件将Revit模型轻量化,形成指导现场施工的可视化文件;建立灯泡贯流式机组流道曲面渐变不规则结构模板三维模型,据此进行二维展开得到精确的施工图纸,提高了流道模板尺寸的精度。实践表明,BIM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解决了钢筋下料不准确、模板安装工艺难保证等工程问题,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刘明华,孟庆龙,岳仁峰,杨光昌[2](2021)在《大面积曲面壳体水工结构模板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大面积曲面壳体水工构筑物模板尺寸设计目前尚无统一确定的方法,更无相应的设计系统研究。北京市南水北调郭公庄水厂工程,其中的机械加速澄清池属于大面积锥形曲面壳体结构。依托该工程项目,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平整度误差要求、振捣棒的作用范围以及方便施工和节约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针对大面积曲面壳体结构的模板设计方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结合曲面壳体水工构筑物结构模板的设计理念,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可对大面积曲面壳体水工结构模板及支架进行参数化描述,给出可行的参数化设计方案。
何国锋,张发斌,彭正良[3](2020)在《一种多维曲面酸洗板在牛腿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文中提出白鹤滩水电站尾水调压室为圆筒式,最大开挖直径为48 m,顶部设置悬挑牛腿结构。牛腿的上、下直立面为圆筒形曲面,通过1:1.5斜面将上、下直立面相连形成斜锥体;牛腿的结构体型复杂、多变。在牛腿结构混凝土施工中采用了酸洗钢模板,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补舒棋,毛拥政,郑湘文,葛瑶[4](2020)在《BIM协同设计在三河口电站供水发电厂房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BIM协同设计技术已成为水利水电行业中工程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水电工程项目的厂房和电站设计中。通过在三河口供水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在项目协同设计实施过程中的BIM设计解决方案,利用网络在线VPM协同设计平台和骨架设计架构,实现了专业间工程设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各建筑物骨架控制,并利用BIM数据进一步进行结构分析和延伸应用。总结了协同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实践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BIM设计提供参考。
刘月[5](2020)在《基于BIM的重力坝参数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代水利工程业务不断扩大,传统技术在使用时不能完善清晰地表达建筑物的参数,这样就导致设计者的意图表达不清晰,其他工程参与方难以理解,并且可能会出现设计失误、重复多次的方案修改、计算量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BIM技术与结构化分析软件联合使用,其拥有的三维设计能力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适应行业要求,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重力坝CAD/CAE一体化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参数化建模;模型信息与结构分析软件无缝衔接;命令流式一键自动分析。计算结果对应设计方案,一处修改全局联动,CAD/CAE形成环路,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实现高效快速完成重力坝设计任务。本文主要内容有:(1)基于重力坝设计流程和特点对其进行模型对象划分,分别利用CATIA软件和Civil 3D软件对重力坝进行参数化建模,生成重力坝各关键断面设计模板,系统地建立重力坝参数化设计模板库。本文以CATIA为例,实现三维建模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的结合应用。(2)将三维BIM模型与ANSYS无缝衔接进行结构稳定和应力分析,根据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环路运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3)以某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段为例进行重力坝参数化设计,建立三维BIM模型,对其进行抗滑稳定和应力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自动调整BIM模型直至稳定和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三维设计的可视化,使模型呈现更加直观,而且贯穿始终的参数化理念使设计方案的修改显得更加快捷方便。同时ANSYS强大的结构分析功能也使设计方案更加可靠,容易激发出更优化的方案,基本上实现了使重力坝设计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可视化的目的,极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宋寅强[6](2020)在《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本抽水蓄能电站下库溢洪道是本电站主要的泄水建筑物,对整个水库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对本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进行水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测量获得了不同水位的泄流能力;不同闸门开度水流流态;以及泄槽内沿程水流流态、水面线以及沿程压力分布及流速分布;分析了水流空蚀的可能性及对下游的冲刷情况。提出了溢洪道掺气减蚀设施和挑流鼻坎的改进方案。对方案在不同工况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验证方案合理性。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原设计溢洪道泄流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各工况溢洪道底板压力均为正压,最小压力出现在堰面和渥奇段,反弧段和鼻坎压力均较大;泄槽内各工况流速沿程逐渐增大,泄槽内最大流速接近35m/s,最小水流空化数0.218,易发生空化空蚀破坏,需设置掺气减蚀设施。原方案设计工况时水舌左侧紧贴左岸,导致左岸冲深较大,在小流量水舌未挑起或刚起挑时,冲砸右岸岸坡,需对挑流鼻坎体型进行优化。(2)借鉴国内同类工程掺气减蚀设施和挑流鼻坎体型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分别对挑坎式、凸型坎及坎槽结合式掺气减蚀设施的水流流态及掺气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采用坎槽式的掺气方案;通过调整溢洪道出口边墙的转向及在挑坎中间开设豁口,控制挑流水舌的流向并实现了水舌的纵向扩散拉开,获得了下游落水位置较好及局部冲刷较轻的优化方案。(3)对推荐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推荐的坎槽式掺气设施方案,各工况下空腔都很稳定,下游溅水消失;推荐的挑流鼻坎方案,水流纵向拉伸较好,各种工况下,水舌均不冲砸两岸岸坡,各工况坝脚及鼻坎基础部位均未发生冲刷,且中小流量时下游消能区两岸冲刷明显减轻。通过对鼻坎起挑特性的研究,推荐溢洪道的运行库水位应大于936.5m,并应避免闸门长期在低开度工况下运行。
苏云飞[7](2020)在《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及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高层和超高层如雨后春笋在城市中建立,建筑行业的施工工艺随之发展。相较于传统脚手架结构,液压爬模技术在施工方面属于先进的工艺,在高层和超高层核心筒施工中应用广泛。液压爬模结构在施工状态和爬升状态都是高空作业,属于危大工程,因此其结构在设计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有必要对液压爬模结构进一步研究,在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进行探索。基于该背景,本文在保证液压爬模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对结构经济性进行探讨。本文结合当前BIM技术和液压爬模结构的研究,以深圳某超高层核心筒建筑为背景,运用BIM技术和ANSYS软件对液压爬模结构进行3D建模、静力分析及结构优化,最后分析核心筒实测数据,为液压爬模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BIM技术平台建立三维液压爬模结构,详细的介绍BIM建立液压爬模结构的过程。针对液压爬模结构的安全性问题,结合Revit与ANSYS软件,探索BIM和ANSYS之间模型转换的方法,并对液压爬模结构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液压爬模结构的优化变量进行研究,为下一步的结构优化做准备。(2)对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筛选法(Screening)、序列二次规划法(SQP)以及混合整型序列二次规划法(MISQP)四种优化方法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基于ANSYS软件实现四种优化方法对液压爬模结构的优化,找到最优的结构方案。(3)基于液压爬模结构内筒实测数据,探究液压爬模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受力状况。利用振弦式表面应变计对液压爬模结构内筒的主要受力杆件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液压爬模结构的最不利荷载,对液压爬模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资料。
朱浩岩[8](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水闸三维建模及消能工设计研究》文中指出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协同化功能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为水工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BIM在水工设计阶段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建模效率低、不规则模型创建难度大、建模软件中无水利计算模块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BIM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针对此类问题,本论文以水闸为研究载体,应用BIM建模的常规方法、可视化编程方法和二次开发建模方法建立水闸模型和不规则地质模型,然后将模型用于水闸消能工数值仿真计算,解决水闸消能工消能效率低的问题,对消能工的优化提出建议。在建模研究中选用Revit作为建模软件。通过常规建模方法建立水闸基本模型,用dynamo可视化编程建立地质模型、布置桩基础,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一键布置消力墩,从而创建水闸模型,提高建模效率。在BIM模型与数值仿真计算结合方面,用BIM软件的过滤功能,导出中间格式文件,用于数值仿真的前处理阶段。在消能工数值仿真计算中,选用RNG k-?模型和VOF模型在Fluent中模拟消力池内水流,从而得到消力池内的流速、水面线、底板压强、消能效率等数据,用于消能效果的比较和分析。水闸原消能工设计,发生低弗劳德数水跃,消能效率较低。为解决此类问题,以原设计为对照,选择四种优化方案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对比计算结果,添加辅助消能工的3种方案消能效率有所增加。在不拆除原消力池的前提下,最好的优化方案是在消力池内添加消力墩。为进一步增加消力墩的消能效果,对消力墩在消力池内的位置和间距(横断面比例)进行优化。通过仿真计算得出此水闸消力墩位置、横断面比例与消能效率的关系曲线,消力墩最佳位置是L3=1.5m,最佳横断面比例R=55%。通过研究BIM建模方法和水流仿真计算,扩展了建模方法,提高了数值仿真效率,增强了BIM与数值仿真的协同性,为消能工优化设计提出建议,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李若飞[9](2020)在《浮山县臣南河水库曲面体型模板设计》文中提出浮山县臣南河水库泄洪洞进水塔进水口渐变段,由曲面型渐变断面过渡到矩形断面,与泄洪洞相连接。进水口部分结构构成非常复杂,导致无法精确制作施工模板,曲面施工非常复杂,施工难度陡然增大。泄洪洞进水口是水工结构的关键部位,工程质量要求非常高。文章通过施工前期的详细计算和试验,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进行模板的制作,使工程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占彪,李星星,余玉红[10](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研究工程实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升和绿色施工的推广,实际工程中较多的混凝土结构多提倡免装修,水工建筑物也多采用清水混凝土或免装修混凝土,不再进行二次装修,如此混凝土质量在达到"内实外光"基本要求的同时,对其外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里底水电站大坝、厂房工程混凝土施工实践,通过对混凝土表面气泡、色差等产生成因和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采用应对措施和适当的表面装饰提升了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改善和提升混凝土观感效果,进而全面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二、浅析水工曲面的体型设计和模板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水工曲面的体型设计和模板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BIM在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闸墩结构配筋及异型体的BIM建模技术 |
1.1 建模思路 |
1.2 创建专用族及异形体 |
1.3 创建钢筋模型 |
1) 基于工作平面自动生成标准钢筋 |
2) 手动绘制不规则钢筋 |
3) 生成钢筋料单 |
1.4 施工指导 |
2 发电机组流道模板的BIM建模技术 |
2.1 设计构思及模板体系 |
2.2 流道模板安装及支撑体系 |
3 结论 |
(2)大面积曲面壳体水工结构模板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模板设计及施工 |
2.1 模板设计说明 |
2.1.1 混凝土内模板高度确定 |
2.1.2 混凝土内模板长度确定 |
2.2 模板施工 |
3 模板设计软件开发及应用 |
3.1 软件设计说明 |
3.1.1 建筑物设计 |
3.1.2 模板形状设计 |
3.2 软件应用 |
4 结论 |
(3)一种多维曲面酸洗板在牛腿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模板选型、设计 |
2 模板制作 |
3 模板安装及拆除 |
4 混凝土浇筑 |
5 结语 |
(4)BIM协同设计在三河口电站供水发电厂房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协同设计解决方案 |
2.1 VPM协同平台 |
2.2 各专业协同设计方法 |
3 产品划分与骨架参数化设计 |
3.1 产品划分 |
3.2 骨架参数化设计 |
4 模板库及应用 |
5 应用效果 |
6 结语 |
(5)基于BIM的重力坝参数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水利工程设计BIM应用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分析 |
2.1 抗滑稳定分析 |
2.1.1 刚体极限平衡法 |
2.1.2 有限元法 |
2.2 应力分析 |
2.2.1 材料力学法 |
2.2.2 有限元法 |
3 重力坝参数化建模 |
3.1 基于CATIA的重力坝参数化建模 |
3.1.1 CATIA软件介绍 |
3.1.2 设计思路 |
3.1.3 重力坝骨架设计 |
3.1.4 重力坝各断面轮廓设计 |
3.1.5 建立重力坝参数化设计模板库 |
3.1.6 重力坝装配设计 |
3.1.7 地形建模及开挖设计 |
3.2 基于Civil3D的重力坝参数化建模 |
3.2.1 Civil3D软件介绍 |
3.2.2 设计思路 |
3.2.3 参数化部件设计 |
3.2.4 地形曲面生成 |
3.2.5 重力坝实体模型建立 |
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SYS的重力坝参数化分析 |
4.1 前处理模块 |
4.1.1 创建物理环境 |
4.1.2 建立模型和网格划分 |
4.1.3 施加约束和荷载 |
4.2 分析计算模块 |
4.3 后处理模块 |
4.3.1 抗滑稳定分析 |
4.3.2 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程实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参数化建模 |
5.3 参数化分析 |
5.3.1 坝体稳定分析 |
5.3.2 坝体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泄洪消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掺气减蚀设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与试验方法 |
2.1 工程概况 |
2.2 模型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内容 |
2.2.3 试验工况 |
2.3 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仪器设备 |
2.3.1 模型设计及模型范围 |
2.3.2 模型制作 |
2.3.3 试验仪器设备 |
3 原设计方案试验及分析 |
3.1 泄流能力 |
3.1.1 全开工况 |
3.1.2 局开工况 |
3.2 压力分布 |
3.3 流速及水面线 |
3.3.1 流速及流态 |
3.3.2 水面线 |
3.4 水流空化数 |
3.5 下游河道冲刷 |
3.6 原方案试验结果小结 |
4 掺气减蚀设施和鼻坎体型试验优化 |
4.1 掺气减蚀设施试验优化 |
4.1.1 方案一(挑坎式) |
4.1.2 方案二(挑坎式调整) |
4.1.3 方案三(凸型坎) |
4.1.4 方案四(坎槽式) |
4.2 鼻坎体型试验修改 |
4.2.1 方案一(中间开豁口) |
4.2.2 方案二(豁口+导墙) |
4.2.3 方案三(豁口+导墙调整) |
4.2.4 方案四(豁口调整+导墙调整) |
4.2.5 方案五(豁口再调整+导墙再调整) |
5 推荐方案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掺气设施附近压力分布 |
5.1.1 时均压力 |
5.1.2 脉动压力 |
5.2 鼻坎压力 |
5.3 流态及水面线 |
5.4 风速及掺气浓度 |
5.5 下游河道水流流态及冲刷地形 |
5.5.1 组次1(校核工况) |
5.5.2 组次2(1000 年洪水) |
5.5.3 组次3(500 年洪水) |
5.5.4 组次4(设计工况) |
5.5.5 组次5(100 年洪水) |
5.5.6 组次6(50 年洪水) |
5.6 下游岸坡防护 |
5.7 最小起挑及终挑流量 |
5.8 下游雾化定性观测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及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液压爬模结构建模以及优化变量的分析 |
2.1 液压爬模信息 |
2.2 基于BIM建立液压爬模结构 |
2.2.1 BIM的建模基础 |
2.2.2 建立液压爬模结构模型 |
2.3 液压爬模结构模型的转换及静力分析 |
2.3.1 模型转换的方法 |
2.3.2 爬模结构的受力状态 |
2.3.3 爬模结构的静力分析 |
2.4 液压爬模结构优化变量的研究 |
2.4.1 优化变量的选择 |
2.4.2 灵敏度分析 |
2.4.3 响应面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爬模结构优化研究 |
3.1 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理论研究 |
3.1.1 多目标优化的研究 |
3.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3.1.3 遗传算法的特征 |
3.1.4 遗传算法计算 |
3.1.5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实现 |
3.2 筛选法(Screening) |
3.3 序列二次规划法SQP |
3.3.1 SQP算法简介 |
3.3.2 SQP算法基本原理 |
3.3.3 SQP算法的发展 |
3.4 混合整型的SQP算法(MISQP) |
3.4.1 MISQP算法的简介 |
3.4.2 MISQP算法的基本原理 |
3.5 实践案例分析 |
3.5.1 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 |
3.5.2 筛选法的优化 |
3.5.3 序列二次规划法的优化 |
3.5.4 混合整型序列二次规划法的优化 |
3.5.5 优化方案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爬模结构内筒实测分析 |
4.1 测量仪器的选择 |
4.2 测量区域的选择 |
4.3 应变计布置 |
4.4 应变计监测时间设置 |
4.5 应变计计算公式 |
4.6 应变监测点数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基于BIM技术的水闸三维建模及消能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2.2 BIM+数值仿真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3 消能工数值仿真应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创新性 |
2 水闸三维BIM模型的创建方法研究 |
2.1 BIM技术概述 |
2.1.1 BIM的概念 |
2.1.2 BIM软件和建模软件选择 |
2.1.3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2.1.4 BIM技术的应用前景 |
2.2 Revit基本建模方法研究 |
2.2.1 常规建模方法 |
2.2.2 配筋方法 |
2.2.3 出图设置 |
2.3 基于dynamo创建三维地质模型 |
2.3.1 可视化编程Dynamo |
2.3.2 Dynamo创建地质模型方法 |
2.3.3 在三维地质模型中布置桩基础 |
2.4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参数化建模 |
2.4.1 Revit二次开发接口 |
2.4.2 开发环境配置 |
2.4.3 开发方式 |
2.4.4 数据操作方法 |
2.5 创建水闸三维BIM模型 |
2.5.1 创建水闸族库 |
2.5.2 在项目中拼装模型 |
2.5.3 Revit二次开发在水闸消能工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模型的水闸消能工数值仿真方法研究 |
3.1 BIM+数值仿真的方法 |
3.1.1 BIM模型与数值仿真结合途径 |
3.1.2 BIM+数值仿真的流程 |
3.2 水闸消能工数值仿真方法 |
3.2.1 消能工数值仿真计算理论 |
3.2.2 workbench平台下Fluent水流模拟计算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水闸消能工优化设计 |
4.1 水闸工程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工程总体布置 |
4.1.3 水闸消能工原设计参数 |
4.2 水闸消能工消能效率问题及改进方法 |
4.2.1 水闸底流消能工消能效率问题 |
4.2.2 提高水闸消能工消能效率的方法 |
4.3 消能工优化设计方案 |
4.4 消能工优化设计方案数值仿真分析 |
4.4.1 消能工仿真边界条件 |
4.4.2 流速矢量变化 |
4.4.3 水面线变化 |
4.4.4 压强分布 |
4.4.5 消能效率 |
4.4.6 综合分析 |
4.5 消力墩优化设计 |
4.5.1 消力墩优化设计思路 |
4.5.2 消力墩位置优化 |
4.5.3 消力墩横断面比例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9)浮山县臣南河水库曲面体型模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模板设计要求 |
2.1 模板设计难点 |
2.2 水工曲面体型介绍 |
3 建立空间坐标系 |
4 依据表达式进行求解 |
4.1 计算曲线长度 |
4.2 求解原理 |
5 结语 |
(1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研究工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工程特点 |
3 免装修规划 |
4 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研究 |
4.1 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
4.1.2 模板 |
4.1.3 混凝土的拌制和施工 |
4.2 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措施 |
4.2.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2.2 优化模板配制 |
4.2.3 混凝土浇筑工艺 |
4.2.4 温控防裂措施 |
4.2.5 混凝土保护 |
4.3 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成果 |
4.3.1 混凝土体形控制 |
4.3.2 观感提升措施及效果 |
4.3.3 镜面效果 |
5 结语 |
四、浅析水工曲面的体型设计和模板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BIM在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李焕焕,郝龙,何涛,傅少君.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S1)
- [2]大面积曲面壳体水工结构模板设计与应用[A]. 刘明华,孟庆龙,岳仁峰,杨光昌. 2021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1
- [3]一种多维曲面酸洗板在牛腿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J]. 何国锋,张发斌,彭正良. 低碳世界, 2020(12)
- [4]BIM协同设计在三河口电站供水发电厂房系统中的应用[J]. 补舒棋,毛拥政,郑湘文,葛瑶. 水利水电快报, 2020(10)
- [5]基于BIM的重力坝参数化设计研究[D]. 刘月.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宋寅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及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D]. 苏云飞.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基于BIM技术的水闸三维建模及消能工设计研究[D]. 朱浩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浮山县臣南河水库曲面体型模板设计[J]. 李若飞. 山西水利, 2020(04)
- [1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研究工程实例[J]. 李占彪,李星星,余玉红. 云南水力发电,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