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五种常用方法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易惺钱[1](2021)在《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tor Pylori,Hp)是目前公认的唯一能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感染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且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慢性荨麻疹等胃肠外疾病相关,因此抗Hp治疗早已成为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Hp感染和胃癌双重高发,二者关系密切,危害相互叠加,其治疗是消化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率上升,Hp根除率下降,复发率升高,不良反应明显,有效治疗面临着挑战。中医药作为Hp治疗的新路径,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率低、不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特点,与西药联用可提高根除率,减少副作用及抗菌药物使用,保护胃黏膜,在Hp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被认可。但证据较分散,仍缺乏较全面的中医理论支撑和真实世界的证据支持。目的:1.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文献,全面综合当前可用证据,提炼中医药干预Hp的治疗思路。2.结合医案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整合中医治法的运用情况、具体方药,评价其临床疗效,优化Hp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方案。3.在现有证据支持下,进一步揭示中药防治Hp的作用机制与证治规律,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的优势环节和精准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1.文献梳理与评价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同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灰色文献、医脉通等进行补充检索,7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讨论或求助第三方的方式解决分歧;运用文字描述及图表形式展示中医药抗Hp的研究现状。应用AMSTAR 2量表、GRADE软件对中药治疗Hp感染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及证据质量再评价。2.临床验证通过有效医案及临床回顾性研究对文献研究结果加以验证。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基于真实临床环境中既有医疗数据开展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现实性、适用性和时效性证据支持。结果:1.证据图及理论探讨部分:8个中英文数据库初检共26661篇文献,自动查重后获得16461篇,依据相关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后最终纳入3563篇,其中临床研究346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2篇,指南及临床路径研究21篇。从临床研究来看,(1)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80.72%),规模多在60-100例之间;观察性研究占7.63%,多集中在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Hp感染相关疾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面,其与体质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占0.55%;(2)研究人群与现代医学对Hp感染特定人群处理意见一致,中医药在儿童(<14岁)及老年人(>70岁)研究相对较少。(3)干预方案多为中医药与西药联用,单用相对较少,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六君子汤等经方应用广泛;(4)结局指标以Hp转阴、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疗效及安全性等为临床主要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相关的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相对较少;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面,76篇中医疗法干预Hp相关性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结果显示,虽多数结论认为中医药有潜在疗效,但受原始研究方法学质量影响,证据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证据较少,难以得出较肯定的结论。在指南共识上,我国陆续颁布了五次Hp诊治共识意见或指南,为Hp治疗提供了方向;2012年第四次全国Hp感染诊治共识建议可将中药用于Hp感染的治疗,中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Hp治疗的新路径;2018年《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Hp相关“病-证”共识》的发布,为难治性Hp感染提供了中国思路。通过系统梳理当前可获得的相关证据,总的来说,中医认为Hp为湿热毒邪,其感染与脾胃虚弱密切相关,邪毒内犯,正虚邪实为基本病机,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健脾益气以扶正,清热祛湿以祛邪,并施以根除Hp。2.再评价部分:中英文8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256篇中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40篇文献按扶正、祛邪、扶正祛湿兼施不同干预方式对其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定。纳入文献中7篇以扶正为主,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为常用方剂;祛邪为主的17篇,辛开苦降、清热祛湿为抑杀Hp之大法,常用半夏泻心汤、左金丸、黄连温胆汤;扶正祛邪兼施的16篇,治以胃复春、荆花胃康、柴胡舒肝散等中药制剂。自2012年以来中药抗Hp相关系统评价逐年增多,Hp根除(转阴、清除)率、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但受系统评价制作全过程的影响,方法学质量均为“极低”,证据质量为中、低级或极低,缺乏高质量证据。3.医案分析部分:古今医案云平台共检出158则医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2则医案进行分析,共177诊次,涉及45首处方、241味中药。其中,甘草、黄连、白术、茯苓、陈皮、党参、蒲公英等为高频药物。所用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理气药和补虚药。从性味归经看,多用温、平、寒之性,苦、甘、辛味,主入脾、胃、肺经的中药,核心处方为芍药甘草汤和六君子加减。4.临床回顾性研究部分:(1)共纳入283例Hp感染患者,其中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患者(暴露组)114例,单用四联疗法(非暴露组)169例,治疗后暴露组Hp根除率为80.7%(92/114),非暴露组69.8%(11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服用四联药物的疗程分为7、10、14、14-42天及42天以上5个组,分析显示不同疗程与Hp根除无统计学差异(P=0.84)。283例患者中10例在Hp根除后3个月至2年内进行了复查,除暴露组1例为2年后复查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难治性Hp感染患者3例,其疗效可能与抗生素耐药有关;(2)暴露组96例使用中药汤剂患者111诊次中药用药数据分析显示,中药使用总频次1437次,包括不同中药252味,甘草、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等使用频次较高。按功效分类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补中益气为主,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化痰药、补虚药次之。四气以温、平、微寒为主,甘、辛、苦味居多,主入脾、胃、肺经,临床使用的核心处方为六君子汤和黄芩汤加减。结论:Hp属于中医的湿热邪气,其感染与宿体脾胃虚弱、Hp毒邪(菌株)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中医药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在Hp感染患者初次治疗、补救治疗及根除后等不同时期发挥治疗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或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扶正,正气旺而不受邪),或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祛邪,邪去正自安),或攻补兼施,双管齐下,发挥抗Hp的同时,调节肠道正常菌群,修复受损胃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寓祛邪,祛邪而不伤正,成为根除Hp治疗的新路径和策略,单用或与西药联用提高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造福患者。
郭珍[2](2021)在《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具有对抗外界病原体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细菌、病毒、真菌、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抗菌肽特殊的杀菌机制使得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因而在多个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抗菌分子或者抗菌添加剂。设计和研究抗菌性能好、稳定性好、靶向性好的抗菌肽,是开发绿色抗菌药物的前提,但是目前关于抗菌肽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活性、稳定性、生物毒性等,关于这些方向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论文主要提出了基于多肽自组装的策略,以提高抗菌肽的稳定性和抗菌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与慢性胃炎、胃黏膜、消化性溃疡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相关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胃部特殊的生理环境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导致药物的药效降低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前期研究发现的一些天然的抗菌肽,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望被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在天然抗菌肽的基础上,设计了四种自组装抗菌肽。研究发现,这四种抗菌肽均对幽门螺杆菌具有高效抗菌作用。其中,多肽GE33具有最强的抗菌作用,并且其自组装性能具有p H响应性。在中性条件下,GE33能自组装成稳定的多肽纤维;而在酸性条件下,GE33自组装体将分解成寡聚体,从而发挥杀菌性能。体内实验也发现,GE33在进入小鼠的胃部环境后仍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有望被开发成一种新型的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分子。第二部分: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广泛涉及人类的生活,如医学感染、环境修复和工业过程。然而,由于其显着的耐药性,控制生物被膜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部分研究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由D-型氨基酸(DAAs)组成的两亲性抗菌肽:Ac-DKDHDHDQDKDLDVDFDFDADK-NH2(KKd-11)。与由L-型氨基酸(LAAs)形成的抗菌肽(Ac-LKLHLHLQLKLLLVLFLFLA LK-NH2(KK-11))进行各方面性能的对比,发现KKd-11能自组装成具有更强的长期抗微生物能力和更好的抗蛋白酶活性的水凝胶。研究结果表明,KKd-11不仅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而且还可以有效破坏成熟的生物被膜并杀死生物被膜内的细菌。此外,细胞活力分析表明KKd-11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我们认为D-肽水凝胶在生物被膜诱导感染的治疗中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力。另外,还发现这两种序列相同、手性相反的短肽在一定的相同条件下自组装会产生不一样的手性现象,而在混合体系中时,手性现象会消失,这说明多肽的手性会影响其自组装行为。这一组装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中手性复杂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现象提供了参考。
杨琼[3](2021)在《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历代医家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思想内涵;研究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探讨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湿热伏邪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和血清生化代谢物特征;研究舌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证”间的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古籍,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历代医家“伏邪”学术观点,归纳“伏邪”的论点,总结“伏邪”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分析,总结老师湿热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从理论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诊疗思路。2试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2.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75例,其中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5例,对照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候要素量表、主要中医证候要素评分量表和脾胃湿热证舌诊信息量表;记录受试者血生化检测结果;留存并检测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胃动素、胃泌素、5-羟色胺、P物质、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构建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38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本研究采取两组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GR)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FGR)。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和受试者中医证候分型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SPWSR);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SPWX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FPWS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FPWXR)。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先对舌苔样本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再分析舌苔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成分;按照不同分组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舌苔微生物菌落间异同,最后对舌苔样本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温病学起源于伏邪理论,伏邪学说的“伏寒化温”理论是温病学的最早的病因学理论,伏邪学说的“伏邪与新感”理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伏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是在历代诸多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伏邪学说也存在诸多争议如伏邪的病因之争、伏邪与新感之争、伏邪的部位之争等,这些不同的观点促进了伏邪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伏邪是一类具有湿邪和热邪双重属性的邪气,且有潜伏特性,感邪之后移时而发。湿热伏邪致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隐匿、伏藏、热郁、湿阻、耗气、伤阴、成瘀、酿毒、反复、缠绵的特点,符合中医湿热伏邪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可以认为是一种湿热伏邪,可用湿热伏邪的扶正、祛邪、透邪的方法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2.1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症状临床特点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病证可累及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并且可出现矛盾性症状。湿热伏邪与非湿热伏邪所导致的脾胃湿热证在症状分布和常见症状一致,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比较特异性的症状。舌苔是诊断脾胃湿热证的重要参考标准,脾胃湿热证受者试的舌苔颜色为浅黄色或深黄色,焦黄色较少;脾胃湿热证受试者的苔质为腻苔、厚苔,或两者同见;较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受试者中厚苔更多。2.2血生化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受试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有所差异,试验组AST、ALT、TBIL、DBIL、IBIL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CHOL、TG、LDL-C、APO-B、LP(a)、UA和GLU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3血清代谢物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中GAS、MTL、SP、EGF和EGFR含量不同,试验组血清中的GAS、MTL、SP、EGF和EGFR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舌苔微生态研究结果:3.1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1)舌苔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impson指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两组舌苔样本间存在差异;舌苔样本在门、纲、目、科水平的主要菌落是相同的;两组在属水平和种水平的主要菌属组成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群落丰度的情况下,两组间舌苔样本在门和纲水平上相同,而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两组舌苔样本菌落的平均相对丰度不同。(2)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两组志愿者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是一致的,两组舌苔样本的优势菌种的丰度和构成比基本一致。两组舌苔在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平均相对丰度有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相对丰度下降。3.2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受试者舌苔微生物菌落基本一致,且舌苔微生物菌落之间有进化关系,而通过unweighted-unifrac距离算法,对样本在OUT水平进行层级聚类,发现两样本的微生物菌落之间距离有近有远。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这三者之间PCoA不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组内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比较,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在界、门、纲水平上是相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物种是目水平上的微球菌目和巴氏杆菌目;在科水平上的微球菌科和巴氏杆菌科;在属水平上的罗斯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在种水平上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微黄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苔菌落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物菌群中的有害菌增多。3.4舌苔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能量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与脾胃湿热证有关的舌苔功能主要是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结论1.伏而后发的邪气均属于伏邪,伏邪虽是发病学概念,但可以用来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其内容极其丰富,可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湿热伏邪是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可化燥伤阴,损络成瘀,酿瘀成毒。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伏邪,可以应用湿热伏邪学说的治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湿热伏邪临床症状分布广泛,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和“苔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可用来初步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4.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不及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5.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则影响舌苔微生物间相似性和物种进化关系;6.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群落丰度下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丁辛[4](2021)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幽门螺杆菌病原微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及相关学说,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之间的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效应,与六种常用抗生素进行比较。3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体重、小肠长度、血清TNF-α、IL-6浓度、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上述指标上的改善机制。4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胆囊胆汁酸代谢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胆汁酸代谢上的改善机制。5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肠道菌群上的改善机制。方法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分析汇总幽门螺杆菌的中西医研究成果,研究幽门螺杆菌在流行病学、形态学、菌体动力、生物化学、体内分布、致病机制、致病机理学说上的特征,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及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阐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的密切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合理性。2实验研究采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4名,入选者须经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阳性;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表现;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对采集的胃粘膜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及培养。培养至对数期后,调整为浓度0.5*109的菌液,制备血平板。以纸片扩散法对六种抗生素和连朴饮加减方进行药敏实验,重复3次,记录平均直径。SPF级6周龄Balb/c小鼠90只,均为雄性,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SL组)、病理模型组(BL组)、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联合治疗组(ZX组)。适应性饲养6天后,除生理盐水组(SL组)外,每组小鼠以5×109CFU/ml克拉霉素耐药菌液0.2ml隔日灌胃2次,共19天。每间隔2天记录一次体重。最后一次灌胃结束后,常规饲养3天,每组随机选取两只小鼠检测,以胃组织尿素酶实验阳性和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幽门螺杆菌定植为造模成功的标志。造模成功后,各组干预14天,生理盐水组(SL组)和病理模型组(BL组)以生理盐水0.3ml/天灌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以0.5g/ml连朴饮加减方0.3ml/天灌胃;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以四联药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的生理盐水溶液0.3ml/天灌胃;联合治疗组(ZX组)以含抗生素四联药物的连朴饮加减方溶液0.3ml/天灌胃。给药干预结束后3天,处死各组小鼠,测量小肠段长度;固定胃组织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眶窦取血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IL-6、TNF-α浓度。取下完整胆囊,以液氮速冻后-80℃冻存,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胆囊胆汁酸进行定量。取盲肠内容物,以16S r R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结果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幽门螺杆菌菌体为螺旋形、单极鞭毛结构,具有高效的尿素分解能力,这些特性使其可以在胃粘膜上皮增殖。幽门螺杆菌对定植环境要求苛刻,其主要致病机理是免疫损伤,致癌效应与多次组织修复中出现基因复制错误有关。在胃粘膜微观辩证和患者整体症状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本质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医药在改善微环境,免疫调节上具有显着的优势,以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着。在原方基础上,连朴饮加减方增加了抑菌和改善胃粘膜的药物,可以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和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连朴饮加减方在网络药理学上符合减轻炎症的潜在通路,能促进胃肠动力、提升胃泌素水平,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实验研究2.1基因检测显示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耐药基因发生了突变。在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中,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mm、12mm、4mm、18mm、20mm、23mm,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耐药。浓度为0.5g/ml的连朴饮加减方抑菌圈直径为17.78±1.64mm。2.2抗生素四联组(XY组)在胃小凹结构中可见圆球状幽门螺杆菌聚集;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黏液中散在少量杆状幽门螺杆菌。与生理盐水组(SL组)比较,病理模型组(BL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P<0.05)。与病理模型组(BL组)比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小鼠血清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连朴饮加减方联合四联治疗组(ZX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以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灌胃造模导致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连朴饮加减方干预14天可降低小鼠血清TNF-α浓度,减轻炎症。2.3在43种胆汁酸中,存在组间差异的13种胆汁酸为CUCA、αMCA、βMCA、λMCA、ωMCA、CA、ACA、7-keto DCA、TCDCA、TDCA、THDCA、TLCA、GUDCA。与生理盐水组(SL组)相比,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有TCDCA、TDCA、THDCA、TLCA、GUDCA共五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仅THDCA一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2.4感染了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显着下降(P<0.05),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在菌种和含量上生理盐水组(SL组)相似度最高;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菌群丰度明显下降,且样本离散性最大;联合治疗组(ZX组)居于两者之间。结论1王氏连朴饮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在体外实验中,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抑杀效应,与阿莫西林的抗菌效应接近。3在小鼠体内,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杀效果;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4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胆汁酸生理稳态上具有优势。5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多样性上具有优势。6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着,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并在维持胆汁酸代谢稳态和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上有显着优势。
李露喃[5](2021)在《胃黏膜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在全球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在2018年位居前5位,且胃癌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位于东亚,我国位于其列。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幽门螺杆菌(Hp)定为胃癌I类致癌物,有关报道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使胃癌风险下降46%。目前,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侵入性检测和非侵入性检测两大类。随着高清内镜的发展,内镜下可实时对胃黏膜微血管及微腺管结构清晰观察判断。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RAC)被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状态高度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胃黏膜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消化内镜室单中心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243例患者。组织病理HE染色诊断结果阳性,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阳性,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阳性但从未治疗,3项中至少一项阳性定义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高清内镜观察胃黏膜,标准1:以胃黏膜任意部位观察到RAC定义为RAC阳性;标准2:以胃角黏膜单一部位观察到RAC定义为RAC阳性。分别统计两种RAC判断标准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并纳入年龄、萎缩性胃炎、食管炎等协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配对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标准下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准确性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Kappa检验用于统计两种标准诊断的一致性。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和临床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方案由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执行。结果:243例胃镜检查者被纳入分析,标准1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5.19%,71.93%和73.66%。标准2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敏感度为48.84%,特异度为86.84%,准确性为66.67%。两种标准下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准确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4),一致性一般(Kappa=0.502,P<0.001)。其中,以标准1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不伴有食管炎及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诊断准确性下降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标准2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不伴有食管炎、萎缩性胃炎、年龄增长及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诊断准确性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清内镜下RAC的识别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不同部位RAC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这一准确性可能受患者是否存在萎缩性胃炎、食管炎,以及年龄增长、既往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的影响。
陶雯佳[6](2021)在《加味青蒲饮联合西药三联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应用中药方剂加味青蒲饮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与荆花胃康胶丸联合西药标准三联对比,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的Hp的根除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观察加味青蒲饮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探讨中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是否具有优势。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特殊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人数均等各30例。观察组予加味青蒲饮+西药三联(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组予荆花胃康胶丸+西药三联,干预时间为两个星期,在实施干预前对各组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分析,停药约4周后再次检查13C呼气试验,记录患者Hp根除率以及病症缓解情况。结果: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干预后,Hp根除率方面:观察组为80.0%,另外一组83.3%,两组数据接近,不具有可比性。在症状缓解方面:观察组90.0%,另外一组为86.7%。一段时间的干预后,经组间比较,观察组症状总积分(2.57±4.9)显着低于对照组(4.27±3.57)(P<0.01)。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干预后所有症状均有显着改善,而在胃胀、嗳气症状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有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另外一组26.7%,差异非常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表明:观察组药物安全性更高,可尝试用于临床治疗。结论:加味青蒲饮联合西药三联疗法在根除Hp方面可以达到与荆花胃康联合西药三联同样的效果,同时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副作用小,功效突出,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引玉[7](2021)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Hp感染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课题研究目标主要旨在通过全面地收集、统计和整理相关临床数据资料信息,探寻慢性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临床中医辨证的分型分布特点及其与Hp感染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为对于患者进行本种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些更加客观的依据基础。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0例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脾胃疾病科2018年9月-2021年2月期间在院住院及门诊的病人中通过胃镜检查及实验室病理学检验后发现已被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了病人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结果、Hp检查数据结果等相关资料,由两名主治以上的中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传统的辨证方法进行审查是否符合中医的辨证分型。所得资料皆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探寻中医各证型与胃镜象及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次临床研究中共计纳入被明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共计200例,其中被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男性胃病患者共计79例,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人数总计为121例,年龄区间分布在30-86岁之间。数据统计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无论男女患者,60~69岁发病率最高,为38%,其次是50~59岁的30%,30~39岁发病率最低为4%。经过X2检验,结果示年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中医临床症状检出率在50%以上的有胃脘痞闷、胃脘胀满。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胃脘痞闷为最多见的临床症状。(2)纳入研究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六种中医证型出现的频率表现如下:脾胃虚弱>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脾胃虚弱证患者发病数量最多,胃络瘀血证病人中发病数目最少。(3)被纳入此次临床研究范围中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医各证型中以Hp感染率为主要评价衡量标准,比例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气滞。提示在纳入此次研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脾胃湿热证的患者感染Hp病例的发生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占有的比例最高。(4)此次研究所选取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舌质以淡红为主,占34.5%,其次为舌胖大占30%,常与舌体边有齿痕(29%)同存,舌质红占24%,其余种类的舌质如暗红、瘀点瘀斑、瘦薄、裂纹等则出现较少。患者所表现的舌苔类型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白>黄>腻=厚>少>燥>滑。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各脉象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细>沉>弱>弦>缓>滑>数>涩。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各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且各证型Hp感染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和病症规律。(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证最为多见,肝胃气滞证次之,胃络瘀血证患者所占比例最小。(2)Hp感染阳性率以脾胃湿热证检出率最高,肝胃气滞证的检出率最低。(3)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以胃脘痞闷出现频率为最高,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胃脘胀满、纳差、胃脘胀痛、胃脘隐痛,脉象以细脉为主,涩脉最少。可结合胃镜下具体胃粘膜形态提供更准确的辨证依据,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治疗。
王静[8](2021)在《胃黏膜形态表现预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I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三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胃癌,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完全切除病灶甚至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的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作为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已被普遍认可。研究表明,通过抗生素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阻止这一途径的进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因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准确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涉及这几种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粪便抗原检测以及内窥镜检查。其中,13C尿素呼气试验仍为诊断的金标准。2013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倡导的京都分类法,是一种最新的内镜胃炎分类系统。该全球共识报告指出,内镜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理想方法。随着现代内窥镜分辨率和图像质量的提高,人们可以看到更为精细的黏膜表现,所以胃镜下即使不使用放大技术也能通过黏膜形态表现预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目前,根据《京都胃炎分类》,通过内镜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准确性在我国研究尚少,无统一定论。因此,这项研究目的是通过《京都胃炎分类》探索普通白光内镜评估幽门螺杆菌及感染状态在我国人群中的诊断性能。目的应用《京都胃炎分类》,研究通过普通白光胃镜观察胃黏膜形态表现判断幽门旋杆菌(Hp)感染,探讨其诊断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价值。对比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通过普通白光胃镜观察胃黏膜形态表现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2月于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8-80周岁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相关检查。筛选纳入同时进行白光胃镜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患者。采用《京都胃炎分类》的诊断标准,普通白光胃镜下观察胃黏膜形态表现,根据形态特点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所有患者(既往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史及根除史)均于空腹状态下行13C尿素呼气试验,以13C尿素呼气试验为金标准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241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共127例,女性共114例。最小年龄为27周岁,最大年龄为80周岁,平均年龄为(54.57±11.81)岁。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患者117例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8.5%。2.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相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胀、嗳气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的发生率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29)0.05)。出现消化不良表现的患者组间比较,腹胀、嗳气组患者中的13C尿素呼气试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胃镜下胃黏膜形态表现中,萎缩、肠上皮化生、增生性息肉、皱襞肿大蛇形、黄色素瘤、白色浑浊粘液、集合规则小静脉(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RAC)阴性的发生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与未感染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弥漫性发红、鸡皮样改变等黏膜表现的发生率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观察胃黏膜形态中萎缩、肠上皮化生、增生性息肉、皱襞肿大蛇形、黄色素瘤、白色浑浊粘液、RAC阴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5.与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支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改变中,AUC(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和符合率最高的是萎缩(0.811,81.33%)、肠上皮化生(0.610,61.83%)、皱襞肿大蛇形(0.617,62.24%)、白色浑浊粘液(0.626,63.49%)且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均较高。以符合上述至少四种之一的胃黏膜改变作为胃镜下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白光模式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AUC为0.873,总符合率为81.33%,灵敏度为85.59%,特异度为77.69%,PPV为77.61%,NPV为86.32%。在支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改变中,鸡皮样改变的PPV(99.19%)、特异度(80.00%)最高,但符合率(52.70%)较低。在不支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改变中,RAC清晰可见的PPV最高(54.84%),符合率也最低(30.71%)。结论在普通白光胃镜观察胃黏膜形态时,应用京都胃炎分类,对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杨露[9](2020)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儿童Hp感染率高,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急剧增长。Hp感染除了会引起胃部疾病外,还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多数医学领域学者主张儿童Hp感染需进行治疗。目前抗Hp治疗主要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结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治疗2周,然而大量长期广谱抗生素的治疗会产生胃肠道菌群失调等副反应,反复根除治疗还容易引起抗生素耐药问题;同时,由于儿童对药物依从性差等原因,儿童Hp感染根除率偏低。儿童Hp临床特点与成人不同,大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出现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不良后果。目前对于哪个年龄段对儿童进行Hp根除治疗仍无定论。欧洲流行病学数据也表明,Hp感染可使肥胖、胃食管反流病及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获益,且与炎症性肠病呈负相关。因此,在临床中急需寻找更有利于儿童Hp治疗的方案。目前关于Hp感染与肠道菌群方面研究越来越多,国外有动物试验研究已经证实发现Hp感染可引起未发炎的胃肠道远端肠道菌群明显变化。而Hp感染与人粪便肠道菌群研究也发现与Hp阴性相比,Hp感染样本中α-多样性显着增高、梭状芽孢杆菌及厌氧菌丰度下降、乳杆菌的丰度增加等。成人Hp感染与肠道菌群关系或动物科研试验比较多,而儿童研究尚少,本研究分析儿童抗Hp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及Hp感染家庭肠道菌群特征,以期发现儿童Hp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特征菌,指导抗Hp益生菌治疗方案,协助提高儿童Hp根除率,改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减少根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研究目的:1.探讨儿童Hp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分析特征菌标志物;2.进一步在肠道菌群层面上了解儿童Hp家族易感性及与其关联的特征菌群;3.解析Hp根除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其特征,以期指导益生菌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4至14岁消化不良儿童及其父母粪便标本,纳入消化不良儿童进行13C呼气试验、腹部彩超、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胃镜及组织病理等检查,初次以病理结果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阳性确诊Hp相关性胃炎的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胃炎组(HPG),而病理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均提示Hp阴性,且胃镜下确诊胃炎的儿童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组(HNG),患儿父母依据13C或14C呼气试验判断Hp情况,同时采集患儿基本信息、病史、家庭信息等。患儿及其父母Hp检测均阳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阳性家系(HP-P家系),反之Hp检测均阴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家系(HP-N家系)。并对Hp胃炎儿童进行一线三联疗法根除治疗,治疗药物及剂量为奥美拉唑(0.6-1.0mg/(kg.d),2次/d)、克拉霉素(15-20 mg/(kg·d),2次/d)、阿莫西林(50 mg/(kg·d),2次/d)或甲硝唑(20 mg/(kg·d),2次/d),对青霉素过敏的儿童需换用甲硝唑,总疗程为2周。随访Hp胃炎患儿治疗后2周、6周粪便标本,并评估根除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同期留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G)儿童粪便标本,健康对照儿童应用13C呼气试验判断Hp检测情况。该研究已由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QLCH-ET-2017-06,并且参加项目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纳入儿童及其父母大便标本收集并保存在-80℃冰箱并提取DNA,后期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做以下对比分析:1)将HPG、HNG与HCG肠道菌群两两比较;2)对Hp阳性儿童与Hp阴性儿童、Hp阳性父母与Hp阴性父母、Hp家系与Hp阴性家系肠道菌群进行对比。3)将根除治疗前(W0)、治疗后2周(W2)、治疗后6周(W6)粪便及健康对照(HC)肠道菌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纳入第一部分研究的患儿病例数154例,包括50例HPG患儿、42例HNG患儿及62例HCG儿童,结果显示(1)这三组,尤其是HPG,HNG和HCG中的β多样性分析存在显着差异;(2)与HCG对比,HPG和HNG中的F/B(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均显着降低,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丰度相对较高,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丰度相对较低;(3)与HNG相比,HPG中β变形杆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的丰度较高,而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的丰度较低。(4)通过肠道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发现,HPG和HNG中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和β-内酰胺药物耐药性等代谢途径增加。2.第二部分研究纳入78例家系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0例HP-P家系,38例HP-N家系。(1)HP-P与HP-N家系组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差异显着,HP-P家系父母、儿童均可见乳酸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丰度增高、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巨单胞菌属(Megamonas)或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减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父母标志菌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及巨单胞菌属(Megamonas),而在儿童肠道菌群变化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差异为主;(2)本研究同样进行两组家系间对比,发现HP-P组家系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 parainfluenzae)丰度增高,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降低。3.第三部分研究Hp儿童根除治疗后随访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该研究留取W0 25例粪便标本,治疗2周后W2 23例粪便标本,治疗后6周W6标本留取16例粪便标本。发现根除治疗后2周肠道菌群变化显着,以拟杆菌门、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变形菌门升高为主,且在停药4周发现,F/B值较前提高,拟杆菌属(Bacteroides)持续下降,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变形菌门中的奈瑟菌属(Neiss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假单孢杆菌目(Pseudomonadales)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结论:1.儿童Hp感染及胃炎可引起显着肠道菌群变化,儿童胃炎主要引起肠杆菌科、拟杆菌科丰度改变,而Hp感染引起肠道菌群中链球菌和巨球形菌属丰度差异。Hp感染可加重胃炎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而这些肠道菌群改变与机体抗生素耐药、药物及营养物质代谢有关,有可能影响Hp感染和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这提示了抗Hp感染中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的重要性,且为开展更大范围的临床验证和开发益生菌治疗策略打下了基础。2.Hp感染导致家系内肠道菌群显着变化,且HP-P家系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各有特点。该研究表明Hp不仅引起家族各成员感染也同样引起各成员肠道菌群紊乱,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抗Hp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提倡全家一起根除治疗策略,降低Hp感染率。3.儿童Hp根除治疗可短期显着改变肠道菌群构成,主要以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及变形菌升高为主,且在短时间未恢复至治疗前。对于临床益生菌种类及治疗疗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周诗立[10](2020)在《金芪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分析Hp感染的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通过运用四联疗法加金芪胶囊的治疗方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明确金芪胶囊在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能提高Hp的清除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法:受试病例均采集于就诊恩施州民族医院脾胃科的门诊病人。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及14C呼气试验检测,明确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属肝胃郁热型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胃铋镁颗粒、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金芪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停药一月后复查Hp值,通过Hp的值判断是否根除成功,通过中医症状评分量表评价中医症状及疗效指数,3月后复查电子胃镜,比较治疗前后内镜下胃黏膜的情况。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症状)的差异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经药物治疗2周后,两组的Hp值、中医症状、疗效指数及胃黏膜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呼吸、心率、体温、血压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验用药安全。结论:金芪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Hp胃炎在中医症状评分(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评分)、中医症候疗效、Hp的根除率、内镜下胃黏膜的改善情况各方面均有疗效,服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五种常用方法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五种常用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基于证据图的中医药抗Hp感染的研究现状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排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数据分析与形式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年度趋势 |
2.3 临床研究类型及规模 |
2.4 中医证候及体质研究 |
2.5 中医药抗Hp方式研究 |
2.6 中医药抗Hp方案临床评价 |
2.7 中医药防治方案干预时机及适用情况 |
2.8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及临床证据评价 |
2.9 临床指南与路径研究 |
3.讨论 |
3.1 中医药抗Hp应用现状及问题 |
3.2 中医药防治Hp感染未来的研究方向 |
3.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医药抗Hp感染机理机制探讨 |
1.现代医学对Hp的认识及治疗 |
1.1 Hp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
1.2 Hp的治疗 |
2.中医对Hp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
2.1 中医对Hp感染的认识 |
2.2 中医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 |
2.3 扶正祛邪抗Hp感染的实践及机理机制探讨 |
3.讨论 |
第三章 中药扶正祛邪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
1.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 |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
2.4 主要结局指标和证据质量分级 |
3.讨论 |
临床验证 |
第一章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录入 |
2.2 数据规范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医案检索结果及特点 |
3.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3 常用方剂使用情况 |
3.4 常用中药使用情况 |
4.讨论 |
第二章 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排标准 |
1.3 数据收集及整理 |
1.4 分组方法 |
1.5 结局评价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病例基本情况 |
3.2 治疗结局 |
4.讨论 |
结语 |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3.本研究的不足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2)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组装的定义 |
1.2 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 |
1.3 多肽生物材料的优点 |
1.4 多肽自组装生物材料的应用 |
1.4.1 药物递送 |
1.4.2 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 |
1.4.3 生物传感器 |
1.4.4 生物催化 |
1.4.5 免疫反应 |
1.4.6 肿瘤治疗 |
1.4.7 抗菌材料 |
1.5 抗菌肽 |
1.5.1 定义 |
1.5.2 抗菌机理 |
1.5.2.1 细胞膜损伤机理 |
1.5.2.2 胞内损伤机理 |
1.5.3 研究现状 |
1.6 抗菌肽的设计 |
1.6.1 增加正电荷的含量 |
1.6.2 疏水氨基酸残基的引入 |
1.6.3 保留天然抗菌肽的核心序列 |
1.6.4 环肽及其衍生物 |
1.6.5 非天然氨基酸的引入及化学修饰 |
1.7 多肽自组装纳米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 |
1.7.1 原子力显微镜 |
1.7.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1.7.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1.7.4 ThT荧光 |
1.7.5 傅里叶红外光谱 |
1.7.6 圆二色光谱 |
1.8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8.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抗幽门螺杆菌的p H响应型强效抗菌肽 |
2.1 引言 |
2.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
2.3 抗菌肽对细菌的影响 |
2.3.1 实验目的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2.1 幽门螺杆菌抗菌曲线的测定 |
2.3.2.2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曲线的测定 |
2.3.2.3 洁净硅片的制备 |
2.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细菌样品的制备 |
2.3.3 结果与分析 |
2.3.3.1 抗菌肽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
2.3.3.2 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
2.3.3.3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 |
2.4 磷脂膜与抗菌肽的相互作用研究 |
2.4.1 实验目的 |
2.4.2 材料与方法 |
2.4.3 结果与分析 |
2.5 抗菌肽对细菌内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
2.5.1 实验目的 |
2.5.2 材料与方法 |
2.5.2.1 外膜渗透性测定 |
2.5.2.2 内膜渗透性测定 |
2.5.3 结果与分析 |
2.6 幽门螺杆菌的SYTO9/PI染色流式检测实验 |
2.6.1 实验目的 |
2.6.2 材料与方法 |
2.6.3 结果与分析 |
2.7 抗菌肽用于治疗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小鼠 |
2.7.1 实验目的 |
2.7.2 材料与方法 |
2.7.2.1 Hp的培养 |
2.7.2.2 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 |
2.7.2.3 胃部组织收集 |
2.7.2.4 切片染色 |
2.7.3 结果与分析 |
2.7.3.1 胃部细菌定值量检测 |
2.7.3.2 胃部组织HE染色分析 |
2.8 抗菌肽的pH响应性及组装体纳米结构的表征 |
2.8.1 实验目的 |
2.8.2 材料与方法 |
2.8.2.1 肽溶液的制备 |
2.8.2.2 圆二色光谱 |
2.8.2.3 FTIR光谱学 |
2.8.2.3 Th T荧光光谱 |
2.8.3 结果与分析 |
2.8.3.1 抗菌肽的p H响应性 |
2.8.3.2 抗菌肽组装体二级结构的表征 |
2.9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测试 |
2.9.1 实验目的 |
2.9.2 材料与方法 |
2.9.2.1 细胞毒性检测实验 |
2.9.2.2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 |
2.9.3 结果与分析 |
2.10 小结 |
第3章 D-型多肽抗菌水凝胶 |
3.1 引言 |
3.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
3.3 抗菌肽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
3.3.1 实验目的 |
3.3.2 材料与方法 |
3.3.2.1 KKd-11 最低自组装浓度的测定 |
3.3.2.2 KKd-11 或KK-11 自组装行为研究 |
3.3.2.3 KKd-11 和KK-11 共组装的行为研究 |
3.3.2.4 KKd-11 自组装制备D-型多肽水凝胶 |
3.3.2.5 显微镜观察组装体形貌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3.1 KKd-11 最低自组装浓度的测定 |
3.3.3.2 KKd-11 或KK-11 自组装行为研究 |
3.3.3.3 KKd-11 和KK-11 共组装行为研究 |
3.3.3.4 KKd-11 自组装形成D-型多肽水凝胶 |
3.4 二级结构表征 |
3.4.1 实验目的 |
3.4.2 材料与方法 |
3.4.2.1 圆二色光谱 |
3.4.2.2 FTIR光谱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3.1 纳米纤维的二级结构 |
3.4.3.2 凝胶的二级结构 |
3.5 KKd-11 水凝胶的性质表征 |
3.5.1 实验目的 |
3.5.2 材料与方法 |
3.5.2.1 流变学实验 |
3.5.2.2 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3.1 流变力学性质 |
3.5.3.2 热力学性质 |
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6.1 实验目的 |
3.6.2 材料与方法 |
3.6.3 结果与分析 |
3.7 抗菌能力测定 |
3.7.1 实验目的 |
3.7.2 材料与方法 |
3.7.2.1 MIC值测定 |
3.7.2.2 SEM表征 |
3.7.2.3 共聚焦显微成像 |
3.7.2.4 KKd-11 水凝胶抑制生物被膜的生长 |
3.7.2.5 KKd-11 对成熟生物被膜的破坏 |
3.7.3 结果与分析 |
3.7.3.1 MIC值测定 |
3.7.3.2 荧光染色分析KKd-11 和KK-11 对细菌的作用效果 |
3.7.3.3 KKd-11 水凝胶抑制生物被膜的生长 |
3.7.3.4 KKd-11 对成熟生物被膜的作用效果 |
3.8 KKd-11 水凝胶的蛋白酶降解作用 |
3.8.1 实验目的 |
3.8.2 材料与方法 |
3.8.3 结果与分析 |
3.9 KKd-11 对大肠杆菌内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
3.9.1 实验目的 |
3.9.2 材料与方法 |
3.9.2.1 外膜渗透性测定 |
3.9.2.2 内膜渗透性测定 |
3.9.3 结果与分析 |
3.10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实验 |
3.10.1 实验目的 |
3.10.2 材料与方法 |
3.10.2.1 MTT试验 |
3.10.2.2 细胞活性分析实验 |
3.10.3 结果与分析 |
3.11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种常见氨基酸名称及简称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伏邪学说的理论探析 |
1.伏邪学说源流探讨 |
2.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内涵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及其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1.湿热伏邪学说理论的起源 |
2.湿热伏邪学说的基本内容 |
3.湿热伏邪学说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p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第四部分 Hp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试验结果 |
4.讨论 |
讨论和结论 |
1.本研究总结 |
2.创新点 |
3.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舌苔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
1 Hp的流行病学特征 |
2 Hp的微生物学特征 |
2.1 Hp的形态学特征 |
2.2 Hp的菌体动力特征 |
2.3 Hp的生化特性 |
2.4 Hp的分布特征 |
3 Hp的致病机制研究 |
3.1 Hp的免疫损害 |
3.2 Hp的毒力因子 |
4 Hp的致病机理学说 |
4.1 漏屋顶(leking roof)假说 |
4.2 胃泌素(gastrin-link)假说 |
5 Hp与脾胃湿热证关系密切 |
6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
6.1 连朴饮的方证研究 |
6.2 连朴饮加减方药味研究 |
6.3 连朴饮加减方前期研究基础 |
第二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连朴饮加减方的组成与制备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试剂 |
2.4 患者筛选 |
2.5 微生物实验耗材制备 |
2.6 克拉霉素耐药Hp的制备 |
2.7 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冻存与复苏 |
3 结果 |
3.1 临床幽门螺杆菌培养结果 |
3.2 六种抗生素药敏结果 |
3.3 连朴饮加减方药敏结果 |
4 讨论 |
4.1 胃粘膜的选择 |
4.2 Hp的分离 |
4.3 Hp的鉴定 |
4.4 培养基的选择 |
4.5 培养环境的选择 |
4.6 用于筛选的抗生素 |
4.7 菌株的冻融与复苏 |
4.8 菌株的筛选 |
第三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HAG小鼠胃炎疗效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试剂 |
2.4 造模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菌液的制备 |
2.5 干预药物的制备 |
2.6 动物模型建立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小鼠一般情况 |
3.2 小鼠小肠长度对比 |
3.3 胃粘膜W-S银染色对比 |
3.4 血清IL-6、TNF-α浓度对比 |
4 讨论 |
4.1 造模方式 |
4.2 药物浓度的调整 |
4.3 Hp球形变解读 |
4.4 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结果 |
4.5 各组血清TNF-α、IL-6 浓度的解读 |
4.6 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思考 |
第四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胆汁酸代谢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总体胆汁酸差异对比 |
3.2 组间含量有统计学差异胆汁酸 |
4 讨论 |
4.1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
4.2 胆汁酸与Hp的相关研究 |
4.3 Hp与“肝”的证素研究 |
第五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肠道菌群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过程和参数 |
2.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3.2 门水平物种组成结构分析 |
3.3 组间属水平差异分析 |
3.4 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
3.5 Net Work分析 |
4 讨论 |
4.1 Hp与肠道菌群 |
4.2 Hp的不同治疗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全文讨论 |
1 连朴饮加减方疗效的综合评判 |
2 问题与展望 |
3 创新点 |
3.1 沟通临床和科研的造模方式 |
3.2 多组学分析全面反映中药的整体调节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胆汁酸质谱MRM采集参数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胃黏膜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图示 |
附录 C-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附录 D-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及相关评价 |
参考文献 |
(6)加味青蒲饮联合西药三联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对Hp相关性胃炎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3 Hp的致病机制 |
1.4 Hp的检测 |
1.5 西医治疗 |
2 中医对Hp相关性胃炎的认识 |
2.1 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 |
2.2 中医治疗 |
2.2.1 中药口服 |
2.2.2 其他中医疗法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
3.1 西药联合中成药 |
3.2 西药联合中药复方 |
4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筛选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指标 |
4.1 中医症状评分 |
4.2 疗效评定标准 |
4.3 Hp根除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基线比较 |
6.2 Hp根除率 |
6.3 临床效果 |
6.4 脱落及不良反应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本课题立论依据 |
2 加味青蒲饮选方理由及组方分析 |
3 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症状积分表 |
附录2 临床观察表 |
附录3 疗效评定标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Hp感染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临床进展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临床辨证分型 |
1.4 中医辨证施治 |
1.5 中成药治疗 |
1.6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
1.7 展望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临床进展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 |
2.3 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6 研究方法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3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舌象、脉象统计 |
2.4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流行病学研究 |
1.1 发病年龄、性别的分析 |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四诊信息结果分析 |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分析 |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相关性分析 |
2. 结论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胃黏膜形态表现预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有关仪器及检测方法 |
1 ~(13)C尿素呼气试验 |
2.2 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活检 |
三、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四、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1 前言 |
1.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情况 |
1.1.2 肠道菌群及检测方法 |
1.1.3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菌群关系 |
1.1.4 幽门螺杆菌与肠道菌群关系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材料 |
1.2.2 方法 |
1.3 结果 |
1.3.1 样本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
1.3.2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
1.3.3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构成 |
1.3.4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差异菌分析 |
1.3.5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基于肠道菌群特征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
2.1 前言 |
2.1.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
2.1.2 儿童肠道菌群与家庭关系 |
2.1.3 家系肠道菌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 |
2.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
2.3.2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影响 |
2.3.3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差异 |
2.3.4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
2.3.5 家系内儿童与父母肠道菌群相似度分析 |
2.3.6 家系内父母与儿童肠道菌群差异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 |
3.1 前言 |
3.1.1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
3.1.2 根除治疗中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3.1.3 根除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3.1.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进展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 |
3.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
3.3.2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 |
3.3.3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 |
3.3.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6周与治疗前肠道菌群差异 |
3.3.5 动态观察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
3.4 讨论 |
3.5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英文论文一 |
附英文论文二 |
(10)金芪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理论研究 |
第2章 临床研究 |
第3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四、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五种常用方法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D]. 易惺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郭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D]. 杨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D]. 丁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胃黏膜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临床研究[D]. 李露喃.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6]加味青蒲饮联合西药三联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陶雯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Hp感染相关性研究[D]. 朱引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胃黏膜形态表现预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D]. 王静.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9]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D]. 杨露. 山东大学, 2020
- [10]金芪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D]. 周诗立.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