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分比浓度在析出晶体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仝柯[1](2019)在《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微结构及相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奥氏体不锈钢经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渗工艺处理后可以形成氮超高过饱和(10-35 at.%)渗氮层。该渗氮层是非均匀的亚稳单相,耐磨抗蚀性能远优于奥氏体不锈钢,在核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与渗氮层优异性能相对的是,渗氮层晶体结构存在争议,缺乏原子尺度结构模型,制约了对渗氮层相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认识,从而限制了这项技术在核工业关键零部件中的应用。本论文从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显微组织结构入手研究,定量表征了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组织结构、缺陷结构、晶体结构和短程有序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晶体结构模型以及短程有序结构形成规则,构建了渗氮层可能的原子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原子尺度探讨了渗氮层的相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论文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组织结构和缺陷结构的研究表明,渗氮层中不仅包括孤立层错和孪晶特征,还包括由高密度层错构成的层错簇特征。该层错簇由一系列{111}面上的层错构成,且每两个原子面发生一次层错。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渗氮过程中既伴随晶粒旋转,又存在晶粒细化。2.结合缺陷结构和晶体结构的表征结果,提出了含层错簇的过饱和渗氮层晶体结构模型。渗氮层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其中包含孤立层错、层错簇和孪晶特征。由于基体约束,渗氮层承受较大的平面应力,且具有(111)择优取向。孤立层错、层错簇和孪晶既会造成XRD峰位移动、峰形的宽化和非对称,同时又会导致SAED中出现漫散射花样。然而,孤立层错,层错簇和孪晶对XRD谱图和SAED花样的影响不尽相同。仅包含以上任一种缺陷结构均无法完全再现过饱和渗氮层XRD谱图和SAED花样。应用含层错簇的晶体结构模型拟合渗氮层的XRD谱图时,发现等离子基低能离子注渗工艺制备的过饱和渗氮层中包含10-20%的层错,其中50-70%的层错是由高密度层错构成的层错簇。该晶体结构模型在工艺相近基体材料类似的样品中也同样适用。3.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短程有序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短程有序结构在层错处和无层错处均有分布,并且无层错处的短程有序结构更为明显。短程有序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渗氮层中短程有序结构是以Fe6-nCrnN八面体团簇为结构单元相互组合形成的。能量上倾向的Fe6-nCrnN八面体团簇通常包含更多的Cr原子数且Cr原子关于中心N原子对称分布。这主要是由团簇内部的电荷转移以及库仑作用所引起的。八面体团簇组合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则:尽可能形成ESP值高的组合结构;Cr原子占据组合结构的公共位置;N原子占据的原子面具有不同方向的磁矩。过饱和渗氮层无层错区域可以看作由FCC结构Fe原子及弥散在其中符合规则的短程有序结构所构成。4.过饱和渗氮层亚稳相的稳定化主要与高浓度的Cr、N原子形成短程有序结构、温度以及残余应力的释放有关。温度和残余应力对亚稳相的稳定是通过二者协同作用所完成。高浓度的Cr、N原子形成短程有序结构对亚稳相的稳定化作用强于温度和残余应力的协同作用。因此过饱和渗氮层亚稳相的稳定化机制是一种成分驱动的稳定化机制。在结构稳定性方面,氮与空位相互作用形成短程有序结构提升了渗氮层的结构稳定性。
陈永金[2](2019)在《先进硫系材料的应用及其电子显微学研究》文中认为在非易失存储器领域和热电领域,硫系材料是最引人注目的材料。相变存储器利用亚稳态非晶相和亚稳态盐岩立方相之间的可逆快速相变并区分其明显不同的电阻来存储信息,硫系材料的这个性质也可以使其应用于类脑计算、柔性显示和逻辑器件等。除此以外,由于对于清洁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可以直接将废热转换为电能的硫系热电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过去的几十年,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手段以期提升相变存储材料和热电材料的性能,而材料结构及其演变在相变机制、热动力学和热输运中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到目前为止,阐明材料中原子尺度的原子占位与微观结构相变以及宏观电热输运之间的关系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透射电子显微镜是用来表征零维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一维位错、二维界面和三维析出相等的有力工具。随着球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快速发展可以更方便准确地获得原子分辨的占位和空间分布信息。本文中,通过多种透射电镜表征技术和性能测量对几种相变存储薄膜材料和热电块体材料进行研究,主要的结论总结如下:1.筛选Gd元素作为掺杂元素来改善Ge2Sb2Te5(GST)的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并且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对Gd-Ge2Sb2Te5(GGST)的原子结构模型、相变性质和相变过程可能的微结构转变以及成键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原位电阻-温度数据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数据以及XRD结果表明Gd掺杂提高了GST的结晶温度、非晶态热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而且抑制相转变过程和晶体生长,掺杂后的晶体结构保持不变,空位仍然保持随机分布。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非晶态的对关联函数、键角分布、和配位数,分析和对比了GST和GGST的非晶态结构。以Gd为中心的五角双锥畸变构型,是导致GGST非晶态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原因,同时,八面体构型和五角双锥畸变结构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有益于相变过程。2.对相变存储材料TiSbTe(TST)合金薄膜的表面形态、晶化过程以及晶体结构进行详细研究,这是TST应用于相变存储器所必需的。具体的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TST薄膜的非晶沉积态以及热处理后的晶态的表面形态和粗糙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TST晶化后粗糙度减小,说明TST与Ge2Sb2Te5的晶化过程不同。TST在晶化前后保持非常好的形态稳定性,这可能有益于器件SET和RESET高循环稳定型。通过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原位热处理TST薄膜,结合形貌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以及径向分布函数(RDF)研究了TST从非晶相到多晶相的结构转变。其中,非晶TST的结构因子S(Q)s表明存在中程有序结构,这有益于快速晶化;晶化温度大约为170°C;晶粒尺寸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随着温度升高,尤其200°C以上时,径向分布函数G(r)的第一个峰由于Ti-Te成键的影响转变为两个肩峰。通过球差矫正透射电镜结合元素分布成像技术,对TST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大部分的Ti原子作为掺杂原子进入SbTe晶格,并且形成了很多结构缺陷,对于Ti来说最稳定的原子占位是替换Sb原子并和六个最近邻Te成键;在TST的晶化过程中一部分Ti原子析出形成TiTe2析出相。现在的研究结果拓宽了理解TiSbTe合金快速和可逆相转变的方法,也有益于探索和设计新的相变存储材料和相变存储器。3.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SiO2/Si(100)衬底上成功制备了fcc-Sb2Te3,并首次设计制备了类超晶格结构-a-GeTe/fcc-Sb2Te3/a-GeTe-,通过结合明场像(bright-field,BF)和扫描透射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STEM)以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成像技术(x-ray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EDS)在空间尺度上获得界面的形貌和结构以及成分分布信息。原子尺度的界面结构揭示了界面能和相变能量之间的竞争提升了纳米尺度fcc-Sb2Te3的热稳定性,提供了一条改善亚稳态薄膜热稳定性的方法。此外,也通过原位电子束辐照和原位加热对类超晶格结构的失效进行了研究,元素扩散导致的界面固态反应会形成GeSbTe立方相,而非六方相。4.首次制备了大尺寸高质量的GeSb2Te4大单晶,并应用球差矫正透射电镜结合最近邻原子柱强度差分析方法对原子尺度的原子占位和构型熵及其波动进行定量化和可视化,并赋予单晶GeSb2Te4晶格热导率一种多级熵的观点。通过对单晶主要晶体学方向的热导测量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以及Debye-Callaway模型,发现构型熵导致减小的平均自由程和大的非谐性,使GeSb2Te4获得极低的晶格热导率。通过对低温到高温全温区的热电性能表征,GeSb2Te4单晶在723K时沿c轴的热电优值达到0.8。此外,通过热压制备了卤族元素碘掺杂的多晶GeSb2Te4样品,热电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在723K时达到1.1。
潘庆庆[3](2019)在《铜冶炼尾渣中铜的硫化浮选回收机理及其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冶炼尾渣中的重金属离子是我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的重点防控污染物之一,要求铜冶炼企业必须加强对尾渣的综合回收再利用,减少排放,降低环境风险。2018年我国铜冶炼尾渣产量约1800万吨,如果任意堆放,将造成空气和地下水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由于铜冶炼尾渣具有粒度细、成分复杂和种类繁多等特点,加上尾渣中铜的回收利用技术指标波动大和回收原理研究少等因素,造成了它的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工业化技术水平不理想。本文对铜冶炼尾渣中铜的回收机理和工艺优化展开深入的研究,以此提升铜冶炼尾渣中铜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铜等重金属离子在铜冶炼尾渣中的含量,对冶炼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某铜冶炼厂产出的尾渣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试尾渣浸出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分析其析出与吸附的变化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附加X射线能谱仪(FESEM-EDS)检测尾渣中主要矿物成分及赋存状态;采用Zeta电位仪测试主要矿物表面动电位的变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试主要矿物表面元素组成及价态的变化规律,结合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计算,分析了尾渣中主要矿物的回收机理。最后根据活化——硫化理论研究成果,对实际铜冶炼尾渣中铜的回收利用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测试了尾渣浸出液中主要离子的种类,采用化学平衡软件Visual MINTEQ3,对主要离子Cu(Ⅱ)、Fe(Ⅲ)、Ca(Ⅱ)和Mg(Ⅱ)等的组分浓度和存在形式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尾渣中主要矿物的浸出,掌握了溶液中主要离子的来源:Cu2+和S2-主要来源于冰铜(Cu2S﹒FeS),Fe3+主要来源于磁铁矿和冰铜,Mg2+、Al3+和Ca2+等来源于其氧化物。通过尾渣中各矿物对主要离子的吸附量测试,得到了主要离子的吸附规律,发现了Cu2+、Fe3+较易被尾渣吸附。依此进行了尾渣中含铜纯矿物的气浮回收实验,发现了Cu2+活化和S2-硫化有利于铜矿物的回收。2、对渣中主要铜矿物进行了DFT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与氧化铜相比,冰铜的Cu-S键共价性最低,离子性最强,在晶体破碎时容易暴露更多的Cu2+和S2-。冰铜模型(001)-S表面的再构导致双硫的形成,出现了S-S共价键。通过对再构表面吸附能的计算发现,HS-在冰铜(001)表面的吸附能更低,属优先吸附,有利于冰铜的活化,对吸附模型的态密度计算结果显示,Fe位和S位为吸附激活位,吸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稳定的化学键S-S和S-Fe,从而有利于气浮。3、通过测试尾渣中含铜矿物的表面电位,发现在pH为10时,硫化钠能够使冰铜和氧化铜表面电位更负,硫酸铜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两者的电位。从理论上证明了活化——硫化有利于铜矿物的回收。采用ICP测试了铜矿物气浮溶液中硫、铜和铁等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Cu2+或Fe3+存在时,都能进一步促进硫元素的消耗;为了进一步研究尾渣中铜矿物表面铜、铁、硫元素的存在形式,利用XPS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硫元素以单质硫S0、单硫化物S2-和多硫化物Sk2-的形式存在于含铜矿物表面,形成了富硫环境;铜离子的添加增加了冰铜和氧化铜表面多硫化物Sk2-的比例,证实了其对硫化效果的强化。4、为了强化铜矿物的回收,进一步加强浮选剂丁基黄药与冰铜的吸附作用,我们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拟合结果表明溶液温度从低温到高温时丁基黄药于冰铜上的吸附都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吸附过程,结合颗粒内扩散方程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在吸附过程第二阶段(100300 s内),丁基黄药颗粒在冰铜表面的扩散速度决定了整个吸附过程的效率;吸附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该吸附过程的激活能较低,仅312±10J/mol,证明该吸附是一个反应速率较快的过程。5、在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铜冶炼尾渣的活化——硫化回收铜工艺。优化设计实验表明:在实际铜冶炼尾渣细度-0.074 mm含量为80%,硫酸铜活化和硫化钠硫化的新回收工艺下,获得了铜品位为24.56%、回收率为95.94%的铜精矿。尾矿铜品位降至0.2%,低于我国生态环境部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含铜量最低标准。与原技术相比,铜精矿品位提高了0.55%,铜回收率提高了4.33%,相当于每年增产铜金属3.21万吨,新增利润8亿元。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铜冶炼尾渣气浮溶液中主要离子的种类、来源和变化规律,结合纯矿物气浮、Zeta电位、吸附量和XPS等分析表征,发现了Cu2+活化与S2-硫化有利于铜矿物的回收和铜离子强化硫化效果的机理。对冰铜结构模型的量子化计算发现Fe位和S位是吸附的激活位,Fe是优先吸附位,HS-是优先吸附质,证明了S-S键、S-Fe键吸附成键有利于硫元素吸附的机理。基于理论研究成果优化了活化——硫化处理铜冶炼尾渣的工艺,获得了理想的技术指标,提高了铜冶炼尾渣中铜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了尾渣中重金属离子对地下水的环境污染,对我国铜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鲁峰[4](2019)在《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过程中颗粒粘结与调控的跨尺度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炼铁资源分布具有高品位块矿资源少,国产铁精矿粉粒度细,焦炭资源日趋匮乏,对进口铁矿石依赖度大的特点,使得高炉炼铁工艺发展受到限制,而具有直接利用细矿粉,非焦炼铁和环境友好等优势的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技术却十分符合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的要求。但多组分复杂还原性气体条件下铁氧化物的还原机制和颗粒粘结失流现象的发生是阻碍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实现多组分复杂还原性气体条件下的正常流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原子,界面和反应器三个尺度研究多组分复杂还原性气体条件下颗粒粘结机理,并探究不同尺度之间的联系,构建跨尺度关系。通过将气固界面反应和气固流动相结合,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还原气体分子与界面的相互作用机制,界面结构与颗粒粘结之间的内在关系,颗粒粘结对气固流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所述:(1)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解释了铁晶须生长的机理,Fe2+定向扩散是铁晶须生长的必要条件。CO与FeO反应释放的化学能为铁离子扩散提供驱动力,CO对颗粒表面的Fe2+所具有的强牵引力作用确定了铁晶须生长的取向。微观剩余能量变化会影响表面新生铁形貌变化,而温度,CO/H2比例都是影响微观剩余能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计算发现900℃条件下当CO/H2混合气体中CO的比例高于82.1%时,表面新生铁的形貌为晶须状。通过SEM对表面新生铁形貌的观察验证了该结论。(2)分子动力学计算解释了CO/H2混合气体中CO和H2分子的竞争吸附行为。铁氧化物的表面,CO在吸附量要大于H2,CO分子吸附受表面O2-和Fe2+离子的共同作用,而H2分子吸附只受到表面O2-离子的作用。同时CO在表面的吸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热重实验,发现还原过程中当铁氧化物内Fe2+离子的含量高于0.57时,CO分子吸附的控制因素由O2-浓度变为Fe2+离子浓度,使得表面CO吸附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相场理论模拟了铁晶须生长的过程和颗粒周围的对流对铁晶须生长的影响。CO浓度的增加会促进铁晶须的生长速率和形核数的增加,同时减小铁晶须形核孕育时间。而对流气体速度的增加也会促进铁晶须生长速率的增加,减少形核孕育时间,但对形核数影响较小。(4)通过热膨胀实验测量颗粒的新生铁表面粘度,计算得到微观铁原子表面扩散系数,分析发现铁原子表面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雷尼乌斯公式,CO还原铁氧化物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会降低析出的新生铁原子在表面扩散所需的活化能,且析出的新生铁原子会形成具有较高表面能的网状结构,而H2还原氧化铁过程中所吸收的化学能会增加析出的新生铁原子在表面扩散所需活化能,且析出的新生铁原子会形成具有较低表面能的桥状结构。建立了有关微观铁原子表面扩散行为的固桥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对颗粒在流化床内的受力分析预测了多组分复杂还原性气体条件下颗粒的流化区间范围。发现稳定流化区间随着添加H2摩尔分数的增加会先增加后小幅度降低。而高CO浓度,高金属化率和高温是引起粘结失流的重要原因,通过添加H2可以提高临界金属化率,从而提高直接还原铁纯度。(5)采用耦合传质和传热的CFD-DEM模型,模拟了颗粒在流化床直接还原过程中的粘附行为。分析了气固流动、颗粒温度分布和气相组分浓度分布特性。将气固流动状态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稳定流化,另一种是不稳定流化。相对于不稳定流化,稳定流态化使颗粒的温度和气相浓度更加均匀。在稳定流化状态下,气固两相流动表现为底部进气孔附近的双环流。当金属化率达到一定值时,颗粒发生团聚,气固流动状态由稳定流化转变为不稳定流化。不稳定流化状态下存在大量的气体通道,使压降迅速下降。同时,发现添加H2会增加稳定流化时间所对应的临界金属化率。在低温条件下,添加H2会延长稳定流化时间,在高温条件下添加H2会降低稳定流化时间(6)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了CO在新生铁表面的裂解吸附路径和H2催化CO裂解反应的机理。通过热重实验测量了新生铁表面CO吸附能和CO裂解反应活化能。结果表示温度和CO/H2比例都会影响表面CO吸附能和CO裂解反应活化能。建立动力学模型预测了CO在有无H2催化下的裂解析碳速率,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都说明一定范围内增加H2浓度可以有效降低CO在新生铁表面裂解反应的活化能,扩大附碳温度区间和促进表面碳壳层的形成。但过高的H2浓度和温度都不利于CO在新生铁表面的吸附过程。
陈宗芳[5](2020)在《吉林西部盐渍土冻结温度预测及水盐迁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盐渍土大量分布于季节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分布在季节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的盐渍土具有普通盐渍土和冻土的双重性质。随着经济发展,盐渍化冻土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日益凸显。为了应对盐渍土地区的工程病害问题,为盐渍化冻土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对盐渍化冻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盐特性等的研究显得越来越迫切。不同的盐分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盐渍土体的工程性质。松嫩平原盐渍化土体大部分为苏打盐渍土,盐分主要以NaCO3和NaHCO3为主。NaHCO3水溶液的共晶温度较高,为-2.23℃。NaHCO3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独特性,因此NaHCO3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冻结温度、水盐迁移等势必表现出与其他盐类盐渍土不同的规律。国内外对NaHCO3盐渍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针对NaHCO3盐渍土进行冻结温度及水盐迁移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吉林西部乾安县的苏打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含盐量的NaHCO3盐渍土的冻结温度、冻土构造及冻胀变形规律、水分迁移和盐分迁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NaHCO3盐渍土的冻结温度预测模型。利用物理化学理论二元体系相图,对土体孔隙溶液在降温过程中的相变顺序进行了判断。结合孔隙溶液相变规律,建立了考虑固相盐分冻结过程中结晶条件的NaHCO3盐渍土的水盐迁移模型。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对乾安地区盐渍土样洗盐前后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乾安盐渍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黏粒次之,含部分砂粒,具有较好的水分迁移粒径条件。原生矿物含量较高,次生矿物以粘土矿物为主。NaHCO3是乾安盐渍土的主要盐分,研究土样属于典型的苏打盐渍土。(2)根据热力学平衡关系,探讨了盐渍土孔隙溶液低温结晶的物理化学过程,推导冻结过程中溶液浓度和固液界面曲率与冻结温度的关系。利用Pitzer离子模型结合孔隙指标建立了NaHCO3盐渍土冻结温度的预测模型。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不同NaHCO3含量土样的冻结温度,并结合前人的试验成果分别对模型进行了验证。(3)基于水溶液二元体系相图理论,探讨了盐渍土冻结过程中孔隙溶液的相变过程。利用相图理论,对不同初始浓度的NaHCO3盐渍土降温过程中,土体孔隙溶液中盐分和水分的结晶顺序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分析NaHCO3盐渍土水盐迁移规律和机制以及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4)对不同补水条件(开放/封闭)、不同含盐量重塑土进行室内单向冻结试验。利用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试样垂向不同深度上处温度、含水率和含盐量变化和冻胀变形量。分析了不同条件下NaHCO3盐渍土的冻胀变形规律、冻土构造以及试样内的水热盐迁移规律及机制。(5)在探讨了NaHCO3盐渍土孔隙溶液低温结晶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冻结过程中孔隙溶液相变顺序的基础上,考虑土体孔隙中盐分的结晶过程,以及土体中存在的结晶相盐分,根据土体体积的热量和质量守恒方程,构建水分、热量、溶质运动方程,建立NaHCO3盐渍土水热盐耦合数学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中自定义偏微分方程模块进行求解,对NaHCO3盐渍土水盐迁移的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利用NaHCO3盐渍土水盐迁移室内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在固定边界条件下的有效性。
李鸿明[6](2019)在《基于近程序模型的铜合金导电和强度性能关联》文中认为铜合金研发的核心问题是导电与强度的矛盾,强度的提升一般会同时降低导电性,这两种性能都与化学近程序结构特征相关。本论文在理解合金的导电原理和强化机理的基础上,以Cu-Ni-Mo合金为例,以化学近程序结构作为合金化所带来的电阻率和强度增量的结构根源,研究固溶体铜合金的导电性能和强度的定量关联。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利用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实现了对近程有序结构的描述,以此模型作为电阻率和强度关联性的桥梁,试图找到能够反映合金本质属性的特征参量,将此特征参量应用于铜合金的成分性能分区中,可以成为铜合金选材的理论依据。本论文具体的工作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基于化学近程有序模型分析了 Cu-Ni-Mo合金的电阻率产生机理,并利用此团簇模型建立了电阻率与成分间的定量关系。因为固溶体合金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只限于第一近邻和次近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大简化了对化学近程序结构的描述,通过引入三元面心立方铜基合金Cu-Ni-Mo固溶体的团簇模型[Mo1-Ni12],定量确定了表述电阻率与溶质浓度关联的Matthiessen定律的具体形式。具体来说,随着添加Mo/Ni值的变化,通过模型的引入可以将固溶体合金的组织状态分为完全的团簇固溶态(Mo/Ni=1/12),多余Ni固溶于铜基体(Mo/Ni<1/12)和多余Mo从铜基体中析出(Mo/Ni>1/12)三种结构状态,分别考虑这三种状态对电阻率的贡献,它们的影响都是基于合金化所带来的电阻率的增量,从而定义这部分增量为本文研究的剩余电阻率,最终建立了剩余电阻率和合金成分间的定量关系,Cu-Ni-Mo合金的剩余电阻率可以表示为这三种散射中心的贡献,通过对电阻率的实验数据解析,给出相应的三种结构状态的附加电阻率分别为1.08、1.21和0.09(× 10-8Ω·m),验证了近程序团簇结构[Mo1-Ni12]的存在和在计算电阻率方面的有效性,拓展了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在合金性能计算中的应用。(2)其次,通过理论分析由于合金化对Cu-Ni-Mo合金所产生的强化效应,发现强度和电阻率的变化具有结构同源性,其根源都在于基体中化学近程序结构的形成,因此基于化学近程有序团簇模型可以解析Cu-Ni-Mo合金强度(硬度)的定量计算问题。具体讲,根据近程序团簇模型,我们把由于合金化带来的强化效果归为固溶和析出两部分的贡献。当溶质原子完全以近程序团簇[Mo1-Ni12]固溶在Cu基体中,即合金呈理想的团簇固溶状态时,我们仿照前面的剩余电阻率ρR引入剩余硬度HR的定义,将电阻率的单位统一为10-8Ω·m;维氏硬度单位为Kgf mm-2,得出剩余硬度和剩余电阻率一样均随团簇溶质总量线性变化,1at.%团簇溶质增量带来的硬度增量为1.50 HV,进而可以去除它们的公共溶质总量项,得到剩余电阻率ρR在数值上是剩余硬度HR的0.72倍。这里,我们定义反映固溶态下合金化带来的剩余硬度和剩余电阻率协同变化的新参数HR/ρR,HR/ρR=1.50/1.08≈1.39,这是表征该合金体系的一个特征值,与合金具体成分无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合金的强度和电阻率,对Cu-Ni-Mo合金的性能作出定位。(3)最后,以Cu-Ni-Mo合金的电阻率和强度的定量分析作为基础,定义了对应结构状态的抗拉强度/电阻率的新性能参量“强阻比”,代表着该体系合金本质特性,实现了对铜合金的成分性能分区。导电铜合金的组织特征是固溶母相加时效析出,母相态的固溶体呈现化学近程序结构,通过模型的引入得到了对应固溶和析出态各自对电阻率和强度的定量贡献。以Cu-Ni-Mo合金为例,在完全固溶态的强阻比为7X 108 MPa/Ω·m,在完全析出态的强阻比下限为310X 108 MPa/Ω·m。深入解析这一参量的物理意义,发现人们对材料导电性能分类中公认使用的电导率50%IACS数据的来源。随后应用这个强阻比参量在强度-电阻率图上,实现了对常用铜合金的性能分区,即Cu-(Cr,Zr,Mg,Ag,Cd)等基础体系适用于高强高导应用,而Cu-(Be,Ni,Sn,Fe,Zn,Ti,Al)等为基础的材料体系不能实现高强高导,两个区域被该线完全分隔。虽然这个特征强阻比值来自Cu-Ni-Mo合金,通过分析区分高强高导与结构用途铜合金的310×108 MPa/Ω·m特征强阻比的物理根源,说明该特征值恰恰构成了高强高导铜合金与其它用途铜合金的分界线,该强阻比为310×108 MPa/Ω·m的特征性能分界线的发现为合金性能的全面评估提供了量化依据,由于其与成分无关,属于合金体系特性,能有效指导高强高导铜合金的选材和研发。
张得江[7](2018)在《磷酸钠间歇及连续结晶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粒度分布对晶体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论文中,针对磷酸钠结晶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粒度分布差等实际问题,使用数学分析结合实验探究的方法,分别优化了磷酸钠间歇以及连续结晶过程,为磷酸钠结晶过程的工业化提供了参考。在本研究中,首先准确的测定了磷酸钠结晶过程的各种基础数据,包括磷酸钠溶液的溶解度(喹钼柠酮法),磷酸钠溶液的沸点升高,磷酸钠溶液的粘度(转子粘度计),以及磷酸钠溶液的比热容(量热仪)。针对磷酸钠间歇结晶过程中产品粒度差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实验结合模型的方法对结晶过程进行了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Mullin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实验测定了该模型中的关键参数gmax。利用参数gmax优化了磷酸钠间歇结晶过程的降温曲线,并计算出了临界晶种加入图。根据优化后的方案操作,获得了较好的产品质量。在连续结晶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是过程的基础要求。本论文分别从数学和机理方面分析了连续结晶过程的稳态操作条件。通过对已有数学模型进行拓展,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连续结晶过程的稳态操作条件。通过分析不稳定过程发生的机理,确定了浓度对于结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连续结晶过程的稳态操作浓度范围,并通过实验考察了磷酸钠连续结晶的稳定性。使用连续结晶设备测定了带有破碎效应的磷酸钠二维成核生长动力学。利用连续结晶稳态条件下晶体分布的特点,选择了合适的生长速率模型。使用正交矩量法求解粒数衡算模型。针对正交矩量法中的求积节点以及节点权重难以计算的问题,使用了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分析晶体破碎过程的特征,将动力学拟合过程分成几步,逐步获取各个结晶动力学参数。计算分析了磷酸钠连续结晶的特点,提出了简化的磷酸钠连续结晶设计依据,实验考察了细晶消除操作以及设备结构对于晶体产品质量的影响,实现了磷酸钠连续结晶的工业化。
孙明煜[8](2020)在《低温用海洋工程用钢多相组织调控及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资源开采由浅海向深海区域、极地高寒区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服役环境越来越严苛,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海洋工程用钢不仅需要高强度、优异的低温韧性以及良好的焊接性能,还需要低屈强比和高均匀延伸率来保证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针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多相组织调控以期开发适用于极地高寒地区的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并且研究多相钢的力学行为。采用组织定量化和可视化的晶体学表征方法研究成分和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为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的合金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指导。临界变形增加多相钢中铁素体的含量,增大铁素体和未转变奥氏体中的位错密度,促进碳原子从铁素体向未转变奥氏体扩散。随着未转变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加,后形成的贝氏体中V1/V2变体对含量增多以更有效地调节相变应变。当未转变奥氏体中的碳含量进一步增大导致相变产物由贝氏体变为马氏体时,V1/V2变体对含量减少,整个马氏体几乎由一个CP组占据,并且属于该CP组的六个变体的含量都很高。通过调整奥氏体非再结晶区的变形量获得组织以针状铁素体、贝氏体和铁素体为主的多相钢,具有低屈强比、高均匀延伸率和优异的低温韧性。晶体学研究表明,针状铁素体与相邻的贝氏体之间的界面为V1/V2变体对,是大角度晶界,从而增大组织中大角度晶界密度。在铁素体和贝氏体多相钢中,随着Nb含量的增大,奥氏体晶粒在非再结晶区和临界区被压扁的程度增大,导致位错密度增大,不仅可以细化相变组织,提高韧性,还可以提高析出物的形核率,增加析出物数量,使析出强化作用增大。随着Nb含量的增大,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显着增大,韧脆转变温度降低。针对90mm厚低碳低合金海洋工程用钢,采用两步临界热处理,获得由铁素体、贝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多相组织。临界热处理使轧板的组织变得均匀,在厚度方向不同位置处的冲击韧性都得到显着改善,并且在拉伸过程中稳定的残余奥氏体逐步发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提供可持续的加工硬化能力,推迟颈缩的发生,提高均匀延伸率。
李梦婷[9](2020)在《吲哚美辛超饱和给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质考察》文中认为随着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难溶性药物被发现。特别是对于低溶解度、高渗透性的BCS II类药物,提高溶解度及溶出度是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关键。超饱和给药系统(supersatura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DDS)是指药物在体系中溶解度远大于稳定晶型的平衡溶解度,是常用的药物增溶手段之一,但因其热力学不稳定性,使得药物从超饱和态中结晶析出,丧失溶解度优势。其中,无定形固体分散体(amorphous solid dispersions,ASD)是较常应用的超饱和给药体系,其溶出度和稳定性与载体材料有关。本课题以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D)为模型药物,从载体材料的功能特性角度出发,在对常用载体材料的功能性质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对促溶材料与抑晶材料的理性筛选和合理组配,利用热熔挤出法制备三元吲哚美辛超饱和无定形固体分散体系,提高药物的溶出度与溶液稳定性,充分发挥超饱和给药体系的溶解度优势。首先通过处方前研究,建立了简单可行、操作方便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比色杯法和光纤探头法测定药物含量和体外溶出度。分别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表明方法学的可行性。其次,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考察Eudragit EPO、PVP K30、Kollidon VA64、Soluplus、HPMC E5和Poloxamer 188这6种载体材料对IND的促溶作用。结果显示Eudragit EPO能急剧增加药物的溶出度,质量比为1:2的二元IND-EPO ASD5 min内的溶出即超过80%。但因溶解的药物结晶析出,随后药物浓度逐步下降。为了维持溶出药物的超饱和态,在二元IND-EPO ASD体系中引入具有抑制药物结晶析出功能的载体。溶液转移法和体外溶出度的结果显示虽然PVP K30、Kollidon VA64以及HPMC E5对药物促溶作用不大,但具有较强的抑晶作用。质量比为1:2:0.3的三元IND-EPO-PVP K30 ASD、IND-EPO-VA64 ASD和IND-EPO-HPMC E5 ASD超饱和体系能使药物在1 h内维持90%以上的溶出量,消除药物在溶出过程中的析晶现象。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粉末X射线衍射(power X-ray diffractometer,PXRD)分析,药物在三元系统中以无定形形式存在,通过加速试验证明,该三类三元IND ASD在6个月内晶型未发生变化,物理稳定性较好。同时,从促溶和抑晶方面对三元IND ASD超饱和体系的增溶机制进行了探究。Eudragit EPO能增加药物的润湿性,提高药物的溶解度,且随着Eudragit EPO用量的增加,体系中无定形态的药物比例增加。在药物与Eudragit EPO质量比为1:2条件下,药物可以完全无定形形式存在,促使体系产生高过饱和度,大大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另外,PVP K30、Kollidon VA64和HPMC E5在成核和晶体生长方面不同程度地干扰了药物的结晶沉淀。其中,在不含任何聚合物的空白溶液中,IND的诱导时间为3.40 min,在预溶有PVP K30、Kollidon VA64和HPMC E5溶液中IND诱导时间分别为70.69 min、80.89 min和31.37 min。最终,将载体材料的促溶作用及抑晶作用进行综合考量,探究其对药物的溶出与结晶沉淀的综合影响,即IND超饱和给药系统的溶出行为。首先以抑晶剂PVP K30为例,考察了抑晶载体材料对不同过饱和度体系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过饱和度体系IND-EPO 4:1 ASD和高过饱和度体系IND-EPO 1:2 ASD中,均发现PVP K30对IND超饱和给药系统中药物的溶出和沉淀具有双重影响。少量的抑晶剂加入对药物结晶产生高效的抑制作用,但过量的抑晶剂加入阻碍了药物的溶出,且抑晶剂在超饱和给药系统中对药物溶出和沉淀的这种双重作用在三元挤出物中表现更加显着。探究抑晶剂对不同过饱和度体系的溶出行为影响为超饱和给药系统的处方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减小溶出介质体积,考察IND-EPO-PVP K30 ASD、IND-EPO-VA64 ASD和IND-EPO-HPMC E5 ASD这三类超饱和体系的增溶性能。结果发现,减小介质体积会使体系达到更高的过饱和度从而发生药物沉降,但因溶出介质单一,未能预测超饱和体系在体内的动态溶出行为。最终搭建人工胃-十二指肠模型,模拟药物在体内的动态溶出过程,结果显示IND、二元IND-EPO ASD、三元IND-EPO-PVP K30 ASD、IND-EPO-VA64ASD及IND-EPO-HPMC E5 ASD在人工胃室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51、1.57、2.47、2.75和2.70 mg?min/m L,在人工十二指肠室的AUC分别为0.45、1.27、1.66、1.77和1.58mg?min/m L。这预示着较IND和二元IND ASD体系相比,三元超饱和ASD体系增加了药物胃肠道的吸收。
康晶[10](2019)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的颁布实施,废水减排、回用及零排放工作已成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90%以上的燃煤电厂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过程中产生的脱硫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是目前电厂最难处理的一类废水。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内外零排放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优化为研究目标,对5个典型燃煤电厂(A、B、C、D、E)的脱硫废水进行了水质分析和评估;通过单因素优化法研究了影响石灰-Na2CO3法去除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的因素;研究了不同因素对Mg(OH)2沉降性能的影响;在石灰-Na2CO3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考察了石灰-CO2-Na2CO3法去除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的效果;研究了 323.15~373.15K温度下脱硫废水中伪三元体系(NaCl-Na2SO4-H2O)相平衡;选择了三个不同[NaCl]/[Na2SO4]比值的脱硫废水在363.15K下进行了蒸发结晶实验;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经济性和风险性分析。研究成果如下:(1)水质分析表明:5个燃煤电厂脱硫废水pH在5.5~6.9之间,COD含量在150~1000 mg/L之间,含盐量在10000~30000 mg/L之间,其中Mg2+浓度在600~5500 mg/L之间,Ca2+浓度在700~2500 mg/L之间,存在严重的碳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镁结垢倾向,还含有较大量Na+、Cl-、SO42-、NO3-等离子,且各电厂脱硫废水中含量存在较大差异。(2)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时,石灰投加量为7.67 g/L,Na2CO3投加量为8.60 g/L;石灰乳投料时间5 min,投加晶种量4%体积,投加PAM絮凝剂300 mg/L时,氢氧化镁沉降速率达到最大,相较于未投加晶种和絮凝剂情况下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其沉降速率可提高13.9%;CO2部分代替Na2CO3,在钙离子去除率均为99%时,比传统石灰-Na2CO3法可节省2.15 g/LNa2CO3用量。处理每升废水可节省25%Na2CO3用量。(3)脱硫废水经石灰-CO2-Na2CO3法预处理后,分析其伪三元体系(NaCl-Na2SO4-H2O)相平衡得出:在323.15K到373.15K温度下,随着温度升高,溶液中Na2SO4的结晶区域扩大,NaCl的结晶区域及NaCl和Na2SO4的共饱和区减小。脱硫废水中杂质对Na2SO4溶解度会产生较大影响。在323.15K和373.15K两个温度下,NaCl在纯水和脱硫废水中的溶解度基本相同;Na2SO4在脱硫废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温下尤为明显。脱硫废水中[NaCl]/[Na2SO4]比值与温度对蒸发结晶的产品种类有较大影响。在363.15K下,当脱硫废水中[NaCl]/[Na2SO4]=1 时,分盐得到Na2SO4晶体;当脱硫废水中[NaCl]/[Na2SO4]=5 时,NaCl和Na2SO4先后析出结晶,较难实现分盐;当脱硫废水中[NaCl]/[Na2SO4]=10时,分盐得到NaCl晶体。(4)通过现金流技术和蒙特卡洛模拟分析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经济风险性得出:要使该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则发电补贴应为0.0024CNY/kWh。在此基础上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出,该项目内部收益率大于4%的概率为98.1%,大于8%的概率为61.1%。项目达到排水项目最低收益率的概率较大,项目的财务风险较低。
二、百分比浓度在析出晶体计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分比浓度在析出晶体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微结构及相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微结构特征 |
1.1.1 组织结构特征 |
1.1.2 晶体结构和缺陷结构特征 |
1.1.3 短程有序结构特征 |
1.2 过饱和渗氮层微结构特征 |
1.2.1 组织结构特征 |
1.2.2 缺陷结构特征 |
1.2.3 晶体结构特征 |
1.2.4 短程有序结构特征 |
1.3 渗氮层相稳定性及结构稳定性 |
1.4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样品制备 |
2.3 实验表征和分析 |
2.3.1 成分表征 |
2.3.2 物相表征 |
2.3.3 微结构表征 |
2.4 计算机模拟 |
2.4.1 FCC结构磁性基态 |
2.4.2 短程有序结构模拟 |
2.4.3 Fe-Cr-Ni-N合金系统势参数 |
2.4.4 径向分布函数计算 |
3 过饱和渗氮层组织结构和缺陷结构 |
3.1 引言 |
3.2 过饱和渗氮层组织结构 |
3.3 过饱和渗氮层缺陷结构 |
3.4 小结 |
4 过饱和渗氮层晶体结构 |
4.1 引言 |
4.2 过饱和渗氮层晶体结构表征 |
4.3 过饱和渗氮层晶体结构模型 |
4.4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4.5 小结 |
5 过饱和渗氮层短程有序结构 |
5.1 引言 |
5.2 过饱和渗氮层短程有序结构表征 |
5.3 含氮体系短程有序结构模拟 |
5.3.1 低氮浓度下短程有序结构 |
5.3.2 高氮浓度下短程有序结构 |
5.3.3 过饱和氮下短程有序结构 |
5.4 计算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
5.5 小结 |
6 过饱和渗氮层相稳定性及结构稳定性 |
6.1 引言 |
6.2 过饱和渗氮层亚稳相稳定化机制 |
6.3 过饱和渗氮层结构稳定性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先进硫系材料的应用及其电子显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硫系材料的物理性质及潜在应用 |
1.3 相变存储材料研究 |
1.3.1 GeSbTe类掺杂 |
1.3.2 SbTe类掺杂 |
1.3.3 Superlattice类相变存储材料 |
1.3.4 新型相变存储材料 |
1.4 热电材料性能调制 |
1.4.1 提升电学性能的策略 |
1.4.2 降低晶格热导率的策略 |
1.4.3 本征低热导率材料的探索 |
1.5 硫系热电材料研究 |
1.5.1 ⅣⅤ类硫系热电材料 |
1.5.2 Ⅴ2Ⅵ3 类硫系热电材料 |
1.5.3 ⅣⅤ-Ⅴ2Ⅵ3 伪二元类硫系热电材料 |
1.6 高熵热电材料 |
1.7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硫系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1.7.1 空位和间隙原子研究 |
1.7.2 析出相研究 |
1.7.3 原位动态研究 |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 |
2.1 引言 |
2.2 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设备和方法 |
2.2.1 薄膜制备 |
2.2.2 单晶制备 |
2.2.3 TEM样品制备 |
2.2.4 热输运和电输运测试 |
2.3 材料形貌和结构表征设备 |
2.4 透射电子显微学分析方法 |
2.4.1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定量化分析方法 |
2.4.2 径向分布函数 |
2.5 晶格热导率拟合 |
2.6 第一性原理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稀土元素Gd掺杂GST的性能和微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和表征 |
3.2.1 样品制备和标征 |
3.2.2 电性能和数据保持力 |
3.2.3 XPS表征和研究 |
3.2.4 XRD表征和研究 |
3.2.5 TEM表征和研究 |
3.3 第一性原理计算 |
3.3.1 计算方法 |
3.3.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i SbTe原位热处理的微结构演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和计算方法 |
4.2.1 样品制备和表征 |
4.2.2 透射电镜表征 |
4.2.3 径向分布函数(RDF) |
4.3 TiSbTe的形貌研究 |
4.4 TiSbTe透射电镜原位晶化研究 |
4.5 径向分布函数微结构演化研究 |
4.6 TiSbTe的晶体学研究 |
4.6.1 TiTe_2 析出相研究 |
4.6.2 TiSbTe层状结构研究 |
4.6.3 孪晶和位错等缺陷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GeTe/Sb_2Te_3 类超晶格结构研究 |
5.1 引言 |
5.2 Sb_2Te_3 的稳定六方相和亚稳立方相 |
5.3 GeTe/Sb_2Te_3 类超晶格结构制备与表征 |
5.4 热稳定性研究 |
5.4.1 Sb_2Te_3 的亚稳立方相热稳定性 |
5.4.2 失效行为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GeSb_2Te_4 的热电输运性质及其电子显微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单晶Ge Sb_2Te_4 的热电输运及其电子显微学研究 |
6.2.1 GeSb_2Te_4 单晶制备及表征 |
6.2.2 原子占位定量化 |
6.2.3 构型熵及其散射机制 |
6.2.4 第一性原理计算 |
6.2.5 非谐性 |
6.2.6 基于Debye-Callaway模型拟合晶格热导率 |
6.2.7 热电输运性质 |
6.2.8 声速及相关计算 |
6.3 GeSb_2Te_4 掺杂卤族元素碘的多晶热电性能 |
6.3.1 碘掺杂GST多晶制备 |
6.3.2 X射线结构解析 |
6.3.3 热电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3)铜冶炼尾渣中铜的硫化浮选回收机理及其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铜冶炼尾渣的危害及回收意义 |
1.1.1 铜冶炼尾渣的危害 |
1.1.2 铜冶炼尾渣的回收意义 |
1.2 铜冶炼尾渣的产生与特性 |
1.2.1 铜冶炼尾渣的产生原理 |
1.2.2 铜冶炼尾渣的成分及其处置方式 |
1.3 大冶铜冶炼尾渣及其回收利用现状 |
1.3.1 大冶铜冶炼尾渣的特点 |
1.3.2 大冶铜冶炼尾渣的处置方法 |
1.3.3 大冶铜冶炼尾渣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 溶液中离子对矿物与矿渣气浮影响的研究综述 |
1.5 量子化学在矿物与矿渣气浮领域的应用概述 |
1.6 吸附动力学在矿物与矿渣气浮领域的应用概述 |
1.7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背景及意义 |
1.7.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设备、药剂与原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实验药剂 |
2.1.3 实验原料 |
2.1.4 尾渣中典型纯矿物的制备 |
2.2 实验设计 |
2.2.1 溶解、浸出与吸附实验 |
2.2.2 铜冶炼尾渣中典型纯矿物气浮实验 |
2.2.3 实际铜冶炼尾渣气浮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测定与分析 |
2.3.2 SEM-EDS测定 |
2.3.3 液相中离子种类及浓度测定 |
2.3.4 Zeta电位测定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 |
2.3.6 紫外分光光度计 |
2.4 理论计算原理与软件平台 |
2.4.1 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与软件平台 |
2.4.2 吸附动力学计算理论基础 |
第3章 铜冶炼尾渣气浮溶液中离子的析出与吸附行为对气浮的影响研究 |
3.1 铜冶炼尾渣浸出液中离子种类与水合形态分析 |
3.2 铜冶炼尾渣中各离子来源与析出特性分析 |
3.3 铜冶炼尾渣中典型纯矿物的溶解度测定 |
3.4 水溶液中主要离子的吸附研究 |
3.5 含铜纯矿物气浮回收条件实验 |
3.5.1 冰铜气浮条件优化 |
3.5.2 氧化铜气浮条件优化 |
3.5.3 金属铜气浮条件优化 |
3.6 铜、铁离子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
3.6.1 铜离子对气浮的影响 |
3.6.2 铁离子对气浮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冶炼尾渣含铜矿物晶体结构计算与再构表面硫化机理研究 |
4.1 铜冶炼尾渣主要含铜矿物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
4.1.1 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理论基础与参数设定 |
4.1.2 结构模型 |
4.1.3 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 |
4.1.4 Mulliken布居分析 |
4.2 冰铜模型的表面结构与再构 |
4.3 冰铜结构模型的表面吸附 |
4.3.1 冰铜(001)-S表面吸附位 |
4.3.2 吸附能 |
4.3.3 (001)-S表面吸附后Mulliken布居 |
4.3.4 态密度和局部态密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铜、铁离子对铜冶炼尾渣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 |
5.1 铜、铁离子对纯矿物表面电位的影响 |
5.1.1 铜、铁离子对冰铜表面电位的影响 |
5.1.2 铜、铁离子对氧化铜表面电位的影响 |
5.1.3 铜、铁离子对金属铜表面电位的影响 |
5.2 硫化和活化——硫化过程中铜、铁、硫组分的变化规律 |
5.2.1 铜、铁、硫组分的浓度在冰铜硫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5.2.2 铜、铁、硫组分的浓度在氧化铜硫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5.2.3 铜、铁、硫组分的浓度在金属铜硫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5.3 含铜物质表面的XPS分析 |
5.3.1 冰铜吸附铜、铁、硫离子前后的XPS分析 |
5.3.2 氧化铜吸附铜、铁、硫离子前后的XPS分析 |
5.3.3 金属铜吸附铜、铁、硫离子前后的XP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冰铜对黄药的吸附作用机理 |
6.1 吸附动力学原理 |
6.1.1 吸附类型与影响因素 |
6.1.2 吸附平衡及吸附等温线的模型 |
6.1.3 吸附动力学 |
6.1.4 吸附热动力学 |
6.2 丁基黄药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6.2.1 吸附研究实验方案 |
6.2.2 丁基黄药的吸附曲线 |
6.2.3 丁基黄药的吸附动力学拟合 |
6.2.4 溶液温度为4℃时的拟合曲线 |
6.2.5 溶液温度为10℃时的拟合曲线 |
6.2.6 溶液温度为20℃时的拟合曲线 |
6.2.7 溶液温度为40℃时的拟合曲线 |
6.3 丁基黄药的吸附热动力学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际铜冶炼尾渣铜回收工艺优化设计 |
7.1 铜冶炼尾渣细度实验 |
7.1.1 尾渣细度曲线的制定 |
7.1.2 细度气浮实验 |
7.2 粗选条件实验 |
7.2.1 pH条件实验 |
7.2.2 硫化钠用量条件实验 |
7.2.3 调整剂种类条件实验 |
7.2.4 调整剂用量条件实验 |
7.2.5 浮选剂用量条件实验 |
7.2.6 起泡剂用量条件实验 |
7.2.7 粗选条件实验小节 |
7.3 粗精矿细度条件实验 |
7.4 精选条件实验 |
7.5 气浮闭路实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过程中颗粒粘结与调控的跨尺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的研究背景 |
1.1.1 炼铁工艺未来发展的趋势 |
1.1.2 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
1.2 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的发展过程 |
1.2.1 国内外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发展过程和现状 |
1.2.2 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流态化直接还原过程中颗粒粘结失流的研究现状 |
1.3.1 颗粒粘结失流的机理模型 |
1.3.2 颗粒粘结失流的影响因素 |
1.3.3 颗粒粘结失流的抑制方法 |
1.3.4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新生金属铁的形貌特征和形成的微观机理过程 |
2.1 引言 |
2.2 第一性原理计算 |
2.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2 FeO的还原和Fe离子的扩散过程中的结构和能量变化 |
2.2.3 CO和 H_2 分子与FeO中铁离子的相互作用力 |
2.2.4 铁晶须生长的微观机理过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实验验证 |
2.3.1 实验设备与条件 |
2.3.2 等温条件下Fe O表面上CO和 H_2 的吸附量的差异 |
2.3.3 等温条件下新生铁的形貌特征与混合气体中CO/H_2配比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CO与H_2分子在颗粒表面的竞争还原行为 |
3.1 引言 |
3.2 分子动力学计算 |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2 CO和 H_2 分子在FeO表面扩散运动的微观过程 |
3.2.3 影响CO和H_2分子在铁氧化物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因素 |
3.3 实验验证 |
3.3.1 实验设备与条件 |
3.3.2 CO和 H_2在Fex O表面的吸附常数的测量 |
3.3.3 CO和 H_2 分子在Fex O表面的吸附常数随还原反应进程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相场法模拟铁晶须的生长过程 |
4.1 引言 |
4.2 相场法 |
4.2.1 相场原理 |
4.2.2 铁晶须生长模型的建立 |
4.2.3 控制方程 |
4.2.4 模型参数和几何结构的设置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铁晶须在介尺度下的生长过程 |
4.3.2 CO浓度对铁晶须生长的影响 |
4.3.3 气体对流过程对铁晶须生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直接还原过程中颗粒粘结的机理和流化区间的预测 |
5.1 引言 |
5.2 颗粒粘结模型的建立 |
5.2.1 颗粒粘结的原因和形成条件 |
5.2.2 固桥力的计算和表面粘度的测量 |
5.2.3 曳力模型的计算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设备与条件 |
5.3.2 新生铁表面粘度的测量 |
5.3.3 新生铁表面铁原子的扩散 |
5.3.4 颗粒团聚的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6 CFD-DEM方法耦合还原反应和传热过程模拟流化床内颗粒粘结行为 |
6.1 引言 |
6.2 CFD-DEM模拟计算方法和控制方程 |
6.2.1 气体流动控制方程 |
6.2.2 颗粒运动控制方程 |
6.2.4 气固相控制方程的耦合方法 |
6.2.5 传热和化学反应控制方程 |
6.3 几何模型和参数设置 |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1 颗粒在流态化还原过程中的流动,传质和传热行为 |
6.4.2 颗粒在流态化还原过程中的团聚行为 |
6.4.3 气体组分和温度与对流化床内颗粒团聚行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H_2催化CO在颗粒新生铁表面析碳的机理过程和控制方法 |
7.1 引言 |
7.2 第一性原理计算 |
7.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7.2.2 新生铁表面CO裂解析碳路径的研究 |
7.2.3 H_2分子对CO在新生铁表面析碳的催化机理 |
7.3 实验验证 |
7.3.1 实验设备与条件 |
7.3.2 CO在新生铁表面裂解吸附的动力学模型 |
7.3.3 新生铁表面附碳的过程 |
7.3.4 新生铁表面附碳速率的控制 |
7.3.5 H_2浓度对颗粒表面碳壳层形成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吉林西部盐渍土冻结温度预测及水盐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冻结过程中水盐迁移研究 |
1.2.2 土体冻结温度研究 |
1.2.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用土样基本性质 |
2.1 试样来源 |
2.2 乾安盐渍土的工程性质 |
2.2.1 土样物质组成特征 |
2.2.2 土样基本理化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aHCO_3盐渍土冻结温度预测及水盐相变过程分析 |
3.1 NaHCO_3盐渍土冻结温度理论推导 |
3.1.1 热力学基础 |
3.1.2 土中水和冰的热力学平衡 |
3.1.3 土中含盐量对冻结温度的影响 |
3.1.4 土体孔隙对冻结温度的影响 |
3.1.5 NaHCO_3盐渍土冻结温度预测 |
3.2 NaHCO_3盐渍土降温过程中的相变过程 |
3.2.1 NaHCO_3水溶液二元体系相图 |
3.2.2 NaHCO_3盐渍土降温过程中的相变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HCO_3盐渍土冻胀变形及冻土构造特征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验仪器 |
4.1.2 试验参数确定 |
4.1.3 试验方案设计 |
4.2 冻胀变形特征 |
4.3 NaHCO_3盐渍土的冻土构造特征 |
4.3.1 冻土构造纵剖面 |
4.3.2 冻土构造横剖面 |
4.3.3 冻结锋面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HCO_3盐渍土冻结过程中水盐迁移规律 |
5.1 试样中温度场变化规律 |
5.2 试样中水分迁移规律 |
5.2.1 未冻水变化过程 |
5.2.2 水分重分布 |
5.3 试样中盐分迁移规律 |
5.3.1 溶解相盐分变化过程 |
5.3.2 盐分重分布 |
5.4 水盐迁移与冻胀变形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aHCO_3盐渍土水盐迁移数值模拟 |
6.1 正冻结NaHCO_3盐渍土一维水热盐耦合模型 |
6.1.1 基本假定 |
6.1.2 水分运动方程 |
6.1.3 热量传输方程 |
6.1.4 盐分迁移方程 |
6.1.5 水热盐迁移耦合模型 |
6.2 模型数值求解和结果检验 |
6.2.1 模型描述 |
6.2.2 温度场变化 |
6.2.3 水分重分布 |
6.2.4 盐分重分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近程序模型的铜合金导电和强度性能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关键名词解释 |
1 绪论 |
1.1 铜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导电和强度的矛盾 |
1.2 铜合金的导电性能 |
1.2.1 导电理论的发展 |
1.2.2 电导率(电阻率)的理论计算 |
1.2.3 导电性能的结构根源:化学近程序结构 |
1.3 铜合金的强化机理 |
1.3.1 固溶强化 |
1.3.2 析出强化 |
1.3.3 强度的结构根源:化学近程序结构 |
1.4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在近程序描述中的应用 |
1.4.1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的发展 |
1.4.2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在描述固溶体合金中的应用 |
1.4.3 Cu-Ni-M固溶体合金设计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Cu-Ni-Mo合金的电阻率与成分的定量关联 |
2.1 Cu-Ni-Mo合金的前人工作总结及模型应用 |
2.1.1 Cu-Ni-Mo合金的前人工作总结 |
2.1.2 团簇模型与近程有序参数 |
2.1.3 团簇模型与电阻率 |
2.1.4 电阻率与合金化的关系 |
2.2 Cu-Ni-Mo合金的组织结构状态及其电阻率 |
2.2.1 团簇固溶及Ni原子固溶状态 |
2.2.2 Mo单质析出状态 |
2.3 剩余电阻率的定量分析 |
2.3.1 近程序模型的应用 |
2.3.2 近程序模型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Cu-Ni-Mo合金的强度与电阻率的关联 |
3.1 强度和导电性的结构同源性 |
3.2 晶格常数与固溶模型 |
3.3 剩余硬度的定义及其与成分的定量关联 |
3.4 Cu-Ni-Mo合金的性能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4 强阻比与铜合金的成分性能分区 |
4.1 Cu-Ni-Mo合金的特征参量 |
4.2 铜合金的特征参量—强阻比 |
4.3 铜合金的导电—强度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5.3.1 强阻比与复相模型 |
5.3.2 其它性能与成分的定量关联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用铜合金的导电性能和抗拉强度 |
附录B 原子和离子半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磷酸钠间歇及连续结晶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结晶过程简介 |
1.2 间歇结晶过程简介 |
1.3 连续结晶过程简介 |
1.4 磷酸钠物质介绍 |
1.5 磷酸钠结晶过程的具体问题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磷酸钠结晶基础数据的测定 |
2.1 磷酸钠溶解度的测定 |
2.1.1 文献综述 |
2.1.2 溶解度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4 溶解度测定实验结果 |
2.2 磷酸钠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升高 |
2.2.1 沸点升高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2 沸点升高测量实验结果 |
2.3 磷酸钠溶的比热容测定 |
2.3.1 比热容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
2.3.2 比热容测定实验结果 |
2.4 磷酸钠溶液粘度的测定 |
2.4.1 粘度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
2.4.2 粘度测定实验结果 |
第三章 磷酸钠间歇结晶过程的优化 |
3.1 模型的建立 |
3.2 研究方法 |
3.3 实验研究 |
3.3.1磨损实验 |
3.3.2 测定Kmax |
3.3.3 降温曲线效果的对比验证 |
3.4 实验结果 |
3.4.1 磨损实验结果 |
3.4.2 Kmax测定结果 |
3.4.3 计算gmax及优化后的冷却曲线 |
3.4.4 降温曲线效果的对比验证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二次成核对于磷酸钠连续结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1 二次成核 |
4.1.1 二次成核现象 |
4.1.2 二次成核机理 |
4.1.3 二次成核阈值与晶体生长机理之间的关系 |
4.1.4 展望 |
4.2 连续结晶系统的稳定性 |
4.2.1 连续结晶过程中不稳定行为的数学分析 |
4.2.2 连续结晶过程中不稳定行为的理论分析 |
4.2.3 磷酸钠连续结晶过程不稳定范围的测定 |
4.3 连续结晶稳态操作范围对于晶体形状的影响 |
4.4 连续结晶过程操作参数对于产品晶型的影响 |
4.4.1 文献综述 |
4.4.2 操作参数对于产品晶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酸钠结晶动力学的测定 |
5.1 文献综述 |
5.1.1 成核 |
5.1.2 晶体的生长 |
5.1.3 二次过程 |
5.2 结晶过程模型 |
5.2.1 结晶过程模型 |
5.2.2 结晶动力学拟合步骤 |
5.3磷酸钠结晶动力学测定实验 |
5.4 磷酸钠动力学测定实验结果 |
5.4.1 磷酸钠连续结晶进料浓度验证 |
5.4.2 磷酸钠连续结晶实验结果与数据的预处理 |
5.4.3 磷酸钠晶体生长速率模型的选择 |
5.4.4 磷酸钠晶体的生长动力学 |
5.4.5 磷酸钠晶体的成核以及破碎动力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磷酸钠连续结晶过程的工业化 |
6.1 磷酸钠连续结晶过程的特点以及设计目标 |
6.2 结晶方式的选择 |
6.3 停留时间以及温度的选择 |
6.4 磷酸钠连续结晶中细晶消除操作对于结晶过程的影响 |
6.4.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6.4.2 实验结果预处理 |
6.4.3 实验结果 |
6.4.4 小结 |
6.5 磷酸钠连续结晶过程中非均匀出料对于结晶过程的影响 |
6.5.1 实验装置和步骤 |
6.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3 小结 |
6.6 连续结晶器的选择 |
6.7 磷酸钠连续结晶的工业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符号说明 |
附录 B 动力学测定实验中的各阶矩量 |
附录 C 粒子群算法计算出的矩量的求积节点及权重 |
附录 D 粒度相关生长的粒数衡算方程的坐标变换 |
附录 E 工程化成果应用证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低温用海洋工程用钢多相组织调控及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海洋工程用钢概述 |
2.1.1 海洋工程用钢的分类 |
2.1.2 海洋工程用钢的性能要求 |
2.2 协变相变产物的晶体学特征与力学性能 |
2.2.1 协变相变组织的晶体学特征 |
2.2.2 大角度晶界对韧性的影响 |
2.2.3 组织可视化和定量化研究 |
2.3 多相组织调控 |
2.3.1 TMCP工艺 |
2.3.2 合金元素的作用 |
2.3.3 铁素体和贝氏体/马氏体多相钢 |
2.3.4 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多相钢 |
2.3.5 含残余奥氏体多相钢 |
2.4 本章小结及课题研究方向 |
3 临界变形对多相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钢的化学成分和TMCP工艺 |
3.1.2 力学性能测试 |
3.1.3 显微组织观察 |
3.2 显微组织及晶体学特征研究 |
3.2.1 试验钢的组织形貌学表征 |
3.2.2 合金元素在多相组织中的分布 |
3.3 贝氏体/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分析 |
3.3.1 贝氏体/马氏体的晶体学表征及原奥氏体重构 |
3.3.2 临界变形对贝氏体/马氏体变体选择的影响 |
3.4 试验钢的力学行为研究 |
3.4.1 力学性能 |
3.4.2 低温回火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变形制度对多相钢相变行为及低温韧性的影响 |
4.1 化学成分及TMCP工艺 |
4.2 显微组织特征 |
4.2.1 试验钢的组织形貌学表征 |
4.2.2 EBSD分析 |
4.3 力学性能分析 |
4.4 贝氏体/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分析 |
4.4.1 贝氏体/马氏体的晶体学表征及原奥氏体重构 |
4.4.2 显微组织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4.5 CGHAZ中的针状铁素体 |
4.5.1 冷速对CGHAZ的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 |
4.5.2 CGHAZ中相变组织的晶体学表征及原奥氏体重构 |
4.5.3 CGHAZ中针状铁素体的原位观察 |
4.6 小结 |
5 Nb含量对铁素体和贝氏体多相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1 化学成分及TMCP工艺 |
5.2 显微组织特征 |
5.2.1 多相组织微观形貌 |
5.2.2 Nb含量对试验钢中析出物的影响 |
5.3 定量实验 |
5.4 Nb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5.4.1 力学性能 |
5.4.2 Nb含量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小结 |
6 大厚度海洋工程用钢性能均匀性调控 |
6.1 化学成分及TMCP工艺 |
6.2 显微组织 |
6.2.1 热轧板的显微组织 |
6.2.2 临界热处理后的组织 |
6.2.3 残余奥氏体状态 |
6.3 力学性能分析 |
6.4 残余奥氏体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6.4.1 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 |
6.4.2 残余奥氏体对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 |
6.5 小结 |
7 结论 |
8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吲哚美辛超饱和给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质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案与目的 |
1.3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超饱和给药系统的种类 |
2.1.1 无定形固体分散体系 |
2.1.2 成盐或成共晶 |
2.1.3 乳化制剂 |
2.2 抑晶剂分类 |
2.2.1 聚合物 |
2.2.2 表面活性剂 |
2.2.3 环糊精 |
2.3 抑晶剂的作用机制 |
2.3.1 氢键作用 |
2.3.2 疏水作用力 |
2.3.3 聚合物分子量和空间位阻 |
2.3.4 溶液的粘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处方前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与操作 |
3.2.1 吲哚美辛含量测定方法学 |
3.2.2 吲哚美辛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 |
3.2.3 固体分散体药物含量测定 |
3.2.4 溶出度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吲哚美辛含量测定方法学 |
3.3.2 吲哚美辛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吲哚美辛超饱和给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与操作 |
4.2.1 二元超饱和给药系统制备 |
4.2.2 载体材料抑晶功能的考察 |
4.2.3 三元超饱和给药系统制备 |
4.2.4 热熔挤出工艺稳定性考察 |
4.2.5 物相鉴别 |
4.2.6 稳定性考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元超饱和给药系统制备 |
4.3.2 载体材料抑晶功能的考察 |
4.3.3 三元超饱和给药系统制备 |
4.3.4 热熔挤出工艺稳定性考察 |
4.3.5 物相鉴别 |
4.3.6 稳定性考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吲哚美辛超饱和给药系统的增溶机制探究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 方法与操作 |
5.2.1 Eudragit EPO促溶机制 |
5.2.2 PVP K30/Kollidon VA64/HPMC E5 抑晶机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Eudragit EPO促溶机制 |
5.3.2 PVP K30/Kollidon VA64/HPMC E5 抑晶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吲哚美辛超饱和给药系统的溶出行为考察 |
6.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1.1 实验药品 |
6.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 方法与操作 |
6.2.1 抑晶剂对不同过饱和度的IND-ASD溶出行为的影响 |
6.2.2 介质体积减小对IND超饱和系统溶出行为的影响 |
6.2.3 IND超饱和系统在人工胃-十二指肠模型中的溶出行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抑晶剂对不同过饱和度IND超饱和系统溶出行为的影响 |
6.3.2 介质体积减小对IND超饱和系统溶出行为的影响 |
6.3.3 IND超饱和系统在人工胃-十二指肠模型中的溶出行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脱硫废水特点 |
1.2 脱硫废水处理工艺 |
1.2.1 废水预处理工艺 |
1.2.2 废水浓缩减量工艺 |
1.2.3 废水零排放工艺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质分析 |
2.1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质 |
2.2 脱硫废水结垢倾向分析 |
2.3 脱硫废水腐蚀倾向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脱硫废水预处理试验 |
3.1 试验与方法 |
3.1.1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1.2 石灰-Na_2CO_3法预处理脱硫废水试验 |
3.1.3 氢氧化镁沉降分析 |
3.1.4 石灰-CO_2-Na_2CO_3法预处理脱硫废水试验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石灰-Na_2CO_3法去除脱硫废水中Ca~(2+)、Mg~(2+)影响因素 |
3.2.2 氢氧化镁沉降性能影响因素 |
3.2.3 石灰-CO_2-Na_2CO_3法去除脱硫废水中Ca~(2+)、Mg~(2+)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脱硫废水伪三元体系(NaCl-Na_2SO_4-H_2O)相平衡 |
4.1 试验方法与仪器 |
4.1.1 相平衡测定方法 |
4.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4.1.3 试验装置 |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2.1 脱硫废水伪三元体系(NaCl-Na_2SO_4-H_2O)相平衡测定 |
4.2.2 脱硫废水蒸发结晶过程相图分析 |
4.2.3 不同[NaCl]/[Na_2SO_4]比值脱硫废水的蒸发结晶 |
4.3 本章小结 |
5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经济性和风险性评价 |
5.1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经济性与风险性评价 |
5.1.1 经济性分析方法 |
5.1.2 风险性分析方法 |
5.2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经济性分析 |
5.2.1 项目总投资估算 |
5.2.2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5.3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风险性分析 |
5.3.1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风险变量分析 |
5.3.2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风险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百分比浓度在析出晶体计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奥氏体不锈钢过饱和渗氮层微结构及相稳定性研究[D]. 仝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2]先进硫系材料的应用及其电子显微学研究[D]. 陈永金.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3]铜冶炼尾渣中铜的硫化浮选回收机理及其工艺优化研究[D]. 潘庆庆.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4]流态化直接还原炼铁过程中颗粒粘结与调控的跨尺度关系的研究[D]. 鲁峰. 重庆大学, 2019(01)
- [5]吉林西部盐渍土冻结温度预测及水盐迁移规律研究[D]. 陈宗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近程序模型的铜合金导电和强度性能关联[D]. 李鸿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磷酸钠间歇及连续结晶过程的研究[D]. 张得江. 天津大学, 2018(06)
- [8]低温用海洋工程用钢多相组织调控及力学行为研究[D]. 孙明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9]吲哚美辛超饱和给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质考察[D]. 李梦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康晶.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