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梁琛岳,温泉波,赵英利[1](2014)在《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L型构造岩构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提出松辽盆地西缘与大兴安岭东缘的边界断裂带,又称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中亚造山带东段。断裂带呈NNE走向,沿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交界,一直向南延伸至河北省境内与平场-桑园大断裂相接,全长1200km。该断裂带传统认识上被认为是一条NNE向的大型正断层或拆离断层。目前对于断裂带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北段的嫩江断裂,但侧重区域地球物理方面,通过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深反射剖面研究确定了断裂带的走向、展布位置,及伸展拆离断层或大型低角度正断层的性质;其南段断裂带(红山-八里罕断裂)的研究,主要与喀喇沁隆起的形成时间、性质、演化阶段等方面相联系;然而对断裂带中段的嫩江-八里罕断裂的研究少有报道。近期,我们报导了嫩江-白令海断裂带岭下及白城地区发现的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并同断裂带南段的红山-八里罕断裂带楼子店地区进行系统的对比。通过对岭下地区韧性剪切带详细的野外调查、构造要素测量、显微构造研究、同构造变形岩石的有限应变分析、石英EBSD组构分析以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我们认为岭下韧性剪切带与楼子店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一致,证实了红山-八里罕断裂带至少可以向北延伸至中段岭下地区,其性质同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并具有相同的早期走滑时限(130Ma)。本次,我们进一步对嫩江-白令海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地区韧性剪切带进行研究,通过对带内韧性变形岩石构造要素系统测量和统计、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其岩石类型属L型构造岩,具左行剪切特征。综合分析发现除构造岩的类型(岭下与楼子店地区发育S-L型构造岩),其余与岭下与楼子店地区韧性剪切带性质相同。另外,年代学表明L型花岗质岩石中发育的锆石,1)呈自形具有致密的韵律环带,且Th/U比值介于0.06至1.25之间,显示了岩浆成因特点;2)年龄大体分为两个区间258403Ma(n=5)和207174Ma(n=15,加权平均年龄为190.0±6.1Ma);3)较老年龄258403Ma的锆石普遍具有"核-边"结构,证实了该区域存在多期古生代岩浆事件。207174Ma的锆石中,两粒锆石呈现190Ma核部年龄,反映了区域内曾经历了早侏罗世的一次强烈的岩浆侵入事件,此后尼尔基地区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侏罗世(170Ma),而并非是前人认为的二叠纪。白云母激光40Ar/39Ar年代学显示了一个稳定的年龄坪为158.99±0.61Ma。通过显微构造的观测发现长石残斑与S-C组构指示了左行韧性剪切特征,其动态重结晶主要为膨凸式特点(BLG)。而石英颗粒边界相嵌现象明显,为亚晶粒旋转(SR)向颗粒边界迁移(GBM)重结晶过渡阶段。综合长石和石英的重结晶特征指示,其变质条件为高绿片岩相,变形温度在500℃左右,显然高于白云母的封闭温度(300400℃),故此我们认为尼尔基左行韧性剪切带的快速隆升时间应为中晚侏罗世(158.99±0.61Ma)。结合最新发表的东北地区黑龙江蓝片岩(前人称之"黑龙江群")与郯庐断裂带北段两个分支(佳依断裂与敦密断裂)的年代学数据,以及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速度和方向的相关证据,我们认为1)嫩江-八里罕断裂可能经历了三期变形演化阶段,包括中-晚侏罗世左行伸展走滑阶段(160Ma),早白垩世中期左行走滑/斜滑剪切阶段(130Ma)及早白垩世晚期的伸展阶段;2)两期走滑剪切阶段与郯庐断裂带及其北段两个分支具有相似性,其中早期160Ma的走滑剪切事件相对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时间(170Ma)晚近10Myr;3)松辽盆地形成早期受到中-晚侏罗世的左行走滑断裂的控制,该左行走滑断裂的成因应归功于侏罗纪时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快速的斜向俯冲有关。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邹运鑫,李伟,梁琛岳[2](2012)在《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性质、时间及其位移量》文中提出松辽盆地的西缘边界断裂带,又称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大兴安岭的东缘,传统认识上认为其为一条NNE向的大型正断层或拆离断层.通过对断裂带中南段楼子店,岭下地区韧性变形岩石构造要素系统测量和统计,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测量,石英组构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和变形带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证实断裂带南段楼子店地区与中段岭下地区变形岩石具有相同的变形组构特征,应为同一断裂带同期变形的产物,初步确定了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在早白垩世早期(130 Ma)曾经历左行走滑变形阶段;通过对断裂带两侧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和倭勒根岩群展布的研究,确定嫩江-八里罕断裂带的现今累计走滑位移量在4050 km之间.
李海龙[3](2018)在《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桐柏—大别造山带是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可分为桐柏、西大别和东大别三段。本文利用构造地质学、变质岩石学以及同位素热年代学等方法,分别对上述三段及两侧边界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桐柏—浒湾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侧,是—条左旋平移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发育糜棱岩、超糜棱岩以及强直(构造)片麻岩等强变形岩石。该剪切带内多发育杆状构造体,且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值Rxz在1.80~2.04之间,平均值为1.95,涡度值Wk在0.82~0.90之间,平均值为0.86,均大于0.75,说明桐柏—浒湾剪切带是一条以简单剪切为主的韧性剪切带。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为38.3~41.1km,分维值D为1.207~1.302之间,从剪切带的核部向边部,颗粒粒径和分维值的变化是逐渐变大的。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差异应力值为23.58~46.98MPa之间,应变速率为1.70×10-11~9.7-4×10-11s-1。差异应力与应变速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都随着从剪切带的核部到边部慢慢变小。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约为T=560~684℃,P=0.6~0.9GPa,属于高角闪岩相,处于中地壳流变层位置。通过与商丹断裂带以及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对比得知,桐柏—浒湾剪切带为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西延部分,而非商丹断裂带的东延。殷店—马垅剪切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侧,是一条右旋平移的韧性剪切带,有限应变值Rxz为1.75~2.03,平均为1.89,涡度值在0.88~0.93之间,平均值为0.90,均大于0.75。利用共生的角闪石和斜长石得到殷店—马垅剪切带形成条件为T=581~680℃,压力P约为0.66GPa,为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形成深度大致在15~30km,是中、下地壳流变的产物。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两条剪切带本是同一条剪切带,相当于一个强构造层,由于挤压隆升使得剪切带随着造山带形成背形构造,经过后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只保留了桐柏—大别杂岩南北两翼剪切边界。桐柏造山带是一个大型的背形构造,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除此之外,桐柏造山带还发育大量的L构造岩和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结构,层之间通过滑脱连接,滑脱面上具有矿物拉伸线理和热擦痕。这些现象说明桐柏造山带背形核部的桐柏杂岩表现出了很强的流变学特征。桐柏杂岩北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两条剪切带运动学方向相反,相对之下,桐柏杂岩的流变方向则是由西向东进行。两个剪切带内都发育大型的杆状构造体,杆状构造体具有圈层状结构。桐柏造山带中杆状构造体和L构造岩是在平行于造山带的流变作用下形成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是桐柏造山带下地壳物质在挤压背景下发生平行造山带向东侧向流变的上部边界,只是造山带上覆的部分被剥蚀,只保留了北侧的桐柏—浒湾韧性剪切带、南侧的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以及顶部的太白顶剪切带。准确地说,桐柏造山带在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挤压背景下的向东挤出不是一个整体的挤出,而是有层次的差异流变,在流变的同时,层与层之间会发生滑动,而滑脱面就是滑动的润滑剂。西大别造山带的形态为一个枢纽向西倾伏的巨型背形构造,且有圈层结构,层间存在滑脱面。西大别地区至少存在着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是南北边界剪切带的形成,第二期是层间滑脱面和榴辉岩透镜体的形成,第三期是晚期的岩体侵入。西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的挤压,真实地记录了西大别造山带形成时的古应力状态,对应着三期变形的第一期。有限应变测量结果显示,从北向南岩石的变形强度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这种强弱变形带交替出现的规律。西大别造山带中新县—红安地区岩石的变形条件为T=450~620℃,P=1.0~1.6GPa,属于高压蓝片岩相到榴辉岩相。锆石LA-ICP-MS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西大别地区至少遭受两期岩浆入侵事件,第一期在750Ma左右,这个年龄(约0.8Ga)记录的是扬子板块特征事件。第二期在143Ma左右,这表示西大别地区在晚侏罗世就已经有岩浆活动,这与在桐柏山地区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东大别造山带是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广泛发育构造片麻岩以及糜棱岩的杆状构造体,记录了大别杂岩的流变学特征。东大别造山带大别杂岩北界的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南界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而且东大别造山带内靠近南北剪切带的岩石分别表现出了与相应剪切带相同的运动学特征,这与在西大别造山带所得到的结果是吻合的。从运动学上限定了大别杂岩是由西向东发生流变的。应力场的统计结果可知,东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NE-SW和NW-SE两个方向上的挤压以及顺造山带的拉伸。东大别造山带是受特提斯构造体制和太平洋构造体制两种体制的影响。付林图解显示应变椭球体属于单轴雪茄型,说明东大别造山带是以剪切拉伸变形为主的,单轴拉伸作用较垂向共轴组分更大,暗示了东大别造山带的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平行于造山带的拉伸和垂直于造山带的挤压影响。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变强度从北到南出现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的变化规律。也即在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与殷店—马垅剪切带之间的岩石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的变化规律,两边的强变形带对应的分别是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和殷店—马垅剪切带,而中间强变形带则对应的是强流变带,该强流变带的位置位于东大别山的核部。东大别造山带构造片麻岩的流变环境约为T=720℃~740℃,P=0.75~0.90GPa,属于高角闪岩相—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大别山在碰撞造山后期发生了近水平东西向沿造山带的塑形流变,导致大别山中片麻理均为NWW-SEE走向,并且线理也是沿造山带的走向,本文认为塑形流变的时间在210±10Ma左右,后期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改造了大别山原有的NWW-SEE向构造,使得大别山东端片麻理走向出现NE向转变,尤其在大别山东北缘这个特殊地理位置体现的明显。综上本文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在几何学形态上表现为一个巨型的背形构造,在碰撞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挤压的力作用,并且背形构造在垂向上具有分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连接,根据滑脱面上的拉伸线理和热擦痕可以知道层与层之间是发生滑动的。殷店—马垅剪切带和晓天—磨子潭剪切带是背形构造中的一个构造层,在南北两大板块挤压背景下,随着桐柏—大别造山带背形构造的形成而形成的。由于后期的风化剥蚀,造山带背形构造顶部的部分被剥蚀,使得桐柏杂岩体和大别杂岩体出露,故而只在背形构造的两侧保留着两个剪切带。根据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年代学分析知道,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管状流变从晚三叠世(210Ma)开始,这时的流动是深部的塑性流变,在180Ma左右达到高峰期。管状流变中期由于差异流变界限的存在剪切带(~170Ma)形成,桐柏—大别杂岩继续由西向东发生管状流变,桐柏—大别造山带中最开始在150Ma左右发生了小规模岩浆活动,直到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之前(~140Ma)剪切带活动和管状流变才慢慢衰减停止。随后岩浆活动开始强烈,一直到130Ma以后,岩浆活动开始减弱,伸展构造开始强烈,一直到90Ma左右,桐柏—大别造山带基本定型。在后期新生代的风化剥蚀作用下以及小规模的构造活动改造,使得桐柏—大别造山带形成了当今的构造格局。
严乐佳,朱光,林少泽,赵田[4](2014)在《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规律与机制》文中认为通过对沂沭断裂带活断层的结构与几何学特征、活动型式与时间、断层擦痕反演应力场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对其活动机制和时间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呈现为大型的活动构造带,主体上由四条主干活断层组成,各活断层主要表现为逆右行平移.它们的断层活动性总体上表现为东强西弱与南强北弱的特点.通过对该断裂带内一系列活断层擦痕反演应力场分析,表明新构造活动期的区域应力状态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详细的野外调查表明,沂沭断裂带浅部活断层的形成机制为直接复活、隐伏断层扩展、反向断层复活与截切断层复活四种类型,以前两类为主,主要利用早期地堑边界四条主干断裂的复活与扩展而形成浅部的活断层.
李洪奎[5](2010)在《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针对沂沭断裂带的研究现状和金矿勘查取得的成果,应用大陆动力学研究方法与成矿理论,采用野外调查与资料研究相结合、重点金矿区解剖与重要样品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解析构造研究的基础入手,对沂沭断裂带的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对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沂沭断裂带是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的具“二堑夹一垒”构造样式的组合型断裂。航磁△T异常图显示为一系列北北东-北东向线状和串珠状异常带,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表现为北北东走向的重力梯度带。带内结晶基底的构造线方向与带两侧基底岩系具完全不同的构造特征,并控制着地层的展布和岩浆岩的发育程度。通过详细的构造剖面研究,沂沭断裂带活动方式于不同时期不同区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造成兼具韧性与脆性、挤压与引张、左旋与右旋等性质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探测资料,沂沭断裂带既具有深大断裂的切幔特征,又表现为浅层次的铲式断裂,在经历了漫长而多期的构造运动后,使之构造形态变得极为复杂。沂沭断裂带形成始于新元古代,当时具有古沂沭裂谷的性质,晋宁运动使古沂沭裂谷闭合,形成鲁东、鲁西统一的古陆。断裂带两侧地壳产生差异运动,鲁东地区长期隆起,以剥蚀为主,仅局部有些海相沉积。海西-印支期运动之后,原东西向构造线改变为北东向、北北东向的构造型式。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开始了由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阶段,中生代是我国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强烈活动阶段,致使中国东部发生地幔置换作用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同时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夹持下的秦-祁-昆洋盆消亡碰撞造山,使沂沭断裂带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化并发生大规模的左行平移,以及其后的推覆、右行平移及张裂作用。在这一大的构造背景下,沂沭断裂对该地区的构造格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以及矿产的形成与分布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太平洋板块不断俯冲,沂沭断裂带处在大陆活动边缘裂谷中。上地幔深熔岩浆不断由该带涌出,为成矿送来矿源和热源。而在它的东侧由于板块热作用,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大量的多期次的花岗质岩石,成为胶东金矿成矿的重要母体。’沂沭断裂带在古近纪时以左行平移为主伴有张裂,后期演化成裂谷;新近纪为左行平移,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第四纪则表现为差异性升降运动。沂沭断裂带强烈活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三大板块即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太平洋板块向NWW俯冲的大背景下,导致了沂沭断裂带的活化并发生左行平移,其最大平移距离超过300Km。新生代则以拉张、挤压(兼扭动)交替进行为特征,形成具裂谷特征的构造格架。沂沭断裂带内金矿按成因可分为岩浆期后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潜火山热液爆发角砾岩型和沉积型五种类型。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分布于沂水-汤头断裂带内,矿(化)体多赋存于糜棱岩化花岗岩、花岗质碎裂岩和绿泥片岩中,矿与非矿界线不清,矿体的圈定由样品分析结果确定,矿体形态多受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控制。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基底岩系或中生代岩体内的断裂裂隙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矿体为含金黄铁矿化石英脉。接触交代型金矿床成矿的母岩为中生代燕山期多阶段侵入的复杂岩体,为中偏基性或中偏酸性-酸性偏碱性组分的岩浆岩,成矿围岩主要为寒武-奥陶纪灰岩,矿体产在燕山期岩浆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内,矿体形态复杂多变,主要为似层状和透镜状,其次有扁豆状、囊状等。潜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分布于胶莱盆地与沂沭断裂带的交汇处,矿体主要产于青山群次火山岩、火山岩中,少量产于侵入岩中,矿化围岩为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凝灰质角砾岩、安山岩等,矿体产出于隐爆角砾岩筒中,与次火山杂岩体关系密切,次火山杂岩体是重要的导矿、容矿地质体。铜、铅锌矿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多分布于区域性深大断裂旁侧次级断裂构造中,形成于燕山晚期;蓝宝石矿产于沂沭断裂带内,多位于新近纪玄武质岩浆喷发中心部位。从成矿时序上,不同成因的矿床产出的构造部位、地质环境及成矿时间不同,总体上由老到新表现为金、铜、铅锌和蓝宝石的成矿序列。不同时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不同的矿床类型,燕山期是区内重要的金矿成矿期,它形成了山东独具特色的金矿类型和成矿系列。按照成矿作用特征,可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和15个矿床成矿系列。沂沭断裂带内金矿床主要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主要地质体中以泰山岩群与燕山期花岗岩金含量为高,其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较大,是区内金矿主要的成矿母岩,尤其是燕山期岩浆活动,是导致区内金矿成矿的重要因素。黄铁矿化、硅化、绢英岩化与金矿关系密切。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脉石英,其中早期黄铁矿为金矿物的主载矿物。金有自然金、银金矿两种,以角粒状为主,次长角粒状、树枝状、枝叉状及线状等,.金矿物的成色平均为816。通过对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中方解石、石英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包裹体有单一液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3种类型。其冰点温度变化于-2~-8.6℃之间,盐度在3.39wt%~12.39wt%之间,即中等盐度的岩浆流体(或深源流体)和低盐度的深循环的大气水流体;方解石中流体的盐度相对较低,推测为岩浆流体与大气水混合的结果。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在107℃~550℃之间,可分为125℃~160℃、177℃~230℃和260℃~330℃三个温度峰值集中区,分别反映了早期以中温石英为代表的早期成矿阶段(260℃~330℃),以中低温石英和方解石为代表的中期成矿阶段(177℃~260℃)和以低温方解石为代表的晚期成矿阶段(125℃~160℃)。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硫、氢、氧、碳和铅等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表明:黄铁矿的δ34S值的变化为+2.7~+4.4‰,δ180H20值为-1.78~4.07‰,δD(SMOW)值为-74~77‰,δ13C平均值为-4.18~-5.1‰,铅同位素具有正常铅的特点,说明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地下深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蚀变矿物石英和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二者均为向右倾斜的平滑曲线,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但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长石中稀土元素的总量高,轻稀土元素富集更为明显,且表现为Eu的负异常;石英的稀土总量低,轻稀土元素富集不够明显,且表现为Eu的正异常。对南小尧金矿矿石中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上交点2438±13Ma基本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下交点116±20Ma可能代表了区域成矿的大致时限。对龙泉站金矿、南小尧金矿和牛家小河金矿石中的钾长石矿物进行K-Ar法测定,其年龄值分别为141.92±2.06 Ma、94.29±1.38 Ma、95.92±1.40 Ma,本区金矿的形成应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沂南铜井地区测定的20件全岩及单矿物K-Ar测年数据,年龄值在110-126Ma间,另外有一组Rb-Sr等时线测年数据为113.4Ma。这些资料反映了金矿成矿时代应为白垩纪。通过对区内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概略总结,认为基底富含金质的矿源岩、晋宁期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燕山期大规模的火山-岩浆热事件是导致区内金矿成矿的因素。根据地质基础资料和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建立了区内金矿的成矿模式。
张帅[6](2019)在《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文中认为活动大陆边缘记录了洋-陆汇聚的过程,是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强烈地带,其构造演化、应力状态和变形机制长期以来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NE-SW走向、长约700km的鸭绿江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条具有多期演化历史的大型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毗邻古太平洋板块,成为研究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工作地域为鸭绿江断裂带及其西侧的丹东地区,针对区内的变质基底与中生代构造,开展了系统的构造与年代学分析。详细的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丹东地区变质基底内多处残留古元古代变沉积岩,它们可与辽-吉造山带内的辽河群对比。丹东地区在古元古代(1910~1864Ma)也经历过广泛而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可与辽-吉造山带碰撞造山中的变质作用对比。丹东地区存在着一系列古元古代侵入岩,以1882~1827Ma间岩浆活动产物居多。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丹东地区的基底组成与演化均与辽-吉造山带相似,应划归为该造山带的一部分,而非前人认为的狼林地块。对比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整个辽东半岛都应属于辽-吉造山带的延伸,其东南边界至少达NE-SW走向的鸭绿江断裂带。通过构造解析表明,丹东地区经历了一期强烈的NW-SE向缩短变形作用,以发育透入性的面理与一系列NE-SW走向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为特征,辽河群内还叠加了褶皱。这期逆冲型剪切带皆向SE缓倾。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500±50℃。对剪切带内变形和不变形侵入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期逆冲活动发生于157~146 Ma(晚侏罗世)。区域地质对比显示,该期缩短构造属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燕山运动A幕的产物。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表明,鸭绿江断裂带起源于左行平移运动,其旁侧丹东地区也发育了一系列近平行展布的左行平移断裂。这些断裂沿走向出露有不同层次的变形构造,南西段多表现为韧性变形(如韧性剪切带),北东段多表现为脆性变形(如断层),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则表现为脆-韧性变形。显微构造分析指示,这些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南西段的变形温度为400℃~500℃,北东段的变形温度为300℃~400℃,而脆-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200℃~300℃。通过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侵入岩锆石U-Pb定年以及糜棱岩单矿物40Ar/39Ar定年,可以限定这期左行平移活动时间为146~136Ma(白垩纪初),指示大型的鸭绿江断裂带以左行平移活动起源于这一时间,与区域上燕山运动B幕挤压事件相吻合。研究区在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132~100Ma)处于强烈的伸展作用,新生了一系列NNE~NE走向的正断层,早期不同方位的断层发生复活。鸭绿江断裂带此时转变为正断层活动,控制了一系列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这期伸展作用还伴随有广泛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岩体与岩脉的侵位及伸展盆地内的火山喷发。该期伸展活动发生在华北克拉通峰期破坏的背景下。鸭绿江断裂带在晚白垩世初(100~97Ma)再次发生左行平移运动,下白垩统内新生一系列左行平移断层和牵引褶皱,并终止了早白垩世盆地的发育。在晚白垔世期间(97~70Ma),该断裂带局部表现为右行张扭性活动,控制了晚白垩世古楼子盆地的发育。在白垩纪末,该断裂带又转变为逆右行平移活动,导致晚白垩世盆地反转与消亡。本次工作中,对白垩纪各期断层进行了系统的擦痕测量,进而反演各期活动的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早白垩世初和晚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运动皆形成于N-S向的挤压背景;早白垩世期间的伸展活动发生于WNW-ESE~NW-SE向拉张背景;晚白垩世期间的右行张扭性活动是N-S向拉张的结果;白垩纪末的逆右行平移活动是由于E-W向挤压所致。由此可见,研究区侏罗-白垩纪期间的区域应力状态表现为挤压-挤压-伸展-挤压-伸展-挤压的周期性变化。区域地质对比表明,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的构造演化和应力状态的转变,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大地构造演化的缩影,也是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及其演变的响应。在这一过程中,活动大陆边缘表现为长期的伸展状态与短暂的挤压状态交替演变。在俯冲板块驱动模式中,长期的低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伸展)与相对短暂的高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的挤压)交替发生,可以用于解释应力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石文杰[7](2014)在《山东沂沭断裂带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以沂沭断裂带为界,可分为鲁西、鲁东地区。对于山东省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胶东地区,其次为鲁西地区,而沂沭断裂带作为华北克拉通东部最主要的大型走滑构造与骨干断裂,分别控制了上述邻沂与胶东等两个较大的金矿矿集区。论文以鲁西沂南、沂沭断裂带内龙泉站以及鲁东五莲地区金矿床及白垩纪中酸性杂岩体以及基性脉岩为研究对象,以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为基础,并通过详细的矿石学、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黄铁矿Rb-Sr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S-H-O-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与白垩纪金成矿相关的岩浆作用的成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并对区内鲁西沂南铜井、沂沭断裂带内龙泉站以及鲁东五莲七宝山等典型金矿床开展了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的多元联合示踪研究,分析了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探讨了区内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等地质事件之间的成因联系,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沂沐断裂带内龙泉站金矿区内发育了大量规模不等的中基性脉岩,岩性主要包括辉长岩、辉绿岩、闪长玢岩等为主。脉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值可分为四组:2453±44-2552±47Ma、1852±44-1900±44Ma、730±8Ma及131±2Ma,其中131±2Ma代表了脉岩的形成年龄,形成于早白垩世。脉岩SiO2(47.54%~51.77%)含量变化较大,且具有较低的MgO(Mg#=40-49).Na20+K20(2.17%-3.43%).A1203(11.23%-13.58%).Cr(89.5×10-6-127×10-6).Ni(69.4×10-6-90.4×10-6)及较高的Fe203(13.57%-16.56%).Ti02(1.58%-3.20%). Ca0(8.99%-9.59%).Na2O/K20(1.77-8.03)。岩石微量元素组成(含稀土元素)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另外,岩石还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不具有明显的Nb、Ta、Zr、Hf负异常,岩石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脉岩(87Sr/86Sr)i(0.71019-0.71676)变化较大,对应的εNd(t)值(-8.66--4.30)与T2DM(1272-1625Ma)变化相对较小,其Sr-Nd组成位于原始地幔与大陆上地壳之间,且Nd同位素模式年龄相对于晚于华北克拉通地壳强烈的增生期,Pb同位素((206Pb/204Pb)i=17.7006-18.2049.(207Pb/204Pb)i=15.4781-15.5627.(208Pb/204Pb)i=38.2248-40.1191)变化较大,介于扬子与华北克拉通基底之间。主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内基性脉岩为早白垩世强烈伸展背景下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与上地壳混染与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成岩构造背景与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左行走滑所引起的岩石圈引张有关,同时也指示华北克拉通东部由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不晚于130Ma。2.鲁西沂南铜井闪长玢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具富钠、高Mg#、富集Rb、Ba、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与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s)等特征,且基本无负Eu异常。岩石富集放射性成因铅((206Pb/204Pb)i=16.917-17.956),高(87Sr/86Sr)i (0.707105-0.70788)、低εNd(t)(-15.13--10.23)。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沂南闪长玢岩主要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并伴随有陆壳物质的参与。鲁东七宝山早期次火山岩属于钾玄岩系准铝质岩石,Si02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富碱、低Mg#,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强烈亏损Nb、Zr、Ti等高场强元素(HFSEs),无-弱负Eu异常,具有相对较高的(87Sr/86Sr)i (0.7090-0.70920),低εNd(t)(-15.17--16.41)。而晚期次火山岩则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明显富硅,相对高Mg#、富钾,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以及稀土总量低于早期次火山岩,但重稀土相对于早期岩石偏高,且具有正Eu异常,其(87Sr/86Sr)i (0.70875-0.70879)则与早期次火山岩较为一致。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早期次火山岩主要来源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而晚期次火山岩则主要来源于镁铁质下地壳,可能有少量的幔源组分加入。3.研究区内龙泉站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96±2Ma,确证了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可能存在晚白垩世金成矿作用。沂沭断裂带西侧沂南金场矽卡岩型金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为128±1Ma,早、晚矽卡岩阶段黑云母Rb-Sr年龄分别为133±6Ma、128±2Ma,与矿区二长花岗斑岩(126~128Ma)、花岗斑岩(127Ma、133Ma两期)等LA-ICP-MS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二者无时差或较小(<5Ma);铜井金矿床矿石中锆石U-Pb年代学获得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闪长玢岩的成岩年龄为129±4Ma左右,并结合区域内相邻矿床的年代学资料,推测成矿年龄为120Ma,与铜井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128~129Ma)基本一致,表明成岩成矿关系密切。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单颗粒黄铁矿Rb-Sr年代(117Ma±),表明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产物,与区内晚期石英闪长玢岩黑云母K-Ar年龄(124.1Ma)时差较小,成岩成矿时代较为一致,为七宝山金矿成矿作用与晚期次火山岩有关提供了年代学制约。4.龙泉站含金石英脉中石英的6DH2O值为-77‰,对应的δ18OH2o值为+1.77‰~+4.07‰;七宝山金矿主成矿期热液胶结物中的石英δDG2O为-78.6‰--48.14‰,δ18OH2O值为+3.05‰~+5.77‰;沂南铜井形成金的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的H-O同位素组成为δDH2O=-87‰,δ18OH2O=-0.4‰区内金矿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龙泉站金矿黄铁矿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组成3He/4He(R/Ra)为0.14-0.78Ra,40Ar/36Ar比值为482-1811,40Ar*/4He比值为0.078~0.272;沂南金矿3He/4He(R/Ra)比值为0.11-1.02,40Ar/36Ar为364-458,40Ar*/4He比值为0.154~0.735;七宝山3He/4He(R/Ra)为0.187-0.194Ra,40Ar/36Ar比值为291-842,40Ar*/4He比值为0-0.04。根据根据壳-幔混合二元模型计算得到龙泉站金矿幔源He所占比例为1.6-9.6%,沂南金矿为1.3-12.6%,七宝山为2.3%。龙泉站金矿放射成因的Ar的比例范围为38.7%~83.7%,沂南铜井金矿为18.8%~35.5%,七宝山金矿为0~64.9%,上述三个矿床中对应的大气Ar的贡献率分别为16.3%~61.3%、64.5%~81.2%、35.1%~100%,上述结果显示龙泉站金矿大气Ar与放射性成因Ar的贡献率差别不大,而沂南与七宝山金矿的放射性成因Ar的参与量远小于大气Ar。综上所述,区内龙泉站金矿主要为壳源流体,沂南金矿成矿流体为壳幔混合成因流体,其幔源组分参与的比例与胶东地区金矿类似,而七宝山金矿则以大气降水为主。另外,七宝山与沂南金矿成矿流体中均有大气降水参与,从而表现出相对较低的40Ar/36Ar,与胶莱盆地内的蓬家夼、发云夼金矿成矿流体的He-Ar同位素组成较为类似。区内龙泉站、沂南铜井以及七宝山金矿床硫化物的δ34S分别为0.9%o-4.4‰、1.53%o-5.6%o和0.3‰~5.89‰,具有岩浆硫的特征。龙泉站金矿3硫化物的n(206Pb)/n(204Pb)=15.779-19.037,n(207Pb)/n(204Pb)=15.076-15.643,n(208Pb)/n(204Pb)=36.744-40.488,3件赋矿围岩(新太古代二长花岗岩)校正后为(206Pb/204Pb)i=15.40-17.754,(207Pb/204Pb)i=15.053-15.472,(208Pb/204Pb)i=35.734-37.801,龙泉站金矿床Pb同位素组成与校正后的围岩Pb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别,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沂南铜井金矿床的10件硫化物的n(206Pb)/n(204Pb)=19.04-23.08,n(207Pb)/n(204Pb):15.69-16.30,n(208Pb)/n(204Pb)=38.40-41.46,与成矿关系密切的2件闪长玢岩的Pb同位素组成为n(206Pb)/n(204Pb)=17.855-17.956,n(207Pb)/n(204Pb)=15.505-15.528,n(208Pb)/n(204Pb)=37.826-37.883,沂南铜井金矿床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明显大于校正后闪长玢岩的Pb同位素组成,但二者Pb呈明显的线性分布趋势,表明矿石Pb主要由成矿母岩以及富集放射性成因Pb的地壳物质等两端元混合而成;七宝山金矿7件硫化物的n(206Pb)/n(204Pb)=16.624-17.725,n(207Pb)/n(204Pb)=15.238-15.512,n(208Pb)/n(204Pb)=36.414-37.721,矿区内早白垩世石英二长岩、安山玢岩与粗面岩的Pb同位素组成为n(206Pb)/n(204Pb)=16.485-17.056,n(207Pb)/n(204Pb)=15.149-15.388,n(208Pb)/n(204Pb)=36.445-37.484,七宝山金矿床Pb同位素组成与区内晚期火山-次火山岩Pb同位素组成基本相似,反映二者具有成因关系,也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活动。5.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表明研究区内金矿主要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为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与早白垩世金矿成矿有关的岩体成岩时代略早或同期,为早白垩世引张背景下富集地幔或地壳来源的浅成次火山侵入杂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金矿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尽管目前沂沭断裂带内晚白垩世矿内没有发现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岩浆活动,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指示金矿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均具有岩浆来源特征。根据矿床的矿化蚀变与岩浆活动的时空及成因关系,论文建立了沂沭断裂带及邻区早白垩世矽卡岩型金铜矿床+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床以及晚白垩世与岩浆热液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的两阶段成矿模式。
王小凤,王治顺,李继忠[8](1982)在《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文中指出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我国东部的巨大构造带,前人对它的性质、展布方式及成生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各家至今仍持许多不同见解。笔者通过对该断裂带南段的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认为它应属新华夏系的构造成份。本文试从郯庐断裂南段构造岩的分析入手,对该断裂带的力学性质问题做出回答,进而重建其形成的地质环境,并对它的活动时期提供佐证。
王小凤,王治顺,李继忠[9](1982)在《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我国东部的巨大构造带,前人对它的性质、展布方式及成生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各家至今仍持许多不同见解。笔者通过对该断裂带南段的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认为它应属新华夏系的构造成份。本文试从郯庐断裂南段构造岩的分析入手,对该断裂带的力学性质问题做出回答,进而重建其形成的地质环境,并对它的活动时期提供佐证。
张田田[10](2020)在《浑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浑河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北延段一条重要分支断裂,断裂延伸远,切割深度大,向东西延展横穿沈阳、抚顺等地区,其现今活动性对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安全具有重大影响。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沈抚新区活动构造与地质调查”项目,通过现场调查与探测,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和认识:(1)浑河断裂作为郯庐断裂带北延分支断裂,切割岩石圈,属于深大断裂,其构造背景复杂。在北东-北东东向区域水平构造应力场条件下,浑河断裂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新构造运动以来,断裂带两侧差异性沉降活动不明显。(2)浑河断裂带由多条主干断裂及分支断裂组成,受北西向断裂切割,断裂带可划分为西、中、东三段。其中西段基本处于隐伏状态,中段、东段处于低山、丘陵一带,断裂构造地貌清晰,沿断裂带发育断层三角面、断层崖、断裂陡坎、地震挤压脊等构造地貌。(3)断层泥释光测试结果以及跨断层地形变监测资料表明,浑河断裂主干断裂带整体活动性不强,具有分段性特征。其中东段活动性最强,为全新世活动;中段活动性次之,为晚更新世活动,西段最弱,为早中更新世活动。(4)浑河断裂灾害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沿断裂带发生的崩滑灾害,以及断裂带区地裂缝的广泛发育。现场调查及地裂缝区地面变形监测资料表明,浑河断裂带的致灾效应与先存断裂带结构面(先存软弱断层面、节理面、裂隙面等)发育密切相关,其成灾机理则是受断裂带各结构面的产状、充填、粘结强度、各结构面的空间组合等因素控制。(5)浑河断裂西段隐伏区,抚顺老城区受采矿活动影响,部分浑河主干断裂及分支断裂先存软弱断层面(或带)发生局部拉开张裂,逐渐向地表扩展,最后形成地裂缝。先存软弱断裂结构面控制地裂缝位置、展布方向,而断裂带拉张量、土体性质影响地裂缝两侧地面变形量大小和变形方式。(6)浑河断裂中段和东段基岩山区,断裂带及影响带结构面发育,岩体破碎,地表常构成陡坎地貌。顺坡向结构面在长期降雨入渗作用下逐渐扩展、贯通,形成滑动面,最终导致滑坡发生。
二、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L型构造岩构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构造变形特征 |
2.1 野外构造特征 |
2.2 显微构造特征 |
2.3 有限应变类型判别 |
3 构造年代学特征 |
3.1 锆石U-Pb年代学 |
3.1.1 测试方法 |
3.1.2 测试结果 |
3.2 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
3.2.1 测试方法 |
3.2.2 测试结果 |
3.3 尼尔基L构造岩年代学讨论 |
4 讨论 |
5 结论 |
(2)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性质、时间及其位移量(论文提纲范文)
1 野外地质特征 |
2 岩石组构特征 |
2.1 显微镜下特征 |
2.2 有限应变类型判别 |
2.2.1 长石残斑Fry法有限应变测量 |
2.2.2 Flinn图解有限应变类型判别 |
2.3 EBSD组构分析 |
3 走滑时间 |
3.1 测试方法 |
3.2 分析结果 |
3.3 年代学讨论 |
4 走滑位移量 |
4.1 松辽盆地南部的走滑位移量 |
4.2 松辽盆地北部的走滑位移量 |
5 讨论 |
6 结论 |
致谢 |
(3)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1.1 桐柏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
1.2.1.2 西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
1.2.1.3 东大别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
1.4.1 预期成果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岩石地层单元 |
2.1.1 桐柏造山带 |
2.1.2 西大别造山带 |
2.1.3 东大别造山带 |
2.2 研究区主要剪切带特征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第三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
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
3.1.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
3.1.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
3.1.2.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
3.1.2.2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有限应变及涡度分析 |
3.1.2.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位移量计算 |
3.1.2.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显微构造分析 |
3.1.3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
3.1.3.1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岩石学特征 |
3.1.3.2 桐柏—浒湾剪切带变质条件分析 |
3.1.4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
3.1.5 桐柏—浒湾剪切带的属性 |
3.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
3.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
3.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
3.2.2.1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
3.2.2.2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以及涡度计算 |
3.2.3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分析 |
3.2.4 殷店—马垅剪切带的年代学约束 |
3.3 小结 |
第四章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
4.1 桐柏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
4.2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
4.2.1 桐柏造山带的几何学形态 |
4.2.1.1 殷店—小林地区 |
4.2.1.2 太白顶地区 |
4.2.2 桐柏造山带的有限应变特征 |
4.3 桐柏造山带的构造活动 |
4.4 南北剪切带和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
4.4.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对比分析 |
4.4.1.1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运动学对比 |
4.4.1.2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对比 |
4.4.1.3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形成环境对比 |
4.4.1.4 桐柏杂岩南北界剪切带的年代学对比 |
4.4.2 L构造岩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
4.5 小结 |
第五章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
5.1 西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
5.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
5.2.1 西大别造山带的几何形态 |
5.2.2 西大别造山带的结构分析 |
5.2.2.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层次 |
5.2.2.2 西大别造山带的分带性 |
5.2.3 西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
5.2.3.1 运动学方向 |
5.2.3.2 应力状态分析 |
5.3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
5.3.1 温度估算 |
5.3.2 电子探针分析 |
5.4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
5.4.1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 |
5.4.2 西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期次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研究 |
6.1 东大别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
6.1.1 东大别造山带的剖面特征 |
6.1.2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地区的地质特征 |
6.1.3 构造片麻岩的地质特征 |
6.2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分析 |
6.2.1 东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 |
6.2.2 东大别造山带的有限应变测量 |
6.2.3 东大别造山带的应力状态分析 |
6.2.4 桐城地区应力场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
6.3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环境分析 |
6.3.1 霍山—马垅剖面中的构造片麻岩 |
6.3.2 桐城地区的构造片麻岩 |
6.4 东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年代学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桐柏—大别造山带构造格局以及构造模式探讨 |
7.1 桐柏—大别造山带几何学形态的限定 |
7.2 桐柏—大别造山带动力学机制及运动学轨迹 |
7.3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模式探讨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8.2 创新性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4 论文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
1.4.1 对沂沭断裂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
1.4.2 对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 |
1.4.3 探讨了金矿成矿作用 |
1.5 本章小结 |
2 沂沭断裂带基本特征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断裂带特征 |
2.2.1 地质特征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实测剖面中构造证据 |
2.3 地球物理特征 |
2.3.1 △T磁异常特征 |
2.3.2 重力场特征 |
2.3.3 岩矿石电性参数 |
2.4 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地化异常特征 |
2.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2.4.3 水系沉积物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断裂带内典型金矿床特征 |
3.1 蚀变岩型金矿 |
3.1.1 龙泉站金矿床 |
3.1.2 牛家小河金矿床 |
3.1.3 南小尧金矿床 |
3.2 石英脉型金矿 |
3.2.1 成矿地质背景 |
3.2.2 矿体特征 |
3.3 矽卡岩型金矿 |
3.3.1 成矿地质背景 |
3.3.2 矿体特征 |
3.4 潜火山热液型金矿 |
3.4.1 成矿地质背景 |
3.4.2 矿体特征 |
3.5 其它矿床 |
3.5.1 昌乐青上铜矿床 |
3.5.2 安丘白石岭铅锌矿床 |
3.5.3 昌乐蓝宝石矿床 |
3.6 本章小结 |
4 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4.1 沂沭断裂带的演化与矿质来源 |
4.1.1 沂沭断裂带演化 |
4.1.2 成矿物质来源 |
4.2 成矿动力学环境 |
4.2.1 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
4.2.2 大陆边缘活化阶段 |
4.2.3 断块发展阶段 |
4.3 构造事件与成矿 |
4.3.1 区域变质作用与成矿 |
4.3.2 构造岩浆热事件与成矿 |
4.3.3 张裂作用与成矿 |
4.4 成矿系列 |
4.4.1 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
4.4.2 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
4.4.3 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
4.5 本章小结 |
5 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
5.1 金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1 主要地质体金含量 |
5.1.2 主要岩石类型金含量 |
5.1.3 赋矿围岩的含金性 |
5.1.4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5.2 矿石建造特征 |
5.2.1 矿石物质成分 |
5.2.2 矿石化学成分 |
5.2.3 蚀变作用与蚀变分带 |
5.2.4 载金矿物及金矿物特征 |
5.3 成矿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
5.3.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2 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与密度 |
5.3.3 流体与成矿 |
5.4 成矿物质来源 |
5.4.1 稳定同位素特征 |
5.4.2 元素共生组合特征 |
5.5 成矿时代与成矿模式 |
5.5.1 成矿时代 |
5.5.2 成矿阶段 |
5.5.3 成矿模式 |
5.6 金矿成矿规律 |
5.6.1 成矿地质条件 |
5.6.2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5.6.3 找矿标志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1.1 沂沭断裂带形成与演化 |
6.1.2 构造与成矿关系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前景及展望 |
6.3.1 问题 |
6.3.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项目 |
附录图版Ⅰ—光片 |
附录图版Ⅱ—薄片 |
(6)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燕山运动 |
1.1.2 白垩纪构造演化 |
1.1.3 鸭绿江断裂带起源与演化历史 |
1.1.4 丹东地区侏罗-白垩纪构造演化史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 |
1.2.1 构造几何学研究 |
1.2.2 构造运动学和变形温度分析 |
1.2.3 构造活动期次划分和年代学研究 |
1.2.4 应力场恢复和动力学背景分析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华北克拉通 |
2.1.2 辽-吉造山带 |
2.1.3 郯庐断裂带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地质概况 |
2.2.2 沉积地层 |
2.2.3 岩浆岩 |
第三章 丹东地区基底大地构造属性 |
3.1 引言 |
3.2 定年样品描述 |
3.3 锆石U-Pb分析测试方法 |
3.4 锆石U-Pb分析结果 |
3.4.1 变沉积岩 |
3.4.2 变形-变质侵入岩 |
3.5 变沉积岩的沉积时代与地层对比 |
3.6 变质事件 |
3.7 岩浆事件 |
3.8 辽-吉造山带东南边界位置 |
3.8.1 丹东地区 |
3.8.2 大连-庄河地区 |
3.8.3 长海地区 |
3.8.4 与龙岗、狼林地块对比 |
第四章 晚侏罗世缩短变形与年代学分析 |
4.1 宏观构造特征 |
4.1.1 五龙岩体 |
4.1.2 辽河群 |
4.2 显微构造特征 |
4.2.1 显微镜下观察 |
4.2.2 石英c轴组构 |
4.3 锆石U-Pb定年 |
4.4 逆冲活动时限 |
第五章 白垩纪初左行平移运动与年代学分析 |
5.1 宏观构造特征 |
5.1.1 鸭绿江断裂带 |
5.1.2 丹东地区 |
5.1.3 小结 |
5.2 显微构造特征 |
5.2.1 显微镜下观察 |
5.2.2 石英c轴组构 |
5.3 脆性断层应力场反演 |
5.3.1 鸭绿江断裂带 |
5.3.2 丹东地区左行平移断裂 |
5.4 走滑变形类型的空间变化—以鸭绿江断裂带为例 |
5.5 同位素定年 |
5.5.1 锆石U-Pb定年 |
5.5.2 ~(40)Ar/~(39)Ar定年 |
5.6 左行平移运动时间 |
5.6.1 鸭绿江断裂带 |
5.6.2 丹东地区 |
5.7 小结 |
第六章 早白垩世期间伸展变形与年代学分析 |
6.1 鸭绿江断裂带上早白垩世盆地 |
6.1.1 盆地地层 |
6.1.2 锆石U-Pb定年 |
6.2 鸭绿江断裂带伸展活动 |
6.2.1 伸展构造特征 |
6.2.2 构造应力场 |
6.3 丹东地区伸展活动 |
6.3.1 正断层特征 |
6.3.2 同构造岩脉特征 |
6.3.3 构造应力场 |
6.4 伸展活动时间 |
第七章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活动历史 |
7.1 鸭绿江断裂带早白垩世成盆之后的反转活动(D_3期) |
7.2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伸展活动(D_4期) |
7.2.1 晚白垩世盆地沉积 |
7.2.2 锆石U-Pb定年 |
7.2.3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成盆期构造特征 |
7.3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成盆后反转活动(D_5期) |
7.4 应力场反演 |
7.4.1 D_3期应力场 |
7.4.2 D_4期应力场 |
7.4.3 D_5期应力场 |
7.5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各期活动时间 |
第八章 演化历史与动力学背景 |
8.1 演化历史 |
8.2 区域对比与大地构造意义 |
8.3 动力学背景分析 |
8.3.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 |
8.3.2 大陆边缘周期性应力状态变化的动力学机制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丹东地区基底岩石定年样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2 丹东地区变沉积岩和变形-变质侵入岩样品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x10~(-6)) |
附表3 丹东地区你中兴韧性剪切带内侵入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4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起源期左行平移断层滑动矢量数据应力场反演结果 |
附表5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内侵入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6 丹东地区左行走滑剪切带糜棱岩内单矿物~(40)Ar/~(39)Ar定年数据 |
附表7鸭绿江断裂带上白垩纪盆地内火山岩和砂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8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伸展期正断层滑动矢量数据应力场反演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山东沂沭断裂带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大型走滑构造系统与金成矿 |
1.2.2 沂沭断裂带及邻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 |
1.2.3 沂沭断裂带及邻区中生代金成矿作用 |
1.2.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内主要地质演化事件简述 |
2.1.1 前寒武纪地质演化 |
2.1.2 古生代地质演化 |
2.1.3 中生代地质演化 |
2.1.4 新生代地质演化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沂沭断裂带及邻区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沂水龙泉站金矿床 |
3.1.1 成矿地质条件 |
3.1.2 矿带及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
3.1.4 围岩蚀变 |
3.1.5 成矿期次 |
§3.2 沂南金矿床 |
3.2.1 成矿地质条件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 |
3.2.5 成矿期次 |
§3.3 七宝山金矿床 |
3.3.1 成矿地质条件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围岩蚀变 |
3.3.5 成矿期次 |
第四章 郯庐断裂带内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
§4.1 样品分析方法 |
4.1.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4.1.2 岩石主微量元素 |
4.1.3 Sr-Nd-Pb同位素 |
§4.2 U-Pb年代学 |
4.2.1 锆石形貌及CL结构 |
4.2.2 锆石微量元素 |
4.2.3 锆石年龄 |
4.2.4 年代学意义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沂南铜井岩体 |
4.3.2 五莲七宝山岩体 |
4.3.3 沂水龙泉站辉长岩 |
§4.4 岩石成因 |
4.4.1 沂南铜井岩体 |
4.4.2 五莲七宝山岩体 |
4.4.3 沂水龙泉站辉长岩 |
§4.5 白垩纪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 |
第五章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关系 |
§5.1 测试方法 |
5.1.1 黄铁矿Rb-Sr定年 |
5.1.2 S同位素 |
5.1.3 He-Ar同位素 |
§5.2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时间关系 |
5.2.1 黄铁矿Rb-Sr定年简介 |
5.2.2 龙泉站金矿成矿时代 |
5.2.3 研究区内金矿成岩成矿时代 |
§5.3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空间关系 |
§5.4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流体来源关系 |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4.2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 |
5.4.3 H-O同位素 |
5.4.4 He-Ar同位素 |
§5.5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物质来源关系 |
5.5.1 S同位素 |
5.5.2 Pb同位素 |
§5.6 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
5.6.1 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 |
5.6.2 晚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 |
§5.7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问题 |
§6.1 结论 |
6.1.1 沂沭断裂带内早白垩世基性脉岩与沂沭断裂带的演化 |
6.1.2 多期构造-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耦合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浑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动断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活动断裂灾害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5.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
2.区域构造背景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2 地层岩性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2.3.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3.2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
2.3.3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地震活动与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2.4.1 地震活动 |
2.4.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7 小结 |
3 浑河断裂带构造特征 |
3.1 浑河断裂带总体构造特征 |
3.2 主干断裂与分支断裂构造特征 |
3.2.1 主干断裂构造特征 |
3.2.2 分支断裂构造特征 |
3.3 断裂带几何特征 |
3.4 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
3.5 小结 |
4.浑河断裂带活动性 |
4.1 浑河断裂带构造地貌特征 |
4.2 断裂第四纪活动迹象 |
4.3 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
4.4 跨断层地形变特征 |
4.5 断裂活动年代 |
4.6 小结 |
5.活动断裂灾害效应 |
5.1 断裂带地质灾害表现形式及特点 |
5.2 断裂影响带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
5.3 浑河断裂带地裂缝变形特征及成灾机制 |
5.4 活动断裂带滑坡成灾机制 |
5.5 小结 |
6.活动断裂的工程评价 |
6.1 断裂现今活动性对已有工程和拟建工程的影响 |
6.2 断裂活动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
7.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L型构造岩构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J].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梁琛岳,温泉波,赵英利. 岩石学报, 2014(07)
- [2]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性质、时间及其位移量[J].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邹运鑫,李伟,梁琛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4)
- [3]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分析[D]. 李海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4]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规律与机制[J]. 严乐佳,朱光,林少泽,赵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07)
- [5]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奎.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7)
- [6]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D]. 张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7]山东沂沭断裂带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D]. 石文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8]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J]. 王小凤,王治顺,李继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1982(03)
- [9]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J]. 王小凤,王治顺,李继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1982(03)
- [10]浑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研究[D]. 张田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