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波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论文文献综述)
吴华平,吕开平,李想,宋欢欢,张利,曾存良[1](2021)在《超声和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C2~C4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方法统计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C2~C4级患者,治疗方式均按患者意愿自主选择,分为超声治疗组和DSA治疗组。超声治疗组76例患者,83条患肢;DSA治疗组92例患者,104条患肢。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泡沫硬化剂使用剂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复发率、术前及术后VCSS评分。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率、12个月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而术中每条患肢平均泡沫硬化剂使用剂量超声治疗组(12.44±0.75)mL低于DSA治疗组(4.53±0.67)mL,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超声治疗组和DSA治疗组手术前VCSS评分分别为(6.38±2.92)分和(7.13±2.57)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DSA治疗组术后VCSS评分(3.18±0.15)分低于超声治疗组(3.43±0.26)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超声引导和DSA引导下单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C2~C4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超声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治疗是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马娜[2](2021)在《双香藤芷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双香藤芷贴(山西省中医院制剂)对于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致力于为化疗性静脉炎患者提供更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更好的展现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疾病中的独特优势,通过尽早地干预治疗化疗后出现的外周静脉损伤,保障治疗过程的有序进行,缓解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丰富目前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因化疗期间出现或伴既往化疗所致的陈旧性损伤的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双香藤芷贴组(治疗组)和喜辽妥软膏组(对照组),特定的观察人员记录临床基本信息,根据登记表内容,完整、准确、无误的记录,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化疗次数、凝血检查等),治疗前后的静脉炎分级、中医总证侯积分、单项证状积分、起效时间、疼痛情况、静脉彩超情况及安全性,并录入EXCEL表格,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做出最终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64例,两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纳入的病例数为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分析具有可比性。(1)静脉炎分级比较: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静脉炎级别改善上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侯总积分比较:(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2)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上,疗效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侯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单项证候比较:(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单项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皮肤疼痛、皮肤肿胀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皮肤颜色、皮肤发热,经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疼痛缓解情况: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6)起效时间:经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7)静脉彩超情况:彩超下探索性发现双香藤芷贴可改善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的病变范围(P<0.05)。(8)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皮肤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与喜疗妥相比,双香藤芷贴虽在起效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尤其对疼痛、肿胀方面的改善疗效显着,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分级以及疼痛评分,并探索性发现双香藤芷贴可改善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病变范围。
江南,赵锐祎,张月娇[3](2020)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塞的护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血栓性堵管是PICC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笔者就PICC血栓性堵管的判断标准、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及再通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欧阳欢[4](2020)在《基于二维黑磷的肝素靶向递送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的普通肝素(UH)是临床上最常用来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抗凝血剂之一。然而,相对于低分子量肝素和其它新型抗凝血剂而言它却存在着潜在出血风险高和体内半衰期短的劣势。纳米给药平台因具备尺寸小、表面可修饰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从而可以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新型药物给药方法,也是药物学中最具挑战性的研究热点之一。从宏观黑磷晶体剥离出来的黑磷纳米片(BP NSs)是一种新型二维(2D)材料。与石墨烯、过渡金属二卤代物等传统2D材料相比,BP NSs具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较大的消光系数和比表面积。此外,由于BP NSs在自然条件下易被氧化和降解成无毒的亚磷酸根离子和磷酸盐而使其具备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为了改变UH的劣势,使其变成一种既廉价又物美的药物,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则需要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着手去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降低其用药风险。综上所述,基于新型2D材料BP NSs构建出一种可以选择性地将UH靶向运送到血栓形成风险高的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递送平台可能是提高UH的生物利用度并降低其用药风险的好方法。方法:经过综合比较各种已报道的制备BP NSs的方法,再结合本实验室的客观条件,我们选择了一种成本低、灵活性强、材料收集方便的改良的有机溶剂辅助液相剥离法来制备BP NSs。然后利用静电吸附的原理将表面带正电荷的磁性纳米颗粒(Fe3O4-PEG-NH2)和支化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修饰到表面带负电荷的BP NSs上,得到了磁介导的UH靶向递送平台(PEI/Fe3O4@BP NSs)。然后用各种仪器对PEI/Fe3O4@BP NSs进行一系列的形态和结构上的表征,并对其体内外的各种特性和生物安全性做全面评价。结果:经检测,这种改良的有机溶剂辅助液相剥离法制备出的BP NSs的水动力尺寸为353.8±11.8 nm,经由Fe3O4-PEG-NH2和PEI功能化修饰BP NSs构建的PEI/Fe3O4@BP NSs的水动力尺寸为827.8±42.9 nm。虽然,与BP NSs相比PEI/Fe3O4@BP NSs的水动力尺寸因团聚而增加了一倍多,但是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其厚度并无明显增加。体外研究发现PEI/Fe3O4@BP NSs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性能,且具备显着的磁定向能力,对UH的载药率高达450%以上并可以在近红外激光(808 nm,1.0 W cm-2)的作用下实现UH的控制释放。此外,载有UH的PEI/Fe3O4@BP NSs(PEI/Fe3O4@BP-UH NSs)具有增强近红外激光溶栓效果的能力,较低的细胞毒性和红细胞溶血率。体内研究表明PEI/Fe3O4@BP NSs具备了良好的磁介导靶向能力和优良的生物安全性。最重要的是PEI/Fe3O4@BP-UH NSs与近红外激光联合应用的治疗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和AUC0→6h分别为0.35±0.02 U/ml,1.26±0.08 h和6.91±0.58 U×h/mL)与静脉注射单纯UH的对照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和AUC0→6h分别为0.52±0.02 U/mL和3.92±0.51 U×h/mL)相比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的最低有效药物浓度持续时间显着延长。结论: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构建的磁介导的近红外激光响应性UH靶向递送平台有效提高了UH的生物利用度,并且未来该平台有望成为在血栓形成风险高的某个部位(如瘫痪卧床患者的下肢)精准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新策略。
王琴[5](2020)在《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构建》文中指出目的:为弥合国外临床指南与我国护理实践的差距,促进我国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PICC-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PICC-CRI)临床护理实践实施,设立本研究,以期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本土化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汇总PICC-CRI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性干预措施及国内外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等研究证据。2.基于以上证据初步形成预防PICC-CRI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3.运用德尔菲法实施进一步的专家函询,最终形成适用于我国临床护理现状的预防PICC-CRI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为我国护理人员提供预防PICC-CRI本土化循证证据,保证患者的带管安全。方法:本研究严格遵循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方法,步骤如下:1.成立研究小组,拟定研究主题并设计研究方案。2.运用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评价并总结预防PICC-CRI护理措施的研究证据。(1)运用Meta分析总结PICC-CRI的危险因素。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ino Med、CNKI、Wanfang等数据库关于PICC-CRI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月。采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定量分析PICC-CRI的危险因素。(2)通过系统评价总结PICC-CRI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ino Med、CNKI、Wanfang等数据库,查找预防PICC-CRI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运用2016版JBI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纳入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进行描述性分析。(3)对国内外相关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及推荐意见总结。同期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校际间指南网(SIGN)、美国国立指南文库等指南网站(NGC)等指南网站。采用AGREE II系统(2009版)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归纳总结临床实践指南关于PICC-CRI预防的条目。3.汇总以上证据,初步形成预防PICC-CRI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采用JBI2014版证据分级对初步形成的护理实践方案进行证据条目分级,并使用Johns Hopkins质量评价标准确立证据条目的质量等级。4.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最终形成预防PICC-CRI的本土化循证护理实践方案。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根据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分,并提出条目的调整意见,最终实现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本土化。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18项PICC-CRI危险因素研究,纳入研究质量均为高质量等级。其中感染例数为1228例,未感染例数为73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化疗史、导管腔数≥2、导管维护周期延迟(>7天)、留置季节(夏季)、导管留置时间、白细胞减少、穿刺次数≥2次、操作人员穿刺经验<50次是PICC-CRI发生的危险因素。2.系统评价共纳入12项预防PICC-CRI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均为B级。描述性分析显示,通过质量改进方法、PICC换药(维护)方法、PICC维护人员培训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PICC-CRI的发生。3.共纳入18篇临床实践指南,其中英文指南12篇,中文指南6篇。使用AGREE II系统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指南质量整体较好。对于预防PICC-CRI的推荐意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教育与培训、质量控制、置管前评估、置管中护理、置管后护理。4.汇总PICC-CRI危险因素、预防性干预措施及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等以上研究证据,构成预防PICC-CR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初稿。5.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预防PICC-CRI的本土化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其中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14个,三级条目51个。两轮专家函询表回收应答率分别93.75%、100%。第一轮全部指标变异系数CV波动在0.00~0.30,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0.27;第二轮全部指标变异系数CV波动在0.00~0.26,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26、0.28。显着性检验显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ICC-CRI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涉及患者和置管者两个方面。患者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化疗史、导管腔数≥2、导管维护周期延迟(>7天)、留置季节(夏季)、导管留置时间≥30天、白细胞减少;置管者危险因素包括穿刺次数≥2次、操作人员穿刺经验<50次。该结论提示在PICC-CRI预防护理中,更应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2.本研究构建了适合我国临床护理现状的预防PICC-CR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该方案由教育与培训、置管前评估、置管中护理、置管后护理及质量控制五个方面构成。专家函询结果表明本方案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及准确性,具备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张羽墨[6](2020)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五种推拿手法对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大鼠进行定性、定量干预,研究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推拿五法作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分别模拟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推拿五法,对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干预,并通过以下三方面研究推拿对血栓形成的影响: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运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对大鼠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观察变化并计算应变率比值。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表达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D-二聚体、TXB2、6-Keto-PGF1α的表达变化。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DVT大鼠血液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的变化。从超声,血液凝血、纤溶功能,血液流变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1.1超声弹性成像: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1.2应变率比值: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比值降低(P<0.05),拨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2.1凝血酶原时间(P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干预3天后,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拨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显着短缩(P<0.01),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3凝血酶时间(T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4纤维蛋白酶原(FIB):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5 D-二聚体:干预3天后,拨法组含量比模型组增高(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6血栓素B2(TXB2):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2.7 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干预3天后,拨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P<0.01),点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降低(P<0.01),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降低(P<0.05),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虽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3.1低切变率:干预3天后,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2中切变率:干预3天后,假手术、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3高切变率: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3.4血浆粘度:干预3天后,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切变率降低(P<0.05),点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1超声弹性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2凝血、纤溶功能表明:推拿五法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作用于DVT大鼠安全性高,但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存在一定风险;3天,10天两个时间点,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均存在风险。3血液流变学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推拿五法中点法、推法、牵拉法对于DVT大鼠的早期干预安全性高,但随着干预天数的增加点法、推法、牵拉法也存在一定风险;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存在风险。建议推拿临床中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多用点法、推法等轻柔手法,拨法、揉法慎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时间选择、力量大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陈雪虹[7](2020)在《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硫酸氢氯吡格雷(CLP)属于第二代噻吩并吡啶类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中风、心绞痛等动脉血栓性疾病。目前市售的硫酸氢氯吡格雷只有片剂产品,由于片剂在使用中存在吸收延迟,不适用于急性血栓治疗。为了解决片剂临床应用的局限性,本论文开发了可供静脉注射的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处方前研究。建立了硫酸氢氯吡格雷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体外分析。对硫酸氢氯吡格雷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溶解度具有p H依赖性,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差,药物对光照和酸稳定,而在碱、高温和氧化的条件会发生降解。硫酸氢氯吡格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考察。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药物浓度及药物和磷脂不同比例进行单因素考察,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采用UV、IR、DSC和XRD对磷脂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择无水乙醇为溶剂,药物浓度为10 mg/mL,在40℃条件下反应3 h,药脂比=1:2时,药物和磷脂基本完全复合。表征实验结果指出磷脂复合物中无新化学键生成,药物与磷脂为分子间作用力。将药物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其油水分配系数显着增大,在油中的溶解度明显提高。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处方工艺研究。以粒径、离心稳定性、zeta电位、PDI等为优化指标,对亚微乳处方进行单因素评价,同时对制备工艺中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和速度、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和温度进行考察,筛选优化最佳制备工艺。亚微乳的最佳处方组成为:0.5%磷脂复合物(按药物含量算)、12%大豆油、1.2%蛋黄卵磷脂、0.5%吐温80、0.05%油酸钠。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剪切温度为40℃、时间为5 min、剪切速度为10000 rpm、均质温度为20℃、均质压力为800bar、均质次数6次。所制备的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为白色乳状液体、粒径为160 nm~180 nm,Zeta电位为-20~-40 mv,p H为7.4,药物含量为96~98%,包封率为95%~97%。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稳定性研究。考察了亚微乳在高温、光照、冷冻条件下放置10天的稳定性,同时考察了在6±2°C和25±2°C条件下储存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得出在两种条件下储存6个月,亚微乳的粒径、含量、pH和药物包封率无明显变化,表明所制备的亚微乳稳定性良好。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选取格列齐特作为内标,建立UPLC-MS/MS体内分析方法,该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重现性好。对大鼠给与口服片剂、静脉注射液和注射亚微乳后的血药浓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亚微乳组的AUC0-t为73.29ng/mL.h,是注射液组的5.7倍和片剂组的3.8倍。亚微乳、注射液和片剂的Cmax分别为200.82 ng/mL、20.76 ng/mL和21.63 ng/mL,表明亚微乳显着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组织分布结果表明载药亚微乳主要集中于大鼠的脾、肾和心组织中,而注射液组主要分布于肾、脾组织中。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初步安全性评价。采用溶血性、血管刺激性、亚急性毒性和舔足实验对亚微乳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亚微乳不引起溶血,对血管和皮下组织刺激性小,HE染色结果表明载药亚微乳对心、肝、脾、肺、肾器官组织无明显毒性,提示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安全性良好,使用安全。
王珉[8](2019)在《关于乳腺癌预防与筛查最新资料英汉翻译的实践报告 ——基于目的论的指导》文中指出随着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等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生活也得到越来越好的保障,尤其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问题上,人们不断地探索并寻找解决方案,化解治病难题。在此过程中,医学领域的实验交流、专业研究和医疗手段的更新推动了世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翻译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而医药文献和病例研究的翻译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通过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为医学领域研究者解决了阅读外文医学资料时遇到的难题。同时医学翻译也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获取途径,成为应用型翻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中的翻译材料属于医学题材,选自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制定的2018年最新临床实践指南:降低乳腺癌风险、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如何降低发病风险以及筛查方法。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介绍选材背景、主要内容及文体特点,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希望读者对乳腺癌方面的翻译内容有整体认识;第二部分详细描述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分析和准备、译中和译后总结,笔者主要借助了权威性较强、认可度较高的全医药学大词典等辅助工具进行翻译,研读翻译理论并运用到实践,描述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结合相应的翻译策略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本实践报告的重要部分,即案例分析,结合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和翻译观,指出乳腺疾病翻译文本的特点,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词汇、语句和语义层面分析翻译实践中用到的翻译策略。最后的结论部分对整个翻译实践进行总结,根据翻译内容归纳出医学领域译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并指出本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本翻译实践报告旨在为医学翻译的学术交流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并通过译文为国内的乳腺癌研究提供新的临床操作方法。同时希望为医学类翻译活动提供译法方面的借鉴,为译者提供适合的翻译策略,加强对医学领域的翻译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对乳腺疾病的翻译。
车雪瑜[9](2019)在《携RGDS载尿激酶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利用直接法制备携带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Arg-Gly-Asp-Ser,RGDS)肽段并且可以运载尿激酶(Urokinase,UK)的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可行性;检测靶向微泡造影剂的一般理化性质;探究影响靶向微泡造影剂携带率的可能因素。方法:(1)用荧光染料FITC对UK进行荧光标记,制成FITC-UK;用荧光染料5-TAMRA对RGDS进行荧光标记,制成5-TAMRA-RGDS。(2)通过直接法配置靶向微泡造影剂,并通过对靶向微泡造影剂外观的观察、PH测定、光学显微镜观察、粒径细胞仪测定等来检测靶向微泡造影剂的一般理化性质。(3)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靶向微泡造影剂中RGDS及尿激酶的携带率,找出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①成分比例及孵育时间的影响:根据成分比例分组,造影剂/尿激酶/RGDS分为A组(1:1:1)、B组(1:2:1)、C组(1:1:2)、D 组(2:1:1)、E 组(2:2:1)、F 组(2:1:2)、G 组(1:2:2)。将不同分组的溶液分别加入5ml试管中,待溶液充分混匀后室温下避光孵育。每个组分为三份。分别孵育0小时、孵育1小时、孵育2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别各样本孵育Oh、孵育1h、孵育2h时UK携带率、RGDS携带率及UK和RGDS双携带率。②加药顺序的影响:实验按照不同的加药顺序分为A组(先加UK组)、B组(先加RGDS组)、对照组(同时加药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加药顺序的三组溶液UK携带率、RGDS携带率及UK、RGDS双携带率。③洗涤的影响:将孵育后的7组比例不同的靶向造影剂溶液用悬浮洗涤法洗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组不同比例靶向造影剂洗涤后UK携带率、RGDS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并与洗涤前的携带率相比较。结果:(1)配置好的FITC-UK溶液呈鲜亮金黄色,5-TAMRA-RGDS溶液呈鲜亮的深玫红色。(2)携RGDS载尿激酶靶向微泡造影剂的一般理化性质:①肉眼观察配置完成的靶向微泡造影剂,为白色乳状混悬液,静止后可分两层。上层为白色、细腻,大小较均一的微泡,多聚集于试管壁周围。下层为透明略偏白色溶液。轻轻震荡,溶液立刻变为白色乳状混悬液。按声诺维、尿激酶及RGDS不同比例配制的7组靶向微泡造影剂外观均呈粉红色凝乳状,不透明,静置后容易分层,上层为白色、细腻、大小较均一凝乳状的微泡,下层为微浑、半透明的不同鲜亮程度的淡粉红色液体。②声诺维造影剂pH值为6.98。靶向微泡造影剂pH为7.3,中性溶液。③光学显微镜下见靶向微泡造影剂中微泡为中央透光的圆形结构,外有深色膜状壳包裹,分布较集中,大小较均一。④靶向微泡造影剂粒平均粒径大小1415nm,较声诺维造影剂平均粒径有所增大,但仍为纳米级。Zata电位-5.86mv,靶向微泡造影剂溶液带负电荷。⑤声诺维与FITC-UK及5-TAMRA-RGDS以不同比例配置,双荧光标记后的靶向造影剂在荧光显微镜下均能被激发出绿色荧光及红色荧光。(3)携RGDS载尿激酶靶向微泡造影剂携带率的影响因素:①7组不同比例配置的靶向微泡造影剂在不同孵育时间(Oh,1h,2h)所测得UK的携带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362,P=0.210);RGDS的携带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0.530,P=0.640);UK及RGDS双携带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0.521,P=0.629)。不同成分比例声诺维、UK、RGDS混合制得的靶向微泡造影剂对应的UK的携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1.533,P=0.000)、RGDS的携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8.835,P=0.000)、UK及RGDS双携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8.272,P=.001)。在声诺维:UK:RGDS混合比例为1:2:1时,UK的携带率最大。在声诺维:UK:RGDS混合比例为1:2:2时,RGDS的携带率最大。在声诺维:UK:RGDS混合比例为1:2:1时,UK及RGDS双携带率最大。②加药顺序的影响:不同加药顺序制备出的靶向微泡造影剂UK携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861,P=0.00);RGDS携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92,P=0.00);UK及RGDS双携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40,P=0.00)。对照组UK的携带率高于A组及B组,B组UK的携带率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GDS的携带率高于A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K及RGDS双携带率高于A组及B组,B组UK及RGDS的双携带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加入UK及RGDS的加药顺序配制出的靶向造影剂的UK携带率、UK及RGDS的双携带率高于其他两种加药顺序配置出的靶向造影剂的UK携带率及双携带率。先加RGDS的加药顺序配制出的靶向造影剂的RGDS携带率高于其他两种加药顺序配置出的靶向造影剂的RGDS携带率。③洗涤对携带率的影响:7组不同比例声诺维、UK、RGDS配制的靶向造影剂在孵育2小时后用悬浮洗涤法洗涤,每组洗涤前后UK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洗涤后的UK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均低于洗涤前。B组洗涤前后RGDS携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D组、E组、F组、G组洗涤前后RGDS携带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直接法制备携RGDS载尿激酶靶向造影剂的方法可行。(2)声诺维、UK、RGDS三者的成分比例对UK携带率、RGDS的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有影响。本次实验最后结果是,在声诺维:UK:RGDE比例为1:2:1配置下的靶向造影剂UK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最高。在声诺维:UK:RGDS混合比例为1:2:2时,RGDS的携带率最高。(3)孵育时间对靶向造影剂UK携带率、RGDS的携带率、UK及RGDS的双携带率均无影响。(4)UK及RGDS添加顺序对靶向造影剂UK携带率、RGDS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有影响。本次实验结果为同时加入UK及RGDS的加药顺序配制出的靶向造影剂UK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高于其他两种加药顺序。先加RGDS的加药顺序配制出的靶向造影剂的RGDS携带率高于其他两种加药顺序。(5)洗涤对UK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有影响。洗涤后UK携带率、UK及RGDS双携带率均降低,间接表明了直接法制备的靶向造影剂的稳定性较差,当遇到水流等冲击,造影剂上所载药物容易脱落。
吴白领[10](2019)在《聚桂醇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改良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按压法辅助聚桂醇泡沫硬化疗法和超声引导下按压法辅助与联合空化效应辅助聚桂醇泡沫硬化疗法两种方法辅助聚桂醇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差别,得出更有效的微创硬化治疗方法。[方 法]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2017.08-2019.0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昭通市中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CEAP分级C2-C5级患者16人(患肢22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疗法(Ultrasonic-Guide Foam Sclerotherapy,UGFS)、超声引导下按压法辅助聚桂醇泡沫硬化疗法(简称MUGFS)。于术后一周、三月、半年行临床观察(一般情况、患肢外观、有无并发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及超声检查(二维、彩色多普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这两种微创治疗手段对下肢静脉曲张的穿刺针数、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2017.08-2019.0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昭通市中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CEAP分级C2-C5级患者26人(患肢28例),其中曲张内径较小的11例患肢行MUGFS、曲张内径较大的17例患肢行超声引导下按压法联合空化硬化疗法(简称UC+MUGFS)。于术后一周、三月、半年行临床观察(一般情况、患肢外观、有无并发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及超声检查(二维、彩色多普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这两种微创治疗手段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 果]第一部分UGFS组和MUGFS组平均穿刺针数分别为12.45±4.91针、4.91±1.14针(P<0.01,两组手术穿刺针数差异显着)。UGFS组和MUGFS组术后分别有7例(63.6%)、8例(72.7%),患侧下肢静脉曲张消失,4例(36.4%)、3例(27.3%),患侧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减少。所有患肢术后VCSS评分较术前均减小,两组方法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方面:本研究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UGFS组和MUGFS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色素沉着:63.6%、45.5%;局部疼痛:27.3%、18.2%;皮下淤血:18.2%、18.2%(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方面:UGFS组和MUGFS组术后6月复发率分别为27.3%、9.1%(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两组手术患者均对术后美容效果认可,患者满意度均很高。第二部分MUGFS组和UC+MUGFS组术后分别有8例(72.7%)、9例(52.9%),患侧下肢静脉曲张消失,3例(27.3%)、8例(47.1%),患侧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减少。所有患肢术后VCSS评分较术前均减小,两组方法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方面:本研究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MUGFS组和UC+MUGFS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醉酒反应:0%、5.9%,色素沉着:45.5%、47.1%;局部疼痛:18.2%、11.8%;皮下淤血:18.2%、5.9%(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方面:MUGFS组和UC+MUGFS组术后6月复发率分别为9.1%、0%(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两MUGFS与UGFS相比,明显减少了穿刺针数,病人痛苦更小。且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与UGFS相当。MUGFS+UC治疗曲张情况较重的患者与MUGFS治疗曲张情况较轻的患者的可以取得相同疗效。三种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均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患者自评满意度高的特点,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超声波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和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泡沫硬化剂用量、并发症发生率、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率、12个月复发率比较 |
2.2 手术前后VCS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双香藤芷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退出标准: |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1.7 质量控制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药物与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评价标准 |
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研究结论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化疗性静脉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塞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ICC血栓性堵塞的判断标准 |
2 PICC血栓性堵塞的相关因素 |
2.1 患者的年龄与疾病 |
2.2 导管的结构与材质 |
2.3 穿刺置管 |
2.4 冲管与封管 |
2.5 其他 |
3 PICC血栓性堵塞的预防 |
3.1 提升置管和护理技能 |
3.2 冲管溶液、冲管量与冲管技术 |
3.3 封管溶液、封管量与封管技术 |
3.4 冲管、封管的频率与时机 |
3.5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意识 |
4 PICC血栓性堵塞的再通 |
4.1 机械再通 |
4.2 溶栓剂负压再通 |
4.3 尿激酶等量置换再通 |
5 小结 |
(4)基于二维黑磷的肝素靶向递送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黑磷的晶体结构与理化性质 |
1.2.1 晶体结构 |
1.2.2 理化性质 |
1.3 黑磷的制备 |
1.3.1 块状黑磷晶体的制备 |
1.3.2 少层BP NSs的制备 |
1.3.2.1 机械剥离法 |
1.3.2.2 液相剥离法 |
1.3.2.3 电化学法 |
1.3.2.4 等离子蚀刻法 |
1.3.2.5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2.6 湿化学法 |
1.4 黑磷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二维BP NSs的肝素靶向递药平台的构建 |
2.1 实验耗材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BP NSs的合成 |
2.2.2 纳米递药平台的构建 |
2.2.3 载药实验 |
2.2.4 材料表征实验 |
2.2.5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BP NSs的合成和PEI/Fe_3O_4@BP-UH NSs的构建 |
2.3.2 材料的表征 |
2.4 小结 |
第3章 PEI/Fe_3O_4@BP NSs的体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3.1 实验耗材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BP Nss和PEI/Fe_3O_4@BP NSs的光热性能 |
3.2.2 PEI/Fe_3O_4@BP NSs的体外磁定向能力 |
3.2.3 UH的校准曲线和负载效率 |
3.2.4 UH的体外释放实验 |
3.2.5 体外溶栓实验 |
3.2.6 细胞的培养 |
3.2.7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 |
3.2.8 细胞毒性实验 |
3.2.9 红细胞溶血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BP Nss和PEI/Fe_3O_4@BP NSs的光热性能 |
3.3.2 PEI/Fe_3O_4@BP NSs的体外磁定向能力 |
3.3.3 UH的校准曲线和负载效率 |
3.3.4 UH的体外释放行为评价 |
3.3.5 体外溶栓能力评价 |
3.3.6 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 |
3.3.7 红细胞溶血率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PEI/Fe_3O_4@BP-UHNSs的体内抗凝血、磁介导靶向能力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
4.1 实验耗材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体内PEI/Fe_3O_4@BP NSs在磁场下的定向能力评估 |
4.2.2 近红外激光控释PEI/Fe_3O_4@BP-UH NSs的血药浓度实验 |
4.2.3 体内生物安全评估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内PEI/Fe_3O_4@BP NSs在磁场下的定向能力 |
4.3.2 血药浓度分布和药代动力学 |
4.3.3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估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一、成立研究小组 |
1.1 研究小组 |
1.2 技术路线 |
二、初步构建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 |
2.1 PICC 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 |
2.1.1 研究目的 |
2.1.2 对象与方法 |
2.1.3 文献检索结果及质量评价 |
2.1.4 Meta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 |
2.1.5 讨论 |
2.1.6 小结 |
2.2 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相关文献的系统评价 |
2.2.1 研究目的 |
2.2.2 对象与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临床实践指南的内容分析 |
2.3.1 研究目的 |
2.3.2 对象与方法 |
2.3.3 结果 |
2.3.4 讨论 |
2.3.5 小结 |
2.4 初步形成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实践方案 |
2.4.1 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标准 |
2.4.2 形成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实践方案的初稿 |
三、德尔菲法确定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PICC导管相关感染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深静脉血栓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DVT流行病学研究 |
1.1 发病率 |
1.2 好发部位 |
1.3 年龄因素 |
1.4 性别因素 |
1.5 地域差异 |
2 DVT病因学研究 |
2.1 术后并发 |
2.2 严重创伤 |
2.3 恶性肿瘤 |
2.4 内科疾病 |
2.5 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雌激素类药物 |
3 DVT诊断方法研究 |
3.1 超声诊断 |
3.2 实验室指标检测 |
4 DVT治疗方法研究 |
4.1 西医治疗方法 |
4.2 中医治疗方法 |
5 DVT机制研究 |
5.1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5.2 抗凝机制障碍是血栓形成的前提条件 |
5.3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
5.4 血栓硬度变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推拿在血栓类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
1 疗效 |
1.1 总体概况 |
1.2 脑血栓 |
1.3 深静脉血栓 |
1.4 其他血栓类疾病 |
2 安全性 |
2.1 临床报道 |
2.2 实验研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说明 |
实验一 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 |
实验一 整体实验流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凝血、溶功能的影响 |
实验二 整体流程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
实验三 整体流程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综合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造模过程 |
附录2 超声弹性图片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件 |
(7)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硫酸氢氯吡格雷 |
1.2.1 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理化性质 |
1.2.2 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 |
1.2.3 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药代动力学 |
1.2.4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剂的现存问题 |
1.3 静脉给药亚微乳的优势 |
1.4 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处方前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内容 |
2.2.1 HPLC方法学考察 |
2.2.2 溶解特性考察 |
2.3 实验结果 |
2.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3.2 溶解性考察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硫酸氢氯吡格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考察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2 实验内容 |
3.2.1 复合率的考察 |
3.2.2 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的考察 |
3.2.3 磷脂复合物的特征考察 |
3.2.4 溶解度的考察 |
3.2.5 油水分配系数 |
3.3 实验结果 |
3.3.1 制备工艺考察结果 |
3.3.2 磷脂复合物的特征考察结果 |
3.3.3 溶解度的考察结果 |
3.3.4 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处方工艺研究 |
4.1 仪器和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亚微乳的质量评价指标 |
4.2.2 亚微乳处方研究 |
4.2.3 亚微乳制备工艺考察 |
4.2.4 最佳处方制备工艺 |
4.2.5 亚微乳和注射液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 |
4.3 实验结果 |
4.3.1 亚微乳处方研究结果 |
4.3.2 剪切工艺考察结果 |
4.3.3 均质工艺考察结果 |
4.3.4 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的确认 |
4.3.5 三批亚微乳的考察结果 |
4.3.6 亚微乳形态 |
4.3.7 亚微乳和注射液不同pH稳定性考察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稳定性研究 |
5.1 仪器和试剂 |
5.1.1 仪器 |
5.1.2 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高温试验 |
5.2.2 光照实验 |
5.2.3 冷冻实验 |
5.2.4 长期稳定性考察 |
5.3 实验结果 |
5.3.1 高温试验结果 |
5.3.2 光照实验结果 |
5.3.3 冷冻实验结果 |
5.3.4 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6.1 仪器和试剂 |
6.1.1 仪器 |
6.1.2 试剂 |
6.1.3 实验动物 |
6.2 实验方法 |
6.2.1 体内分析方法学考察 |
6.2.2 给药方案和样品采集 |
6.3 实验结果 |
6.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6.3.2 药代动力学结果 |
6.3.3 组织分布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
7.1 材料 |
7.1.1 仪器 |
7.1.2 实验试剂 |
7.1.3 动物 |
7.2 实验方法 |
7.2.1 溶血性实验 |
7.2.2 血管刺激性实验 |
7.2.3 亚急性毒性实验 |
7.2.4 舔足实验 |
7.3 实验结果 |
7.3.1 溶血结果 |
7.3.2 血管刺激性结果 |
7.3.3 亚急性毒性结果 |
7.3.4 舔足实验结果 |
7.4 讨论 |
7.5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关于乳腺癌预防与筛查最新资料英汉翻译的实践报告 ——基于目的论的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任务描述 |
2.1 任务背景 |
2.2 任务简介 |
2.3 任务目标和意义 |
第三章 翻译过程介绍 |
3.1 译前准备 |
3.1.1 翻译任务的注意事项 |
3.1.2 目的论与《乳腺癌的预防与筛查指南》的翻译 |
3.2 译中和译后总结 |
第四章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 |
4.1 医学英语词汇翻译 |
4.1.1 医学术语翻译 |
4.1.2 医学领域的一词多义 |
4.2 结合语篇的长句翻译分析 |
4.2.1 增译减译视情况而定 |
4.2.2 被动句的翻译策略 |
4.2.3 长难句的句式调整和语言优化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NCCN乳腺癌的预防与筛查指南 |
乳腺疾病医学术语表 |
(9)携RGDS载尿激酶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荧光标记UK及RGDS |
2. RGDS载尿激酶靶向造影剂的一般理化性质 |
3. 携RGDS载尿激酶靶向造影剂携带率的影响因素 |
讨论 |
1. VTE |
2. 超声微泡造影剂 |
3. 尿激酶 |
4. RGDS |
5. 靶向的连接 |
6. 血栓靶向制剂的研究 |
7. 本实验的创新性 |
8. 本实验局限性 |
9.本研究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10)聚桂醇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改良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按压法辅助聚桂酵泡沬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下按压法联合空化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超声波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和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研究[J]. 吴华平,吕开平,李想,宋欢欢,张利,曾存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21(16)
- [2]双香藤芷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D]. 马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塞的护理进展[J]. 江南,赵锐祎,张月娇. 护士进修杂志, 2020(19)
- [4]基于二维黑磷的肝素靶向递送平台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D]. 欧阳欢. 南昌大学, 2020(08)
- [5]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构建[D]. 王琴.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D]. 张羽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硫酸氢氯吡格雷亚微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陈雪虹.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8]关于乳腺癌预防与筛查最新资料英汉翻译的实践报告 ——基于目的论的指导[D]. 王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携RGDS载尿激酶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实验研究[D]. 车雪瑜.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10]聚桂醇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改良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D]. 吴白领.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