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师“化学教育”课程的发现式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彩[1](2020)在《“变式发现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于2017年12月颁布的新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发现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发现能力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本研究拟以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法”为基础,针对“发现教学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变式发现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通过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探究等手段去发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变式发现教学”保留“发现”的学习过程,但实施过程不再规定固定的模式,同时将“发现”泛化,即只要是学生自己通过某种手段获取知识或技能均为“发现”。“变式发现教学研究”即探索让学生主动或被动“发现”知识的策略和方法,并通过教育实践验证其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对“发现教学法”理论基础、实际运用、教学效果进行调研;二是依据相关的理论基础,对“变式发现教学”进行概念界定;三是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针对教材、学情进行可行性分析;四是“变式发现教学方”实践研究,即将变式发现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际,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表征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变式发现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发现能力、思维发展、学习态度和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对落实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春敏[2](2019)在《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Q大学H教授为例》文中指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未来。随着我国本科教育的大力发展,名师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学名师是高校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教师队伍的引领者。研究名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不仅可以为普通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有效地借鉴,还可以通过对名师个人案例的研究,探讨其成长背后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巧等。因此,通过对Q大学省级高校教学名师H教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探究其专业成长历程,分析其成为名师的影响因素及成长途径,从中获得启发性的成长价值,并对名师成长的经验做出总结性的概括。绪论部分主要从名师对于其他教师的带动作用、社会的呼唤、个人对名师专业成长具有浓厚的兴趣三个方面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名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所在。文章从国内、国外两大领域对名师成长的专业标准、成长过程以及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总括性的回顾,提出研究问题,阐明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对教学名师、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概念界定。第一部分,对高校省级教学名师进行了相关的理论阐释,对教学名师的特征、名师对普通教师、学校、学生的榜样力量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教师职业生涯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终身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四方面进行理论基础阐述。第二部分,通过对省级教学名师H教授成长历程的个案研究,分析成长环境、工作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入门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措施。第三部分,分析名师专业成长影响因素,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方面进行论述。在内在影响因素中,文章从个人品质、情感、教学艺术、知识经验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外在影响因素方面,文章分析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制度与文化的影响、社会对教育持有的期望、关键事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第四部分,基于对名师H教授的成长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名师的成长途径。从内在出发,自身高尚的师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勤奋治学、刻苦钻研,自我反思与领悟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从外在看,同侪互帮互助,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放权,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给予高校教师更多的自主权。第五部分,结论与启示。主要从拒绝平庸、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特色;同侪互助,科研共享;深入实践,深刻反思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郭月方[3](2018)在《初中化学预习指导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预习指导是顺应课改需求,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提倡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预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检验课前预习的时效性和预习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本人通过查阅近15年的期刊和相关论着,归纳总结了有关预习指导的相关理论和着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设计预习指导,以活页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预习指导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介绍了预习指导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综述;第三部分阐述和分析了当前初中生的化学学科预习现状;第四部分介绍了预习指导设计案例、具体实践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实践的收获和有待完善之处。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阐述了预习指导的理论价值,并依托教育理论设计预习指导;再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预习指导学案。通过具体的实践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预习指导优化了化学教学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氛围。(2)预习指导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预习指导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4)预习指导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拓展了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师讲课的思路。预习指导的实践研究证实了预习的重要性,也证明了预习指导本身对教学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实践周期较短、样本容量有限,所以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对预习指导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还需要一线教师的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马文芹[4](2017)在《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应运而生,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便是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在注重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科学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的熏陶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等,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的意义深入人心,可源于现实中各种条件的限制,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的应然与实然还存在很大差距,为缩小这种差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以做的而且能够做到的唯有坚定信念,以学生为本,践行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方能改变所处的小环境,无数个小环境叠加便是整个全中国科学教育的新面貌。本研究课题的确定立足于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从实践中发现:在“氮的循环”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而该教学方式下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业成绩不良,科学素养缺失等问题,而“氮的循环”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适合探究式教学,故开启了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旨在设计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业成绩,培养科学素养的“氮的循环”教学设计,进一步总结出基于科学探究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指导教学实践。首先进行了有关“科学探究”、“氮的循环”、“教学设计”的文献阅读,建构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四中的师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以了解分析学情,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确定了七个探究活动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设计了针对七个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最后在实习学校开展实践研究,选取知识与探究能力测验成绩水平相当的两个平行班,分别设置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方法教学,教学后对学生进行侧重知识与探究能力考查的氮的循环习题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并通过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和其探究活动表现、答题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设计,结果表明: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业成绩,培养科学素养。最后进行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总结出了基于科学探究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四点教学策略:(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2)充分发挥核心概念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3)重视思维过程与操作过程训练的探究活动的开发设计与实施(4)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物质知识,构建认知框架因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加之研究开展时间、条件的限制,本课题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研究方法还不够客观科学,针对于此,笔者进行了反思,在文末总结了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研究的展望,以待今后努力提升自己,克服条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白光辉,陈双莉[5](2008)在《课题探索式教学法在《界面与胶体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题探索式教学法是吸收发现式教学法和体会式学习法的长处,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规律引入到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法。将课题探索式教学法用于《界面与胶体化学》教学中,探索它的应用过程和实际意义,取得了宝贵经验。
陆真[6](2007)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需求,选择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作为研究课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施模式。理论研究是在教学论视野下对学科教学的特征、教学情境设计和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与空间作了分析;提出了在整合中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和过程;对适合整合的教学模式作了归纳比较。在理论研究和对化学教师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选取了当前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化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互联网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1.化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提出了信息素养构成的四个层次要求,设计了信息素养培训方案。在省级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中进行了理论与技能的分层次训练。反馈表明,了解在职教师实际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进行集中、扎实的训练,给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持和指导,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化学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2.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和应用。在“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指导下,以课堂教学型和学生自主学习型两类网络课程设计为对象,提出了教学设计原则和要求。在“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设计中,设计了9个网络课件,在中学进行了实践应用和初步评价,得到了实证性结论:(1)“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是一种适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新型教学结构;(2)“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和应用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提高;(3)探究性网络课程的学习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3.互联网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的研制。为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设计了“化学导航”网络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七个主要模块内容与链接基本满足了实施化学新课程教学活动的需求。“化学导航”具有信息量大、分类科学、教学针对性强、易于传播、双语设计和易于修改的特点,可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资源查询系统。论文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实施途径和方法。
李茁[7](2005)在《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分析了网络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功效。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对于中学化学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途径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杜晓敏[8](2002)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马志成[9](2001)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国际上的知识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实施“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中坚,面对国内、国际对人才的需求与竞争,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全面推进以开发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验探究教学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改革实验教学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推广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大力培养一代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实验探究教学思想起源发展历史渊源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强调教学过程是学-思-行的过程,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语录中蕴涵丰富的探究教学思想。当代世界教育史上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活动—经验课程”和着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对实验探究教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实验探究教学得到较大发展,并赋予时代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力,其教学程序划分为:①引发问题;②提出假设;③佐证实验;④推断结论;⑤拓展应用。在今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兴趣和动机,活化思维动力系统,训练科学研究方法,完善健全个性人格,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实验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中,考察了我国古代探究教育思想萌牙和现当代实验探究教学思想发展,国外实验探究教学思想形成,并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在实验探究教学基本原理中,建立了情感、技能和认知等教学基本目标,论述了先进性、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教学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分析了实验探究教学活动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过程因要素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影响;在实验探究教学实施过程中,构建了实验探究教学基本模式,基本程序,测评体系,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探究教学中运用等。同时,阐述了实验探究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揭示了实验探究教学是化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为基础教育化学学科乃至其它自然学科的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探索出新的途径。
张文根[10](1999)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课题探索式”教学法的构想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依据科学研究一般规律,提出了“课题探索式”教学法基本设想,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应用和研究
二、高师“化学教育”课程的发现式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化学教育”课程的发现式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变式发现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高考模式下化学学科发展及教学的需要 |
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 |
三、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需要 |
四、“发现教学法”的发展需要 |
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二节 发现教学法 |
第三节 变式发现教学 |
第四节 SOLO分类评价理论——评价依据 |
第三章 中学化学“变式发现教学”教学探究 |
第一节 “变式发现教学”教学策略探究 |
一、“问题群”引导发现策略 |
二、“图示”发现策略 |
三、“差异分析”发现策略 |
四、“类推式”发现策略 |
五、“桥梁式”发现策略 |
六、“分解—整合式”再发现策略 |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材“变式发现教学”教学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初中生“变式发现教学”学生情况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运用“变式发现教学”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
一、“差异分析”发现策略教学设计 |
二、“图示”发现策略教学设计 |
三、“问题群”引导发现策略教学设计 |
四、“桥梁式”发现策略教学设计 |
五、“类推式”发现策略教学设计 |
六、“分解——整合”再发现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
第四章 基于变式发现教学策略教学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工具 |
三、研究步骤 |
四、实验研究变量与控制 |
五、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实验研究数据分析 |
一、定量研究 |
二、定性研究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Q大学H教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问题及方法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教学名师 |
2.教师专业成长 |
一、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
(一)省级教学名师阐述 |
1.教学名师的特点 |
2.教学名师的榜样力量 |
(二)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需求层次理论 |
3.终身学习理论 |
4.建构主义理论 |
二、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体特征分析 |
(一)教学名师H教授专业成长环境的分析 |
1.成长历程 |
2.工作环境 |
(二)教学名师H教授专业成长过程的阶段特征分析 |
1.入门阶段 |
2.胜任阶段 |
3.熟练阶段 |
4.专家阶段 |
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因素的分析 |
(一)名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
1.名师个人品质的养成 |
2.灵活有效的教学艺术 |
3.名师专业素质的生成 |
(二)名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条件 |
1.教育改革的要求 |
2.学校制度与文化的影响 |
3.社会对教育所持有的期望 |
4.关键事件或重要他人的影响 |
四、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
(一)坚定信念,勤奋治学 |
(二)教研创新,同侪互助 |
(三)勤于反思,善于总结 |
(四)制度完善,学术自由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拒绝平庸、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特色 |
(二)同侪互助、科研共享 |
(三)深入实践、深刻反思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访谈提纲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3)初中化学预习指导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有关“预习”和“预习指导”概念的界定 |
2.1.1 “预习”概念 |
2.1.2 “指导“和“预习指导”概念 |
2.2 有关“预习指导”的相关理论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 初中化学预习现状和分析 |
3.1 初中生当前的学习环境和状态分析 |
3.2 初中化学学习现状和预习习惯的调查和分析 |
3.2.1 本研究的过程分析 |
3.2.3 访谈的实施及分析 |
3.2.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 初中化学预习指导的实践和结果分析 |
4.1 “预习指导”结构及设计原则 |
4.1.1 “预习指导”的结构 |
4.1.2 “预习指导”的设计原则 |
4.2 “预习指导”的实施过程 |
4.3 “预习指导”的相关案例分析 |
4.3.1 “物质性质”教学中预习指导的案例分析 |
4.3.2 “化学概念”教学中预习指导的案例分析 |
4.3.3 “化学计算”教学中预习指导的案例分析 |
4.3.4 “化学实验”教学中预习指导的案例分析 |
4.4 实验前后的结果分析 |
4.4.1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小测成绩分析 |
4.4.2 实验前后化学预习方法的对比 |
4.4.3 实验前后化学预习习惯的改变 |
4.4.4 实验前后化学预习重要性的认识 |
5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测成绩 |
附录2: 初中生化学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4)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
1.1.2 “氮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 |
1.1.3 “氮的循环”教学的实际情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氮的循环”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3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
2. 理论研究 |
2.1 科学探究的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科学探究的科学基础 |
2.2.2 科学探究的心理学理论 |
2.2.3 科学探究的教育学基础 |
2.3 基于科学探究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建构 |
2.3.1 基于科学探究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
2.3.2 基于科学探究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策略 |
3. 研究方案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思路 |
4. 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分析与设计研究 |
4.1 教学内容分析 |
4.1.1 课程标准要求的解读 |
4.1.2 教材分析 |
4.2 学情分析 |
4.2.1 基于化学学习经历的学情分析 |
4.2.2 基于问卷和访谈的学情分析 |
4.3 教学目标的确定 |
4.4 探究内容的选择 |
4.5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
4.6 教学过程设计 |
4.7 教学设计的评价 |
5. 教学实践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样本 |
5.3 实验变量 |
5.4 实施教学设计 |
5.5 实施过程 |
5.6 实施结果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识与能力问卷调查 |
附录2: 氮的循环知识与能力检测题 |
致谢 |
(6)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现状 |
1.1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历史溯源 |
1.1.1 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
1.1.2 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
1.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
1.2 整合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目标 |
1.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
1.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寓意 |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际发展与现状综述 |
1.5.1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实现 |
1.5.2 英国信息技术和教育应用的发展 |
1.5.3 新西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规划 |
1.6 中国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整合现状与发展 |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发展—手持技术在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
1.7.1 手持技术的信息技术特点 |
1.7.2 手持技术的教学应用特点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论 |
2.1 理科教育中的现代教学论思想 |
2.1.1 理科教育的教学论内容知识 |
2.1.2 要加深对学科知识体系自身教学特征的深入理解与体验 |
2.1.3 要重视有效地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来促进概念的学习与转化 |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与空间 |
2.2.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 |
2.2.2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空间策略 |
2.3 互联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WebQuest |
2.3.1 WebQuest的含义和教学理念 |
2.3.2 WebQuest的分类 |
2.3.3 WebQuest的课程结构 |
2.3.4 WebQuest的教学设计理念 |
2.3.5 WebQuest的教学特点 |
2.4 ThinkQuest—以教育网站形式体现的网络学习新方式 |
2.4.1 ThinkQuest的起源 |
2.4.2 ThinkQuest的教学特点 |
2.4.3 WebQuest与ThinkQuest的联系 |
2.4.4 WebQuest与ThinkQuest在网络教学中的意义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与结构理论 |
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
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与基本属性 |
3.3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构与分析 |
3.3.1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时的三类教学策略 |
3.3.2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与过程分析模式 |
3.3.3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构的特点 |
3.4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构 |
3.4.1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
3.4.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 |
3.4.3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
3.5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结构、流程与特点 |
3.5.1 “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5.2 “双主模式”的教学设计步骤和教学流程 |
3.5.3 “主导—主体”教学流程图 |
3.5.4 基于 Web的“主导—主体”网络教学结构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
4.1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
4.1.1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基本要素 |
4.1.2 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 |
4.2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
4.2.1 “基于问题学习”的基本过程和程序 |
4.2.2 信息技术与“基于问题学习”整合过程的分析 |
4.3 基于项目的学习 |
4.3.1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结构组成 |
4.3.2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教学步骤分析 |
4.4 网络个性化学习模式 |
4.4.1 个性化学习模式的优势 |
4.4.2 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策略 |
4.5 合作学习模式 |
4.5.1 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特征与优势 |
4.5.2 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 |
4.6 探究型学习模式 |
4.6.1 探究型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
4.6.2 学习活动步骤 |
4.7 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 |
4.7.1 基于资源的学习的特征和优势 |
4.7.2 基于资源学习模式的过程 |
4.7.3 基于资源的学习效果评价 |
4.8 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 |
4.8.1 基于案例学习的过程 |
4.8.2 实施案例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
4.8.3 优秀案例的标准 |
4.9 概念的归纳—获得教学模式(整合中理科教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
4.9.1 “概念的归纳—获得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
4.9.2 “概念的归纳—获得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分析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一 |
5.1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
5.1.1 2004年对中学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现状问卷调查 |
5.1.2 骨干教师具备素养和培训需求中对信息技术提出的要求 |
5.1.3 2005年对参加新课程省级培训高中化学骨干教师的调查 |
5.2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构成 |
5.3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的制定 |
5.4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 |
5.5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培训结果的调查反馈 |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二 |
6.1 网络课程的含义和分类 |
6.2 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作用 |
6.3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和要求 |
6.4 自主——探究型网络学习课程的结构与设计 |
6.4.1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 |
6.4.2 自主—探究型网络学习课程的设计理念 |
6.5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成 |
6.5.1 教师主导过程的教学设计 |
6.5.2 学生学习探究过程的教学设计 |
6.5.3 自主探究网络课程教学软件的研制 |
6.5.4 模块化的网络课件制作过程 |
6.6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的制作案例 |
6.6.1 课程教材分析 |
6.6.2 课程教学目标 |
6.6.3 课程教学内容 |
6.6.4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结构 |
6.6.5 课件模板构建 |
6.7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和实施 |
6.7.1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 |
6.7.2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实践应用过程 |
6.7.3 实证结果的初步评价与分析 |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三 |
7.1 互联网上化学教学资源和信息查询系统的需求 |
7.1.1 常用任意资源查询与搜索技术 |
7.1.2 信息资源的搜索策略 |
7.1.3 智能化搜索引擎建立的需求 |
7.2 “化学舵手”网上化学资源查询系统软件的设计、结构与功能特点 |
7.2.1 国内外化学教学资源网站的搜寻与筛选 |
7.2.2 “化学舵手”结构的设计和特点 |
7.2.3 “化学舵手”的技术平台 |
7.2.4 “化学舵手”使用实例分子模型的搜索与下载 |
7.2.5 “化学舵手”的网上化学资源查询系统推广和应用 |
7.3 “化学导航”网络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
7.3.1 “化学导航”系统的设计思路 |
7.3.2 “化学导航”查询系统的结构 |
7.3.3 “化学导航”查询系统的特点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应用与整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培训专题目录 |
附录三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页面 |
附录四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实施报告 |
附录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7)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1.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理性思考 |
1.1 什么是信息技术 |
1.2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
1.3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起源,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4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的理论依据 |
2. 问题的提出 |
2.1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2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
2.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3.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
3.1 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
3.2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途径 |
3.3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过程 |
3.4 典型案例 |
4.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 |
4.1 问卷调查 |
4.2 行为观察 |
4.3 成绩统计 |
4.4 实验结论与启示 |
5. 问题的讨论 |
5.1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基本原则 |
5.2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局限 |
5.3 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制约因素 |
6. 后记 |
Summary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8)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我省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 |
一、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二、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的反思 |
第二部分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概论 |
一、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历史追溯 |
二、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研究型课程辨析 |
三、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界定 |
四、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 |
五、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相关化学课程的横向比较 |
第三部分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 |
一、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 |
二、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
三、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
四、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
第四部分 对策及展望 |
一、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发展的对策研究 |
二、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发展趋势展望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 |
一、 我国20年来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回顾 |
二、 我国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
三、 我国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发展趋势 |
四、 国外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发展走向 |
第二章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
二、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
第三章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 实验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实验探究教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
三、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四章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原理 |
一、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目标 |
二、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 |
三、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 |
四、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活动要素 |
五、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内容设计 |
第五章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实施过程 |
一、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
二、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程序设计 |
三、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 |
四、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
五、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
六、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一: 提高实验室制乙烯产率实验研究课例 |
附二: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三: 公开发表相关科研成果 |
后 记 |
四、高师“化学教育”课程的发现式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式发现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研究[D]. 杨雪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2]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Q大学H教授为例[D]. 李春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3]初中化学预习指导的实践研究[D]. 郭月方.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基于科学探究的氮的循环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马文芹.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课题探索式教学法在《界面与胶体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白光辉,陈双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 [6]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 陆真.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3)
- [7]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D]. 李茁. 辽宁师范大学, 2005(03)
- [8]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研究[D]. 杜晓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2)
- [9]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 马志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01(01)
- [10]物理化学教学中“课题探索式”教学法的构想及研究[J]. 张文根. 渭南师专学报,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