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纪冰期与海洋沉积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纯[1](1981)在《第四纪冰期与海洋沉积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提出 第四纪年代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研究第四纪冰川沉积和建立冰期开始的。早在本世纪初,彭克等(A.Penk and E.Bruckner,1909)根据阿尔卑斯山北坡冰碛地层和相应的阶地的地貌分析,用多瑙河支流名称建立了四个经典冰期和三个间冰期,并从冰川和冰水堆积物的数量,风化程度及切蚀深度等估算了年代的长短。其中以民德-里斯间冰期最长,切蚀的深度到处都很大,估计有24万年。我国也曾以此与之比较过,称为大间冰期。后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2](2019)在《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提出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研究和轨道调谐定年,已建立海相第四系和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通过230Th定年,已建立64万年来石笋记录的高精度绝对年代标尺及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氧同位素时间序列.对于其他第四纪陆相地层,目前已建立地磁极性倒转控制下的第四纪年代地层学框架.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总结中国代表性第四纪地层单元年代学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第四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综合多学科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将来有望建立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的中国陆相第四系气候地层学年表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相地层的、统一的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系统.
赵井东,施雅风,王杰[3](2011)在《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多种可对冰川地形进行直接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较为突出的是获得了大量与地貌地层关系相符的年代学资料、建立了冰川演化若干典型范例以及进一步确立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MIS)比较经历了2000年、2002年两次立案与改进。笔者基于近年来新测得的年代学数据、已建立的冰川演化序列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等新的研究资料,提出了中国冰期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比较的2011年改进方案,包括近百万年冰川变化的15个特征时段及其对应的时间与中国冰期名称等信息。
朱丽东[4](2007)在《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是当今科学界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论文关注中国南方红土区红土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热点,选择中国南、北方交接地带中亚热带长江中下游气候变化敏感区,以加积型第四纪红土沉积为研究载体,利用沉积学、土壤学、环境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就其加积性特征、沉积环境、风化特征、理化性质展开系统研究和面上区域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剖面进行ESR年代学研究,探讨中亚热带该类红土自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化记录,为更大范围内红土与古环境记录的对比研究提供依据。在赣、浙、皖、湘等省境内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点面结合共获得7个红土剖面的各类分析样品1460余块,在实验室内完成粒度、磁化率、土壤色度、PH、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显微镜观察、ESR年代等测试分析。初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各剖面红土粒度组成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风成特性。红土粒度分布范围一般在0~250μm,不含>2mm的砾石,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级,各剖面平均值变化于48.12%~71.31%之间,10~63μm粒组充当第一众数粒级,各剖面平均含量为26.59%~45.05%,第一众数峰位于5~6Φ(30~15μm)处,对应于风尘“基本粒级”。此外,样品粘粒(<4μm)含量高,各剖面介于27.57%~50.1%,充当第二众数粒级,第二众数峰位于9Φ附近(2μm)或10Φ~11Φ之间(1~0.5μm),指示红土区经历的较强风化成土作用。比较发现,该类红土在粒度组成、分布、图解参数特征值方面均与北方黄土相似,却明显不同于湿热气候条件下因粘化造成的风化残积相红土,其沉积母质显示风成特性,同时经历较强的风化成壤作用。空间上,加积型红土粒度分布呈有规律的变化。沿皖南、浙北——赣北、浙中——湖南一线,粉砂含量自北向南减少,粘粒含量则有所增加,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由粗变细。位于北部的沙河、九江、宣城、安吉剖面按照自西向东的位置关系,还存在粉砂含量向东递减,平均粒径向东变细趋势。该趋势与冬季风向南推进并势力渐弱的风场特征和风化程度向南增强的趋势相吻合。2、各剖面红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粘土矿物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iO2、Al2O3和Fe2O3合计占85.19%~92.68%,K2O、Na2O、CaO、MgO大量淋失,与上陆壳(UCC)平均组成相比,富Ti、Fe、Al,贫K、Na、Ca、Mg。铁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上陆壳平均值;SiO2与(Fe2O3+Al2O3)线性负相关关系明显,显示红土化、强盐基淋失和脱硅富铝化特征。常量元素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Si、Al、Fe、K、Ti、Mg、Ca、Na、Mn、P。<4μm粒级的矿物组成中含有较多的石英、云母和高岭土,其次为长石、赤铁矿和针铁矿,部分样品含有绿泥石、伊利石和蒙脱石混层矿物。红土REE总量127.7~275.4μg.g-1,平均175.1μg.g-1。铁盘和铁锰结核的REE富集异常,385.46~1641.60μg.g-1,平均823.33μg.g-1,网纹层内“蠕虫状”白色斑纹的REE丰度略高于红色基质。然而所有样品的球粒陨石标准化REE分布模式都非常一致,表现为斜率为负值的,La-Eu曲线较陡、Eu-Lu曲线较缓、轻稀土(LREE)富集Eu亏损型。代表性样品的87Sr/86Sr值介于0.722001~0.727741之间,多数样品该值大于0.725000,143Nd/144Nd比值0.511989~0.512098,εNd(0)介于-10.54~-12.66之间。相比之下,红土REE配分模式、反映物源的Eu/Sm、Sm/Nd、La/Nd、Eu/Eu*(δEu)等特征参数、判别函数DF、物源指数PI值和Sr、Nd同位素值均与北方风尘沉积物相似。该类红土的沉积母质也经过多次搬运和高度混合,后期风化使REE分馏更复杂。3、以九江地区JL红土剖面为典型剖面,开展了ESR年代学研究,利用剖面中上部获得的7个有效ESR年代数据,结合“粒度年龄模型”建立了该剖面2.1~0.23Ma的沉积时间序列和环境演化时间标尺,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世红土早、中更新世环境演化特征奠定了年代框架。按照年代标尺,网纹红土形成于2.1~0.44Ma,棕黄色土沉积于0.44~0.23Ma。4、在综合分析各种环境指标的基础上,更新世红土的环境演化特征可以被划分为几个时段:早更新世中期(网纹红土底部1-3层,2.1~1.75Ma),该时段中国亚热带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总体为暖湿环境。但表现为低幅高频气候振荡和后期暖湿程度减弱特征,气候具有不稳定性。该时期与黄镇国所指的Q12红土期相对应,也可与北方午城黄土中部细粒古土壤组合Ws-2形成期的适宜气候事件进行对比,奥尔都维古地磁正极性亚期事件也记录于该时段,之后气候转凉。此时的亚热带环境具有中国北方和中国南方之间的过渡特征,既不象中纬度区相对干旱寒冷的严酷性大陆气候,也不如华南气候那样湿热。早更新世晚期(剖面1-2~3层段,1.75~0.78Ma),记录了1.75~1.58Ma、1.43~1.15Ma、0.93~0.78Ma三个气候温凉期和1.58~1.43 Ma、1.15~0.93Ma为两个相对湿热期,冬、夏季风呈阶段性强弱交替态势,前期偏干凉后期偏暖湿,气候的低幅高频振荡仍然存在。气候温凉时段母质增粗,风化成壤作用变差。三个温凉期可分别对应于1.7Ma“青藏运动C幕”隆升及北方1.2Ma、0.8Ma两个干冷孢粉气候事件和L15和L9两个砂质黄土层形成期。贾拉米洛事件则记录于1.15~0.93Ma暖期末,此处环境指标变化明显,可对应“昆仑-黄河运动A幕”隆升。中更新世早期(剖面4~5层段,0.78~0.44Ma)为暖湿环境,夏季风增强,夏季降水增多。环境指标峰谷变化不同于之前的低幅高频颤动,表现为低频高幅特征,可能是中亚热带气候变化主导周期发生转型的信号。对应于Q21红土期、北方S5成壤期、华北平原发生海侵事件和东部海平面上升。然而,该层段环境指标并没有揭示出比早更新世暖期更好的环境条件,也不一定是网纹发育的最盛期。中更新世晚期(剖面6~8层段,0.44~0.23Ma)气候转为干凉,网纹红土发育中断,上覆下蜀类沉积,包括两个黄土层和之间的一个古土壤层。黄土层显示低磁化率、低红化率、低Rb/Sr比、低CIA、低粘土含量;古土壤层则显示相对较高磁化率、Rb/Sr比、红化率、CIA和粘土含量。水热条件以古土壤层更优。可与北方黄土的L4、S3、L3进行对比。
王宗礼[5](2014)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山西公海湖泊沉积年代学和环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泊沉积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理想载体,其中的年代学研究又是重建古气候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然而,目前利用放射性碳年代学进行湖泊沉积定年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困难。难点主要表现在沉积岩芯中缺乏可靠的定年材料。通常认为沉积物中的陆源植物残体是理想的放射性碳定年材料,沉水植物和全样有机质年代结果常常受到湖泊碳库的影响,使得可视年龄偏老。然而在众多的湖泊沉积物样品中,陆源植物残体往往数量很少,很难获得足够多的材料满足高精度年代框架建立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全样有机质样品和其它测年材料进行补充。因此,湖泊碳库效应的研究在湖泊沉积年代框架建立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选择的研究点公海位于华北地区西北缘,山西吕梁山尾闾,是典型的高山淡水湖泊,无河流进出口,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湖盆为砂岩基地,汇水面积小,物源来源单一,是记录环境变化和研究湖泊碳库成因与演化的良好载体。该湖泊地理位置处于现代东亚夏季风与内陆干旱区交汇地带,通过湖泊沉积记录恢复和重建末次冰消期以来环境演变对于理解季风边缘区气候演化机理和区域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公海湖泊沉积物为载体,利用放射性碳和210Pb、137Cs年代学方法,通过陆源植物残体与同层位全样有机质年代结果对比,建立了公海湖泊碳库效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碳库形成的原因。利用陆源残体年代结果建立了沉积岩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沉积物年代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及木本花粉等指标,重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的演化历史,获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公海湖泊湖盆成因于新生代构造运动,冰蚀成因证据不足。该湖泊在14.7ka开始注水形成,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并经历了全新世早、中期(11.5-3.0 ka)高湖面状态。湖泊沉积连续,是进行高分辨率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理想载体。(2)分析对比了现生陆源、水生不同类型植物以及湖泊水体的放射性碳比活度,建立了湖泊表层碳库特征,同时明确提出湖泊自生挺水植物同样受到湖泊碳库的影响,湖泊水体放射性比活度与沉水植物一致。(3)在建立沉积岩芯碳库效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基础上,结合碳酸盐含量等指标推测公海湖泊碳库效应主要表现为硬水效应特征,死碳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和大气降尘的补给,受碳酸盐含量和陆源有机质输入量(C/N)影响。(4)通过环境代用指标分析,初步恢复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历史。主要表现为:14.7-13.1 ka Bolling-Allerod暖期,研究区高等植被覆盖度增加,湖泊水位上升,反映出该阶段气候转型的变化趋势;YD降温事件期(13.1-12.0 ka),沉积环境恶化并持续了1.1 ka;全新世早中期(12.0-3.0 ka),湖泊沉积环境迅速转型并进入良好状态,出现高湖面,高植被覆盖度等特征;晚全新世(3.0 ka至今),由于季风衰退和人类活动加剧,湖泊沉积环境出现较大的波动。
睢瑜[6](2019)在《华南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旋回地层学研究》文中指出埃迪卡拉纪(635-541 Ma)是地球环境变化和生物演替的重要阶段之一,陡山沱组的沉积时间几乎占据整个埃迪卡拉纪持续时间的90%,陡山沱组地层可以分为四个岩性段,在此期间发生了三次显著的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EN1、EN2、EN3),其中EN3(Shuram/Wonoka)跨越陡三段上部直至整个陡四段沉积结束,这也是目前整个地质历史时期记录的最强烈且持续时间最长的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了解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及其与生物演化的关系,探讨碳同位素偏移、Gaskiers冰期和埃迪卡拉生物群的起源等事件的驱动机制,是近些年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科学问题。目前,由于陡山沱组缺乏高精度的地质年代标尺,导致对这些地质、生物及极端气候事件的演化过程还存在很多争议。我们以天文轨道理论为指导,以华南宜昌地区九龙湾剖面和泗溪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及磁化率数据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对陡山沱组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建立了连续的高分辨率的天文年代标尺,基于Condon等人报道的陡山沱组发育的三层火山灰同位素绝对年龄数据(635.2±0.6 Ma、632.5±0.5 Ma以及551.1±0.7 Ma)作为绝对年龄控制点,建立了连续的长达50 Myr的天文年代标尺,为埃迪卡拉纪的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和生物演化提供了精确的年代约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些事件发生及其演变的天文轨道驱动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史和全球碳循环变化过程。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以下四点新认识:⑴利用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等方法,对岩石元素含量变化和磁化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磁化率、钛和钙元素及铷锶比值等不同古气候替代性指标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不同。针对泗溪剖面陡山沱组中部地层(21.1 m)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磁化率数据序列,利用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等数学统计方法将磁化率(MS)、铁(Fe)、锆(Zr)、钛(Ti)、钾(K)、钙(Ca)和锰(Mn)及铷锶比(Rb/Sr)这8种古气候替代性指标数据序列分为三类Factor 1、Factor 2和Factor 3,对比分析发现Factor 1包括Fe、Zr、Ti、K和Rb/Sr指示了陆源碎屑的输入,这些地球化学元素或者比率可以作为陆源沉积物的替代性指标来重建古气候的变化过程;Factor 2包括Ca与Mn指示了生物成因/古生产力替代指标来重建古气候变化过程;Factor 3是指MS可以间接指示陆源碎屑的输入。这为旋回地层学研究如何选取合理的古气候替代指标提供了保障。⑵通过对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下部22.3 m的Ca元素和Fe/Ti指标序列进行旋回分析,建立了陡一段和陡二段下部连续的高分辨率的天文年代标尺。通过对华南地区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下部地层22.3 m的Ca元素与Fe/Ti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进行旋回分析,结合野外露头观察,利用估算的陡山沱组平均沉积速率1.83 m/Myr,推算出这个0.9 m的沉积旋回应该对应于405-kyr的长偏心率旋回周期,识别出27个较为显著的长偏心率周期的沉积旋回,然后利用最为稳定的405-kyr长偏心率周期对Ca和Fe/Ti数据序列进行天文调谐,建立了长达11.16Myr的高分辨率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推算出陡一段即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EN1的沉积持续时间约为1.6 Myr。结合陡一段与陡二段界线附近的火山灰层U-Pb年龄635.2±0.6 Ma,进而计算出陡山沱组底部的界线年龄为636.8±0.7 Ma,同时发现碳氧同位素变化具有2 Myr旋回周期的演化规律。⑶通过对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中部和上部地层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长29.7 Myr连续高分辨率的天文年代标尺,估算出EN3事件的精确持续时间。通过对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中部和上部84.9 m的地层中Fe元素数据序列进行旋回地层分析,根据前面估算的陡山沱组下部地层的平均沉积速率2 m/Myr和功率谱特征,识别出显著的偏心率周期(405-kyr,135-100 kyr),斜率周期(35-25 kyr)和岁差周期(19-16 kyr),一共识别出73个405-kyr长偏心率周期的沉积旋回。利用405-kyr的长偏心率周期对Fe元素的深度域序列进行天文调谐,建立了长达29.7Myr的连续的高分辨率的天文年代标尺,并进一步计算出陡四段即黑色页岩段的持续时间为7.5±0.1 Myr,EN3(Shuram/Wonoka)的持续时间为20 Myr。结合陡山沱组顶部附近的火山灰层中U-Pb年龄为551.1±0.7 Ma,推算出陡四段底部的年龄为558.6±0.8 Ma,陡二段/陡三段的界线年龄为579.3±0.8 Ma,碳同位素正偏移事件EP2和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EN3的起始时间分别为578.1±0.8 Ma和571.1±0.8 Ma,这两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均晚于581 Ma出现的Gaskiers冰期事件。这一研究结果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地层的内部精细划分提供了重要的时间约束。⑷泗溪剖面陡山沱组中部地层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通过对泗溪剖面陡山沱组中部地层(22.1 m)的MS和Fe元素序列进行旋回分析,识别出21个405-kyr长偏心率周期旋回,建立了长8.46 Myr连续的高分辨率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借用九龙湾剖面陡三段/陡二段的界线年龄579.3±0.8 Ma作为年龄“锚点”,重建了584.9-576.4Ma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进而计算出第四次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SN4持续时间为5.3 Myr(584.6-579.3 Ma)。
王清雅[7](2020)在《中国黄土研究简史》文中认为回顾了我国黄土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了我国黄土研究阶段,重点论述了我国不同时期黄土研究的特色及成就,探讨了中国黄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我国黄土研究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孕育期(19世纪中叶以前)、萌芽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成长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繁荣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及成熟期(21世纪初期–至今)。孕育期我国限于有关黄土的记录,尚未在地质学思想启蒙下开展研究。萌芽期我国黄土研究主要以国外学者为主,国内从事的人员较少,主要集中于黄土成因探讨和宏观特征观察。成长期我国成立了专门的黄土研究机构,逐步开始进行系统性地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调查,研究区域以黄土高原为主,积累了大量的黄土资料,研究内容主要为黄土地层划分以及黄土地质工程问题。繁荣期我国黄土研究进入了比较研究阶段,开始注重进行室内分析和研究,14C年代学、古地磁地层学和热释光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应用,大大促进我国黄土古气候学的研究,使黄土-古土壤气候指标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标尺之一。成熟期我国黄土研究逐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得到了世界的积极认可,并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奖励,尤其在研究地球季风-干旱系统等方面成绩显著,为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中国黄土研究还面临着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欠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和对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还不够等问题。将中国黄土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归纳为四个方面:1、坚持多学科渗透交叉,加强“黄土-地球季风-大陆演化”相互作用研究;2、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3、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使用;4、加大中国黄土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张志刚[8](2014)在《稻城古冰帽第四纪冰川年代学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地区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是理解北半球乃至全球尺度上环境变化的关键,古冰川事件是第四纪时期气候波动最直接、最有力的地质证据,而如何准确测定冰川遗迹的形成年代是目前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原地生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技术为冰川地貌年代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稻城古冰帽区属于海洋性冰川作用区,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重建该区第四纪冰川活动历史对理解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的时问以及高原隆升与冰川发育耦合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区在第四纪期间曾发育古冰帽,区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冰川遗迹(包括横断山区业已发现的最老冰碛物),这为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方法和其他测年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尽管许多学者在该区做过工作,然而关于稻城古冰帽区最大冰川作用时间以及是否存在MIS3阶段的冰川作用记录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本论文选取稻城古冰帽区冰碛垄表面碎屑物质、羊背石、冰蚀磨光面样品,主要利用宇生核素l0Be和26A1暴露测年技术重建该区冰川活动历史,并尝试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进行交叉验证。其主要结论如下:1.稻城古冰帽区冰碛物宇生核素10Be和26A1暴露测年研究表明该区至少存在5次较大规模的冰川前进,其10Be暴露年代自老至新依次为:765.8±167.4ka~477.3±123.7ka,187.5±23.6-97.4±10.6ka,49.4±4.7ka和39.2±3.8ka,25.7±2.4ka以及19.3±±1.8ka-12.8±±1.2ka,对应于MIS16-12、MIS6、MIS3、MIS2[包括末次冰盛期和末次冰消期)。2.海子山山顶大漂砾垂直剖面不同深度样品(s7-s13)的宇生核素10Be浓度从上至下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该现象与样品宇生核素浓度随采样深度增加而呈指数递减的原理相矛盾,可能是由于漂砾形成后经过再次搬运或翻转所致。通过假设漂砾的翻转历史,估计该漂砾形成于45~46ka左右,对应于MIS3阶段。3.根据冰碛物的测年数据以及冰碛地貌的新老关系,推测稻城古冰帽区在0.8~0.6Ma左右进入冰冻圈,且随后的冰川运动,规模依次减少,可能由于随着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地的抬升,对南来水汽阻挡越来越明显所致。该区在MIS3阶段冰川前进规模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末次冰盛期(MIS2)的冰川规模,可能与MIS3阶段该区丰富的降水相关。此外,末次冰消期期间,稻城古冰帽区在19ka和15ka左右存在两次明显的气候波动事件,这两次事件可能具有全球一致性,与19ka的冰融水事件(19ka-MWP)以及15ka左右的Boiling暖期相关。4.地表岩石的侵蚀速率及样品的暴露时间尺度对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技术在冰川地貌中的应用影响较大。结果表明:在计算暴露年代时,侵蚀速率为0的假设,对于侵蚀速率分别为0.5、1和2mm/ka而言,暴露年代在1×104a尺度上可能低估约0.5%、l%、2%;在10×104a尺度上可能低估约5%、7%、20%;在50×104a尺度上可能低估约40%、70%甚至100%以上:在计算最大侵蚀速率时,最大侵蚀速率值随暴露时间减小而呈增大的趋势:500ka尺度的最大侵蚀速率约为1mm/ka,100ka尺度约为5mm/ka,10ka尺度约为40mm/ka。5.稻城古冰帽南缘库照日系列冰碛垄的光释光测年结果与冰碛垄的相对地貌位置关系(新老关系)不符。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测试样品同时受到光释光信号不完全晒退(导致年代高估)和石英样品难以提纯(长石组分的非正常衰减导致年代低估)的影响,这两方面原因在冰碛物的光释光测年中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王瑜铭[9](2019)在《陕西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迁与新构造运动》文中提出金陵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西南部,地处季风演变的敏感区域,由于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使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特有的响应模式。金陵河流域所沉积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地记录了过去一万年来气候的演变。全新世是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全新世气候的演变,对于认识现代气候的形成,预测未来气候的演变,探讨气候演变的驱动力机制及总结气候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选取了关中宝鸡地区金陵河一级阶地上的周家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研究。研究剖面地层稳定,发育连续且完整,保存良好,真实地反映了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以及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本次研究在系统地分析金陵河流域周家庄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古气候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分析,并通过光释光获得沉积序列年代,再结合相邻区域其他学者的研究曲线进行对比,获得了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的演变规律,探讨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演变与新构造运动之间的响应,主要认识及结论:(1)本文通过对周家庄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粒度频率曲线、粒度累积曲线、平均粒径(Mz)、标准偏差(σ1)、偏度(SK1)、峰度(KG)、粒度C-M图解的分析,反映出该套黄土样品分选性极好,粒度分布均匀,沉积环境简单,且动力条件稳定,属于风成沉积黄土。(2)通过磁化率、粒度以及沉积物光释光测年的分析结果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最终获得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的演变规律。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个阶段:(1)11500–8500aB.P.,气候转暖阶段。(2)8500–6000aB.P.,全新世大暖期升温阶段。(3)6000–3100aB.P.,全新世大暖期降温阶段。(4)3100–1500aB.P.,全新世气候转冷阶段。(5)1500aB.P.–至今,全新世气候寒冷阶段,但是气候有转暖的趋势,这可能是后期人为活动的影响。(3)对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规律以及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隆升给金陵河流域的气候演变提供了动力来源,改变了其上空的气候环流模式,是该地区的全新世气候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莫多闻,周力平,刘耕年,李有利,夏正楷,张家富,李宜垠[10](2017)在《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文中指出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新建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开始了地貌与第四纪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标志着北大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建立。65年来,在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与沉积、流水地貌与沉积、沉积相与比较沉积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层与年代学、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迁、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演变、环境考古与古代人地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领域发挥了创新与引领作用,解决了一系列国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中国地貌第四纪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理学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北大地貌第四纪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将以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加强地貌学与自然地理学各分支以及地球科学其他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深化不同宏观时空尺度演化与现代过程关联的研究、以及影响地貌演化的地球系统各要素及相互作用研究,系统展开气候变化、环境演变与地貌过程的模拟研究,加强地貌第四纪理论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中国地貌第四纪科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第四纪冰期与海洋沉积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纪冰期与海洋沉积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划分沿革 |
3 中国陆相第四系 |
3.1 泥河湾阶 |
3.2 周口店阶 |
3.3 萨拉乌苏阶 |
4 中国第四纪代表性地层单元的年代学 |
4.1 风尘堆积 |
4.1.1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 |
4.1.2 下蜀黄土 |
4.1.3 其他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
4.2 河湖相地层 |
4.2.1 泥河湾盆地 |
4.2.2 三门峡盆地 |
4.2.3 榆社盆地 |
4.2.4 元谋盆地 |
4.2.5 鹤庆盆地 |
4.2.6 大理盆地 |
4.2.7 札达盆地 |
4.2.8 其他沉积盆地 |
4.3 南方红土 (网纹红土) |
4.4 中国南方洞穴和裂隙沉积 |
4.5 石笋 |
4.6 海相地层 |
4.6.1 南海碎屑沉积 |
4.6.2 南海生物礁沉积 |
4.6.3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 |
5 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 |
5.1 北方陆相第四系 |
5.2 南方陆相第四系 |
5.3 海相第四系 |
6 结论、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3)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2002年以来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 |
2.1 数值年代的增加与冰期划分的细化 |
2.1.1 末次冰期前各次冰川作用数值年代的增加 |
2.1.2 激增的MIS3中期冰进的地质学与年代学证据 |
2.2 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若干典型范例的建立 |
2.3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与冰川发育耦合关系的进一步确立 |
3 中国第四纪冰期与MIS比较的改进方案 |
3.1 近百年来的冰川变化 |
3.2 小冰期冰进 |
3.3 新冰期冰进 |
3.4 中早全新世冰川波动 |
3.5 YD冰进 |
3.6 近冰阶 |
3.7 末次冰期最盛期 |
3.8 MIS 3特殊时段 |
3.9 末次冰期早冰阶 (58~75 ka) |
3.1 0 末次间冰期 (MIS 5, 75~125 ka BP) |
3.1 1 以古乡冰期 (MIS 6) 为代表的倒数第二次冰期 |
3.1 2 中梁赣冰期 (MIS 12, 约420~480 ka) |
3.1 3 MIS 13~15大间冰期 (约480~620 ka) |
3.1 4 昆仑冰期 (MIS 16~18, 约620~780 ka) |
3.1 5 待定年的疑似最老冰期——希夏邦马冰期 |
4 讨论 |
4.1 MIS 3冰进探讨 |
4.2 末次间冰期冰川活动对中国末次冰期划分的潜在影响 |
4.3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对各个山系冰川发育差异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4)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依据 |
第三节 南方红土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范围 |
第二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沉积-风化红土的加积性特征 |
第一节 剖面构型 |
第二节 红土颜色的剖面差异 |
第三节 网纹形态结构及其剖面差异 |
第四节 加积红土剖面中的铁锰富集层 |
第四章 加积红土沉积-风化环境探讨 |
第一节 粒度与沉积特征 |
第二节 加积红土化学风化特征 |
第三节 红土稀土元素及其物源判别 |
第五章 典型剖面ESR年代学研究 |
第一节 红土的年代学研究进展 |
第二节 JL剖面ESR测年 |
第三节 JL剖面沉积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六章 更新世加积红土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 |
第一节 JL红土剖面环境指标记录 |
第二节 中亚热带红土区早更新世环境变化特征 |
第三节 中亚热带红土区中更新世环境变化特征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5)末次冰消期以来山西公海湖泊沉积年代学和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放射性碳年代学研究进展 |
1.2 湖泊碳库效应 |
1.3 ~(210)Pb、~(137)Cs测年原理 |
1.4 研究目标和思路 |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年代样品测试 |
2.4 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
第三章 测试结果 |
3.1 ~(210)Pb、~(137)Cs测试结果 |
3.2 放射性碳年代结果 |
3.3 年代数据准确性评价 |
3.4 代用指标的测试结果 |
第四章 公海岩芯GH09B孔年龄序列与碳库建立 |
4.1 GH09B年龄序列建立 |
4.2 公海沉积物碳库建立及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公海沉积物末次冰消期以来环境变化特征 |
5.1 代用指标分析 |
5.2 公海岩芯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环境变化 |
5.3 公海沉积岩芯记录的古气候事件 |
5.4 区域对比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6.3 下一步待开展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华南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旋回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陡山沱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
2.2.1 年代地层格架 |
2.2.2 同位素化学地层年代格架 |
2.2.3 生物地层格架 |
2.3 研究剖面 |
2.3.1 九龙湾剖面 |
2.3.2 泗溪剖面 |
第三章研究方法与材料 |
3.1 天文旋回理论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
3.3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选取及指示意义 |
3.4 小结 |
第四章陡山沱组下部地层天文地质年代标尺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选取 |
4.2.3 旋回地层分析方法 |
4.3 旋回分析结果 |
4.3.1 深度域的频谱分析 |
4.3.2 时间域的频谱分析 |
4.4 讨论 |
4.4.1 埃迪卡拉纪早期的天文地质年代标尺 |
4.4.2 埃迪卡拉纪早期沉积环境变化对地球轨道驱动的响应 |
4.4.3 全球碳循环变化对地球轨道驱动的响应 |
4.5 结论 |
第五章陡山沱组中上部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对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的时间约束 |
5.1 引言 |
5.2 旋回分析结果 |
5.2.1 深度域的频谱分析 |
5.2.2 建立陡山沱组中-上部的天文年代标尺 |
5.3 讨论 |
5.3.1 陡山沱组中上部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 |
5.3.2 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EN3和正偏移事件EP2的持续时间 |
5.3.3 埃迪卡拉纪晚期地球轨道因素驱动沉积环境的变化 |
5.4 结论 |
第六章泗溪剖面陡山沱组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6.1 引言 |
6.2 旋回地层分析结果 |
6.2.1 深度域的频谱分析 |
6.2.2 利用长偏心率周期 405-kyr调谐的年代模型 |
6.3 讨论 |
6.3.1 陡山沱组中部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 |
6.3.2 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的持续时间 |
6.3.3 陡山沱组中部地层沉积记录对地球轨道周期变化的响应 |
6.4 陡山沱组综合年代地层对比 |
6.5 结论 |
第七章结论与工作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和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黄土研究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1 社会文化意义 |
1.2.2 经济建设意义 |
1.2.3 生态环境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检索 |
1.6.2 数据处理 |
1.6.3 专家访谈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文献数据分析 |
2.1 中文文献统计分析 |
2.1.1 论文主题数 |
2.1.2 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 |
2.1.3 论文发表期刊数 |
2.2 SCI英文论文分析 |
2.2.1 SCI英文论文的国家分布 |
2.2.2 SCI英文论文研究机构分布 |
2.2.3 英文SCI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
2.2.4 SCI英文论文被引情况 |
2.3 发表论文统计综述 |
第3章 孕育期和萌芽期(20世纪中叶前) |
3.1 孕育期(19 世纪中叶以前) |
3.2 萌芽期(19 世纪中叶—20 世纪中叶) |
3.2.1 黄土成因 |
3.2.2 黄土地层学 |
第4章 成长期(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 |
4.1 黄土地层学 |
4.2 黄土地貌学 |
4.3 黄土成因学与新风成学说 |
4.4 黄土地质工程学 |
第5章 繁荣期(20 世纪70 年代—90 年代) |
5.1 新技术广泛应用和黄土地层学 |
5.2 黄土与古气候 |
5.3 黄土研究与全球气候变化 |
5.4 黄土地质工程学 |
第6章 成熟期(21世纪初—至今) |
6.1 黄土地层学 |
6.2 黄土古气候学 |
6.3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
6.4 工程地质学 |
6.5 黄土考古学 |
第7章 存在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
7.1 主要问题 |
7.1.1 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
7.1.2 研究技术和手段还显不足 |
7.1.3 支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力度还不够 |
7.2 未来发展方向 |
7.2.1 多学科渗透和交叉研究 |
7.2.2 使用新技术和新手段 |
7.2.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使用 |
7.2.4 国际合作和交流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稻城古冰帽第四纪冰川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研究简介 |
1.2.2 TCN暴露测年方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青藏高原冰川地貌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主要创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
2.1 研究区背景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地形地貌 |
2.1.3 研究区地质构造 |
2.1.4 研究区地层岩性 |
2.1.5 研究区气候水文 |
2.2 研究区冰川地貌研究概况 |
2.3 样品采集 |
2.3.1 TCN样品采集 |
2.3.2 OSL样品采集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样品处理 |
3.1 原地生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技术 |
3.1.1 宇宙射线的来源 |
3.1.2 TCN~(10)Be和~(26)Al产生机制 |
3.1.3 TCN~(10)Be和~(26)Al生成速率 |
3.1.4 TCN ~(10)Be和~(26)Al暴露测年的原理 |
3.1.5 TCN暴露测年的影响因素 |
3.1.6 TCN暴露测年范围与精度 |
3.1.7 TCN ~(10)Be和~(26)Al暴露测年的应用 |
3.2 光释光测年技术 |
3.2.1 释光产生机制 |
3.2.2 OSL测年基本原理 |
3.2.3 OSL测年在冰川地貌中的应用 |
3.3 宇生核素暴露测年实验流程 |
3.3.1 纯石英的提取 |
3.3.2 BeO和Al_2O_3的制作 |
3.3.3 制靶和AMS测试 |
3.4 光释光测年实验流程 |
3.4.1 样品前处理 |
3.4.2 等效剂量的测定程序 |
3.4.3 年剂量率的测定 |
第4章 稻城古冰帽第四纪冰川演变序列 |
4.1 稻城古冰帽区光释光测年研究 |
4.1.1 等效剂量的测定 |
4.1.2 等效剂量的分布 |
4.1.3 样品OSL年代计算 |
4.1.4 年代结果及讨论 |
4.2 稻城古冰帽区宇生核素~(10)Be和~(26)Al测年研究 |
4.2.1 样品宇生核素浓度的计算 |
4.2.2 样品TCN~(10)Be和~(26)Al年代计算 |
4.2.3 样品~(10)Be和~(26)Al年代可信度分析 |
4.2.4 稻城古冰帽区冰川序列重建 |
4.3 小结 |
第5章 漂砾翻转历史重建 |
5.1 漂砾样品宇生核素浓度 |
5.2 漂砾翻转年代计算公式 |
5.2.1 漂砾一次翻转计算过程 |
5.2.2 漂砾三次翻转计算过程 |
5.3 漂砾翻转历史重建 |
5.3.1 漂砾一次翻转历史重建 |
5.3.2 漂砾三次翻转历史重建 |
5.4 小结 |
第6章 侵蚀速率和暴露时间尺度对应用TCN测年技术的影响 |
6.1 侵蚀速率对TCN暴露测年的影响 |
6.1.1 数据来源 |
6.1.2 地表岩石侵蚀速率选取及对暴露年代的校正 |
6.1.3 不同侵蚀速率对不同暴露时间尺度样品暴露年代计算的影响 |
6.2 暴露时间尺度对TCN暴露测年技术估算最大侵蚀速率的影响 |
6.2.1 数据的选取与计算 |
6.2.2 侵蚀平衡状态与最大侵蚀速率的关系 |
6.2.3 最大侵蚀速率与最小暴露年代的关系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不足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陕西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迁与新构造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新世气候变迁的研究现状 |
1.2.2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现状 |
1.2.3 河流阶地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工作安排及完成工作量 |
1.4.1 工作安排 |
1.4.2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交通 |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区域构造概况 |
2.3.2 区域地层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剖面的地层特征及实验方法 |
3.1 剖面选择与采样 |
3.2 气候代用指标的建立及实验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磁化率分析 |
3.2.3 剖面地层年代的确定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研究剖面地层年代的确定 |
4.2 粒度分析 |
4.2.1 研究剖面的粒度曲线分析 |
4.2.2 研究剖面的粒度参数分析 |
4.2.3 周家庄剖面C—M图分析 |
4.2.4 研究剖面粒度组成分析 |
4.2.5 研究剖面反应的古气候特征 |
4.3 磁化率分析 |
4.3.1 研究剖面磁化率分析 |
4.3.2 研究剖面反应的古气候特征 |
第五章 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特征 |
5.1 研究区两个替代指标的曲线的对比分析 |
5.2 研究区黄土剖面的气候变化与其周边地区的对比分析 |
5.3 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阶段划分 |
第六章 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迁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
6.1 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 |
6.2 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迁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北大地貌与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
2 主要学术成就 |
2.1 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学及其应用 |
2.1.1 新构造活动同地貌发育关系 |
2.1.2 区域构造地貌学 |
2.1.3 新构造活动与建设工程安全和地震危险性 |
2.1.4 新构造与构造地貌学理论与方法发展 |
2.2 气候地貌与沉积 |
2.2.1 冰川地貌与沉积 |
2.2.2 冰缘地貌 |
2.2.3 古岩溶、风化壳与夷平面 |
2.2.4 昆仑—黄河运动及其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 |
2.3 泥石流、崩塌滑坡与混杂堆积相 |
2.3.1 泥石流地貌、沉积、动力机制与灾害风险评价 |
2.3.2 崩塌、滑坡与沉积特征 |
2.3.3 混杂堆积相 |
2.4 河流、湖泊、海岸地貌与沉积 |
2.4.1 河流地貌与沉积 |
2.4.2 湖泊地貌与沉积 |
2.4.3 海岸地貌与沉积 |
2.5 地貌制图 |
2.6 沉积学研究与应用 |
2.7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
2.8 第四纪地层、沉积环境与年代学 |
2.9 黄土地层、沉积过程与黄土地貌 |
2.1 0 第四纪古气候与环境变迁 |
2.1 1 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演变 |
2.1 2 环境考古与古代人地关系 |
3 未来展望 |
四、第四纪冰期与海洋沉积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四纪冰期与海洋沉积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J]. 刘泽纯. 冰川冻土, 1981(04)
- [2]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3]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J]. 赵井东,施雅风,王杰. 地理学报, 2011(07)
- [4]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D]. 朱丽东. 兰州大学, 2007(05)
- [5]末次冰消期以来山西公海湖泊沉积年代学和环境变化研究[D]. 王宗礼. 兰州大学, 2014(08)
- [6]华南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旋回地层学研究[D]. 睢瑜.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7]中国黄土研究简史[D]. 王清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8]稻城古冰帽第四纪冰川年代学研究[D]. 张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7)
- [9]陕西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迁与新构造运动[D]. 王瑜铭.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J]. 莫多闻,周力平,刘耕年,李有利,夏正楷,张家富,李宜垠. 地理学报,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