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功的期刊与失败的期刊(论文文献综述)
蔡小静[1](2021)在《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研究 ——基于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根基和动力。作为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重要主体,科学基金在支持基础研究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备受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评价方法和实践。已有评价多关注直接产出成果的数量,未能全面反映科学基金资助对研究者能力的提升作用。根据科技人力资本理论,科研合作不仅体现了研究者获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也体现研究者整合和利用隐性知识的能力。在现有关注科学基金资助对科研合作影响的研究中,鲜有研究将科研合作特征的变化与研究者能力提升挂钩。据此,本研究将从科研合作的视角探讨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旨在深化对资助效益的理解,优化资助效益评估体系,为改进项目和人才评估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研究者为对象,基于其项目和论文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合作规模和国际合作程度两个维度,分析科学基金资助对科研合作的影响、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的关系,以及科研合作在科学基金资助与研究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科学基金有助于扩大研究者的合作范围,丰富研究资源。伴随着资助项目的开展,美国研究者的国际合作程度普遍提高,而中国研究者则无显着变化。就论文层面而言,合作规模与研究影响力呈正相关,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研究影响力。部分学科领域中,研究者的论文生产力随合作规模的扩大而提高,但引用影响大多无显着变化;国际合作程度与研究者的论文生产力和影响力无关或负相关。此外,科学基金资助引起研究者的平均合作规模扩大或国际合作程度提高,进而提升研究绩效,表明科研合作在科学基金资助和研究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科学基金资助通过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就如何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益、提高资助效益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提出如下建议:1)鼓励并支持优质且高效的科研合作,增设以促进合作交流为目的的研究基金项目;2)改进项目和人才评价方式,结合研究者所处学术阶段和研究能力开展评估;3)通过加大资助力度、设立专项合作项目、优化评价机制等方式助力青年研究人员成长。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从科研合作的视角考察了科学基金资助对研究绩效的间接影响;2)丰富科学基金资助效益评估的潜在维度,提高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3)填补了以往研究中关于“科学基金—科研合作—研究绩效”关系论证的空白。
高峰,白学军[2](2021)在《越努力越幸福——中国背景下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纳入了符合标准的文献47篇,包含48个独立效应量和14616名被试。结果发现,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着正相关,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着正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着负相关。文献来源显着调节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上结果说明,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文献来源对二者的关系可能具有调节作用。
郑云娟[3](2021)在《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研究》文中认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作为研究生中人数比例较多的学术性硕士群体,其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理论创新人才,撰写学术论文是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论文写作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检验,是硕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就目前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有不少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论文写作困难,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论文写作困难也是学生、老师、学校、国家及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共同解决的目标。本研究通过对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情况的调查,了解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及归因,并针对困难的归因提出优化文科类学术型硕士应对论文写作困难正确归因的对策,希望帮助和改善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科学问题的提出过程,介绍了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并对本研究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所用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凝练。第二部分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及其归因调查,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依托韦纳归因理论、借鉴并参考相关已有研究、结合访谈调查数据编制问卷、并对施测问卷进行了检测,最终编制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问卷》,归纳总结了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现状表征,对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现状进行了数据统计。第三部分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分析,归纳总结了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结果分析,分析得出了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模式。第四部分为优化文科类学术型硕士应对论文写作困难正确归因的对策,本研究从学生、导师、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分别是:学生应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从内部寻求突破;导师应因材施教辅以个性化的指导;学校应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并优化外部环境。如此才能从整体上帮助文科类学术型硕士应对论文写作困难,从而帮助其论文写作成长,提高其论文写作水平。
吴爽[4](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张挺玺[5](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毕瑜阳[6](2021)在《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为线索》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是我国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如何通过道德革命、国民性改造,实现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体系向现代伦理和道德体系的嬗替,进而实现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主题。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以其品质高、刊寿长、影响大的优势,忠实地记录了我国近代德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甚或说,我国近代德育的每一次变革,都可以在这两份期刊上寻觅到思想踪迹。作为记录中国近代教育的宝贵史料,它们为研究近代中国的德育思想拓展了空间,开阔了视野。透过这两份期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代德育演进的图景,从其研究主题中揆度思想轨迹、寻觅思想启迪、汲取有益养分,为现代学校德育变革提供助力、借鉴与启示。本文旨在以《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两份期刊为线索,基于大量一手历史文献史料,通过文献阅读、分析以及与同时期着作内容的比较和关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结合历史背景,尝试厘清两份期刊每一时期的突出主题以及关于德育主题变化的演变趋势,并分析每个重大德育主题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以文本分析为方法,对我国近代德育主题演变的动因、轨迹和特点予以深度、客观阐释;基于这样的前提,归纳出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演变的当代价值与启示。通过对《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两份期刊之德育主题的深度分析,可以发现,从封建德育观到清末关于“公德”“私德”的讨论,到从“臣民”向“公民”的演替,再到从训育不断走向民主,是我国近代德育一步步迈向现代德育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之理论体系的基本轨迹。对近代期刊德育主题的研究不仅是当代德育理论研究不可规避的论题,也为当代语境中如何构建德育理论本土化体系,重新考量中西德育交融的轨迹,继续推进德育现代化的步伐,提供了真实、客观的参照。
付甜甜[7](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认为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杨金玉[8](2020)在《创业经历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而创业者无疑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人群之一。创业者们通过创建新的公司,研发新的产品、服务、或是商业模式,以带动行业的创新,推动经济的增长。近年来,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看,全国各地的初创企业都在迅速增长,并在现代创新驱动型经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结束创业并重新回归劳动力市场的创业者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该部分创业者所具有的创业经历是否能够带来独特的价值?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个体创业经历可能具有重要的人力资本价值,创业过程本质是上一种学习、修行,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对后续职业生涯的态度、思维方式及行为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创业群体及其行为的相关文献更多地聚焦于创业过程与新创企业本身:一是关注于从事创业活动的前因要素,重在于探讨什么样的因素增加了创业的可能性;二是关注于影响新创企业存活及绩效的关键因素,旨在探索什么样的因素利于成功创业。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部分研究关注于创业经历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研究更多地聚焦于创业经历对个体再次创业及新创企业的影响。部分原因是受制于创业人群职业变动数据的可获取性——创业人群的流向具有分散性,很难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查询公开数据库等传统数据收集方式集中获取这一群体的相关信息。在线简历大数据的可获得性,则为本文研究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本研究基于多层面的学习机制与理论,分别在个体层面与企业层面对创业经历的作用机理与持续影响进行考察,以揭示创业经历在人力资本与创新中的独特价值。通过获取领英职业社交网络平台(LinkedIn.com)上的真实人才简历数据,本文形成了能够追踪到个体职业生涯相关的教育背景、学历、技能、工作经历等的数据集。并将简历数据集与其他数据集,包括与哈佛专利发明人数据集(Harvard Database)、中国专利数据工程(CPDP)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专利数据以及上市企业其他相关的数据(财务数据、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等)进行匹配,构成本文数据集,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检验。本研究发现,从个体层面来看:(1)创业经历显着提高了个体后续的创新绩效,并且相比于利用式创新,创业经历对个体探索式创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和合作研发程度对上述关系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2)创业经历拓宽了社会网络资本,促使个体能够在后续的合作研发网络中处于良好的位置(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继而提高了个体创新绩效。同时,合作研发网络中心度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作用大于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而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作用大于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3)创业经历显着提高了个体岗位晋升的可能性,减少了晋升所用的平均时间。个体探索式创新绩效在创业经历和岗位晋升中具有中介效应,而利用式创新却没有显着影响。从企业层面来看:(1)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能够同时提高企业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企业路径依赖导向负向调节了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而雇佣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起到正向调节作用。(2)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同样完善拓宽了企业后续合作研发网络,提高了企业后续创新绩效。(3)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有利于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的实施,而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显着提高了企业两类型的创新绩效,并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完善并丰富了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对创业经历的内在价值的理解。一方面当前研究创业者特点及行为的相关文献多聚焦于创业过程与新创企业本身,忽略了创业经历对创业者后续职业生涯的影响。基于边做边学(learning by doing)的学习机制,本文利用创业者职业生涯数据探讨了创业经历对创业者职业生涯创新绩效、社会网络资本及岗位晋升的影响。另一方面,已有研究指出通过雇佣新员工可以提升自身的绩效。然而,尚缺乏研究进一步考察企业在雇佣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例如雇佣谁、又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企业绩效等问题。基于雇佣学习机制(learning by hiring),本文探究了具备的创业经历如何影响雇主企业多维度的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发掘创业经历的内在价值及其影响。此外,研究也从社会关系网络和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角度贡献于现有研究。本文也为个人创业、企业雇佣及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启示及科学依据:(1)为个人创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提供借鉴。通过利用在线简历大数据等多数据源,本文揭示了个体创业经历对于个人人力资本价值与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与持续影响。这将有助于个人在正确评估创业风险的同时,深入地认识创业经历的价值所在,为个人做出合理的创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2)为企业的雇佣决策提供建议和依据。通过深入理解雇佣学习机制及创业经历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影响及其机理,企业管理者在雇佣、培养乃至使用人才的时候,可以着重关注拥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个体,合理调整用人策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3)为政府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新的依据。具体地,尽管创业成功的低概率限制了创业群体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但个体的创业经历可在客观上提高创业者群体乃至后续雇佣企业的人力资本以及创新潜能,优化了人力资本,为创新与经济增长提供了助力。相关结论将为当前政府鼓励创业政策的制订与评估提供实证依据与新思路。
汪琬琦[9](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黄巧燕[10](2020)在《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大地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众多文化名人辗转来到桂林,在这风景秀美的西南一隅开展大量的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战时桂林信息交流枢纽、文化传播要地的作用。1940年11月1日,田汉同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中国现代剧作家,于桂林创办《戏剧春秋》期刊,历时两年,1942年10月30日停刊。《戏剧春秋》是一份大型综合性戏剧刊物,其内容包括戏剧作品、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戏剧活动信息等。《戏剧春秋》发行的两年中,刊载了田汉、欧阳予倩、郭沫若、洪深、许之乔、夏衍、熊佛西等中国现代着名戏剧家的优秀戏剧作品、戏剧理论及评论文章,成为抗战戏剧和中国现代戏剧的丰富成果和珍贵文献。本论文是学界首次对《戏剧春秋》期刊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期刊所载剧作进行深度探讨,从多个维度对其戏剧作品进行分析,探索《戏剧春秋》期刊及剧作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第一章对《戏剧春秋》期刊进行整体研究。以《戏剧春秋》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为基础,系统阐释《戏剧春秋》办刊历程及栏目设置,理清《戏剧春秋》办刊宗旨、编撰队伍、编辑思想、经营过程,为《戏剧春秋》期刊及剧作的深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对《戏剧春秋》所载剧作的主题进行分类解读。从《戏剧春秋》聚焦战时生活、鼓舞军民战斗、弘扬爱国精神等三个方面解读《戏剧春秋》所载剧作传递的强烈战斗主题。第三章对《戏剧春秋》所载剧作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剖析。聚焦多元的戏剧类型、多彩的戏剧话语、开放式戏剧结构,挖掘剧作的审美特征及艺术价值。第四章对《戏剧春秋》期刊的传播意义作整体阐释。分析《戏剧春秋》期刊对抗战戏剧运动的促进作用和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启示,明确《戏剧春器》期刊及剧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二、成功的期刊与失败的期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功的期刊与失败的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研究 ——基于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府研发经费推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
1.1.2 优化资助效益评估回应利益相关者关切 |
1.1.3 从科研合作视角评估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 |
1.2 概念界定 |
1.2.1 科学基金 |
1.2.2 科研合作 |
1.2.3 研究绩效与资助效益 |
1.3 研究问题与假设 |
1.3.1 科学基金与科研合作 |
1.3.2 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 |
1.3.3 科研合作的中介作用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科技人力资本理论 |
2.1.2 资源论与知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2 资助概况研究 |
2.2.1 类型分布 |
2.2.2 学科分布差异 |
2.2.3 国家(地区)差异 |
2.3 资助效益研究 |
2.3.1 产出数量 |
2.3.2 引用影响 |
2.3.3 科研合作 |
2.3.4 其他研究 |
2.4 科研合作研究 |
2.4.1 合作概况 |
2.4.2 合作原因和影响因素 |
2.4.3 合作效果 |
2.5 文献述评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项目数据 |
3.1.2 产出数据 |
3.1.3 对照组数据 |
3.2 相关变量定义 |
3.2.1 科学基金 |
3.2.2 科研合作 |
3.2.3 研究绩效 |
3.2.4 其他变量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计量法 |
3.3.2 统计分析法 |
3.4 数据概况 |
3.4.1 研究者分布 |
3.4.2 项目分布 |
3.4.3 论文产出 |
3.4.4 科研合作 |
3.5 本章小结 |
4 科学基金与科研合作 |
4.1 科学基金与合作规模 |
4.1.1 资助前后的合作规模 |
4.1.2 资助与否与合作规模 |
4.1.3 资助经费与合作规模 |
4.2 科学基金与国际合作 |
4.2.1 资助前后的国际合作程度 |
4.2.2 资助与否与国际合作程度 |
4.2.3 资助经费与国际合作程度 |
4.3 本章小结 |
5 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 |
5.1 论文层面 |
5.2 项目层面 |
5.2.1 论文数量 |
5.2.2 引用影响 |
5.3 研究者层面 |
5.3.1 论文数量 |
5.3.2 引用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科研合作的中介作用 |
6.1 科学基金的效益概况 |
6.1.1 资助前后的研究绩效 |
6.1.2 资助经费与研究绩效 |
6.2 项目层面 |
6.2.1 基于所有论文的分析 |
6.2.2 基于“代表性成果”的检验 |
6.3 研究者层面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果与讨论 |
7.1 基金资助与合作规模 |
7.2 中美国际合作的差异性 |
7.3 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 |
7.3.1 科研合作的引用优势 |
7.3.2 早期合作规模可预测更高生产力 |
7.3.3 研究者能力与绩效 |
7.4 科学基金对研究绩效的影响机制 |
7.5 资助效益因研究者及维度而异 |
7.5.1 资助效益因研究者而异 |
7.5.2 资助效益的体现形式不一 |
7.6 “代表性成果”的优势 |
8 结论、建议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科学基金有助于扩大合作规模,对国际合作程度的影响因国家而异 |
8.1.2 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具有部分预测性 |
8.1.3 科研合作在科学基金与研究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
8.2 研究建议 |
8.2.1 鼓励并支持优质且高效的合作 |
8.2.2 改进科技项目和人才评价方式 |
8.2.3 多方面助力青年研究人员成长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一、基本信息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越努力越幸福——中国背景下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搜索 |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文献编码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异质性检验 |
3.2 发表偏倚检验 |
3.3 主效应检验 |
3.4 调节效应分析 |
4 讨论 |
4.1 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4.2 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效应 |
5 结论 |
(3)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1.制度环境 |
2.客观环境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论文写作困难研究现状 |
2.论文写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3.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核心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一、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及其归因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 |
2.问卷的设计与构成 |
3.问卷测试和检验 |
4.影响维度的确立 |
(四)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现状表征 |
1.文科学硕论文写作现状 |
2.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呈现的问题 |
(五)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现状 |
1.个人能力因素 |
2.努力程度因素 |
3.任务难度因素 |
4.外界环境因素 |
二、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分析 |
(一)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结果分析 |
1.个人能力不足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
2.努力程度不够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
3.论文写作较难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
4.外界环境不利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
(二)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模式 |
1.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的表现特点 |
2.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整体上呈消极归因模式 |
三、优化文科学硕应对论文写作困难正确归因的对策 |
(一)学生要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从内部寻求突破 |
1.学会正确的归因方法 |
2.苦练基本功提升研究能力 |
3.严格自我管理 |
(二)导师应因材施教并辅以个性化的指导 |
1.了解学生归因倾向引导其积极归因 |
2.因人而异因需而导的个性化指导 |
(三)学校应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并优化外部环境 |
1.开设系统的论文写作培训课程 |
2.优化外部环境为学生提高论文写作支持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其他类 |
附录 |
附录1:问卷调查 |
附录2: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近代教育期刊蕴含的德育主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2.《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是探寻近代德育思想的代表性期刊 |
3.有关近代教育期刊的系统研究相对匮乏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期刊 |
2.德育主题 |
(四)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对《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及其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近代德育理论研究及其进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
3.关于近代德育研究主题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比较分析法 |
一、二十世纪初叶教育期刊概览 |
(一)二十世纪初叶教育期刊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二十世纪初叶教育期刊发展图景 |
二、近代教育期刊中的德育主题及其嬗变(上) |
(一)身与心合一:修身传统的近代传承 |
(二)文明与开化:性教育的讨论与实践 |
(三)德育规范化:训育的实践变革改进 |
三、近代教育期刊中的德育主题及其嬗变(下) |
(一)学术界公案:“读经”问题的论争 |
(二)家国志觉醒: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出现 |
(三)国民性改造:公民科的广泛推行 |
四、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动因、轨迹及特点 |
(一)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动因 |
1.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变革 |
2.传统道德观亟待转型 |
3.近代教育家先进德育观及教育实践的推动 |
(二)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轨迹 |
1.从“中体西用”的封建德育观到对“公德”“私德”的讨论 |
2.从“臣民”到“公民”之道德主体的转变 |
3.从单一的“训育”逐步走向德育的民主化 |
(三)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特点 |
1.德育主题演变突显上层制度和社会生活影响的双重性 |
2.在演变历程中坚持融汇中西,追寻德育目标的现代性 |
3.主题演变过程中,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具有共生性 |
4.注重教育期刊与德育论着、报纸等载体的同步性 |
五、研究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当代价值 |
(一)探讨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有助于弥补近代德育思想研究的空缺 |
(二)考察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有利于明晰中国德育现代化演变的轨迹 |
(三)探究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有益于当代教育期刊的改革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
三 原创性 |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创业经历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创业经历对创业者人力资本和创新是否具有重要价值 |
1.2.2 创业经历对雇主企业创新是否具有重要价值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2.2 文献综述 |
2.2.1 创业及创业经历相关研究 |
2.2.2 创新与二元式创新相关研究 |
2.2.3 社会关系网络相关研究 |
2.2.4 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相关研究 |
2.2.5 企业战略导向和企业创新描述 |
2.2.6 相关理论基础回顾 |
2.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业经历与个体创新——受教育程度和合作研发的调节作用 |
3.1 引言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创业经历与个体创新 |
3.2.2 创业经历与二元创新 |
3.2.3 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 |
3.2.4 个体合作研发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设计 |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3.3.2 变量测量 |
3.3.3 研究模型 |
3.4 实证分析 |
3.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3.4.2 回归结果 |
3.4.3 稳健性检验 |
3.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业经历、合作研发网络与个体创新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创业经历与合作研发网络 |
4.2.2 合作研发网络中心度与个体创新 |
4.2.3 合作研发网络结构洞与个体创新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3.2 变量测量 |
4.3.3 研究模型 |
4.4 实证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4.4.2 回归结果 |
4.4.3 进一步研究:创业经历、个体创新绩效与岗位晋升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路径依赖和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 |
5.2.2 员工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 |
5.2.3 企业路径依赖导向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3.2 变量说明 |
5.3.3 研究模型 |
5.4 实证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5.4.2 回归结果 |
5.4.3 进一步研究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创新描述与企业创新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描述 |
6.2.2 企业创新描述与创新绩效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6.3.2 变量说明 |
6.3.3 研究模型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6.4.2 回归结果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创业经历与个体创新 |
7.1.2 创业经历、合作研发网络与个体创新 |
7.1.3 创业经历、个体创新绩效与岗位晋升 |
7.1.4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 |
7.1.5 雇佣有创业经历员工、合作研发网络与企业创新 |
7.1.6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差异化创新描述与企业创新 |
7.2 研究贡献和启示 |
7.2.1 研究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领英简历及样本数据匹配 |
附录2 高新技术行业及其SIC代码表 |
附录3 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和成本化创新描述关键词表 |
附录4 2005年部分发明家合作研发网络图示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困难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文学组织 |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
一、刊物形式混乱 |
二、稿件质量堪忧 |
三、改革之路 |
第三节 文学活动 |
一、会议例行公事 |
二、比赛意义重大 |
三、采风流于形式 |
四、培训资源匮乏 |
五、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
第一节 生产 |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
第二节 流通 |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
第三节 评介 |
一、评论的困境 |
二、奖项的失衡 |
第四节 接受 |
一、读者的缺席 |
二、与市场博弈 |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
一、体制迷梦 |
二、文学工人 |
三、外部认同 |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
一、作协体制探析 |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
一、扩大经费来源 |
二、细化会员管理 |
三、开放资源系统 |
四、强化服务职能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
二、选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三、选题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烽火硝烟催生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戏剧春秋》诞生背景 |
一、硝烟四起的危难岁月 |
二、抗日救亡的浪潮激荡 |
三、文艺抗战的历史使命 |
第二节 《戏剧春秋》办刊历程 |
一、创刊目的与出版经营 |
二、编辑队伍与撰稿团体 |
第三节 《戏剧春秋》栏目设置 |
一、戏剧理论 |
二、戏剧作品 |
三、通讯报道 |
四、人物专栏 |
第二章 演绎家国沧桑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聚焦战时生活展现人民苦难 |
一、刻画中国百姓的悲惨遭遇 |
二、呈现日本民众的艰难生活 |
第二节 抒写军民战斗鼓舞全民抗战 |
一、军民前方抗敌的战斗画卷 |
二、民众敌后抗战的斗争场面 |
第三节 塑造战斗英雄弘扬爱国精神 |
一、高渐离卧薪藏胆勇敢刺杀秦始皇 |
二、岳飞上阵杀敌顽强抗击金兵 |
三、郭沫若别妇抛雏毅然回国战敌寇 |
第三章 充盈艺术价值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多元的戏剧类型 |
一、话剧 |
二、戏曲 |
第二节 多彩的戏剧话语 |
一、俗雅兼备的戏剧台词 |
二、丰富精道的舞台提示 |
第三节 开放式戏剧结构 |
一、矛盾集中的开放式戏剧结构 |
二、高潮迭起的开放式戏剧结构 |
第四章 传播影响深远的《戏剧春秋》 |
第一节 《戏剧春秋》的战时意义 |
一、肯定战时剧运成果激励战时剧运开展 |
二、剖析战时演剧问题批判错误演剧方向 |
三、倡导现实戏剧创作明确战时戏剧功能 |
第二节 《戏剧春秋》的当代启示 |
一、戏剧创作应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
二、戏剧创作应着力服务大众生活 |
三、戏剧创作应注重提升审美追求 |
四、戏剧创作应勇于担当历史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成功的期刊与失败的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研究 ——基于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D]. 蔡小静. 浙江大学, 2021(01)
- [2]越努力越幸福——中国背景下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元分析[J]. 高峰,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04)
- [3]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研究[D]. 郑云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为线索[D]. 毕瑜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8]创业经历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杨金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10]战火与情怀的鸣奏 ——《戏剧春秋》剧作研究[D]. 黄巧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