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高海平面新发现

辽东半岛高海平面新发现

一、辽东半岛高层海平面的新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魏鹏[1](2017)在《辽东湾地区古近纪东营期湖平面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辽东湾地区古近纪东营期的地层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地球化学等学科思想为指导,根据层序地层学方法将东营组地层分为三个层序,并在此基础之上,综合利用古生物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学方法以及地层学方法,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纪东营期的湖平面变化特征进行了恢复,并对各方法所恢复的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古生物孢粉学方法,对孢粉的相对比值进行计算,得到湿度曲线;应用介形类优势分异度法,对信息函数熵值H(s)进行计算,并建立了介形类的优势分异度曲线;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得到CaO/MgO比值、Sr/Cu比值、Rb/Sr比值、Mn/Fe比值以及V/Ni比值曲线,并通过B元素对古盐度Sp进行计算再结合Sr/Ba比值曲线对该时期湖泊的古盐度进行了恢复,得到古盐度变化曲线;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的抽稀处理,得到研究区内的自然伽马趋势线;由地层学方法的原理,利用Fischer图解的方式,由可容纳空间变化特征得到相对湖平面变化的特征。在分析以上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本研究区内的适用性之后,对各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在综合考虑了各曲线特征的基础之上,以CaO/MgO曲线、Mn/Fe曲线、Sr/Ba曲线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为基础,结合湿度曲线与介形优势分异度曲线在SQd3层序和SQd2层序中的曲线特征,拟合出东营期的湖平面变化曲线。在研究区内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等沉积相,并对沉积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平面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充填响应特征,认为湖平面变化对砂体的构型、沉积相垂向发育特征和沉积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最后,对湖平面变化的层序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相对湖平面变化控制着层序边界的形成和层序叠加样式的特征,研究区内的层序边界处均对应着相对湖平面下降的过程,通过对层序叠加样式的分析,认为层序的叠加样式也受到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表现为湖平面变化造成A/S比值变化,进而影响了层序叠加样式的特征,并对不同构造位置的层序叠加样式进行了分析。同时认为受气候影响的四级层序,可依据湖平面的高频变化的特征来指导其划分。

廖秋林[2](2017)在《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掌握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发展的气候响应机制,为优化城市群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在1993、2001、2009三个年度的USGS和MODIS卫星景观格局遥感资料和2020年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极端气温和区域平均风速小于4 m.s-1的2009年7月18日夏天典型天气和2009年1月13-14日冬天典型天气的NCEP1° X1° FNL格点数据的再分析资料,制定了 8个试验方案,运用WRF动力框架耦合城市冠层方案平台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的地表能量平衡、风场、热场、湿度场、边界层数值高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区域平均风速低于4m.s-1情况下,洞庭湖区和东部山区森林对城市群气候起着控制作用。在夏季的下半夜,风主要由东部海拔较高的山区冷空气向长株潭三城市东侧幅合,穿过株洲并从长沙东面吹向较暖和的洞庭湖地区;在早上,东北部和东南部形成三个空气下沉中心,冷空气下沉;长株潭中心形成暖空气上升中心,空气上升,东、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的冷风向长株潭三城市幅合,然后向东北幅散。在下午,风由洞庭湖区吹向西南部陆地较暖和地区。上半夜,南风向西偏转,东部山风下降吹向长株潭并在西部形成东南风。在冬季下午,风由洞庭湖吹向南部;上半夜,风由东部吹向长株潭核心地区,北风开始向西偏转;在下半夜,东风开始向长株潭地区幅合,一部分流向西北洞庭湖区,一部分流向西南地区。早上,在长株潭形成气流上升中心,在醴陵附近各形成一个较强的下沉中心,区域西北部的西风、东部的东风向长株潭核心地区幅合,流经长株潭地区后,一部分向西南偏转,一部风向西北方向偏转,流向洞庭湖等较暖和地区。长株潭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群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在夏季早上,随着地表温度升高,长株潭中心形成暖空气上升中心,空气上升,东、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的冷风向长株潭三城市幅合,然后向东北幅散,形成长株潭城市热岛环流,引导冷空气向中心地区幅合,降低热岛强度。在冬季早上,随着城市群核心地区地表温度升高,在长沙西侧、湘潭西侧形成两个较强的气流上升中心,在长沙北部也形成一个较强的气流上升中心,在醴陵附近各形成一个较强的下沉中心,区域西北部的西风、东部的东风向长株潭核心地区幅合,流经长株潭地区后,一部分向西南偏转,一部风向西北方向偏转,流向洞庭湖等较暖和地区,形成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气候其中重大的调节作用。城市群景观格局对城市群气候有着重大影响。从1993年到2020年,夏季日平均向上热量通量累计增长5.45 w.m-2,年均升高0.21 w.m-2;2009、2020年的日平均向上热量通量分别为44.85 w.m-2、46.01 w.m-2,上升1.15 w.m-2。冬季,2009、2020年日平均向上热量通量分别为38.17w.m-2、38.35w.m-2,升高0.17w.m-2,年均升高0.02 w.m-2。夏季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累计增长7.05 w.m-2,年均升高0.26w.m-2;09、20年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分别为13.50w.m-2、16.64w.m-2,年均升高0.15w.m-2。冬季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09、2020年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升高0.15w.m-2。随着城市扩大,热岛环流气流上升中心南移,下降中心北移,冬夏季日平均风速下降,但随着城市群不断扩大,下降幅度减弱,2009、2020年的日平均风速分别为1.74m.s-1、1.70m.s-1,下降-0.04m.s-1;冬季日平均风速累计下降-0.15m.s-1,年平均下降-0.006 m.s-1,2020年比2009年日平均风速下降-0.05 m.s-1。日平均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累计上升0.37k,年平均增长0.014k;09、20年的日平均温度分别为305.64 k、305.63 k,下降-0.01k。冬季日平均地表温度累计上升0.03k,年平均增长0.001k。2009、2020年日平均温度分别为275.50 k、275.52 k,增长了 0.02k。夏季日平均比湿下降,冬季日平均比湿增长,夏季日平均比湿累计下降0.00105,年平均下降0.000039,2009、2020年日平均比湿分别为0.01775、0.01771,下降-0.00004。冬季日平均比湿累计上升1.52 E-05,年平均增长5.63E-07,2009、2020年日平均比湿分别为0.00099、0.00099,增长了 0.84E-05。日边界层高度平均高度季呈增长趋势,夏季日平均层高累计上升29.05m,年平均上升1.08m,2009、2020年日平均高度分别为764.43 m、764.48m,升高了 0.05 m。冬季日平均层高上累计上升3.33m,年平均增长0.12m,2009、2020年日平均高度分别为345.48 m、343.59m,下降1.89 m。随着城市扩大,城市形态对城市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城市地表向上热量通量在夏季基本处于较高水平,维持正值时间延长,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范围与城市扩大边界基本一致,冬季大部分时间处于负值状态,和周边地区区别不明显。2009、2020年的地表向上热量通量达260w.m-2、270 w.m-2以上,高出周边约10-140w.m-2,内部地出现了 10-40 w.m-2的差异。地表潜热范维持区域相对较低的状态,夏季明显低于周边地区,但冬季不明显。2009年、2020年夏季潜热差值在 4 w.m-2、5-10 w.m-2 左右。2009 年、2020 年冬季潜热差值约 10-40 w.m-2、30 w.m-2左右。夏季城市区域夜间风速提高,白天风速减缓,与周边地区差别明显;冬季市区白风速低于周边地区,但差别不明显。2009、2020年,城市夏季夜晚风速分别约在3.0m.s-1、2.0m.s-1,高于周边地区;白天风速约在1.0-1.4m.s-1、0.2-0.8 m.s-1左右,低于周边地区。在冬季,白天风速在1.2-2.0m.s-1左右,夜晚在0.5m.s-1左右,低于周边地区。长株潭三城市在夜间形成区域的热岛,热岛面积随着城市扩大而扩大,热岛边界与城市扩大边界基本一致,夏季热岛强度达2-4℃,冬季大1-2℃。城市冬夏季比湿低于周边地区,但夜间与周边地区差别不明显。在夏季,2009、2020年三城市的比湿在0.015-0.018、0.014-0.017之间,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形成干岛。在冬季,城市白天比湿略低于周边地区,但夜间与周边地区差别不明显。夏季边界层层高在20时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范围大于城市扩大边界并向下风方向延伸,冬季边界层层高与周边地区差别不明显。湘江和绿心地区对城市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绿心地区是东风向长株潭幅合的重要通道,地表向上热量通量、潜热通量增长明显,风速降低,比湿升高,温度下降,边界层层高升高,对周边地区有着重要的气候调节作用。夏季白天,湘江温度低于城区2-4℃,有降温作用,冬季夜晚具有升温作用,调节周边城市温度。湘江对周边地区和下风方向地区有明显增湿作用,提高比湿约0.001-0.004左右。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解决城市热岛问题,从2009年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日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热岛强度达2-4℃,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群绿地系统和区域绿色通风通道敏感性试验研究。绿心地区尽管具有一定的城市气候调节功能,但具体的调节机制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绿地敏感性研究。

刘笑阳[3](2016)在《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文中提出15世纪以后,海洋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人类文明进入了更富开拓性的“海洋时代”。同时,世界海洋强国的历史也呈现出一些普遍性逻辑,即(1)国家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需求决定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地位;(2)国家经略海洋的能力决定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效用;(3)涉海大国都可以超越客观环境而崛起为海洋强国,但海洋强国的衰落也是必然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核心要义便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海洋强国战略,必然能够在海洋时代塑造出一个成功的海洋强国。对于诸如中国一般的崛起大国而言,势必要通过合适的战略走向富强,也势必要走上海洋这条通途大道——它在昔日曾经是一条发展的捷径,而现在却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地区性濒海大国,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皆同海洋息息相关。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以上,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多数原油进口需要依赖海运,中国业已在海洋渔业、海运业以及造船业等领域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海洋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相较于陆地边界局势的基本安定,中国近年来的外部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海洋疆土。中国面临着来自美国及其军事盟国、有海洋争端的邻国等构筑的战略围堵态势,国家的海上战略空间长期受到外部力量的压制。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尽管中国一直都在参与地区海洋秩序的塑造以及融入全球海洋秩序的进程,然而赢得走向海洋的机会却并不等于“赢得海洋”。可以说,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中国保障国家综合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和塑造新型海洋秩序的必然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无论是在政策和研究领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设计在战略评估、目标确定和手段选择上多少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有鉴于此,本文将选择“海洋强国战略”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一种创新性的解读模式与设计框架。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对海洋强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将首先总结并归纳研究所需要涉及的核心概念,并将在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中西互通、古今互鉴”为原则,结合海洋时代的整体性趋势和阶段性变化,综合考虑海洋强国战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尝试在基础研究层面为海洋强国战略构建可行的分析框架:海洋强国战略分析的主体是涉海大国,其核心问题是国家与海洋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摄取海洋战略价值的能力与意愿之间的互动。同时,涉海大国的国内基础必然要受到所处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客观环境所包含的历史趋势、地缘结构和秩序进程之间的结构,既可能对国内基础形成积极塑造,也可能对其产生消极限制。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便依据其国内基础,设计并实施相应的海洋强国战略。随后,本文还将就分析框架中的四个核心要素——海洋的战略价值、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内基础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框架分别进行专门阐述,进而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设计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创新。本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历程。本章旨在对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海洋强国发展进行分阶段的历史梳理,并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海洋战略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在追溯西方海洋强国演进逻辑的过程中,寻找到海洋与大国兴衰的内在联系,并发掘出西方历史经验对于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其中,本章节将以1415年的休达之战为时间起点,以刚刚结束的2015年为结点,对西方海洋强国战略进行必要的历史考察。基于全球化的深入程度、国际关系史的阶段分野和西方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笔者拟将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开拓时代(1415-1648年)、殖民时代(1648-1845年)、争霸时代(1845-1945年)和“威慑—合作”时代(1945-2015年)。与此同时,本文将从不同时期中挑选出个别国家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典型案例,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到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历程。本文认为以全球海洋秩序的运转为基础,通过考察核心主导者和强力挑战者在海洋领域的互动,无疑更有利于归纳出西方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逻辑。本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与相关实践。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并非新近萌生的国家理念,而是两千年来特定历史逻辑的产物。尽管内陆传统长期在中国居于主流地位,但是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作为两个并行不悖的发展趋势,不存在有些学者所主张的主导和支配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海洋强国探索的历史也呈现出周期性演进的趋势,而国家意愿和能力的互动关系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对中国而言,由于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逻辑以及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层面的特殊性逻辑,因此没有如欧洲一样在能力和意愿相匹配的三次峰值上实现向海洋强国的转型。以上述核心观点作为历史梳理和分析的框架,本文从古代的缘起、近代的萌芽和当代的探索三个阶段对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及其战略实践进行了历史梳理,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历史特点和演进逻辑,即由浅显认知向系统论述演进、由“重陆轻海”向“陆海统筹”演进、由“趋利”向“避害”再向“趋利避害”演进、由探索海洋强国之“术”向塑造海洋强国之“道”演进。本文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设计。本章将以海洋战略价值及其对中国崛起的意义作为出发点,结合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和国内基础尝试就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设计提出理念性和框架性的建议:(1)海洋强国战略在海洋实力的巩固与提升、海洋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以及海洋秩序的融入与塑造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2)海洋强国战略的主导理念,即以和平主义为宗旨、以防御现实主义为核心、以经济主义为首务、以地区主义为重点和以合作主义为通途。(3)海洋强国战略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四个层面上的核心内容;(4)海洋强国战略的四项实施原则,即国内与国际的统筹、陆地与海洋的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合作与竞争的统筹;(5)海洋强国战略在中观层面可以侧重考虑的五种联动模式,即中央与地方的联动、政府与民间的联动、战略与战略的联动、部门与部门的联动、产业与产业的联动

吴现帅[4](2016)在《江苏沿海第四系沉积环境与软土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江苏沿海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测区的区调资料,结合第四纪钻孔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对沿海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及其对第四纪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依据地理位置、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参照前人的划分方案,将江苏沿海地区第四系划分为长江三角洲区、淮河流域区和沂沭灌河流域区三个第四系小区。根据地层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随深度变化特征,采用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法将南通测区第四系划分为9个带,描述第四纪气候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并对常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素Si与Ti,元素Al与Fe、Ti及元素P与Mg、Ti之间在含量上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他的某些元素之间在超过或者低于某一含量值后,才会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或者发生正负相关性的转化。从第四纪软土沉积环境的角度分析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云港测区软土为滨海相沉积,其孔隙性、含水性和压缩性具有由陆地至海域递增的趋势,而密实性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盐城测区软土为泻湖相沉积,其孔隙性、含水性和压缩性具有由泻湖中心向边界递增的趋势,密实性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规律;南通测区软土为浅海相沉积,由于沉积环境的复杂性,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无规律可寻。

杨机臣[5](2013)在《威海,守卫中华最古的海》文中指出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威海卫》第一章不夜县有个石落村1.威海最早的县治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莱子立此城,名曰"不夜"。不夜,作为地名在中国历史首次亮相始于春秋,作为县治在西汉时期。地名为地理概念,

陈纯纯[6](2012)在《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后设认知之影响》文中指出阅覆理解策略的使用与阅读理解之间具有高相关,所以针对学习中的阅读者,可以藉由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提升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本研究之重点在检测台北市五年级学生之阅读理解能力,是否因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而有所改变;同时描述各策略之教学模式建立与教学历程、以及学生各项策略之使用与监控情形,学生对课程之主观看法。研究结果发现:有系统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不但能提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自我监控后设认知、对阅读产生兴趣与建立较佳的阅读方法,均有正面的影响。不同的文体呈现,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不同的效果存在;要提升直接理解阅读能力,以故事体文章为首要,要增进学生的解释理解阅读能力,以说明文文体为要。交互教学法是最适于阅读理解策略学习的教学模式;基本阅读策略、整合性阅读策略,以及自我监控理解策略,三者的学习需视文章的呈现,适时地交替融入教学,不宜个别抽出独立学习。提前告知策略名称与学习目标、SQ3R、K-W-L教学法,对学生的后设认知具有正面的效益。对于文章深究、表演等的多元探索式教学,虽能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喜好,但要促进学生对于文篇的深层理解,只能依靠教师回归文本的语文教学,方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延良[7](2011)在《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营市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北翼中心,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区位,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联系的重要通道,同时还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城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区的核心城市。因此,研究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东营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评价、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营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研究东营市的地形地貌、地层与岩石、区域地质构造、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主要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工程地基适宜性分区等基础地质环境,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分析东营市地震活动特征以及对地震液化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影响东营市地壳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由6个评价指标,4级分级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东营市划分成9个评价区,并对每个区悲歌评价指标进行打分,运用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每个指标的隶属度值,后对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评价区的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区,以指导东营市的工程场地选址、设计参数选择。(3)分析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特点及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研究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变异规律,建立各类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演化的地质模型,探索影响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问题质量的触发因素。(4)在上述对东营市主要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这18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将该区域划分为2581个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AHP-FUZZY)对各个单元山东省统计年鉴》确定2001-2005五年间东营市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同时分析了东营市20012005年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6)研究制约和影响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基于东营市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以及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东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提出东营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以及水土体油气污染的防治对策,为东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王林楠[8](2010)在《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文中研究指明受所处自然环境和区域社会环境的影响,东北煤炭资源开发在近代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以1931年以前的东北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线,通过分析当时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特别是当时区内日本殖民者对区内煤炭资源的抢占和开发等特殊的情况,对区内煤炭资源开发格局的变迁和整体发展态势加以评估和讨论。论文的主体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东北煤炭资源存在情况的总体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分布、储藏情况以及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总体评述。作为文章的整体基础,该部分在论述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水系分布等相关情况的同时,着重讨论了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藏情况和空间分布特点。在资源的区划问题上,本章打破以往单一的以行政区划作为依据的做法,采引地质矿产学科中含煤区的概念,依照煤炭所属地质年代进行分类,并结合东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对煤炭的地理分布情形进行重新的区划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东北煤炭的储量、品质以及空间区位特征进行细致的论述。在论述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同时,本章将历经弛禁之变后的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作为煤炭资源开发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加以讨论,分析区域政治环境、经济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并对这一时期对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测活动及储量的估算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煤炭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以第一章对东北煤炭资源分布的情况为基础,讨论近代区内煤炭资源开发空间布局特点及形成过程,分析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在格局的变化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虽然在资源分布上并不存在关内那种明显的地域差异,但同样受到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开发的水平在总体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失衡的态势。与关内华北地区的开滦煤矿相似,由日系满铁抢占开发的抚顺煤矿,由于其背后日本帝国主义在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该矿的开采规模和技术条件远远超越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加速资源掠夺的同时,依靠铁路和日渐膨胀的殖民工商业体系所形成的市场垄断体系严重的抑制了东北其他地方煤矿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在区内形成了一支独大的局面。而同期北部,如松花江流域丰富的煤炭资源却受到包括日系抚顺煤矿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干扰,发展缓慢。1920年代中后期,华营铁路体系的延伸带动了沿线煤炭采掘业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开发局面,为日后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格局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资源、资本、劳动力是近代工业生产环节的三大要素,这三种要素在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作用各不相同,并充分的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东北地区的煤炭并未体现出如关内一般鲜明的南北失衡的特点,因此资源及储量的分布状态同当时煤炭开发格局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应关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品质或埋藏条件对局部区域的开采经营的影响;劳动力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是否充足方面,多集中于有条件从事大规模开采活动的新式煤矿之中,这种情况在当时的东北地区仍属于个别现象,大多数煤矿大都实行所谓的包采制度,劳工数量并不固定,且矿方与劳工之间尚未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稳定的直辖管理关系。相比较而言,资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资本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具备有效稳妥的积聚方式,民营资本的羸弱向来被视为近代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短板,但背后更重要的则是缺少成熟有效的融资和积聚方式来实现社会财富向资本的转化。相比之下,日系满铁则通过融资渠道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充足的资本得以开展大规模的开采掠夺活动,而以奉系军阀为首的官僚体系则可以凭借手中的政治经济权利满足煤矿开采对资本的需求。于是,不同属性的资本在特定的时代中对东北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第四部分: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败笔—阜新煤矿。不同于区内其他煤矿的发展,阜新煤矿是东北地区储量最为丰富,也是受到时局变迁和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开发最为缓慢、曲折和失败的大型煤田。由于在1931年前当地交通条件和区内北票等煤矿竞争的影响,阜新煤矿的开发是极为有限和缓慢的,日系满铁和奉系地方当局在区内针对矿权的斗争进一步迟滞了铁路运输等相关条件的改善,煤炭资源开采一度陷入僵局,对资源的控制一度超越开发成为主要目标。而在东北地区沦陷后,因应战争的需求,日本殖民者对该矿开展了区内最为野蛮的掠夺式开采,在产量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的同时,该矿原有的矿床结构和周边地质、自然环境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大减损了阜新煤矿的开采寿命,成为近代区内煤炭资源开发最为失败的个案。第五部分:抚顺煤矿—现代因素的集大成者。作为区内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矿,抚顺煤矿在日本殖民侵略者的控制下,成为长期影响和左右东北煤炭整体开发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章以抚顺煤矿产量增长的构成为切入点,将整个过程分为生产导向期和市场导向期两个部分,通过讨论抚顺煤矿在1931年之前殖民开发的发展情况,包括开采规模的迅速膨胀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其利用日系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在区内外煤炭市场的垄断扩张过程,分析抚顺煤矿在区内形成一支独大局面的成因。第六部分,在前五个部分的基础之上,梳理近代东北煤炭开发的历史轨迹,分析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时间脉络和整体状况,并重点讨论诸如铁路、技术设备等新式因素的相继出现,以及日、俄等殖民者对东北煤炭资源掠夺的日渐深入,对区内原有的煤炭开发体系的发展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受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区内原有的开发体系加速了转型和分化速度,而失衡的开发态势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固定下来的。第七部分:近代东北煤炭资源的开发从整体上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开发过程,既有以日系满铁为代表的外来殖民开发体系的开采掠夺,也有本国的开发体系按照历史和社会经济前进的轨迹逐步发展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开发体系共存于同一个空间之下,造就了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特殊形态,特别是殖民者的开发掠夺体系的膨胀和扩张,不但打乱了区内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发展步伐,加速了区内原有的传统开发体系的分化和转型,同时也以自身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绝对优势造就了东北区域畸形的煤炭资源开发优势和南北失衡的开发格局。

刘庆[9](2010)在《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屈指算来,截止2010年,青岛城市建置不过119年。而早在1 994年1月4日,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和公布青岛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无疑是年轻的青岛城市荣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资本,因为国务院在批准文件中指出:“青岛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明代中叶为防止倭寇侵袭,设浮山防御千户所。鸦片战争后,设总镇衙门。1897年后,曾被德、日、美列强先后占领。现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欧式、日式建筑”。不仅如此,青岛地区更有一段古老的历史。即墨市金口镇北阡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代,就有东夷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东夷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比较早的进入了文明社会,建立了早期国家,晚期则发展出辉煌的齐鲁文化。直至近代,青岛地区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其它地区如影随形,同步而行。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形态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灾难。在大拆大建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乃至历史城区遭受到毁灭性的建设性破坏,青岛城市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带来城市形态的巨大改观,而且意味着城市文脉的泯灭,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消失。不仅如此,青岛市郊的古文化遗址同样在经济发展中未能幸免于难,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正在处处围剿古遗址仅有的一点点容身之地。同时多种发展迹象也在表明,现在的青岛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深度的功能开发。而功能开发离不开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北区如火如荼的特色街建设即是明证。一个依靠文化生存、发展的城市是有希望、有个性的城市。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明显的今天,经济发达的背后有文化的有力支撑;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蕴含着蓬勃的经济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水乳交融,而文化遗产无疑是城市文化的品位和文化厚度强有力的体现者。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现代经济之间的矛盾,这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这是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破解的难题。本文针对古老的青岛地区和年轻的青岛城市所各自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分为青岛老城区文化遗产和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两大部分内容。其中,青岛老城区又分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三小部分。第一章为导论。在界定文化遗产的定义基础之上,厘清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和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接着讲清选题研究范围、意义、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在深入剖析国内外颇为流行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论之后,阐述了青岛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环境及历程。第二章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说明青岛历史建筑的影响因素、价值评价及保护意义,然后针对性提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并对相对落后于海滨旅游的历史建筑旅游如何发展提出建议,尤其注重对当今遗产热点——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同时对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展开针对性研究,最后以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旧址修复工程为案例,深入考察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第三章为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在阐述青岛历史街区的由来、价值、特色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对策,最后以为世人所瞩目的中山路街区复兴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第四章为青岛老城区整体保护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建筑、规划等角度具体分析青岛城市的特色,然后阐述在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与失误,同时涉及如何在城市色彩、整体高度、交通、标志性建筑、自然环境等方面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针对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保护提出具体建议。第五章为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阐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现状与保护意义,然后对青岛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突出针对性建议,最后以琅琊台遗址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在结语部分,论文提出全文的结论。它们是:1.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秉承整体性保护理念;2.青岛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尚有待于改进;3.胶州湾的保护是当前青岛城市发展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4.对于青岛地区的古遗址而言,目前首要的工作是保护,然后方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如此谋篇布局主要依据以下的思路:论文的第一部分导论为整篇论文的铺垫:历史城市的保护一向讲究“点”(历史建筑)、“线”(历史街区)、“面”(历史城区)的有机结合。历史建筑犹如一颗颗珍珠(点)错落有致的散落在老城区之中,它们是历史城市保护的最基本元素,所以论文的第二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历史街区(线)则由建筑围合而来,历史建筑是历史街区极为重要的构成要件,历史街区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条件,二者可谓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所以论文的第三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延续问题;数十条历史街区(线)的有机交合最终构成了老城区(面),而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实在是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绵延的大环境,意义可谓重大,所以论文的第四部分集中研究青岛老城区的整体保护问题;论文的第五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问题,其原因有二:其一,田野文物本身就是青岛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二,这是青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青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方面深刻体认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意义。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不单单再是孤零零的古遗址保护问题,而是具有了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老城区保护的密切关联性。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就由老城区走到了城外,走到了大青岛(涵盖青岛地区七区五县的地理范围)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论文的创新之处是:1.论文首次归纳了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构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体系的多重因素。2.论文首次全面分析了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化建议。3.论文首次以斯泰尔圣言会会馆为案例,较为全面地探究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4.论文首次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青岛地区的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状况,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徐敬俊[10](2010)在《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与人类活动和生产力布局的关系十分密切,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是人类维持生存繁衍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是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支撑。但海洋产业布局的理论研究是目前海洋经济研究相对薄弱的一个领域,国内学者关于海洋产业布局的研究一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且多属于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也不够系统和深入,基础理论欠缺是目前中国海洋产业布局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一大缺陷。海洋产业布局研究薄弱的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受“重陆轻海”思想的束缚,人们很少关注海洋,更少关注海洋产业布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经济开始以远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迅速提升,已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有力支撑和对海洋产业布局规律的正确认识,海洋产业布局应用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被大大削弱,也导致海洋产业布局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与此同时,海洋产业布局中的一些不合理、不协调因素开始显现,这些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因素既影响着中国海洋产业整体效益水平的发挥,也影响着中国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导致海洋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海洋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不断涌现。加强海洋产业布局规划和协调,克服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实现海洋经济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已变得十分紧迫。因此,加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尤其是海洋产业布局的基础理论研究,探寻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一般规律,为海洋产业布局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勿容置疑,海洋产业布局在许多方面与陆地产业是相通的,包括劳动的地域分工、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等,但这些现象或规律背后往往隐藏着迥然不同的运行机制,从而导致同一规律在陆地产业布局和海洋产业布局中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决不是陆域产业布局的有关理论的简单“嫁接”。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本论文以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海洋产业经济与陆域产业经济的不同特点,充分借鉴传统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个量研究与总体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研究与比较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阐释海洋产业布局的内涵与外延、海洋产业的区位选择、产业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互动过程以及资源、环境、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海洋产业布局的内在机制、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模式及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总结海洋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并举例加以佐证,基本勾勒出了中国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政策体系,期望为今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二、辽东半岛高层海平面的新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东半岛高层海平面的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湾地区古近纪东营期湖平面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湖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层序划分
        2.3.1 层序界面的标志与特征
        2.3.2 体系域界面的标志与特征
        2.3.3 层序划分及特征
第3章 湖平面变化曲线的建立
    3.1 古生物学方法
        3.1.1 古生物孢粉学方法
        3.1.2 介形类优势分异度法
    3.2 地球化学方法
        3.2.1 地球化学元素比值法
        3.2.2 古盐度恢复
    3.3 地球物理学方法
        3.3.1 滨岸上超法
        3.3.2 自然伽马趋势线法
    3.4 地层学方法
        3.4.1 层序叠加样式
    3.5 湖平面变化曲线特征分析
第4章 沉积体系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2 沉积体系基本特征
        4.2.1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2.2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2.3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4.2.4 湖泊沉积体系
        4.2.5 湖底扇沉积体系
第5章 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充填和层序响应特征
    5.1 湖平面变化的沉积充填响应特征
        5.1.1 湖平面变化对砂体构型的控制作用
        5.1.2 湖平面变化对沉积相发育的控制作用
        5.1.3 湖平面变化对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
    5.2 湖平面变化的层序响应特征
        5.2.1 湖平面控制层序界面的形成
        5.2.2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叠加样式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2)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1.1 城市气候变化与绿地的生态气候作用
        1.1.2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
        1.3.2 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气候变化
        1.3.3 城市气候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1.3.4 绿地的生态气候调节机理机制研究进展
        1.3.5 研究方法进展
        1.3.6 主要问题与展望
    1.4 研究对象与主要范围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1.6.1 系统的思路
        1.6.2 数值模拟思路
        1.6.3 典型天气条件思路
        1.6.4 方案对比的思路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区位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核心区规划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2.2.1 地形资料
        2.2.2 景观格局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2.2.3 规划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2.2.4 背景场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2.2.5 天气分析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2.3 数值模拟平台
        2.3.1 垂直坐标系统
        2.3.2 动力框架
    2.4 陆面过程与城市冠层方案
        2.4.1 陆面过程方案
        2.4.2 城市冠层方案
    2.5 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2.5.1 景观格局方案
        2.5.2 模拟试验方案
    2.6 参数化方案
        2.6.1 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
        2.6.2 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
    2.7 初始条件与边界嵌套方案
3 试验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3.1 气象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3.1.1 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3.1.2 天气背景分析
    3.2 景观格局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夏季试验分析
        4.1.1 地表能量通量分析
        4.1.2 风场分析
        4.1.3 地表2m温度场分析
        4.1.4 湿度场分析
        4.1.5 边界层分析
    4.2 冬季试验分析
        4.2.1 地表能量通量分析
        4.2.2 风场分析
        4.2.3 地表2m温度场分析
        4.2.4 湿度场分析
        4.2.5 边界层分析
    4.3 模拟统计检验
        4.3.1 2m高气温模拟统计检验
        4.3.2 风速模拟统计检验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3)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中文文献的总体定量分析
        二、国内代表性研究成果评析
        三、国外代表性研究成果略析
        四、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路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难点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内容
第一章 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相关概念
        一、战略的内涵
        二、海洋强国的概念
        三、海洋(强国)战略的界定
    第二节 海洋的战略价值
        一、本体性价值
        二、载体性价值
        三、观念性价值
    第三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
        一、历史趋势
        二、地缘结构
        三、秩序进程
    第四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内基础
        一、国家的海洋定位
        二、国家的海洋实力
        三、国家的海洋利益
        四、国家的海洋观念
    第五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海洋强国的战略观念(思想)
        二、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海洋强国的战略手段
        四、海洋强国的战略评估
    第六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 (1415-2015年)
    第一节 扩张时代(1415-1648年)
        一、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先锋
        二、西班牙——“无敌战舰”与“新世界”
        三、荷兰——飞翔的“海上马车夫”
    第二节 殖民时代(1648-1845年)
        一、英国——“日不落”的荣光
        二、法国——扎根大陆的“蓝百合”
        三、俄国——“为出海口而战”
    第三节 争霸时代(1845-1945年)
        一、美国——鹰,从海上腾飞
        二、英国——帝国的余辉
        三、日本——“脱亚入欧”的武士
        四、德国——“剑与犁”
    第四节“威慑—合作”时代(1945-2015年)
        一、美国——飘扬七海的星条旗
        二、苏联/俄罗斯——“红色海军”的兴衰
    第五节 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
        一、西方海洋强国战略历史的普遍性逻辑
        二、西方海洋强国战略历史的特殊性逻辑
第三章 中国海洋强国思想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逻辑线索
        一、中国海洋强国的历史线索
        二、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逻辑
        三、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特殊性逻辑
    第二节 缘起:古代中国的海洋思想
        一、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一周期
        二、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二周期
        三、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三周期
    第三节 萌芽:近代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
        一、地主阶级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海洋强国思想
        三、民国时期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第四节 探索:当代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四、2002-2012年中国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五、十八大以来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第五节 中国海洋强国思想的演进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评估与框架设计
    第一节 海洋对于中国崛起的战略价值
        一、本体性价值
        二、载体性价值
        三、观念性价值
    第二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
        一、历史趋势
        二、地缘结构
        三、秩序进程
    第三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家基础
        一、中国的国家海洋定位
        二、中国的国家海洋实力
        三、中国的国家海洋利益
    第四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框架设计
        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目标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导理念
        三、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
        四、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原则
        五、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联动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江苏沿海第四系沉积环境与软土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4 研究区第四系特征
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3.1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 常量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沉积环境对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4.1 连云港软土沉积环境及性质
    4.2 盐城软土沉积环境及性质
    4.3 南通软土沉积环境及性质
    4.4 江苏沿海地区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垂向变化规律
    4.5 江苏沿海软土沉积环境及性质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后设认知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阅读理解
        二、阅读理解策略
        三、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四、小学生
    第四节 研究限制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限制
        二、关于教学者的限制
        三、关于研究素材的限制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阅读理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阅读综述
        一、阅读的模式
        二、影响阅读的因素
        三、阅读的目标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内涵
        一、阅读理解的定义
        二、阅读理解与阅读能力
        三、知识理解的层次与阅读理解的层次
        四、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五、中文汉字在阅读理解上的特性
        六、不同文体读物的阅读理解
        七、阅读理解能力的习得
    第三节 阅读理解策略
        一、阅读理解策略内容
        二、认知理解的监控策略
    第四节 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场域
    第三节 研究流程与架构设计
        一、研究流程
        二、教学设计
    第四节 研究分析与数据处理
        一、三角验证法
        二、资料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阅读理解基本策略之教学
        二、阅读理解之整合性策略之教学
        三、阅读理解监控策略之教学
    第二节 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对阅读理解的成效分析
        一、全体学生前测在阅读理解上的表现
        二、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成效之分析
    第三节 阅读理解教学对策略选择与自我监控的成效分析
        一、策略的选择
        二、与作者对话的策略使用
        三、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策略学习的主观看法
    第四节 教师自我省思资料
        一、阅读教学模式方面
        二、阅读教材方面
        三、学生策略学习与使用的观察结果
        四、教师的自我学习方面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果讨论
        一、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二、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成效
        三、阅读理解监控策略教学与后设认知
        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给教学者的建议
        二、给政策研拟者的建议
    第三节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地质生态环境理论研究述评
        1.4.2 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4.3 石油地质研究工作现状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东营市区域地质生态环境背景分析
    2.1 地形地貌
        2.1.1 地形地貌总体特征
        2.1.2 地貌类型与成因
    2.2 地层
        2.2.1 地表出露地层
        2.2.2 地下隐伏地层
    2.3 地质构造特征
    2.4 东营市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
    2.5 东营市的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5.1 土体岩性与结构
        2.5.2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5.3 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
        2.5.4 东营市天然地基承载力
    2.6 自然生态环境
        2.6.1 气象
        2.6.2 水文
        2.6.3 湿地
        2.6.4 土壤
        2.6.5 植被
        2.6.6 海域
第三章 东营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3.1 东营市地震活动特征
        3.1.1 地震分布特征-格式
        3.1.2 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3.2 东营市地震液化问题分析
        3.2.1 严重液化区
        3.2.2 中等液化区
        3.2.3 轻微液化区
        3.2.4 非液化区
    3.3 东营市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与分级
        3.3.1 地壳表层地壳结构与岩土力学性质(F1)
        3.3.2 深部地壳结构构造与深断裂(F2)
        3.3.3 地块升降与现今地壳活动速率(F3)
        3.3.4 断裂及其活动性(F4)
        3.3.5 现今地应力与能量(F5)
        3.3.6 主要内动力地质灾害(F6)
    3.4 东营市地壳稳定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3.4.1 地壳表层地壳结构与岩土力学性质
        3.4.2 深部地壳结构构造与深断裂
        3.4.3 地块升降与现今地壳活动速率
        3.4.4 断裂及其活动性
        3.4.5 现今地应力与能量
        3.4.6 主要内动力地质灾害
    3.5 东营市地壳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评价
    4.1 东营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4.1.1 土壤盐渍化
        4.1.2 土地沙化
        4.1.3 土地沼泽化
        4.1.4 土壤污染
        4.1.5 地方病
    4.2 东营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4.2.1 海(咸)水入侵
        4.2.2 地裂缝
        4.2.3 地面沉降
        4.2.4 地面沉降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4.2.5 地面沉降及其引发灾害的防治
        4.2.6 地面沉降防治分区
        4.2.7 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
    4.3 东营市沿海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
        4.3.1 近岸活动断层
        4.3.2 浅层气
        4.3.3 海底底辟作用
        4.3.4 港口泥沙淤积问题
        4.3.5 海洋赤潮灾害与海洋污染损害
    4.4 东营市的水环境问题分析与评价
        4.4.1 区内水体的基本情况
        4.4.2 东营市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4.4.3 东营市水环境油气污染分析与评价
    4.5 东营市的土壤油气污染问题分析与评价
        4.5.1 区域土壤污染现状
第五章 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分区
    5.1 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
        5.1.1 地质生态环境系统结构
        5.1.2 系统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确定
    5.2 评价方法与步骤
    5.3 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评价过程与结果
    5.5 东营市不同市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分析
第六章 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动态分析
    6.1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6.2 地质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权值确定
    6.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分析模型与分析过程
        6.3.1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分析模型
        6.3.2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与地质环境质量标度计算
    6.4 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
        6.4.1 东营市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的获取
        6.4.2 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标度值与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
第七章 基于地质生态环境评价的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7.1 可持续发展与地质资源的依存与制约关系分析
        7.1.1 地区发展对地质资源的依赖
        7.1.2 地质资源对地区发展的制约
    7.2 东营市地壳稳定性及其区域空间发展布局适宜性综合分析
        7.2.1 东营市区域空间布局及功能区划
        7.2.2 东营市岩土体稳定性对区域空间布局适宜性综合分析与评价
        7.2.3 东营市活动断裂带及其活动性对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7.2.4 东营市地壳稳定性对区域空间布局适宜性综合分析与评价
    7.3 东营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地质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
        7.3.1 城市发展规划区的地质生态环境分析
        7.3.2 东营市工农业发展的地质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7.3.3 东营市重大产业布局的地质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
    7.4 东营市油气污染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7.4.1 水土体油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7.4.2 东营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7.4.3 东营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资料的运用和搜集
    四、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煤炭资源的存在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地质条件及煤炭品质、分布
    第三节 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
    第四节 勘测及储量估算
第二章 煤炭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产量增长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开发水平的南北失衡
    第三节 铁路延伸下的格局变迁
    第四节 辽东地区的煤铁结合
第三章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三大要素
    第一节 煤炭资源的储量分布
    第二节 资本属性的复杂影响
    第三节 劳动力的构成与管理
第四章 阜新煤矿——殖民扩张的牺牲品
    第一节 “大日方事件”——初期的缓慢发展与蚕食
    第二节 “路权与矿权”——中日折冲博弈中的停滞
    第三节 统制体系下开采规模的膨胀和破坏性掠夺
第五章 抚顺煤矿——新式因素的集成者
    第一节 攫取矿权背后的真实意图
    第二节 生产导向期开采规模的膨胀
    第三节 市场导向期的扩张与垄断态势
    第四节 战时统制下的衰退
第六章 煤炭资源开发的两重性——传统的分化与延续
    第一节 时代的烙印——传统煤矿业的再生与延续
    第二节 现代因素的出现及传统煤矿业的发展与分化
    第三节 传统因素的延续和残留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后记

(9)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历程
    第二节 选题研究范围、意义、方法及已有成果
    第三节 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
    第四节 青岛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环境及历程
第二章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一节 青岛历史建筑的影响因素、价值评价及保护意义
    第二节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三节 青岛历史建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第四节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五节 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六节 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旧址修复工程
第三章 青岛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第一节 青岛历史街区的由来
    第二节 青岛历史街区的价值、特色及保护现状
    第三节 青岛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第四节 中山路历史街区复兴研究
第四章 青岛老城区整体保护研究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特色
    第二节 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
    第三节 老城区整体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研究
    第四节 对胶州湾的保护
第五章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一节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现状与保护的意义
    第二节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对策研究
    第三节 青岛古遗址利用对策研究
    第四节 琅琊台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0.2 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
    0.3 海洋产业布局的特点及演化规律
    0.4 海陆产业的一体化布局
1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研究的相关概念
    1.1 海洋资源、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
        1.1.1 海洋资源
        1.1.2 海洋经济
        1.1.3 海洋产业
    1.2 海洋产业布局与海洋产业结构
        1.2.1 海洋产业布局
        1.2.2 海洋产业结构
        1.2.3 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产业布局的关系
2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综述
    2.1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开端
        2.1.1 产业革命对产业布局理论的影响
        2.1.2 产业布局理论的诞生
    2.2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
        2.2.1 高兹的"海港区位理论"
        2.2.2 胡佛的"转运点区位论"
    2.3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新发展
        2.3.1 单一港口空间结构
        2.3.2 港口体系空间结构
        2.3.3 港区产业布局研究
        2.3.4 海陆一体化理论
        2.3.5 海域承载力理论
3 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1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
        3.1.1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对海洋产业布局影响综述
        3.1.2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对海洋渔业布局的影响
        3.1.3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对海洋二、三产业布局的影响
    3.2 社会历史因素
        3.2.1 传统海洋产业的历史基础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3.2.2 人口和人力资源状况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3.2.3 政治、法律和文化因素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3.3 经济因素
        3.3.1 产业属性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3.3.2 经济区位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3.3.3 海洋基础设施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3.4 科学技术条件因素
        3.4.1 科学技术改造了传统产业,拓展了海洋产业布局的空间范围
        3.4.2 科学技术发展催生了新兴海洋产业,推动着海洋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
        3.4.3 科技改变了海洋经济的内部结构,进而影响着海洋产业布局
4 海洋产业总体布局
    4.1 中国海洋产业总体布局
        4.1.1 中国海洋产业总体布局的成绩
        4.1.2 中国海洋产业总体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4.1.3 现阶段中国海洋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
        4.1.4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
    4.2 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
        4.2.1 海洋主导产业在区域海洋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4.2.2 中国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4.2.3 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选择
    4.3 海洋产业聚集与布局
        4.3.1 产业聚集对海洋产业布局中的作用
        4.3.2 海洋产业群落布局的形成
        4.3.3 海洋产业带的形成与布局
5 海洋三次产业布局
    5.1 海洋第一产业布局
        5.1.1 海洋渔业的基本内涵
        5.1.2 海洋渔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5.1.3 海洋渔业布局的内容
    5.2 海洋第二产业布局
        5.2.1 海洋矿业布局
        5.2.2 海洋能源产业布局
        5.2.3 沿海重化工产业布局
        5.2.4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5.3 海洋第三产业布局
        5.3.1 海洋交通运输业布局
        5.3.2 海洋旅游业布局
        5.3.3 其它海洋服务业布局
6 海洋经济区划与区域海洋产业布局
    6.1 海洋经济区划
        6.1.1 海洋经济区划的基本内涵及主要任务
        6.1.2 海洋经济区划的类型、方法与特点
        6.1.3 中国的海洋经济区
    6.2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
        6.2.1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历史沿革
        6.2.2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一般特征与中国的特殊性
    6.3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
        6.3.1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的基本特征、依据和任务
        6.3.2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6.3.3 制订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的原则
        6.3.4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的类型和内容
        6.3.5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编制的方法及步骤
7 海洋产业布局机制与政策
    7.1 海洋产业布局机制与海洋区域分工
        7.1.1 海洋产业布局机制
        7.1.2 海洋产业区域分工
        7.1.3 海洋产业区域分工与海洋产业布局的关系
    7.2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
        7.2.1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概念
        7.2.2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
        7.2.3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导向
        7.2.4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区域差异分析
    7.3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内容
        7.3.1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类型
        7.3.2 中国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重点
        7.3.3 海洋产业布局的调控手段
    7.4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优化选择
        7.4.1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关系
        7.4.2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优化选择
        7.4.3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效应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辽东半岛高层海平面的新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湾地区古近纪东营期湖平面变化特征[D]. 魏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2]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D]. 廖秋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10)
  • [3]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D]. 刘笑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江苏沿海第四系沉积环境与软土性质研究[D]. 吴现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5]威海,守卫中华最古的海[J]. 杨机臣. 中国作家, 2013(18)
  • [6]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后设认知之影响[D]. 陈纯纯.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高延良. 天津大学, 2011(06)
  • [8]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D]. 王林楠. 吉林大学, 2010(05)
  • [9]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刘庆. 山东大学, 2010(09)
  • [10]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 徐敬俊.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辽东半岛高海平面新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