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的花岗岩侵位机制—活动张性剪切带中的侵入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正江[1](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着。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庄锦良,刘钟伟,谭必祥,江鹏程,贺安生[2](1988)在《湘南地区小岩体与成矿关系及隐伏矿床预测》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湘南地区(北纬26°40′以南)为我国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地质环境及产出丰富的铌、钽、钨、锡、铅锌等矿产,向来是我省主要找矿远景区。解放以来,在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矿产勘查及区域性基础地质和物化探工作。与此同时,省内外众多地质院校、科研单位亦从不同目的出发,广泛地开展以找矿为中心的区域性基础地质和专题性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尤其是1981-1985年,完成的“六·五”重点攻关项目《南岭地区有色、稀有金属矿床的控矿条件、成矿机理、分布规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3](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田永清,王安建,余克忍,许文良[4](1998)在《山西省五台山—恒山地区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文中研究说明
秦克章[5](2000)在《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瞄准新疆中亚型造山与大规模成矿的某些关键科学问题,立足于古生代矿床时空分布的基本地质事实的野外调查研究,从充分整理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资料和与中亚邻国构造—成矿格局的综合对比分析入手,分析厘出主要的火山-侵入岩带和成矿带,选择那些有争议的关键区段进行重点解剖,辅以岩石学和高精度同位素年代研究。将造山作用与成矿过程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尝试从板块构造角度来认识北疆矿床时空分布关系及演化序列,以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提出并论证了新疆大地构造演化——元古代古天山洋与古生代准噶尔多岛海两期大洋模式。以为寻找大型矿集区的战略靶区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1.中亚型造山带与海西期大规模成矿 中亚地区以古生代多陆块拼合造山、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与山盆体系构成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中亚型造山带具有多块体、多缝合带镶嵌、山盆耦合的大地构造格局,地壳经历了古生代地块拼合增生过程和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陆块规模小于现代大陆板块,陆间洋盆小于现代大洋;多期蛇绿岩、高压变质岩、富碱花岗岩带的发现,指示地壳增生过程复杂多样;地壳经历了多旋回的造山和增生;中亚大型—超大型矿床总体上表现出网格状(矿结)分布特征和聚矿带的菱形镶嵌状展布规律,相比之下,环太平洋与特提斯成矿域则更具有“线性”特征;海西期的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具有多岛海特征。 对新疆北部50余个已知矿床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出海西期(400~250Ma)是本区有色和贵金属成矿高峰期。整个北疆地区陆相环境中金、铜-镍、锡、银等矿床主要就位于晚古生代末碰撞造山挤压-伸展转变期,与大规模的块体旋转、压剪、走滑拉张以及陆内俯冲造山等独特的现象有成因联系。铜和铜镍矿,主要集中于中泥盆世、石炭纪和早二叠纪。金矿跨越时限为泥盆纪一早三叠世。其中早石炭世,主要为火山岩浅成低温型金矿床,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以形成韧性剪切破碎带型金矿为特征,二者共同的特点均产出于俯冲带的边缘带近陆一侧(岛弧带-弧后盆地交接部位)。 说明晚海西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对北疆地区具有较普遍的和重要的意义。对晚古生代花岗岩、陆相火山岩、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总结为上述认识提供了岩浆作用性质方面的证据。 2 北疆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7大构造阶段产物 在前人基础上,按照板块构造观点并结合最新的系统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将北疆古生代金属矿床(兼顾某些构造环境指向明确的非金属矿床如石棉、滑石等)划分为七大构造阶段组合: Ⅰ.稳定古陆环境中的前寒武纪矿床 Ⅱ.裂谷发育期(初始拉张期)矿床、 Ⅲ.洋壳(小洋盆)扩张阶段矿床、 Ⅳ.板块汇聚边缘早期过渡壳扩张阶段矿床、 Ⅴ.板块汇聚边缘晚期阶段挤压陆缘环境矿床、 Ⅵ.碰撞造山期矿床 Ⅶ.造山期后伸展构造阶段矿床。 3.发现新的兰闪片岩露头,矿物组合呈石榴石-白云母-绿泥石-方解石-兰闪石组合,系副变质岩。位于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在已报道的阿克牙孜河上游兰闪片岩西侧约100公里。 4.依据放射虫硅质岩确定巴音沟蛇绿岩套时代上限不晚于晚泥盆世
阮林森[6](2013)在《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文中指出碲是一种在地壳中含量很低的分散元素,其地壳平均丰度值一般为(1-10×10-9),传统上都被认为不能形成独立矿床。目前碲工业来源主要是从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铜矿石中提取。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例以碲作为主成矿元素的独立碲矿床,作为一种新的非传统矿床类型,从大水沟独立碲(铋)矿床发现之初,便引起了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以往研究对于大水沟碲矿的赋矿围岩性质、碲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历来争议较大,尤其是控矿的基本地质因素的研究比较薄弱,未能理清矿床的时空演化和分布规律,因而很少涉及矿床的深部勘查和外围成矿预测的方向。本文在充分消化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矿产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以成矿系统的时空演化为主线,将构造和流体作为成矿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大水沟碲矿床的赋矿围岩性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控矿因素、矿床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分析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矿床的成因成矿模式和成矿模式,指出矿山深部找矿和外围勘查方向,为矿山的实际开发和外围找矿提供借鉴,同时为分散元素尤其是碲的成矿规律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大水沟赋矿围岩绿片岩的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成果,认为大水沟绿片岩为晚三叠世扬子地台西缘近南北向挤压环境下的构造推覆体,原岩主要以钙泥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凝灰岩为主夹少量基性火山岩,原岩物源来源于从元古代-二叠纪各时代的地层。矿物流体包裹体C、H、0同位素和He-Ar同位素均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多种来源.大水沟矿脉中流体的δDSMOW值范围为-41.6-82, δ18OH2O范围0.33~11.93,介于变质水和岩浆水之间;矿脉中白云石的绝大部分δ18OSMOW的值范围9.52~12.90,均值11.24,δ13CPDB的值极为均一,变化很小,范围-5.3~-6.5,均值-5.71,这种比较均一的特征可能是不同来源的流体在剪切带中混合均一化的结果。氦同位素表明其为壳源和幔源混合,主要为壳源,其次为幔源。氩同位素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地下水或变质水并混合了部分幔源流体。主成矿期Na+/K+明显大于1, Na+/(Ca2++Mg2+明显小于1,同时Cr-为主要的阴离子,F及其他阴离子的含量很低,反映原生沉积和地下热卤水成因。大水沟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早期成矿阶段具有岩浆热液特征的高温含子晶包裹体大量存在,而主成矿期中温-低温高盐度流体、低盐度富含CO2包裹体以及低盐度低温的流体共存显示变质热液和改造型流体为主的特征。因此大水沟成矿流体具有剪切带流体的复杂混合来源的特征,变质水、岩浆水、地下水都积极参与了成矿活动,早期矿化可能有深部岩浆作用的参与,主成矿期却以浅部热液(包括热卤水和上升到浅部的变质水)为主,岩浆作用大为减弱。晚期的流体以低温和低盐度为主,可能以地下水、变质建造水混合流体为主并有大量的大气降水。从早期到晚期成矿阶段由于构造层次由深到浅,成矿流体也由由深部流体逐渐向浅部流体过渡。构造剖面中围岩、蚀变岩和矿石的成矿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大水沟碲(铋)矿床的成矿物质和围岩具有渊源关系,碲铋矿脉中Te、Bi具有继承围岩和前期矿化脉、蚀变带成矿物质的特征,应为重新活化富集的结果。Pb同位素和黄铁矿的标型特征说明早期的产物磁黄铁矿反映深部幔源岩浆作用比较明显,具有幔壳混合来源特征,而碲铋主成矿期反映主要以壳源物质为主。比较均一的S同位素可能是热液对围岩中硫化物去硫作用浸取所致。赋矿围岩绿片岩和下伏的奥陶系大理岩Te含量达n×10-5~n×10,高出地壳克拉克值数百倍至数千倍,其中有相当部分的碲为易于活化迁移的微细独立碲铋矿物或碲的络合物,赋呈在矿物尤其是碳酸盐矿物的晶隙、粒隙间或者被其他矿物吸附,易于活化迁移,因而大水沟碲矿床的围岩具有“矿源层”的特征。外围岩浆岩的稀土演化表明岩浆岩并非控制大水沟碲铋成矿的直接因素。大水沟外围的岩浆岩体虽然有较高的碲铋背景值,但是在有岩浆岩出露的外围变质岩含碲铋反而没有无岩浆岩出露的大水沟地区高,因此虽然岩浆作用提供一定的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源,但是并非直接控矿因素,也不应该是呈“矿浆“形式,而可能是以气态方式的运移,或者说是深部射气作用携带一定的成矿物质运移到浅层。区域上多级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区内主要矿床和矿点的分布,区域构造控矿具有赋矿地层的多样性、构造控矿的多级性、矿床和矿化蚀变的分带型特征。其中的脆韧性剪切构造特别是脆性剪切构造是区内碲金矿床直接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大水沟地区晚三叠世早期近南北向构造挤压形成巨型推覆构造和基底滑脱带,晚三叠世末期近东西向构造挤压形成地层的构造叠置和变形变质,使大水沟岩片定位并形成大水沟两个重要的构造界面即溜沙坡群一组底部和顶部的两个逆冲断层面;中晚侏罗世伸展背景下前期的构造界面演化为滑脱构造界面并配套发育主要的容矿构造-脆性剪切裂隙和断层,中白垩世的构造再度活化使早期矿脉破碎并在应力松弛时成矿流体再度充填叠加形成富碲铋矿脉。新生代走滑构造在大水沟矿区主要形成破坏矿体的近东西向剪切断层。伴随区域构造演化,大水沟地区晚三叠世(205Ma左右)挤压构造背景下发生了递增变质作用,早中侏罗世(204-190Ma左右)局部伸展构造背景下动力变质作用和岩浆热隆变质作用(]90Ma-164.4Ma),晚侏罗世-中白垩世的脆性剪切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西油坊韧性剪切带是矿区的控矿构造,绿片岩层和下伏大理岩之间的构造滑动面是矿床的主要导矿构造,脆性剪切裂隙和断裂是矿体的容矿构造,溜沙坡群一组绿片岩透入性和连续性裂隙较发育,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体系,因而成为主要的容矿层。区域控矿构造、矿床导矿构造、矿体储矿构造构成了一个由深部到浅、由宏观到微观的立体成矿空间系统。深部幔源射气、岩浆热液、变质流体、地下水、变质建造水和晚期的大气降水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剪切带流体系统。因此具有高碲铋背景值的“矿源层”是大水沟矿床成矿的物质基础,构造为大水沟碲矿床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和流体的耦合作用是大水沟碲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构造动力作用控制了岩层的变形变质程度,构造演化造成大水沟岩片从早到晚形成中温中压动力变质作用—中-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和浅部低温低压动力变质的转换。构造动力驱使不同层次的流体在剪切带中混合沿导矿构造上升并萃取围岩成矿物质形成成矿流体。大水沟定位前的裂谷构造演化形成了扬子地台西缘源岩具有高碲的背景值,在大水沟岩片定位后构造动力变形变质作用形成丰富的变质流体,并使岩层中的成矿元素进一步活化,其运移过程中使成矿元素在有效孔隙度较高的地层中的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中侏罗世-中白垩世近南北向伸展走滑剪切背景下,不同层位的变质水、地下水和部分岩浆热液、深部射气成分混合通过断层阀-地震泵吸方式上升使并萃取围岩的成矿元素运移至浅部脆性剪切带沉淀富集成矿。构造裂隙脉动式的挤压和引张,周期性的流体混合和成矿流体的沸腾、浓缩等是成矿和进一步富集的主要机制。成矿演化具有多阶段性多期次、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以及成矿物质主要源于围岩,成矿主要受剪切构造控制等特点,表明大水沟碲矿床为典型的与剪切带有关的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在建立大水沟碲矿床成矿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找矿标志为(1)Bi地球化学异常是找独立碲铋矿的主要标志;(2)富含碲铋的溜沙坡群绿片岩层和奥陶系大理岩是主要的区域找矿的地层标志。(3)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交汇点特别是背斜穹窿的轴部是有利于矿化的重要部位,溜沙坡群和下伏的大理岩构造接触面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标志。(4)白云石化是碲铋矿化典型蚀变标志。(5)矿区内前人硫铁矿采硐是寻找伴生碲的重要找矿标志。大水沟碲矿床北部1448中段是深部矿床勘查的重点;大水沟碲矿床的北部和南部的金竹林地段是区内碲成矿的有利地段;大水沟穹窿南部的庙坪一带是区内寻找碲矿床河伴生碲矿床的有利靶区,区域上西油坊韧性剪切带和靠近野鸡洞韧性剪切带冶勒构造岩片为寻找碲矿的远景区。
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张泽明,曾令森,李海兵,张建新,李忠海,马绪宣[7](2016)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10年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尤其在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高原生长方面取得若干进展,包括(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2)青藏高原特提斯体制和构造格架的再造;(3)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4)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的揭示;(5)印度/亚洲碰撞的早期岩浆和喜马拉雅折返中的作用;(6)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的初步建立;(7)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弯曲与地壳解耦"的提出;(8)青藏高原俯冲型、碰撞型及陆内型片麻岩穹窿;(9)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的构造背景和强震机制;(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11)印度/亚洲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综述和集成上述成果是为了与同行们交流磋商,进一步共同发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理论,向国际地学前沿的冲刺。
关键[8](2005)在《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吉林东南部地质资料的重新研究,认为其地壳演化经历了早前寒武纪陆壳形成期、晚元古代-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发展期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运动叠加期等三个阶段,提出吉南太古宙陆核是由多个地体拼合而成的新观点,并按地体构造划分准则,首次对研究区地体构造进行了划分。在对老岭地区地质构造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岭变质核杂岩的新认识,确认了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指出研究区构造控矿的重要性,提出区内成矿的两个重要时期是古元古代和中生代,将区内矿床重新划分为夹皮沟、鸭绿江、天合兴-二密等三个受深大断裂(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成矿带,阐明了不同矿种、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空间分带特征。论文首次提出二道甸子、夹皮沟、黑龙江老柞山等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的新观点,并得出了由浅成到中深成矿的新认识,从而建立了该区造山型金矿的地壳垂向连续成矿模式。首次提出吉林东部延边地区的刺猬沟金矿和九三沟金矿分别为低硫化型和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系列。根据硼矿及铜钴矿的形成环境及矿床特征分析,确认高台沟硼矿、大横路铜钴矿为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型矿床类型,建立了成矿系统模式。在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和大型矿田产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桦甸溜河地区、和龙穷棒子沟-金城洞-积水沟地区为造山型金矿成矿有利地区,老岭地区亦存在变质核杂岩型金成矿的巨大找矿潜力。
陈昌明[9](2016)在《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为对象,以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为主线,通过对白石坑、田子坑、韩家等6条重要构造路线剖面实测、天井山矿区17条坑道的大比例尺地质编录及地质填图和大量室内显微构造的专题研究,从构造形变学、构造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的的构造变形特征的精确厘定;结合“汪村—流口—鹤城—瑶里—鹅湖—大背坞”区域构造剖面的测制,完成了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分布略图(1:25万)的编制;通过对区内天井山、小贺、白石坑、田子坑、韩家、九亩丘、璜尖、小连口金矿和邻区的金山、大背坞金矿的系统调查和对比研究,重点对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关系进行了精细分析和大型韧性剪切带的含金性评价,揭示了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之间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建立了适合于皖南地区的金矿地质找矿模型。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1)以璜茅—五城—屯溪剪切带为对象,准确厘定了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并从构造形变学、构造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三大路径,进行了大型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的精细研究:1)璜茅—五城—屯溪剪切带为大型韧性剪切带,在研究区内总体呈喇叭状展布,宽约2-5km,向NE发散,向SW收敛。宏观上强弱分带明显,以元古代地层和晋宁期岩体的接触带为最强应变带,发育超糜棱岩,应变强度向两侧逐渐减弱,在弱应变带发育糜棱岩化千枚岩和初糜岩。在元古代糜棱岩地层中可见A型褶皱,S-C组构,透镜状石英发育。在长英质糜棱岩中可见长石石英斑晶形成的旋转碎斑,且面理线理均较为发育,面理线理产状显示韧性剪切带总体呈NE-NNE走向,且以水平位移为主;同期的次级剪切系变形强度显着低于主剪切带,以脆韧性或脆性剪切特征控矿;2)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微观特征与宏观特征相符,初糜岩-超糜岩均有分布,宏观上S-C组构和透镜状石英以及微观上的旋转碎斑和书斜构造显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兼具左行和右行剪切的特征,而EBSD石英组构特征显示石英为中低温变形和低温变形的叠加,同样指示韧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活动特征,通过宏观上岩脉的变形判断韧性剪切带为先右行剪切,后左行剪切。结合本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初步推断为在印支-早燕山期的陆内造山形成了右行剪切韧性剪切带,而在晚燕山期则形成了左行的韧性剪切带;微观上,在韧性剪切带内的石英普遍具有波状消光、拔丝状拉长、亚颗粒化等膨凸和亚颗粒旋转动态重结晶,部分石英颗粒显微破裂作用形成布丁构造,书斜构造,局部可见压溶作用形成的压力影、对向不对称生长石英脉等,以及晶质塑性变形形成的旋转碎斑等,动态重结晶主要为膨突重结晶以及少量的亚颗粒旋转动态重结晶;长石无显着变形,仅少量双晶弯曲,指示主剪切带韧性变形温度不超过400℃。由长石、石英变质变形特征可以得出,韧性剪切带变形变质机制主要是在中低温条件下的位错滑移、显微-超显微破裂以及压溶作用;重结晶石英新晶粒粒径在镜下的测量结果显示,具有一定蚀变的糜棱岩与没有蚀变的糜棱岩的重结晶石英颗粒粒径无明显差别,均在0.015-0.025mm之间,利用石英动态重结晶新晶粒大小法对韧性剪切带差异应力进行计算,得到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差应力值变化范围为74.97-106.08MPa;3)EBSD对韧性剪切带的石英组构分析显示,韧性剪切带中石英以中低温菱面滑移和低温底面滑移为主,说明韧性剪切带主要为中低温、低温变质环境;石英光轴表现为平行于b轴和c轴的点极密,叠加ac环带极密,即说明石英以柱面{10-10}滑移和菱面{10-11)叠加底面{0001}滑移为主,变形温度为中温、中低温(400~550℃)和低温(<400℃)。塑性变形机制和EBSD石英组构特征均显示韧性剪切带为中低温条件下的变质变形;4)宏微观运动学特征及EBSD石英组构特征显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至少发生了两次韧性剪切活动,且先为右行韧性剪切,后为左行韧性剪切;5)石英、长石变形机制及EBSD石英组构指示的变质温度环境说明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变质相主要为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局部可达低-中角闪岩相。(2)系统研究了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关系,获得了皖南地区存在大型韧性剪切带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充分证据。1)重点厘定了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韧性剪切带的含金性评价;2)综合研究显示,璜茅-五城-屯溪剪切带为区内最主要控矿构造。区内金矿化可划分为糜棱岩型矿化、蚀变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三种矿化类型空间上均产于韧性剪切带中,均与韧性剪切带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中糜棱岩型矿化为同韧性剪切带矿化,其矿体产出直接受控于韧性剪切带;而蚀变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受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上的脆性破裂控制,时间上属后韧性剪切成矿,但其空间产出亦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特别是石英脉型矿体,其总体产状与韧性剪切带一致;3)将璜茅地区未受韧性剪切带作用的灵山花岗岩与韧性剪切带内长英质糜棱岩做金等相关元素含量对比,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对金等相关元素有明显的汇聚作用;将研究区内井潭组地层和晋宁期岩体进行金及相关元素含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井潭组地层中与金相关的元素绝大部分含量高于灵山岩体,相对晋宁期岩体,井潭组地层可能为金矿成矿提供更充分的成矿元素;4)稀土元素分析显示井潭组地层与晋宁期灵山岩体配分模式一致,指示了两者可能为同源,而燕山期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井潭组地层和晋宁期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差别,显示出明显的富集轻稀土特征和不明显的负铕异常;而对金矿体的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其稀土配分模式与井潭组地层和晋宁期花岗岩相似而与燕山期岩体相差较大,指示成矿元素更可能来自于井潭组地层和灵山岩体,而与燕山期花岗岩关系较小;5)天井山金矿的黄铁矿和毒砂硫同位素δ34S值集中于两个区间:8‰~10‰和1‰~3‰,指示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和浅源混合的特征,且以浅源为主,三种矿化类型中黄铁矿、毒砂的634S值接近也可以说明其矿化过程具有一定连续性或继承性;6)热液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具有3种类型: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和含CO2的三相包裹体,其中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测温显示,在第Ⅰ、Ⅱ成矿阶段,均一温度呈现明显的两个最佳均一温度区间,分别集中于125~150℃之间和225~275℃之间,说明成矿流体可能为两种流体的混合;随着成矿作用进行,从矿化阶段早期到晚期,流体的温度、盐度和压力总体均显示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特别是温度和压力变化明显,流体密度则在较小范围内波动,略微显示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180H20值为-8.93~1.5%o,δD值为-76.4~-62.8%o,三个主要成矿阶段的氢氧同位素值均落入岩浆水、变质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的位置,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或变质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特征,并且伴随矿化过程大气降水的比例不断升高,最后以大气降水为主;7)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空间关系显示,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在区域内的分布,也控制了不同矿化类型的空间展布,其中小贺为强应变带发育区,以糜棱岩型和蚀变岩型矿化为主;产于主剪切带中的金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脉状,产于强烈韧性变形的剪切蚀变带中,产状与糜棱面理一致,而且矿脉倾伏方向和倾伏角也与糜棱面理上线理一致,显示主剪切带对金矿体的三维空间控制;而产于其上盘次级剪切带中的天井山、田子坑、白石坑、金背坞、捉马矿段则以弱应变域的脆性破裂为主,形成含金石英脉型矿化;7)深入探讨了韧性剪切带结构与金矿化富集、金矿体定位的对应匹配关系,重点查明了皖南地区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的时空关系和成生联系,建立了皖南地区韧性剪切带控矿模式。认为本区金成矿过程与陈柏林等(1999)提出的长期活动韧性剪切带多种金矿化类型叠加模式一致,所以皖南地区金矿应属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3)天井山金矿是一个发育石英脉型矿化、蚀变岩型矿化和糜棱岩型矿化的多矿化类型复合金矿化体系,各矿化类型之间的时空配置具有密切的内在成生联系,组合产出特征明显。成矿演化宏观结构划分为初始沉积期、构造-岩浆作用预富集期和内生热液富集期,主成矿期成矿演化的微观结构划分为Ⅰ.微量金-石英阶段;Ⅱ.金-单一硫化物-石英阶段;Ⅲ.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Ⅳ.微量金-萤石-方解石-石英阶段。天井山金矿为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但其主成矿阶段表现为晚期脆性破裂控矿;从控矿构造、矿物标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分析表明,天井山金矿的矿床规模应与大背坞金矿相当,后者之所以成为大型金矿,主要是充分开发利用了糜棱岩型和蚀变岩型低品位矿石,而天井山金矿目前则仅限于开采浅部的石英脉型矿石。(4)突破前人只在外接触带浅变质碎屑岩中找含金石英脉型矿的禁区,明确提出应关注和重视内接触带的花岗岩型糜棱岩带的找矿工作。因为野外工作发现在同一条韧性剪切带中,外接触带的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劈理化带、片理化带和千枚岩带;而内接触带的花岗质岩石则以糜棱岩带和碎粒岩带为特征,提出了沿袭内接触带发育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岩体内接触带300米范围内),有可能发现规模型花岗糜棱岩型和蚀变岩型金矿体的新认识。目前已在天井山XJ9的106米中段进入岩体80多米处见0.6—1.46米厚的花岗糜棱岩型矿体,以毒砂、黄铁矿为主,含金品位O.n—n克吨,延长已工程控制>80米。其可能为皖南金矿的勘查提供新对象,并孕育新突破;发现并评价了二种新的金矿化类型:即花岗糜棱岩型(200中段、XJ6等)和含金蚀变岩型。其中后者已成为矿山的主要开采对象和地勘单位的主要勘查对象,但前者尚未得到应有重视;大力倡导重视和加强低品位矿石的开发利用,并取得了极为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天井山金矿成为皖南地区首个储量过吨的成型金矿床,并被国家授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钟维敷[10](2014)在《滇西多金属矿成矿背景及成矿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在已有工作程度基础上,充分利用云南省基础地质调查成果、矿产勘查成果和科研资料,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结合三江“多岛弧盆成矿论”和“陆内构造转换成矿论”,对滇西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深入总结和研究,认为滇西地区的地壳结构由“三江”特提斯多岛弧-盆系经过复杂的碰撞造山—新生代陆内走滑汇聚造山作用,最终实现了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转换,同时,也相应地实现了多岛弧盆成矿作用向陆内成矿作用的转变;在陆内走滑阶段形成了沿金沙江-哀牢山带展布的长度达1000多千米的古近纪富碱斑岩带及其成矿作用。本文还对滇西重要矿产与沉积建造、侵入岩、火山岩,以及大型变形构造的关系进行了总结,认为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岩石构造组合主要有以下8种类型:1)后造山正长岩-正长斑岩组合:分布于北衙构造岩浆岩段、铁锁构造岩浆岩段、卓潘构造岩浆岩段、沙桥构造岩浆岩段、铜厂构造岩浆岩段,形成以鹤庆县北衙金矿床为典型代表金、铅、铁等矿床。2)后造山富碱花岗(斑)岩-正长(斑)岩组合:分布于马厂箐构造岩浆岩段、巍山构造岩浆岩段。形成以铜、钼、金等为主的金属矿床。3)景洪疆峰-国防一带赋存于大勐龙岩群中变质磁铁矿层可能属古元古代火山岩浆作用的产物。4)镇康县芦子园、保山市沙河厂和核桃坪等地的寒武纪地层中均有大-中型铅锌、铁矿床分布。铅同位素资料显示,芦子园地区方铅矿的铅模式年龄与火山岩的地质时代相吻合,表明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早古生代的火山岩。5)兰坪-思茅构造岩浆岩带的志留-泥盆系大凹子组为一套大陆边缘弧-弧后盆地构造背景中的钠质火山岩组合,形成海相火山-(沉积)型大平掌铜矿、德钦县南佐铅锌矿等矿床。6)滇西的韧性剪切带型矿床以金矿为多,如高黎贡山大型逆冲-走滑断裂构造、勐统-沧源逆冲叠瓦构造、双江逆冲叠瓦构造、双沟逆冲叠瓦构造、藤条河逆冲走滑构造等大型变形构造带上均发育有剪切带型金矿,形成镇沅县老王寨金矿、墨江县金矿等矿床。7)蛇绿混杂岩中金、镍、铁、铜等元素含量较高。在后碰撞阶段,由于大规模的走滑改造、流体作用,在适当的条件下金元素可以发生活化、转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便可富集成矿。8)典型的弧后盆地沉积均位于兰坪-思茅地块上,大平掌铜矿就是在这样的弧后盆地中形成的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矿(VHMS)。在总结和分析研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滇西成矿区(带)进行了重新清理和划分,识别出2个Ⅱ级成矿省、8个Ⅲ级成矿带、21个Ⅳ级矿带,进一步总结了研究区内各成矿区(带)的不同矿种的典型矿床,分别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型(式)以及区域成矿模式、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成矿谱系。系统总结了滇西重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区域成矿特征,以“多岛弧盆成矿”、“陆内构造转换成矿”理论系统探讨了各成矿事件的规律,发现滇西斑岩型铜钼矿与印支构造运动有关、喜马拉雅期走滑构造与富碱斑岩金铜矿关系密切、喜马拉雅期剪切带是金矿形成的有利背景。对滇西铁、金、铜、铅、锌、钨、锡、钼、镍等重要矿产形成时代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元古代到新生代都有不同类型的重要矿产形成,各时期的成矿各具特色,对滇西主要成矿时代、主要矿床的形成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主要认识如下:1)元古代是滇西铁矿最主要成矿时代,提出景洪大勐龙式、澜沧惠民式铁矿都可能属IOCG型矿床的新认识。2)中-晚三叠世(全岩Rb-Sr、K-Ar同位素年龄为214~237Ma),岛弧环境俯冲、消减形成的普朗构造岩浆岩带石英闪长斑(玢)岩组合,是寻找普朗式斑岩型铜矿最有利地区。3)侏罗纪-白垩纪的岩浆活动是滇西又一重要成矿时代,且后碰撞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其成矿作用特征也各具特色,侏罗纪-早白垩世的后碰撞花岗岩以铅、锌、铁、铜等矿化为主;晚白垩世花岗岩属后造山花岗岩组合,以锡、钨、钼矿化为主。4)渐新世晚期属后造山的大地构造背景,主要为板内火山岩浆组合、后造山火山岩浆组合。其中后造山正长岩-正长斑岩组合是金矿床形成的有利。
二、一种新的花岗岩侵位机制—活动张性剪切带中的侵入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的花岗岩侵位机制—活动张性剪切带中的侵入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4)山西省五台山—恒山地区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代序) |
1 绪 论 |
1.1 概念与方法 |
1.1.1 引 言 |
1.1.2 基本概念 |
1.1.3 成矿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3.1 研究内容 |
(1) 矿床地质研究 |
(2) 成矿的地质环境研究 |
(3) 成矿的构造背景研究 |
(4) 成矿作用的历史演化研究 |
(5) 成矿的深部地质研究 |
(6) 含矿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类型 |
1.1.3.2 研究方法 |
1.1.4 新时期矿床研究的优先发展方向 |
1.1.5 结论与讨论 |
1.2 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概况 |
1.2.1 脉状金矿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1.2.2 脉状金矿成矿流体来源 |
1.2.3 成矿流体运移机制 |
1.2.4 金沉淀的构造部位 |
1.2.5 讨 论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五台山—恒山早期陆壳的形成过程——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化学特征的构造意义 |
2.1.1 引 言 |
2.1.2 花岗质岩石的地质特征与时空分布 |
2.1.3 花岗质岩石的化学特征 |
2.1.4 岩石化学特征的构造意义 |
2.1.5 花岗质岩石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2.1.6 结 论 |
2.2 五台山地区早元古造山带的内部结构及 其 动 力 学 机 制 |
2.2.1 引 言 |
2.2.2 造山带的岩石地层及主要地质事件 |
2.2.3 造山带的内部结构与构造格架 |
2.2.4 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地壳的伸展作用 |
2.2.5 造山带的热演化 |
2.2.6 造山过程 |
2.2.7 结论与讨论 |
2.3 五台山—恒山变质基底的活化——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条件 |
2.3.1 引 言 |
2.3.2 中生代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岩浆岩的分布 |
2.3.3 五台山—恒山中生代岩浆活动的特征 |
2.3.3.1 火山岩石系列的特征 |
2.3.3.2 深成岩石系列的特征 |
2.3.4 岩浆活动的构造控制 |
2.3.4.1 基底构造 |
2.3.4.2 中生代构造 |
2.3.5 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条件 |
2.3.5.1 岩浆来源分析 |
2.3.5.2 应力场分析 |
2.3.5.3 动力学分析 |
2.3.5.4 构造—岩浆活动过程 |
2.3.6 结 语 |
3 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3.1 五台山—恒山地区含金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类型 |
3.1.1 引 言 |
3.1.2 矿体的形状 |
3.1.3 含矿构造的形态类型 |
3.1.4 含矿构造地球动力学分类的地质标志 |
地球动力学背景 |
动力学机制 |
运动学方式 |
构造演化阶段 |
构造部位 |
岩浆作用类型与性质 |
变形的热动力条件 |
容矿围岩的特性 |
3.1.5 五台山—恒山地区含金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类型 |
3.1.6 结 论 |
3.2 五台山地区两种构造体制下脉状 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与运移 |
3.2.1 引 言 |
3.2.2 两种构造体制下成矿流体的特征 |
3.2.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2.2.2 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及物化参数 |
3.2.3 讨 论 |
3.2.3.1 成矿流体的来源 |
3.2.3.2 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与沉淀 |
1.绿岩构造活化型金矿 |
2.后生热液脉型金矿 |
3.2.4 结 论 |
3.3 五台山地区脉状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 |
3.3.1 岩石的含金性与矿源层 |
3.3.2 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证据 |
3.3.2.1 硫同位素 |
3.3.2.2 铅同位素 |
3.3.3 结 论 |
3.4 绿岩金矿地球化学特征的构造动力学 |
3.4.1 变形带中金的分布 |
3.4.2 剪切变形带中元素的集散 |
3.4.2.1 成矿元素 |
3.4.2.2 常量元素 |
3.4.2.3 微量元素 |
3.4.3 讨 论 |
3.4.4 结 论 |
3.5 含金剪切带及其构造控矿 |
3.5.1 导 言 |
3.5.2 区域地质背景及剪切变形带类型 |
3.5.2.1 四集庄—李家庄—柏枝岩剪切变形带 |
3.5.2.2 大西沟—刘家坪—康家沟剪切变形带 |
3.5.2.3 甘泉 (板峪) —宽滩剪切变形带 |
3.5.3 剪切变形带的地质依据 |
(1) 强烈的片理化带 |
(2) 发育各种类型的构造岩 |
(3) 强烈的蚀变岩石成带分析 |
(4) 变形强度的差异, 即强变形带与弱应变域组合 |
(5) 剪切面理及 |
(6) 剪切褶皱发育 |
(7) 剪切裂隙发育 |
3.5.4 剪切变形带构造岩的类型, 特征及显微构造 |
3.5.4.1 主要构造岩石类型 |
3.5.4.2糜棱岩的主要显微构造特征 |
(1) 波状消光 |
(2) 变形带 |
(3) 核幔构造 |
(4) 动态重结晶构造 |
3.5.5 剪切变形带的变形特征 |
3.5.5.1 几何学分析 |
3.5.5.2 运动学分析 |
3.5.5.3 动力学特征 |
3.5.6 剪切变形带的构造控矿作用 |
3.5.6.1金矿床的构造控制—紧闭褶皱倒转翼上剪切变形带中的金矿床 |
3.5.6.2 金矿体的构造控制—剪切裂隙中的的金矿体 |
3.5.6.3 影响剪切变形成矿的主要因素 |
(1) 变形强度 |
(2) 变形方式决定了金矿化的类型 |
(3) 赋矿主岩的差异能干性 |
3.5.7 构造与金矿床的分形理论分析 |
3.5.8 结 论 |
3.6 五台山—恒山地区燕山期火山机构与金银多金属的成矿 |
3.6.1 火山岩及火山机构的分布 |
3.6.2 火山岩岩相 |
爆发相 |
喷溢相 |
侵出相 |
火山管道相 |
次火山岩相 |
浅成相 |
3.6.3 五台山—恒山地区火山机构的类型 |
火山穹隆 |
低平火山口 |
破火山口 |
火山断陷盆地 |
3.6.4 火山机构与成矿 |
3.6.5 结 语 |
3.7 脉状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的Pb、Sr同位素地质演化 |
3.7.1 脉状金矿化的同位素组成 |
3.7.1.1 Pb同位素 |
3.7.1.2 Sr同位素 |
3.7.2 成矿构造—化学环境的Pb同位素演化 |
3.7.3 Sr同位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 |
3.7.4 同位素地质演化的Rb-Sr体系 |
3.7.5 讨 论 |
4 矿床模式 |
4.1 五台山—恒山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模型 |
4.1.1 引 言 |
4.1.2 区域脉状金矿化类型及成矿规律 |
4.1.2.1 脉状金矿化的成因类型 |
4.1.2.2 脉状金矿的区域成矿规律 |
(1) 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多期性 |
(2) 金矿化的岩性地层控制明显 |
(3) 剪切变形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成矿作用 |
(4) 中、酸性岩浆岩与脉状金矿的关系密切 |
(5) 变基性岩浆岩与绿岩金矿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伴生性 |
(6) 与成因机制有关的多种多样矿脉类型 |
4.1.3 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 |
4.1.3.1 脉状金矿的时空分布 |
4.1.3.2 花岗一片麻岩基底在成矿中的意义 |
4.1.3.3 绿岩带裂谷伸展体制下金的广泛来源 |
4.1.3.4 内硅铝造山作用过程中含金流体的集散 |
4.1.3.5 陆内造山条件下金的再生成矿 |
4.1.4 脉状金矿的成因模式 |
4.1.5 脉状金矿的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 |
4.1.6 结 语 |
4.2 脉状金矿勘查的“Φ”形构造模式及研究意义 |
4.2.1 Φ形构造模式 |
4.2.1.1 地球物理解译Φ形构造 |
4.2.1.2 地球化学解译Φ形构造 |
4.2.1.3 地质Φ形构造 |
4.2.1.4 遥感解译Φ形构造 |
4.2.2 模式建立的工作方法 |
4.2.2.1 资料解译 |
4.2.2.2 图系关联 |
4.2.2.3 成矿信息提取 |
4.2.2.4 成矿要素综合 |
4.2.2.5 模型转换 |
4.2.3 实 例 |
4.2.3.1 地质背景 |
4.2.3.2 地球物理背景 |
4.2.3.3 地球化学背景 |
4.2.3.4 遥感特征 |
4.2.3.5 矿区特征 |
4.2.3.6 矿床特征 |
4.2.4 讨 论 |
后 记 |
(5)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板块构造成矿学与矿床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新进展 |
1.1.1 制约找矿突破的主要问题-区带成矿前提的研究不够 |
1.1.2 矿床作为大地构造的标志 |
1.1.3 板块构造成矿学与矿床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研究进展 |
1.2 北疆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的科学涵义与研究现状 |
1.2.1 中亚型造山带与中亚巨型成矿带的含义、展布及特点 |
1.2.2 北疆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野外工作基础与实物工作量 |
2. 北疆古生代地质概况 |
2.1 北疆地质概况 |
2.2 巴音沟蛇绿岩套时代放射虫硅质岩的时代及其意义 |
2.2.1 地质背景与问题由来 |
2.2.2 蛇绿岩岩石与产化石地层特征 |
2.2.3 化石组合及其时代 |
2.2.4 讨论 |
2.3 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兰闪片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2.3.1 阿克牙孜河上游兰闪片岩和榴辉岩带 |
2.3.2 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兰闪片岩的发现及其矿物组合 |
2.4 北疆蛇绿岩的分布、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洋盆的指示意义 |
2.4.1 蛇绿岩研究现状 |
2.4.2 蛇绿混杂岩带时代的确定及意义 |
2.4.3 新疆主要蛇绿岩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2.4.4 北疆蛇绿岩的某些特点 |
2.5 新疆北部古生代火山岩的分区分带与火山岩组合 |
2.6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分布与地质特征 |
2.6.1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带状分布特征 |
2.6.2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 |
2.6.3 花岗岩形成时代和地质构造环境 |
2.7 造山前、同造山、造山后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1 造山前-早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2 同造山晚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3 造山后或非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8 古生代火山-深成岩有关的成矿作用 |
2.8.1 古生代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产 |
2.8.2 深成岩有关的五大成矿系列 |
3. 阿尔泰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演化与成矿作用 |
3.1 阿尔泰前寒武纪基底研究 |
3.1.1 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分布 |
3.1.2 阿尔泰古老基底变质岩系的时代证据 |
3.1.3 阿尔泰地区存在中元古代以前的古老基底 |
3.2 阿尔泰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构造环境 |
3.2.1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展布 |
3.2.2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构造环境争议的焦点 |
3.2.3 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弧后盆地构造环境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
3.2.4 泥盆纪海相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关系 |
3.3 阿尔泰陆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3.3.1 区域地质发展演化 |
3.3.2 阿勒泰南缘构造成矿分带 |
3.3.3 变质火山岩和矿石同位素年代学 |
3.3.4 阿勒泰地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3.4 阿尔泰变质作用与块状硫化物的改造温压条件 |
3.4.1 阿尔泰变质岩的空间分布与变质作用 |
3.4.2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褶皱变质改造作用 |
3.4.3 区域变质-逆冲推覆-韧性剪切作用与Au成矿的关系 |
3.5 阿尔泰山南缘可可塔勒式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 |
3.5.1 可可塔勒典型矿床特征 |
3.5.2 可可塔勒式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 |
3.5.3 小结 |
4. 准噶尔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4.1 准噶尔地块的构造性质讨论 |
4.2 准噶尔早古生代地质演化 |
4.3 东北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玻安岩与洋内弧 |
4.3.1 玻安岩概述 |
4.3.2 东北准噶尔地质概况与玻安岩的产出 |
4.3.3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再认识和玻安岩的确认 |
4.4 准噶尔晚古生代早期弧盆体系演化与岛弧成矿 |
4.5 准噶尔晚古生代中晚期碰撞造山成矿 |
4.6 西准噶尔哈图金矿的类型与时代 |
5. 东天山地区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1 地质背景 |
5.2 区域构造演化与矿化分带 |
5.3 研究程度分析及存在问题 |
5.4 黄山铜镍矿带香山镁铁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性质的确定 |
5.4.1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与香山铜镍矿床地质概况 |
5.4.2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铜镍矿带构造背景的认识分歧焦点 |
5.4.3 香山角闪辉长岩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
5.4.4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杂岩带构造性质-地幔热侵位而非蛇绿岩套 |
5.5 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斑岩铜矿的地质特点与成岩成矿时代 |
5.5.1 区域地质特点 |
5.5.2 土屋铜矿蚀变矿化概况 |
5.5.3 延东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概况 |
5.5.4 土屋-延东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单颗粒锆石U-Pb和蚀变岩绢云母K-Ar年龄证据 |
5.6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金矿成矿作用 |
6. 西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关系 |
6.1 西天山陆缘活动带-伊犁微板块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6.2 西天山博罗科努斑岩-矽卡岩型Cu矿带 |
6.3 西天山吐拉苏地区大型阿希金矿 |
6.4 阿吾拉勒成矿环境分析 |
6.5 西天山伊什基里克-阿吾拉勒成矿特点对比 |
6.6 伊犁盆地侏罗系砂岩铀矿特征 |
7. 西南天山(塔里木北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7.1 南天山(塔里木北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7.2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特征、地层时代与成矿时代 |
7.1.1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地质概况 |
7.1.2 围岩地层时代和成矿时代 |
7.3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和穆龙套金矿床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7.3.1 穆龙套(Muruntau)金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
7.3.2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与穆龙套金矿床对比 |
7.3.3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找矿潜力分析 |
8. 北疆古生代矿床的6大板块构造旋回划分 |
8.1 北疆矿床构造环境-演化阶段划分方案 |
8.2 稳定古陆环境中的前寒武纪矿床 |
8.3 裂谷发育期(初始拉张期)矿床 |
8.4 洋壳(小洋盆)扩张阶段矿床 |
8.5 板块汇聚边缘早期过渡壳拉张阶段矿床 |
8.6 板块汇聚边缘晚期阶段挤压陆缘环境矿床 |
8.7 碰撞造山期阶段矿床 |
8.8 造山期后伸展构造阶段矿床 |
8.9 中生代、新生代矿产分布与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 |
8.10 成矿作用的阶段性与板块构造旋回的对应性 |
8.11 北疆成矿作用的阶段性与多旋回性 |
9. 北疆主要矿产时空样式与两期大洋演化构造演化模式 |
9.1 北疆主要矿产的主要成矿期——铜、金、铁、铬、铅锌、稀有、宝玉石、煤、油气 |
9.2 北疆成矿物质时空记录对板块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
9.3 北疆古生代成矿作用与东南亚新生代多岛海成矿作用对比 |
9.4 北疆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准噶尔多岛海构造格局 |
9.5 中亚多岛海型造山带与洋-陆俯冲型、陆-陆碰撞型造山带对比 |
9.6 北疆大地构造演化——元古代古天山洋与古生代准噶尔多岛海两期大洋模式 |
10. 北疆成矿环境分析、找矿战略选区与勘查应用 |
10.1 海相火山岩硫化物矿床板块构造环境分析与找矿选区 |
10.1.1 概述 |
10.1.2 前人的分类 |
10.1.3 本文的板块构造环境与容矿岩分类 |
10.1.4 时空分布 |
10.1.5 新疆北部古生代弧后盆地的识别及其成矿作用 |
10.2 斑岩铜矿的形成前提、矿带对比与北疆古生代岛弧带的识别 |
10.2.1 斑岩铜矿概述 |
10.2.2 斑岩铜矿的分类 |
10.2.3 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 |
10.2.4 斑岩铜矿产出大地构造环境与两类成矿模式 |
10.2.5 斑岩铜矿形成前提条件总结 |
10.2.6 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与中国西天山矿带对比 |
10.2.7 新疆北部成熟岛弧带的识别及斑岩铜矿成矿潜力 |
10.3 北疆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及其与斑岩铜矿的联系 |
10.3.1 浅成热液金矿床 |
10.3.2 北疆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及其识别 |
10.3.3 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金矿与斑岩铜矿的联系及其勘查意义 |
10.4 北疆北疆C_3-P_2碰撞造山期后伸展走滑阶段大规模成矿 |
10.4.1 北疆古生代的三个主要聚合阶段尤以晚石炭世聚合最为强烈 |
10.4.2 北疆中亚型造山带石炭世末碰撞后伸展弛张事件 |
10.4.3 北疆石炭纪末一二叠纪初碰撞后弛张伸展构造的重大成矿意义 |
10.4.4 北疆韧性剪切带金矿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与碰撞挤压-伸展构造的联系 |
10.5 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战略选区 |
10.6 找矿应用实例 |
10.6.1 西天山阿克夏提矽卡岩型Cu-Zn-Au-Ag-Bi矿化远景区的发现与评价 |
10.6.2 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天窗”——卡拉塔格高硫化物型铜金蚀变矿化区的发现与评价工作简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博士后期间学术活动 |
附录2 个人简历 |
附录3 实地调查矿床清单 |
附录4 论文清单 |
图版 |
(6)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碲矿床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伴生碲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独立碲矿床研究进展 |
1.2.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选题研究内容、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2 石棉—冕宁一带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2.1 地球物理背景 |
2.2.2 区域韧性剪切带 |
2.2.3 构造岩片 |
2.2.4 区域岩浆岩 |
2.2.5 变质作用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大水沟绿片岩的原岩恢复 |
3.1.3 矿区构造 |
3.1.4 矿区和外围岩浆岩及各类脉状体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体地质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2.3 矿物成分及其反映的信息 |
§3.3 围岩蚀变 |
§3.4 成矿年龄和成矿阶段 |
§3.5 大水沟穹窿内其他碲铋矿化点 |
第四章 大水沟围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
§4.1 锆石特征和测试结果分析 |
4.1.1 样品处理和测试方法 |
4.1.2 锆石特征和SHRIMP U-Pb年龄特征 |
§4.2 讨论 |
4.2.1 大水沟岩片形成年龄探讨 |
4.2.2 扬子地台西缘石棉-冕宁一带构造岩浆活动史 |
4.2.3 大水沟碲矿床形成的时间约束和成矿机制探讨 |
§4.3 结论 |
第五章 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围岩、矿石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5.1.2 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元素分布特征 |
5.1.3 黄铁矿标型特征 |
5.1.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 成矿流体来源 |
5.2.1 碳氢氧同位素特征 |
5.2.2 惰性气体He-Ar同位素特征 |
5.2.3 流体包裹体类型和成分特征 |
5.2.4 温度、盐度、成矿压力和深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水沟碲矿床控矿条件 |
§6.1 地层岩性与成矿的关系 |
6.1.1 矿区岩矿石主成矿元素Te、Bi特征 |
6.1.2 围岩中碲、铋的可能赋呈状态 |
§6.2. 岩浆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
6.2.1 外围岩浆岩的Te、Bi含量和微量元素特征 |
6.2.2 岩浆岩和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关系 |
§6.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6.3.1 韧性剪切带对区域矿床的控制 |
6.3.2 构造演化与大水沟碲成矿的耦合关系 |
6.3.3 构造应力变化与大水沟碲铋成矿的耦合 |
6.3.4 微观构造和控矿作用 |
§6.4 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
6.4.1 大水沟岩片的变质变形特征 |
6.4.2 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水沟碲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 大水沟碲矿床的成矿构造和成矿流体系统 |
7.1.1 大水沟地区构造子系统 |
7.1.2 大水沟地区成矿流体子系统 |
§7.2 大水沟碲矿床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与富集成矿机制 |
7.2.1 成矿元素的活化和迁移动力机制 |
7.2.2 碲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
§7.3 大水沟碲矿床流体和构造耦合成矿的动力学机制 |
§7.4 大水沟碲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
第八章 矿床深部和外围勘查找矿建议 |
§8.1 矿床深部勘查建议 |
§8.2 找矿标志和区域找矿方向 |
8.2.1 找矿标志 |
8.2.2 找矿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版 |
(7)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成果 |
2.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 |
2.2 青藏高原古构造格架的进一步重建 |
2.2.1 青藏高原北缘原特提斯构造格架和演化的进一步重建 |
2.2.2 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构造格架的重建 |
2.2.3 古特提斯域几个问题的讨论 |
1)关于“龙木措—双湖—昌宁—孟连”混杂岩带的归属和成因 |
2)藏南松多古特提斯缝合带的归属 |
3)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三叠纪复理石的归属 |
4)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俯冲的“沟-脊-沟”模式 |
(1)古特提斯洋盆开启 |
(2)古特提斯大洋板片的早期俯冲阶段 |
(3)古特提斯洋壳晚期俯冲阶段 |
(4)古特提斯有的闭合及地体碰撞 |
2.3 新特提斯大洋的深地幔成因:蛇绿岩铬铁矿中原位金刚石等深地幔矿物的发现 |
2.3.1 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 |
2.3.2 蛇绿岩型金刚石新类型的建立 |
2.3.3 提出铬铁矿深部成因和物质再循环新认识 |
2.3.4 研究意义 |
2.4 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 |
2.4.1 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中脊的俯冲作用 |
2.4.2 冈底斯岩浆弧的深部建造 |
2.5 印度-亚洲碰撞的深熔作用 |
2.5.1 确定喜马拉雅造山带最早碰撞岩浆事件 |
2.5.2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拉轨岗日穹隆的中新世的淡色花岗岩的成因 |
2.5.3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基性岩浆作用 |
2.6 建立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 |
2.7 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 |
2.8 青藏高原的片麻岩穹隆(群) |
2.8.1 松潘—甘孜造山带“雅江片麻岩穹隆群” |
2.8.2 帕米尔片麻岩穹隆群 |
2.8.3 冈底斯东南花岗片麻岩穹隆 |
2.9 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机制 |
2.9.1 确定汶川地震断裂带的构造背景 |
2.9.2 汶川地震强震机制 |
1)发现石墨——判断大地震新的地震化石 |
2)发现和确定了目前世界上最低的活动断层摩擦系数 |
3)第一次记录到汶川大震后断裂带快速愈合信息,揭示出可能的地震周期 |
2.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 |
2.10.1 查明了冈底斯含矿斑岩的时空分布规律 |
2.10.2 提出含矿与贫矿斑岩的岩浆起源机制 |
2.10.3 提出了含铜岩浆的金属富集机制 |
2.10.4 建立了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新模型,揭示了俯冲型与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因联系 |
2.10.5大陆碰撞成矿系统的深部岩石圈三维架构控制研究取得创新成果 |
2.11印度-亚洲碰撞的数值模拟 |
2.11.1 高角度和低角度大陆板块俯冲模式对比 |
2.11.2 数值模型对于印藏俯冲碰撞过程的启示 |
2.11.3 洋-陆空间转换俯冲-碰撞数值模型 |
3 讨论 |
(8)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二、以往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四、取得的主要认识及研究成果 |
第一章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地壳演化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动力学环境 |
一、早前寒武纪陆核形成及发展演化 |
二、晚元古代-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发展期 |
三、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运动叠加期 |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及岩石圈结构特征 |
一、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岩石圈纵向结构特征 |
第三节 研究区地质矿产特征 |
一、沉积建造特征 |
二、侵入岩 |
三、地质构造 |
四、研究区矿产概况 |
第四节 研究区地体构造划分及构造演化 |
一、地体构造划分的意义与划分原则 |
二、地体构造特征 |
第二章 老岭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赋矿规律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变质核杂岩 |
一、变质核杂岩的研究现状 |
二、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及确认准则 |
三、变质核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第二节 老岭变质核杂岩 |
一、地质特征 |
二、老岭变质核杂岩结构特征 |
三、形成演化过程 |
四、老岭变质核杂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三节 老岭变质核杂岩与成矿作用 |
一、变质核杂岩的赋矿机制 |
二、老岭变质核杂岩的赋矿特点 |
第四节 老岭地区的差异剥蚀及金矿找矿方向 |
一、老岭地区的差异剥蚀现象 |
二、老岭地区金矿找矿方向 |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矿床分布规律 |
第一节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一、成矿的构造因素 |
二、成矿的原始建造 |
三、侵入岩浆成矿作用 |
第二节 成矿的时间演化规律 |
一、成矿时代 |
二、成矿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 |
一、成矿带的重新划分及其定位 |
二、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 |
三、矿体的垂向定位深度及区域剥蚀情况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
第一节 造山型金矿床 |
一、造山型金矿特点 |
二、造山型金矿床的分类 |
三、吉林东南部造山型金矿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的确定 |
第二节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一、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特征 |
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类型划分 |
三、吉林东部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系列确定 |
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造山型浅成金矿床对比研究 |
第三节 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
一、概述 |
二、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
三、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分析 |
四、找矿及评价标志 |
第四节 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型矿床研究 |
一、热水沉积成矿作用 |
二、典型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型矿床研究 |
第五章 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第一节 区域成矿模式 |
第二节 大型矿田的形成条件及其地球动力学 |
一、大型矿田的形成产出条件 |
二、大型矿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 |
第三节 区域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
一、矿田或大型矿床的产出部位及标志特征 |
二、进一步找矿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图版及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9)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主要任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成矿地质背景 |
1.3.2 金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
1.3.3 前人主要研究工作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5 工作概况及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进展 |
1.6.1 主要成果 |
1.6.2 主要进展 |
第二章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主要特征、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 |
2.1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
2.1.1 矿床基本特征 |
2.1.2 韧性剪切带的成矿作用特征 |
2.1.3 成矿规律与成矿过程 |
2.2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的主要研究方法 |
2.2.1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研究的核心方法 |
2.2.2 显微构造分析—韧性剪切带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 国内外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
2.3.1 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 |
2.3.2 含金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研究的主要进展 |
2.3.3 与大型韧性剪切带相关的金成矿作用研究 |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3.1 大地构造背景 |
3.2 区域地层 |
3.3 区域构造 |
3.4 区域岩浆岩 |
3.5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5.1 地球物理特征 |
3.5.2 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章 五成-屯溪韧性剪切带的厘定与表征 |
4.1 韧性剪切带宏观变形特征 |
4.1.1 大片剖面(Ⅰ号剖面) |
4.1.2 捉马—竹下剖面(Ⅱ号剖面) |
4.1.3 小贺-古积田剖面(Ⅲ号剖面) |
4.1.4 捉马-白石坑剖面(Ⅳ号剖面) |
4.1.5 天井山剖面(Ⅴ号剖面) |
4.1.6 韩家剖面(Ⅵ号剖面) |
4.1.7 璜茅剖面(Ⅶ号剖面) |
4.1.8 其他观察点及短剖面 |
4.1.9 线理、面理特征 |
4.1.10 小结 |
4.2 韧性剪切带微观变形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
4.2.1 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微观特征 |
4.2.2 糜棱岩塑性变形机制 |
4.3 大型韧性剪切带特征及EBSD石英组构分析 |
4.3.1 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 |
4.3.2 宏观变形特征及运动学特征 |
4.3.3 微观变形特征及变形机制 |
4.3.4 长英质糜棱岩差异应力估算 |
4.3.5 EBSD石英组构分析 |
4.3.6 初步结论 |
第五章 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关系 |
5.1 区域内典型矿床(点)研究—以天井山地区为例 |
5.1.1 天井山金矿 |
5.1.2 小贺金矿点 |
5.1.3 白石坑金矿点 |
5.1.4 捉马金矿点 |
5.1.5 新岭脚金矿点 |
5.1.6 大片金矿点 |
5.1.7 璜尖金矿点 |
5.1.8 小贺砷-铅锌-金多金属矿点 |
5.1.9 九亩丘银-铅-锌多金属矿点 |
5.2 韧性剪切带形成与金矿形成的时间关系 |
5.3 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5.3.1 受主剪切带控制的矿床特征 |
5.3.2 受次级剪切带控制的矿床特征 |
5.4 韧性剪切带形成与金矿形成的物源关系 |
5.4.1 微量元素特征 |
5.4.2 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反应的成矿物源信息 |
5.4.3 硫同位素示踪 |
5.4.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金矿化的时空结构及富集规律 |
6.1 成矿演化及其时间结构特征 |
6.1.1 成矿演化的宏观结构特征 |
6.1.2 成矿演化的微观结构特征 |
6.1.3 成矿演化与金矿化富集关系 |
6.2 金矿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结构 |
6.2.1 金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6.2.2 金矿化的空间结构特征 |
6.3 主要矿物的标型特征研究 |
6.3.1 含矿石英的标型特征 |
6.3.2 含金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
6.3.3 金矿物标型特征 |
6.4 与金山金矿床的对比研究 |
6.4.1 金山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 |
6.4.2 研究区与金山金矿床的对比研究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工作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新进展和新认识 |
7.3 进一步找矿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滇西多金属矿成矿背景及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区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目标、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成矿背景 |
§2.1 成矿区域地质环境 |
2.1.1 大地构造分区 |
2.1.2 构造阶段划分 |
§2.2 沉积岩建造组合与成矿的关系 |
2.2.1 中元古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2.2.2 新元古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2.2.3 早古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2.2.4 晚古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2.2.5 中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2.2.6 新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2.3 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关系 |
2.3.1 古元古代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3.2 晚古生代-早三叠世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3.3 三叠纪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3.4 侏罗纪-白垩纪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3.5 古近纪-新近纪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4 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关系 |
2.4.1 中元古代的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4.2 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4.3 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4.4 中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4.5 新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2.5 大型变形构造与成矿 |
§2.6 特殊构造环境与成矿关系 |
2.6.1 对接带、结合带与成矿 |
2.6.2 弧盆系与成矿 |
2.6.3 古陆块、地块与成矿 |
第三章 典型矿床与成矿模式 |
§3.1 铁矿 |
§3.2 铜矿 |
3.2.1 大平掌式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 |
3.2.2 其它典型矿巧成矿模式 |
§3.3 铅锌矿 |
3.3.1 云南省兰坪县金顶矿区铅锌矿 |
3.3.2 其它矿床 |
§3.4 金矿 |
3.4.1 镇沅县老王寨矿区金矿 |
3.4.2 鹤庆县北衙矿区金矿 |
§3.5 锡、钨、钼、镍矿 |
第四章 成矿区带及其特征 |
§4.1 成矿区带划分 |
4.1.1 成矿区带划分原则 |
4.1.2 成矿区带划分 |
§4.2 成矿区带特征 |
4.2.1 成矿带基本特征 |
4.2.2 其它成矿带成矿系列和区域成矿模式 |
§4.3 重要矿集区 |
4.3.1 香格里拉格咱铜多金属矿矿集区 |
4.3.2 鹤庆北衙金多金属矿矿集区 |
4.3.3 镇康鲁子园铁铅锌铜多金属矿矿集区 |
4.3.4 景洪大勐龙铁矿矿集区 |
第五章 区域矿产成矿规律 |
§5.1 主要矿种成矿规律 |
5.1.1 铁矿 |
5.1.2 铜矿 |
5.1.3 铅锌矿 |
5.1.4 金矿 |
5.1.5 锡矿 |
5.1.6 钨矿 |
5.1.7 锑矿 |
5.1.8 稀土矿 |
§5.2 区域成矿规律 |
5.2.1 腾冲、“三江”成矿省构造位置 |
5.2.2 矿床类型及成矿金属元素迁移富集规律 |
5.2.3 腾冲“三江”成矿省,为一弧、盆相间的多岛弧-盆成矿系统 |
§5.3 矿床成矿系列 |
§5.4 成矿系统 |
5.4.1 云县-景洪裂谷成矿系统 |
5.4.2 昌宁-孟连裂谷-洋盆成矿系统 |
5.4.3 香格里拉造山带成矿系统 |
5.4.4 金沙江造山带成矿系统 |
5.4.5 金沙江-元江陆内岩浆成矿系统 |
5.4.6 滇西陆内汇聚构造动力流体成矿系统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一种新的花岗岩侵位机制—活动张性剪切带中的侵入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
- [2]湘南地区小岩体与成矿关系及隐伏矿床预测[J]. 庄锦良,刘钟伟,谭必祥,江鹏程,贺安生. 湖南地质, 1988(S1)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4]山西省五台山—恒山地区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J]. 田永清,王安建,余克忍,许文良.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8(04)
- [5]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D]. 秦克章.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0(11)
- [6]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D]. 阮林森.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7]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J]. 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张泽明,曾令森,李海兵,张建新,李忠海,马绪宣. 中国地质, 2016(01)
- [8]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 关键. 吉林大学, 2005(06)
- [9]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D]. 陈昌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10]滇西多金属矿成矿背景及成矿规律[D]. 钟维敷.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1)